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男孩猛龙过江

剧情片大陆2014

主演:肖央,王太利,屈菁菁,郝凯瑞,曲婉婷

导演:肖央

播放地址

 剧照

老男孩猛龙过江 剧照 NO.1老男孩猛龙过江 剧照 NO.2老男孩猛龙过江 剧照 NO.3老男孩猛龙过江 剧照 NO.4老男孩猛龙过江 剧照 NO.5老男孩猛龙过江 剧照 NO.6老男孩猛龙过江 剧照 NO.13老男孩猛龙过江 剧照 NO.14老男孩猛龙过江 剧照 NO.15老男孩猛龙过江 剧照 NO.16老男孩猛龙过江 剧照 NO.17老男孩猛龙过江 剧照 NO.18老男孩猛龙过江 剧照 NO.19老男孩猛龙过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51

详细剧情

  本片讲述了倒插门被媳妇全家嫌弃的王小帅(王太利 饰)面临生活困境,决心放下一切实现梦想,于是他找到了老同学肖大宝(肖央 饰)。曾经因为拉大提琴的女孩马璐(屈菁菁 饰)而分道扬镳的两人又聚在了一起,决定前往美国勇闯选秀节目。两兄弟千辛万苦来到纽约,却阴差阳错卷入了黑帮斗争事件。虽然他们只想取得好名次,但是却引发了一系列爆笑事件,更让他们摸不着头脑的是两位来自朝鲜的神秘杀手竟然也和此行有关。万般无奈之下两个“老男孩”决定这次把大的!能不能成功逆袭,会不会惨死他乡就看最后决赛!  《老男孩猛龙过江》是5年前爆红的微电影《老男孩》的大电影延续。

 长篇影评

 1 ) 你已经去过纽约

背负着期末各科小挂的压力迷迷糊糊地访问了前前任的首页,负能量这种东西果然从不单行。在学妹的寝室睡到昏天地暗,起来被拖去电影院,没精打采地买了华臣今天最后一场《老男孩:猛龙过江》。
对筷子兄弟的印象还是高二时邓男神物理课上看的《老男孩》,当时的我看到最后哭得一桌纸巾后来还回去偷偷看了好几遍。那首歌可真好听,“任岁月风干理想再也找不回真的我”。那时的我矫情脆弱又极易感动,高中也正好是需要鸡汤的年龄,梦想二字嵌在一无所知的大学名字里,咬咬牙再做一套文综。
而再被刷屏又是《小苹果》火起来的时候。六月初在北京太古里外的大屏幕上看过一次,辛酸笑笑,你要红而我要生活,只是你再写不出那样好听的歌来。

对于生活在底层的人而言,谈梦想是件奢侈甚至荒谬的事情。其实对谁都一样,如果梦想和现实差太远——不过如果离得近的话,也就不叫梦想而叫目标了吧?
肖大宝在洗浴中心的舞台上唱着三俗歌曲陪客吹瓶到吐,王小帅倒插门在逼仄的四合院里忍气吞声被家里的狗叼去盘子里的肉,夸张了的卑微其实远了看都差不多。别人说起你的梦想时不自觉加快了语速的轻蔑倒也寻常,心酸的是再被问及梦想,你连将它说出来时都要字斟句酌。
早上刚刚结束大二的最后一场考试,差强人意,乏善可陈。前几天看了哈工的学弟斗志满满的大一总结,难得羞赧自己活得妥协,但细想来每一天却都是过得拼尽全力的。
没读汉语言但依然在坚持写作,没考上好大学但依然没放弃学习。在组织里努力工作不懈不怠,熬过夜起过早——它们都是布衣,攀不上梦想二字的亲反倒是那些曾经信誓旦旦的承诺一个个被实践所鸡击破,爱过了梦想里的人才发现深情如此反而喘不过气来不如相敬如宾,试过了言之凿凿的生活才发觉,和厚重支票堆起来的优渥相比,宁可在陌生街头看一场电影,无所谓是不是有人陪。
这样想想看,没有王小帅在纽约街头说的那么悲凉,“成长就是意识到梦想不过是一场场幻象”,反而是自己一个个戳破了那些本应该是幻象的梦想,把最真实的生活留了下来。
我觉得这样挺好。

马璐去纽约前说肖大宝给不了她想要的生活。她引经据典道:“前进的人都不能回头看,否则会变成石头。”
肖大宝最后惊为天人借助同卵偶爸白虎二人组逆转团灭全场后,站在盛装死里逃生的爱人面前说:“我变了五年的石头,现在我醒过来了。”
不过他们依然没有在一起。这个结局被观影三女人奉为“最好的结局” ,不过我倒在回味那句话。
前两天微博盛传的关于“不能回头的游戏”,看到结局时我还是稍稍愣了一下。它说的真对,一狠心冲了锋要再回去,还不如就地牺牲变成石头。就像最令人欲罢不能的——不是社会学谢谢——永远是那些死掉然后要重新开始的游戏,一次次失足后的玩家仿佛吸了大烟般耗尽时间也要重头再建,好像从来没有学过微观经济学里沉没成本的概念。
因为人,大多都有“我都做了这么多,再不撑一撑多不划算”的念头。
发现走错了路,折返原地重新开始没错,搭桥过河重新定位慢慢挪回正道也没错,只是我更偏爱后者。
除去一切懒惰和不能被写进教科书的非理性因素,只是我不喜欢走重复的路,再看一遍重复的风景。

肖大宝酷炫至极地承诺马璐会依旧给她唱歌,然后绅士至极地礼貌拥抱甚至连预言无数次的强吻都没实现,回国后打回原形继续变成街头啤酒花生配毛豆的邋遢男子。
说他柳下惠说他欲擒故纵都太不腰疼。情欲这东西就像木心先生的散文集名一样,纷纷扬扬,根本不是能被理性控制的东西。
我体验过,所以知道不可抑制血液升温烧熟皮肤割碎大脑又毫无疼痛的感觉其实很美好,也感谢爱过的那些人至少曾经给予我机会去体验血液和灵魂开出花来的感觉。
但等到真正放下的时候,你就会明白所谓发乎情止于礼的最终原因,其实是已经不爱了。
敬重你,感激你,谢谢你出现在每个四季,无论花坛里盛开的是玫瑰还是玉兰,无论你出现在热恋时吻我的呼吸还是分手后惊醒的深夜,无论你受尽委屈还是凯旋归来。已经不重要,已经过去了。
遗憾、感恩、致敬,它们都是太郑重无情的情感,不适合爱情。
所以当旧恋人真诚地奉上它们时,最好还是同样郑重地握手拥抱,然后说一句谢谢。

当年表演未遂、一首歌永远缺歌词的礼堂,早已废墟尘埃。肖大宝回来的时候带了把琴,已经决定给它同样的命运。
但王小帅拎着个怎么看怎么滑稽的相机出现在最后一幕里。他说,这首词写了大半辈子,终于他妈的写完了。
他说我从来没去过纽约啊,他点头说是。他选了重头开始,那么弯路再精彩又有什么用。
可是我看到人生一幕幕飞快重现,我屏住呼吸好像也看到了自己歪歪扭扭走向海洋,挣扎着哪怕溺死,也要再多看一眼绚烂到近乎魔鬼的珊瑚。
你一定去过纽约,即使我们现在都辛酸地挣扎在柴米油盐七姑八姨的小城街头,你和他们都不一样。

于是他们攀上屋顶,一人口琴一人吉他,赶在马上要沉没的夕阳里唱了这么一首歌。
“楼道里昏暗灯光亮起
四周弥漫着发霉的空气
突然有个念头出现在脑海
如果现在我就离开
我是不是该离开永远不回来”

“我从来没去过纽约
从没有到过夏威夷
从未穿着牛仔衣淋着旧金山的雨
我从来没去过纽约
我要感受着自由的空气
我想要挣脱束缚释放我自己”

我坐在全场都屏住呼吸的黑暗里 ,安安静静地听完了这首歌。
我心里想,你们终于回来了。

(其实真心算不上影评,大多是自说自话。各位见谅。)


2014.7.12

 2 ) 低逼格影评

豆瓣这个宝地对老男孩的评价不高,也不算很低,平均分得到了6分。(此片获得70860人评价,除了豆瓣,我不太知道哪还有这类样本比较多的观影投票。)我个人觉得,如果排除各位评论员的逼格因素,那些对老男孩猛龙过江给了1-2星的朋友,可能主要是因为年龄因素。

这部片子面向的人群特征很明显,年龄大概在30-40岁,经济状况略好于两位主人公,受教育程度在本科或以下。这三个维度上没有被囊括进来的观众,可能不是这部电影的目标观众。我不太清楚,一部不是给你看的片子,你为什么要热烈抨击。就好像邻桌点了炒土豆丝,旁边吃螃蟹的你为什么感到愤怒。当然,如果你觉得付了螃蟹的钱,吃了土豆丝,确实可以骂骂人,但下次先好好看看菜单。

相比后两种比较常见的“攀比”维度——收入和教育程度,在此片的评论中,年龄成了一种明目张胆的歧视:“老男孩成了老loser”。有一条得到820回复的评论,虽然原文内容比较散,但内容可以大致总结为:老loser兼老直男,你们没资格代表我们的青春。我想,这里不同人对青春的代表权产生了异议。老,直男,老直男,必须清理出场,把世界留给美好的花一般的少年,而梦想,是只有这般美好的少年才配谈的。

像智齿一样,旧的牙齿没有脱落,新的牙齿已经长出。一代人对一代人的整体夺权是这样安静又暴力地进行着。“梦想”这种“聊以自慰”的权力,也是必须夺走的。而筷子兄弟的两个作品,主旨之一可能“批判”的就是对年龄的设定和歧视。他们讲的故事都有对超越现实生活的渴望,而这种“不现实”的渴望,在中国的80后一代身上是常见的。相反,像很多骚客谈到的那样,90后一代的身上已经不见了那种理想主义特征,一切都来得特别现实,特别正确。

此片中,年龄因素是如何影响观影感受的呢?可能对一个情节的理解是很好的检验参数,就是王小帅离家。他想要抱孩子,丈母娘不让抱,王小帅还没出门,老丈人放了鞭炮。这种情节我是摇着头笑的,可能跟我是老直男有关。

很多称此片low逼的评论源于对导演表达手段的鄙夷,比如对“小苹果”。啊,那是多么粗俗,多么不堪入目。但如果你理解肖大宝喝酒吐胆汁,理解王小帅倒插门,你就理解为什么筷子兄弟写了用了“小苹果”。花般少年追求的梦想中,当然不可能含有这些“污秽之物”。这也就是少年幻想的“梦想”,和老男孩们生活的“梦想”的一点差别。

打分的话,我给4分。因为我没有觉得导演的表达手法有问题,我逼格很low。但考虑到不同代际之间的“斗争”问题,我还是给5分,拉高一下分数。

 3 ) 小时候 到底是哪来的自信相信自己长大后会闪闪发光呢

和宿舍小伙伴一起看完老男孩猛龙过江,心情很似惆怅那么酷炫的闯纽约 揍黑帮 英雄救美以及实现梦想不过是黄粱一梦 是白日里大胆又可悲可鄙的意淫,在最后听着他俩共同唱起的《我没去过纽约》倒是心里突然释然了 对啊 我没去过纽约 没到过夏威夷 没有穿着牛仔服淋着旧金山的雨 又怎样 我的未来仍在梦中闪烁着光,我仍在用力的意淫着梦想实现的场景过着每个当下。
尽管这样,这样的用力安慰自己 我仍像被击中似的坐在散场后的影院很久 我很怕他们会变成我未来的模样 毕竟“我们小时候都会相信未来的自己会闪闪发光吧”
电影最后我就像王大宝一样不停地问慌慌张张 :怎么办怎么办啊我是不是这一辈子就这样了 可惜肖利的答案让我有些失望 但 谁又能回答这样操蛋的问题呢

最后吐点槽~
额 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女主像舒淇和黄圣依的综合体 真不知道她是真不会演还是为了配合电影风格故意把台词像念台词一样念粗来啊
觉得片中的几场“床戏”略牵强呐

 4 ) 老男孩最终变成了老Loser

Loser的情绪极其浓烈,全程无笑点。
主料是各种励志畅销书勾兑出的心灵鸡汤,配料是无厘头的蠢贼捣蛋秀,加上少许的温情、怀旧和自怜自哀。
所有精彩的内容几乎都在预告片里了。最大的感受是钱有了,但导演不太会花。
作为,喜剧片不好笑,爱情片不感人,动作片太沉闷,励志片太消极。
老男孩只剩下老了,却依然困窘落魄,可怜、可悲、可叹,中年都快过完了才勇于承认自己的是屌丝一枚,不但梦想遥不可及,就连当屌丝的乐趣都丢了,这样的人生怎么能不让人唏嘘不已。
筷子兄弟靠着“老男孩“的概念,红了五年,名利双收。拍电影再也不用为资金发愁,可以尽情的施展才华。本以为他们可以拍出一些新意,没想到最终搞出了一锅不太美味的杂烩。这部电影目标明确,继续炒老男孩的冷饭吸引粉丝,并在此基础上加入各种商业流行元素——美国黑帮,选秀节目,武打动作……结果是,“老男孩”不咸不谈,情绪烘托不起来,动作武打精彩但突兀,美国黑帮变成了个笑话,所谓的选秀就是一个空架子。
五年前,微电影《老男孩》捧红了筷子兄弟,让“老男孩”情节深入人心,似乎每个人都能在《老男孩》中看到自己,找到感同身受的情绪。当时第一批80后开始迈向30岁,青春和怀旧的风潮盛行,在男孩和男人的十字路口,一边是继续妥协的苟且求存,另一边是渐行渐远的,不着边际的所谓的梦想,现实根本没有让人选择的余地。《老男孩》很好的抓住了这种情绪,并努力的告诉大家伙每个人都应该抓住青春的尾巴,为自己的梦想最后再奋斗一次。狗屎般现实生活,金光闪闪的梦想,不顾一切的为自己努力一次,这些情绪让人感动到涕泪横流。
老男孩啊,老男孩,五年间从高大上的流行元素,慢慢变成了满大街都是的口水概念,无论是丽江还是南锣鼓巷,到处都能看到这几个字突兀的闪着让人烟花的俗艳光芒。五年的时光,多少人已经不再在现实和梦想之间游移,又有多少人完成了男孩到男人的蜕变,认清了现实等于责任,梦想等于荒废。然而肖央、王太利显然依然活在过去的时光当中,在愈加苍老的躯壳之下包裹的依然是一颗幼稚的心灵。在电影中能够体会到筷子兄弟的某种情绪——怀抱梦想,拒绝成长,等待了太久,终于站了舞台,却发现这舞台是更大的虚无,需要做更多的妥协,需要放弃更多的自己。追求来追求去,只不过是从无知、无趣的屌丝变成了一枚涨了点儿见识的屌丝而已
如果梦想不能让你成长,那么它终究会让你走向毁灭。
《猛龙过江》依然还在贩卖老男孩的概念,可惜的是当初那些曾经被打动过的观众们,或多或少早已经从“老男孩”的情绪中走了出来,他们要么走向成熟,要么不在纠结于梦想和现实,而把好好活着当成首要目标。于是看着筷子兄弟在电影中依旧过着那么落魄的生活,依旧还是那么得郁郁不得志,除了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更多是一丝酸楚,尤其是在影片的最后,两个人疯疯癫癫的转了一圈回到原地,不过还是屌丝一枚。也许这五年的时间里,筷子兄弟想要告诉人们的是,老男孩终究都会变成老loser,所有的梦想都是用来放弃的。
梦想何用,奋斗又有何用?那就好好活着吧,其余的都是个屁。







 5 ) 快五年了,大部分人都往前走了,筷子兄弟也别停在原地了。

当年被很多人安利《老男孩》的时候,应该是大三吧,在蚊帐里一个人哭得肝肠寸断。明明才是二十岁的年纪,却觉得自己就像影片主角那样郁郁不得志、那样空有一腔热情却无处可使,空有一个梦想却久久不能实现。
后来重新看了很多遍,最为感动的镜头是王小帅晚上睡不着,起身又跳起了MJ的舞蹈,他那个从任何角度都谈不上美的老婆背着身子睁开眼,用余光偷偷瞟着他,依旧发出让人烦躁的呼噜声。肖大宝来提议参加选秀这事儿的时候,王小帅自然而然地问了一句“老婆烧饼呢?”老婆说“热着呢。”
多么接地气儿的生活。她不美,她笨拙,她说脏话,可是她告诉一贫如洗的王小帅:烧饼正热着呢,她在王小帅想唱歌的时候关了店门,在王小帅演出的时候高喊着老公加油。
电影里的王小帅媳妇儿,不那么接地气儿,夫妻间的互动没有什么温情,家人更都是变态神经质,行动毫无逻辑。不过话说回来,要是我有一个人到中年、不好好工作养家、成天对纽约发射脑电波、梦想去韩国、美国出道当明星的女婿,估计我也要疯。
电影里的主角最让人觉得无语的地方是:他们明明厌恶自己的生活状态、鄙视这样的自己,却从来没有真真切切地想过该如何改变,只想走捷径,失败了就继续抱怨。
《老男孩》里最后两个人都回到了现实,依旧是婚庆主持和理发师,可是有了不一样的心境,更平和,更愿意面对现实,更愿意担当责任。到了电影了,一趟异国他乡炫酷拉风的追梦之旅之后,却没有改掉自怨自艾的中年loser状态。
片尾处那句话:就当我们刚毕业吧。可能是想传达一种虽然人到中年却依旧可以重头开始、像青春那样为梦想拼搏等等的含义。只不过我觉得吧,你跟你媳妇儿说这句话,媳妇儿可能会听,但是房东可能不会听。
电影主打的依旧是那些“青春”“梦想”“怀旧”的概念,的确是当下比较火爆的题材,有大批人坐等被感动。无奈故事底子太弱,逻辑漏洞百出,虽然有大把的资金支持可是都花在了其实根本无所谓的地方。不管你的武打有多炫酷、场面有多宏大,都不能掩盖故事内核的缺失。演员的演技也比较捉急,特别是女主角。总之,一锅大杂烩乱炖一气,矫情做作,生硬拧巴,连一锅热气腾腾、肉酥骨烂的心灵鸡汤都不算。观影感受非常的差劲儿,好像看了一出强作煽情的闹剧,只剩目瞪口呆。
电影里王小帅一首歌词写了半辈子都没写出来了,俩人就意气风发地成立了主打原创的组合准备出道了。现实里连个好本子都没准备好,俩人就稀里哗啦地拍电影了。

“梦想”两个字儿贯穿了全片,王小帅怒气冲冲地问媳妇儿你有梦想吗?我想他媳妇儿的梦想大概就是老公能好好经营理发店,过踏实日子吧。
是不是和现实生活离得越远,才越算得上的是梦想?
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对“梦想”这两个字有了免疫能力,就像对“信仰”“成功”“自由”一样,人人都在谈,谈多了,就麻木了。天天喝鸡汤,还不如苞米碴子粥实在。什么梦想不梦想的,再不交房租,房东要放狗咬人了。
我问我一好朋友,你的梦想是什么?她说有很多钱,然后包养吴彦祖。我说呵呵,祝你永远不要实现,因为我的梦想也是有很多钱然后包养吴彦祖。回头咱俩得打架。

这世界上,很多人都天真地认为别人天生就得有着帮你实现梦想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别人没这么做,那就是别人的错。
凭什么呢?
世界有它独有的形状,只是它不按你的想象罢了,但是这绝对不是你抛弃生活、放弃责任、怨天尤人、传递负能量的理由。不要觉得不公平,上帝很忙的,他连对你“哦”和“呵呵”的时间和心情都没有。他只会让大浪继续淘沙。别问为什么,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成长不是让自己逐渐剥离现实,而是在认清现实后,还愿意继续肩负责任,不断向前走,不管是快是慢,是意气风发还是步履蹒跚。
生活总要继续,我哭我笑我骂街,我怨我恨我愤怒,都不能让时间停止,明天都会到来。你说生活多可怕。

电影里说如果你的梦想够坚定,那全世界的人都会帮你。是,他们是都会帮你的,但是那更多的是顺水推舟罢了,掌舵的人是自己。
从《老男孩》到《老男孩猛龙过江》,快五年了,大部分人都往前走了,筷子兄弟也别停在原地了。

PS 看这部电影是为了给当年的《老男孩》补票。

 6 ) 《老男孩猛龙过江》:一颗被撑爆的小苹果

《少林足球》里的酱爆听到星爷的歌声后说,他“心中的一团火,就要爆了”,于是就跟星爷一起跳了段广场舞;而在被打造成广场舞“洗脑神曲”的《小苹果》狂轰滥炸过后,再看《老男孩猛龙过江》,顿时也有一种“爆”的感觉。

为什么会爆?显然是被撑爆的,第一次执导大电影的年轻导演几乎把他能想到的所有东西一股脑全塞了进去,各种搞笑欢乐段子齐飞,诸多戏仿经典桥段乱舞,拳头枕头励志梦想选秀节目跨国骗子朝鲜杀手北京人在纽约……还有一首一首的插曲——最具知名度的当然就是那首病毒式营销无所不用其极的《小苹果》。可惜《老男孩猛龙过江》不是《小苹果》的MV(事实上这首歌在影片中也没有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无论叙事和抒情都没有),而过多且不能自洽的创作诉求又让影片显得有些断裂、杂乱,按说叙事主干一目了然,可在表达时不能完全抓住重点,使得整部影片闹腾有余,整合不足。

当然以上要求对一个处女作导演来说难免有些苛责,而在影院里《老男孩猛龙过江》的观影效果也不错,相信这部电影也会取得不错的票房成绩。这部电影就是当年那部微电影《老男孩》的扩充版,当年是参加国内选秀,现在是跑到美国去选秀,关于梦想的情怀一以贯之。不过《老男孩》的怀旧感伤和梦想磨灭的唏嘘打动了千万网民,《老男孩猛龙过江》的情怀却有些模糊不清,人物参加选秀的动机也十分可疑,为了梦想?为了爱情?还是就为了“一年挣500万”的金钱诱惑?如果说男一号肖大宝还有音乐梦想和前任纠结的背景,男二号王小帅似乎在道德上颇多污点——为了逃离倒插门的家庭和肥胖的妻子,他处心积虑的跑到美国(尽管在剧情上太不合理),拉着肖大宝参加选秀,还睡了美国女制作人搞潜规则,这样的王小帅哪里还是《老男孩》里尽管生活艰辛依然怀揣梦想的可爱形象?更要命的是,“筷子兄弟”作为一个组合,这样一来也就连带着男一号的认同感也被大大削弱了。

歌舞表演在一部故事片中须得跟剧情有机的结合起来,而《老男孩猛龙过江》基本都处理成了戏中戏,唱歌跟讲故事两层皮。而影片首尾的调性也不统一,戏剧腔飘忽不定,甚至结尾也可以做出截然不同的解读:“筷子兄弟”也许去过纽约,也许没有。

喜剧电影当然可以夸张,但在天马行空的乱哄哄表象下,必须有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叙事以及简明到位的人物塑造,这样才能把一大堆看似拼贴的影音素材剪辑成一部流畅、紧凑的电影。

列宁同志说过:“宁肯少些,但要好些”,对电影来说,这也是一句金科玉律。

(刊载于《新京报》2014年7月11日)

 短评

豆瓣节操掉了……不是没上映的评分不算数吗?没上映就快两万评分,30%的五星好评。以变形金刚4那么热门,午夜场的时候也才一两千评分

5分钟前
  • 天堂羽
  • 很差

比想象中好。筷子兄弟拍了这么多短片,到如今终于拍出了一部上得了大银幕的作品。也别指望能再次引起强烈共鸣了,怀念完梦想,还要好好展望未来。片中几首歌不错,包括小苹果,几场动作戏拍得也精彩。 如果少一些呕吐和情色等粗俗画面,影片会显得更纯粹一些。 片尾:就当我们今天才毕业吧。

9分钟前
  • Mr.杨
  • 推荐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红红的小脸儿温暖我的心窝,点亮我生命的火,火火火火火。最后你一定记得这个,也只记得这个。

1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烂片,但是至少曾经肖央和王太利的短片带给我笑声,所以我一定去电影院支持一下,就算不好看,就当捐款给他们坚持一下自己的理想吧

15分钟前
  • 一万三千三
  • 推荐

拍网络剧的果然只是来自不同世界,这种东西早就拿不出手了吧,居然还能自high成那样。

17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较差

山寨也要有个限度…情怀早都丢了,瞎折腾。

21分钟前
  • 放开那个浪味仙
  • 较差

全场笑点不断啊!还是很有意思的~哈哈~支持国产!支持筷子兄弟!

26分钟前
  • 歪瑞奈斯的困困
  • 推荐

筷子兄弟就是有这样一种才华:任何高尚纯洁美好的情感事物都能被他们拍出萎缩不堪的感觉来。

30分钟前
  • 易老邪
  • 很差

看的点映场,很不错。“就当我们今天才毕业!”梦想永远不会太远!

32分钟前
  • keith_may
  • 推荐

一个呕吐的镜头导演重复了七八次,好恶心啊。

36分钟前
  • 束修
  • 较差

打给老男孩。又见高端装B文艺范黑1星,你们搬迁到为了高端文艺而转动的星球居住吧。地球不适合你们,普通人太多了这里。

41分钟前
  • Miss14
  • 力荐

比分手大师强。

44分钟前
  • 101
  • 还行

谁现在都想拍电影赚一笔。

49分钟前
  • 百变吸血女
  • 很差

比想象中要好很多,强调了很多电影避开的现实生活。

50分钟前
  • YJW@Deadmemory
  • 力荐

其实还凑合,看到最后,可能暗示了去美国只是梦一场,并未真实发生,当然这种片子深究这个也没什么必要了。听片中二人在女主人公面前唱《小苹果》竟然掉了两滴眼泪,听结尾的那首《我想去纽约》则怅然若失。最近很喜欢去电影院看这种被所谓的影评人一致唾弃的国产喜剧片,有一部看一部……

52分钟前
  • 丁小云
  • 还行

从海报到电影都像稀里哗啦的呕吐物,还是隔好几夜的。粗红俗绿,胡编乱造(即便有偷摘了一些老电影)。唾弃成功学又向往成功学,还不是要钱要名利,这样的心态,能有好歌好电影?!从头到尾那些廉价的梦想台词翻来覆去的自己听了真不害臊……但一大年纪了,大家都不容易,看在这个上,多吐一颗星吧

55分钟前
  • 木卫二
  • 较差

新导演该犯的错都犯了,但是气势还在。有这口气就还有机会。

60分钟前
  • 张小北
  • 还行

一定会买票去电影院看,如果很烂的话,就当给当年的老男孩微电影补票;如果好的话,就纯赚了。

1小时前
  • 团子
  • 还行

要拍这样的电影就拜托咱别聊梦想了,好好一词儿都是被你们给整得现在这么廉价

1小时前
  • jj73浅之
  • 较差

老男孩,不是一部合格的搞笑片,不是一部狗血得爱情片,不是一部惊险得武打片,更不是一部补脑得励志片………一对好机油用音乐梦想讲述了一部关于理想,现实,家庭,爱情,事业的故事~整个故事其实就是老男孩的意淫,可这个故事也并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和现实一样的残酷…梦想…………

1小时前
  • 职业刷分党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