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地球最后的夜晚

爱情片中国大陆,法国2018

主演:汤唯,黄觉,张艾嘉

导演:毕赣

 剧照

地球最后的夜晚 剧照 NO.1地球最后的夜晚 剧照 NO.2地球最后的夜晚 剧照 NO.3地球最后的夜晚 剧照 NO.4地球最后的夜晚 剧照 NO.5地球最后的夜晚 剧照 NO.6地球最后的夜晚 剧照 NO.13地球最后的夜晚 剧照 NO.14地球最后的夜晚 剧照 NO.15地球最后的夜晚 剧照 NO.16地球最后的夜晚 剧照 NO.17地球最后的夜晚 剧照 NO.18地球最后的夜晚 剧照 NO.19地球最后的夜晚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1 01:24

详细剧情

罗紘武(黄觉 饰)因父亲离世再次回到贵州。12年前,好友白猫(李鸿其 饰)被杀,罗紘武在追查凶手左宏元(陈永忠 饰)的过程中,被凶手的情人万绮雯(汤唯 饰)所利用。从此以后,这个神秘的女人构成了他所有的记忆、欲望、信念和梦魇,一段追寻之旅让他发现了被隐藏多年的秘密……

 长篇影评

 1 ) 请不要随便质疑影迷眼里的《地球最后的夜晚》

买了昨晚21:40分的《地球最后的夜晚》,虽然最后没有一吻跨年,但2018年最后这个夜晚过的非常难忘。

看毕赣这样的新导演,有机会花六千万人民币拍一部作者化风格强烈的艺术电影,这么奢侈的一个事情,下一次赶上还不知道是猴年马月。

这部电影就像一个奢侈品,看完了,就像自己拥有它了一样。上次有这样的满足感,是看完丹尼斯·维伦纽瓦导演的《银翼杀手2049》。

我非常喜欢《银翼杀手2049》,同样也很喜欢《地球最后的夜晚》,觉得这部电影太短了,就像片中黄觉觉得梦境中的那个夜晚太短暂一样,美得像烟火一样易逝。

从导演创作的角度讲,《地球》和《路边野餐》确实很像,就像是导演把前作的优点再次原样复制了一遍,只是这一次做了工业化含金量上的全面升级。

让人误以为毕赣在这部电影中并没有给出新东西,还是在他的创作舒适区内活动,就算真的是这样,也不代表《地球》就不好。

如果说《路边野餐》是纯粹的毕赣,他有百分之百的创作自由,剪辑权在他手里,他可以决定成片的一切细节。如果你喜欢这点的话,可能会觉得《地球》的剪辑太类型化,剪辑害怕普通观众看不懂,在剪辑上已经给足了信息量。

《地球》也正是因为这种过于照顾观众的类型化剪辑技巧,让他不能像《路边野餐》一样生猛。我能理解《地球》为什么会像现在这么剪,但片子已经剪成现在这样了,还是有那么多普通观众看不懂,而且在资深影迷的眼里,也造成了它整体上不如前作的感觉。

对于这种投资规模的电影来说,剪成现在的样子,也没什么意外,反正这部电影还有很多其他的优点,有太多值得夸的地方。

在普通观众,资深影迷(或者说影评人),还有电影人眼里,看一部电影的时候,关注点和欣赏的地方是不一样的。别说普通观众了,影评人和电影人都不一样。

比如说我,我不在乎故事,故事讲的再好都没用,我更在乎它的视听语言技巧,这关乎到它是不是电影,并不是所有剪辑到90分钟的视频都叫电影,你可以想想郭敬明导演拍的那些貌似是电影的视频。

再就是导演的电影意识和创作意识,如何去调动一切视听技巧来完全他的表达,而不是讲他的故事。故事不重要,故事只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同一个故事到了一千个导演手里,会是一千部不一样的电影。

就算是同一个故事,有的电影会好,有的电影会烂,这就要看导演如何展开故事,他感兴趣的点是什么,他选择什么样的角度来讲,是找到一个非常独特的叙事切入点,是反类型反价值观,是营造氛围,是捕捉情绪还原感觉,还是重塑叙事节奏,还是别的更高的个人追求。

老老实实讲故事,那是商业类型片和美剧会干的事情,我并不是说讲故事不好,但对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来说,它不应该只是局限在讲故事。《绝命毒师》的故事讲的很好很绝,但我绝对不会重刷。

比如说,我不常看那种叙事机器型的美剧,明知道这年头的好故事都在美剧,美剧拍的越来越像电影,为什么只是“像电影”呢,美剧的技术上已经完全是电影的规模,但在导演的表达上,没有几部美剧可以说大卫·林奇的《双峰》,就是这个意思。

《双峰》是18集美剧,你可以说它是美剧的形式,但在我眼里,它本质上其实是一个18小时的电影。

对于讲故事的类型技巧,创作者不应该完全的瞧不上,你只有先证明自己熟练的掌握了它,才可以忘掉它,去选择别的方式,创作更多的可能性。

电影才不是茶余饭后供人放松打发时间的东西,如果电影只是这么简单,广电总局的审查何必那么严格?

那些看不懂《地球》的观众,其实也并不是他们的错,可能只是他们对于电影的理解还停留在电影要好好讲故事的阶段。谁让国内电影院里平时放映的都是好莱坞类型片套路的电影呢,大家是没有多少机会选择《地球》这类艺术电影。

更重要的一点是,也并不是所有的艺术电影都是《地球》,很多文艺片也不够电影化,不够高级。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有《地球》这样的东西走入大众视野。

阿方索·卡隆的《罗马》是影评人和电影人眼中公认的好电影吧?如果《罗马》在国内电影院里上映的话,普通观众的反应估计和看完《地球》没什么区别,大家也会睡成一片,觉得沉闷,不讲故事,看不懂,也会想骂街。听说《罗马》已经被国内的片方买了版权,据说2019年2月份会在国内上映,大家可以坐等。

当年看完《路边野餐》的时候,大家觉得毕赣是阿彼察邦式的东南亚神秘风,加上老塔的诗意和侯孝贤的风格。

到了这部《地球》,你会发现,几乎看不到侯孝贤了,也不那么阿彼察邦了,只剩下了满眼的塔可夫斯基,还有那么一点王家卫,而那种阴雨连绵湿漉漉的风格已经是毕赣个人的风格了,那是毕赣的凯里宇宙,包括对白的语言风格,只是这一次没用多少他标志性的诗。

但我还是很喜欢毕赣处理这个故事的方式,《地球》的叙事是碎片式的,理工科的感觉,充斥着各种符号,而且前半部分里符号关联的情节都无法串联起来,没有一个清晰的故事脉络。

在电影的前半部分,导演用侦探电影的方式在铺展这些叙事相关的符号,就像片中那本只有一半的绿皮书。

到了电影的后半部分,电影进入那个3D长镜头梦境之后,导演把前半部分的各种符号重新编排了一遍,用黄觉的梦境把前面碎片式的情节串联了起来。

这个故事最耐看,最让我兴奋的点就是,你需要记住这些符号,把前后互文的两部分中符号相关的情节放在一起重新编排,信息量会在叠加中变得完整,才可以把这些碎片拼成完整的故事,就像在大脑内玩拼图,理解黄觉饰演的这个男人。

在2D部分的现实生活中,也就是电影的前半部分里,他小时候被亲生母亲抛弃了一次;12年前又被一个叫万绮雯的神秘前女友抛弃了一次,这个可怜的男人被生命中最爱的两个女人分别抛弃。

他始终找不到一个理由,让自己从这两次的心结中走出来,所以他要寻找失踪的女人们。

前半部分中出现了很多符号,12年前,万绮雯跟罗紘武说她怀孕了,他说,他以后可以教孩子打乒乓球,她却说,她已经把孩子打掉了。

罗紘武去监狱里找到一个女囚犯,女人说她当年和万绮雯去两个人家里偷东西,有金子,有钱,但房子的主人回来了,她俩逃跑了,而万绮雯只拿走了一本绿皮书,书里讲了一个特别美的故事,她们都很喜欢。她们相信,只要念起绿皮书扉页上的咒语,房子就会旋转起来。

罗紘武去找张艾嘉的角色,张姐说,她只知道万绮雯跟好多个男人有关系,她在染头发,让罗紘武猜是什么颜色。罗紘武说,换成他妈妈的话,会染成红色。

罗紘武看到张艾嘉冲了一杯蜂蜜水,给她讲,小时候她妈妈会去隔壁养蜜蜂的叔叔家给他偷蜂蜜吃。她母亲说,只要拿一个冒烟的火把,蜜蜂就不会蛰她。

他妈说,人在伤心的时候吃苹果,会连果核一起吃掉,所以他以为他妈爱吃苹果。

电影前半段诸如此类碎片式的细节很多,蜜蜂,火把,胎儿,苹果,乒乓球等等都是让观众完成叙事拼图的符号。还包括火灾中烧掉脸的女人照片、野柚子、白猫、老鹰、黑桃A的扑克牌、港台歌星的名字等等,都是串联叙事拼图的符号。

电影后半段,大家跟着黄觉戴上3D眼镜之后,在这个叫罗紘武的男人的梦境中,上面那些符号又出现了。

12岁的男孩要跟他打乒乓,这个孩子就是万绮雯当年打掉的那个孩子。

举着火把的疯女人,烧了一间房子,那是一对爱人的房子,那个房子就是前半段漏雨的破房子。疯女人是红头发,就是罗紘武的母亲在梦中投射出的化身。

这个女人求一个男人带她走,这个男人就是隔壁养蜜蜂的男人,这就是为什么她母亲小时候可以偷蜂蜜给他吃的原因。

当罗紘武问她当年为什么离开,有没有想过她生命中最在乎的人。红发女人说,她在乎的人年龄还小,过不了几年就会把她忘了。

罗紘武给了她一个苹果,他以为女人喜欢苹果,结果他认为的事实是错的。

当罗紘武在这个红发女人嘴里,找到了一个他生母其实心里有他的理由之后,他解开了生母失踪的心结,理解了生母为什么要离开。这个女人要离开的理由,某种程度上跟万绮雯这个前女友为什么要离开凯里这样的地方是一样的,就像《路边野餐》中郭月为什么想离开凯里一样。

在解开心结之后,罗紘武啃着苹果走在街头,那是他最伤心的时候。

他之后又找打了前女友在梦中的化身凯珍,她带她来到了那个被烧毁的房子,罗紘武一生噩梦开始的地方。

他要吻她,她说如果月亮足够亮就可以。但梦中那晚是冬至,一年中夜晚最长的一天,那天月亮不够亮。女人说,房子如果能像传说中那样转起来的话,也可以吻她。

这时候,绿皮书扉页上的咒语突然发挥了超现实的威力。

罗紘武和凯珍最后的这一吻,这个男人的第二个心结也打开了,圆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遗憾。

这样的梦境虽然浪漫,但毕竟只是一个梦,但愿现实生活中那部分的罗紘武也能被梦境治愈,否则梦中的浪漫只会让现实变得更加残酷。叙事在前后两部分的互文之后,信息量一叠加,让这个男人的命运变得又多了一层不确定性。这时候,故事线完整了,罗紘武这个人物立体了,人物成长也完成了。

但在这个故事里,导演还拍了很多更含蓄的符号,比如墙上停摆的钟表,表不是的代表永恒吗?为什么要停止?玻璃箱里的眼镜蛇,首尾连成了一个闭合的圈,窗外又见倒退的火车,只是这一次时间没有倒流,反而是主角困死在了一个封闭的时间里,被两个女人轮番伤害,像是某种时间的闭环。火车经过,装着水的玻璃杯在桌面上震动,震动不停,梦境就不会醒?这类的符号,就属于叙事拼图之外,更高级的隐喻符号了。

就像那本只有一半的绿皮书,代表现实的前半部分是沉重的,是2D的,是灰暗的。

到了绿皮书不存在的那一半,代表梦境的那部分,电影中段变成了3D,更立体,更轻盈。

依靠梦境在潜意识里治愈一个人,是一个浪漫至死的概念,有点诺兰的《盗梦空间》的意思。

这里的3D概念,不是《地心引力》里那种3D,它是还原梦境中那种轻盈的感觉,一个人可以摆脱重力和现实逻辑,视角可以在连续的梦境时间中无所不能,这是电影一开始说的第一段台词。

毕赣在这里用3D技术还原梦境的感觉,就跟阿方索·卡隆在《罗马》中用黑白画面和长镜头摄影还原儿时记忆中的感觉是一个概念。

《地球》的故事是什么?如果你一定要总结点具体的事情的话,那就是一个被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伤害过的男人,最后在梦境中靠着潜意识自我治愈了。

当我走出电影院之后,我的脑子里不是塔可夫斯基,也不是王家卫,奇怪的是,我反而觉得毕赣处理这个故事的方式是师承希区柯克的《迷魂记》,并不是片中用电影里的枪声致敬一下希区柯克那么简单。

在《地球》中,几个女人感觉其实都是同一个女人,罗紘武生命中的每一个女人都不是省油的灯。

看《地球》这种需要观众在脑中二次重组才能完成叙事拼图的电影,其实骨子里是一个诺兰式的电影,非常理工科的处理故事的方式。不算高智商,但需要智商。

谁说毕赣这次没有突破来着?一个优秀的电影人不可能在一部新片中一味的自我重复,没有新的追求和尝试,像《地球》这样的电影需要的是时间和耐心的观众慢慢去解读去发现。

我力挺《地球最后的夜晚》这种电影,电影这么拍很艺术,很好,没有任何问题!送毕赣一个字,硬!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

 2 ) 无来也无往:生命是一场莫比乌斯式的还魂梦游 | 《地球最后的夜晚》的精神重构

天亮后,让我们聊聊《地球最后的夜晚》。

我在刚结束的纽约电影节两次观看了这部影片,两次间隔十天。十天里我也和其他参展影片度过了不少美妙的时间,却觉得自己始终没能离开那个夜晚。

《地球》无疑是第五十六届纽约电影节最受关注的影片。原计划的两场放映都引来了长长的standby line,甚至被作为一种现象被剪入电影节的后续宣传短片。我在第一场排队2小时没能得到入场机会,第二场提前四小时才惊险领票。主办当即宣布追加放映。而十天后追加场次门前的队伍仍不见短。

这种关注不难预期,革命性的2D转3D的观影方式,以及载入史册的近一小时的3D长镜头,都充足了这部影片的噱头。而如今人们走进影院,无非就是想经历一点儿能让自己目瞪口呆的事儿。

没能预期的是,这部最接近“梦”的电影,让我目瞪口呆的并非它的技术实现,而在于它创造了一种崭新的结构,解放了一种东方的超现实视角,对生命其终极的被动性进行了一夜慈悲的凝视。

[ 梦 ]

电影对梦早已有诸多讨论——无论是大卫林奇的《穆赫兰道》,今敏的《红辣椒》,诺兰的《盗梦空间》,阿彼察邦的《幻梦墓园》… 造梦电影试图从影片文本与传达的层面拆解时间与逻辑的连贯性,还原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与摇摆:人们为什么会做梦?梦中的人物关系从何而来?梦终将流向何处?是无法实现的现实渴望,矛盾冲突的精神人格,断裂倒错的记忆,隐秘压抑的潜意识,是从规范中解脱的时间概念,是救赎一种摇摇欲坠的、非理性的真实。

《地球》升级了《路边野餐》低饱和度的画面、自然光的采用、粗粝的调度,成全了一个旖旎潮湿的、脱离了物理学时空制约的、几近走火入魔的迷幻梦境。而与电影前半部分曲折颠倒、散乱拼接、不稳定的回忆形成对比,电影后半段的梦境正序、完整、一镜到底,并用3D实现了彻底的浸入体验,影像在跌宕起伏的地势高差中轻盈穿梭,如同对沉重回忆的自我修复。不少西方评论将影片细腻的色彩与情感处理概括成对王家卫电影的引用,但这大抵又是一次对东方美学笼统的泛读。相较于王家卫电影中情欲与社会规范含蓄暧昧的争斗,《地球》中的人物都有天真透顶的孩子气,出走与追寻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千年女优》式的命中注定与执迷不悟,而故乡凯里,则是那座不知魏晋的桃花源。

表面上,故事讲述了黄觉饰演的男主角罗紘武因为父亲的过世,回到老家凯里。故地重游使他回忆起死去多年的少年玩伴白猫(李鸿其 饰)和十二年前的情人万绮雯(汤唯 饰)。其间,他还拜访了白猫的母亲(张艾嘉 饰),聊起和白猫的年少往事。同时在父亲的遗物里,他得到一张藏在钟表中的老照片,他相信这属于自己很早就消失的母亲,于是根据照片上的线索踏上了找寻之路。在找寻的终点,他进入一家影厅,这时观众终于随着男主角带上3D眼镜,开启了将近一个小时的、3D长镜头营造的悠长梦游。梦境中,他依次碰见了一个12岁的少年,言行举止既像年少时的白猫,也像想象中自己与万绮雯那从未出世的孩子;一个像极了万绮雯的女子,名叫凯珍(汤唯 饰);一个红发女子(张艾嘉 饰)正准备和一个陌生男人私奔。

[ 海面之上 ]

初看结束,我匆忙将它理解成一个有关和解的故事 —— 一个人借由梦境与他逾越不了的情感记忆彼此成全:梦里他依照预想,教那个在情人腹中就已死去的儿子打了一场乒乓球,并给他起名叫“小白猫”;梦里他追问正要私奔母亲为什么决意离开,并以母亲之口说出了他早就为她准备好的理由;梦里他终于和情人来到了那个一念咒语就会旋转的房间,在那间已成废墟的房子里亲吻到忘记时间。电影的海平面上浮现的冰山局部,至此已经足够令人信服。

几天后当我跳脱出那片意象堆叠的布景,与追随叙事的紧迫感隔开了足够距离,忽然就和朋友复原情节的过程中感觉到,这是一部只关于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电影

父亲,儿子,朋友白猫,白猫的父亲,男主角本人,是那个男人。

母亲,情人,朋友白猫的母亲,是那个女人,是男人在找寻的女人。

而电影更大的惊奇并非来自于这多重身份的叠加,而在于它通过构建一个精巧的结构,效仿了生命螺旋轮回的本质;以一种全知全能的视角,窥探到无能为力的处境,以及化解这种困境所需的巨大的善与信;而这形式本身既是谜语也是回答;是对《金刚经》中”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表述的影像尝试。

[ 女 ]

毕赣在纽约电影节Q&A中说,如果电影人物也像游戏人物里那样有自己的属性,那么汤唯扮演的角色是水属性的,张艾嘉是火属性的。

影片中万绮雯出现的画面总是伴有水的元素:漏水的房间,雨,藻荇蔓生的水岸,废旧泳池;水,除了造成一种不可捉摸的绿色背景,渲染氤氲的回忆氛围,也是形成镜像反射的介质,暧昧了现实与幻觉的边界。张艾嘉在男主的梦中则一头红发、擎着火把。有趣的是,影片中汤唯对男主角说的第一句话是借火点烟;而张艾嘉的第一句话,则是以理发店老板的身份对男主角说:”剪头发?没水哦!“

绿与红,水与火的对立,缺火与缺水的互补,好似是对人格的拆分:通过分离人格中矛盾的面向,合理化人物不可解释的部分——一个偷情的情人,若即若离、顾虑不安、悲观,却还是下定决心要一同私奔;一个抛下家庭的母亲,洒脱、勇敢、风风火火、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留给了孩子就上了路——这两个形象是一个灵魂向不同对象开敞的A面与B面,彼此包含,彼此解释。

在梦境开展之前,电影也多次暗示了万绮雯和男主母亲的相关性,例如第一次见面时男主不断对万绮雯说她很像自己的母亲,和母亲画着一样的妆。此时万绮雯一席绿裙,但鲜红的口红却染花了嘴,就像唇边火焰一团。例如男主三次跋涉寻人(探监、旅馆、废墟歌厅),对线索人物的第一句问话却都是”你认识万绮雯吗“;例如探监时的女人说自己入狱的罪名是”诈骗和身份造假“;例如男主终于抵达了传说中母亲就职的歌厅,在向老板求证有没有一个叫万绮雯的歌手后,紧接着就是问出”她多少岁“——此时,在男主的觉知中,情人与母亲两个原先彼此独立的形象已经出现了动摇与渗透,在意识表层,他已怀疑那个被寻找的对象究竟是谁。

而介于这两个形象的中间的,是男主梦境的女主角,依然由汤唯扮演的台球厅老板娘凯珍。凯珍显然有着万绮雯的面孔,却一头短发,穿着红色的短袄,或许是对造梦大师今敏和《红辣椒》致敬之意,凯珍的造型举止间颇有一种《红辣椒》中梦境侦探的跳跃俏皮。梦境中的凯珍,时而说着凯里方言,时而说普通话,身份在故乡人和不会久留的异乡人之间摆荡。她怀着做歌手的梦想,随时准备离开自己的男人,她身边的故事仿佛是男主母亲留给自己那本最珍贵的绿皮书中的情节。她说着万绮雯说过的话,她想点燃烟火却没有打火机。她的柔情与果敢中和了万绮雯与母亲这两个形象,成为男主角意识构建出的理想存在。于是在梦里他和她一同起飞,一同接近月亮,而梦的结尾,他果真跟随她找到了那座书中的房子,并让它旋转了起来。

[ 男 ]

主角通过对女性人物人格的拆分和重构获得了可以寄托的理想对象,而他意识里的男人们则用来分担自己不同的精神身份。暂且搁置这些人物谁真实、谁虚构等未必存在答案的客观现实,从主角的叙述中可以得知,男主角基础的社会身份——儿子、父亲、丈夫、兄弟,都没能得到满足:一个做不成的儿子(母亲早年离家),一个做不成的父亲(流产的胎儿),一个做不成的丈夫(情人的不可得、现实婚姻的破裂),一个做不成的兄弟(友人因为自己的失误被杀害)。

电影开头,男主幽灵般的旁白说”好像一切的故事都是从一个朋友的死亡开始“,而回顾影片,男主之外的男性角色都已不在人间:未出世的儿子,惨遭谋杀的少年友人白猫,刚刚病故的父亲,很可能已被男主枪杀的万绮雯男友左宏元。这些看上去分离的形象却构成了一个环形关系:白猫的父亲绰号老鹰,自白猫幼时就入狱多年;青年白猫利用男主给左宏元送一把父亲的枪,却因男主的耽搁被左杀害;男主为了追查左宏元,找到了左的女友万绮雯,并和她坠入爱河;万说自己怀了男主的孩子,却迫于左的存在没有将孩子留下;万和男主计划在影院暗杀左;回忆的时间线在男主用那把白猫的枪对准左时戛然而止——男主突然离开故乡多年。

梦境的入口,男主提着煤油灯,探过一个幽深潮湿的隧道,进入一个狭小简陋的房间;而后一个戴着牛头骨面具的少年走出——这幽微的空间是母体的子宫,是白猫葬身的矿井?那牛头骨是死亡标识,还是人格的面具?少年承诺男主,打一场乒乓球就带他离开这里,随后掏出一个刻着老鹰图腾的乒乓球拍。这时,没能诞生的儿子与早逝的友人白猫两个形象已开始胶着,而他们的相关性,在当男主穿上少年父亲的风衣,并给少年起名叫“小白猫”时已全然的重叠。谁参照着谁构建?抑或说,两人都是那个被辜负、被遗弃者的投射。

男主角对这年幼的形象同时充满了同情、愧疚与依赖。他安排少年做自己意识地牢的守夜人,让他掌握着整个梦境的地图。最终少年作他的向导,开着摩托车带他离开了那个逼仄的空间,路上两人一唱一和,一个自称“最善良的鬼”,一个自称“最幼稚的杀手”,又互相称对方是骗子。男主问“门不关,不怕有人偷东西吗?” 少年答:“除了你谁还会来?” 他是他思想的囚徒,在乒乓球一来一往的回合中,他始终要击败那个被抛弃的自己,却也将无邪的纯真与对爱的憧憬遗留在了他的身上。

[ 梦中之梦 ]

影片颇为奇幻的一幕,是男主与少年告别后坐着飞降缆车,沿空中索道缓慢的从山上向坡谷滑行。此时,山间突然充盈一种几近诡谲的古老吟唱,就像《攻壳机动队》中草薙素子与傀儡师合体时那首著名的《傀儡谣》,一种古代神道教巫女祭祀用的音乐,如同洪荒之初的呼喊,也像来自幽冥废墟之上的召唤——有讨论补充那是侗族大歌——它共伍佰和中岛美雪的音乐一起构成了影片重要的声音记忆。主角在这充满宗教感的齐声呢喃声中下沉到他意识的深处,而那里,有他一直找寻的女人。

梦的主体发生在山坳中简陋的夜市,这天是冬至,一年中夜晚最长的一天,从此,夜将会被白昼一口口吞噬。

夜市中聚集了一些草蛇灰线的意象:“春风招待所”明显对应着父亲以母亲命名的那间“小凤餐厅”,老虎机对应着跳舞机,野柚子卡拉OK影射着万绮雯给自己的难题,这儿的灯箱在凯里的夜市里也见过,烟花铺子回应她抽烟的嗜好。旁边的小舞台上正在举行歌唱比赛。一个电动玩具小货车进入视野,引领主角的步伐。他时而是徘徊情人身边的偷情者,时而是母亲身后的儿子,他说这是最后一个见到“她”的机会,却与“她”和“她”都不能相认,只好重复着“你很像我认识的一个人”,“我多希望你就是她”。

片中最动人的情节,是男主角跟着母亲绕过崎岖的山路行至山顶,这时铁门外的货车旁等着一个男人——男主将其隔绝在意识的深渊之外——而母亲正准备与那个男人私奔。在确认过母亲的心意之后,就像当年他用枪抵着左宏元,他再次用枪抵住这个要带走母亲的男人,目的却是逼迫他带走母亲,实现她的自由。但他仍忍不住追问母亲为什么要和他走,母亲的第一个理由那么稚气,像极了一个孩子为他关心的人寻找的托词:“我吃了太多苦,而他那里的蜂蜜很甜”;而第二个理由,她说,“我牵挂的人还小,他很快就会把我忘记”。

[ 生灭 ]

“面对某人的离开,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编造一些能够减轻痛苦的缘由,使他们最后一个关心之举恰恰落在自己的身上。我们重新安排那些机缘巧合,以便赋予它们某种意义。” 当他的诘问是,“为什么抛下那样年幼的我”,他为自己准备的抚慰是,“我还小,我其实可以忘记”——哪怕他从来没能忘记,甚至将对她的寻觅,当作了自己一生的母题。

他掩不住眼泪,只好佯装劫匪,说要抢她最珍贵的东西。她摘下手表,他放走了她。

旅途的起点,小凤餐厅,钟表被摘下,换上父亲的遗像。在那个幽暗漏雨的房间,积水倒映着吊灯圆形的光,男主角坐在床边,拆开钟表,从钟的背面找出一张没有头像的照片。

水中的灯影、不走的钟、没有身份的照片——三个影像垂直交叠,串联了停驻的时间、幻梦与真实的流动,以及无法具象的精神依托。

梦的尾声,他将母亲给的手表送给凯珍,那也是一只不走的表,凯珍边抱怨着,边将它戴在手上。时间在那一刻勾成了莫比乌斯:究竟谁发生在前,谁发生在后?那是将母亲的表转送给了情人?还是演绎了母亲年轻时被情人赠予手表的一幕?是生命的解构还是时间的轮回?也许时间从来就没有长度,色相生灭,声相生灭,活着与死去同时,过去与未来无序。而这是生命终极的被动,或生命终极的自由?

——“你怎么可以送人表呢?表代表永恒啊。”

——“你怎么可以送人烟火呢?烟火代表短暂啊。”

——“我们不就是短暂的吗。”

我们不就是永恒的吗。

公鸡啼鸣了,天要亮了,梦要醒了。那根我们临走前点燃的烟花,在我们离开时并没有变短;日历上说这是最长的夜晚,我说它太短暂了;我问你人们知道自己在做梦吗,你说梦是忘掉的记忆啊。

究竟我是人间游走的幽灵,是弥留之际的老者,是回到故乡乡音无改的中年人,是热衷危险的少年,是那个从未降生的胎儿?我可以是他们中任何一个,在漆黑的羊水或凝缓的洞穴中构想着他和她应有的故事;也或许他们都是我,一并扛着衰老的遗憾与悲伤,也腾腾驾着青春的指引和抚慰,永远也说不出那句“别走了”,只念念不忘那句你相信的咒语,它让宇宙如生命般旋转,湮灭无数的选择与星轨,而我会像那个突然滑行的杯子,带着救赎似的献身与必然,一次又一次的跌落,如同一回又一回的,与你相遇。

今夜,你数天上的星星吗?

 3 ) 三刷《地球》,帮大家理了一下故事线以及很多可能会忽略的细节

这部电影可能比较跳脱的是在2D部分,因为这部分是记忆、是碎片化的,创作者就在剪辑上剪碎,很有拼图游戏的乐趣,很负责任地三刷《地球》,把这部分的时间线(12年前、12年后),以及关键的细节帮大家理一理,3D部分用长镜头把罗和所有失去之人共处的时间延长,比较连贯,就不赘言了。

————————————————————剧透慎点—————————————————————


人物关系图


故事线

【十二年前】

1.

罗纮武受白猫托付,要拉一货车苹果给左宏元。 罗纮武刚跟“call机”离婚,没来得及送货,当他记起运送苹果的事情时,苹果已经腐烂,在腐烂的苹果堆发现一把枪。

2.

这把枪是白猫父亲“老鹰”的,左宏元当年用这把枪杀了老A(人贩子,把万绮雯卖给她的人),白猫知道枪的秘密,用黑桃A扑克牌勒索左宏元,被左宏元在洗车房杀害。他的尸体在矿洞被发现,现场有张黑桃 A 扑克牌。 左宏元杀害白猫后消失了一段时间。

3.

罗纮武在火车上遇见了左宏元的情人万绮雯。火车因为泥石流而被迫折返。

4.

罗纮武将万绮雯带到废弃车厢,逼问她左宏元的下落,万绮雯说自己并不知情,罗把她放走。隧道中,罗纮武说万绮雯妆花的样子十分像自己的母亲私奔前的面孔。罗纮武拿出母亲照片, 照片有火烧过的痕迹,罗纮武说自己母亲在自己小时候失踪,当天附近有火灾。 万绮雯说自己想吃野柚子,罗纮武表示不是吃野柚子的季节,万绮雯说如果她能找到野柚子,罗纮武就得帮他实现一个愿望。

5.

罗纮武与万绮雯在漏水的房间私会,水面倒影着野柚子。 在漏水的房间,万绮雯告诉罗纮武,只要念绿皮书扉页上的咒语,爱人房子就会旋转起来。

6.

罗纮武被万绮雯带去看了部有枪杀场面的电影,片尾曲是中岛美雪那首歌。

7.

在小凤餐厅,万绮雯说自己怀孕了,并且感觉到自己怀的是男孩,罗纮武说可以教孩子打乒乓球,万绮雯却说已将孩子打掉(这个孩子可能是3D部分的小男孩)。 万绮雯表示左宏元就要回来凯里,罗纮武提议两人可以逃去缅甸。

8.

左宏元抓到罗纮武和万绮雯,带走了她。(《坚强的理由》那场戏)

9.

万绮雯回到漏水的房间见到罗,教唆他在电影院跟着电影中的凶手一起开枪杀掉左宏元。 万绮雯承诺左宏元死后与罗纮武一起离开凯里,去开一间旅馆。

10.

罗纮武在电影院用枪将左宏元杀害。 左宏元死后万绮雯带着左的钱失踪,罗纮武独自逃亡缅甸。


【十二年后】

1.

罗纮武回凯里参加父亲的葬礼,得知父亲生前总是凝视着一只坏了的时钟,离开小凤餐厅时,他将时钟带走。

2.

罗纮武回到漏水的房子,试图修理坏了的时钟,却在时钟里找到了那张母亲的照片,他回忆起12年前将这张照片送给了万绮雯,现在照片背面写有一个名字:邰肇玫以及一个电话号码。罗纮武在街边鼓足勇气拨打了那个号码,结果是个空号。

3.

罗纮武的手机响起(中岛美雪那首歌),前妻“Call机”告诉他这个空号之前是一个女子监狱的电话。

4.

罗纮武来到监狱发现留电话号码的人并不是万绮雯,而是她年少时的好友邰肇玫。罗纮武从邰肇玫那儿听到了关于万绮雯过去的故事。

5、

罗纮武将书转交给邰肇玫,邰肇玫告诉他:

a.绿皮书是她和万绮雯十五六岁时一起偷东西时偷来的,偷书时万绮雯说那间屋子在旋转。

b.屋子的主人突然回来,大家都拿走自己觉得最贵重的东西逃走,在树林分赃时发现,万绮雯拿走的就是这本绿皮书。

c.绿皮书里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万绮雯说她要把这本书送给自己最喜欢的人。

d.万绮雯后来被老 A 卖给了斑秃(左宏元),斑秃时常跟她看电影。

e.万绮雯在十二年前曾经找过邰肇玫,问她自己像不像照片(罗纮武母亲)中的人,后来又把照片给了邰肇玫。

f.万绮雯说自己后悔当时没有多照照片,因为以后不知道自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g.春节时狱友认出照片上的地点是小凤餐厅,邰肇玫就把照片寄了过去。

h.邰肇玫入狱的原因有偷盗、诈骗、办假身份... 罗纮武把绿皮书留给了邰肇玫后离开。邰肇玫把扉页撕下留给罗纮武,上面写着万绮雯新的身份“陈慧娴”、地址以及留言。

6.

罗纮武找到“Call机”,查出了这个叫“陈慧娴”的女人已婚,老公名叫王志诚,在旁海镇开了家旅馆。

7.

罗纮武在旅馆里见到王志诚,王志诚告诉他:

a.自己与“陈慧娴”刚刚离婚。

b.“陈慧娴”入住后几乎不出门,后来没有钱交房费就每天讲故事以抵房租,直到后来两人结婚。

c.“陈慧娴”说自己没有生育能力。

d.离婚后,“陈慧娴”在荡麦的野柚子歌厅唱歌,她反反复复总是唱同一首歌(中岛美雪那首歌)。

8.

罗纮武来到理发店求证关于这个女人的往事,从“白猫”母亲张姐口中得知那把枪的秘密(左宏元当时找白猫父亲借枪就是帮万绮雯杀人),说万绮雯与多个男人有染,劝罗离这个女人远一点。罗纮武说自己母亲小时候总在附近养蜂人那偷蜂蜜(应该是母亲跟别人偷情,偷情是甜蜜的)给自己吃,说拿着火把就不怕被蜜蜂蜇。母亲还说人在最悲伤时会吃完整个苹果。 白猫小时候很爱说谎,说自己父亲是大哥外号叫“老鹰”,但实际是在监狱服刑的犯人。白猫母亲在染发,她问罗纮武如果是他妈妈会染什么颜色,罗纮武说会染红色。

9.

罗纮武来到还未营业的野柚子歌厅,废墟上的女人告诉他今晚会是最后一场演出,他只能去旁边的电影院看电影等待。

10.

罗纮武来到电影院,戴上了3D眼镜后进入了梦境…


不可忽略的线索

1、罗纮武从腐烂苹果堆里发现了这把枪

2、“白猫”母亲透露,当年左宏元找“白猫”父亲拿枪,为万绮雯杀人

3、枪是左宏元杀害老A的证据,“白猫”想以此勒索左宏元

照片

1、照片拍摄地是小凤餐厅,照片上的女人是罗纮武的母亲小凤

2、万绮雯后来把照片给了邰肇玫,邰肇玫将照片寄回小凤餐厅,罗纮武父亲将小凤的照片藏在时钟里

3、邰肇玫在照片的背后写上了名字及电话号码

野柚子

1、万绮雯和罗纮武有一个关于野柚子的赌约,如果她能在夏天找到野柚子,他就得帮自己实现一个愿望

2、罗纮武与万绮雯偷情的漏水房间附近长着野柚子树

3、万绮雯最后在一个叫野柚子的歌厅里唱歌

绿皮书

1、绿皮书是万绮雯在一对情人的房子里偷来的,她要把这本书送给自己最心爱的人

2、书里有一个爱情故事,只要念扉页上的咒语,爱人的房子就会旋转起来

蜂蜜

1、罗纮武记忆中母亲总是去附近的一户养蜂人家偷蜂蜜给他吃

黑桃A

1、把万绮雯卖给左宏元的人叫老A,之后他被左宏元杀掉

2、“白猫”的尸体在矿洞被发现,现场遗落了一张黑桃A扑克牌

老鹰

“白猫”的胸口有一只老鹰图案的纹身,他父亲的外号也叫“老鹰”

乒乓球

万绮雯告诉罗纮武她怀孕时,罗纮武说他可以教他们的孩子打乒乓球

苹果

罗纮武说母亲没有偷到蜂蜜时会吃一个苹果,还说人在最悲伤的时候会连着苹果的核吃完整个苹果

 4 ) 一边破碎,一边完满

强烈推荐去影院看,银幕越大越好。不要动脑,用眼睛就行。

在广受赞誉的《路边野餐》之后,青年导演毕赣的新作《地球最后的夜晚》受到热切瞩目,今年年初,法国《电影手册》就把这部新片列为年度期待影片,而在今年台湾金马奖展映过程中,执委会主席、著名导演李安更用“这是今年世界上非常非常非常优秀的一部电影,……这是部非常非常特殊的电影,有它独特的电影魅力和语言”形容了自己的观感,其对毕赣这部新作的喜爱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12月31日,这部电影将在中国大陆院线上映,目前仅预售票房就已超过1亿,很有可能会成为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国产艺术电影之一,铺天盖地的宣传也吊足了普通大众和资深影迷的胃口。从笔者个人的角度看,《地球最后的夜晚》虽然仍有些许瑕疵,但总体上是一部和《路边野餐》水准基本相当的作品,无论是技术层面质的飞跃,还是表达层面量的拓展,都让人眼前一亮。

结构、意象和色彩

影片的结构非常清晰:两段式,前后长度基本相当。第一部分一眼看上去扑朔迷离,但如果按照时间和逻辑顺序加以重组,就会发现它本身即是一部完整的黑色电影(导演在访谈中明确表示影片的剧本创作参照了比利·怀尔德的名作《双重赔偿》)。毕赣将故事敲碎,把这些无法完全拼合,甚至真假莫辨的记忆碎片重新进行结构,形成了12年前和12年后两条按时序发展、交织并行的线索,并通过画外音的方式进行连接。不断叙事的过程也是不断回顾过往的过程,“真相”在主角罗紘武(黄觉饰)与其他角色对话的过程中逐渐浮出水面;画外音不断出入于现实和幻觉、现在和过去之间,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叙事功能。片中很多角色的名字都取自港台歌手,其中一些不仅是代号,也和所属者的身份紧密联系。

第一部分的其中一条线索是现在,罗紘武因为参加父亲的葬礼,回到父亲在凯里开的小凤餐厅(小凤是母亲的名字),在已经停走的钟表背后,他发现了一张被烟头烫去面孔的母亲的照片,想起以前曾把这张照片送给情人万绮雯(汤唯饰),由此开启了一段寻找这名女子的旅程。另一条线索是过去(准确地说是12年前,角色小白猫的年龄提示了这点),罗紘武为了寻找杀害朋友白猫(李鸿其饰)的线索,找到了凶犯左宏元(陈永忠饰,也是《路边野餐》的主角,毕赣的叔叔,被剧组成员称作小姑爹)的情人万绮雯,并渐渐与之生出情愫。万绮雯想要摆脱左宏元,于是怂恿罗紘武在影院里枪杀之,然而就在罗紘武成功之后,万绮雯却从此失踪不见了。

在前半段的结尾,罗紘武终于明白自己像左宏元一样,只是万绮雯手中的一颗棋子,甚至也只是朋友白猫手中一个可以利用的工具,但令他疑惑的是,万绮雯似乎又对他有过真情实意:她不仅始终记得初次见面时提及的野柚子,还一遍又一遍唱着二人在电影中听到的歌曲,甚至将爱情的信物——一本绿皮书留给了罗紘武;他不知道万绮雯是不是跟生命中所有男人交往时都会编造一系列故事?还是说,这些事物只是万绮雯个人的喜好,与他根本毫无关系?无论如何,万绮雯确实为他制造了一个个暧昧不明的谜团。他想找到万绮雯,可就在即将功成之时,他却在电影院里睡着了,进入了一个在片中长达一个小时的“梦境”,亦即影片的第二部分,而这个梦境,可能要比现实来得更加破碎,也更加完满。

《地球》中删掉了大量关于左宏元和白猫的戏份,因此我们无从知晓很多故事的细节,甚至连这组人物关系本身也变得斑驳不清。不过,这恰好切合了影片的主题,况且毕赣还是在成片剩余的戏份中留下了最重要的一些元素,使得影片前后两个部分足以相互照应、映射,互为因果,形成了非常有趣的意识-潜意识循环,以至于时常给人一种昨日重现(déjà vu)之感。这种感觉不仅出现在观众的身上,也一次又一次出现在主角罗紘武的身上:借由停滞的钟表和失踪的女性(万绮雯和他的母亲),他和父亲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母亲的缺位,白猫的母亲(张艾嘉饰)成为了罗紘武成年后记忆中(至少是片中)唯一的母亲形象,由此也在他的梦境中充当了他失踪已久的母亲;白猫是他朋友的名字,而他给梦中穿着运动服的孩子起名小白猫,这个孩子正是他从未出生的、万绮雯口中被打掉的孩子的幻影……还有老鹰、火把,种种形象和意象一再重叠、错位、重组,时空在毕赣的电影中断裂又连接起来。

应该说,《地球》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就来自结构和角色带来的神秘感。色彩也对氛围的营造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在前半部分中具有很重要的象征意义,尤其是青绿色系和红粉色系的对比,对于理解片中人物的心理动机至关重要:前者是万绮雯的颜色,是冷酷的蛇蝎美人的颜色,代表无情和利用;后者则是母亲头发的颜色和梦境中凯珍皮衣的颜色,代表火热的激情和真正的爱慕。在后半部分中,母亲和凯珍(同样是汤唯饰)都以红色示人,显示出她们对爱情的执着——这也是罗紘武潜意识中的期待。不过有趣的是,母亲的爱情意味着对父亲和他的背叛,凯珍的爱情却意味着与罗紘武飞蛾扑火般的热恋。影片中最暧昧的时刻,应该是万绮雯告诉罗紘武自己怀孕时的场景:身着绿色裙子的万绮雯的脸沐浴在红色光线中,打火机的火苗则从最大关到最小,所有这些,这是否代表她内心激烈的情感挣扎呢?

罗紘武也想知道,但他或许无法得到任何解释,只能任由观众体味和猜想。

影院、仪式和诗性

“地球最后的夜晚”,即影片的标题,实际上是作为第二部分的开头出现在银幕上的。也就是说,影片的“正片”部分其实是第二部分中的这个充满聚散离合的夜晚。在这里,我们被要求和主角罗紘武一起戴上3D眼镜,这个举动至关重要:它预示着罗紘武即将观看一部电影,而这正映射了罗紘武在影片前半部分提到的那句话,“电影和记忆最大的区别就是,电影肯定是假的,而记忆分不出真假。”

由于黑色镜片的遮盖,我们看不到主角的视线,因此并不知道罗紘武是否在看电影的时候睡着了,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无法确知作为影片第二部分的“地球最后的夜晚”到底是罗紘武的一场梦,还是我们和他共同观看的一场3D电影——虽然二者对观众而言没有本质区别。无论如何,电影的两面性和双重性被清晰地标示出来——它不仅是一个迷离的幻觉,也是一场庄严的仪式;不仅是罗紘武的,也是观看罗紘武的观众的。非但如此,作为仪式的电影还经过了多次细分:观看电影本身即是仪式;中途戴上3D眼镜是另外一重仪式;与角色一同戴上眼镜,则是第三重仪式。显然,毕赣想以这种办法制造一种“额外”的体验,让我们以行动认同角色,并通过比2D画面平滑得多的3D画面浸入这个幻觉或梦的世界。

认为3D多余或无用是不公允的。在《地球》中,3D本身就具有结构性的意义:它将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明确地区分开来,将观众带入了另一个类似《路边野餐》的、莫比乌斯式的空间中。如果说《路边野餐》是在现实空间的维度上对时间进行了碎片化的重组,那么《地球最后的夜晚》则不仅关乎外部的现实世界(前半部分),更关乎私密的幻觉世界;不仅呈现了凯里这个特殊地域的超现实维度,更将个人经验的潜意识维度表现出来。从这点上来讲,《地球》是对《路边》的二度思考和全面升级,实现这一对立统一的3D长镜头也无疑可以说是本年度华语电影中最具有原创性和实验性的想法之一,而且其技术难度、完成度和精美度之高,都让人叹为观止。

不过,3D格式最终达致的效果还是有待商榷。因为我们发现,3D画面虽然平滑,但也突兀;它固然应该让人浸没,却又因为过度的平滑而具有些微的间离效果,失去了部分让人信服的力量。3D的三重仪式感更是加重了这种副作用——原本隐没在黑暗中、现在却不得不因戴眼镜这个动作而暴露自身存在的观众,真的还能随着主角一同进入梦境吗?这里,《地球最后的夜晚》遭遇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困境:到底是浸没,还是不浸没?

与之类似,作为形式和语汇的长镜头也面临一个挑战。从主题层面来说,运动长镜头在这里几乎是不可或缺且高度自洽的:它代表着一段连续的梦境,让12年时间里那些在罗紘武生命中烙下深深印记的种种意象和形象,在迷宫般封闭的连续空间中集体涌现。这种时间和空间的扭曲和转化、时空和经验之间形成的“密度差”是毕赣影片产生力量或给人以奇异、震撼感的源泉。福茂曾评价《地球》,认为这部作品结合了大卫·林奇和侯孝贤的风格,然而大卫·林奇结构和调度现实与虚构、意识与潜意识的方式却与本片存在本质性的差别;《地球》在后半部分中使用的手法,毋宁说和亚历山大·索科洛夫的《俄罗斯方舟》异曲同工,都是在某个固定的空间中用技术难度令人咋舌的单个镜头萃取高浓度的记忆。

意象和形象在《地球》中以种种方式出现——我们姑且称之为梦的方式——重叠、对立、复现、象征……而当创作者不得不在连续的镜头中将它们组织起来时,麻烦就接踵而至了:意象和形象确实都出现了,却仍是以现实空间中事物存在的方式排列的,未免缺乏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联系。这样一个巨大、完整的长镜头,似乎成为了一个单纯的容器,并没有让意象产生《镜子》或者《穆赫兰道》中用各种片段相接合时的诗性效果,没有造就真正的自由表达,反而成为了一种主题性的负担和束缚,这导致后半段更像是被某种格式封装起来的闯关游戏,而不是一个具有强烈电影魅力的影像空间。形式的连续和内容的断裂,外在的连续和内在的断裂,叙事的连续和诗性的断裂,是《地球》后半段面临的又一个困境。

当然,这种困境始终是甜蜜的。由于《路边野餐》既不涉及潜意识空间,也并没有形成二段式结构,它也就根本无需面对上述两个困境,这些困境只有在创作者探索全新领域时才会浮现。而这种探索绝对值得敬佩;毕竟,每一个细微的变动,都可能会对作品带来地震般的影响,都是作者对自身创作观念的艰难颠覆和重建。

凯里、致敬和咒语

相比《路边野餐》,《地球最后的夜晚》更加潮湿了(也更加寒冷了),这种潮湿度几乎已经越出凯里的范围,来到了前苏联,进入了毕赣的精神导师塔可夫斯基的作品当中。毕赣在《地球》中毫不掩饰自己对塔氏元素的借用:从最基本的意象,如滑落的杯子(《潜行者》)、撒落的苹果(《伊万的童年》)、教堂般的放映厅(《乡愁》);到完整的装置,如潮湿积水的房间(《潜行者》或《乡愁》)、旋转或漂浮的男女(《牺牲》《飞向太空》);再到创作的主题,如记忆的不确定性(《飞向太空》),土地、梦境和时间(《镜子》)……都能看到塔可夫斯基的幽灵,甚至是身影。这让人有点怀疑,毕赣是否有意成为凯里的塔可夫斯基?他是否在凯里、自己和塔可夫斯基之间,建立了太多趋于表面化的联系?

从这点上来说,前作《路边野餐》无疑是更具有原创力的,是观影经验的内化之后进行自我表达的产物。退一万步说,塔可夫斯基值得致敬的地方也远不止那些神乎其技的元素,他的造诣不仅体现在画面中,也体现在画面间;不仅体现在语言中,也体现在语言外;不仅体现在主题上,也体现在最表层的一草一木和一呼一吸里;不仅体现在“个人私密的抒情记忆”中,也体现在“付出无数成本之历史转折点”上(《雕刻时光》语)。一味的借用和致敬是对自身创造力的破坏,无论是致敬别人还是自己——绿皮书上那首可以让爱人的房间旋转起来的咒语,也是毕赣在《路边野餐》时就已经创作出来的一首诗。诚然,观众也可以说这暗示了《路边野餐》和《地球最后的夜晚》之间微妙的关联,甚至是可以让看过《路边野餐》的观众有一种昨日重现之感的“粉丝福利”,但对于一位处在创作力上升时期的年轻导演来说,这或许并不应该成为上上之选。

尽管如此,这首诗还是成为抵达毕赣创作意图和影片结尾的一叶扁舟。所谓“在胸口跳伞”,据我个人理解是一种爱情到来时的心动之感。罗紘武念毕咒语,房间缓缓旋转起来,他和万绮雯的镜像——内心火热的凯珍坐在烧得只剩下弹簧的床架上,好像在进行一段静止的舞蹈。这是一场记忆的嬉戏,一帧爱情的定格,一个美好的幻梦。正如白猫的母亲所说,“泥石流不可怕,活在记忆里才可怕”,在《地球最后的夜晚》当中,记忆是最不靠谱的东西——记忆可以让时间变得破碎,让形象得到重组,给人以虚妄的期待。戴着3D眼镜的我们当然与罗紘武一道,希望幸福甜蜜的爱情永远不要随着电影的结束戛然而止,凯珍送给罗紘武的那支烟花也的确没有停止燃烧。然而,爱情的长度,会不会止于这根烟花的长度呢?还是说,爱情将永远驻留在手表指针停滞的那个时刻?

地球最后的夜晚,也是一年中最长的冬至的夜晚,就是在这样绚烂的火花中,一点点消耗殆尽了。

 5 ) “调色的好坏永远是需要对比才能知道的。”——与《地球最后的夜晚》调色师聊天

“毕赣被认为是年轻导演中最有希望成功晋升中国最好的艺术片导演的人选,这与他拥有自成体系的审美逻辑分不开,在他的审美逻辑内,光影呈现近乎无可挑剔。此次他的灵感来源于夏加尔的画作、莫迪亚诺的小说和保罗·策兰的诗句。深红与墨绿形成了本片的主色调,既拥有强烈的冲突,又充满超现实感。” ——摘自《地球最后的夜晚》影评,作者秦婉

编辑这篇访谈的时候,即将在跨年夜上映的《地球最后的夜晚》预售票房已经过亿。

当大家都在关注导演毕赣的时候,我们和电影的调色师唐强聊了聊。

唐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1990年生。他也是毕赣成名作《路边野餐》的调色师。

就在这几天,我们合作了一款“墨绿的夜”电影同款滤镜,你可以在图虫app看到并使用它。

采访 / 杜扬、金慧玲
编辑 / 杜扬

关于“墨绿的夜”

Q:为什么这个滤镜叫“墨绿的夜?”

A:《地球最后的夜晚》里有一个类似大篷车那样的演出,他们的表演里就有这首歌,《墨绿的夜》。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被这首歌打动了。

Q:和汤唯的绿裙子有关系吗?

A:也有一点点关系,绿色在这个片子里是比较有象征性的颜色。

Q:所以这个滤镜里高光是青绿色的。

A:对,不过实际上电影里面没有调成这样。电影里面的颜色其实会自然一点,滤镜里会比较极端。

Q:因为是针对平面的照片,所以会做得更浓烈一点是吧?

A:是,电影里面调得太过的话,会有点干扰,抢戏。《地球》里面有一些闪回的段落是用跟这个滤镜类似的方法调的。它的暖色会偏暗红色,特别酱的那种红色;冷色则会往青走。比如闪回的段落里面,小姑爹唱歌的那一段,那段现场的光线本来非常的黄,就是用类似的方法把它往红的方向偏。

Q:这么调的思路是什么?

A:这种色调会显得比较焦虑。

Q:焦虑?是要体现焦虑的情绪是吗?

A:对我来说是的,但我其实不知道导演是怎么理解的,反正他也很认可这个色调。

关于调色师的工作方式

Q:你和导演的合作方式是怎样的呢?

A:一般是我会看片子,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调一些不同的色调,然后给他看觉得是否合适,给一些意见,再继续推进。

Q:就是你会给他一些选择,然后他去选一个更符合他想象的方向。

A:对。

Q:那在你在做出这几个方案的时候,一般来说工作方式是怎样的?你会先去揣摩电影里面的情绪吗?有什么规律吗?

A:首先有一个硬性要求,电影画面的影调或者颜色要能体现它的时空。比如它是早上还是傍晚,是现在还是过去,这是调色的时候必须完成的功能。所以我当时第一遍看完电影,我就大概先把它分成几块:有过去的、有现在的、有梦境的,这几个肯定是要做区分的。开始调色的时候,对电影还不熟悉,你只能从画面的层面去调,泛泛地去试。在满足功能性的前提下,试验这个画面调成什么样好看。但是后面可能看的次数多了之后就会发现,里面有一些可能好看的调色方式,但在情绪上不太符合这场戏,我就会把那些都排除掉,留下我认为贴切的。在这个过程中,导演也会不断地提供一些他的反馈。以及他会提到哪场戏他觉得(前期)拍得特别不好看,他会告诉我他不喜欢什么东西。

Q:所以他觉得前期拍的不好的地方,希望你后期能帮他去平衡一下是吗?

A:对,他会觉得有一些东西是不对的。

Q:明白,所以他希望你在处理氛围或者色调的时候,去帮他接近他想要的那个结果。

A:对。

Q:确定调色方向的时候,有根据类似的电影去做参考吗?

A:没有。从工作方法上,一般的电影调色过程中,摄影师跟调色师沟通,经常会借助一些影像,或者电影的截图来作为参考。但是《地球》就没有参考任何东西,就是我们对着画面看想要弄成什么样。

Q:明白了,所以还是凭着直觉的工作会更多一点?

A:对。

Q:你跟毕赣导演是第二次合作了吧?你们是怎么认识的呢?

A:对,第二次。最早就是调《路边野餐》认识的,他们当时有一个制片人自己调了一版,但是导演不是很满意,坚持要找一个专业的调色公司。于是找到一个比较小的调色公司,没做过太多电影的。我有个朋友刚好和那个公司老板比较熟,就介绍了我。当时他们刚好接了很多广告,宣传片,人手有点不够,腾不出时间来做这种文艺片。我看完小样觉得很震撼,从来没看过这样的电影,就一拍即合了。我觉得他们要是知道这个电影能拿奖,估计就不会交给我来做了。

Q:《路边野餐》得奖给你带来了什么改变吗,身价暴涨什么的?

A:并没有,我觉得调色师也是会被贴标签的。人家一听你是《路边野餐》的调色师,就会觉得是“调文艺片的”,扭头就走。之前本来有机会接一个香港导演的动作片,那个片子估计后期没什么钱了,于是到处找人推荐我这种独立的调色师。于是找到了我,加我微信问我调过什么,我说《路边野餐》,对方就不回复了。

“拍照片是一个很好的基本功”

Q:你在电影学院的时候学的专业叫多媒体影像创作方向,你在校期间接受了哪些课程的学习呢?

A:我们那个专业是个非常开放的专业。我们一年级的时候主要就是跟电影摄影专业的同学一起拍照片,剪辑、PS,当时都学了。拍照片就成了我的爱好之一,虽然近几年我越来越少拍照片了,但我觉得拍照片是一个很好的基本功。后来又学电影摄影,也会接触后期特效、三维、合成、调色这些。大三、大四的时候实习,给一些老师的电影去做后期统筹,见识到电影整个后期的流程,从那时候开始感觉到调色是比较适合我的。因为它不需要很多人,一个人就可以做,它又能把你学的一些摄影的东西用上,然后还可以玩电脑。

“坏的调色相当于一个很糟糕的滤镜。”

Q:你觉得平面摄影的调色和电影调色的区别主要在哪里?

A:图片和电影调色的区别,硬要说的话我感觉对图片来说调色的重要性可能会更大一些,电影的话我觉得调色其实并不重要,比如某些国产片……算了,我不能这么说。

Q:你在否定你的工作,你说调色并不重要。

A:不是,我是说很多电影的颜色好坏,也并不会对它的票房,或者对观众的观影造成影响。调色的好坏其实决定不了你电影的好坏,它的影响其实没有那么大。

Q:照片也是,如果照片本身很差的话,你再调得好,也是没用的。

A:是,你这么说也是。

Q:调色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它会影响片子的氛围,有时候哪怕前期不那么好,也会因为增加了氛围而好一点。

A:不过调色的好坏永远是需要对比才能知道的,你得看过一个糟糕的,和一个好的之后,你才会觉得调色这个东西有用。但是如果冷不丁给你看一个电影,这个电影的故事只要足够好,或者他的情感足够真,其实调色的好坏很容易被忽略掉,该被打动的一样会被打动。90%的观众其实都是对调色没有概念,也没有需求的。

Q:但是有一些电影的摄影特别好的话,它的调色也会显得非常重要。

A:对,如果一个电影的摄影要显好,99%需要好的调色。一个坏的调色就相当于一个很糟糕的滤镜,它会把你的很多好的东西都给过滤掉。

Q:我们经常看到一些颜色特别重的那种调色,你觉得它是好的还是坏的?还是说不能这么去区分?

A:不能这么去分,其实对于故事片来说,调色很多时候是在去引导别人的注意力,就是我想让观众看画面的哪个地方,不想让他看哪个地方,这是功能性的部分。其次,可能你要影响画面的色彩构成,或者你要构建一个特别的影调,来渲染一种气氛,这又是另一件独立的事情。你可以选择非常刻意,非常重的颜色,只要对你的故事是符合的就行。

“我觉得电影最重要的还是里面的情感”

Q:刚刚说到电影和平面的区别,我还想了解一下所谓文艺片跟商业片的区别。你为什么调过了文艺片,商业片就不敢来找你?这两者在调色上是有很大的差别吗?

A:调色上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差别,我工作的方法还是一样的,只是他们有这样的成见。所有的媒体提到《路边野餐》都会说这是一个非常粗糙的电影,但其实这也是一种成见。《路边野餐》是近五年来我看到的中国电影里面最精致的电影之一,它是一个精心构建的世界,里面的东西简陋,不代表他不精致。

Q:他们说的可能是造景不那么精致。

A:对,他们说的是好像是它里面没有什么bling bling的东西。

Q:没有那种大片式的视觉效果。

A:我觉得它里面的情感就做得非常精致。你可能是一个城市里的人,那你看这种农村、乡下的人,你还能被他们的情感触动。而且里面甚至没有戏剧化的故事,比如说长镜头里面,女孩坐船,男孩骑着摩托在岸上跟着,两个人在对一个导游词。它的精致在于它把这种东西变得非常有气氛。我觉得电影最重要的还是里面的情感。

Q:最后一个问题,你觉得在调色上做得比较优秀的电影有哪些,在内行的角度看来?

A:这个我得想一想。

Q:或者说在你的成长经历中,对你影响比较大的电影调色是怎样的?

A:我怕说了之后有些导演就不找我干活了,但是无所谓。

Q:我们的读者应该大部分都不是导演,哈哈。

A:我特别喜欢《醉乡民谣》,还有《天使爱美丽》的调色,他们好像是同一个摄影,也是同一个调色。《醉乡民谣》特别好,它的调色其实你可以说是它是很重,就是它真的很重。

Q:《天使爱美丽》也蛮重的。

A:对,但是它就是非常的对。

Q:《醉乡民谣》的截图我看了一下,它的氛围是很东欧的感觉,就是那种冷冷的调子,它是不是加了柔光?

A:对,它后期加了一个很重的柔光。

Q:很像欧洲摄影的感觉。

A:摄影师是一个法国人。它的整个质感非常独特,但是它这种色调,影片里的情感必须足够强烈,不然的话你会觉得套了一个很重的滤镜。

Q:就会显得很做作是吗?如果说他的故事讲得不好的话。

A:对,它是讲鲍勃迪伦的那个年代,一个没有成为鲍勃迪伦的人,所以这个色调就很贴切。而且因为它是一个年代戏,所以这种怀旧的质感也是符合的。

Q:谢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

 6 ) 一边吃苹果,一边遁入梦境——《地球》剥开重重迷雾,线性时间线梳理

本文写于2018年12月28日。首发于锐影Vanguard公众号

我相信,在2019年的0点时分,全国各地的《地球最后的夜晚》跨年场散场时,上百万的观众、情侣走出影院的那一刻,不少人内心一定充斥着困意、不解甚至愤怒。

他们可能会感觉“上当了”,可能会骂骂咧咧,可能会在购票APP上打上1星差评:这根本不是一部爱情片!莫名其妙!根本看不懂!一点儿也不好看!

然而,我也相信,在那些人打一星差评吐槽的同时,会有另一些人,怀着激动的心情,默默地买下二刷、三刷的电影票,即使是一个人去看。

他们或许看懂了故事的脉络,试图通过二刷去理清电影的时间线,印证此前观察到的那些一闪而过细节,找到剧作上的呼应。或许被电影情绪所感染,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我更相信,那些莫名其妙的观众一旦了解清晰的剧情线索,他们终将明白:其实,《地球最后的夜晚》不仅是一部实实在在的爱情片,而且还很浪漫。

在这部电影里,毕赣导演运用了在《路边野餐》中相同的手法:被打乱的时间线;剧情、台词、道具中穿插进大量前后呼应的细节;用一个梦境般的长镜头将角色前生今世的故事与情绪串联起来。

当影厅内的观众跟随主角,齐刷刷地一起戴上3D眼镜,这一刻,一种电影院独有的仪式感悄然而生。

说到底,这就是一部鸟枪换炮,技术、成本、摄影、美术、音乐、表演全面升级的《路边野餐2.0》

笔者在台北、北京二刷《地球最后的夜晚》票根

两年前,笔者曾三刷《路边野餐》,并怀着激动的心情撰写了一篇详尽的剧情解析文章。在《地球最后的夜晚》上映之际,已经在台北金马影展、北京首映礼二刷电影的我,决定再度出手,以同样的心情,试图去还原、解析毕赣为我们带来的又一场如梦似幻的经历。同时,不断提出剧情相关问题,同大家一起思考。

注意:以下内容涉及《地球最后的夜晚》重要剧情分析,建议尚未看片的朋友先行收藏,观影后再看!

故事应该从十二年前说起。

有人说,1999年是世界末日。但我们的主角罗纮武(黄觉 饰),还是和其他人一样,活到了2000年的世纪之交。

十二年前,年轻时的罗纮武

那年,罗纮武开车为自家饭店“小凤餐厅”送货。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白猫(李鸿其 饰)托罗纮武拉一车苹果给一个叫左宏元(陈永忠 饰)的人。那时罗纮武刚和前妻离婚,心情很差,把此事抛到脑后了。等想起来才发现一车苹果早已腐烂,在苹果堆中藏有一把手枪。而白猫也莫名被人杀死了。

为什么货车里会藏有手枪?枪是怎么来的?白猫是怎么死的?

罗纮武用枪逼问万绮雯

罗纮武认定左宏元是杀死白猫的凶手,几经追踪,在火车上找到了左宏元的情人万绮雯(汤唯 饰)。火车因泥石流而被迫停在途中。罗纮武用枪逼问万绮雯,从她的口中,得知了白猫之死的真相。

白猫被左宏元杀死,弃尸矿洞

原来,白猫欠下很多赌债,有大笔高利贷要偿还。他无意得知左宏元杀过人,而罪证是一把手枪。白猫设局让罗纮武带着苹果去找左宏元,把枪藏在货车里作为武器。白猫拿着一张黑桃A扑克牌去勒索左宏元,结果苹果和枪都没送到,白猫被左宏元所杀,弃尸矿洞

左宏元曾经杀过的人与“黑桃A”有关。而“万绮雯”这个女人,并不简单。

在删减的部分中,白猫找罗纮武的前妻Call机算命。而算命结果是一张黑桃A:大凶。

万绮雯与罗纮武在一起

罗纮武看到万绮雯妆花的样子,不由得想起自己儿时,母亲离家出走的样子。他爱上了万绮雯,而万绮雯似乎也爱上了他。他们有了“野柚子”之约。

万绮雯与罗纮武看电影

万绮雯带罗纮武去一间漏水的、被火烧过的房子。她告诉罗纮武,只要念一段绿皮书扉页上的咒语,房子就会转起来。并带他看了一场有枪杀场面的电影,片尾曲是中岛美雪1975年的歌曲《蓟花姑娘的摇篮曲》。

罗纮武的母亲跟谁、为什么会离家出走?那间房子是什么来历?

左宏元抓住了罗纮武与万绮雯

万绮雯消失了一段时间,再次出现时,她告诉罗纮武自己怀了他的孩子。罗纮武说,或许可以等孩子长大后,教他打乒乓球。万绮雯又说她已经把孩子打掉了。罗纮武决心带着万绮雯逃亡缅甸,摆脱左宏元。但事与愿违,左宏元抓住了他们,并带走了万绮雯。但就在一段时间后,万绮雯又出现在漏水的房间。

万绮雯为什么能摆脱左宏元?她对左宏元说了什么?

万绮雯的甜言蜜语能够打动罗纮武,也可能会说服左宏元。进而实现她的借刀杀人计划。

罗纮武在电影院枪杀了左宏元

万绮雯约左宏元看那部枪战电影,并唆使罗纮武在电影放映到开枪画面时,在影院神不知鬼不觉地开枪杀死左宏元。罗纮武照做了,左宏元没能看完他此生看的最后一部电影。

万绮雯从此神秘消失

然而,万绮雯没能像承诺的那样和罗纮武一起私奔,而是从此失踪,只留下那本绿皮书。罗纮武逃亡缅甸,给朋友的赌场看场子。一晃就是十二年过去。

万绮雯去了哪里?为什么要把绿皮书留给罗纮武?

罗纮武从钟表里发现旧照片

十二年后,罗纮武的父亲去世,他回到凯里奔丧,得知父亲总看着一个坏了的钟表喝酒。从钟表里,罗纮武发现那张母亲的相片,十二年前,他亲手把这张照片送给万绮雯。如今照片却出现在钟表里,背面还有一个人名及电话号码。罗纮武鼓起勇气拨打了那个号码,结果是空号。

罗纮武的电话铃声,正是万绮雯最爱的《蓟花姑娘的摇篮曲》。照片上为什么会有一个烫出来的洞?或许是罗纮武父亲烫的。

罗纮武在监狱找到万绮雯的好友邰肇玫

罗纮武找到前妻“Call机”(曾美慧孜 饰),Call机告诉她,那个号码曾经属于女子监狱。通过Call机当协警的现任丈夫帮忙,罗纮武来到监狱,见到了相片背后名字的主人:邰肇玫(毕燕敏 饰)。邰肇玫告诉罗纮武,少年时期,她和万绮雯一起去一家房子里偷东西。结果慌乱之下只偷到了一本绿皮书。邰肇玫说,万绮雯告诉她,会把这本书留给她最心爱的人

那间房子就是被火烧过的、漏水的那间。

邰肇玫把扉页还给了罗纮武

罗纮武把绿皮书送给邰肇玫,邰肇玫把扉页撕下来还给了他,并留下了一个名字和地址。那个名字是“陈慧娴”。

万绮雯和陈慧娴是什么关系?

删减镜头,或许是“陈慧娴”在“野柚子”歌厅唱歌

通过Call机,罗纮武得知,这个陈慧娴现年36岁,已婚。老公叫王志诚,在旁海镇开了间旅馆。罗纮武来到旅馆,没有见到陈慧娴。王志诚(段钧豪 饰)说他与陈慧娴刚刚离婚。多年前,陈慧娴来到这家旅店住下,交不起房钱,便给他讲故事抵房钱。后来他们就结婚了,陈慧娴告诉王志诚说她没有生育能力。王志诚告诉罗纮武,陈慧娴现在在一家叫“野柚子”的歌厅唱歌。而这家歌厅,在一个叫荡麦的地方。

万绮雯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也是会骗人的人。在删减片段里,左宏元曾说,万绮雯天生没有生育能力,偷窃诈骗什么都干,就是自己的一件货物。如果他和“陈慧娴”说的是真的,那么此前万绮雯说怀孕,就是骗取罗纮武信任的手段。

白猫母亲独自经营理发店

罗纮武来到白猫母亲(张艾嘉 饰)开的理发店,从她口中得知了那把枪的秘密。原来,万绮雯年轻时被“老A”卖给了凯里的左宏元。在万绮雯的唆使下,左宏元从白猫父亲“老鹰”手里得到一把枪,用它杀掉了老A。在白猫发现枪的秘密后,左宏元又杀了白猫,被警察盯上。万绮雯为了从中抽身,又唆使罗纮武用同一把枪杀了左宏元。自己隐姓埋名,嫁到旁海镇。

这把枪经历了怎样的轮回?白猫父亲-左宏元-白猫父亲-白猫-罗纮武。“老A”与此前“黑桃A”的元素相呼应。

人在最伤心的时候,会连着核吃完一整个苹果

看着白猫母亲泡蜂蜜水,罗纮武想起小时候,自己的母亲曾多次去附近的养蜂人家,拿着火把赶蜜蜂,偷蜂蜜给他吃。还想起母亲没有偷到蜂蜜时,会吃一个苹果。人在最伤心的时候,会连着核吃完一整个苹果。白猫母亲问罗纮武:你妈妈染发的话会染什么颜色?罗纮武想了想,说:红色

理发店里有腐烂的水果。这个意象上一次出现是罗纮武拉了一车腐烂的苹果。母亲多次“偷”蜂蜜而没被发现,这与母亲的离家出走有很大关系。白猫一边流泪一边连核吃完了一个苹果,他因什么而伤心?父亲进监狱后就消失不见,应该是死了。白猫或许是为了死去的父亲而伤心。

罗纮武来到野柚子歌厅旁

罗纮武来到荡麦,去废墟边的“野柚子”歌厅找万绮雯(陈慧娴),得知还有一会儿演出才开始。他进入一个电影院,戴上3D眼镜,不知不觉睡着了……

男孩与印有老鹰图案的乒乓球拍

梦里,他来到一个矿洞。里面有一个神秘的屋子和一个男孩。男孩提出和罗纮武比赛打乒乓球,结果输了,开车送罗纮武出去。临走时,男孩把印有老鹰的乒乓球拍送给了他,并告诉他只要把球拍转起来,人就可以飞起来。罗纮武说:我就叫你“小白猫”吧!

罗纮武为什么会在矿洞里碰见男孩?他们打的为什么是乒乓球?乒乓球拍上为什么是“老鹰”?

白猫死在矿洞,所以罗纮武在梦里,在矿洞里碰见小白猫。罗纮武曾说如果万绮雯怀的孩子出生长大,会教他打乒乓球。投射在梦里便成了教小白猫。而乒乓球拍上的老鹰图案,与白猫父亲“老鹰”的外号相呼应。

神秘的短发女子凯珍

梦里的罗纮武坐缆车来到废弃监狱改成的游戏厅,老板是一个长得与万绮雯一模一样的短发女子。女子名叫“凯珍”,并不认识罗纮武。凯珍说,游戏机转到“野柚子”是最难的,但就在罗纮武来的时候,她转到了,也是时候离开这里了。几个小青年把他们关起来,罗纮武带着凯珍用乒乓球拍飞上天空。

凯珍和万绮雯是同一个人。凯珍就是尚未被卖给左宏元的万绮雯。“野柚子”符号再一次出现。

红发女子手持火把

二人飞到下面后就分开了。凯珍来到“野柚子歌唱大赛”的现场,买了一支能燃烧1分钟的烟花。罗纮武发现一名红发女子举着火把出现在现场,他一路跟随,发现红发女子正要和一个男人私奔。“我吃了太多苦了,至少在他那里,蜂蜜是甜的。”

红发女子凝视罗纮武

那个男人有点犹豫。在罗纮武的逼迫下,男人决定带红发女子走,罗纮武从红发女子那里抢走“最宝贵的东西”:一个手表。送他们离开后,罗纮武一边流泪一边连核吃掉了苹果

红发女子不言而喻,是罗纮武母亲的投射。为什么她长得和白猫母亲一模一样?母亲私奔的那个男人是做什么的?罗纮武为什么抢走的是一个手表?罗纮武为什么要逼迫那个男人?

房间着火

万绮雯曾经在一个情人家偷过绿皮书,可能就是罗纮武母亲与养蜂男约会的地方。这个房间离蜂巢形状的铁门也很近。罗纮武母亲用火把将房子点着,逼迫养蜂男一起私奔。在梦里,红发女子和白猫母亲长得一模一样,这是罗纮武母亲形象的映射,罗纮武此前探望白猫母亲,说起自己的母亲会染红发,这些均投射在梦里。毕赣说,他认为“罗纮武记不清母亲长什么样子,所以他就把最有母性的形象投射到梦里”。罗纮武从母亲那里抢走一块表,或许代表着母亲出走后的时间,或许是永远。罗纮武的逼迫,获取是潜意识想让万绮雯跟他走的投射。

烟花尚未燃尽

罗纮武在后台找到了凯珍。他把代表“永远”的手表送给凯珍,凯珍把代表“短暂”的烟花送给罗纮武。罗纮武点燃烟花。凯珍随即带罗纮武进入一间被火烧过的房子,罗纮武念起咒语,房间开始旋转,二人拥吻在一起。而此时,那支烟花还尚未燃尽。

十二年过去,罗纮武头发已然发白

纵览全片,2D部分的时间线不停地在“十二年前”和“十二年后”之间穿插,稍不留意便可能会弄乱。片中罗纮武与万绮雯复杂的情感关系;万绮雯从凯珍到万绮雯、再到陈慧娴的身份转换;罗纮武母亲的出走故事,这些都让笔者感触颇深。

而那场1小时的3D长镜头,则与《路边野餐》一样充满主角经历的投射。事实上,罗纮武的梦就是一场与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些人(白猫、万绮雯、母亲)的重逢与告别。串联起他们的前世今生。

在梦里,罗纮武和万绮雯飞了起来

在我二刷电影的观影过程中,每次看到罗纮武在梦中送走母亲后一边流泪一边吃苹果的桥段,都忍不住潸然泪下。让我想起《路边野餐》里陈升在梦中对逝去的妻子唱完《小茉莉》,送了磁带,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的那一段落。这两个桥段都位于各自长镜头的尾声部分,都是一个情感的高潮,那都是男主角对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并且现在都已不在身边的亲友的重逢与告别。是弥补遗憾,是完成一个心愿。

罗纮武、凯珍与烟花

长镜头最后,房子旋转起来的那一刻,确实是年度华语片中最为浪漫动人的场景之一。这是一支烟花都尚未燃尽的短暂时刻,也是漫长而深刻的时刻。就算房子真的转起来又怎样?一切都没有改变。只要记住这一刻的浪漫。

3D部分使用了无人机航拍

而当我们回归理性角度来分析,这个3D长镜头在技术上有极大的难度,要经历室内-开车-索道-地面-天空-地面的复杂调度,可以说在国内前无来者。这对于摄影、美术、灯光、录音都是极大的挑战。甚至在第一次建组拍摄时无法完成,毕赣坚定地表示:如果这个长镜头无法完成,电影就不拍了。

受惊的马匹差点撞倒摄影师

在为3D长镜头专门补拍的过程中,剧组只有10天时间。7天筹备、练习,3天实拍。每天只能拍3条。前四条都失败了。稍有闪失便要从头再来。在第五次的拍摄中,又有诸多让人提心吊胆的意外:台球桌上因演员误碰,在白球与袋口的黑球之间突然多出一个黄球。还好演员心里素质过硬,顶着巨大压力将黑球打入;受惊的马匹直冲向镜头和摄影师,只差几寸便会将摄影机扑倒在地……在我们最终看到的这一条长镜头里,充满着无数危机。还好最后有惊无险,终于OK。

《路边野餐》里,也有一副“钟表”

红发、苹果、蜂蜜、乒乓球……片中出现诸多形成呼应的元素,值得反复琢磨体会其中隐含的故事。回头翻翻《路边野餐》电影和同名诗集书,我惊讶地发现,《地球最后的夜晚》中“时钟、野柚子、老鹰”等元素,居然早有出现。原来剧本中的诸多线索、伏笔早在那时就已经埋下。

白猫与万绮雯出现在火车

然而,这部电影还有更多的谜团等着我们去解读。有的在电影内,有的或许在电影之外被导演剪掉的戏份。经友人@Superhat 提示,我猜测导演在剧本创作阶段,可能一度有“罗纮武就是白猫”的设定。这样,白猫出现在火车上、吃苹果,以及张艾嘉饰演白猫母亲/红发女子的细节就都对上号了。

但在拍摄进度不顺利、演员档期冲突等多方困难压力下,剧本经历多次改动。在电影拍摄完毕后,毕赣又对结构进行了调整,删掉了大量拍摄的戏。在删减片段里,白猫是和罗纮武一起去找万绮雯的。但在最终呈现的版本中,白猫自始至终都是已死之人。“罗纮武=白猫”这一可能性若有若无,仅仅成为一个猜测和解读的方向。

万绮雯举枪指向熟睡中的罗纮武。她是否是要杀了他?

为什么“小凤餐厅”坏了的时钟的表指向七点五十?

在我们二刷、三刷电影时,或许需要吃下一整个苹果,或许会和罗纮武一样,希望在电影院中遁入梦境,不再醒来。

最后,我想以毕赣《路边野餐》诗集中的一首诗作为本文结尾,这首诗所描写的,正是《地球最后的夜晚》中的一个角色原型:

“我有一个胆小的朋友
总爱抬头望天
好像眼睛会飞一样
后来他去混社会了
给我展览胸口的老鹰
好像纹身会飞一样”

删减片段:白猫在凯里电影院外独自醉舞

 短评

前70分钟导演知道自己讲啥了吗

4分钟前
  • Breaker
  • 还行

将观看《地球最后的夜晚》当作跨年仪式,并和喜欢的人在影院接吻,因为听说电影结尾特别适合接吻。这片真是成功营销出网红打卡的效果,骗情侣买票。【珍惜少部分现代人拥有的少部分仪式感】【但其实我就是想在影院跨年接吻去他家睡觉电影演什么我才不关心】【地球最后的夜晚我也要和他在一起】但真到地球最后的夜晚来临那天,相信我,你们才不会看毕赣的电影。

6分钟前
  • Syfannn
  • 还行

“人在吃东西的时候肯定来不及说谎话”有几个开心点:邰肇玫,左宏元,万绮雯…这个老派港台明星太可爱,电影里唱《墨绿的夜》的居然是个大阿姨,噗!最后的房子旋转,为啥不是天旋地转?哈哈哈…“从那个时候开始,对越危险的东西越感兴趣” 记忆分不清真假,它随时浮现在眼前,活在里面才可怕。“你还想跟我走多远?” 观影中途跟随男主戴上3D眼镜的仪式感,走入导演的长镜头梦境,一切没有改变的凯里,代表永恒的表和代表短暂的烟花,虚实难辨,“这个夜晚太短暂”…

9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考虑到讨厌给左右两边观众抬脚让道的麻烦劲儿,特意买了场观众极少的大中午场次,结尾走字幕的时候听邻座一对情侣(女方)丢了句“看汤唯那个骚气样,你不就喜欢这样的吗”,听完后内心默默噗嗤一笑的同时又有些伤感,不知该心疼汤唯还是心疼毕赣,或者是,心疼观众?

14分钟前
  • 柯里昂
  • 还行

7分,在有更充足的资金前提下,毕赣对《路边野餐》做了一次全面升级。金马二刷之后,感觉整体又提升了不少,线索也更加清晰了。仍是一个浪漫的爱的故事,男主以梦境的方式,去达成他的思念,关于亲人,更关于爱人。

1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说话不要太刻薄,给你3000万让你做场大梦,你倒是做一个看看。

19分钟前
  • RayLynn
  • 推荐

所有溢美之词都是苍白了。我跟男主一样,做了一场梦,并甘愿在梦里。

24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随同自然景观消失的,还有《路边野餐》里那动人在地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和烟火气。电影毕竟不是马戏团杂耍,也不是一场闯关游戏。是不是3D,有没有长镜头,飞不飞起来其实都和一个电影是否惊喜没有关系。

26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讲故事旅馆就能长住,有音乐歌厅就会开业,念咒语房子就会旋转,所有记忆里的地方都有魔力。吃了蜂蜜就会幸福,吃了柚子就会快乐,吃了苹果就会伤心,所有牵挂过的食物都有情感。我穿越时空,教孩子打球,与母亲送别,和情人看水晶吊灯。故事不会讲完,歌厅不会拆除,房子不会烧焦,在短暂里走向永远。

29分钟前
  • 西楼尘
  • 力荐

吃瓜群众们看看蜘蛛侠不是挺好的嘛,非要给自己花钱买罪受.....

33分钟前
  • 海森堡
  • 推荐

中国阿彼察邦,广西马尔克斯,贵州塔可夫斯基,大卫林奇加候孝贤,杨索也得让三分~王家卫御用灯光师看了掉眼泪。哪有什么“赛杨索”毕赣宇宙,不过是塔可夫斯基鲸落。喜欢你时是毕赣,不喜欢你时是赣B

35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地球上最装逼的夜晚

36分钟前
  • 揉45
  • 较差

诚实翻拍了自己。无论长镜头内的世界,还是长镜头之外的生活,都是原样重来:凯里天气、漏水房子、火车轨道、卡拉OK、镜子玻璃……全程靠黄觉旁白在苦撑,没能流畅转动起来。好比对小弟,对女人,有亏欠或执念的强烈情感,但是到底从何而来?概念不能靠强行灌输啊。影像画面,并没有提供有效的信息,相反有大量遮挡阴影,全是无效内容。感觉不是剧本没写好,而是根本没有剧本。如果演员只是人体模特道具,又让李鸿其大特写啃食苹果,在黑夜中告诉你主人公哭了。为仪式感而存在的长镜头,并没有《路边野餐》技术不达标所造成的梦境以及塌陷错觉,而是直接告诉你,漫长黑夜都是假的。所谓时间和记忆,本质上还是一回事。但事先被提示告知,就导致这回无法也根本不能进入监狱。万绮雯、邰肇玫、陈慧娴、水草、飞向太空之类的解码猜谜游戏,玩太多次,

39分钟前
  • 木卫二
  • 较差

2018年度最特别的一次观影体验,全程跪着看完。犹如观看《头号玩家》,跟随罗纮武戴上眼镜,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又犹如《黑镜》般让人分不清梦境和现实,诗情画意,半梦半醒。我们跟随他打乒乓球、坐摩托车、坐缆车,跟随他飞行,跟随他进入旋转的房间,见证灯火阑珊,天旋地转。如梦如幻的色彩、精妙绝伦的画面、登峰造极的美术、美轮美奂的摄影,都让人瞠目结舌,无以言表。观影过程如同喝了一杯烈酒,酣畅淋漓,如痴如醉;又如同站在山岗之巅,任由清风拂面,沁人心脾。罗纮武说:“电影和记忆最大的区别就是电影是假的。”然而《地球最后的夜晚》却让我们明白电影也可以如此真实,仿佛置身其中,身临其境。毕赣打造了一部“VR电影”,给我们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同时电影又富有诗意,充满情调,浪漫无比。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42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用片名和汤唯,诓骗了科幻粉和直男。

44分钟前
  • 北岸
  • 还行

各种挪用中比较致命的是对墨镜王的挪用。《路边野餐》中极为可贵的残酷现实诗意荡然无存。黄觉-汤唯活脱脱就是凯里周慕云-苏丽珍,凯里王家卫必然是精致的平庸。3D版60分钟梦境应该放在开场。年度最令人失望华语片。

48分钟前
  • LOOK
  • 较差

一开始看的一头雾水 后半段就是爆爆爆的牛逼 虽然感觉导演玩的是同样的梗 但是上升到另一个等级以后就是戳得无法拒绝 完全拍出了我的梦境 跪求长镜头幕后花絮!2018.5.17 戛纳

51分钟前
  • 卓扬Eris
  • 推荐

#Cannes71# 看了这个片觉得以前自己没看过长镜头……彻底跪了。终于想到一句合适的评论了:杨索都得让毕赣三分……这世界……

56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地球》在处理故事的方式上,跟《路边野餐》完全不一样,它是师承希区柯克的《迷魂记》,前后两部分互文的故事是需要用符号串联的叙事拼图,骨子里其实是诺兰那种理工科的叙事编排方法。2D现实部分里,导演先给了各种散落的符号,蜜蜂,火把,胎儿,苹果,乒乓球,照片、野柚子、白猫、老鹰、扑克牌、港台歌星的名字等等,这些线索无法连串出完整的叙事情节。到了3D梦境部分之后,这些符号再次出现,被男主角的潜意识重组,这时候前后的信息可以在观众的脑中重组出一条清晰的故事线。一个男人被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伤害过,男人最后在梦中分别解开了与这个两个女人相关的心结,用一种超现实的浪漫方式自我自愈。不过梦醒了,叙事信息量叠加之后,男人的命运又多了一层不确定。这时候故事完整了,人物立体了,角色成长也完成了,特别硬!★★★★

5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一小时整的3D长镜头,技术和摄影给跪了!后半段的梦境不仅揭开了谜团,还美得不像话。但也有<<路边野餐>>的问题,演员不说人话,台词让人翻白眼。

60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