播放地址

夏日时光

爱情片英国,美国1955

主演:凯瑟琳·赫本  罗萨诺·布拉齐  伊莎·米兰达  达伦·麦克加文  玛瑞·奥登  

导演:大卫·里恩

 剧照

夏日时光 剧照 NO.1夏日时光 剧照 NO.2夏日时光 剧照 NO.3夏日时光 剧照 NO.4夏日时光 剧照 NO.5夏日时光 剧照 NO.6夏日时光 剧照 NO.13夏日时光 剧照 NO.14夏日时光 剧照 NO.15夏日时光 剧照 NO.16夏日时光 剧照 NO.17夏日时光 剧照 NO.18夏日时光 剧照 NO.19夏日时光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1 01:37

详细剧情

为了追寻“生命中缺少的东西”,美国人Jane Hudson(凯瑟琳·赫本 Katharine Hepburn 饰)从美国来到威尼斯旅行。当她一个人在圣马可广场喝咖啡的时候,一位意大利先生帮助了这位不会讲意大利语的美国女士。后来,Jane又在一间古董店遇到了这位意大利先生Renato de Rossi (罗萨诺·布拉兹 Rossano Brazzi 饰),原来他是古董店的老板。后来两人情愫暗生,心心相印。然而不久,Jane却发现Renato已经结了婚。争吵过后,Jane发现Renato对她是真爱,两人坠入爱河,共同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但Jane最后还是得离开威尼斯.....   本片导演大卫·里恩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女主角凯瑟琳·赫本被提名奥斯卡影后,但两人皆未获奖。

 长篇影评

 1 )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故事发生在阳光明媚的夏天,浓密的植物茂盛生长,被其掩盖的老屋显得幽静而又安详。一家子温馨热闹的聚餐只是一个短短的开端,惊鸿一瞬般渐渐淡出,就被封藏在丰盛浓烈的回忆中。
而后是儿女分割家产进行拍卖的漫长展现,应该没有一个观者能够面对着么多承载丰厚记忆的物品被拆分、移植而不感到伤感。然而导演是含蓄地叙述,只在不经意渐渐响起的音乐中、以及从描述老屋时的浓墨重彩中,体会到他的深沉的感动。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立场以及无奈,在你来我往的简淡对话中,人物形象便渐渐明晰丰满了起来。
理解所以宽容,我们便就知道即使我们处在这样尴尬的位置,也只能跟随各自的私心来做出选择。然而还是会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淡淡压抑,让我们无言以对。
   
“他们爸妈的心早就飞走了,他们早已想着启程离开。”
“他们长大拥有自己的生活和故事,许多东西会随着我的离开而消失,动人的回忆,不能说的秘密,无人问津的故事……”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回归家庭也许是让我们获得最大安慰的唯一途径。然而这上面会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往往是重新组建的覆盖掉原先的那一个。面对儿女各自长大离开,父母只能选择承受被淡忘的孤独与牵挂。这也是他们年轻时不曾懂得,而我们年老时才会深刻醒悟的感觉。

“你妈无法忍受房间里没有花,她说花瓶里没有花形同死亡。”她预见自己死后的结局,对儿子淡然的明细家产,然而谁知道她内心反复的起伏与平息?
然而脱离了实际的使用环境,那些最终被摆在博物馆的画、书桌、橱柜、花瓶,那所被遗弃的老屋,都如同死去一样散发冰冷陌生的气息。

“时间若水消失于沙”,面对世事的变迁,我们内心震动却只能无奈面对乃至接受。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再次回来面对人去屋空的庭院,老女佣心怀感伤,只是日常地嗅了一下院中繁茂盛开的蔷薇花。事变境迁,而这些植物兀自生长不惊不扰,更显出一种历史滚滚向前的无情。
       
光照充沛的夏日时光,阿萨亚斯借用雷诺阿式印象派油画质感,将充满诗意浪漫气息的美好回忆封存下来,声画结合悄然深入我们心里,使我们动容,共同为时光的匆匆流逝感到惋惜。

 2 ) 自始至终的感伤

很喜欢这部影片。
法国女人简直是从娘胎里就带着优雅,比诺什得知母亲噩耗时大约2分钟的镜头真是考验演技,虽然她老了,但更有女人味道,优雅的75岁老太演得最好,满脸都是故事,当她望着你时感觉她能读出你的内心,所有主要的,次要的演员们都出彩,当然,在法国片里这也很正常。
感动我的是自始至终的感伤,带着这许多故事美丽的老房子古董名画自影片开始就逃不过被切断家族回忆的命运,这也是母亲半夜坐在屋子里感伤的原因吧,反复出现的电话机不停地暗示着母亲心中的无奈,出现的器物越是精美,越是让人唏嘘,,,,,如同交响乐某乐章的忧伤主题,不时跃出,直达观众内心。
结尾的轰趴本来似乎带来了一点活力,快节奏的摇滚似乎要一扫片前的忧郁情绪,年青人嘛,才不管这些劳什子呢!
然而,那两个少男少女疾走在废弃花园伴随着美国乡村音乐慢慢暗出演员表,彻底把我打爆了,有了这个结尾,这个电影从4星半上升为5星了。
(我如此喜欢这首曲子,但是网上找不到啊找不到)

 3 ) 人、居所、艺术品

阿萨亚斯(Olivier Assayas)2008年的电影《夏日时光》(L'heure d'été),由于2009 年才在美国小范围上映,所以得以有资格参加2009 年末美国国内的各大奖项的最佳外语片评选。有时候这样的经历对于一部电影来说是一次过山车般的体验,《夏日时光》应该很快会在全世界非法语国家和非阿萨亚斯影迷的观众群体中再火一把——它刚刚获得了纽约影评人协会和洛杉矶影评人协会的美国年度最佳外语片,这两个分别盘踞在美国东海岸与西海岸的影评人协会,可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影评人协会,当初《卧虎藏龙》就是由于这两个协会的力推,才开始在美国横扫票房与奖项,最后直捣奥斯卡。在这个美国文化霸权的时代,要想全世界有名,还有什么方法比先在美国成名更直接的呢?但是影片本身的品质确实令人刮目相看,它并没有止于它表面所展示的那样一部家庭情感戏,而是透过家庭来观察更一般性的生活问题——包括人与艺术品的迁徙以及这种迁徙所带来的影响。

  国内影迷认识阿萨亚斯可能是因为他的《HHH》(《侯孝贤画像》,一部关于侯孝贤的纪录片),但是普通观众认识他更多恐怕是因为他曾是张曼玉的前夫—后者的新兴城市小资产阶级银幕女神的地位现在已岌岌可危。他们合作的无论导演还是表演都并不十分出色的《清洁》,在2004 年戛纳获得最佳女主角,可能也是因为那年实在没什么特别出色的竞争对手吧(那年的优秀参赛电影不是男人戏——《华氏911》、《老男孩》,就是动画片——《攻壳机动队》、《史瑞克2》) 。

  阿萨亚斯2000 年拍摄的《情感的宿命》(Les destinées sentimentales),扮演牧师的演员Charles Berling 在影片中说:“我们的房屋笼罩着我们,就像牧羊人的帐篷。”这显然是一句宗教话语,表达了人类在世间的孤独状态和上帝的悲悯。这次,在《夏日时光》中(也是由CharlesBerling 主演),导演以一种更世俗的角度、更轻松的态度,重复了这个主题。

  影片中,兄妹三人在母亲死后,准备卖掉他们的老房子,一座充满了艺术品和老故事的房子——充满艺术品,是由于他们母亲的舅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曾在这里生活过,他和他的朋友们用油画、当代设计、装饰版画和玻璃工艺装饰了这座房子;而老故事,则是母亲和她舅舅之间的暧昧情感,当然还有他们自己的回忆。

  影片的开场非常温暖。一群小孩在屋后的草坪上奔跑,无忧无虑寻找着他们的“藏宝图”。后来我们才知道,这是最后一次家庭聚会,之后,他们的祖母—也就是影片中三位主角的母亲——就去世了。他们到影片结束,也再没有像这样聚到一起过,而且根据情节可以推断,他们再也无法这样聚会了,因为只有长兄会留在法国,二哥与小妹都要远去他邦。

  所以在影片结束之后再回过头来回忆最开始的这场戏,就不免有些恍若隔世之感了。导演之所以要把这场戏放在开头,恐怕也是某种回忆的萦绕不去吧。二哥去中国,小妹去美国,大哥留在法国,曾在同一屋檐下生活过的三个人,在这个屋檐的支柱倒塌之后,开始各奔前程。

  在这里,导演不仅仅展示了家庭的分崩离析,更重要的是展示了人类的某种普遍处境。就像那位牧师所说:“我们的房屋笼罩着我们,就像牧羊人的帐篷。”作为羊群的人类,这顶上帝赐予的帐篷一旦肢解,人的“羊群本性”就会暴露—影片中二哥的一些行为就体现了这一点。

  《夏日时光》中对于艺术品的见解其实也是由此生发开来的。他们的母亲曾说过,没有插花的花瓶,就像死了一样。这个论断不仅适合于花瓶这样的实用艺术品,其实也适用于油画这样的非实用艺术品。对于油画来说,它的“花”不太可能是博物馆中匆匆而过的看客,看客可以把它的一切技巧都了然于胸,但终究缺乏与它的血肉联系。与它有血肉联系的,是把它凝结而成的那些人物与环境。而这些人物与环境也终有泯灭的一天,这一天到来之时,也可能是它被收进博物馆之日吧。他们的母亲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能够躲避风雨、容纳新人的居所的落成,会催生一代人的故事和艺术品;当这代人老去,居所也随之被雨打风吹去,其中的故事和艺术品,也就成了回忆或者博物馆中的陈列品;而下一代人,他们将会有自己的“帐篷”。

 4 ) 何以为家

一个家庭的基本单位是人,随着核心人物离世,家也跟着离析,宅邸转售,文玩出让,变成支票,兑给毫无恋栈、忙于眼前的后辈们。这即是法国电影《夏日时光》(L'Heure d'été)的走线。我看到明丽的海报又或者有点阴恻的官网时,完全想不到像l'heure、l'été这么阳光的字,可以传递那么无奈的意思。后来才明白,所谓点状时辰(l'heure)而非连贯时间(le temps),大抵有物以稀为贵的含义,因为短暂,所以即或浓炙的夏,也是一洒绿荫下的凉薄,仅供追怀,不能良久。

我想倘使美国人做这个电影,也许会力挽狂澜,让主人公以无限的恳切,挽留行将失去的家园;然而法国人不,就是要贴笼现实,一路惨淡下去。这在我这样的观者,也不是没有一点触动。我小时候视以为家的奶奶家的老宅,早已不再。那时候我几乎总是一气跑上二楼的,怕底楼的黑暗,怕自己的影子。殊不知,黑黝黝的影像,原本也是自己的一部分,之后换了灯火通明的大厅,反而无处遁形。十八岁以后,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新房给我的陌生感,来不及涤去,又空落一段时间,接着发酵,以至于直到现在,我去揿电梯时,都不知如何挪脚,深怕一下子踏空。而老宅的窗前,原来拂着梧桐叶,有我流口水睡着过的电话间,有小叔坐卧下围棋的小屋,有爷爷的书房,而今,统共变作酒家了。我们的家,原来大得可以开酒家,这也是我哭笑不得的后知后觉,然而我始终没有做一轮食客,连那条街,都能避则避。留不住物恋,索性跟着龟缩起来,这也是我一直的处事方式。

电影对感情的表述,是十分内敛的。对老宅邸最割舍不得的大哥弗雷德里克,连丧母之痛,都在仓促的刹车声中宣泄而收勒,弟弟妹妹主张变卖分家,他默然无语,叼起一根烟,躲进云雾深处,悄悄落泪,镜头所至,只不过黑色的背影。据说由查尔斯.贝尔林(Charles Berling)饰演的这个角色身上,附套了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Olivier Assayas)的个人经历,他在拍片之前,同样失去了母亲,是以对“永恒与幻灭”,别有一番认知。贝尔林在《内莉与阿赫诺先生》(Nelly et Monsieur Arnaud)里出演过,我觉得眼熟,却依然等到翻演员表,才对等号。随后看阿萨亚斯执导的《情感的宿命》(Les Destinées Sentimentales),终于有点明了,为什么阿萨亚斯那么倚重这个演员,他总是不动声色、不外显宣张,情绪总被压熨得平展展,而这正是生活里人们惯常的态度。家庭的滩涂,弗雷德里克无力拯救,他那个不情愿又无力回天的木然表情,将戏路的方向慢慢推出来。


我以为不大成功的,倒是塑造小妹的朱丽叶.比诺什(Julliete Binoche)。在allocine上,我读了一些她的角色解释,可以说演一个有点叛逆、艺术眼光独到的小黑羊,对她并非难事。可是我感到需要倚重她的解释,才能看清这个角色的恋家情绪,而不幸的是,看电影的时候,我们身边并没有谁来贴耳解释。阿萨亚斯似乎有些王家卫的营造,松松剧本里,留给角色很宽的自由余地,或者说,演员有时候需要自导自演,贝尔林那部分,也许看得比较紧,比诺什,则只剩务实铁硬的一面了,她的另重情怀,实在太过模糊。

这部电影,据说原是受邀为庆祝奥赛博物馆(Musée d'Orsay)廿年所做,然而成品不止融入了阿萨亚斯的家庭经历,好像也实在没对馆务歌功颂德,虽然俯瞰奥赛大钟以及一层那零散而现代气息丰沛的著名布局,几个大特写是一定少不了。阿萨亚斯的细腻之处,反而在于他不单单针对人,同时也刻画了物的漂泊。比如靠近收尾处,一行人跟着导游餐馆家具部,有年轻后生,抄着手机与友人约会,对当下弗雷德里克家里舶来的藏品书桌,毫无好感,全然应付了事。与此平行,弗雷德里克和妻子现身,他们看到玻璃橱中自家的花瓶,弗雷德里克很感触,觉得这花瓶仿佛被拘禁了,它理应放在当风的桌上,注入清水,植入鲜花,那样才叫做它的自洽生命。作为感念,他把另一尊同等名贵的瓶子送给了忠心的老佣人艾洛依斯,后者并不晓得花瓶的价值,却事实上日复一日,帮它实现着命运延续。是以这样的处置,完全跳脱了对物的尊隆,仿佛人的遗落,更外延到了物的辗转,乃至叹息。

这轻微的一笔,让我想起以前看拜亚特(A.S.Byatt)的小说《迷恋》(Possession,A Romance)时一直挥之不去的想法:固然连着“罗曼史”,这个题目可做爱之占有来解,可是possession也围绕着物--书里面是手稿、情书的争夺:是应当随着主人隐没在旧宅,还是该掘出来,电子化,曝晒天下,英美两派的做法截然相反,读者亦能感到两种情绪在拉扯。换言之,糅进灵魂的物件,哪怕理应不朽,它也可能已经人性化,不可能没有一点愁的。我在电影《夏日时光》或毋宁说“追忆夏日时光”中,又一次触到这一点点无处安身,家在何方的清愁。正所谓,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伤怀的,岂止是人呐。

图文链接:http://ciyunw.blogbus.com/logs/57728134.html

 5 ) 过气的田园之歌

记忆像是一座山谷不断被削成平地,再过不了多久,我想童年的任何回忆都会模糊的连自己都不愿再提起。老家的房子,人去楼空,一片狼藉,没有姥姥忙前忙后收拾墙角的花,更没有曾经小小的我透过玻璃向窗外张望的渴望眼睛,没有花,也没有草,一切就像新被压出柏油马路。

看完《夏日时光》,我突然觉得整个夏日的午后,不管是园内还是园外,都逐渐老去了。时间沉淀下的细枝末节开始风干,最后变成一抹尘埃。有的人,注定像过气的骑士,虽禁不住扼腕叹息,却终还是被时代陈列和淹没了。

《夏日时光》开始于一场聚会。孩子们四处赶来,齐聚一堂为庆祝母亲75岁的生日。那些天,大家簇拥在郁郁葱葱的大树下,谈笑风生。经历的那些安静和不安静的人与事,过往的那些孤独和不孤独的是与非,统统丢在一边,至少现在,大家看上去一派平和,甜美的就像一首田园诗。

就连细碎的小东西都在这个相聚的夏日,这个宁静的夏日闪闪发光。

母亲收藏的多个花瓶,第一次出现在母亲与大儿子的对话中。母亲畅谈了自己的身后事,大儿子莫名诧异:死!?距离您还太遥远!到了第二次,母亲却走了,老仆人说:你妈妈无法忍受房间里没有花,她说花瓶里没有花形同死亡。话毕后安静的老仆带走了一只留作纪念。到了第三次,当兄妹对着家具藏馆橱窗里的花瓶时,突然想到妹妹曾经带走了另一只。原来他们的命运也和这对花瓶似的,各有各的归宿,各自各奔东西。

一个人的晚年孤独和苍凉,大抵就是片中母亲的体会。母亲在某个午后,坐在躺椅上,一直坐到夜色降临,目光闪闪,悲伤而又叹息,陪伴她的那些花和花瓶,也都一起静默在最后的时光里。母亲心中也有一段段往事,或悲或喜,却来不及忧伤,就已近暮年。母亲心中还孕育着对这个家族的一切想念,一切规划,但却过气的在孩子们眼中如同游戏。既然如此,母亲唯有坐在藤椅上继续遥想,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属于自己的一整个时代过去了,记忆的细枝末节也被真空和抽离,就像母亲的那座老房子,房子里的风景画,石膏像和收藏品,点点滴滴记述着母亲自己的青春,而这种青春却将要失散,终成了孩子们口口相传的寂寥故事。

影片结束时,一大群孩子出现在老房子里,曾经仅仅属于母亲的安静变成了年轻人的躁动,蹦迪,酗酒,吸毒和密会,一堆一堆的新人类,五光十色,光怪陆离。母亲走了,带走了属于她的时代,也带走了整整一代人的田园之光。

背负着’垮掉一代‘名头的新人类,无论是继承遗产,还是传承精神,都充满了矛盾,过去的一切,以及那个时代,就像是些天方夜谭,活在眼前,活在当下,妄图用时间打磨现实。

最后不得不提提导演Olivier Assayas,正是他用反思的目光,才遗憾的表达出对现实的隐隐不满,和对传统被废弃的愤愤惋惜。’时间如水消失于沙‘,用来消耗的时间!断裂了过去和未来的时间!竟看不到人心的隐约忧虑吗?

 6 ) 薪火相传,夏日永在

在宗族社会,分家是起敏感事件。它往往会发展到不可收拾,伴有兄弟阋墙,妯娌反目,邻居指点,老人哀嚎。每个上一代的中国人都经历过、见过、听说过类似的悲剧瞬间。分家是一出悲剧,顾名思义,指家庭的解体。支撑家庭的上一代人衰老,主心骨抽去,下一代人就开始分崩离析。

分家的悲剧根源是时间。它不能停止,更无法倒流,时间是成年人的天敌。但在《夏日时光》里,阿萨亚斯告诉我们,时间除了会造就悲剧,也会有传承。

每年夏天,散居世界的三兄妹回到乡下的祖屋中为母亲庆寿。母亲已经七十五岁。饭后,她罕见地向长子Frédéric提起死后处理遗产的事宜。除了地产,家里最值钱的恐怕就是一屋子艺术品,油画、书桌、花瓶、画家舅舅的遗迹……母亲一一作了分配,但Frédéric拒绝了。他坚持说会将祖屋保存原样,并遗传给后代。

几个月后,母亲骤然去世。三兄妹重新聚集处理丧事,并商讨遗产的处理问题。二儿子Jérémie准备举家迁居中国,小妹Adrienne 即将前往纽约结婚,两人都没有再回法国长居的计划,赞成卖了祖产分掉。Frédéric即使再不赞成,也拗不过两个人的意见。定居巴黎的他无奈接手了遗产处理的事宜,一切就如母亲生前预言过的那样:祖产分割,亲人离散。

本片本是导演阿萨亚斯受邀庆祝奥赛美术馆二十周年而拍。但他既没有歌颂美术馆保护文物的丰功伟绩,也不曾为某些艺术家/艺术品作书立传。他将目光转向了时间,转向了艺术品的传承,并融入了部分导演本人的故事,献出这部言近旨远的温情小品。作为影片多数艺术品的最终归宿,奥赛美术馆角色不强,倘若没有人明眼人点出,想必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位赞助商的存在。

有的艺术家会为作品进入大美术馆、大博物馆为荣,但杰出的艺术家都希望它们能被识货的收藏家收藏,注入收藏家的家庭和生活,仿佛这才是艺术品生命存在的意义。柯罗的画、德加的石膏像、路易·梅杰列的桌子……只有去使用、去装饰,它们才具有活力。而非被擦得干干净净,摆进美术馆干净的橱窗,那样就变得和死物一般毫无分别了。正如影片中的Frédéric 在奥赛美术馆对着橱窗里的花瓶所感慨的那样:它被拘禁了。它理应放在风的桌上,注入清水,植入鲜花,那才是它的自洽生命。

法国人的分家不像中国人那样锱铢必较,远不至于撕破脸皮。即使万般不情愿,Frédéric 还是默然接受了家庭分崩离析的事实。阿萨亚斯用一个简洁的镜头,沉默的、抽烟的背影,交代了兄长内心无言的悲痛和无奈。阿萨亚斯的镜头调度方式向来干脆简练,少有炫技之举,处理起人物情感也克制平实,不会有某些平庸导演喜爱的戏剧性夸张。三兄妹讨论分家一场戏,Frédéric的无奈,Jérémie的困窘和Adrienne 的尴尬,几个镜头和台词交待得干干净净,不拖泥带水,也不带任何价值判断。普通观众,容易滑向对努力维持家庭传承的大哥产生同情,但导演难得地稳住了他的镜头,没有偏向任何一方。

时间的忧伤淡淡地笼罩了这部电影。只出现在影片第一部分的母亲,是维系这个家庭存在的根本,她一头耀眼的金发上是法兰西故去的荣耀。当儿女纷纷离去,时光已近黄昏,她坐在藤椅上品味孤独。这是母亲出现的最后一个镜头。几个月后我们便得知她去世的消息。她的三位子女代表了家庭的现在,他们的分离也隐喻了法国的某些现状:被迫或积极地融入全球化,因而不得不舍弃上代人的遗产,这既是三兄妹的无奈之举,也是时间发展之必然。

最后一幕,阿萨亚斯镜头一转,将目光焦点对准家庭的第三代。又一个夏日,Frédéric 的孩子们在即将售出的祖屋中举办派对,和影片第一个镜头:孩子们在草坪上玩乐遥相呼应。克制的阿萨亚斯小试身手,用几个华彩的长镜头交待了派对的全貌,技巧令人叹为观止。这是一群跟祖辈、父辈完全不一样的孩子,他们的青春在老旧的祖屋上演,看似叛逆的孙女心中也隐藏了一颗柔弱敏感的心灵。人虽故去,夏日永在,祖产或许已经分离,但其精神却以血脉和亲情的方式延续下去。影片最后,伴随一个上升镜头,一对少年翻过矮墙跑入夏日茂密的树丛,画面定格,音乐响起,字幕出现,电影结束。

 短评

用艺术品比喻人生、家庭和情感,真好。当我离去,只剩名字,花樽换成皮球,名画换成摇滚乐,我又活在青春里,散落四方。

5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3.5 很少看到法国导演处理是枝裕和式题材,后半部分力道很足,不同视点审视精神、物质遗产,情感变得异常充沛。

7分钟前
  • LOOK
  • 还行

若是有一天我老死去,我所守护的东西也一同失去了灵性。

8分钟前
  • meiiii
  • 力荐

第一次给它评了四星,结果它的综合评分是7.6,随手又给它改成了五星。我没有原则,总带着感情因素去做一些事情。这部电影深得我心,我内心深处最看重的东西通过电影得到很好的表达和关照。心中念念不忘的东西在电影里得到完美的呈现。也只有法国人能拍出这样的好片子。

10分钟前
  • 光影侠
  • 力荐

花瓶是有生命的,当有花插在里面。房子是有生命的,当有人住在里面。

13分钟前
  • 满[已注销]
  • 推荐

當初這部片上映時我興趣缺缺,今日一看覺得當初判斷錯誤,這部片非常好看,而且竟然是我第一部看的阿薩亞斯作品。

17分钟前
  • alfredo
  • 力荐

比诺什果然不适合黄色头发

18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2008真好,有步履不停,有Rachel getting married,还有夏日时光

20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力荐

好多镜头内组接,提前设置好人物走位和镜头移动的轨迹。片名叫夏日时光,为什么选择夏日,而且影片发生的季节并不是都在夏日?从针对老年、中年到最后的青年,三个时段的渐渐过度交接,氛围也不断变化,母亲独自一人坐在空房间里的阴郁孤独到中年子女们的分裂各自为家,再到孙子辈儿的活力自由,其实都是在讲人与人情感的传递,透过了时间。即便结尾音乐给了比较欢快的主题,但还是不免那种怅然若失。

22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推荐

这部对我来说有别样的共鸣,五星出于私心。不过这部的表现手法虽然简单,但并不做作,反倒真的挺适合这个题材的。考虑到这种故事背景,结尾简直是异常温馨了。

26分钟前
  • \t^h/
  • 力荐

很明媚的忧伤。也只有法国人能拍出这种庸懒的感觉。当唯一联系大家的纽带断了,兄妹们相聚的时光就屈指可数了。老人离去,也带走了一代人的记忆、不能说的秘密,以及看似无趣但却让第三代不时回味的故事片段。很多时候,我们这一代对祖父辈的回忆,便不经意地藏在这些不起眼的故事当中。

28分钟前
  • C.
  • 力荐

啊也!美丽!以前都没留意到阿萨亚斯居然这么美丽!我家夏尔柏林真是帅到晕倒!非常平调的电影,完全完全的去戏剧场面化。最最神奇是:结尾的地方居然唱起了一曲儿不可思议的弦乐团!!啊啊啊!!凭这一首歌也要加到满分!!!演三弟的居然是Faites Comme Si Je N'étais Pas Là里面那个男孩。。。全爱班阵容哦

30分钟前
  • dinosaurs
  • 力荐

导演(张曼玉前夫)的世界观:当代法国已几近没落,世界的新中心在美国,在东亚——三个儿女:老大在巴黎,老二在上海,老三在纽约。旧世界已经死亡,正值分摊家产(物质和精神遗产)。而新世界和旧世界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片末第三代青春少年们在老房子里举行派对,虽是摇滚乐却也是法语歌词的

35分钟前
  • ζωήιδ
  • 还行

北京奥运会让房价飙升,连定居帝都的Jérémie都hold不住了;要在纽约结婚定居的Adrienne也知道自己回到乡下小聚的机会肯定不多了;巴黎的长子到能时不时回去,但是没有拥有共同回忆的人一起在庭院里聊天喝咖啡,房子留下来又有什么用呢?现代的重心在亚洲和美国,古老优美的法国已然垂垂老矣。

38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長鏡頭,流暢,細緻,生動,擁抱生命消逝后遺留下來的記憶。很有點小津和侯孝賢的神韻,結尾風輕雲淡,在時光面前,所有人都不過是過客。

40分钟前
  • 阿树
  • 推荐

阿萨亚斯作品《夏日时光》。一户精神贵族,在老太太死后,如何分崩离析。哀而不伤,克制。我的感慨全在于,精神贵族的家庭做派,生活方式,只有法国人可以拍得这么好。大师的家具不过是日常使用的桌子,大师的雕像碎了塑料袋装起来,那些艺术品对于他们,不是金钱价值,是情感意义。淡然使用,真奢侈。

45分钟前
  • 柏邦妮
  • 推荐

现代化和新世界成形后历史的瓦解、传统的瓦解乃至父权的瓦解。行将就木的祖母,处于夹缝的大哥,受大格局引导的弟弟妹妹,以及站在流行文化语境中瞻望传统的青年人一代,一根渐变的链条平淡地被拉伸、铺展、稍有碰撞。只有三次老仆人的描写出现了很抒情的配乐,可见导演对古典主义家庭除了有所怀念,更多则是一种悼亡的情绪的表露。

47分钟前
  • 🌵🌵
  • 推荐

总有一天我们都将要逝去,带走的除了回忆,秘密,还有那些无人感兴趣的东西。房屋若没有了人的居住便失去了许多灵气。背景永远充斥着孩子们的嬉笑蝉鸣刀叉碰撞,汽车和风。黑暗中笑语阵阵。庭院和大狗。年轻人的心不在此处,年轻人的心飞向远方。时间流转随自然泯灭。固然也是永存了。

49分钟前
  • Adiósardour
  • 推荐

乡土的根家族的脉如何与现代社会融合或断裂,城市迷茫的灵魂在一张张网里孤苦奋斗,还怎样挽救浸满回忆和情感的祖屋,倒是隔代的孙女不胜怅惘地惋惜。

5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如果在18分鐘左右不出現那個 剪輯穿幫(我可以理解為 女主是在 吸煙與不吸煙 中糾結嗎?噗~哇咔咔!)是可以四星兒的!╮(╯▽╰)╭ 全片有淡淡的憂傷(母親的看得透徹et長男的無奈)與淡淡的溫情欣慰(保姆的忠誠和那隻花瓶) 猶如一縷清新淡雅照進了濃得化不開的現實… 很Rohmer~

52分钟前
  • Chapelle L.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