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的魔法

动画片美国2020

主演:汤姆·赫兰德,克里斯·帕拉特,茱莉亚·路易斯-德瑞弗斯,奥克塔维亚·斯宾瑟,梅尔·罗德里格斯,凯尔·柏海莫,丽娜·维特,黄阿丽,格蕾·德丽斯勒,崔茜·尤玛,维尔摩·瓦尔德拉玛,乔治·普萨拉,约翰·拉岑贝格

导演:丹·斯坎隆

播放地址

 剧照

1/2的魔法 剧照 NO.11/2的魔法 剧照 NO.21/2的魔法 剧照 NO.31/2的魔法 剧照 NO.41/2的魔法 剧照 NO.51/2的魔法 剧照 NO.61/2的魔法 剧照 NO.131/2的魔法 剧照 NO.141/2的魔法 剧照 NO.151/2的魔法 剧照 NO.161/2的魔法 剧照 NO.171/2的魔法 剧照 NO.181/2的魔法 剧照 NO.191/2的魔法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2 04:06

详细剧情

影片设定在一个由精灵、巨魔和灵魂等组成的郊外幻想世界,在那里独角兽在垃圾桶中穿行,像是有着糖果条纹的负鼠。影片提供了一个前提,即魔法是真实的,但它早已被现代技术所遗忘和取代。一对十几岁的兄弟,在他们尚不更事时父亲便已离世,他们决定进入这个幻想世界,与父亲共度最后一个神奇的日子。霍兰德配音弟弟伊安、帕拉特配音聒噪的哥哥、德瑞弗斯配音兄弟二人的母亲、斯宾瑟则会利用其声线的优势。

 长篇影评

 1 ) 1/2我加1/2你成就完整的1

《1/2的魔法》初理解是父亲的缺失,再理解是与哥哥、妈妈的相加圆满。

最初看的时候,总觉得有些变扭,但说不出来,后来发现是“长兄如父”的概念有些奇怪,兄长过于替代父亲的角色,兄弟间的情深并未有太多铺垫,似乎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对于没有经历过类似家庭的人有些理解障碍,毕竟不是一个寻常的家庭模式。

而且故事整体结构趋于平淡,几乎没有反派,只在最后出现了一个龙,魔法狮子的转变也有些奇怪,过于迅速。不过这可以算是一部公路电影,我们一边行走,一边成长,每一步成长的路径都非常工整的展现了出来。现在为止,他只能算是一部及格的动画电影(毕竟是皮克斯)。人物关系最开始也不是很明晰,半人马警察后爸前期真的不讨好啊,在结尾的最后一句我才接受了他,只能说,导演应该是有亲身经历的两个儿子的后爸不好当啊。

但幸而我提前观看了皮克斯的幕后纪录片,故事几乎完全取材于导演的真实经历,他的哥哥在生活中完全扮演了父亲的角色,给足了陪伴和爱,是他不缺失成长中男性视角的关爱,他的内心或许一直纠结于早早离世、记忆模糊的父亲,但是这种执着不在于思念,而是一种形象缺失的遗憾,一种与惯常家庭结构对照的异常。

其实联想到离异家庭也是如是,家庭温暖和稳定的幸福感并不来源于既定结构,不是有了爸爸和妈妈就会开心,幸福感来自于家庭成员间发自内心的鼓励、支持和爱,不管这个家庭成员是谁,或者数量多少。所以后来,主角经过系列磨练终于意识到自己身边的人已经足够,自己意念中的父亲或许没那么重要了。我真正泪目是后期哥哥每一个真心为弟弟的进步欢呼的瞬间,是哥哥为了弟弟可以不顾一切,是对弟弟教导般的鼓励,弟弟有魔法的天赋,但是若没有哥哥,他可能永远也走不出怯懦的心理结节,弟弟帮助哥哥见到父亲,哥哥成就了弟弟的魔法和人格。再加上妈妈的无条件支持和母爱,三人对于家庭本身的意义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剧中父亲的脸基本没有出镜,导演的原意也不在于寻父之旅,而是发掘身边的美好宝藏,原来最初的地点即终点,身旁的人即港湾。

或许我们从小到老一直在追寻一个含义,拼命理解生命的意义,终其一生在问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而这哲学三问由稚嫩的童年生发,而又终回归于原点。

一部富含深意的动画作品,情感充分,叙事略淡。还是有些小感动,多陪伴家人吧,当下即永恒。

 2 ) 对于龙形象的分歧和转变

《1/2的魔法》中出现过两条龙,外在形象和性格有很大区别。一条守护宝石的龙则是身形巨大、脾气暴戾,还能口吐火焰。另一条龙是主角家的宠物,行为习惯就像是最黏人的小狗,体型也很小。这两条龙代表了龙在西方国家形象的变化。

守护宝石的龙是大部分西方国家人们一直以来心中龙的形象:长相凶神恶煞,有类似蝙蝠的翅膀,是英雄们强大的对手,贪婪、是恶魔的化身。它在很多作品中负责守护珍宝,栖息与暗黑潮湿的地方。在北欧和德国的诗歌《尼伯龙根之歌》里,英雄Siegfried就是以杀死巨龙、沐浴在龙血里圆满结束的,龙血使他变得更加无敌。《圣经·启示录》第12章7-9节写道:“在天上就有了争战,米迦勒同他的使者与龙争战,龙也同他的使者去争战。并没有得胜,天上再没有他们的地方。大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他被摔在地上,他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在J·R·R·托尔金的《霍比特人》中,盗取金子的龙有非常厉害的铠甲,牙齿像宝剑一样锋利,爪子锋利如箭,尾巴甩起来可以产生霹雳,翅膀可以发起飓风,嘴里吐出来的东西可以致命。

中国龙:

和西方国家不同,龙在我们中国则是吉祥和权威的象征,它是管理水资源的雨神。 在古代,传说帝王们大都在出生时就有个龙形的胎记,龙是帝王权力的象征。在那时,普通人是不能穿戴带有龙图案的衣物的。

在现代社会中,优秀的人也被称作为“人中龙凤“。因为大家都很喜欢龙年,在2012年出生的龙宝宝比平均值多了5%。从1978年到如今,我们会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并为之感到骄傲。据说,因为中国龙和西方故事里的龙的形象差异极大,2008中国奥运会才没有用龙作为吉祥物。

中国龙的外在特征:

最早关于中国龙的记载是在6000年前发现的。1989年,考古学家在河南西水坡发现了第一幅中国龙的图像。《说文解字》中有记载,龙有条状披鳞,可明可暗,可大可小,可长可短。东汉学者王符认为龙是兔眼、鹿角、牛嘴、驼头、蜃腹、虎掌、鹰爪、鱼鳞、蛇身,九种动物合而为一。有人这么解释龙为什么拥有九种动物的特征:黄河流域的华夏部落战胜了其他部落,所以统一后的龙图腾汇集了各个部落原本的图腾。现今最普遍认为的龙的形象是由虾眼、鹿角、牛鼻、狗嘴、鲶须、狮鬃、鹰爪、鱼鳞、蛇身九种动物所组成。

在韩国、朝鲜、日本、泰国、新加坡、印尼、印度、南美、和北美印第安人的文化中,龙的形象也是和中国龙比较类似的。中国龙原先是动物形态的,人形的龙王是在佛教从印度传入后才有的。

影视作品中宠物龙则是现代社会导演和编剧为了扭转西方国家人们心中龙的可怕形象而设计出来的,看起来人畜无害。电影《驯龙高手》里的龙Toothless也和《1/2的魔法》中的宠物龙Blazey一样超级可爱 (Toothless更聪明些,Blazey更黏人)。这些影视作品中出现的正面龙的形象在未来的确有可能像改变黑猫是不吉祥的一样转变西方国家对龙的看法。

中国龙和大部分西方文化中龙的区别(来自chinasimplified.com)

*我的微博(aka爱读书的丸子)上有更多电影/电视剧推荐,欢迎大家关注!

//weibo.com/u/3179898575

参考资料:

http://blog.tutorming.com/expats/chinese-dragon-western-difference-lucky

//en.wikipedia.org/wiki/Chinese_dragon

//zh.wikipedia.org/wiki/%E9%BE%99

//www.chinasimplified.com/2014/09/22/what-dragons-reveal-about-east-west-thinking/

//blog.lingobus.com/chinese-learning-resources/chinese-culture-what-is-the-difference-between-chinese-and-western-dragons/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Chinese Loong and Western Dragon, LIU Yuan.

http://www.china.org.cn/china/2012-02/06/content_24559935.htm

//chiculture.org.hk/sc/china-five-thousand-years/796

 3 ) 在主角身上感受到的是热血;而我总是为配角流泪

首先说明,我是个情感泛滥的人,甚至听喜欢的偶像唱情歌也会任由眼泪流淌。

我妈特喜欢看魔法的片子,快五十岁的人还是个哈利波特迷。所以,看到电影的简介就立马拉着我妈来看,果然她要比我更乐在其中。

电影的大概走向可以预见的到,亲情、友情、冒险、英雄、通关、撒花,反正我是很爱看。

哥哥和妈妈是闯关路上的护身小精灵,最后还是需要自己持剑刺向恶龙的心脏。

整个片子最让我感动的是哥哥推着爱车冲向岩石的那一刻,我感受到的是一种自愿倾家荡产、抛弃所有的感情;一份勇往直前、永不后悔的珍重;一次轰轰烈烈,在破碎中绽放的历程。车身上的彩色飞马一瞬间就像迪士尼电影片头城堡上方划过的烟花般灿烂。它象征着梦想的闪耀和也许并不存在的美好。

另外,哥哥车爆炸的那一刻让我想到了《头脑特工队》里的“bingbang”,童年的幻想一点一点退出自己的生活,他们是被我忘记的,最后还要因为我而彻底毁灭。具体的感情我也说不清楚,反正看到那里,就像身体的自然生理反应似的,止不住的伤心流泪。感谢那些曾陪伴过我的一切,无论实际存在还是幻想。

所以,皮克斯的电影总是让我与主角一起热血地冒险,为配角一次次流泪。

 4 ) 《1/2的魔法》中的一些皮克斯/迪士尼彩蛋

1.《心灵奇旅》彩蛋(5分58秒处)

正如《玩具总动员4》中出现了《1/2的魔法》伊恩哥哥爱车车身的飞马图案,《1/2的魔法》里也埋下了下一部皮克斯电影的信息。

《玩具总动员4》

在主角伊恩家中,堆放着许多唱片,其中在最外面的是一张名为“dorothea williams”的唱片,这是导演为皮克斯今年上映另一部动画电影——《心灵奇旅》埋下的彩蛋,电影里头有一位爵士乐演奏者的名字就叫做dorothea williams。

2.“披萨星球”外卖车(24分15秒处)

在收费站右侧出现了几乎所有皮克斯动画电影中都会出现的“披萨星球”外卖车。

《玩具总动员》

《寻梦环游记》

3.皮克斯球(27分58秒)

俩兄弟推开酒馆大门的一瞬间,墙壁上方出现了一个带有皮克斯球(luxo ball)图案的盾牌。

这同样也是皮克斯动画电影中的常驻彩蛋,最早可以追溯到1986年皮克斯制作的动画短片《顽皮跳跳灯》。

4.来自《寻梦环游记》的神兽(28分17秒处)

左上方架子放着一只《寻梦环游记》里的神兽爱波瑞吉。

《寻梦环游记》

5.《料理鼠王》彩蛋(28分42秒处)

右侧厨房正在做饭的两位厨师之一,是《料理鼠王》中的小老鼠雷米。

6.米奇的巫师帽(28分56秒处)

酒馆里的侍者被要求戴上《幻想曲》(1940)中迪士尼吉祥物米奇的巫师帽。

《幻想曲》

7.《玩具总动员4》的汉堡店(42分04秒处)

加油站便利店柜台的杯子上出现了《玩具总动员4》里的汉堡店商标。

《玩具总动员4》

8.《头脑特工队》的口香糖(42分36秒处)

小精灵从商店货架上拿了一盒《头脑特工队》洗脑广告歌的口香糖“TripleDent”

《头脑特工队》

9.A113 (91分26秒处)

警察的对讲机带出了几乎每一部皮克斯电影都会埋下的“A113”彩蛋

注:皮克斯工作室的员工大多数毕业于加州艺术学院(该校同时也是由迪士尼创始人华特·迪士尼投资成立 ),A113是校内一间供动画和美术设计专业上课的教室号码,许多人都曾在那里听过课,意义非凡,所以就在电影里埋下彩蛋纪念,如今也成为了皮克斯电影最著名的标识之一。

 5 ) 【C+影评】1/2的魔法:被迪士尼打了“催产素”的皮克斯,还是原来的皮克斯吗?

随着“真人动画”式的CG大片日渐增多,好莱坞动画的市场空间受到了挤压普遍,集聚效应也日益显著。但就迪士尼和皮克斯这样的头部玩家而言,眼下还不到他们担心的时候:高投资高回报高口碑的三高策略依然有效,票房和奖项的收割也依旧锋利。

对于皮克斯而言,最大的问题一直都是如何不落窠臼和超越自我。在过去的作品中,皮克斯展现出的极大的热情,简明而又寓意深厚的故事,以及技术上的精益求精,对全年龄段的观众都有着非同寻常的吸引力。

但自2015年以来,皮克斯已有三次在同年中推出两部动画电影的纪录:2015年《头脑特工队》/《恐龙当家》,2017年《寻梦环游记》/《赛车总动员3》,和2020年的《灵魂》/《1/2的魔法》。要知道,迪士尼动画本部也仅在2016年有两部作品上映(《疯狂动物城》《海洋奇缘》)。

增产对于皮克斯来说会有什么样的长期印象,目前还有待商榷。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几乎专为皮克斯而生)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的前十年里,皮克斯推出了8部电影,拿到了8个提名和6座小金人;在后九年中,推出了10部电影,却只拿到了5个提名和4座小金人。

毫无疑问地,3月上映的《1/2的魔法》是皮克斯在2020年两部电影中稍弱的那一部。故事依旧在家庭关系上做文章,动画效果也非常可观,但与皮克斯主力制作相比,想象力还是太过单薄了,最终也没有实现兄弟闹剧以上的更高层的主题与碰撞。

这样一部简单热闹的家庭动画,完全可以来自梦工场(《宝贝老板》)和蓝天工作室(《变身特工》),不需要来自皮克斯。

【概览】

在过去的10年里,好莱坞动画产业迎来了一次大洗牌:蓝天工作室和梦工场的王牌IP不再灵光,重新开始制作低龄子供向动画;有大制片厂撑腰的华纳和索尼动画,依靠漫画等IP素材,以非传统题材打开了新的市场。

而大获全胜的头部玩家,迪士尼和皮克斯的联姻,也进一步巩固了其统治地位——高投资高回报高口碑的模式,对财大气粗的迪士尼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相比梦工场一亿上下的投资,迪士尼动画本部和皮克斯可以以1.5亿美元以上的大手笔搏取更可观的回报率。

在这一背景之下,迪士尼动画和皮克斯也有了抛弃“少而精”路线的底气。造成的结果,就是皮克斯在16-19年推出的5部动画中,有4部都是续集,其中只有去年的《玩具总动员4》拿到了奥斯卡提名(并胜出)。

随之而来的,也是皮克斯动画在普适的社会比喻上的缺失。早年间《超人总动员》对中年危机的演绎,《机器人总动员》对环境污染和圈养人类的揶揄,《飞屋环游记》则在开场小段中以最温柔的方式,写就了最美妙的爱情颂歌。

这些内容曾经是皮克斯的至宝。但从2013年的《怪兽大学》开始,这种富有人文关怀的思维开始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非皮克斯的)公式化的设定与笑料。就《1/2的魔法》而言,父母形象的缺位已经是迪士尼动画的标配,“找人/救人”的任务式情节也高度类型化和结构化。在人设和情节上,无论横向还是纵向比较,都显得非常平庸。

【制作】

随着皮克斯动画中人类主角越来越多,故事在创作上的私人化和本土化倾向也越来越严重。五巨头时代的皮克斯角色虽然也多是套皮人类,但皮套的附加设定与故事本体往往是不可分割的。

也就是说,他们不仅仅是做着人类的事情的“布偶”,而是有着其独特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功能。

反观《1/2的魔法》的导演丹·斯坎隆的前作《怪兽大学》,完完全全就是最常见的校园喜剧,毫无《怪兽公司》中异世界相遇的化学反应,只不过是前作的同人作而已。

与之相比,《1/2的魔法》也并未好过多少。且不论故事基于仅在欧美地区流行的《龙与地下城》,魔法生物共存、抛弃魔法转投现代科技的背景设定,在全片中并没有激发出任何矛盾与冲突,还不如日本已经泛滥的异世界题材有新意,令人匪夷所思。

这样的做法,就好像名字叫做《精灵旅社》,却没有任何“精灵”与普通人的碰撞。将全部角色换成人类,整个故事也依旧成立,甚至更加顺畅。

电影的灵感来自于导演亲身经历,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影就可以生搬硬套和缺乏惊喜。考虑到电影在17年立项的两年后还在重写剧本,皮克斯方面并非对此毫无意识。

《1/2的魔法》在情节安排上也受制于接任务破关的游戏形式,无论是情节还是角色塑造都太过简单,在叙事动力上也缺乏紧迫性,目的性不够明确,显得情节太散太乱。

要知道,此前的皮克斯电影即使再乱,也不会让观众失去对角色的关注:《飞屋环游记》就是要去瀑布,《美食总动员》就是要成为大厨,但《1/2的魔法》名义上是“救爸爸”,却总是刻意在无关和随意的情节上绕远路——这些情节既没有推动角色发展,也没有阶段性特征,只是徒耗时间罢了。

【表现】

作为一部PG级的家庭喜剧电影,《1/2的魔法》的笑点的确老少咸宜,但并不出色。欢喜冤家和buddy comedy的设定并没有制造出足够的冲突和对比——问题主要出在汤姆·赫兰德的角色上——“半个爸爸扮活人”派生出来的笑点,基本上就是《老板度假去》的简单移植,在绝大多数时候甚至抛弃了“活着的下半身”的基础设定。

次要角色以往也是皮克斯的强项——比如《玩具总动员》系列的一票损友,《机器人总动员》的MO,《飞屋环游记》的狗狗道格——但《1/2的魔法》中的配角,只能说是少而无用,既缺乏幽默感,对故事发展也毫无推动(尤其是“继父”)。除了戏份稍多的米诺陶Manticore,没有一个能留下足够深刻的印象,连名字都让人记不住。

至于故事的核心:长兄为父,在片中的表现更是失败的。哥哥Barley一直都是麻烦制造者,并且缺乏足够的情感动力来支持他的举止;弟弟Ian则一味受气,两者之间不存在真正的摩擦,由于叙事严重缺乏紧迫感,唯一的爆发也看不到此前积累的影子。这样一来,兄弟二人并没有因为旅程而互相成长,仅仅是弟弟单方面地突然“领悟”——而这种缺乏客观支持的主观转变,正是剧本写作的一大忌。

而由于(幼稚乱来的)哥哥的父亲形象Father Figure在片中并不成立,电影对结局的处理也就更显得莫名其妙——诅咒和打龙的情节明显是为了增加动作戏份,但却非常突兀且跟主题毫无关联(寻找父亲而非打倒父权)。同时,胡闹的哥哥没有做出真正的牺牲,一心寻父的弟弟也没有在父亲和哥哥之间做出必要的选择,让这个原本就在预料之中的结局更显得寡淡乏味。

归根结底,这些问题在于《1/2的魔法》在表现主角对父亲思念时力度不够——更类似于(从未拥有而)遗憾,而非是对(未解决)的矛盾需要最终和解——这样典型的弱冲突,是没有足够的推动力去支撑整个冒险的。

声演方面,汤姆·赫兰德的滥好人形象已然确立,与《变身特工》和《蜘蛛侠》在光谱的同一位置,而“童贞”和魔法的组合,更是“天选之子”的传统老到掉牙。克里斯·帕拉特的表现虽然有些过火,但比之《乐高大电影》的埃米特,的确有着不同的趣味。

【总结】

预告中的台词“I don't know, it just started”, 是对《1/2的魔法》的完美总结:故事和情感缺乏内在逻辑与联系,这与皮克斯之前作品大相径庭,更像是梦工场式的短平快。尽管快节奏的情节让这部合家欢动画依然奏效,但乏味的故事和原创力的下滑依然明显,甚至令人失望。

延续IP的成功并不容易——《冰雪奇缘2》刚刚证实过这一点——延续厂牌的成功更不容易。有《恐龙当家》在前,又有人气正旺的漫威系演员声演,《1/2的魔法》不太可能会是市场表现最差的皮克斯作品,但也不会强到哪里去。考虑到自《赛车总动员》以来,皮克斯的动画制作成本就没有下过1.5亿美元,即便回本压力不高,也没有太大赢面。

 6 ) 有关“1/2”意象的举隅与解析

我以为《onward》是pixar工作室的又一力作,叙事节奏和情感共鸣非常自然流畅,抒情部分既不流于煽情的烂俗,幽默部分也不陷于油滑的浮浅,而《雪人奇缘》就是典型的反例,中国的仿pixar动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2的魔法”是电影英文名“onward”的中文译名,这是一个出色的意译,无疑更胜于“XX总动员”、“XX奇缘”、“XX大冒险”之流,可见专业的人逐渐做上了专业的事,令人在惊艳之余非常欣喜。下文便举例影片中出现的“1/2”意象,来尝试说明这个有所发挥的译名的合理性与巧妙之处,并进一步思考“1/2”意象所代表的意义与色彩。

或许并不完整的举隅

1.世界观的理想设定是魔法和现实各占1/2的现代社会(这里指结局)

影片开头有一段颇有意思的独白:

Long ago,the world was full of wonder.
It was adventurous...exciting...and best of all...there was magic...Boombastia
And that magic helped all in need...Flame Infernar!Voltar Thundasir!
But it wasn't easy to master.
So the world find a simpler way to get by.I call it the light bulb.'Tis so easy!
Over time,magic faded away.
But I hope there's a little magic left...in you.

这段独白是极其好玩的,信息量特别大,在叙述过程中套用了很多故事模板的梗,在共同记忆中令人极其容易地产生共鸣,尤其是最后的词“in you”既可以按照影片机械地理解为是父亲对于Ian和Barley兄弟的期待,也可以理解为隐形的影片作者对于观众的期许。

Ian使劲套上父亲的衬衫

无论如何,开头想要叙述的是曾经世界上充满了魔法,它惊奇刺激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人,但由于它并不容易掌握,所以人们便找到了更加简单的方法——科技——但是影片是用爱迪生(爱迪生变成了女性,性别和种族的美国式政治正确在动画电影领域的延伸)点亮电灯泡的具体事件(或者说共同经验)来表达这层意思,这种用历史瞬间的棱镜来展现时代的变迁之简洁方式是非常体现叙事功力的,并且它不愿意说出technology这个词,而要让观众自己去猜测,相当于对观众而言进入谜题的一次邀约,对于叙事来说,克制和暧昧一直都是稀缺的美德。

上下两张图片便是电灯泡与驱火咒的较量。

魔法消失了,但“我”依旧希望有一点魔法残存于“你们”身上——最后一句话应当说是全片的题旨所在,魔法可以被视作自然主义对于原始野性的浪漫想象之一,影片整个基调也是“good old days”,对于魔法的怀恋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于过去生活方式的追念,这类影片往往都共同包含了一个疑问“为了效率而舍弃的美好曾经真的值得吗”(向后看的思考方式往往更适合优雅的感伤),但《onward》在一开始就似乎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magic faded away”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在心中保有些许魔法的想象;也就是说远古的生活方式或许已经遥不可及地逝去,但我们在生活中依旧可以保持对其美好的憧憬与想象,就让“good old days”成为一种文化想象和精神怀念的印记留存在步履不停的我们身上吧~

影片结尾处也有相当露骨的呼应,隐形作者借Ian口道出了“我觉得,如果生活中用一点点魔法,你就无所不能了”,这个点题似乎启示我们“魔法”的另一层功用与身份,特别是当我们带着现实观念审照的意识来看,这里的魔法或许可以理解为“本能的冲动和古老的潜能”,当我们尝试不割裂现代人和过往的关系,适当地带着这样的印记去生活时,我们尝尝可以发现“第二自我”,也便是这里所说的“无所不能”了。(相关的论述在下文8中具体展开)

2.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兄弟(1/2)

开头凌乱不稳定的镜头非常具有叙事的能量感和情节的密集度

Barley勇敢莽撞,神经大条,Ian懦弱细心,性格内向,他们彼此都并不完整,缺少了彼此任何一方都无法完成冒险,而通过彼此间的合力协作达成了完整性,哥哥传授魔法的心得,关键时刻蹦出奇思妙想,由拥有魔法天赋的弟弟施法,最终联手击败了诅咒的恶龙,找到了凤凰宝石,将爸爸成功地短暂还魂。兄弟二人都是残缺的失父的“1/2”,却在彼此的合作交心中寻得了精神和人格的完整性。

3.最开始只召唤出1/2的爸爸(下半身)

这无疑是剧中最直接明确的“1/2”的象征符号

PIXAR在这个细节上的匠心是极其成功而耐人寻味的,缺少上半身的1/2的父亲起初没有听觉和视觉,甚至无法认清两兄弟和确认周围环境,只能依靠脚上的触觉来辨认两兄弟的存在,这个人设(鉴于他是Elf,不妨说这个精设)的巧妙之处便是通过对肢体面部的排除而避免了煽情烂俗的场面出现,情感的把握是成功艺术作品的必要秘诀,绝不能使得它成为持久的高音,结尾父亲变成完整的个体便意味着高潮亲情的全力表达,可以料想这种高潮是很快就会结束的,于是影片恰好就来到了结尾,而PIXAR在这短短的结尾完整爸爸的抒情部分也做了相当克制的处理,把镜头给到远方废墟孔中的Ian视角,听不到声音也看不确切具体表情,因为汹涌的情感极难把握,稍不注意便会流于无聊的滥情,表达方式的不合适也会极大地稀释情感的浓度。于是既然描摹父亲的表情、肢体和语言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那么PIXAR索性让这些元素统统删去,将一切难以把握的语言统统噤声,只留下无言的腿和远方沉默的镜头。这种克制的美德和精简的智慧是我对这部片子情有独钟的原因之一。

结尾父子相聚的Ian视角,远距离无声

而缺少上半身在确保了滥情的避免之外,也会造成内容和人物丰富度的稀释,长期看着一个有裤子的下半身也足够无聊了,不是吗?(我就是开车了!理直气壮)于是PIXAR的天才们便想出了墨镜男套装这样的神操作,这个口罩男像极了游戏《人类一败涂地》中的游戏人物(我高度怀疑是致敬),于是口罩男肢体动作的偶发性便成为一个有趣的话题,他时常能在特定的场合横七竖八这么一躺,便能够完成那个语境下极其有趣的肢体语言表达,而这种表达在剧情上是出于随机的,于是在合理性中显得有趣,而并不会显出刻意幽默的油滑。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幽默绝对不能刻意,不能就会显得无聊而呆板,口罩男的上半身抖出的包袱就处处显得随意而富于乐趣。

和下面那张图片比较一下

这个编导绝对是human fall flat的死忠粉,我带着相当的确信。

墨镜男套装的父亲经常做出一些特定场合下富于意义的有趣肢体动作

当我们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身体时,所作出的动作或许也更接近灵魂,因为少了刻意的造作而显出些许可爱来。

比如这张图中墨镜男由于车体晃动而被甩出车窗迎风招展,在追尾的小精灵看来便是赤裸裸的挑衅

4.片尾月亮和1/2小月共存的细节彩蛋

结束前几帧中出现了一个新月和另一个1/2大小的新月

我在后文会提到“1/2”的特点之一是对于自身不完整性诗意温柔的接纳,新月也是残缺的浪漫标志,而这大小并存的两轮新月正是“1/2”最完美的代表符号,结合两兄弟开飞车上天的情节,可以想象这个重要的符号可能是两人的象征,并不完美,却彼此依存温暖照亮来寻求某种诗意的完整性。

5.Onward and Backward(出发和回归都是旅途的1/2)

《Onward》讲述了一个相当简单的出发和回归的历险故事,可以说是对于古老漫游传统的诗意想象,两位主角苦苦寻觅,出生入死,最终发现终点竟然是最初的起点(所寻找的凤凰宝石竟藏于一开始Barley所要保护的古建筑上),这类圆形架构的故事情节也并不少见,《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的架构也属于其中之一。

圣地亚哥经过奇幻刺激的冒险后,最终发现宝藏就藏在自己平时的牧羊处

这类叙事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将终点(目的地)设置在出发的起点,于是启程和归途便构成了一组曼妙的对仗与互文,本片中就有很多灵巧有趣的呼应(比如那个变成恶龙头部的学院涂鸦墙上的卡通龙头是我那一天的主要笑点),很可以写一篇文章研究一番,兹不赘。另一个好处便是启迪人们宝藏并不在于远方,而恰恰存于看似庸常的生活之中,廿一行教授在解读王小波先生的文章时有一个精彩的术语“精神游牧和诗意还乡”,可以用来代指这类叙事模式。

这类叙事模式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即使最后的终点便是出发的起点,但是若不经过冒险,便绝对完成不了最终的目的,换句话说虽然在起点就早早地包含了终点的因素,但是若不经历冒险的洗礼,便难以将其发掘出来,更难完成终点的到达。在《onward》中Ian若不经过冒险的锻炼,便无法学会应对恶龙的魔法,Barley也不会找到钥匙石块和最终的锁,进而找到凤凰宝石。

这个卡通龙头还可以皱眉

另一方面,这类叙事模式对于PIXAR老生常谈的“成长”主题还有妙不可言的应用,当主角出于某种动机经历了一番漫游和冒险之后,“成长”的命题便在冒险途中克服困难的历程中完成了,这种成长往往并不体现在人物个头和体型的变化上,而是反映在心智和性格的成长上,当两位主角重临旧地,全新的自我面对之前环境的不同反应,也是人物成长的主要体现之一。

6.两颗凤凰宝石

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凤凰宝石

常见的规律是如果影片中出现了两样物件,那么第一件物品获得得有多轻易,第二件就会有多困难。

经过千辛万苦,九死一生的冒险,找到了第二颗凤凰宝石,居然还冒出一条恶龙!

7.对于Ian而言父亲角色具有的两种身份

写到这里我已经失去记录的新鲜感了,就大致随便说一下,对于Ian来说父亲的角色是具有两种身份的,一方面他的父亲是Ian和Barley共同伦理上的父亲Will,另一方面他精神上的父亲更多是Barley,正如下面这段Ian的独白所陈述的那样,Barley和Will各自是Ian的1/2的父亲。

这段回忆简洁明快,就很PIXAR。

可以这样说Barley在Ian父亲缺位的童年和青年中长期担任了父亲的角色,而Ian和Barley的冒险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被称为“寻父之旅”,对于Barley,那个父亲的形象是完整鲜明的,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身份,而对于Ian而言,父亲的形象是模糊缺失的,他甚至缺少关于父亲的任何记忆(但Barley却有四段关于Will的记忆),所以对于Ian而言这段“精神上的寻父之旅”也是“精神游牧和诗意还乡”的圆形叙事,最终发现父亲精神上的形象一直在身边,兄长一直是以父亲的身份弥补他的陪伴和关怀的缺失。

8.自我潜能和身份认知的两重性

前文已经提到,“成长”是PIXAR工作室最擅长表现的主题之一,在《onward》中这也并不例外,而“魔法”则可以被视作为“本能的冲动和古老的潜能”(这两个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在影片中出现有多次明示的出现),那么寻找魔法之旅便是一种“the calling of nature”(对本能和野性的呼唤,这种呼唤伴随着对于现代都市病的反思),而这种呼唤会bring out每个人体内全新的第二个自我,也就是完成自我隐藏个性的发现,或者说对自我身份显性和隐性的完全认知,而这种认知既完成了自我的成长,又将自己的从之前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大大丰富了个人和社会的多异性与包容美,这便是我所理解的PIXAR影片中“成长主题”的深层内涵。

影片中有不少角色完成了这种意义上的“成长”,不详细展开了,大家自己细细品味吧,我就放几张图:

Ian的成长和开挂之旅(小伙子,充钱使人变强)

狮鹫女的成长和酒馆的升级(好A啊,我喜欢!)

贤妻良母到女战士的转变(姐姐,我可以!)

走地鸡到飞精灵的转变(众所周知,精灵是会飞的)

中年人马油腻大叔向意气风发的Chiron的转变(人马还开什么车啊,老哥你有四条腿啊),这里对都市病的反思已经比较明显了。

我觉得最不明显的转变就是Barley了,可能PIXAR工作室的编剧也没有想好这种憨批性格该如何成长吧,如果变得深沉而严肃了,那么成长固然也是成长了,但整部电影也就变成黑色童话了。但是我觉得他相对而言不那么轻浮了。

在找图片的时候,我发现了一处惊人的伏笔,像是一个巧妙安插的预言,暗示了之后的剧情,"留意逃跑的狮鹫"是影片开头Barley出去扔垃圾的时候家里的收音机放出的声音,这处伏笔真的很巧妙欸,不经意看还没发现,这让影片的一切细节都带上了寓言的神秘和时空颠倒的魔幻色彩,收音机在这里扮演着一个无所不知的上帝角色。

注意车上的英文Valor,也就是勇士的意思,或许暗示着它的功用便是成为冒险漫游的载具,和撞向岩石牺牲的烈士

当然,我们不能忘了这辆宝贝车Guinevere的转变,开头的车上镶嵌的是一块六边形的假宝石,而结尾的镶嵌物则变成了一块四边形的宝石(未知真假,也还没有想明白是什么寓意),我起初还以为这车上镶嵌的物品便是凤凰宝石,后面知道想错了,但正如契诃夫所说“如果在第一幕里边出现一把枪的话,那么在第三幕枪一定要响",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于电影,一切细节都要发挥恰如其分的作用。

注意第二代Guineverer上面的英文Mythos,也就是神话的意思,这也契合了结尾两兄弟乘车上天的浪漫结局,不无悲哀的是,编剧或许也暗示了魔法和科技的和谐共存只能存在于Mythos

一点个人心得的解析

“1/2”是一个神奇而独特的数字,因为它残缺而并不完整,往往渴望于寻求镜中相对的另一个自我,永恒命题的某种反题,来达到暧昧的完整性。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在一些意义上是残缺的,而面对自我残缺勇敢地去认识和接纳它便是一个诗意而美好的过程。

人生于世,残缺和不完美往往是常态,1/2的魔法一方面呼唤着完整性,促使人踏上苦苦寻觅另一半以求完整的冒险,但最终其实那残缺的另一半并不在远方,而恰恰就包藏在庸常无聊的平凡生活中,需要发现奥秘的审美慧眼;另一方面,1/2的魔法呼唤着自我认知,自我的残缺往往出于自我认知的片面和狭隘,当我们勇于走出一厢情愿的思维定势,我们便会发现在自我限定的边界外有着更为多异而丰富的可能性世界,在那里1/2也可以成为一种自足而充实的圆满,它代表着圆融无碍的智慧和并不冲突的和谐,正如魔法和科技在Mythos的世界中共存一样,对于多异的包容往往能到达极其美好的境界。

导演Dan Scanlon,睿智的光头哥哈哈哈,头有多亮,智慧就有多闪烁

 短评

哥哥,请允许我叫你爸爸(⁄ ⁄•⁄ω⁄•⁄ ⁄)

3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7分。看到最后还是有被感动到,以一个常规的父子亲情设定,到最后却还是绽放出不一样的亲情之光。虽然遗憾,倒也合情合理。背景设置还是很皮克斯脑洞的,一个中世纪魔法世界被科技包裹后,变成一个魔幻与科技共存的新当代世界。虽然剧情很多套路,但情感部分还是不错的。

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其实是一部很有的可说的动画,包括现代文明的、商品/卡通化的、种族的(狮蝎人-黑人这个真的很有趣)、亚文化的(摩托车也在《骡子》里出现)、奇幻的(龙与地下城,魔戒指环王,甚至是哈利波特),也包括迪士尼皮克斯的拿手好戏家庭(真的太拿手了,完全被拿住), etc., 种种议题让人目不暇接。但最厉害的还是,这些都不重要,动画本身是那么流畅自然,情感是那么真挚动人,幽默也是没有尿点……以及一个哀而不伤的结尾,就这些足够了。预定明年奥斯卡最佳动画吧。

10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美国驾照进阶路考指南》:交通拥挤状态下并入高速:打左灯,看左后视镜,看死角,如果灯坏了就把手伸直,提醒后方来车尤其是体型庞大的六轮车你要并入高速。美国交警在路上就是爷,遇到交警追尾请自觉停靠路边,缓缓踱步下车,举起双手示意你没有枪,准备好被开罚单。千万不要跟警察上演好莱坞大片,会死的很惨。换线的时候千万不要一次性换很多条,容易发生严重交通事故。如开车到荒郊野岭或长途跋涉一定一定一定要提前加满油!如车濒临报废各方面老化出现故障一定要及时保养保修!不要让无驾照无permit的青少年擅自开车!

12分钟前
  • AK47M16G36
  • 推荐

后半段几乎全程泪目 看到Ian把最后一个“Share my life with him”也打上勾真的忍不住了 从渴望父亲的爱到慢慢理解哥哥长久的陪伴,不仅仅这一路上通过选择走哪条路来学来的信任、通过魔法桥时的步伐学来的勇敢、放弃了车子去堵路学来的牺牲,还有最后让哥哥去见爸爸而学来的放下执着,啊!皮克斯在跟我们探索什么是亲情的基础上也一直教导我们怎么去成长。虽然最后的拥抱是哥哥给的 但我想只要也足够爱Ian 那个臂弯的力度和胸口触碰的温度 一定都是同样的温暖。真好。PS我永远爱迪士尼我永远爱皮克斯!

16分钟前
  • 黄悦_
  • 力荐

翻译不叫“上路总动员”我已经谢天谢地了。有笑有哭果然不失望。

18分钟前
  • 遗忘以后
  • 力荐

一个关于爱与勇气的冒险故事:寻找的宝石原来就在起点,正如想见的人一直都在身边。

20分钟前
  • 天马星
  • 还行

力道弱了很多,且更显低幼化,推荐亲子主题。沿途是旅程公路冒险奇幻半桶水,“Onward”之意向前,内核还是自我成长和亲情。有一点,我对高级脑洞打亲情牌的皮克斯一直是没有抵抗力的。7.5

24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这部的水平绝对秒杀去年一整年好莱坞出品的所有动画片。虽然亲情、家庭的戏码真的不是什么新鲜路数了,但依然能被讲述得这么顺畅感人真心是十分难得;而且电影首尾呼应,让我们返璞归真的回到最初的自己,也是一个让人动容的点。皮克斯还是有本事的。

28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1、20200221柏林电影节.首映场.2、身边一左一右坐了俩两个少女心奶奶,全程捧脸捂嘴哦买噶。不过全场成年人都在又哭又笑,出片尾时掌声雷动送给导演。3、有些人稳定输出精品范本,有些人稳定输出垃圾,就这么文化自信。

32分钟前
  • 小九儿
  • 推荐

“寻找的宝石原来就在起点,正如想见的人一直都在身边。”

35分钟前
  • 我刚醒
  • 推荐

皮克斯一定长在我的泪点上。他来了他来了他又开始讲亲情讲陪伴了,Onward我真的哭到颤抖,比Coco还要杀我。技术上讲的话第一个画面出来我就又开始感叹渲染了。情节其实蛮简单的,有一些小反转和小意外。不知道为什么真的很好哭,去追寻一些东西是很重要,但是更要珍惜身边陪伴着自己的人啊。看得这一场好多父亲带着孩子来看的,哭点+1。特别喜欢最后靠着木头扎到肉里再放大变出一根新的魔法棒的脑洞,真的很皮克斯。

38分钟前
  • 54edapple
  • 力荐

对皮克斯来说很特别的一部电影

40分钟前
  • 零点
  • 推荐

D&D大电影。虽然是很套路的英雄旅程,特效看着也是皮克斯这几年比较省钱的一部,但这样一部扎实讲被遗忘的传统、手足情、冒险精神的片,已经要强过最近那一票续集动画了。看完之后更觉得成长过程中没有兄弟姐妹实在是太遗憾了

41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在Coco之后再看这个半身不遂的回魂术我有心理阴影,皮克斯把煽情做得越来越纯熟并不是什么好事啊。 希望这不是我今年在电影院看的最后一部电影(这该死的新冠病毒)

4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你不会知道一个家庭破碎的孩子看到这样的一家心里有多酸楚

45分钟前
  • 推荐

怎么不是特攻队/总动员/环游记了。。。不开心怼手指

49分钟前
  • 本初老儿
  • 还行

我们总在追寻自己认为缺失的东西,却忽略了填补我们生命的美好其实从未缺席。在后魔法世界里找回遗失的亲情,绚烂的魔法筑起爱的港湾。学会爱与被爱是成长最重要的一课,皮克斯总能将最后一笔落在你心间最柔软的地方,名为爱的精准打击,从未偏离。与皮克斯其他佳作相比或许显得没那么出彩,但纵观近年的动画电影,依然可以傲视群雄。

50分钟前
  • 少年赵里昂
  • 力荐

他的愿望是和父亲谈心、一起大笑、玩接球、跟他分享自己的人生……然而最终一个都没实现。但是这些没能和父亲一起做的事,却和哥哥一起做了。他恍然大悟,哥哥一直在代替父亲履行陪伴他成长的使命。他翻山越岭,长途跋涉的目的就是为了见到父亲。虽然最终没有见到父亲,但是他改变了对哥哥的看法,理解了哥哥的良苦用心,这就是这段旅程的意义。从当初和哥哥有隔阂,再到和哥哥握手言和;从当初为了见到父亲可以放弃一切,到自愿把这个机会让给哥哥,这就是成长。你总觉得需要系上绳子才能跨过悬崖,其实没有绳子你也能做到。正如你总觉得需要父亲的陪伴才能长大,其实你可以独自长大。你总是缺乏自信,总是怀疑自己,其实你远远比自己想象中更加强大。和父亲的录音“打电话”太辛酸了,巴里把父亲的拥抱转交给伊恩让人热泪盈眶。

55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这部迪士尼和皮克斯的新作更像是《疯狂动物城》系列,有一个类似的魔法世界设定,只是接下来唤醒魔法的过程转向了亲情,从故事的情感和如今的动画技术都无比的流畅自然,最后的结局也处理的不落俗套,甚至可以用高级来形容,故事讲的非常漂亮,而这其中又巧妙自然地包含了一些当下的社会议题。

5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