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魂

剧情片大陆2022

主演:巍子,陈瑾,强宇,栾蕾英,北原里英,张立,单冠朝

导演:日向寺太郎

播放地址

 剧照

安魂 剧照 NO.1安魂 剧照 NO.2安魂 剧照 NO.3安魂 剧照 NO.4安魂 剧照 NO.5安魂 剧照 NO.6安魂 剧照 NO.13安魂 剧照 NO.14安魂 剧照 NO.15安魂 剧照 NO.16安魂 剧照 NO.17安魂 剧照 NO.18安魂 剧照 NO.19
更新时间:2024-04-11 05:01

详细剧情

  唐大道夫妻因疾病夺走儿子而痛彻心扉,痛楚之中,父亲唐大道开始反思自己在处理父子关系上的缺憾以及个人心绪上的阴霾,他渴望与儿子对话,以安抚儿子的灵魂。  影片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得主周大新的同名小说《安魂》。

 长篇影评

 1 ) 梦之安魂曲——用一切外在美好成就的最黑暗

外在美好是说电影的画面,音乐,演员的演技,故事的编写。

故事紧凑,紧密,简单明白。莉莎意外的收到电话,说她获得了上电视的机会,而莉莎是个电视迷,对于年老而孤独的莉莎来说,上电视意味着可以对着屏幕前所有的人说出她对于逝去丈夫的怀念,也说起对于无所事事,只会拿自己的电视去当铺当掉的儿子的爱,这虽然是微小的却是她坚持活在这个不至于绝望但至少是冰冷寂静世界里最盛大的目的,这值得她穿上红色的连衣裙,金色的鞋子,像是年轻的自己站在大学毕业的儿子身边一样。

但是裙子的拉链再也上不去,镜子里的老人像一只滴满蜡的蜡烛,残缺的,火红的,不得不燃烧着,莉莎决定减肥。

莉莎吃得很少,戒掉最爱的巧克力,戒糖戒油。银幕分成两半,另一边她的儿子夏利拥着漂亮的女朋友玛丽安在沸腾的音乐里吸入,接收,虔诚的感受海洛因。

画面是被分割的,时时这样,带有轻微病态的感觉,但是是美的,美到你几乎不愿去想下一分钟的事情,下一分钟来到时,莉莎已经被这样的饥饿推到了医生面前,她调高体重,面目冷淡的医生说,你偏重,吃我开的药吧。四种颜色,早晨,中午,下午,晚上,莉莎可以吃cheese夹着面包,红色连衣裙则交给每日的四粒药丸。

画面在莉莎吃药时总是分一半给正在吸食白粉的夏利,夏利和他的黑人朋友找到了赚钱的渠道,买来整包的白粉拆分着卖,在赚进美金的同时自己也拥有了更多美好的幻觉。夏利想,他应该送给她妈妈一点什么,既然他妈妈是个电视迷。

莉莎的身体变得难于安静了,她不停穿上或脱下衣服,不停取下或带上眼镜,当她见到不常回来的儿子时更是克制不了的拥抱了再拥抱,夏利说自己找到了好工作,莉莎眉开眼笑的确定自己有个好儿子,夏利说我帮你买了台电视,莉莎顷刻就把记忆中任何一次去当铺赎回电视的景象删除,她对着空气中或许存在的丈夫说夏利真是个最孝顺的孩子。这些对话的间隙夏利听见磨牙声,他才发现他的妈妈嘴巴不能控制的上下移动,但是莉莎说的仅仅是她要上电视了,她就要可以和所有人说她的好丈夫和好儿子了,她要穿上她的红色裙子,但是她穿不上了,她要减肥,医生也极好的帮她开了药。难道你连身体也不顾了,难道你要在去上节目之前死在这里?夏利觉得这一切好笑又可气,他的妈妈吃上了兴奋剂。可是你了解什么。可是你怎么知道我为什么活着,我老了,孤单着,没有你爸,缺少你的探望,朋友怎么是可以麻烦的呢,我就一个人,卑微得很,但是我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我要上电视,也不要给我什么大奖,我只想让很多人很多人知道我有你和你爸爸,我就是为了这些在忍受活下去这件事。

夏利的理解或是体谅流在他回程的眼泪里,然而一切都无法逆转了。

母子两边的状态团结了画面,都不足够了,需要更多。红色裙子的拉链渐渐向颈脖的方向走来了,莉莎却没有心情享受这份乐趣了,她出现幻觉,她自己加大了药量。夏利的同伴在某次进货中遇见警察,若干人被枪击,他们失去了进货的渠道,他们之后得知在圣诞会有派发,但是价钱是现在的两倍,同时不零卖,他们没有钱了。玛丽安终于带着对白色粉末满满当当的渴求以及对夏利的爱意滚进了另一个男人的怀里,那一次价值两千。

莉莎发现冰箱会动了,发出巨大的响声在深夜里,这个时候她会抓起一颗药填进恐惧的心里,电视上获大奖的人是她,每一次都是她,她穿着红色的裙子,和蔼可亲,笑容可掬的站在台上,只有冰箱在阻拦她的美梦,更甚至电视上的人都出现在了家里,那个年轻的自己和高大的男主持毫无顾忌的指出这个简易的家的不足,她无能的坐在沙发上申辩,她已经老了,她很孤单,不过没有人听就是了,大家围着她跳舞,年轻的小女孩,年轻的她自己,她们向她索要食物,她们嚷着要她喂她们,然后,冰箱分裂了,零部件像是粘稠的唾液一样吓跑了电视里来做客的人。而夏利面临的始终是没有毒品的境地,圣诞节的那次发放中途又再次被警察发现,他们没有买到,玛丽安看见一无所获的夏利时凶狠的咒骂他,咒骂这个说自己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的男人,也不是没有办法,夏利把电话抄在了他们俩的合照背面,转身出了家门,这个号码的主人换取毒品的条件不是钱是女人,玛丽安拨通号码的同时捏着的是她自己的爱情。

只好这样了。莉莎穿着已经有些宽松的裙子满街的奔跑,她见谁都说她就要上电视了,她最后还跑到了据说是给她电话的公司,不过只能是被保安架走。她的儿子呢?她的儿子顾不上她了,她的好儿子在通向去佛罗里达买毒品的长途中,手臂上的小红斑已经渐渐扩大到不忍触目的一大片腐烂,那是感染。谁都顾不上谁了,玛丽安再一次跌进另外一个男人的怀里,用嘴,用私处换来生活下去的必需品。

片子进展到这里已经出现了最好的画面,最美的音乐,但是没有出现的是最深的黑暗,前面是一切发展都像是给一个肿瘤提供的最好养料,就等它爆破,而且是等它像一件标准的艺术品一样爆破。

莉莎在医院,被各种方式治疗,未果,采用电击,不短的时间里电影只有一个人声,你看得见么?你听得见么?可以开工了。夏利与朋友在医院被抓,朋友服刑,夏利等待被截肢。你看得见么?你听得见么?可以开工了。玛丽安在星期天和夏利通了电话,她化了那么美的妆,可惜既不是为夏利准备的,夏利也看不见了,但是她还是对他说你今天回来好吗?但是他还是对她说我今天就回去。妆下有泪,伤口上或者也有,不过已经开工了,玛丽安再次来到那个男人家,里面有成群的男人,他们让她光着身子,他们使用假阳具和她背对背的肛交,他们把美金砸在她雪白的身体上。

莉莎躺在床上,她又看见了电视上的自己,没有冰箱的骚扰,她看见了她得到的大奖,主持人说是他的儿子,他那么优秀,已经订婚了,手臂更是无可厚非的完整拥抱着她。
夏利躺在床上,他看见穿着红色连衣裙的玛丽安,像年轻的母亲一般,背对着他站在远处,他喊她不应答,他退后的时候却从海边的木板掉进纽约的混乱和多彩。
夏利的朋友躺在床上,他想起他小时候对妈妈说他今后要成为大人物,而他妈妈只笑着要他做他永远的好儿子。他渐渐把双腿蜷起,在与身体对毒品渴望的黝黑监狱里试图回到子宫。
玛丽安躺在床上,她手里有一大把的钱,地上是散落的设计图,对,她并不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漂亮女孩,她本来想开个时装店,她自己设计所有衣服,那也是夏利对她的承诺。不过此刻,她心上的那件衣服都破了。

 2 ) 沉沦

最难的事情也许并不是坚持到底,而是想停的时候可以停下来。

  
我跟每一个遇见的人推荐这部电影。

  
Harry发现妈妈吃的减肥药里含有致兴奋的成分,劝她停止,她断然拒绝,流着泪说:减肥是为了穿漂亮的红裙,穿红裙是为了上电视,上了电视就会变成重要的人物,让人无法忽视,只有想到这个才愿意微笑,愿意生存下去。Harry只好默然。

他太明白这种感受。

迷上瘾,是的。得不到满足时,感到人是空的,笑不出来,活不下去。既然无法满足自己的最渴望的需求,那么活着有什么意思。

努力工作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么?如果我的幸福快乐就是一磅海洛因呢?

于是又变回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

  
我是觉得,一定意义上,这是类似宿命的东西。一环扣一环,身不由己。

他们彼此相爱,但却无法伸出援助之手。他们还活着,但是已经无法控制自己。

沉沦是一种迷狂,而迷狂是一道光,让我们欣喜,追随,充满希望,因为我们从不会知道光何时离我们而去。

  
任何人的生命中,都有不得不克制的愿望,想吃不能吃,想睡不能睡;想爱不能爱,想留不能留。

虽然都是痛苦,但是还能有比失去自控更可怕的事么?

很多事情,放下了才轻松,跟自己相处亦是学问,你不能不满足“自己”的需要,也不能满足“自己”的每一个需要。

 3 ) 真正的恐惧是来自于人的内心和现实的生活

       还好,我是在吃饭的时候看的。

       恐怖,这是我第一个反应。看到最后,我的身体忍不住抖了一下。我爱看恐怖片的习惯已经有数载,大大小小,各国各样都阅览过,没有一千,也得有九百了,从黑白道彩色,甚至是变态、恋尸、切割等禁片。

      不要误会,本片只是剧情片,是文艺类的,本片没有鬼没有僵尸没有怪物,没有喷血没有截肢没有砍死,只有毒品、小人物和现实。真正的恐怖不是来自于德州电锯杀人狂的电锯,不是来自咒怨的诅咒,也不是来自于外星球的食人恶魔,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每个人心中都有魔,只是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出现。本片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让观众通过观看本片能够看到自己心中的“魔”,能够看到现实中的“魔”,虽然只是电影,却能够时时感受到痛和绝望。一种可以和等待死亡媲美的绝望感和痛感。

      这才是电影,这是真正的电影,强烈推荐。

 4 ) 生命的阴影

不曾让你遗忘的不应只有光明,黑暗作为光明的对立面,永远存在。电影里的阴影因为真实而吸引人,心碎之后,我们在画面外追寻着所谓的真实,然后审视周围。罗曼.波兰斯基说:也许我喜欢电影中的阴影,但生命中的阴影则不然。

我想如果有十个不同主题去表现生命的话,《梦之安魂曲》肯定可以从某一个角度来针刺着你不能沉沦。这同样是一部看过后却觉得说不出东西的片子,尤其是强迫着你说些什么东西——知它有千般好,但是无处予说。压抑、消沉、绝望、伤感、无奈……,众多名词都是《梦之安魂曲》影片的注脚。

英文名字是《Requiem for a Dream》,它还有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译名,类似《迷上瘾》、《梦的挽歌》等等。也许你不曾留意过,但是曾在一个无知却被反复转载的十大禁片帖子上面见过它,你甚至会以为这里面真有什么为世俗或者大众所不能容忍的情节画面,报着一种猎奇心理去苦求过。

当然,我会说:你错了。

这样的猎奇行为侮辱了一部伟大而杰出的电影。不得不指出,其实《梦之安魂曲》才是一部被人遗忘的片子,太过出色加上题材阴暗,导致它被遗忘。细心留意后,某一天也许会发现,它原来也列在IMDB里面,而且排名还可以正视。它有着演员出色的发挥,有着导演凌厉的剪辑,高速切换的画面,有着神乎其技的蒙太奇,有着扣人心扉的音乐,还有一个值得现代人反思许久的沉重主题。

给影片纠不足的话。我想:它的出色来自它的主题,却也毁灭于它的主题,影片没有给我们任何的希望。

表现诸如毒品、暴力、卖淫之类的主题并不是不能苟活于世,而是从哪个角度去表现,也许你会说黑帮片的不是很受欢迎吗?不错,黑帮是受欢迎,但是,表现的形式也有多种多样。正面去展现黑帮不加美化,恐怕没有几个人愿意去看现实中血肉模糊的争斗,又或者是枪林弹雨的追杀。《梦之安魂曲》正面去描述了人在毒品药物面前的无力挣扎,却是种匠心独到。大量的心理活动刻画,时而激烈急促,时而平缓流动,因为这个美好追求的主题本身就是虚幻,主人公所追求的梦想不过一种虚幻。梦想固然是用来实现,有一类则需要被粉碎。当灵魂与躯体被毒品药品所分离,那时候,灵魂已不再属于你自己所能控制。

再一点不足是凌厉得有点过火的画面剪辑、快速切换,让人承受不住,尤其是面对着杰瑞德.莱托那张苍老痛苦的脸庞,几次想切掉,因为这像是在受罪,主人公在痛苦,我们也在受罪。而且电视节目的助兴催促声也实在令人紧张万分,这种痛苦不仅仅是看着一年老的母亲在受罪,也是为之不忍的剧创。黑色基调下的主题,看着四个主人公一次次的吸毒、吞食药物,无以复加,一步步走向绝望。如果说像《杀诫》《黑暗中的舞者》结局给我们的是戛然而止的疼痛,绞刑剥夺了在生的权利。那么《梦之安魂曲》最后一二十分钟痛苦的持续加剧与走向绝望,是其他影片所无法比拟的。

如果说眼花缭乱的剪辑不曾让你震撼,瞳孔的收缩放大也不足以让你新奇,而依赖毒品药物的感觉又离你似乎太远,煎熬中的疼痛你觉得不真实。那么且让你看其生命突然消逝,纵然残酷,也许可以击倒你,但更多是刹那的震惊。生命的慢慢枯萎凋零,是一种考验人内心与耐性的折磨。我们很不情愿在《梦之安魂曲》看到了后者,消沉得欲罢不能。这也许就是日本豚鼠系列实验短片为什么要选择慢慢折磨一个人致死,而不愿意像恐怖分子一样以切人头为乐。这是要考验人的承受能力,不可否认以上所提及的是一种变态行为。

当然,在《梦之安魂曲》身上,我并不认为它是为了折磨而折磨,至少,它留下了一些迷茫的信息。

记得第一次看片子立刻被开头的《Summer Overture》音乐所迷住,一开始仿佛死神推开了大门。一幕幕的画面里,哈利和泰伦推着电视机,和那些休憩中的老妇人们摆摆手说了声:Hi。夕阳余辉下,两个年轻人走在宽阔的街道上,音乐声像脚步一样,从轻快到沉重,渐渐加急…。当然,整张原声都做得非常出色,其他曲目也融入了众多音乐元素(参见导演前作),但是对这首开篇曲情有独钟。

这个故事包括原声里,有Summer、Fall、Winter,由炎热的夏季开始,却没有Spring,四季里缺一季节,这不仅仅是个圈套,也是个死亡的最后宿命。

2004.12

 5 ) 瘾。


       是在一个头痛昏沉的晚上看完这部电影。最近几天觉得很疲惫,以至于前30分钟眼睛干涩得睁不开,困倦得能倒头就睡。但随着电影高速切换的镜头,愈发激进的音乐,困意逐渐消散,沉重而刺痛地清醒过来。像电影的中文片名“梦之安魂曲”五个字给人的平静,不动声色地冲击和穿透心灵。
       
       一事无成的Harry,他的黑人朋友Tyrone,以及女朋友Marion,心怀理想但因吸毒成瘾而荒废的年轻生命。Harry的母亲Sara,从一个最初沉迷于美食和电视节目的无望中年妇女,到最后沦为无可救药的精神病。生命从茂盛到枯竭的过程,全都透过镜头一一呈现。
       导演是创造者,演员是塑造者,通过摄影表达和传递着。画面的快速切换,视角的瞬息万变,鱼眼镜头,多重曝光,还有不断重播的白色粉末、气泡升腾、细胞浮游、瞳孔放大的特写,混剪在一起的每一帧都是这场氤氲梦境的主角,细思极恐,针针见血。

       电影的主题无关乎毒和瘾。毒是欲望,瘾是贪婪,是一个人生来便会拥有的东西,被灵魂私藏着。若是它们生生不息,那还不是因为现实这东西总叫人失望。但意志从来都不是不堪一击的,灵魂也不能被轻易打败。电影让有过相似经历的人惊觉,也提醒另一些人时刻保持清醒。
       当曾经怀揣志向并且励志成功的Harry,如今颓废消沉,皮囊也已经包裹不住因过量注射毒品而感染的血管,痛不欲生,只能截掉手臂才能维持生命;年轻美好的Marion本来可以开一间服装店,让自己的设计天赋得以发挥,但却因毒瘾缠身而放弃自尊,出卖肉体,浓妆也遮盖不住的丑陋;当童年时母亲的细语温情都已经无法让Tyrone回头,只能坠落做更深的梦,最后要在狱中煎熬度过一段漫长人生。
       我被电影里的鲜血溅了一身,好在这些画面还能让我们为之震惊,恐惧也是因为不曾经历过。看过电影,可能毒品的威力已经让人不敢靠近,那瘾呢?

       当原本看着电视节目品尝巧克力和奶油面包时的心情愉悦的Sara,为了上电视而减肥,又难以控制自己的食欲,故而开始吞食大量减肥药,最后转变为双眼空洞,精神失常,甚至厌食。减肥药里含毒的成分让Sara易感兴奋,原本丰腴的体态也变得日渐消瘦,她终于能够穿上那条红裙子,幻想自己登上电视节目的样子。而一旦药效减弱就会让她局促不安,食物和新换的电视机都已经无法满足她,于是又更大剂量地吞食,也越来越麻木。直到中枢神经已经被毒药吞噬,意志麻木不仁不由控制,沉睡不能觉醒,愈梦愈深,灵魂亦游离于躯体之外。
       欲望也是瘾,瘾里也有毒。

       关于减肥药这样东西还有一件事情值得一提。之前有段时间想要减肥,鬼迷心窍地买了一种据说效果很好的日本减肥药。这东西吃下去就跟Sara一样,刚开始会觉得异常兴奋,精神很好,但是两三天之后就开始觉得严重口渴,视力模糊,心跳加速,反应迟钝,行动都不受控制。一直到服药第六天的晚上,照镜子发现瞳孔散大,头部隐约发麻,后来越来越严重,从肩膀一直到手臂都开始麻木。幸好意志还很清醒,在网上不断搜索减肥药当中可能含有的成分。发现了一种叫做“阿托品”的东西会在减肥药当中添加,虽然不是毒品,但这种成分在体内积淀过量的话就会引起中毒症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会由兴奋转为抑制,导致精神紊乱。那天半夜去医院挂了急诊,拍CT排除了其他病因,确认了是阿托品中毒,然后挂盐水、大量喝水排出毒素。自从有了那次经历,我想我永远都不会再碰减肥药这种东西。

       如果毒瘾是禁忌,是从天堂到地狱。那烟瘾酒瘾甚至网瘾,减肥的瘾,整形的瘾,又比如电影的瘾,写字的瘾,我们都会上瘾。各种瘾都在亦步亦趋地逼近和占据生活。越来越多的人也宁愿沉陷在虚幻之中,逃离于现实之外。但没有谁能够像镜头切换这般迅速地在虚实之间应对自如。
       夏是旺盛,秋是坠落,冬是绝境,这个故事里没有春天。没有天寒地冻的荒凉,但沉沦的毒瘾和迷失的梦呓仍旧让人深陷于绝望之境,无法回暖,难以自控。你可以选择让你的灵魂自由流放,但不能保证你的人生还是安然无恙。为逃避现实而促成的瘾,最终还是要被现实唤醒。血液里的细菌也许可以消除,但灵魂深处的残缺要怎样安抚?

       最后一幕,他们蜷缩起来,回到生命最初的姿态。
       但愿我们的人生里都有春天。

 6 ) 堕落之下无美满

原本很怕会是一部真正的“安魂曲”,让我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但这一顾虑在影片一开始就消除了,电视节目里的中奖美梦霎时被母子的争执打断,电影之弓立时被拉满,观众就像急欲离弦飞翔的箭,伴随着节奏感和旋律俱佳的电影配乐,蓄势待发。 影片剪辑凌厉,风格独特,镜头构思巧妙,这些自不必我来赘言。 演员表演都很到位,说说一下几个方面: 哈里妈妈也就是高福德太太,由老演员,在经典恐怖片《驱魔人》中扮演母亲的艾伦·波斯汀扮演。她的精湛演技冠绝本片,如果早受到关注,应该已经成为著名戏骨了。布满皱纹的面孔,表现起减肥过程中难以克制的蠢蠢食欲和与儿子会面的温情脉脉,一样都不含糊,与本片凌厉的风格相得益彰。住进医院后的表演,更是本片的最高级别演出,也成就了本片的高潮。 儿子哈里的扮演者杰瑞德·莱托,讲一口标准的布鲁克林口音。 关于泰伦,我最喜欢的镜头,是他在镜子前,从童年回忆中回过神来时,迟疑了一会儿的脸,此时他口中和女友调情,脸上却不带丝毫挑逗表情。但是,这迟疑很短暂,也很真实。 最后说说亲爱的詹妮弗,没话说!很精彩,除了艾伦就是她了。她和哈里打电话的时候,淌下的一滴清泪,实在是扣人心扉。从派对回来躺在沙发里蜷缩前那抹微笑,更是令人心碎。 再来说说令我失声痛哭的结尾。三个年轻人在最后都以同样的姿势蜷缩,怀揣着最后的美梦,或哭泣,或沉睡。哈里梦见了海边的玛莉安,玛莉安紧握一小包毒品,泰伦想起了童年妈妈怀抱中的自己,就在此时,我的眼泪就流出来。和高福伯太太原来一起晒太阳的两个邻居,从医院探视回来,在阴冷的寒冬相拥哭泣,我开始疯狂流泪。萨拉·高福伯,以沉醉美梦前的那个微笑,带我们一同走进最后的美梦,母子相拥的一刻,我终于嚎啕大哭,吓得室友拼命抚我背以示安慰。 影片的配乐绝对鬼才。推荐收藏原声大碟。 毒品之下,没有完满的结局。本片令[猜火车]的故事看来就像一个美妙的童话,尽管都有着深度迷惘的沉醉,但能像伊万·麦克格雷戈一样背着一袋子前大步迈向光明,满脑子选择的,恐怕是凤毛麟角吧。 等等,凤毛麟角这个词,是不是用得不太恰当……吸毒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 很多事情都像毒瘾一样,带来的是毁灭,满足的也仅仅是一时的梦。撒谎、逃课、作弊、欺骗、偷窃、酗酒、吸烟、乱性、吸毒,各种各样的堕落,没有一样是不毁人不倦的。一时的堕落视情节轻重,在尚有可挽救的余地时,一定要尽早脱离。堕落没有什么可以值得自满的。 想想刚上大学的我,虽然级别还够不上自我放逐,但也自认为堕落一族,如今想想,悔不当初。 我殷切祝愿所有堕落的人们,尽早脱离这种状态,就算[猜火车]的结局是个幻象,也总是人们最终想要的幸福。 堕落之中,永无此种美满。

 短评

我想如果写一篇影评的话,题目叫做“吸毒的人没有春天”,当然从电影史论的角度讲,指出阿罗诺夫斯基和杨·斯凡克梅耶、汤姆·提克威之间的关系会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8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憨憨说看了这片你就不想吸毒了,恩,真不想了

10分钟前
  • 石头[b side]
  • 推荐

孤独和绝望,不能想象没有电视巧克力糖分的生活。世界上没有光或者它们统统被绝望的黑暗浇熄了。欲望上瘾如同被魔鬼引诱。一次又一次的站在精神濒临崩溃的边缘上。世界只剩下自己一人,一张床或者沙发前昏暗的电视光速,亢奋后的瞳孔缩小又放大扩散,世界如此空虚迷幻。

12分钟前
  • Adiósardour
  • 力荐

三个年轻人的寂寞加上一个中老年妇女的寂寞,因为寂寞而寻求刺激,因为寂寞而渴望关注,吸毒、减肥,进而着迷,最后崩溃。回头重看才发现,《观音山》模仿的应该就是这部吧。

13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导演想探讨人自身的内部,内心和灵魂的深处,有被暗黑事物吸引的一种本能,所谓“迷上瘾”,那种飞蛾扑火的冲动,对某种事物的无法挣脱,直至自我毁灭的依赖。

16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其实人和人的生活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分崩离析。欲望是快速的,惩罚却来日方长。

19分钟前
  • 宫廷阉割师大人
  • 力荐

看完这电影就跟死了一回似的。我的top10之一。秒杀级的镜头语言和剪辑配乐。

22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是我对常识的要求太高了么,剪辑和音乐再怎么优秀,也无法掩盖这只是一部禁毒宣传片的本质。沾染毒品与家破人亡本来就是强因果关系,由此带来的绝望本身可以预期。形式主义是一种精致的造作,尤其是没有实质的时候。

26分钟前
  • 秋熙
  • 还行

一如既往的匠气,视听则非常过度,不是重口味而是语言上不知节制堆砌的差品味。剧本是典型自以为高明的美式多线程,无非是形式填塞浅薄内容表率。这种胡里花哨噱头电影最经不起时间考验,因为充满了可学视觉技巧,大家都玩烂之后,就会写满了过时两个字。

30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一场没有春天的噩梦

33分钟前
  • 戴莫卡
  • 力荐

生活都是谎言,只有梦能带来安稳;爱 健康 快乐 都去死吧。

38分钟前
  • drnuk
  • 力荐

所有欲望都消失了。只有两部片子让我如此悲伤,悲伤到呕吐:一部是《幸福》,另一部就是《梦之安魂曲》。

41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说实话我看完有点想吐。这还是第一次。最后每个人都回到母体里的状态。剪辑,音乐逼得人无路可走。后面看的难受死了,张力太大,我快受不了了。。。。。

43分钟前
  • 彌張
  • 力荐

哇,那条胳膊!哇,那棵管子!哇,那两张屁股!哇,我要吐了……

46分钟前
  • 发条饺子
  • 推荐

我操 真他吗黑色……不论你有多开心 看完这片你就感同身受了……

48分钟前
  • 冬贝与9-13刺青
  • 力荐

最绝望的观影经历!绝望到耳不敢闻,目不敢视,心灵战栗!

49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一部极好的反吸毒电影……

50分钟前
  • 霍尔顿狐狸振作
  • 推荐

镜头、剪辑、原声……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回头看新浪潮之类的。。

51分钟前
  • Touma
  • 力荐

达伦几乎是用极端作者化的手段把电影语言翻新定义了一遍,富含设计感的镜头与音效精准无比地传达了一切情绪,无孔不入的灵气最终汇聚成张力难抵的炸裂观感。这种可怕的共鸣存在于我们生活走向的每一种可能性里,起止于欲望。活死人在梦过的美好里荡漾,宛如群魔乱舞。

55分钟前
  • Ocap
  • 推荐

毒品记得我爱你。Ps:建议在低血糖、微醺等情况下观看,能间接感受“通感”手法。

58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