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永远2016

剧情片法国2016

主演:马修·阿马立克,朱丽亚·罗伊,让娜·巴利巴尔,维多利亚·盖拉,埃尔马诺·桑丘,何塞·内图,雨果·佩德罗,瑞·莫里森

导演:伯努瓦·雅克

 剧照

永远2016 剧照 NO.1永远2016 剧照 NO.2永远2016 剧照 NO.3永远2016 剧照 NO.4永远2016 剧照 NO.5永远2016 剧照 NO.6永远2016 剧照 NO.13永远2016 剧照 NO.14永远2016 剧照 NO.15永远2016 剧照 NO.16永远2016 剧照 NO.17永远2016 剧照 NO.18永远2016 剧照 NO.19永远2016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55

详细剧情

  雷伊(马修·阿马立克 饰)是一名电影导演,在一次博物馆的作品展映会上遇到了一位正在表演的女孩劳拉(朱丽亚·罗伊 饰)。他们迅速坠入爱河并走入婚姻殿堂,共同生活在一座偏僻的房子里。但没过几个月,雷伊就死于摩托车事故,剩下劳拉一人。在苦涩而甜蜜的追忆中,劳拉似乎看到了一个口齿不清的奇怪大男孩,他的面容和身体都是雷伊的。在他的声音中,劳拉似乎听到了自己与雷伊的声音,他们的声音逐渐融合在一起……

 长篇影评

 1 ) 救赎

因为与是枝裕和亦师亦友,曾很期待看到西川美和的作品。但是《摇摆》没看下去,所以今天看这电影本来也没有大期待。

是本木雅弘吸引我点开看,他的演技也确实与影片相得益彰。其它的好呢?可能是随着剧情展开,在观影时看到的点比较多,比如:救赎。不论男人还是女人,尽管男人需要被救赎的概率高很多,救赎是人世真相的一部分。功成名就、目中无人的作家,尤其是男作家,很需要救赎,但是却以妻子的死为契机,只能说女导演挺狠的,或许她对男作家很失望。不过,作家毕竟是情感敏睿的高级动物,妻子死后,他从麻木不仁到积极介入再到境界升华,都是拜自己所赐,没人帮他,是在他顺其本性、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拯救了自己。所以他不是人渣,即便在妻子出车祸时他在自家床上偷情。谁能没有品德打盹的时候?尤其在初期妻子养着、后期名利双收的时候。他不是人渣,而是迷失了自我。只在乎自己名利的一个人生阶段,需要渡劫。妻子的死并没有让他清醒,但是和类似自己的小男孩相遇却让他找到了自己。他知道他并不是无所谓她的死,虽然没有眼泪。作家的敏感、本性不坏,让他给自己一个机会做些人事,不问那么多,只是随心所欲地介入失母的俩孩子的生活。所以第二个打动我的点是:介入。开始做事,不问那么多,按自己天性、感觉,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好的天性会得到舒展,也会印证“好人有好报”等民间天理。一大一小两个敏感又表现冷漠的男人,让我看到第三个点:面对同一件事,每个人的表现会不同,但总有如你一样的人,在至亲葬礼上不哭,然后默默修复自己的心伤。小男孩是何其幸运,在青春期时遇到了和自己一样敏感的作家,如果没有他,粗鲁的亲爹估计会郁闷得他直接步入歧途。其实,有钱又有闲的作家能量太大了,一下子解救了父子三人,只不过不是靠钱,而是靠叠衣服、接送上下学这样繁琐却需要躬亲示范的小事做到的。明明是个不会做家务的男人,被妻子惯坏的男人,但是只要他愿意,既可以和小不点看动画片,也可以给大孩子辅导功课,还能化解父子间的隔阂。这就是第四个点:能量。能量从哪里来?恐怕是知识转化成的智慧。

可能最不喜欢的是结局。作家终于写出了《人生即是他人》,也就罢了,还非要给一个西式的庆功会,兄妹俩一起读感谢信,这也太迎合西式了。东方人,会怎样感谢这么大的恩情?还真是想不出来啊,东方人也正在变得越来越西式。

 2 ) 不爱的老婆死了之后我该如何东山再起?

本来想写在短评里的,奈何字数不够用了。看的上一部本木雅弘的片子还是和凉子姐姐一起的《入殓师》,至于本木雅弘什么模样演技如何早已经忘光了,整个电影记住的只有凉子姐姐和在温室吃河豚的场景,热气腾腾的,老头儿一脸幸福的吃相。

没想到深津绘里上来给SACHIO剪了个头发就匆匆领了便当。黑木华也只出面打了两炮(或者一炮半)而已,而且第二次还给了SACHIO会心一击,任凭谁面对面的听到这话都得没了兴致吧🙄

电影本身的场景展现的都是很生活化的东西,剪头发也好,赏花会也好,骑着自行车大上坡也好,都是每个人都有可能经历过的日常画面。人生里也总会有连速食咖喱都觉得好吃的日子。竹原和生从他还在野狐禅的日子到了给By Players唱ED的日子又到了做男配的日子,可是整部片子里就是不太喜欢他的演技(就这还拿了最佳男配提名?)胡茬子脸很好的展现了底层人民生活的风貌,开卡车这么说来倒也契合。但是总感觉在剧中看不出他的情感流向,感觉丫要生气了吧,结果愣是给你憋出一个笑容来,那种落差简直是绝望。两位小朋友的演技还是可以的,AKARI坐在车座上用一种非常老成的语气说“哎呦您别急呐”的感觉真是有种忍不住就想要笑出来的冲动。相比较多年前衣冠楚楚的本木雅弘,我觉得这中年丧气的撸蛇脸更能展现出演技。

剧情从逻辑上来说没有问题,而且很好的照顾到了一些小细节,哪怕把这些个场景搬到生活里也不会让人觉得那么的离奇。SACHIO刚去别人家当月嫂的那一幕,肚子饿了要去便利店问AKARI要不要一起去,AKARI说要看家,可是接哥哥的时候又说要一起去。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小朋友在面对不熟的人时候的拘谨和不信任感(不想要参与到对方的行动之中)。随着影片中时间的推移,这种不信任感与隔阂逐渐消弭,对于这一点的推进我觉得还是非常顺畅且自然的。

人心本来就是非常奇妙的一样东西。本身就充满了焦虑和自备的SACHIO和已经不爱了的老婆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每一个句子都可以是导火索,每一个词都可以看出敌意。老婆刚走就和情人幽会的正常出轨套路,然后咣叽,老婆死了,闺蜜也跟着死亡大巴一起领了便当。作为一个不怎么成功的小说家(只能靠上电视拉拉人气和宣传),你说我能怎么办,我又不能鼓盆而歌,我也很绝望啊。于是我就念了两句诗“你走后,再也没人为我剪发/从此,也再不会剪发”。文艺中年顺便赚了一波死人钱,可是内心又不安,就算不爱了,那对方爱不爱我呀?生活了二十年,说不爱是不是就否定了我之前的人生啊?于是就顺应群众(竹原和生)的要求,藉由他人的家庭来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反思和观照。很讨巧的一点是SACHIO进入的是两个孩子的世界,一个为小升初发愁的长男和一个无忧无虑的幼儿园女童。大人总是觉得自己的人生无趣,要面对山一样高的麻烦事和狗屁倒灶的日常。长男正好是自我意识觉醒的初期,而SACHIO这个文艺中年则通过尚未觉醒的长男来输出自己的意识和观念。SACHIO的日常本身是逃避,逃避的内容则是“我到底爱不爱我老婆和她到底爱不爱我?”这件事。斯人已逝,于是更想要给自己之前的人生下一个结论然后开始新的生活(无论如何生活总是要继续下去的)。可是直接面对这个问题又太过于沉重,所以只好通过介入相似境遇却又背景完全不同的他人生活来改变自己,达到自我超度的目的。

就像是《破碎人生》里那样,人心尽管复杂却在这些问题上太过容易被猜测。总觉得自己不爱对方,但是当对方彻底的从生活了消失掉之后,才开始追忆过去的时光(无论美好与否)。如何判断一段感情是否结束,需要去观察双方是否有一方已经不在人世。否则这段感情只能够被搁置/遗忘而无法对其做一个总结并且归档。失去一样东西之后才能够理解拥有时的感觉,至于拥有时的喜乐或是哀愁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拥有某样东西本身的感觉。

至于所谓的“救赎”就算了吧,任凭谁都没有资格站在超人的立场上来判决。人所能做的只有将一件完结的事情归档,然后继续自己的生活。

哪有什么东山再起,不过是继续度过余下的人生罢了。We're ephemeral, nobody gives a shit.

 3 ) 两个丧偶的中年人的故事

著名作家和妻子貌合神离。第一幕便是妻子耐心地为丈夫理发,聊着家常。丈夫却是一脸不耐烦,指责妻子不应该在编辑面前叫了四次他的本名。其他的事情,他未必记得,这件事情却耿耿于怀。妻子和高中闺蜜一起旅行,他把外遇对象叫来家中。电视中播放着交通事故的新闻,警察不停地打电话,他却置若罔闻。尽管在追悼会上,他沉痛地说着“这二十多年来,都是妻子为我理发。没有了她我的头发该有多长。”但当他抱着骨灰盒坐到车中时,他连伤心的神情都不再有,不过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头发。事故调查会上,他也是事不关己的置之度外,就差没有数着时间等结束。突然,有人砸东西,原来是妻子同学的丈夫大宫阳一。阳一不听解释,执意认为是他们杀了妻子,哭着喊着“还给我的妻子,没有她我怎么办。”深夜里,他在车中吃着泡面,听着妻子出发前留下的语音。噎着的时候,靠着方向盘痛哭。中产阶级的克制理性和小市民阶级的暴怒伤心欲绝。并不是因为阶级,而是爱不爱。

看到小萝莉和哥哥的时候想哭。作家看着哥哥的作业,问他想要报哪里的初中,并罗列了一堆学校。哥哥说,哪里也不报。才六年级的小男孩在失去妈妈后要洗衣服和带妹妹。看到作家来家里时在阳台使劲招手,可以重新上学十分开心又因为要麻烦别人而有所愧疚。妹妹一个人在家里看动画片和画画。有人会说,穷人为什么还要生那么多孩子。两个也不能算多。从家里的布置可以看出在孩子们的妈妈还没有出事故之前,这是一个经济条件比较差但是其乐融融的家庭。不知道到从什么时候开始,连生儿育女都成为一件要综合考虑经济条件才能完成的事。

小男孩失去了母亲,父亲跑长途运输,常年不在家,他只能担起母亲的责任,照顾自己和妹妹。父亲沉浸在失去妻子的痛苦中,经常哭泣,他又何尝不伤心,甚至想着为什么出车祸的不是父亲。但是,当父亲真的出了车祸时,他也十分担心。

作家可以把生活的种种磨难写出来来,透过作品排解内心。而普通人呢。普通人似乎是通过重新组建一个新的家庭获得新的圆满。就像墙壁剥落了,重新粉刷,用新的记忆覆盖旧的。丈夫会忘记妻子,孩子们会忘记他们的母亲吗?死去的灵魂看着现世的圆满会觉得欣慰还是伤心。西川和美的作品还是很温馨。

 4 ) 不是影评!

电影《永远的托词》

2016年的旬报十佳,美人导演西川美和根据自己同名小说改编的作品,本木雅弘主演,卡司还有我很喜欢的两位女演员,深津绘里和黑木华,不过出镜的时间都很短,基本上大部分戏份都属于木本雅弘,竹原皮斯托和两位出彩的小演员。西川美和是是枝裕和的嫡传弟子,所以拍摄风格、叙事手法,故事发展的节奏,甚至很多细节点的揣摩都和师傅相似,细腻婉转的去表述一些生活中残忍的真相,再以温和的道理去化解人性的缺憾,一切都很缓慢很自然,悲伤的情绪始终贯穿,所幸最后以微笑和思考收尾,余味绵长。

开篇剪发一幕中夫妻二人的对话把夫妇关系和人物性格简单的进行了交代,男主角幸夫是一位知名作家,可以初步看出其虚荣心旺盛,自私而冷漠,对夫人的态度近似于无情,而夏子隐忍而温和,看似迎合着丈夫的言论而细微的表情也写出了她对幸夫的漠然和不满,习惯性的忍耐也许是已经不爱了…

夏子出门去和闺蜜出游,临走时对丈夫的感谢仿佛是一种预告,而幸夫的关注点却只是情人的信息,讽刺。大巴上的夏子醒来,车窗外一片雪白,行径中的阳光使她的脸忽明忽暗,眼神空洞,仿佛下一秒泪水就会夺眶而出。这边,幸夫和情人享受了一夜鱼水之欢,懒散的调情中得知了夏子色死讯,那一刻幸夫表情的特写,看不到悲伤只有惊讶…此时片名出现。

接下来认领遗物,问询中他记不起夏子出门的衣着颜色。举行葬礼,只是给自己一个体面展示悲痛的机会,钻进车里抱着夏子的骨灰在意的却是自己的发型。去网上搜索夏子和自己有关的词语,骨子里却是害怕负面的评论。情人的到来,肉欲的刹车,对方直白的嫌弃,剩幸夫一个人呆坐原地。同事间的聚餐,烂醉不振,编辑的一番话仿佛戳破了幸夫的最后一层自我逃避,让挫败感涌出,此时,与妻子一同遇难的闺蜜的丈夫大宫的电话仿佛一只恰时出现的手,握住了急速下坠的幸夫,他抓住了这次机会。这里幸夫打电话给大宫的镜头是无声的,靠演员的肢体表现情节发展,后面也有此类的方式,都是故事的推进点,很棒的细节。

接下来,幸夫的自我救赎之路开始,也可以说是重拾爱的能力之路,这也是全片最为温情的主体。放下作家的身份,与大宫的两个孩子耐心细致地接触,抽时间照顾孩子帮助长子完成其求学的志向。此时的幸夫,像一个笨拙的父亲,小心翼翼的爱护着两个孩子,尽全力去做到最好,卑微的不像开篇那个虚伪而自私的作家,和孩子一起做饭,看动画片,叠衣服,骑着单车努力的上坡,看见等他的孩子努力地挥手,他的笑容越来越多,仿佛略过了悲伤和自责,进入了新的人生态度。

打破幸夫逃避一切的美好期许的是无意间看到了妻子最后给他的信息,写着“我已经不爱你了,一点也不爱。”第二次把他重建的爱意和伤感摧毁,把以前他那丑恶的嘴脸又一次展现在他自己面前,他暴怒的摔烂了手机,结下来的影片录制中,在谈及妻子时,悲伤而愤慨又一次爆发,幸夫的爱恨仿佛恢复正常了。接下来,大宫碰到了温柔的女老师,愿意分担照顾孩子的义务,而孩子们也看似喜欢上了她。此时的辛夫又一次感觉被抛弃了,就像夏子的离去一样,好不容易找到的逃避之地却即将背离他,他又一次痛苦的离开,醉酒后一个人坐在卫生间的地上,却看见自己的手机屏保依然是大宫一家,此时的幸夫也许已经开始学会了爱、珍惜和保护,可迈出主动的那一步,无比困难。

大宫出了车祸,幸夫接到消息后匆忙赶去安抚两个孩子,带着长子去接受伤的大宫,一路上袒露心扉的聊天又一次将幸夫拉回了正轨,从自己口中说出了自己最不愿意面对的真相。

“即使长大成人,即使为人父母,人活着就会胡思乱想,不过,那些心疼我们的人的手不要轻易放开,千万不要瞧不起他们,更不要贬低他们,如果你不这样的话,就会变成我这样,就会像我这样身在福中不知福,最终变成没有人爱的一生…本以为分开没那么容易,其实分开就是一瞬间的事。所以啊,你们一定要珍惜,一定要握紧他们的手…”

所幸大宫是轻伤,幸夫将长子交还到大宫,自己黯然的坐着火车离去。在车上,他拿出了本子,开始写作,开始正视自己的悲伤,开始不去逃避所有问题,不再有借口和托词,开始让眼泪自然而然的落下,不去擦拭……

结局是相对美好的,片尾的理发呼应了片头,幸夫和大宫在人群中的对视是最完美的收尾,那是一份与过去的和解,与未来的期许,与现在的妥协…

这是一部很好的电影,很好看也不难理解,在和我们每一个人讲一个简单的道理,过好当下的生活,珍惜爱你的人,不要失去爱的能力,逃避是最糟糕的选择,直面自己,直面一切,你会收获更好的人生。

最后还是再一次感叹本木雅弘的演技彪悍!

 5 ) 別讓懂得來得太晚




2016.10.24.
HKAFF;百老匯電影中心;
位置在第二排,仰頭看天的造型兩小時。
映后見到了西川美和,對她的了解始源與這一次的電影節。

相信看過的人都會有同樣的感受——是枝裕和的氣味十分濃重。算不是十足的是枝迷,那光和影、鏡頭的切換、以及說故事的速度、最重要是幾個典型意向的表達,都有著是枝的標籤感(以上解讀是個人對是枝裕和的理解,勿噴,多謝!)


劇情方面似乎可以歸檔為:他的改變。

男主角是一名知名的作家,生活體面。牛逼哄哄的樣子。
20年的婚姻下兩人之間的感情已入千呎冰封,沒了過往的羈絆。

只是妻子的驟然離世,生活秩序被打亂。
髒亂的房子。不得不應對的外人。
無處安放的孤單。
老婆尸骨未寒時還想著和情人纏磨。

根本不懂什麼是愛。
根本失去的愛的能力。

此時為了有素材而寫。進入了同樣喪妻的大宮家中。
這兩位喪妻的男人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


作為知名作家,參與可笑的祭奠儀式電視拍攝,像個木偶一樣被拍攝內容牽扯著。悼念亡妻=工作,這可笑的定論。在看完妻子那條未發送的簡訊「我已經一點也不愛你了」。加上拍攝需要說句對妻子留下的信息。男主角直接暴走,被助理拖去河邊引發全場大笑。

和失去妻子的大宮只是簡短一句話「希望她回家」相比。

男主角幸夫在露出自己的不堪。

人的心有一天也會突然奔潰 ,這就是人。
人會瘋狂大笑,人會突感悲傷。人無法完完全全明白自己的情感。

他在混亂中,在與大宮一家三口的相處中,抽絲剝繭得理出了自己該面對的事情。

自己很喜歡的意向是1).男主變長變亂的髮型 。2)很討厭的名字_ 幸夫

在場外我向西川美和提問有關這兩個問題中,男主角的改變。

答案中透露著一個關鍵詞語:接受。

全篇最耐人尋味的場景便是最後男主角選擇走進妻子生前經營的理髮店,剪下自己一年多未剪的頭髮。他開始接受了別人的觸碰,與最初不願意他人的接觸到後來,自己主動去改變。

正如他自己寫的不知有多少百分比是真話的稿件:我對我妻子的懷念將持續在我這一生之中。
也是正是印證那句話「逃避越久越痛苦」。
這漫長歲月之後,只有自己獨身一人去贖罪,去面對。

他開始去面對。
當然也包括他非常討厭自己的名字幸夫,但是與他朝夕相處的大宮一家始終以此稱呼他,他也未作解釋也未顯得生氣。

到影片最後他說「別推開給予你愛的人,如果你失去,了也許終一生都不會有人再來愛你了」

這段台詞來此我笨拙的記憶。是男主角講給大宮的長子聽的。

因為幾句較勁的話,兒子差點會失去爸爸。這一句教導是要你明白;母親的離去是不可逆的,對父親的傷害尚可修補。

從這點開始,他已經改變了。


------------------家的意義 -----------------

最近一次進影院看是枝裕和的影片是「比海還深」

阿部寬與本木雅弘同是飾演的作家。前者頹廢找不到出路,以做偵探為生,卻似乎也存不下什麼錢,後者沉浸在名利的快感中,失去了對生命價值的把控。

同所謂喪失,喪失的是生活的快樂。而這個載體同樣來自于一個中心,那邊是:家。家被拆分了。前者是離婚。後者是喪偶。

在本片中,男主角是吃著便利店的飯,蠢得去問便利店員忌廉麵包里是否有蝦和蟹。卡車司機大宮,把二氧化碳和異味搞錯的八嘎,早熟的讀六年級的哥哥,完全不明世事也許還意識不到母親已離世的妹妹。

兩個鰥夫,和一對兄妹。組成的家庭樣式。

而回歸,而明白,而成長,全從家庭里來。

帶著孩子騎單車走過的路,陪著孩子從淘米開始做咖喱飯。


雖然對於這個形式的家已經不完全是傳統意義上的家庭,但是互相建立的羈絆,在幫助男主角找尋和找回自己內心低生活的態度,是一個最強大的力量。

生活總是在日復一日中找到陪伴和愛的意義。


------------------西川美和 -----------------



這是個非常值得收藏的細膩女導演。

女人說著一個男人的故事,認定會存在視角上的偏差。

敘事上有女性的柔潤和細膩,是能夠看得出來的。再加上男主角的很多心理活動的窺探。不難得出導演在男主轉變這塊花下的巨大功夫。


導演的回答都很耐心,喜歡她說話慢吞吞的語速,邊思考邊陳述的模樣,很具有魅力。


在現場回答的問題,分別來自演員選角、劇中著一對兄妹的拍攝、自己的拍攝契機和創作動機。
不出意外聽到了關於311東日本大地震的影響。還有對自己新作的底氣和信心。

女導演會格外在意現場的氣氛,這點似乎與以前見過的男性日本導演有所不同。



------------------ 寫在最後 -----------------

想起自己在念中學時候對媽媽發了脾氣衝出家門,連早餐都不願意吃,去到學校覺得完蛋了,老媽一定會大發脾氣。結果媽媽把早餐打包好送到學校,待我回家之後也再也沒提這件事情。記憶中自己和媽媽道了歉,但這愧疚卻始終藏在心裡。那樣被女兒衝著發脾氣的媽媽是怎麼樣原諒我的,始終無法明白。但是媽媽一定很難過,很難過。

所以其實換句話說:你什麼時候發現自己懂事了,都會覺得錯誤已經造成了。
因為愧疚你才懂得,因為懂得你才疼痛。可是如果可以的話,聽一句過來人的勸:別讓懂得來得太晚。


回到影片最後男主角帶著男孩子去找受傷的父親,其實便要教會他

「說重話了,馬上想起來,趕緊道個歉,那也好。起碼你還有這個機會。」


生命的不可逆轉,離去的不可挽回,生的人有著持續一生的痛,離去的人帶有無法挽回的憾。

我們害怕,故而說珍惜。

學不會離去的意義,起碼學會如何生,那便已是足夠了。



以上些許片段,個人不完全的感想,文筆拙劣,作分享和交流。

 6 ) 横亘在谎言与真实之间的暧昧矛盾

作为是枝裕和的嫡传弟子,西川美和不仅从风格上一手继承其师细腻风格,在题材方面也是无限接近,比如今年师徒俩心有灵犀地将男主角定位于“作家”,只不过师傅聚焦于失意落魄的作家,而徒弟则将镜头对准一个功成名就的作家。有趣的是,两位作家在自己笔下的文本真实与当下眼前的现时真实都不约而同地陷入迷失。《比海更深》和《永远的托词》两部影片均获得第29届日刊体育电影大奖四项提名,西川美和这部根据自己直木奖候选小说所改编而成的电影,亦得到是枝企画协助,更烙上浓浓是枝裕和的痕迹。 序幕卡司映现时,深津绘里的名字出现得挺晚,心里还奇怪这么一位大牌怎么卡司位排得那么后面,毕竟这次她与本木雅弘的合作,是继1995年《最高的单恋》之后时隔21年的再度共演,加上本木雅弘也是继《入殓师》后,暌违七年后重返大银幕,相当令人期待。剧情推进一刻钟后,心里大约有数了,如同西川美和酷爱的以死亡、葬礼、失踪或意外为正片引子一样,此番又是将死亡阴影先行笼罩全片。从处女作《蛇草莓》爷爷的葬礼开始,西川美和的惯用手法就是以死亡为分界点,倒叙回忆,贯通未来;《摇摆》以真木阳子不明真相的失足摔下吊桥,引发兄弟间看似牢固的情谊摇晃震荡;《亲爱的医生》则以笑福亭鹤瓶饰演的庸医伊野治失踪为悬疑倒置,众人记忆闪回拼凑出的往事拼图;《卖梦的两人》稍有变奏,不过也是一出异于日常的变故——一场将家产烧为乌有的大火,铺展开故事。深津绘里在平静甚至颇为冷淡地帮作家丈夫津村启剪完发后,就与闺蜜出发旅游了,关于她的最后一个镜头,是摄影机慢慢贴近她的视线,变为主观镜头,望向白茫茫的车窗外,从深津绘里冷而麻木的眼神里,观众很容易被移情,为下文的悲剧有了一点点心理铺垫,甚至我会得出这样一个类似幻想的结论:夏子是否预感到了悲剧? 镜头切到正在偷情的丈夫那边,在凸显衣笠幸夫的行为于性格的目的功能上,能轻而易举达成,但这种大反差的偷懒方法和后面流于说教的桥段一样,往往不能满足观众深层次的情感需求,也让某些资深影迷对套路化的发展失去期待,可能这是西川美和与其师的差异所在。不过是枝裕和近年来也越来越温情化,越来越四平八稳,大波动大幅度的情节走向渐渐少了,《永远的托词》剧本反而有是枝裕和早中期的影子。 从拒绝夏子当众唤他“幸夫”开始,我们心里大约对这个人有了初步定位——虚荣自大,自以为是,无视妻子,忽略过往,功利性强。因此当出轨对象也讨厌起他时,性格的树立及发展已经完成大半,衣笠幸夫被年轻女孩指责“谁都不爱”时,茫然及麻木的神情十分到位,他其实就是一个躲在壳里的可悲自大狂,沉湎于光荣历史的人气作家,已然走上下坡路,编辑诘问他的话令他恼羞成怒,不过他依然十分享受扮演一个“沉浸于失妻之痛”的名人,葬礼上得体的致辞和诚恳的悲伤表情,内心不由对自己万分满意,竟忍不住在网上搜索起评价来。这些虚张声势,到底也抵不过内心发虚,搜索词的逐渐变化体现了幸夫色厉内荏的本质,人物形象得到进一步完善,这些细节铺设都是典型的西川美和风格。 与其完美公众形象成为鲜明对比的是夏子闺蜜的丈夫——大宫,一个大大咧咧、动辄痛哭的粗鲁男人,性格简单直爽,感情充沛浓烈,阳一代表着衣笠幸夫不远回首的平淡过去,因此幸夫一度拒绝阳一的存在以及单方面闯入其生活的意愿。不过,当幸夫目睹阳一一家乱糟糟的生活时,或许是出于心底残存的一丝温柔,或许是怀着找寻素材的目的,也或许是想打破目前固步自封的状态,更或许是全因连他自己也无法察觉的某种优越感(两处住所的对比),他开始进入大宫阳一和两个孩子的生活。 西川美和在拍摄《摇摆》时曾表示:“兄弟,这仅仅是靠血缘,被连结在一起的两个人的关系,是多么的稀薄和危险。这就是我想要描写的。当然,这种关系也有发展的可能性。我个人的希望,是通过这部影片,能够发现人和人之间心的相连。”这番关于接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关系的宣言可视作她所有作品的宗旨,也是她所有作品的素材灵感源泉。幸夫与男孩真平与女孩小灯之间的关系从不无对立到慢慢融合,通过几组有意思的镜头表现——深夜等候公交车、看动画片、吃饭、骑车上坡等。这个阶段的幸夫在外部行为上似乎有所改观,甚至在和大宫阳一一家去海滩时,幻觉中出现夏子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故意误导观众,仿佛幸夫内心的冰山有所融化,影片基调往“治愈”方向越靠越近,可是观众心里仍有疙瘩,毕竟幸夫至此一滴泪都未流过,即使他已不再爱妻子,无论如何也是一个非正常的举动。这个奇怪的细节被两个人捕捉到——一个是夏子生前的理发店同事,质问幸夫“你想过她的生活吗”;另一个是幸夫的助手,池松壮亮的戏份不多,但对剧情有助推力,他不动声色地问幸夫:“老师你还没哭过吧?”。幸夫当然很尴尬,是的,尴尬混合着麻木,以“套中人”的乐观无畏扮演着保姆的新角色,并享受着与“失妻名作家”同样本质的虚荣角色。 如果这么拍下去,影片很快就要滑向平庸的深渊。西川美和抛出了戏剧转折,首先是破坏幸夫和大宫阳一一家以及小灯的老师共处的和睦氛围,西川美和再度运用其剥离生活真相的拿手好戏,在剥掉第一层“功成名就,岁月静好”的皮之后,继续剥第二层“互助即救赎” 的皮,这大概就是平庸导演与好导演之间的区别吧。生活并没有因为他们不提伤心往事、无视伤疤并未痊愈,而变得温馨美好,心病依然是心病,梗结依然是梗结,小灯生日会上无心的几句话,揭露了每个人其实仍停留在原地,问题不会因为沉默而消失。其次是破坏大宫阳一与真平之间貌似相互谅解的父子关系(之前几乎未正面提到),父亲独自沉浸在失去妻子的悲痛之中,却未意识到孩子承受的巨大压力,也折射了妻子还活着时,他作为父亲缺席的事实。再次是继续破坏观众从影片第一幕获得的观感,幸夫从夏子手机里找到了最后一条未发出的信息:“我再也不爱你了,一点也不。”他的壳终于全碎了,所有的假装和扮演像是一出丑陋的滑稽戏,他照见了自己的丑陋和自私,他的无奈和绝望,他的无能和冷酷,以为站在世界巅峰,其实早已跌落谷底;以为可以装作和死亡共生,其实早已行尸走肉;以为人生很长,其实往往来不及告别,而最让他痛苦的是,他无法和死亡较量,已经无法说声“对不起”,这也是他终于撕碎温情面具的决心临界点,也就是他和大宫一家暂时断交的契机。幸夫也终于发现关乎妻子的记忆不仅单薄,而且充满疑窦,关于记忆的自我篡改及不确定性这一特质也是西川美和在历年作品中反复呈现的,如《蛇草莓》中哥哥十分确定找到的蛇草莓,妹妹却从未找到过,如《摇摆》中弟弟对哥哥是否故意杀人的判定,如《亲爱的医生》中村民回溯医生从医经历。你所看到的生活远非生活,你所听说的人生远非人生,记忆会说谎,记忆会欺骗,记忆交织着秘密与谎言,谎言与真实之间存在着暧昧的矛盾。幸夫在回忆的迷宫里再次丧失生活的动力(如果说之前担任保姆,让他至少在表象上拥有“治愈”的可能。),重新堕入毫无意义的生活。 这三个破坏是整部影片的转折点,并逐渐引发影片的高潮,让分崩离析的人物角色们再一次聚拢,彰显剧本的扎实与打磨功夫。大宫阳一由于和儿子争吵心烦意乱,开卡车出了车祸,剧情并未滑向进一步狗血,克制止步于轻伤,重点给到幸夫重新联络上真平,两人一起赶往车祸当地医院,一路上一大一小心结的逐渐解开,让影片的情感逐渐趋于高潮,而阳一和真平的相互谅解,让独自乘新干线回来的幸夫遁入光明,灵感突降,久违的文字重新落于笔端,他写道:“人生,就是他人。”我得承认,这句话非常说教,非常心灵鸡汤。可是我也要承认,真的被结结实实感到了。失去亲人的悲痛容易理解,但如果是一个将自己隔阂于心灵之外、放逐自己于人伦之外的局外人,他的悲伤,可能要等许久许久才能软化、稀释成触手可及的温度,这种老生常谈对他来说,才是真正的「救赎」。那些曾放弃生活的人们,终于在历经误解与释然、落魄与奋起后,拐入意料之外,珍视生的每一刻与死的另一边。 影片的结尾,你尽可以贬之为可预测的鸡汤套路,但又有什么关系?纯净如冬日阳光的手嶌葵版《绿树成荫》,像远处春日汩汩流淌的山泉,将身心涤荡一清。以剪发开场,以剪发收尾,结构合拢,时光走了一圈,即使物是人非,即使谎言与真实继续暧昧继续矛盾,即使我们只能做远望的平行线,我们依然相爱。

 短评

深津绘里 黑木华 本木雅弘 西川美和 日本电影 爱情 经典 都不及小女孩白鳥玉季做得好!! 可惜深津小姐和黑木小姐出場太短....母親做的食物的味道.....我也12年沒吃到.......西川導演在映後談都說這是最佳作.........

4分钟前
  • 影毒肥佬
  • 力荐

慈悲版《消失的爱人》,救赎版《步履不停》,漫长版《百日告别》。

5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开场五分钟的剧本最精妙,三言两句点出夫妻关系的现状。之后主人公的几次情感状态转变,比起大多数的廉价煽情片自然是高明不少,可惜还是会不时地透出生硬和庸常。所幸女导演在情感刻画和细节处理上的绵密,还是很好地完成了自我救赎的主题。本木雅弘演得非常出色!

8分钟前
  • 凹凸
  • 推荐

片子让我想到刘墉的一句话:人生是一条不归路,走上去,就回不了头。过了就过了,成了就成了,做了就做了,错了已经错了。

9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推荐

「原以为别离是不太容易的,但其实别离就是一瞬间的事情。」本木雅弘自《入殓师》时隔七年再度担任男主的作品。一趟漫长的告别与自我救赎之旅。人这一生啊,总是要得到、要失去,要走近、要离开,每一个时间段的自己都会有不同的经历和感触,学会和自己告别,就是对生活的一种虔诚交代吧。

11分钟前
  • kiki204629
  • 推荐

日本宣传二胎普及片

12分钟前
  • 九個9
  • 还行

#日本电影周# @大光明 三星半,不可否认非常工整、制作上很端正的特典型的日影作品,但是个人感觉,也许正是这种工整——比如容易知道作为作家的男主最后会出书得奖,比如认识到这是一趟漫长的告别与自我救赎之路,观影过程中始终等待着一个触碰泪腺的转合点,当那个点来临的时候反而投入不进去情绪

16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推荐

中规中矩的设置,但是拍摄的稳重,出来的效果就好,而且有一处的处理很有灵气,我超级喜欢。超16mm的胶片质感大银幕看真是棒啊 7.7分★★★★

20分钟前
  • qw0aszx
  • 推荐

5分钟戳你一下泪点什么的真的很想说够了!但还是要比那种整理妻子遗物不停闪回之类的丧妻片要高明,主角都演得中规中矩,子役神演技,唯一能与之匹配的只有黑木华的床戏啊(认真脸

21分钟前
  • T
  • 推荐

西川美和作为女性导演,表现男性丧妻的心理历程,如此视角的反转很有意思且具挑战(自我意识过剩虚荣虚伪的小说家如何在他者—两个小孩和憨厚司机父亲的介入下得以心灵净化,从而达到对妻子的赎罪和自我救赎)但说教煽情,深度欠缺,小孩表演调度差等缺点也暴露无疑(开头剪头发那段夫妻间的对话反倒是

26分钟前
  • 荒也
  • 还行

大银幕上出现深津绘里的时候,有种赞叹在心里丛生,她真是结结实实地美。内敛而不自知的美,而且并不寡淡无趣。这种令人叹服的电影脸,章子怡也有一张。但大和女人的气质更吸引人。永い言い訳,港译漫长的借口,比内地版本更有一番隽永的意味。

29分钟前
  • S.
  • 推荐

同樣在家庭細碎中找到自我,這是節奏拿捏得當,人物發展也合理的。西川不像前輩那樣迷戀「家庭」這個單位,她更關心家庭裡面的每一個人。

33分钟前
  • sean cheung
  • 推荐

西川美和居然拍了一部治愈系。海边深津绘里出现在本木雅弘幻觉中的时候我流泪了。

34分钟前
  • matchbox
  • 推荐

16mm胶片下的哀愁光感,对于自己的“托词”或许已经结束,但逝去的东西却永远回不来,本木雅弘最后的眼神中包括了太多的内容。就像她夫人在场刊中所写的那样,“幸夫真的是”幸福的丈夫“吗?”,或许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西川美和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出发,最终抵达了“离别”这个终点。

36分钟前
  • xxhhcc
  • 推荐

人物很好,表现都不错,本以为想讲深邃一点的故事,慢慢沉下去,转折到照顾小孩子就俗了,鸡毛蒜皮,零零碎碎,本本雅弘的虚伪、自责、无力,缺少真正的灵魂支撑,后面又拉回来了一些。西川美和不愧是是枝裕和的徒弟,还是没彻底走出小清新的内核,拍着拍着,又回去了,甜腻,感性,不理智了。

41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以为人生很长,其实往往来不及告别,你无法和死亡较量;以为站在世界巅峰,其实早已跌落谷底;以为可以装作和死亡共生,其实早已行尸走肉;人生,就是他人,就是珍视生的每一刻与死的另一边;打开手机看到那条最后的信息,从剪发到剪发,时光走了一圈,我们物是人非。

4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311的回聲。如何面對伴侶的離去?連悲傷也無法,火花早已燒盡,感情怎樣也投入不了,但生活就是被刮空,以為將寄託放在孩子身上,其實是渴求被人需要的感覺,可能也是渴望愛的一種吧,「要珍惜愛你的人,不要做出不尊重和背叛她的事。」老生常談,但實在。看到身旁友人哭起來,幾乎想抱著一同同哭...

46分钟前
  • 何阿嵐
  • 推荐

当逃避替代生活成为日常,依赖一旦戒断便是比逃避前更汹涌的无处可去。一树绿叶枯尽,主干才有冬阳下更洗练的笔挺。

51分钟前
  • 山上风下
  • 还行

两个大男人结结实实体验了一把“丧偶式育儿”。离开了妻子,就凭着一身本领,迅速把日子过成了屎。除了对婚姻情爱、人与人羁绊的反思,这个片子也重申了一个不变的道理:对自身的救赎,往往从为他人提供的救助开始。看起来似乎是救别人,到头来会发现,其实归根结底是在救自己。

54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鸡汤有点浓,主角特别杰克苏。虽然批判的是他自私的世界观,可故事里不就是全世界都为他而生的节奏么。。。其实拍的不差,演技也一流,但是剧本感太重。

55分钟前
  • やま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