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间道3:终极无间

动作片大陆2003

主演:梁朝伟,刘德华,黎明,陈道明,陈慧琳,黄秋生,曾志伟,杜汶泽,郑秀文,刘嘉玲,林家栋,陈冠希,余文乐,尹扬明

导演:刘伟强,麦兆辉

播放地址

 剧照

无间道3:终极无间 剧照 NO.1无间道3:终极无间 剧照 NO.2无间道3:终极无间 剧照 NO.3无间道3:终极无间 剧照 NO.4无间道3:终极无间 剧照 NO.5无间道3:终极无间 剧照 NO.6无间道3:终极无间 剧照 NO.13无间道3:终极无间 剧照 NO.14无间道3:终极无间 剧照 NO.15无间道3:终极无间 剧照 NO.16无间道3:终极无间 剧照 NO.17无间道3:终极无间 剧照 NO.18无间道3:终极无间 剧照 NO.19无间道3:终极无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6 04:06

详细剧情

  刘建明(刘德华)在陈永仁(梁朝伟)被杀10个月后接受警队内部调查,被架空职权,加上家庭的变故,他的精神状态每况愈下,但他坚信局面很快就会扭转。年轻警司杨锦荣(黎明)在同事看来是怪人一个,他正凭着过人的业绩迈向警队最高层。为了搞清楚杨锦荣的真实身份,刘建明开始对其调查。  刘建明渐渐发现韩琛旧日的生意拍档沈澄(陈道明)与杨锦荣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为了置杨锦荣于死地,也为了不让自己的身份曝光,渴望做个好人已久的刘建明开始千辛万苦地找寻一个又一个证据,可是他总在最接近真相时功亏一篑。

 长篇影评

 1 ) 正魔之分

所谓的正不一定是正,表面的邪也未必是邪。你永远不知道谁会害你。 警察也有卧底,每天跟着正义人士,破案研究,传播信息,真真假假都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而魔,一旦混进去,正义的一面收敛了,内心的邪恶出来了,跟着黑帮,吃吃喝喝,数数钱,是不是很过瘾?最终两者都不知自己的目的……正会压邪吗,而邪会改变正吗,这永远留给后人得疑问……

 2 ) 杨锦荣导演了自己的结局

杨锦荣必死的理由除了广泛说到的那几点,还有一点,杨在刘办公室抬头对着监控用普通话说了句“兄弟,你是对的”,如大家所言,这话是说给影子听的,但更重要的是这个监控连着他自己办公室电脑,我想那个时候已经暗示了他会死,或者说他料到自己会死,甚至说为了揪出刘而抱了死的心:要钉死刘,一盘录音带或许并不足够,自己当饵,事儿才能成,刘才能死得透。

如果不是这个理由,我想不出杨锦荣为什么要对镜头给影子留这句话。假设这个局做得完美且顺利,刘建明被抓定罪,结束后影子会来杨办公室看这段影像记录吗?他和杨sir好去给阿仁上柱香庆祝揪出全部内鬼了,还看什么监控。既然不会,杨锦荣好好说这句话干嘛,没有意义。杨写报告最拿手,做到保安部头儿,他的思维和格局,他会自大到不小心被爆头?他和影子一起做局,他不知道刘建明的精神状态?正因为他们知道,所以杨才会去放录音带,所以刘才会入套,那么他会估不到一个精神出问题的刘建明在被压垮的最后一刻会不受控?答案很明显,他知道,只是他要这么做。

所以,杨锦荣那句“兄弟,你是对的”是遗言,而他死,就是“证言”。

返回到阿仁死后第十天,天台上,杨锦荣对影子说:“有些事,还是要去做的”。

是阿,有些事,要有人去做。

 3 ) 无间道3中,陈慧琳饰演的心理医生的重要性!

       我个人分析,陈慧琳饰演的心理医生李心儿在无间道3中至关重要,她其实是将刘建明推向深渊的人。
陈永仁在最后一次见李心儿的时候,就应该已经将刘建明是黑社会卧底的消息告诉了李心儿,以备不测,陈永仁死后,因为没有证据,所以李心儿没有举报刘建明,而是与杨锦荣、沈澄合作,策划了针对刘建明的抓捕行动。
       杨锦荣和沈澄想要直接和刘建明接触是不容易的,因为身为黑社会卧底的刘建明,警惕性会很高,不会轻易相信别人,李心儿是个女人,而且不是警察,更容易被刘建明接受,而且作为陈永仁的心理医生,刘建明会主动去接触,因为刘建明怕自己有把柄留在李心儿那里,但是正因为李心儿是心理医生,她最大的武器就是心理学。
       那么李心儿采取了哪些行动呢?主要的几点:
1、李心儿主动和刘建明碰面,故意让刘建明送她回家。
2、主动告诉刘建明,陈永仁跟自己说过很多事,都记录在笔记本里,引刘建明去偷。
3、主动告诉刘建明,笔记本密码就是照片上的车牌号,让刘建明去看陈永仁的心理报告,引刘建明进入陈永仁的心理世界。由于精神压力过大,刘建明逐渐进入了陈永仁的内心世界,逐渐开始精神恍惚,这个时候李心儿近一步采取行动。
4、刘建明接到电话,第一个是听到了陈永仁的电话录音,这个录音不是幻觉,是李心儿播放给他听的,紧接着第二个电话,李心儿说刚才你怎么不说话?目的是催眠刘建明,是刘建明以为刚才出现了幻觉。然后告诉刘建明收到了录音带,逼刘建明撞车。
5、在医院,刘建明已经人格分裂了,幻想自己是陈永仁,在刘建明和陈永仁的角色中互换,这个时候,李心儿在旁边看着,眼神中透露出对刘建明的恨。
6、李心儿多次对刘建明进行催眠,表面上看是帮助刘建明放松心情,实际上是引导刘建明的人格分裂。
       在这个过程中,杨锦荣和沈澄不断地对刘建明进行骚扰,是刘建明疲于应付,身心疲惫,心理防线逐步被打开,最终掉入陷阱。

 4 ) 别再说沈澄是大陆公安了

《终极无间》这电影已经有些年头了,但时至今日,只要看到或听到沈澄是大陆公安的说法,我头上就会出现几道黑线。 想当初这部电影上映,我还处在年少无知的中二时代。电影没看就被班上传阅的各路影视杂志轮番剧透。评论无一例外,都提到沈澄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公安。 真正看无间3是在大学礼堂,带着被剧透了的先入为主的观念。然而整个片子看下来,总觉得哪里不对。寒假里买碟在DVD上观摩,看到沈澄贩军火那段,被路过瞥了一眼电视的老妈一语惊醒梦中人。不由得发出一句感慨: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而沈澄究竟是何方神圣,仔细看电影,自然会得出结论。 事实上,全片并无哪句台词说明沈澄是大陆公安。姑且让大家以为他是吧。但种种蛛丝马迹却显示出影子兄的背景并不简单: 1. 和刘健明关系不错的张SIR调查过陈俊,而陈参加了保龄球队,他的调查结果是“租房给陈俊的那间金菊投资有限公司,名下有三个上千尺的物业。公司由一个叫沈澄的内地人所持有。” 公司和物业,这都是实打实的东西。而沈澄这个名字却是假的。真人早就因为犯事儿被抓进去了。能够冒名顶替被官方抓进去的人,并且在香港这种寸土寸金之地坐拥好几家物业(这还是查出来的),兼且贩卖军火。这是普通大陆公安、普通卧底能做到的么?——而普通卧底什么样,请参考杜琪峰《毒战》中的刘队。 2. 沈澄的弟弟沈亮,这厮狐假虎威牛逼哄哄的嘴脸令人印象深刻。但他的出现绝不仅仅是为了让观众爽而被打成猪头,想想他说的话: “我们在内地的关系是你无法拒绝的!” “我们在内地有几十家夜店,全都是各省有力人士关照的。有·力·人·士!到时候你们的货就会畅通无阻。我们谈的可是十一个城市的生意啊!” 有人认为沈亮装B,在我看来他既没有装,也没有演。这样的目中无人是他本来的嘴脸、惯常的样子。那么沈亮为何如此嚣张?所谓you are what you say,原因要从他的言论中找。正因为沈亮个性浅薄,他的话反而有极高的可信度:无法拒绝的关系,几十家夜店,各省有力人士……这要什么程度才能做到?有这种背景的人,岂止一个钉子没碰过,当然是被众人一路巴结追捧。连沈亮这个跟班都如此狐假虎威,那问题来了,沈澄是何方神圣? 3.杨锦荣,众所周知此人眼高于顶极度自信,用冰冷的微笑藐视一切,警局同事在他眼中犹如浮云。能让杨另眼相看的人只有两个,一是陈永仁,一是沈澄。前者他从警校那会儿就开始念念不忘。后者呢?仅仅一个大陆公安就入得了杨sir法眼?答案显然是No。杨会对影子兄刮目相看,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影子兄能力确实非比寻常,所谓英雄惜英雄。第二,沈澄的背景,就像黄sir所说:“不简单”。 我们都知道保安科的行动非常神秘,但片中也不止一次提到保安科是搞政治的。杨锦荣曾经轻描淡写地吩咐属下:“上个月抓的两个台湾人,下星期出院。台湾当局一点表示都没有,上面会派公安来办引渡手续。那个公安老板跟我很熟。那些大人来到,免不了去吃海鲜,买lv,好好招呼他们吧。明天去澳门跟老大们讲,晚上一切活动由他们安排。” 这个情节我当初看的影院版里没有,显然是被删掉了。虽是蜻蜓点水,却透露了保安科“高大上”的任务。有人会怀疑那个公安老板是沈澄,我不认为是。理由很简单,公安boss,有头有脸的人物,没必要用假名,也没必要像沈澄一样贩军火,偶尔还得亲自出动干见不得光的事。但是,这个情节告诉大家,杨锦荣和内地一些大佬联系密切,结交不乏重量级人物,从侧面暗示了沈澄的背景。 如果注意到的话,杨锦荣在陈俊事件后休了个大假。按说休假不去马尔代夫也是欧洲,而杨竟然去北京。这个地点真够特别。难道是参观名胜古迹去了? 4.比起沈亮的狐假虎威,影子兄从头到脚散发一种不怒自威指点江山的气质。第一次出现在警局,也就是沈亮被扁那次,沈澄似笑非笑地说:“你们香港警察效率可真低。”——这句话很耐人寻味。在我看来它并不是指眼下的小插曲,而是隐约嘲讽警局至今拿韩琛毫无办法一事。 当刘健明负隅顽抗垂死挣扎时,沈澄第二次出现在警局,并大喝一声:“铐起来!”霸气外露,完全是命令的口吻。警局的人却并不表示诧异。这说明了什么呢?答案或许要从下面的第5点来找。 5.贩军火的当天,重案组正在开会,先是保安科科长杨锦荣推门进来劈头一句“今晚行动取消”把黄警司的鼻子气歪。紧接着顶头boss梁sir进来重复杨锦荣的意思,说这次行动不是那么简单,并以重案组有纪律问题为由让他们留下来调查——可见这事背后别有隐情,牵涉甚大,大到连重案组都被蒙在鼓里,唯有搞政治的保安科和警局最高层梁sir知道内情。 回想第三部开头,梁sir也出现过。当时他和刚接受完调查的刘健明在一起,并对刘说:“都过去了。”看过第一部的都知道,正是梁sir指名刘去查内鬼——如果刘被证明是内鬼,可想而知梁sir会颜面扫地。这就是他亲自过问刘建明的原因。 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情况下,警局内部再发动一次清除卧底行动不是不可能,但要重新调查刘健明,可能性几乎是零。梁sir本人不会这么做,更没有哪个属下会去拂高层的面子。事实上,在最初的剧本里,梁SIR被设定为MARY(郑秀文)的父亲,也就是刘建明未来的老丈人,一手提拔刘的就是他。还记得第1部里他和刘打高尔夫球的情景吧?按编剧的讲法:“警队中的职位升迁,有时就在一个很随便的环境里闲谈过关。”后来之所以取消了起初的设定,是因为编剧觉得即使没有这层关系,这种事照样做的出。 但是,全剧结尾,杨挂掉后,梁sir又出现了,并且说办公室装了探头云云,说明他对这次的内鬼调查是知情的。而这次清除内鬼计划的主要执行者是杨锦荣,为何杨的调查会继续?想想沈澄那句威风八面的“铐起来!”,可以大胆推测,警局高层必定承受了外部施加的压力,这压力正是来自推动这次调查的沈澄。否则,警局八成又和以前处理黄SIR雇凶杀人事件时一样,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措施。连梁sir都不能不买的帐,影子兄的背景绝不是简单的大陆公安。 说了这么多了,大概有人还会说以上纯属我脑补,为此我还留了一条重量级的证据,来自麦兆辉的访谈: 沈澄(陈道明饰)究竟是公安还是黑帮卧底? 答:不清楚。沈在片中是个神秘人物,但他的身份确实不太清楚,连编导麦兆辉都说:“到最后观众可能仍不知他到底是公安还是黑帮的卧底,因为我们也不想交代清楚,只给了一些暗示,因为如果说清了,政治上可能有点儿敏感,通不过审查。” 这就是影子兄的真实身份如此扑朔迷离的原因。 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如果你还是对影子兄的身份摸不着头脑,那么,请回顾一下片头被抓的两个台湾人。这二位是台湾军火商。请注意,这个事件并不是孤立的,不要忘记影子兄也在走私军火。而片中提到,真正的沈澄参过军。这个细节也是耐人寻味。请结合沈亮这句话来理解:“国家需要财富啊!” 再看看杨sir提到台湾人时说的:“台湾当局没有反应。” 杨扯到了“台湾当局”。对比沈亮之前说的“国家需要财富”。由此可知,贩卖军火并不完全是个人行为。影子兄的生意,不光是做给自己的哟!背后水很深…… 和前两部不同,《无间3》是寰亚和天津电影制片厂合拍的。当年可是大张旗鼓地宣传。发布会开在人民大会堂不说,主创人员还到央视的《艺术人生》做了特别节目。只能说是编剧的瞒天过海技术比较成功吧。 之前有影评谈麦庄《窃听风云2》里锦哥的身份。个人认为那部片子在主要思路上是最接近终极无间的。限于篇幅就不讨论了。总体而言,无间3有很多值得玩味的细节,彩蛋很多。暂时就不列举了。与前两部相比,第三部放进了很多技巧和暗示,但它的缺陷也在此:技巧有余,情感不足,最大的问题出在主干上,正是这些缺陷,让它缺乏前两部那样的情感震撼力。例如杨锦荣的死。还记得当时影院中发出一片诧异的声音。不知道是不是编剧觉得杨触犯了七宗罪中的傲慢,不得不死,抑或这个情节是为了说明手段不能玩太过,否则会引火烧身。但在我看来,这更像是强行发便当。尽管我认为陈永仁那样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以法律为准绳的做法无疑是追求正义的根本途径,但杨锦荣紧跟形势身段灵活目的大于手段的行事风格,却更符合现实的逻辑。说实在他这种人当特首都有可能。简直死的莫名其妙。以前有个神人说杨之所以要死是编剧为了让他和陈永仁合葬——除了这个我真想不出更牛的理由了。特么俩人死期都一样。 在我看来,无间3最可挖掘的角色就是影子兄和杨锦荣。假如这一部像第二部那样重新分配戏份,重点刻画沈和杨,效果应该好得多。可惜导演并没有这样做。除了刚才提到的审查问题外,大概还受制于戏外的人际关系——平衡六大影帝。试想,在前两部已经获得诸多荣誉和口碑时,抛开主要“功臣”让他们给新角色当绿叶,除非导演想把影帝给得罪光了。甚至连维持角色一贯性都很难,还得给他们求变,也就是所谓的“突破”,结果便是:第三部除了韩琛和黄sir外,刘健明和陈永仁的人设双双崩塌(别提那精神分裂患者和那糟糕的吻戏)——不是每个人都有王家卫的本事,让2046和花样年华的周慕云截然不同却又一脉相承。不过我认为无间道的编剧不该为此负责,该负责的是演员。 基于各种原因,无间3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即便如此,它还是不乏亮点值得一看。倘若没有第三部,这个系列是称不上完整的。最明显的一点是,如果没有3,第一部结尾(港版)那句“寿长乃无间地狱之大劫”就欠缺说服力。 阅尽沧桑的沈澄说,事情改变人,人改变不了事情。可最后他也说,他们还是改变了一些事情。这时,国旗和区旗飘扬在浩园的坟墓上。有些事情没变,有些事情已然变了。 P.S. 有兴趣的同志们可以去豆瓣《窃听风云2》的页面查看那篇名叫《你的命,锦哥操盘》的影评。虽然结论我不甚同意,但大体推测无误,哈哈

 5 ) 多余

《无间道1》的剧情,其实算是很完整的了,并没有什么伏笔漏洞 《无间道2》,其实讲的是另外一个故事,只是在故事的结尾很自然地跟《无间道1》衔接上 而《无间道3》呢,其实似乎是嫌《无间道1》不够“完整” 非得再给它添一个前传剧情和一个后传剧情 再给它添两个重要的新角色(杨锦荣和沈澄) 然后这两个剧情还平行推进、交替播出 于是乎观众(特别是第一次看的、在电影院看的)如同刘建明一般,都要闹精分了 自然不会去给太多好评 说白了 《无间道1》已经很完整了 再来个3,就有点多余

 6 ) 空留恨,关于刘建明

  时至今日,彻底看完无间道系列。
无间道这个名字,有一些佛家的味道,就像是《无间道1》写的那样:受身无间者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这一句话,极适合刘建明。
《无间道》中,刘建明是个悲剧人物,特别是在《终极无间》里,这种感觉更明显。
刘建明开始混社会时,可能是十七八岁的少年,像是《艋胛》里的少年,信仰以暴制暴,是韩琛的得力干将,被送去当警察,做卧底,这一个举动,在当时无论是刘建明还是韩琛看来,肯定都觉得是一个好主意,只是,警校的生活乏味,严格,不是一直混黑道的刘建明能够适应的,所以,在陈永仁被开除警校,走出校门的瞬间,刘建明感慨,“我愿意和他换”,他还是喜欢那种打打杀杀的生活,陈冠希饰演的是这个时候的刘建明,有痞气,有不甘,栩栩如生,不由感叹人这一生是太未知的旅程,说不定哪一步就脱离了轨道,如果陈冠希没有艳照门,那么现在的他应该是电影,音乐都发展的很好的。刘建明的人生轨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和陈冠希挺像的,他一心想做的是尖沙咀的老大,然后可以娶他喜欢的韩琛的女人,这种想法,他当警察初期时还是念念不忘的。
刘建明在警署干得不错,既是同事眼中的好警察,又是韩琛心中的好卧底,我们老祖先有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刘建明在警署的这个大环境里,渐渐的没有了身上的痞气,有种正义感,就像是刘德华在无间道里演的那样,他开始真的喜欢做一个警察,遇到了一个和自己的暗恋的女子重名的女孩,并且有了结婚的计划,有人说男人真正长大是在有了一个家以后,此时的刘建明应该是仔细思考自己的人生了,而且他很享受现在的生活,所以,他会亲自去买音响,然后在音响店里初遇陈永仁,是蔡琴的歌声,飘渺不真实,无论是陈永仁还是刘建明一旦仔细面对自己的生活时都会有这种不真实之感,做卧底,出卖身边的人,是件令人痛苦的事,所以陈永仁才会睡不着,才会头痛,此时的刘建明没有这种症状,这也从侧面反映刘建明不是一个合格的卧底,他在计划退出。
所以,后来刘建明亲手击毙韩琛,他本以为以后可以安心做一个警察,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句话屡试不爽,陈永仁发现他就是警署的内鬼,要为黄警官报仇,刘建明的想法很简单,他要陈永仁给他一个机会,他想做好人了,陈永仁眼神坚定,“对不起,我是警察。”后来,刘建明的同事赶到,杀死了陈永仁,也有自保心理的刘建明杀了同样是内鬼的同事。
自此,刘建明的人生充满黑白色,一心要做好人的他察觉警署还有内鬼,他几乎是神经质般,跟踪有嫌疑的人,同时,陈永仁总是不能在他意识里消除,他也开始失眠,他想做一个好人,却发现只有把所有的内鬼都消灭他才能做好人,而很显然,好人是不能随便杀人的,于是,他开始分裂了,一个是一心做好人的刘建明,一个是要消灭内鬼的刘建明,矛盾的碰撞结果就是刘建明忘记了自己是谁,他只记得自己要消灭内鬼,解决一切事,安心做好人,同时,他记得内鬼叫刘建明,影片中,刘建明这种表现如夏天的雨,突然到来,让人心提到了嗓子眼,当所有的枪都对着刘建明时,刘建明忽然清醒,他用枪指着每一个人,问他们:“为什么不给我机会,我只是想做个好人”,声音很急,很大,不给人喘息的时间,同时震人耳膜,黎明扮演的杨锦荣枪口对着他:
“对不起,我是个警察。”
这一句话实际上是刘建明的噩梦,和陈永仁在天台上的最后一面,陈永仁也是这样告诉他的,其实,刘建明一直愿望他有朝一日可以心安理得的说他是警察,所以,影片里有一些镜头一直出现刘建明看自己的警员证。
杨锦荣的这句话无疑是刺激了他,于是,他扣扳机,同时叫嚣着,“我也是警察。”
后来,刘建明只能在轮椅上无意识的度过自己的一生。
如果,刘建明一直在混黑道,即使后来惨死街头,也没有什么可惜的,因为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如果刘建明安心做卧底,很显然,只能让人憎恨了。
只是很可惜,刘建明在做坏人的同时还想要做一个好人,这样的人,注定是不能如愿做一个好人的,很痛惜,所以说,男怕入错行,是一句至理名言。
PS:刘德华演的真的挺不错的,是实力派了。

 短评

刘建明就是不能死,才能永远在无间地狱轮回煎熬。

9分钟前
  • 红豆♥
  • 推荐

鬼知道陈道明出来干嘛来了

12分钟前
  • 沈昆莫
  • 还行

第一部是写陈永仁,第二部写韩琛,第三部写的是刘建明,递进还是不错的,其实第三部只是对整个故事的查漏补缺而已,圆满的句号。

16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韩琛像个神啊!什么都被他想到了。黎明死的太不值得了。

17分钟前
  • 伊豆
  • 推荐

看到评论有人说,刘德华确实想做好人,黎明为什么这么冷血。我只想说,如果刘真的想做好人,就应该忏悔,而不是为了掩盖而继续作恶。或许黎逼他逼得太紧,但即便没有黎,但凡将来有谁对刘有一点点怀疑,相信刘都会这么做。黎想要的不过是还原真相!

18分钟前
  • yocofcjx28
  • 力荐

人物太多,关系太繁杂,很一般。

20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其实黎明可以演坏蛋的

24分钟前
  • missfaye
  • 推荐

第三部简直就是大败笔,这个硬生生插入的黎明和陈道明啊。还有到最后也没有交代elva是干嘛的。

27分钟前
  • A-sun*
  • 还行

其实俺看到最后已经不知道在看什么了 额。。。。。

30分钟前
  • 桂唯宁
  • 力荐

私心反倒最喜欢这部,有人觉得剪辑混乱,我却觉得乱中有序,解释了很多事,越看到后面越唏嘘。整个故事其实是带有很多轮回和宿命论的,还需要慢慢体会。黎明在这一部里太出彩太出彩了。

33分钟前
  • Enjoy🌈Rachel
  • 力荐

时无间,空无间,时空在这一部是自由穿梭的,反倒使故事叙述更加规整。善恶冲突在刘建明身上极为明显,不断否定自我身份幻想成好警察陈永仁,疗养院里敲击摩斯密码心酸地表现他真的想做个好人。杨锦荣身份成谜也是一看点。结局真好,三个年轻人交错12年的命运,陈与刘并肩享受着怀旧的歌声……

38分钟前
  • 喻鸣
  • 推荐

新加的黎明自带阴冷惊悚气质,刘德华假想自己是梁朝伟的上身还魂也传神。

43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无间道的终结篇,其实就是原版无间道的续作,第二部是前作,第三部是续作,这也是一种模式。但这部续作其实才完美地诠释了所谓“无间地狱”的意义,来自心灵深处的自我惩罚,永远徘徊在心魔之中,不得自拔。剧情也是三部中最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一部,让人不得不开动脑筋判断着每一个细节的暗示和逻辑,全篇用插叙和人格分裂的幻象的手法很好地达到了导演的目的,剪辑编排十分合理,味道十足。无间道,这三部作品堪称香港黑帮电影的丰碑之作。

45分钟前
  • 润物
  • 力荐

刘德华人格分裂的设计本来应该再挖掘一下,可惜是一部赶工之作

50分钟前
  • 袁牧
  • 还行

我是三部连着一起看才勉强把3看明白了,不然我想根本看不懂,又是时间线交错,又是人格分裂,出场人物又多,好混乱。但是3确实很经典,我就喜欢这种混乱的片子

51分钟前
  • 飞客流依
  • 力荐

何为无间,《无间道3》终篇做了最后的注解:行走于炼狱,没有归途。陈永仁至死没有在警署得到那间面朝大海的办公室;刘建明杀了假想的自己却也未得到救赎。这不仅是有关卧底的故事,而是每一个找不到身份、定位、未来的人的启示录。人生漫漫,常被左右,凄哉。

52分钟前
  • 深海石
  • 力荐

梁朝伟好帅

53分钟前
  • 苏晓晓
  • 推荐

不觉得吃老本,梁朝伟、黎明、陈道明在黑夜中终于相认的时候,我就想,终于,陈永仁不再是孤独一个人。

54分钟前
  • BreadLife
  • 力荐

陈道明,黎明和梁朝伟三人在码头那段真是感人,同是警察,彼此之间建立友谊和信赖不需要任何理由

56分钟前
  • 勃立二象性
  • 力荐

几年前看不下去 这三天看完三部之后很难过地掉眼泪了 不知道为什么

60分钟前
  • 苹果开学啦!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