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董存瑞

战争片大陆1955

主演:张良,杨启天,张莹,周凋

导演:郭维

 剧照

董存瑞 剧照 NO.1董存瑞 剧照 NO.2董存瑞 剧照 NO.3董存瑞 剧照 NO.4董存瑞 剧照 NO.5董存瑞 剧照 NO.6董存瑞 剧照 NO.13董存瑞 剧照 NO.14董存瑞 剧照 NO.15董存瑞 剧照 NO.16董存瑞 剧照 NO.17董存瑞 剧照 NO.18董存瑞 剧照 NO.19董存瑞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1 02:39

详细剧情

  1945年5月,见习小八路董存瑞(张良)和同村好友郅振标(杨启天)要求像其它青年一样参军抗日,因年龄太小被赵连长(张莹)拒绝,两人尤其董存瑞很不服气,却也无可奈何。一次反“扫荡”中,区党委书记王平不幸牺牲,临死之际,他托付董存瑞替他上交最后一次党费,董存瑞和郅振标代王平完成心愿时,也如愿成了八路军的一员。经历抗日战争、内战的枪火洗礼,董存瑞逐渐由鲁莽、冲动的孩子蜕变成为真正的革命战士。
  1948年5月,在解放隆化的战役中,已成为共产党员的董存瑞被任命为爆破队长,在执行任务的紧要关头,董存瑞为减少战友伤亡,做出震撼后人的举动,成为英雄。

 长篇影评

 1 ) 永远记得的英雄

1945年,抗日战争到了最后阶段。董存瑞和他的伙伴郅振标请求参军,因年龄太小被拒绝。日寇疯狂进攻根据地,董存瑞和郅振标在区委书记王平的率领下跟随乡亲们转入山地,打退了进山“扫荡”的敌人。反“扫荡”胜利后,董存瑞和郅振标如愿参军。经过战斗洗礼,董存瑞渐渐懂得了革命道理。日寇投降后,人们欢庆胜利,但蒋介石又发动了内战。在一次阻击战中,董存瑞带领战友主动出击支援兄弟连队,保证了战斗的胜利,获得嘉奖并光荣地入党。1948年5月,我军转入全面反攻。在解放隆化战斗中,董存瑞被选为突击爆破队长,执行炸毁敌人的碉堡的任务,为总攻扫清道路。战斗打响后,我军进攻顺利,但被一座桥头暗堡的猛烈火力阻挡。董存瑞带着炸药包冲到桥下,却找不到安放炸药的地方。正在这时,总攻的号角吹响了,看到冲上去的战友一批批倒下,董存瑞心急如焚。为了争取时间,减少战友伤亡,保证战斗胜利,董存瑞用手托起炸药包,高喊:“为了新中国,前进!”毅然拉开了导火线,舍身炸掉了碉堡。

 2 ) 信仰的力量

最后三分钟连看三遍,眼泪很轻易地噗噗噗落了一地。 国人缺乏信仰,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试图把自己打造成国人的信仰。我亲爱的朋友,你认为他们成功了吗?

 3 ) 1

最高任务:为了新中国,前进!

贯穿动作是体现主题,完成最高任务的手段。主题的贯穿动作是:“我要当个战士,真正的战士。”董存瑞的思想变化,性格的成长、成熟都是围绕这个贯穿动作展开的。

《郭维导演谈影片董存瑞的创作》

对牺牲身体的一笔带过,启蒙成长,乐观昂扬。这是我这个月的党费。董存瑞听到王平说他思想也不够参军条件,董存瑞哈哈大笑满不在乎地说:“别逗啦,王平同志,又出来个思想啦!”比较像夏伯阳。天真幼稚无知。没有臆造性格变化“思想飞跃”,而是使董存瑞思想性格发展成熟随着革命斗争的变化日益发展,随着革命斗争的尖锐而日臻成熟。导演叫停舞台戏的拍法,不是上边舞台下边是观众的视觉,必须得把机器搁到群众演员当中。千呼万唤出来了。歌剧本在董存瑞人生的终点把他推向成长的顶点—牺牲爱和忠诚,临死前从容不迫交代事情,为了新中国。—《董存瑞形象演变研究》,人在历史中成长(夏伯阳不具备的地方)个人逻辑完全被历史逻辑所淹没替代,夺冠中的朱婷也是一样。董存瑞婚姻被遗忘了。本事被组织在“人在历史中成长”的因果序列之中。导演说,与其写一个虚构的董存瑞,倒不如就写自己所经历所看到的那些真实的人和事吧!—董存瑞:真实创造的经典

牺牲是迫不得已的无奈之举

 4 ) 19岁的老兵董存瑞

昨晚,看到了介绍董存瑞的片子,虽然从小就对这故事和电影都非常熟悉,但此节目的镜头剪辑评说相当不错,有血有肉,颇能打动人。

据我的了解,共军虽然一直以人海战术打天下,但还是颇为聪明,进攻之前通常会围困国军颇久,通过若干次试探性进攻,搞清楚火力点,然后制定严密的破坏方法,经过长期的土工作业,逼近对方阵地,待到总攻时,按计划行动。

这么一来,国军虽然有火力优势,但在丧失机动力的围困中,只能一步一步的被共军蚕食阵地,面对共军逐渐延伸的工事,高明的土工作业,反冲击也难以奏效,所以共军对各地的围困和总攻总是相得益彰,颇有成效。

具体到董存瑞这个故事中,又有点不同,国军大多数火力点已经被解决掉,但这座桥里的隐蔽工事却一直都没暴露,等到总攻马上就要开始了,才突然发难,几挺重机枪一起开火。

董存瑞冒着火力,到达国民党作为工事的桥下,四下都找不到放置炸药的支撑点时,共军的冲锋号吹响了!

共军的战术的核心,就是在破坏火力点之后,以果敢的人海冲击波,集中几百上千人一起蜂拥而至,从精神上严重打击对方,造成阵线慌乱,只要突破一点,整个阵地就完全崩溃了。使用这套战术,虽然在开始会付出巨大的牺牲,一旦打破阵地,只要有一个人逃跑,就会连环反应,造成阵线崩溃,就此追击,可以歼灭数倍于己的敌人。

共军靠这套战术,吃掉了几百万国军,在朝鲜战争中也曾多次应用,结果却与内战是大不相同。
因此,共军的冲锋号一响,就算是原子弹在头上爆炸,战士都要跃出掩体冒死冲锋。

而此时,董存瑞头上的几架机枪连续扫射,冲锋出来的战士成片的被打倒,自己却在桥下急得团团乱转。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一个久经沙场的亡命之徒,一个在战前表足决心,通过全营激烈竞选才争到爆破班长的董存瑞,能忍受战友大批在眼前被射杀么?

19岁的老兵董存瑞,只能不顾一切炸毁工事了。

 5 ) 真正的力量是信仰

 真正的力量是信仰。
  前阶段到处乱逛的时候看到一条非常赞同的签名档:精神损失不是损失,物质损失才是损失。也许很多朋友不免讪笑,谁不知道物质怎么能和精神相比,可实际上这句话隐含着精神总是在受损失,无以挽回之际只好用钱财没有带来也没有带去自嘲。美其名曰“看穿”的后面,实在是多么的看不穿。看不穿什么呢,种种之间,有一种便是信仰的缺失。
  在开始说董存瑞的时候说起这些主要还是从两条新闻想起的。第一条是大众电影摘录的文章说导演质疑董存瑞炸碉堡,第二条算是个笑话叫做“不要相信**人”。这里对这些我不想继续无聊的辩白与反驳,因为如果说后者有妖魔化**籍人士之嫌,而前者其实那位郭维导演丝毫没有不敬的意思,相反很诚恳地强调了董存瑞的确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炸掉了碉堡。但我觉得这样的新闻之所以风波大起还是一个意识形态反弹的后果。曾几何时,出于保护还是愚弄的心态,我们听到的新闻总有粉饰的成分,譬如如果说雷锋日记还只是有一定的疑问,那么当时颇为热闹的王杰(可不是一场游戏一场梦的那位啊)日记就完全是组织上组织的赝品的,当这些新闻随着岁月地淘洗“偶尔露峥嵘”的时候,我们一次次丧失信心,我们还可以坚信什么,于是我们在被取笑之前忙着取消昨日的自己,归根溯源,就是丧失信仰的后果。
  董存瑞的事迹可贵乍看是他“舍身为国”,其实更难得是他面对战友一具具倒下的尸体,他首先想到自己身为爆破组组长、在比武中夺得“爆破元帅”的职责,试想一下,这个时候不是怎么炸的问题,而是如果不炸不到机枪打到子弹穷尽,倒下的尸体就越垒越高的问题。一股血一冲,举手擎天就是最自然的举动。
  在搜寻资料的过程中我发觉这么一翻话:董存瑞牺牲不久,兵团的程子华司令员率前指人员进城视察战果,在隆化中学前见许多战士哭泣。程司令很奇怪,问他们打了胜仗为什么还哭?战士们介绍了董存瑞的壮举,令身经百战的程将军唏嘘不已。
  如果没有战友的哭泣,如果没有将军的唏嘘,董存瑞的这个刹那又算什么?一缕轻烟吗?
  而董存瑞哪怕想到了事后的这所有一切,在那个时候,他还是会举起自己的臂膀,轰隆一声之后,和敌人同归于尽,因为他坚信他这么做有价值,他坚信他这么做可以换回胜利甚至更快地迎来新中国,“只有解放了生活才有保障”这样朴素的思想从当兵的一刻就贯彻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所以是否真的喊出:“为了新中国,前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出发前清清楚楚说过“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在那个时代,男人说话要算数,更何况还是从男人堆里拔尖出来的战斗英雄。
  当时的小孩子也许不知道什么叫做“言必行,行必果”,可在无法思索的刹那,本能反应是迎上去而不是瘫软下来,这就叫英雄好汉。
  我们对这的迟疑甚至嘲讽,也许是面对生活的压力迎上去只能是粉身碎骨,而瘫软下来却可以苟活守得云开见月明,趋利避害难到就不是英雄好汉了吗?没有信仰的时代,我们哪怕死了,又为了什么呢?
  但也许总有些时刻,我们会遥遥看见一个不见得就惊天动地的十九岁男孩,用他的臂膀把一切炸得惊天动地。

 6 ) 新兵的成长之路

董存瑞代表了不论时代,想要大干一番的青年,但又有刘邦的主见。不听信条规,听自己的生存本能,马上指出“入伍年龄”、“发的子弹不够”,“提前入党”的问题。打仗也不是为了信仰,而是建功立业的爽快,因而特别敢干。他的疑问解释了共产党困难的处境。
其他小兵,一个爱挑衅,一个实诚,一个幽默,同入伍的沉默,班长冲,都很鲜活。班长让同乡评价董存瑞,小伙子虽然觉得他没错,却没敢提子弹的事,刻画了老实的农民孩子。
那个“像极了我小时候。我是不是有点偏爱了”的连长很出彩,也是个不吝条规,不喊口号的,递小手绢神马的我忍不住想刷(快住口
小木棍代替子弹那里虽然预料到了,还是有点泪目。“这是我这个月的党费”其实王平说出口并不觉得自己伟大,是想在死的时刻维持平静,让其他人正常撤退。
现在有些人指责红色电影,只不过是因为自己的生活没有“被变好“,因而对方这几十年的所有事都居心叵测,都“反人性”,而一刻也没有考虑他们当时看到的世界,促使他们反抗和战斗的来源。为什么?因为人有两种,1知道自己想干什么的人,平时受别人嘲笑,给别人利益了,就受顶礼膜拜。内战错?那你要对国民党说。共产党贪污,你为什么不入党去改变?他们也是人,追求权力利益,因此排挤他人,并不丑陋,人性的动力皆在于此。而你们试图把自己的冷眼旁观说成心怀天下,把别人的行动“预设置”成无私伟大,并幻想有些国家,有些政府就是如此的完美,才真的恶心。
能指出的都不叫错误。我更好奇不让年轻人干事,却怂恿年轻人吐口水的势力,台湾?美国?认为危言耸听就天真了。我也得省省力,这些评论者只怕很清楚我的逻辑,并且他们就是想利用这个逻辑,愚弄人性呢!

 短评

为了新中国,前进!!

5分钟前
  • 北野海德
  • 推荐

童年

8分钟前
  • blb
  • 还行

小学时写过四篇风格不一的影评,绝对启蒙。

12分钟前
  • 猱困困
  • 还行

多好的电影…有欢乐,有笑声,有热血,有感动,有震撼…没有华丽炫目的战争场面,真实的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本质…王平同志牺牲了,大块头也牺牲了,最后董存瑞也牺牲了…一切都为了新中国,为了现在我们美好的生活…我们多应该好好珍惜美好生活…那时候的同志多淳朴多无私啊,哪知道如今社会多贪腐黑暗~

14分钟前
  • 李哥
  • 力荐

7分

15分钟前
  • kerrysun
  • 推荐

董存瑞不止一个

17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推荐

红色电影,属于童年的印象

21分钟前
  • 夜夜读毛选
  • 还行

很轴很一根筋的四虎子

25分钟前
  • 張春秋
  • 推荐

董存瑞炸碉堡的地方是我老家,所以我上的学校就是存瑞一条龙,从存瑞幼儿园到存瑞小学再到存瑞中学,这片也从幼儿园放到了小学三年级,国营电影院拆掉以后学校就没再组织放过。之后有几年我爸在烈士陵园工作,我没事就过去找他玩。陵园里有个馆每天循环播放这片,馆门口有个小炮车,我去了就在那小炮车上爬来爬去,等里面片子演到炸碉堡的时候再回去看,董存瑞牺牲了再出来玩。那会就算不看也能大概知道演到哪了,现在不行了,现在全忘了。

28分钟前
  • 王彪
  • 力荐

儿时的英雄

30分钟前
  • 格林沙漠
  • 推荐

大家一起看的~~

32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董存瑞个不高关键能举炸药包

34分钟前
  • 饭夫斯基
  • 推荐

舍身炸碉堡

35分钟前
  • hungry
  • 还行

英雄!

36分钟前
  • EVA_征服天堂
  • 还行

为了新中国,前进!

38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推荐

卑微的我们

41分钟前
  • 左左☮
  • 推荐

哈老的片子

45分钟前
  • 小乙
  • 还行

你一定是共产党

47分钟前
  • 狄飞惊
  • 还行

那眼神,把我给迷住了

51分钟前
  • 点苍印第安
  • 力荐

连长我操你妈,两面都有胶!

55分钟前
  • Jiajiachan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