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长的夫人

剧情片其它2017

主演:杰西卡·查斯坦,约翰·海尔登贝格,丹尼尔·布鲁赫,蒂莫西·拉德福德,伊芙雷特·多,伊多·戈德堡,希拉·哈斯,迈克尔·麦克埃尔哈顿,瓦尔·马罗库,玛尔塔·艾索瓦,丹尼尔·雷提莫斯基,弗雷德里克·普雷斯顿,西奥·普雷斯顿,戈兰·卡斯蒂克

导演:妮琪·卡罗

 剧照

动物园长的夫人 剧照 NO.1动物园长的夫人 剧照 NO.2动物园长的夫人 剧照 NO.3动物园长的夫人 剧照 NO.4动物园长的夫人 剧照 NO.5动物园长的夫人 剧照 NO.6动物园长的夫人 剧照 NO.13动物园长的夫人 剧照 NO.14动物园长的夫人 剧照 NO.15动物园长的夫人 剧照 NO.16动物园长的夫人 剧照 NO.17动物园长的夫人 剧照 NO.18动物园长的夫人 剧照 NO.19动物园长的夫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9 20:01

详细剧情

  据最新消息,《北方风云》、《鲸骑士》女导演妮基·卡罗将执导拍摄一部讲述二战时期纳粹屠杀犹太人题材的影片《动物园长的夫人》,该片改编自戴安娜·阿克曼同名小说,已确定由“劳模姐”杰西卡·查斯坦、丹尼尔·布鲁赫(《无耻混蛋》) 、约翰·海尔登贝格主演,《雪花与秘扇》编剧安吉拉·沃克曼负责脚本,另外焦点影业和环球影业则分别获得了该片北美以与欧洲的发行版权。 原著小说《动物园长的夫人》的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的华沙,在德军斯图卡轰炸机的肆虐下变成了一片废墟,城里的动物园也一起遭了殃,动物死了一大半。动物园园长简和他的夫人安东尼娜开始将犹太人偷偷带进空荡荡的兽栏。动物牢笼变身为诺亚方舟,躲藏在兽栏内的人以动物为代号,而动物却起了人的名字。每当夜幕降临,“游客们”便走出黑暗,一同用餐、交谈;遇到少有风平浪静的光景,还能来场钢琴音乐会。简活跃在波兰的秘密抵抗组织中,他将弹药埋在大象的围栏里,将炸药藏在水獭、獾、小土狼、猞猁代替吧这些动物身上……

 长篇影评

 1 ) 自己的观影感受,还是推荐没看过原著的可以看看

有剧透

很多人说有很多玛丽苏情节,我觉得还好,我一向只要电影让我有思考又感动,那便是一部好电影。

这部电影是年三十的时候看的,看标题以为是一部关于动物的电影,应该是有趣的,过年看也是很适合,别问我为啥不看春晚,我爸妈看电视剧,我能和她们抢吗。。。。言归正传,开始看着女主救小象,还是觉得真有爱啊,很温馨的电影,然而,忽然间一颗炸弹下来,才发现是一个讲二战时期犹太人的故事的电影,一个救命的故事,一个绝望中透出一丝丝希望的故事。

虽然说过年是不应该看这部电影的,因为感觉太悲伤。但是看完我觉得很感谢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感动与悲伤,让我在这个欢乐的日子里,在此明确一些事情,人生最重要的是健康与自由,没有自由亦或没有健康,做什么事有意义的呢?

有一个昆虫学家,被抓走前留下了他研究十几年的昆虫样本以及资料,很难以相信,仅仅因为他是犹太人,那个时代他被关入集中营,受到迫害,最终因为溃疡而死,后来,他的朋友告诉园长他的死讯,他的研究成果再也无法展示了。。。

故事中,被解救的第一个小女孩让人印象很深,她被士兵侮辱,然后园长仓促下紧急救助了她,小女孩浑身伤痕,到啦动物园,园长夫人把她安置在地下室安全的地方,起初女孩因为被伤害,眼神里满是惊恐,园长夫人送给她一只可爱的兔子,通过小动物慢慢治愈她的心,同时,聊天中,园长夫人也向小女孩袒露自己的过去,叙述中,园长夫人也曾经颠沛流离,四处躲藏。时间流逝,新的获救者的加入,小女孩也在最终重新敞开心扉。。。

人心太可怕了,很难想象,一个民族因为希特勒一句话一个号令就被歧视,伤害他们的人一点也不手软,写这些的时候想到当年的南京大屠杀,无论老幼,无论妇孺,统统烧杀掳掠,日本军队毫无人性,集体作恶,那个时候的中国人没有自由,没有人权,任人欺凌。。。

当然,这部剧主要还是人性的光辉,园长夫妇为了正义与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以及面对很可能发生的牵连展现出来的勇气,教授为了学校的孩子们有机会走,却说孩子们还在这里,我不愿离开,还有很多很多。。。

我想,这世界再不要发生这样的事情了,不因品行,只因为她的民族长相。。。便对她歧视,对她施以暴行,而且盲目行恶。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勿喷。

 2 ) 《动物园长的夫人》:抛开原著,一路向玛丽苏情节狂奔

两个多小时的电影,看了两次才看完。所以,槽点有点多。

很多电影,要么直接就是大烂片,根本就不会打开看,或者是坚持五分钟都会异常困难的那种,反而是极其容易处置的。丢弃它,心里不会有任何波澜。然而,处于不好不坏位置的电影,总是容易让人心生遗憾。吐槽也不能尽兴,因为它有自己的亮点,但是要说好吧,不过就在及格边缘。所以要写這篇影评,还是蛮纠结的。

全片最精彩的部分都集中在片头半小时内。

第一幕,片头几分钟,画面和画面所描述的生活都美到爆。

经营着一所动物园,里面有各种稀奇的动物品种。园长杨和夫人安东尼娜是完美的夫妻档。每天早上,杨先起床,清理动物们的宿便。安东尼娜会在床边静静的坐一会儿,注视着熟睡中的孩子和两只奶气的小豹子,发一会儿呆。之后会起床帮杨一起清理,打扫园区卫生。一切准备就绪,夫妻两人一左一右的站在大门边,欢迎新的一天入园观赏玩耍的大人和小孩。

如果生活星级评分最高是5颗星的话,我想很多人都会忍不住在这些场景如诗如画徐徐展开的时候怒刷个5颗星。

可惜,并不是酱紫。意外平静的美好,总是在大战和杀戮突然爆发的那一刻形成极强的戏剧张力。在情绪铺陈上,并没有什么错。《珍珠港》、《战马》等战争题材的电影无外乎都是这样的操作手法。惹人吐槽的是,编剧大大强行把一个记录性质的题材变成了一个玛丽苏画风的奇怪东西。

在原著(《动物园长的夫人》)与原型人物中,安东尼娜就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家庭妇女。并且在家庭关系中,札家占绝对权威主导地位的是杨。杨是个科学家、自然学家、动物学家,经营一个动物园,他是完全专业的。

而在电影中,却把杨的戏份和角色都弱化掉了,扎家的顶梁柱变成了安东尼娜。以至于全片两个多小时看完我都没确切搞明白杨的职业。存在感弱的还不如被编剧拉来和安东尼娜组CP的罗茨。

刚出生的小象,差点窒息而死,在安东尼娜的抢救下和杨远远的观看下,这个电影的主角易位了。战争爆发,德国军队大肆屠杀犹太人,本来应该大放异彩的杨,会在枪林弹雨中揭开自己的另一重隐秘的身份——特工。

可是剧情的走向,却是狗血八点档。作为动物研究专家的罗茨,摇身一变成了德国军队新宠,手握华沙犹太人生死。安东尼娜以保护犹太人为名,委屈的半推半就的和罗茨搞起了暧昧,什么一前一后体式共同拉野牛啊,蹲在水盆边一起洗手哇,应急状况下还搂搂抱抱外送亲亲呐。花样戏码,玩的那叫一个666。一边是面对地下室藏着的百十来号犹太人,苦情又励志,彼此取暖鼓励;一边是在杨的醋味下表示无辜,在罗茨的步步紧逼下婉转拒绝。

所以,电影从前面半小时的美好场景到人物出场,到炮弹来袭,一片恐慌。场景不同、桥段不同,解决方式基本都是围绕着安东尼娜和罗茨,一个小绵羊式的求救,一个实权大佬式的护佑。

扎家成为这场血洗屠杀中的幸存,且用微弱的力量拯救了两百多名犹太人。

就酱,平凡人用平凡的力量,在民族危难面前,拯救了自己的同胞。虽然电影解读的异常让人愤慨,把一个女性的角色抬上了神圣的高位,忽略现实事件中的脉络,这样对待历史和现实的态度,让人无法接受。但是因为这个电影,让很多人找来原著寻求真相,倒是一个很好的启发。

杰西卡·查斯坦演技很棒,从发型到说话语气,分分钟的小雀斑即视感。从《星际穿越》中库伯的女儿墨菲到《火星救援》中的梅丽莎,杰西卡一直扮演着线条硬朗在性别指向上偏中性的角色。这次的动物园长夫人,虽然角色改编被诟病,但是她释放出了女人的柔美和坚毅。

p.s.有多少人是因为这个开场画面打开的,请默默举手

 3 ) 没看到坚挺的对抗,看到的是战争中无所适从的柔弱

冲着动物园去的,但是没怎么看到动物,演的是动物园的女园长。偏偏这个角色还没有设计的很好。

我理解主创应该是想揭示男女主身处二战,作为犹太相关者在对抗法西斯时候的表现(要不也没必要说二战)。影片中的男主的确是铁骨铮铮的汉子,极富谋略,面对纳粹不卑不亢,而且还在集中营活了下来,他和女主战后重逢让人非常感动。

男主主导的对纳粹的非暴力不合作的软对抗,是本片当中最提气,最温馨,最有力量的剧情。但是当男主被抓走之后,剧情的力量却急转直下。

女主作为影片的剧情支柱,显然没有起到立起剧情的重要意义。女主在面对纳粹侵袭和无理要求的时候,显示的却是手足无措和无所适从,这使得本片的下半部分完全崩塌掉。一没有专业知识,二没有支撑的力量,这显然与我所知的女主原型有着很大的出入。

 4 ) 改编剧本用玛丽苏毁掉了一对伟大的夫妇

作为原著粉一直都很期待这部电影,而且恰巧扮演札家夫妇的两位演员都是很喜欢的。从立项就开始盼,等了很多年,但终于看了这部片之后,感觉特别失望,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生气了。

当然,喜欢的两位演员chastain与heldenbergh的表现还是很出色,尤其佩服heldenbergh在剧本严重underwritten和瞎胡改老杨的情况下他还是最大限度地把书里那个严肃又粗线条地爱着妻子的老杨的一些特质呈现在了银幕上,他的身高、身材和面庞太古典了,跟老杨一样有点沉默、古板但又能够依靠,演得很细腻,看得我非常触动;chastain终于回归了生命之树风格的戏路(短评那些说出戏的你确定你没带着偏见去看吗?chastain出道的生命之树和存身都是温柔女性角色,比帮助、斯隆之类演得好多了[抠鼻]),我想象不到由其他人来扮演antonina,除了外貌上的些许相像(短评还有说女主线条硬不像贤妻良母的,去搜下antonina本人照片,脸部线条比chastain硬多了,这并不妨碍她成为一个温柔慈祥的家庭妇女,以貌取人不好)之外,作为animal lover的她和动物对戏时的那种温婉和自然流露的慈爱很难不让我想起way of grace的母亲。虽然剪辑有点毁,强行波兰口音也不太对付(但是努力模仿antonina细声细气的人妻语气还是很可爱的惹,做得也比较好),但多年后再次看到她诠释贤妻/母亲角色,十分感慨,也喜欢这个表演。很感谢他俩把这两位英雄、也是我个人非常喜爱的角色诠释出来。

然而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是演员也无法拯救的,就是这个可怕的改编剧本。

antonina在原著与原型人物中,就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家庭妇女。并且在家庭关系中,札家占绝对权威主导地位的是老杨。首先老杨是个科学家、自然学家、动物学家,因此动物园的事务,老杨当然是全权参与的,因为他比antonina懂太多了。一个这样的老杨,在开场的救小象戏中,站在围栏外面抱着孩子干瞪眼看着antonina救?还把heck放进去?编剧你在搞笑?老杨性格比较强势和严厉,老婆方面更是管得很严(那个年代比较传统地被称为妇道,但现在看起来确实有点problematic了),他坚持无神论、不许曾信仰宗教的antonina去教堂,认死理、吵架时访客们帮她说句话都要炸毛,札家小女儿特蕾莎还曾透露父亲禁止母亲化妆。一个这样的老杨,在拉着妻子一起去找同是动物学家和动物园管理者的前好友heck那场戏里唯唯诺诺地看着妻子,听命于妻子发出的信号,在整个对话中处于弱势的地位?编剧你在搞笑?还有什么吃heck飞醋,我靠,什么玩意啊- -|||| 此类的颠倒在影片中还有很多。我理解编剧可能是为了突出女性角色,也可能有heldenbergh在贵国不是很有名的原因,才把antonina和老杨的性格做了点改动,这样虽然看上去antonina戏份更多了,但实则完全削弱了antonina这个角色最让人觉得伟大的地方:她完全不是一个强势的人,只是普通的母亲/妻子,也更是不懂政治和战争,但却在老杨离家参与起义后撑起重担,在拯救犹太人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坚决的勇气以及对人和动物一同的大爱。这样的对比明显更为震撼。编剧简单粗暴的switch gear,一方面是让可爱的老杨的戏份遭受重创(并且在救人与起义中的作用被削弱了,英雄不答应!),一方面也让antonina的角色深度与层次打了折扣。

切了老杨的戏份之后玛丽苏编剧终于藏不住自己kink的马脚了——快快让我给heck加上130页戏!!!!!!!!!于是,好端端的一本札家夫妇救人记,就这样变成了琼瑶狗血三角恋。原型人物中heck确有其人,柏林动物园的管理者,狩猎爱好者,动物学家,老杨的同行及好友。并且他也确实对antonina有好感(原著中说是heck曾向antonina表白过说她像自己的初恋╮(╯▽╰)╭),否则她也不会如此信任地把动物都寄养到heck的动物园,酿成了新年狩猎之夜的惨剧。但是戏也不带这么加的吧…有点什么事就去找heck(原著heck也就一头一尾三章戏份港真,虽然理解电影改编需要整合紧凑人物,但这么个合法还有加的那些戏真是够了),还带有奇怪的暗示,仿佛antonina是宇宙最巨绿茶婊,用美色勾引全世界最无辜最好的纳粹备胎heck,从而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heck不得已最终黑化了。什么tm鬼玩意啊?你想整合角色可以,加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是什么恶心的kink啊?!antonina如此伟大的平民英雄被你一颗狗血玛丽苏的心改写成这样,你也真有脸!!佩服特蕾莎,在波兰首映看片竟然没有甩脸子走人…

在读书时,最震撼我的,也是这本书的核心,是动物和人类的一条对比线。必须被阻止的猴子adolf,凶猛食肉的北极兔wicek,爬烟囱的仓鼠(名字太长不记得,很多z和k),最后回到灌木丛的老猫balbina,象征着老杨的爱的大象jas……这些动物在书中并不是简单的动物,而是战争的进程对生物/也是对人类的影响的映射。知道要改编之后我就在担心剧本的这个方面,担心改不出这个奇妙的parallel,结果果真这样的担心变成了现实。片中的动物大都只是动物而已,任务即是可爱地出现在电影中吸引观众,“望向它们的眼睛就能看穿它们的心”可能算有一点吧,但没有更多的扩展。可能编剧心疼副导演,实在不想让其太累,所以直接扔掉了这本书的核心线,转而疯狂扩充上面所吐槽的玛丽苏三角恋,我也是服了。如果本身就是只想写玛丽苏,那干嘛要披上原型人物的外壳消费人家啊。除了动物住家/人住笼子里用动物的名字当代号和上面说到的小兔兔告白戏之外,我没看到任何这种parallel的明显的体现,包括后段最高潮的段落之一——antonina对纳粹士兵(非heck)和苏联士兵的感化(像她救活小象一般)那么震撼的几幕也被编剧直接砍掉,无语凝噎。

编剧的玛丽苏似乎也影响了导演。这是我第一次看niki caro的片,不知道之前两次有奥提的戏是不也这样,真是不行啊好野鸡各种胡剪,好几场大戏眼看着情绪马上要起来,咔嚓就剪了,好多次。导演虽然有女性的温柔,但太想表现自己的视角,而忘记了怎么串故事,讲事儿没有重点,白天救人晚上夫妻滚床单白天再找heck完后再晚上夫妻滚床单吃饭照顾访客搞艺术琴棋书画聊天啊突然生了一个孩子又突然老杨下落不明生死未卜了?!什么鬼?老娘的明信片和jas跑哪去了????苏联士兵和老鹰的戒指又在哪里??????后面20分钟处的剧情本该是电影的大戏肉,也是园长夫人的英雄之举。可实际上导演在这这段时间里一直在赶,不知道急什么,还删除了很多比黑化复仇的heck好得多的、antonina最大的戏肉。然后其中零星的不怎么流水账的部分就是antonina去勾搭heck的戏哎我去你大爷,不知道说什么好。港实话删除的情节哪个不比勾引heck有意义更震撼啊?!老杨的好些事情也不给说清楚(但是有一个裤衩和大腿的镜头给得特别清楚还停留了好几秒简直辣眼睛这是什么剪辑),各种流水账以及突然大跃进,也是醉了。还有儿子Ryz的两位演员很难相信演的是同一个人(木讷大概是他们唯一的共同点lol)。为什么这些问题试映的时候没人提出呢,都光顾着哭了吗?看完真的是很窝火啊,当你满怀期待脑内的是一个有着高大上人类/动物parallel的平民英雄的感人二战故事,拿到手里时却发现是玛丽苏狗血三角恋流水账,这落差,真是杀人的心都有了。

札家夫妇伟大无私营救犹太人反抗纳粹的传奇故事是非常重要的,值得讲述并代代流传。尤其是放在当下的环境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但是这部电影却显然不是他们故事的最好载体。罪魁祸首便是编剧——如果你还有机会再次改编这样的故事,安琪拉·沃克曼女士,请收起你的一颗玛丽苏心,尊重一下人物原型,不要用过度改编、狗血三角恋这样乱七八糟的东西来抹杀、亵渎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伟大的平民英雄。

最后推荐大家读一下原著THE ZOOKEEPER'S WIFE, 作者是从antonina的日记提取出的这部书,基本是纪实的。而且也能从书中了解到很多历史、宗教、艺术与生物自然学科的知识。好像也有中文译本了?不知道翻译如何。

 5 ) 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种族清洗,经历了些什么

犹太人大屠杀(波兰首都华沙,希特勒,法西斯)

发生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纳粹德国入侵波兰(华沙)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战场正式燃起。在波兰,德国入侵后便对犹太人进行洗劫和集体屠杀,犹太教堂被捣毁,犹太人被判处集体罚款。很快,所有波兰的犹太人都被赶进了犹太隔离区,过着与其活着还不如死去的、无比痛苦的生活,饥饿还严重地威胁着他们,传染病也在极其拥挤的犹太人区内流行。最接近犹太区出口的犹太人随时都可能死在德国士兵的枪口之下……

放逐希腊犹太人是法西斯最野蛮的行径之一。长达十天的行程,等被驱赶的犹太人到达集中营时已疲惫不堪,等待他们的却只是奴隶般的劳作和肆意的被屠杀。 最著名的华沙犹太人起义是犹太人愤然抵抗法西斯的一个光辉例证。(历史记载:1943年,当德国人企图彻底清除华沙犹太区的时候,遇到了秘密武装起来的犹太人战斗队的殊死抵抗,战斗异常激烈,犹太人两次将德国人击退。后来,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过大,加之犹太人处境的恶劣,在德国大炮、坦克、火焰喷射器的威逼下,犹太战斗队转入了殊死的巷战。德国人为将隐藏起来的犹太人赶出来,放火烧了住宅,向掩体内投掷发烟罐,炸毁了下水道和地下避弹所,最后以犹太教堂的被炸毁而宣告犹太人起义的失败。在这场持续28天的战斗中,有数以万计的犹太人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6 ) 观影体会

看完心里有一些压抑 同时很敬佩 人性的两面 人性的拉锯 纳粹对犹太人的摧残 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恶行

好的是有一方承认错误忏悔错误 而日本却一直在逃避反驳篡改 看到大阪因为慰安妇雕像而断绝友好城市关系 感到心痛

国难日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我们站在先祖曾在的土地上 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 上一代的血的牺牲就是为了后代能站起来

二战纳粹恶行与现在德国人有什么关系 他们承认了也改过了也一直在警醒自己

那二战日本与现在的日本政府都做了什么呢

有时候很悲观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听到得到他们的道歉 但是我们不会忘记 并一直会记得 也刺痛他们 真想是不会因为时间或任何形式的篡改而改变的

 短评

劳模姐这次演技发挥有点失常,可能角色太圣母心显得做作。口音有毒,结局太大团圆了,导致高潮时艺术性不强(尊重原事件可能牺牲了艺术性吧)。配乐较薄弱,丹尼尔布鲁赫太特么帅了,穿军装这腰看得我站错CP,而且爱得好深沉,放过了劳模姐也放过她儿子。但女主设定很婊,利用肉体和别人的换取想要的

8分钟前
  • Loiskinner
  • 还行

从头哭到尾。太沉重的一部电影。

10分钟前
  • 一夕
  • 推荐

‘多年的躲躲藏藏让我对人类失去了信任,不知他们是敌是友;唯有动物,动物和人不一样,你望向它们的眼,就能一直看到它们的心。也许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动物多过人。’

15分钟前
  • 私~川流
  • 力荐

不知道为什么关注度很低,但历史事件本身就已经够震撼了。

16分钟前
  • 五大湖口设计费
  • 推荐

以后去波兰,想去华沙动物园看看。

21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推荐

评论怎么肥四…这么有人道主义精神的故事是怎么看出圣母婊的???不如你也像这样婊一个我看看

23分钟前
  • 糯木
  • 还行

劳模姐的新片,21:9画面先睹为快。

24分钟前
  • 与碟私奔
  • 推荐

温吞

27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以为外语片,特地回家换上眼镜,结果所有角色一律满嘴瘸英语..可以说是辱德了。某仓鼠又是纯爱系圆脸纳粹(噗),痴迷人妻,却只须摸了个手就幸福感满格,无意间还促进人夫妻感情助攻一枚二胎,仍不气馁放任自己被正派们继续欺负得嘤嘤嘤。好人有好报系列。动物萌点牵强。

29分钟前
  • 安藤快跑
  • 还行

在中华艺术宫的波兰影展看的。一堆评论都说“三角恋毁片,侮辱原型夫妇”,我觉得还好啊,没感觉太突兀啊。人心是肉长的,能一点儿不开心的时候都没有吗,床尾合挺好的啊。观众都挺感动的,居然有长达一分钟的掌声。

31分钟前
  • 到里斯本看海
  • 推荐

我讨厌政治,我恐惧政治。(劳模姐好厉害,怎么能演这么多角色,还能都演得这么好。

32分钟前
  • Melodia
  • 推荐

这个题材为数不多暖而简单的电影。只是对女主角的演技无感。其他演员都不错。如果能像哆啦A梦从军国主义的刀下救动物园大象那样,动物做主线,犹太人副线,会更好。

37分钟前
  • miss.JC
  • 推荐

查姐真是个大美人!!!!!

42分钟前
  • Delia
  • 力荐

52/100 全名应该是《动物院长夫人和她的三角恋》,这么叙事简直是对伟大的原型的亵渎。

45分钟前
  • SELVEN
  • 较差

该片改编自戴安娜·阿克曼同名小说,由女导演妮基·卡罗将执导拍摄。二战时期纳粹屠杀犹太人题材的影片《动物园长的夫人》。

50分钟前
  • 二战电影馆
  • 推荐

还可以,虽然呃私心想活下来的动物多点,看见原著党说书更好,希望书能更多一点温柔气息。

54分钟前
  • 珍妮的肖像🦄
  • 推荐

故事很平,叙事温吞。类型片中较没有存在感。好在始终洋溢暖意,好在劳模姐一如既往的出色。

56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还行

哎,每次看完阿姨再看其他人的表演,便觉得,这世上99.9%的人,即使努力了一辈子,都比不上甚至是年轻时的阿姨的七成功力。阿姨这种天赋型的演员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信手拈来一颦一笑不颦不笑正脸背面都精准表达角色心理。(前看阿姨“Gabrielle-2005”)

60分钟前
  • vivi
  • 还行

期待了好久终于上映了,周日这天我准点进去惊讶地发现几乎满座,很多美国老奶奶老爷爷。很喜欢这种历史题材的片子,而且还是真实事件改编的。最后女主团圆时,影院里此起彼伏的啜泣声。我看到不少人都抬起手擦眼角。愿人心善良,世界和平,再无战争和苦难。

1小时前
  • 樱桃要加油
  • 推荐

略為流水帳,動物和人的呼應隱喻沒有做出來。如果沒看過原作應該就三星。但是看過原著的話...再扣一星。真的電影劇本走向有問題...不喜歡增添與男二的詭異互動及性騷擾情節...Antonina和Jan故事本身就很有力量了,不用改這樣的肥皂劇情也會很動人

1小时前
  • 裘笛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