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疯女人的舞会

恐怖片法国2021

主演:梅拉尼·罗兰,璐·德·拉格,凯撒·东布瓦,本杰明·瓦赞,艾玛纽尔·贝克特,塞德里克·康,科拉莉·吕西耶,玛尔蒂娜·舍瓦利,Grégoire Bonnet,安德烈·马尔孔,瓦莱丽·斯特罗,Christophe Montenez,Valentine Cadic,Mathilde Roehrich,Lomane de Dietrich

导演:梅拉尼·罗兰

 剧照

疯女人的舞会 剧照 NO.1疯女人的舞会 剧照 NO.2疯女人的舞会 剧照 NO.3疯女人的舞会 剧照 NO.4疯女人的舞会 剧照 NO.5疯女人的舞会 剧照 NO.6疯女人的舞会 剧照 NO.13疯女人的舞会 剧照 NO.14疯女人的舞会 剧照 NO.15疯女人的舞会 剧照 NO.16疯女人的舞会 剧照 NO.17疯女人的舞会 剧照 NO.18疯女人的舞会 剧照 NO.19疯女人的舞会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5 20:06

详细剧情

  Eugénie是生活在19世纪一位光芒四射充满热情的姑娘。她有一种特殊的天赋:听得到看得见过世的人。当她的家人发现这个秘密以后,她就被爸爸和兄弟送到神经病诊所萨尔佩特里尔医院,这让她完全没有可能逃脱她的命运了。这个诊所是由著名的Charcot教授管理,他是著名的神经学专家和精神病专家先锋,收容被诊断为歇斯底里、疯狂和癫痫以及所有类型的躯体和精神障碍女病人。Eugénie接下来的道路将会遇到Geneviève,神经科女护士,这位护士的生活在她眼前流逝,可她去从未真正活过。她们的相遇将会改变她们的命运。她们准备着Charcot教授每年在诊所举行的著名《疯美人舞会》。

 长篇影评

 1 ) 优雅时代:女人被剥离的自由

这是一个优雅与眼泪并存的时代。

生活优渥的富家小姐尤金妮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会因为能看到鬼魂,最终被祖母告密,被母亲欺骗,被父兄送进精神病院。

参加雨果葬礼的她,显然拥有新时代女性具有的反叛精神,但这种力量却在父权的压制下不断折损。

开篇的葬礼,伟大思想的陨落

独断专行的父亲,逆来顺受的母亲,思想传统的祖母,性格懦弱的弟弟,这也许注定尤金妮的与众不同在那个时代看来,与疯魔无异。

表情始终严肃冷峻的父亲

在被送往精神病院之前,从未受挫的尤金妮目光有神,就像一个从不屈服的女战士一样光彩夺目。

想去参加辩论沙龙,结果遭到了父亲的反对

这件事显然没有打消尤金妮的斗志,她不顾父亲的反对,跑到巴黎下等人聚集的蒙马特社区,然后在那里拿到了启发她情志的《心灵之书》,在这本我没查到的书,如果不出意外,应该是一本讲述灵欲肉三元合一的禁书。

但这本书的冲击性,就像中华小当家中的美食片段一样,你吃不到片中的食物,但是能通过大家的反应猜测或感知食物的美好。

从送书人念出的只言片语不难看出,女主脸色一变,并似乎受到了某种震彻。

女主第一次翻开书,并因书中的内容红了眼眶,以及护士长珍妮薇芙泪流满面的表现,都体现了书中内容对于思想解放,甚至女性灵魂解放的激荡。

只是在当时的父权社会下,一本书根本无力改变所有人根植的传统思想,于是在将祖母的订婚项链找回后,尤金妮能看到鬼魂的秘密也被这个曾无比怜爱她的女人告密。

其实这反映了当时时代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即因为女人更了解女人,所以迫害女人的大多是女人。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被男权思想洗脑的女性会变成一种极端产物,电影中主要分为了两种:

1.以祖母为首,坚决捍卫男权社会稳定的拥趸,她们不能允许任何异端思想的出现,以及任何异常情况的发生。尤其是精神病院的护士珍妮,她为了讨好周围的男性,甚至将自己的亲生母亲关进了精神病院。

被戳中痛楚后疯狂报复的珍妮

2.以尤金妮母亲为代表,这些女性无一不是百依百顺甚至根本没有自我的玩偶,而她们习惯了依附男人,并认为男人所说所做皆为合理,甚至在不知不觉之中成为了迫害其他女性的帮凶。虽然这个老母亲在思及女儿时仍会落泪,但她在骗女儿时可没有丝毫手软,而精神病院里的护士几乎也都是这样的角色——照顾你时无微不至,把你塞进冰桶里时也毫不手软。

母亲脸上的苦涩和难以掩饰的悲伤
她们毫无表情,她们已被同化

尤金妮什么时候感受到了恐惧,无疑是被精神病院帮工拉出马车的时候,这里能看出弟弟的软弱和妥协,他面对像父亲这样的强权,即便已经成年,但依旧没有勇气站出来为姐姐说话。甚至在尤金妮遭受侮辱和折磨时,他还要自欺欺人,自己这样做都是为了姐姐好,可去TMD“为你好”,给你你要不要?要是你姐跟你爸说你是同性恋,你看你的下场,估计不会比你姐好上多少。

女性都是父亲,即一家之主的附属品

当时的精神病院为了更好地管理所有病人,都会对刚入院的病人进行“去人化”管理,即剥去你蔽体的衣衫,像检查牲畜一样肆意触摸你的肌肤,而那种不带感情的,审视的眼神和语言,将会慢慢将身为社会文明人的尊严剥离,于是随着“去人化”工作的完成,你就能逐渐学会顺从和沉默。

公共浴池也是去人化的进程之一

尤金妮显然与一般人不同,接受过教育的她比一般女性更有韧性,而在经历了初期的慌张之后,她很快找到了自己的节奏,然后试图重新搭建自己被扰乱的秩序。

除了尤金妮之外,单纯的傻大姐路易丝也是个典型的时代女性。她这种女性对爱情,对男人仍保有某些程度的幻想,并会在男性的谎言下降低自己的道德底线。

女性有罪论在电影中比比皆是

控制这种女性的方法也很简单,人渣于勒医生就成功地找到了,那就是描摹美好未来,并且穿插女性有罪论的说辞,让单纯的路易丝陷入不知觉的矛盾和纠结中,并趁对方没反应过来时疯狂揩油。

舞会开始时,路易斯甚至会因为于勒故意回避偏瘫的自己,脸上还流露出了失望之色

所谓的舞会并不是路易丝收获爱情的美好时刻,而是随着她偏瘫,无法反抗,于勒医生借此兽心大起并趁机侮辱她的噩梦。幸好老妇人特蕾莎接到亨丽特的密报,及时赶过去刺伤了于勒,并救下了无法反抗的路易丝,但这件事对于路易丝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

梦境被击碎时又无力反抗的绝望

梦境中的王子一直都是路易丝的想象,真正的现实残酷到让人无法直视。

老妇人特蕾莎感到,only girl help girls

特蕾莎是因为反抗男权压迫,即,将自己的丈夫推入河中,才被送到了精神病院,也是全院唯一一个敢和男人干架的女人。

毛衣针化为利器,狠狠地刺向人渣于勒

身体的残疾加上心灵的摧残,不难想象这个姑娘随后将会面临着怎样的人生,电影在这里做了留白处理,至少没有在后期再给路易丝镜头。但那些在精神病院失去自我,彻底没有理智的姑娘,难道不正是一个个年华消逝的路易丝吗?

起初我觉得珍妮薇芙的父亲作为医生,而且在失去了一个女儿后,应该更加心疼身为护士的珍妮薇芙。但这个男人却因珍妮薇芙吃饭迟到批评,甚至提及死去的女儿时严厉呵斥,让我立刻意识到,即便他柔声细语,笑脸盈盈,依旧是像尤金妮父亲那样,是男权社会坚决的维护者。

笑容之下竟生出了厌弃之色

虽然电影在最后让珍妮薇芙换走了尤金妮,完成了两个女性的救赎之路,但那些被困于时代牢笼,没有自由的女性,岂是一部电影能够完全尽述的呢?

心灵的自由比任何自由都可贵
妹妹的宽恕,让珍妮薇芙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不断地与尤金妮书信往来,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
只是这份释然仍包含些许苦涩
本身拥有自由的人却最终以牺牲别人的自由而重获自由

分享一个我最喜欢的片段,就是剧中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沉默病人,却拥有天使一般的歌喉,但她最后却不得不忍受“客人”们的侮辱和戏弄。

眼中的泪水是对时代的控诉
我不是不会说话,我只是与这个男人统治的世界无话可说。
法国电影《疯女人的舞会》:经典女声独唱片段

 2 ) 歇斯底里的莫比乌斯环

Mélanie Laurent把女人悲惨的境地用很美的方式表达出来,着实惊艳了一把。作为导演和编剧,Laurent功课做得很足。镜片的色调以及取景都达到了油画的效果,其中真实还原了精神病学家Charcot的一堂课。片中Louise的穿着都真实再现了Brouillet这幅画中的场景。这幅画参加过1887年的沙龙展,现今仍可耻地挂在巴黎五大的走廊里。(作为记录历史的图像,挂在博物馆和美术馆里可以,还挂在大学的墙上就显得漠视和可耻了。)

Une leçon clinique à la Salpêtrière. André Brouillet (1857-1914). Peinture à l'huile, 290 x 430 cm. L'Université Paris-Descartes.

开片便是女主角Eugénie去参加维克多·雨果的葬礼,暗示了她热爱自由的天性。回到家,她爸爸对她和弟弟的不同态度,也是见怪不怪的老生常谈。结果,因为“天赋秉异”,女主角被送进了当时著名的精神病院 la Salpêtrière。精神病院都是可怖而可憎的,但这里有比恐惧更多的东西。同伴之间的互相照顾,比家里的所谓亲人还要强。Eugénie帮她奶奶找到了祖父母订婚时的礼物,奶奶抱着孙女说:“你跟我说实话是对的。”结果,转身她就出卖了孙女。女主角的妈妈在听说她的“怪异”之后,以去乡下为借口跟她道别,虽然她哭了,但她并没有勇气告诉她女儿真相并避开了她父亲和弟弟送她去疯人院的不快经历。妈妈也会在圣诞节偷偷落泪,但从未为她女儿在丈夫面前争取过任何东西。这也不奇怪,即使现在很多家庭中仍是如此。(最近的热点,什么样的妈妈能让一个混账把自己的儿子从29楼扔下去活活摔死?!回头去看19世纪,没什么是奇怪的。)《哈姆雷特》的悲剧也是哈姆雷特他妈软弱地屈从弑君者而没有维护自己的儿子,哈姆雷特不堪重负,说出了那句著名的“Frailty, thy name is woman!"

女主角在精神病院的日子,本来可以平平静静的。她本来就不疯,加上又取得了护士长Geneviève的信任。只要她”乖乖的”,很快就可以被放出去。但是从关进去的那天起,被扒光衣服检查身体,她就不再是一个“人”了。智力不足的Louise给了她姐妹般的情谊。Louise也许只是轻微的智力不足,被变态医生骗,逐渐被他用药物控制。最后Louise被治疗到瘫痪,激怒了女主角。她为女友打抱不平,被罚关小黑屋,并由完全没有同情心的Jeanne看管。

整部电影有隐藏了很多对比。比如上面提到的家人和病友的对比。有科学与迷信的对比。科学与迷信(荒谬)的界限在哪里?Charcot是当时最有名的精神病学家,但他给人展示催眠术,导致Louise倒地抽搐不止,症状有如中世纪广为信服的恶魔上身。然而医生扔下病人走了。如果他换身衣裳,p披一身教士的黑袍子,毫不怀疑他就要给Louise洒圣水驱魔了。而冰水疗法、关小黑屋等通过孤立使人失去精神人格的异化手段,本质上跟中世纪的驱魔并无区别。

还有就是人性善恶的对比,这么说过于简单了,但也只能说到这个地步。Geneviève和Jeanne,都听了Eugénie转达的关于她们各自去世亲人的信息,反应却各不相同。Geneviève是释怀,得到了她一直想要的内心的平静。Jeanne是悔恨进而转为恐惧,也许还掺杂着几分嫉妒,毕竟她的秘密是被一个她认为是疯子的人说破的。Jeanne对医生们的竭力巴结也是有目共睹。但她也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工具,如果她有天稍微激动地为自己说几句公道话,她也跟那些病人一个待遇。

Geneviève对这点是有所觉悟的。从她爸爸把她赶出家门起,她就知道自己的结局不会比Eugénie强。但她准备好了。她把自己从这个压抑的男权体制中解放出来了。全剧最感人的大概就是最后Geneviève把自己锁在医院里面,隔着铁门对Eugénie说:“你走吧,我自由了。你快走,快走!”

看到这儿觉得Laurent剧本改得真好。Geneviève作为一个护士,她的力量也就勉强够救出女主角一人的。她自知无力与整个体制对抗,所以她解放了自己,坦然地关在精神病院。在一堆cliché里,Laurant找到这样个结局也算不俗了。因为这种题材作为电影不是很好拍,人类的进程仍在父权社会中,女性群体仍然在挣扎。挖得深了只有绝望,因为这种处境至少在当今还看不到头。表现得浅了,隔靴搔痒还不如不拍。

今时今日,宣告一个女人疯了仍然是控制她乃至毁掉她最快捷、最方便的做法。本片可以同Framing Britney Spears, 《陷害布兰妮》一起看。小甜甜布兰妮的经历令人难以置信,然而它是切切实实正在发生的。即使最近布兰妮的爸爸“还”她自由了,过去的那些年该怎么清算?又或者,那个出走的女孩不肯回家。她爸满天下发公告说她精神已经不正常了。一个“精神不正常”就掩盖了所有问题。一个人宁肯餐风露宿死在外头都不愿回家,难道不是家里有问题吗?但精神失常的脏水泼到当事人身上多方便,还是亲爹泼的。这盆脏水比网暴她的那些污蔑都更可恶。

女性应激也不可以发怒。发怒就是歇斯底里。歇斯底里就是一个莫比乌斯环,是异化、污蔑和戕害女性的无限恶性循环。歇斯底里的词源ὑστερικός,意思是子宫受损的。拉丁文写作hystericus, 演化至法语是hystérie, 英语是hysteria,反正至今“歇斯底里”的词根仍然是“子宫”,发病的器官。最讽刺的是,这个词在几千年前代表着科学,代表着认知的进步。古代埃及人和希腊人都意识到女性情绪的变化跟激素有关,而他们认为分泌这种物质或者导致“歇斯底里”的器官是子宫。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认识。只是,这种认知要追溯到公元前1900年,也就是距今有4000多年了。

一个无解的话题,Laurent可以把它拍得悲伤而优美,已经超出预期了。比《燃烧的女子的画像》要饱满。《燃烧的女子的画像》通过奥维德的《变形记》来暗喻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异化,但表达得非常肤浅。全片打艺术牌,但在艺术上的把握实在是糟糕,最大的bug就是18世纪根本不会有那幅肖像那样风格的画,那种风格要到19世纪后半期才出现。相比之下《疯狂女子的舞会》更具美感,仅仅看看好看的人也够了。

 3 ) 结合了很多我喜欢的主题,女性力量、社会偏见、精神疾病等等,从我的角度进行理解

最初知道这部电影,是因为梅拉尼罗兰导演的。关于怎么喜欢上梅拉尼罗兰这位女演员,真的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2013年看《惊天魔盗团》,那时候才12岁,罗兰在里面演一位国际警察,第一眼看到就觉得惊为天人,颜值、气质都超级超级吸引我,第一眼就爱上的感觉!后来因为实在是太喜欢她的颜值和气质,也看了她的一些电影,演技、感觉什么的都很喜欢,这种“一见钟情”的经历也是很神奇。后来她开始做导演,看了她导演的《呼吸》,讲述了女孩之间非常细腻和真实的情感,觉得能和她找到共鸣。(关于这一点我也感到很神奇,有几位我第一眼就爱上的人,后来随着深入了解,发现她们的价值观和言语行为都能让我找到共鸣,可能这就是人和人之间的磁场?) 这次看到她导演的新作品《疯女人的舞会》,同时她还是编剧,先敬佩一把!看了简介是一部以女性为主导的电影,立刻就被吸引。看完之后,更是喜欢,而且找到共鸣。 第一, 这部电影是一部很用心的电影,演员演技在线,尤其是罗兰,虽然比最初看见的时候老了一些,能看到岁月的痕迹,但还是很好看、很有气质!布景、氛围都很好,让人有深处那个时代、那个地方的感觉,无论是旧时代的压抑,还是精神病院的禁锢。 第二, 涉及了我最感兴趣的心理,当时应该还处在弗洛伊德刚刚兴起的时代吧,歇斯底里症被视为是女性疾病,使用的治疗方法也并没有实效,而是给病人带来了很多痛苦,感性上很想要谴责给她们带来痛苦的医生,理性上却又觉得这或许是科学发展的必经道路,而且她们也确实有某种程度上的精神疾病,不过她们的生存环境以及被对待的方式还是太残酷了。 第三, 精神疾病去污名化确实是很应该实现的了,其实她们很好,只是所谓的正常人在孤立排挤她们。就像最初,女主尤金妮被带进去的时候,也不敢接近她们,但是随着跟她们相处,她能够感受到她们也是真实的人,也很可爱,给她带来温暖,帮助她,她也开始接受她们,与她们融为一体。到最后,尤金妮逃出精神病院、尤金妮临床的女生被强迫,都是别的女性去出手相救,女性也是有力量的,女性是可以互相帮助的。 第四, 很真实地反映了在旧时代、旧社会男女的不平等,电影的开头爸爸对于尤金妮和弟弟的区别对待,到后来的精神病院、学术界都是男性掌握着权力,所有的教授、医生都是男性,而女性只能甘居其后,像珍妮薇芙这样的女性,其实可以看出她是很有能力的,她很了解各种精神疾病,对病人也是有温度的,但因为女性的身份就只能做护士长,没有决断权。 第五, 我并不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我相信人有灵魂。而对于尤金妮这样声称自己能看到鬼魂的人,很多人会觉得她疯了,我想在这里可能有隐喻,就像尤金妮说的,为什么看到圣母玛利亚不是疯,而看到鬼魂就是疯呢?鬼魂为什么不能是一种信仰?是不是在讽刺,人们永远在排斥违反社会规范、与社会主流背道而驰的人?尤金妮无疑是这样一个离经叛道的女性,她说着爸爸看起来不成体统的话,私自出行去“体察民情”,买路边小车上的面包,坐在咖啡馆边抽烟边看书,一切都并不符合她的身份。社会总是在排斥不符合他们的认知的人,他们觉得这是有病的。希望有一天对于少数人的偏见能够慢慢消失吧。 对于结尾,我很感动。我想,珍妮薇芙之所以选择帮助尤金妮,第一,是她选择相信尤金妮,她接受突破自己和社会认知的存在,而尤金妮也让她能够和妹妹布兰卡对话,消解了她的心结;第二,珍妮薇芙知道有很多像自己一样有心结的人,她想要让尤金妮去帮助更多人;第三,她为什么不和尤金妮一起逃走,我想她放下了布兰卡,就是心灵上获得了自由,而这种自由不在于肉体继续身处何方,所以她选择留下,而通过和尤金妮通信,也能够知道她对别人的帮助、她自由的生活,这也让她感受到心灵的自由。珍妮薇芙用自己的自由换取了尤金妮的自由,尤金妮得以离开,而珍妮薇芙则永远地留在了精神病院。但她们之间建立起了永远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很深的,就像是为对方而存在,带着对方的灵魂生活。

2022.2.22 昨天读弗洛伊德的个人经历,他在1889年曾到法国的salpêtrière医院师从沙可医生学习,反应过来,这不就是电影中提到的医院吗?书里写道,沙可医生是一位非常有成就的医生,提出了男性也会得癔症,打破了当时认为癔症是女性病的言论。他每周都会开会诊,现场展示各种病例,这也是电影中的情节。怎么说,我们不能否认沙可在发现疾病、治疗疾病的道路上做出的贡献,书里侧重讲弗洛伊德的个人经历,必然不会和电影一样的角度去展现女性的悲哀。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电影中所展示的情节更是真实的,毕竟在男权社会下,似乎一切都合理化了。

 4 ) 正常/非正常,自由/非自由,定义是什么?下定义的是谁?

疯女人的舞会是梅拉妮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整个故事明显渗透着女性主义的视觉感受。女性的所感所需,女人们的灵魂共鸣,都以对照性的细节描绘出来。她们对于精神层面的探知,对于光明的渴求,对于束缚的反抗,无论什么阶层什么背景,人性的脉动是相同的。

女主角Eugénie虽然出身上流社会,然而她不像别的小姐一样,生活中的大事是参加舞会的时候穿什么服装,怎么在别人面前得体高雅;她的眼界也不是星辰大海,她只是想要和男人一样的权力和自由。她渴望走在街道上随意品尝食物,坐在咖啡馆里抽烟读书。这些当然不是男人的专利,但是女人,只有那些底层不入流的女人才会在社会目光中如此。

其实女主角到底会不会通灵?我认为根本不重要。一些江湖骗子也声称能看到过去未来,而他们不过是拥有比别人更加敏锐的观察力和优秀的口才。她被判断为“疯子”,至关重要的原因并不是和灵魂交谈,而是她“特立独行”,她不一样。别的年轻小姐都安于男权的控制,为什么她不照做?为什么别人可以对下人的服务视而不见,她不能?为什么在普通审美中弟弟又瘦又弱,在她看来依然是美好的?

为什么被收养的女孩不能忍耐舅父的“爱”?为什么女人不能容丈夫的背叛?为什么有人生下来就和别人长得不一样?

世界皆是如此。不一样就是非正常,就是罪。非正常是“权威”给她们的标签。“权威”可以在这个标签下随意处置任何人。

排异的社会价值伤害的仅仅是女人吗?男权仅仅是男人的特权吗?当然不。女主角的弟弟,做为一位同性恋者,只能在黑暗中偷偷和情人幽会。以他们父亲“正常”的社会准则,弟弟最后的结果不言而喻:找门当户对的小姐结婚生子,为家族荣耀努力。他本人的选择和幸福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最基本的人性也必须为社会标准让路。对亲姐姐/女儿的同情思念是不被允许的,他们残忍的抛弃被美化为“帮助”。护士长Geneviève的鲜明对照组护士Jenne,借助手中的权力将亲生母亲送入疯人院。在女主试图通过和灵魂的对话帮助她放下心结时,她抵抗愤怒否定。一个女人,兢兢业业地活在男权给她的标签和任务中。

Eugénie是如此可贵。她的可贵不在于能像美队拯救人类,她最美好的地方是不改初衷,她的反抗温柔且坚忍。在清楚研究所现状的时候她完全可以矢口否认自己通灵的能力,痛哭流涕地表示自己已经变好了,能够回归社会。然而她没有,她不但没有否认自己,还强烈质疑医生对于某些宗教信仰的盲从。在被隔离到濒临崩溃的时候,她也可以装作洗心革面,以求离开黑暗的囚室。然而她也没有,她不向诱惑低头,不因为霸权和伤害而丧失善良。

人性和坚强的光当然不止在Eugénie身上。单纯善良永远为别人担忧的Louise,总是给女孩们编织的Teressa,在歌声中给大家快乐和希望的小哑巴,给Geneviève送信的护士们,互相照顾互相保护的女人们,每个人都有一部分Eugénie渴求的光。

如果你问,最后一个换一个的意义在哪里?这是以男性导演喜欢拍的英雄主义电影角度在看社会变革的问题。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发展显然不可能靠一两个自由的人实现。

电影也并没有义务给我们一个标准答案。她只是展现,引发我们的思考,进而影响所有人的行为。每个人都改变了,社会才能变。

人的改变和救赎无需依靠神祗,一生理性科学的Geneviève在迷茫中也曾经走进礼拜堂找答案。然而事实证明,最终的心灵自由是从自我认识和自我理解中找到的,无论她身处何地。当我们每个人不再以社会集体认知为唯一认知,找到自己,做到Eugénie口中一个真实的“人”那样,去治愈去宽慰去爱去感谢,我们就变了。

 5 ) 《疯女人的舞会》:歇斯底里的莫比乌斯环

观看地址: //znlove.net/index.php/art/type/id/5.html

Mélanie Laurent把女人悲惨的境地用很美的方式表达出来,着实惊艳了一把。作为导演和编剧,Laurent功课做得很足。镜片的色调以及取景都达到了油画的效果,其中真实还原了精神病学家Charcot的一堂课。片中Louise的穿着都真实再现Brouillet这幅画中的场景。

开片便是女主角Eugénie去参加维克多·雨果的葬礼,暗示了她热爱自由的天性。回到家,她爸爸对她和弟弟的不同态度,也是见怪不怪的老生常谈。结果,因为“天赋秉异”,女主角被送进了当时著名的精神病院la Salpêtrière。

精神病院都是可怖而可憎的,但这里有比恐惧更多的东西。同伴之间的互相照顾,比家里的所谓亲人还要强。

Eugénie帮她奶奶找到了祖父母订婚时的礼物,奶奶抱着孙女说:“你跟我说实话是对的。”结果,转身她就出卖了孙女。女主角的妈妈在听说她的“怪异”之后,以去乡下为借口跟她道别,虽然她哭了,但她并没有勇气告诉她女儿真相并避开了她父亲和弟弟送她去疯人院的不快经历。

女主角在精神病院的日子,本来可以平平静静的。她本来就不疯,加上又取得了护士长Geneviève的信任。只要她”乖乖的”,很快就可以被放出去。但是从关进去的那天起,被扒光衣服检查身体,她就不再是一个“人”了。智力不足的Louise给了她姐妹般的情谊。最后Louise被治疗到瘫痪,激怒了女主角。她为女友打抱不平,被罚关小黑屋,并由完全没有同情心的Jeanne看管。

整部电影有隐藏了很多对比。比如上面提到的家人和病友的对比。有科学与迷信的对比。

科学与荒谬的界限在哪里?Charcot是当时最有名的精神病学家,但他给人展示催眠术,导致Louise倒地抽搐不止。而冰水疗法、关小黑屋等通过孤立使人失去精神人格的异化手段,本质上跟中世纪的驱魔并无区别。

今时今日,宣告一个女人疯了仍然是控制她乃至毁掉她最快捷、最方便的做法。本片可以同Framing Britney Spears《陷害布兰妮》一起看。布兰妮的爸爸满天下发公告说她精神不正常,一个“精神不正常”就掩盖了所有问题。精神失常的脏水泼到当事人身上多方便,还是亲爹泼的。这盆脏水比网暴她的那些污蔑都更可恶。

女性应激也不可以发怒。发怒就是歇斯底里。歇斯底里就是一个莫比乌斯环,是异化、污蔑和戕害女性的无限恶性循环。歇斯底里的词源στερικ,意思是子宫受损的。拉丁文写作hystericus, 演化至法语是hystérie, 英语是hysteria,反正至今“歇斯底里”的词根仍然是“子宫”,发病的器官。

一个无解的话题,Laurent可以把它拍得悲伤而优美,已经超出预期了。《燃烧的女子的画像》通过奥维德的《变形记》来暗喻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异化,但表达得非常肤浅。全片打艺术牌,但在艺术上的把握实在是糟糕,最大的bug就是18世纪根本不会有那幅肖像那样风格的画,这种风格要到19世纪后半期才出现。相比之下《疯狂女子的舞会》更具美感,仅仅看看好看的人也够了。

 6 ) 疯掉的真的是女人们吗

2021年十分压抑的一部女性主义电影,但是非常美!法国电影总能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高贵!女性导演的情感表达也总是隐秘而细腻的,让人可以久久的思考很多东西。

电影没有讲述一个跌宕起伏的,富有戏剧化情节的故事,只是展示了一段生活。

突然深刻的感悟到了上课的时候刑法老师说的一句话

“这个社会被‘强奸’的从来都不是女人的贞洁,而是男权的尊严。”

 短评

4-,看清别人,也就看清自己。影片中看不见的灵魂,便起到这个作用吧,由此带入沟通与情感,对主题和冲突来说,是因也是果。但最后以自由做结,还是简单了点。双女主气质迷人。

3分钟前
  • Wednesday
  • 推荐

好处是对于Charcot内部和当时精神病治疗手段的呈现,非常鲜明和仔细地拍出了当时种种精神治疗史上的荒唐和黑暗,男性凝视下的“疯女人”自古有之且绵延至今,这是压迫和驯化的极端表现之一。但同样的,本片元素也未免塞得太多太杂了,灵异削弱了现实,对男权进行背景化处理的结果就是过于脸谱,虽充满力度,但控诉内容的表现则有些浅白,剧本再打磨一下会更好吧。

4分钟前
  • 胖丁桃
  • 还行

现在不也是常骂女人疯女人吗?前几天还听邻居男大骂老婆疯了,摊手。

5分钟前
  • H
  • 还行

情感,事件比较寡淡。唯有主题算是亮点,但是表现精神障碍的古典电影也不是没有。总的来说发挥的不够好。

10分钟前
  • 梦朝大海
  • 还行

和金狮奖获奖作品《玛德莲堕落少女》相似的题材,中规中矩吧,没太多惊喜,胆颤心惊肯定是有的,毕竟这样的事情现在还在发生。

11分钟前
  • Spy Liu🌈
  • 还行

阁楼上的疯女人从来都没少过。

12分钟前
  • mOco
  • 还行

实在的控诉,摄影不错,剧本后半部分犹如悬崖一跳而下的结束了,这…………两个女主都还不错。laage成熟了很多。

16分钟前
  • 安獭獭
  • 还行

当你的女性意识觉醒之后,你会发现你很多时候成了别人眼中的异类,但是哪怕忍受孤独,你也不会愿意再回到单纯无知的年代,自由的灵魂无比可贵。

21分钟前
  • 沈意意要多读书
  • 推荐

掀开黑暗章节的沉重一页,被压迫、伤害、监视与利用;“疯女人”不是结束,是“塞勒姆”之后的上演,更或许为“得州心跳”的前续,所以这是个跨越数个世代并始终回荡着声量的故事。Mélanie Laurent在改编时做到了这一点,也始终去聚焦作品的特殊性。印象深刻的还包括病院以及监禁的生活片段中,丝毫不讳于对“抓狂”的尺度呈现,以及观感上的挑战;但这之外,它同样去关注难得的女性情谊与绝境下的相守。力量与温柔并存,有着难得的气质。

23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意识觉醒。画面唯美。

25分钟前
  • 寒狐传媒
  • 推荐

看到圣母就是神迹,看到鬼魂就是疯子?还是控诉男性权威,探讨疯的界限,还有老调重弹自由的价值,舞会整场戏在高调的音乐下非常出彩,但是结尾我没看懂,一换一的意义在于什么?其他悲惨女性就不管不顾了?女主要如何面对出去后的世界?没做成双女主的情感基础,也差了一口气

29分钟前
  • 理易封
  • 还行

故事看得令人心疼,流泪。父权/男权社会离我并不遥远,像导演开篇说的,让我们一起记住如今的自由从何而来。

30分钟前
  • 小玄儿
  • 推荐

女权主义挖历史的墙角

32分钟前
  • 东门
  • 较差

It's the world that is crazy, but it's us who are taken into asylum,

34分钟前
  • 悲辛無盡獨行夜
  • 力荐

〈三星半〉法国女人拍这样的戏太得心应手了。不用卖姬,不用在看见鬼神的特效上作文章,本身就够味。

39分钟前
  • 血浆爱好者
  • 推荐

关于女性觉醒,古典氛围营造得不错。

41分钟前
  • 老泰瑞
  • 还行

这种类型搭配法语就是氛围挂的

45分钟前
  • Diva Tequila
  • 还行

(最可怕的是这种事现在依然在发生...

47分钟前
  • NidomeAoki
  • 力荐

很容易明白这个古典故事在当代的意义和指涉,但超现实元素的重要性又在一直消解这种感觉。

52分钟前
  • 外出偷狗
  • 还行

3.5 整部电影看得很压抑,但完成度还不错,尽管前面节奏过慢导致最后的高潮一闪即过。Mélanie Laurent作为导演来说,算是一份不错的作业。

53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