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见光明

剧情片美国2016

主演:丹·史蒂文斯,玛琳·阿克曼,奥利弗·普莱特,

导演:伊多·弗卢克,

 剧照

重见光明 剧照 NO.1重见光明 剧照 NO.2重见光明 剧照 NO.3重见光明 剧照 NO.4重见光明 剧照 NO.5重见光明 剧照 NO.6重见光明 剧照 NO.13重见光明 剧照 NO.14重见光明 剧照 NO.15重见光明 剧照 NO.16重见光明 剧照 NO.17重见光明 剧照 NO.18重见光明 剧照 NO.19重见光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7 00:00

详细剧情

影片故事讲述,史蒂文斯饰演的主角,从盲人到重见光明的人生,贪婪与满足两个矛盾集结,是终于获得了幸福人生,还是黑暗命运的开始?

 长篇影评

 1 ) 世间本无耻辱柱

最近两天的成果就是看了这部真诚的、“种族主义”的经典大作,享受了若干次洗脑快感中的一次。真的,看过这个片,颇有种[猿猴星球]的感觉:黑人执掌权柄、横行霸道,白种人要被迫低三下四,文明秩序即将被颠覆,黑云压城……黑人不是野心勃勃,就纯属坏种,最不济的就是一众安心作奴隶的;反之,白种人都富有教养,若不是因为黑人,几乎都是“从此幸福美满的生活在一起”……终于,火山爆发了,他们组织起3K党捍卫自己的荣誉。

看过,我就颇怀疑美国历史上真的有这么一段“黑”云压城的岁月么?如果这样,黄种人兄弟都要表示怜悯一下,同时也要愤慨历史书的种种胡扯了。其实怎么样呢?原来是政治头脑不灵光的格里菲斯老师看了南方作家托马斯·狄更斯的作品《同族人》,觉得是个拍电影的好素材,然后就拍了同名的电影,上映时改成现在这个激动人心的名字。随后就捅了马蜂窝,有禁映,有声讨,大家也怀疑“导演的良心让狗吃了”。格里菲斯老师可是拍了十一部南北战争的影片啊,好不容易积累了拍战争场面拍大片的经验,哪里想到大家这么不珍惜自己的艺术结晶,于是就写了《美国言论自由的产生与没落》辩白。针锋相对间,丑闻刺激了大家的窥视欲,所以成就了这部截止1988年的最卖座电影。唯独可惜的是,广大美利坚fen青和良知的公敌不仅没有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反而挣得盆满钵满,不仅开创了好莱坞的纪元,而且有能力在[党同伐异]里面糟改。

无论艺术价值还是历史作用,[一个国家的诞生]都算得上殿堂级影片,里面“大理石人”和“喀麦隆”两家诸位都栩栩如生。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它浓香四溢的种族主义情绪很容易“教坏小朋友”。参考[性书大亨]和[意志的胜利],凡此种种都涉及到言论自由的问题,电影本身只是电影,其社会意义本身完全不足以成为评判艺术甚至作者本人的标准。事实上,格老对种族主义并没什么特别的好感,他的本意在反战,却犯了民族中心主义的错误。话说回来,这又涉及到一个“兼听则明”的问题,在思想只以一维两维程度存在时,蒙蔽和误导就很容易出现。如果从小到大只能看到[一个国家的诞生1、2、3……]和《环球时报》的话,一定会觉得白人黑人都是坏种……除了我们,什么人都不足信了。动不动就把谁钉在耻辱柱上,尤其是懵懂的文人骚客艺术家们,说来说去都是心虚的表现。世间本无耻辱柱,想钉就钉在自己心里,蛊惑公众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了。

http://www.mtime.com/my/underground1984/blog/1018302/

 2 ) 《一个国家的诞生》:战争下的黑白人生

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2380.html

南方与北方,黑人与白人,爱情与仇恨,以及禁锢与自由,阴暗与光明,当1915年的影像以“革命的诗意”和自由的思想对准50年前的那场战争的时候,这样的对立似乎在一个国家“隐形”的诞生中消弭了,甚至连“自由,统一,不可分离,现在直到永远”的期望已经完全跨越了种族、政治和爱情,在戴维·沃克·格里菲斯构筑的乌托邦里呈现出和平、友爱和真诚的终极意义。但是,那受苦民族看到的希望并非在这终极意义的表达中画上了句号,到底什么是战争中的正义?什么是民族的自由?或者什么是真正的“国家”?一个国家的诞生,其实也是一个爱情的诞生,当海边甜蜜的爱人相拥在一起,他们看着远方,那一段经过战争和重建的迷失,重新获得爱情是不是就是那个在和平之城里的仁爱君主?

仁爱是女孩从小学习的礼仪,是一封信里热情的措辞,是南北两个家庭的友善来往,也是那藏在本·喀麦隆身上的女孩爱丽丝的相片,还有那一只无忧无虑被宠爱的猫,这些生活的细节构筑的是非战争的场面,不管是斯塔曼家族的大儿子和喀麦隆家族的玛格丽特,还是本·喀麦隆和爱丽丝·斯塔曼,他们之间的爱情,都绘制出了和家族地理、家族身份和政治抱负无关的友爱世界,他们嬉戏,玩乐,尽情享受那种战前的自由与和平。但是这过于理想化的生活场景必将在一场“不断聚集”的风暴面前被无情摧毁,所谓分离,并非是南北地理意义上的分割,而是两个家族在不同政治立场上的卷入,“唯一的梦想是再次相遇”,两个家族被南方和北方这一场战争无情隔绝,留下的只是某种对仁爱的向往。
 
战争在慢慢发酵,战争在不停地酝酿,那个黎明的征战成为两个家族走向隔离的开始,林肯签署的宣言,第一次号召把国家意志凌驾于独立州之上,加入志愿者就是加入了军队,就是走入了战场,两个家族的男孩各自加入了自己的军队,他们在战争面前成为了敌人。而在南方,“他们的州旗上体现了南方精神”,而对于南方精神的解释是:“胜利或者死亡,我们必须为正义而战斗。”何为正义?在公牛战争后,联邦政府的旗帜受到了洗礼,但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所谓的精神,所谓的洗礼,意味着战争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喀麦隆家族的母亲为三个儿子举行出征仪式,和军队的出征仪式不一样,母亲给了孩子们心爱的礼物,这是爱的仪式,但是无情的战争对于战场中的人来说,能收到一封妹妹的来信比什么都重要:“我非常想见你,我已经长大,变成了一个大姑娘。”那Kisses的复数是无数吻的总和,是一种亲情的凝结,是对于战争的另一种谴责。这时距离出征已经两年,生命还在,但是战争上无时无刻发生的死亡事件仍然将这样的爱置于一个危险的境地。

“战争体现了它艰苦、愤懑和牺牲的一面。”其实这里没有正义,只有战争本身。而战争的关键词只有一个:死亡。爆炸、炮火、烟雾,遮挡了一切,摧毁了一切,一边上演着宏大的战争场面,一边却是个体的痛苦和无奈,在平行蒙太奇的交织中,让人体会到的是战争的无情和惨烈。喀麦隆家族的几个儿子死了,唯有本·喀麦隆还在战争上奋勇杀敌,这个被称为“小将军”的士兵在一系列命令中冲锋陷阵,而他最后一次战役的对手就是菲利普·斯塔曼,曾经两个家族的友爱在战争面前成为了仇恨,甚至仇恨也只是战争工具论的一个符号,占领了战壕,却只有一小部分幸存下来,这才是战争中最无情的一面 所谓胜利,其实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死亡,它会瞬间降临,夺走人的全部希望。对战争最反叛的或者是“小将军”对一名倒下来的联邦军队士兵的人性关怀,他给奄奄一息的士兵喝水,而对面的联邦军队士兵竟然为这“义举”而欢呼,人性超越了战争,这或者可以看到格里菲斯对于国家乌托邦构筑的努力,在激烈甚至惨烈的战场,“小将军”用自己的爱换回对方的尊敬,而当“小将军”以自己的身体将战旗插上对方的炮口而倒下时,到底是胜利还是失败?或者说他被俘而送进医院却被又被打死,是不是又是一种乌托邦神话。

而神话似乎一直在演绎,在战地医院,小将军竟然遇到了自己胸口一直藏着的那张相片的女主角——爱丽丝·斯塔曼。这是爱情的真正萌芽,连个人面对面,羞涩、满心微笑,或者局促不安,都是对于这两个人爱情的最浪漫表达,“虽然我们没有见过面,但是你在我身边很久了。”无形之爱,甚至超越了肉体,而成为精神的一种寄托。而当他们直面现实的时候,这里仍是没有结束的战争,仍是“小将军”面临被绞死的命运。那么除了超越战争的爱情,能给人一点心灵愉快的慰藉,还有什么可以改变命运?

那就是宽恕,“小将军”的妈妈和爱丽丝一起到司令部,请求林肯赦免。而伟大领袖林肯果然签署了赦免令,小将军得以在战争中幸存下来。在国家意志下,独立州的自由结束,在一场投降的“格兰特协议”面前,似乎战争已经结束,似乎那种“自由、统一、不可分离,现在直到永远”的政治宏图已经实现,但是这仅仅是一场战争的胜利,或者说只是国家意志的胜利,是南方精神的胜利,是有限的正义的胜利,但是对于这个被战争弄得千疮百孔的国家来说,它无可回避的问题是:黑人和白人之间的种族问题到底会走向哪条道路?

曾经在战争期间,这样的问题就赤裸裸地呈现出来,一支由白人军官带领的黑人民兵蹂躏了派蒙德,街上的白人被无辜打死,而喀麦隆家族就在这个城市里,所以那些黑人洗劫了家族,并且企图强暴喀麦隆家的每一个女眷,老喀麦隆被打伤,母亲和女儿们躲在一间地下室里,他们的脸上是惊慌和不安,在恐惧地等待中,联邦军队赶到,击溃了这些黑人,拯救了他们。但是黑人与白人的对立并没有消除,相反,在真正结束之后,这个问题变成了国家重建中最棘手的问题。而伟大领袖林肯因为对南方的态度过于温和,而遭致激进派的不满,对于激进派来说,他们的目的就是绞死那些领导者,而把他们的州变成被征服的省,在这些激进派中,斯塔曼无疑是个实践者,这个在战争期间就成为国会主席的议员,一直主张废奴,但是废奴并非仅仅是给黑人以政治权利,而是为了自己获得更多的支持,从而得到更多的特权。所以战后激进派和温和派在黑人地位的不同意见最终导致1864年4月14日这个“仇恨的日子”到来。

为了纪念战争胜利,在福特剧院演出了《美国表兄》,林肯观看了演出,但是一颗仇恨的子弹在这个仇恨的日子打响,林肯被刺杀,凶手从二楼的观众席上跳下,口里叫着“永远的暴君”,这一枪不死的不是林肯一个人,而是温和派在战后重建中的失势,也将种族问题摆上了美国历史的前端。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曾经大量的非洲黑人涌入这个国家,在格里菲斯看来,“他们的到来给美洲大陆种下了第一颗不和的种子”,这颗不和的种子不断地发芽成长,也成为这个国家最不稳定的因素,而在林肯死后,斯塔曼和他栽培的黑人手下萨拉斯林奇变得一场兴奋,因为他们将变成美国最有权力的人,而对于南方喀麦隆家族来说,却失去了“我们最好的朋友”。

最有权力的人,对于黑人的政策是让黑人有更多的选举权,他们将南卡罗莱纳作为推行他们黑人政策的试点州,亲自实行他们透过选举作票加强南方黑人力量,而林奇自然成了斯塔曼手中的一颗棋子,“我会把这个人作为他民族的象征。”所以在斯塔曼-林奇的体系中,黑人成为政治主角,不仅在选举权上,还在其余各种权力中,不仅获得了和白人的平等权,甚至出现了将白人踩在脚下。在选举日,黑人有选票,而白人却被剥夺了选举权利,在1871年的选举中,黑人政党控制了州议会101个席位,而白人只有23个,议会被黑人控制,而林奇成为地方长官,通过的法律包括:白人要向黑人致敬,允许黑人和白人通婚。

这是现实的政治,在这样的政治格局中,黑人却用一种野蛮和愚昧实行了对州的控制,他们在议会上喝酒、吃鸡腿,甚至还把鞋子脱了将脚搁在桌子上,而这种黑白对立的生活对于喀麦隆和爱丽丝的爱情来说,无疑也受到了重大打击。起初他们在战后的重建中迎来了他们的真正的爱情,他们相拥相吻,行走在街上,那只可爱的鸭子成为他们爱情的信物,“我会每天在家里看着你,那时爱情的眼泪和史诗。”但是在这一场爱情的背后,总有另一双贪婪的眼睛,那就是林奇,对爱丽丝觊觎的林奇以威胁的口吻对喀麦隆说,那人行道是黑人的,所以他们必须让开,必须向黑人致敬。而斯塔曼则用更无情的观点来拔高黑人,他说,我们应该用南方黑人的脚后跟来踩碎南方的白人。而对于他来说,对于女儿爱情的牺牲也只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地位,所以他禁止女儿爱丽丝和喀麦隆来往,让他们断绝关系。无奈的爱丽丝只好忍痛割爱,取消了婚约,忠诚于父亲。

但是这种对黑人权利的争取反而造成了“可怕的结果”,一方面是喀麦隆和爱丽丝爱情的终结,另一方面则是喀麦隆的妹妹被黑人高斯的追求中跳崖而死。那是一双贪婪的眼神,那是一双饥渴的眼神,在眼神背后是对于白人的霸占,在森林里用“我想结婚”追逐喀麦隆的妹妹,而妹妹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跳下悬崖。他的死是对于高斯霸占的反抗,但更大的意义或许是白人对于畸形的黑人统治的反抗,而当喀麦隆赶来的时候,只有一具冰冷的尸体,而妹妹的死亡似乎也唤醒了他的反抗,“从她身上看到了尊严,这一刻我们不应该悲痛,因为她在死亡之前已经找到了快乐。”这种被称为“快乐”的反抗激发起另一种斗争,和自己迷失的爱情一样,喀麦隆亟需改变现状,所以他从白人小孩装鬼吓跑黑人小孩的游戏中受到启发,组建了三K党。

白色衣服,白色头巾,白色战马,这白色的世界是白人的象征,用这种色彩符号组建自己反抗黑人的“白色帝国”,他们的目的就是将白人从黑人的脚下解放出来,他们复仇打死了高斯,在城市中制造事件,而三K党在林奇领导的地方被判有罪,他们加强防守,对于所有和三K党有关的人进行捉拿,而老喀麦隆因为家里藏有大量三K党标志的衣服,而被捕并游街,最后虽然被解救,但是在一个乡村的小木屋里被黑人围攻。另一方面,三K党开始实施计划,他们出征前将喀麦隆妹妹的鲜血染在战旗上,“南方妇女的鲜血”成为他们反抗的符号和动力,他们要在文明的祭坛上祭献牺牲,他们举起古老民族的象征,用曾经洒满黄沙的鲜血来点燃火炬,他们的目标是解除黑人的武装。

在这场新的战争面前,爱丽丝无疑是夹在两派之间的无辜者,一方面支持黑人的是他的父亲,另一方面组建三K党的是自己的爱人,所以她还是希望用自己的单纯来求得和解,在她进入林奇的办公室的时候,她已经陷入了不可自拔的陷阱。对于爱丽丝觊觎许久的林奇自然不可放过这个机会,在被拒绝之后,他用暴力将爱丽丝捆绑起来,并用一种暴力的形式举行婚礼,而作为一个黑人的代表着,格里菲斯将他塑造成一个贪婪、野蛮、利欲熏心的人,除了偏见,或者也反映了格里菲斯的单一思维。而斯塔曼作为支持黑人运动的人,也尝到了苦果,林奇在逼迫爱丽丝成婚的时候,也威胁了斯塔曼,这个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人如今却反过头来狠咬了自己一口,甚至陷入了走投无路的尴尬境地。

而在这危险之中,拯救者出现,那就是喀麦隆率领的三K党,他们在这个城市里节节胜利,最后冲入林奇的办公室,解救出爱丽丝和他的父亲斯塔曼,最后在“一分钟营救中”的经典中救出了困于小木屋的老喀麦隆一家。那小木屋或者也是在战争重建时白人地位的象征,风雨飘摇,孤立无援,随时会被围攻的黑人冲破,而躲在屋子小女孩脸上泪水的特写似乎正在用一种苦难期盼救赎,而三K党的到来,冲破黑人的禁锢,将处在水深火热的白人解救出来,不仅如此,在这个城市里,三K党人解除了黑人的武装,重新还白人政治权利,从此黑人膨胀的欲望得到扼杀,似乎在正义中重新回归秩序。

三K党成为正义的化身,成为苦难白人心中的神,这当然是格里菲斯在他自己创造的电影帝国里最争议的部分,那些黑人总是用贪婪的眼神注视着白人女人,他们破坏了规则破坏了生活,他们制造了恐怖制造了死亡,他们夺取了权力夺取了议会,甚至电影中的主要黑人角色也都是白人黑脸扮装而成,这种颠倒的性别论在50年后依然成为格里菲斯无法摆脱的禁忌。而他对三K党的正面塑造,也成为美国电影史上最让人诟病的段落,这部11万美元打造的电影,在上映之处就引发对立,波士顿、费城及其他大城市发生暴动,而芝加哥、俄亥俄州、丹佛、匹兹堡、圣路易、堪萨斯城和明尼阿波利斯则禁止此片上映。据传,在印地安纳州的拉法叶,一名白人在看完此片之后杀害了一个黑人青少年。

但是对于《一个国家的诞生》,格里菲斯或者并不只是在寻找政治中的救赎者,对他来说,南北战争的反思似乎更重要在于“不可分离”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是国家的期望,也是人性中关于爱,关于美好的希望。“我们难道不敢梦想一个不再由残忍战神统治的黄金时代,取而代之的是和平之城里安坐于友爱殿堂的仁慈君王。”这句出现在电影的结尾,在耶稣圣像光芒下,城市重获平静,相爱的人终于能够勿扰地坐在大海边上,相拥相吻,对于在这一场战争中遭受戕害的“小将军”和爱丽丝来说,磨难之后的爱情似乎更为宝贵,而这种爱情生活就是在和平之城安坐于友爱圣殿的仁慈君王,也就是说,格里菲斯更想在这部史诗电影中寻找到简单而统一的爱,知道永远的自由。从战争期间两个家族无忧的交往,到战争爆发后战场上消除敌我的人性关怀,以及在重建初期那小鸭子的爱情信物,都让人体会到爱的美好和可贵,但是对于爱情最大的打击来自于对立,这里有政治抱负的对立,这里有南北生活上的对立,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战争,也就是说,在格里菲斯看来,种族问题是战争带来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果这部作品在我们让大家体会到了一种思想,仇恨所造成的战争带来的是一片瓦砾,我们的努力就不白费。”战争的仇恨造成了分离,造成了黑人和白人的对立,而种族的矛盾也使所有美好的东西被摧毁被颠覆,所以,随后如神般的三K党的降临,就是消除这种对立的畸形努力,一个国家的诞生,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爱情的诞生。

抛除政论上的歧义,《一个国家的诞生》的确是格里菲斯打造的电影艺术的帝国,1915年的黑白影像用三个小时的时长奠定了商业电影的基础,它是当时收益最高的电影,据现有的谢巴德版DVD封面所述,此片的门票收入超过一千万美元,并保持了无声影片最高票房纪录。而电影中宏大电影场面的描写与细微特写的结合,将电影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峰,包含着格里菲斯真诚的创作热情。“一种对电影艺术的追求,我们不害怕批评,因为我们不想对不恰当和低级进行攻击,但是我们有权利要求一种自由来展示错误的阴暗面,这样我们可以揭开道德光明的一面。”用电影来反击,这是艺术的胜利,只是黑与白的对立似乎永远成为了格里菲斯生命中涂抹不掉的颜色。

 3 ) 一个国家的诞生 The Birth of a Nation

  
《一个国家的诞生》(英语:The Birth of a Nation),又名《同族人》(The Clansman),是美国电影史上最有影响力、也最具争议性的电影之一,也因为电影播放时间长达三小时,成为有史以来,世上首部具有真正意义的商业电影影片。   此片由戴维•沃克•格里菲思执导,情节设定在南北战争期间及战后,于1915年2月8日首映。由于拍摄手法的创新,以及因为对白人优越主义的提倡,以及对三K党的美化所引起的争议性,使得此片在电影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一个国家的诞生》的剧本是改编自汤玛士•狄克森(Thomas Dixon)将三K党描写成英雄的小说和舞台剧《同族人》。

此片最初是以一个中场休息分为前后两部份的。故事的前半段描述内战前的美国,从两个家族的并排对照切入:北方的史东曼家族(Stonemans)包括主张废奴的众议员奥斯汀•史东曼(原型是重建时期众议员泰迪尔斯•史蒂文斯(Thaddeus Stevens)),他的两个儿子以及女儿爱茜(Elsie),而南方的卡梅隆家族(Camerons)则有两个女儿(玛格丽特(Margaret)和芙萝拉(Flora))和三个儿子(最有名的是班(Ben))。   史东曼家的男孩们到南卡罗莱纳的卡梅隆庄园去拜访卡梅隆一家,那儿是老南方(Old South)的顶点,也是老南方所代表的一切最繁华的时代。史东曼的大儿子和玛格丽特•卡梅隆坠入情网,班•卡梅隆也望着爱茜•史东曼的画像如痴如醉。南北战争爆发时,这两家的每一个男孩各自加入了己方的军队。一支由白人军官带领的黑人民兵洗劫了卡梅隆庄园,并且企图强暴卡 梅隆家的每一个女眷,但邦联军队击溃这些民兵,拯救了她们。同时,史东曼最小的儿子和卡梅隆家的两个男孩都战死沙场;班•卡梅隆也在一场英勇的战斗中负 伤,这一战使他赢得了“小上校”(the Little Colonel)的绰号,这也成为了在之后的情节中影片对他的称呼。小上校被送进一所北军的医院,在那儿和担任护士的爱茜重逢。战争结束,亚伯拉罕•林肯在福特戏院(Ford's Theater)遭到暗杀,则使奥斯汀•史东曼及其他激进派众议员得以透过重建“惩罚”南方的脱离联邦。   后半段则开始叙述重建时期。史东曼和他的黑白混血门徒塞拉斯•林奇(Silas Lynch)来到南卡罗莱纳,亲自实行他们透过选举作票(election fraud)加强南方黑人力量的计划。同时,班受到白人小孩装鬼吓跑黑人小孩的启发,想出了一个试图扭转南方白人明显失势状态的计划,那就是组织三K党,尽管他成为三K党一员的事实激怒了爱茜。   随后,一个性格凶残,图谋占有白种女人的前奴隶格斯(Gus)粗野地向芙萝拉求婚。她逃进森林,格斯紧追不舍;最后,在断崖边上无路可逃的芙萝拉跳崖自尽,以免自己遭到强暴。三K党的反应则是追捕格斯,将他私刑处死,并把他的尸体放在副州长塞拉斯•林奇的门前。林奇随即展开报复,下令取缔三K党,卡梅隆一家逃过黑人民兵的追捕,躲进两名前联邦士兵所住的一间小屋;根据字幕,两人同意帮助他们过去的南方敌人捍卫他们的“雅利安人的天赋权利”(Aryan birthright)。   这时,在奥斯汀•史东曼离开之后,林奇试图逼迫爱茜嫁给他。乔装打扮的三K党人发现了她的处境,赶紧到别处求救兵。此时势力达到极盛的三K党骑着马 回来解救她,并且把握机会将所有黑人逐出他们的住所。而在此同时,林奇的民兵开始围攻卡梅隆一家藏身的小屋,但三K党人又一次及时拯救他们。大获全胜的三 K党人上街游行庆祝,镜头随即跳到下一次大选,三K党成功地将所有黑人剥夺公民权。电影的结局是双重大团圆,菲尔•史东曼和玛格丽特•卡梅隆,以及班•卡梅隆和爱茜•史东曼两对佳偶终成眷属。最后一幕显示,遭受神话般的战神压迫的大众,突然发现自己在耶稣基督的圣像下重获平静;最后一行字幕更是极尽华丽地呼吁:“我们难道不敢梦想一个不再由残忍战神统治的黄金时代,取而代之的是和平之城(City of Peace)里安坐于友爱殿堂(Hall of Brotherly Love)的仁慈君王。”


全片是以汤玛士•狄克森的两部小说《同族人》和《美洲豹的斑点》为蓝本。二月在洛杉矶克鲁恩会堂(Clune's Auditorium)首映的片名仍是同族人,但由于作者汤玛士•W•狄克森的建议,三周后(3月3日)在纽约时代广场的自由剧院(Liberty Theater)正式举行东岸首映时,片名也随之更改。   片名自“同族人”改为“一个国家的诞生”,反映了格里菲斯的信念:在南北战争前,美国只是一个由彼此敌对的各州所组成的松散联合体,北方战胜了南方分离的各州,则最终将联邦各州结合于同一个国家权威之下。然而,三K党即使到了今日也以保卫“白人女性”的“隐形帝国”和“隐形国家”自命,因此也有些人将片名解释为“一个隐形国家的诞生”(The Birth of the Invisible Nation)。

政治意识形态    《美国人民史》被引述于“一个国家的诞生”
此片由于对历史的诠释角度而倍受争议。休士顿大学电影史学者史蒂芬•敏兹(Steven Mintz)将此片传达的讯息概述如下:重建是一场大灾难,黑人永远不可能平等整合于白人社会之中,三K党的暴力行为则被合理化为重建正直政府的行动。此片将内战后的南方描绘成因为南方的敌人(废奴主义者、黑白混血儿、和来自北方的提包共和党政客)操纵黑人对抗南方白人而岌岌可危,并暗示三K党是重建秩序的一方。这也是当时美国白人历史学者几乎一面倒的看法,其中以唐宁学派最具代表性,但它也受到W•E•B•杜波瓦(W.E.B. Dubois)及同时其他黑人历史学者的强烈批判,而唐宁学派对这些人完全不予理会。某些学者甚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还坚持这个观点,例如E•梅顿•寇特(E. Merton Coulter)的《重建下的南方》(The South Under Reconstruction,1947年);直到1950和60年代的民权运动,才能让新一代史家(如艾瑞克•方纳(Eric Foner))重新思考重建时期,对那个时代产生不同的看法。   此片的许多内容在今天的观众看来,似乎都是骇人听闻的种族主义:片中的黑人色眯眯地尾随着白种女人,黑人议员则在议事进行中大啖鸡肉,还把鞋子脱掉。尽管此片用了几位黑人演员饰演次要角色,但绝大多数的黑人或混血儿角色,都是由黑脸扮装(blackface)的白人演员饰演。这是好莱坞当时的流行风尚,因为任何一个和白人女演员近距离接触的角色,都必须要由白人男性饰演。(例如,卡梅隆家的女仆不仅是白人,而且明显是男性。)   其中一段插卡字幕(intertitle)宣称,接下来的场景来自于一帧州议会的真实照片;但这段字幕事实上被安插在一个空无一人的法庭场景,而后 随场景淡出,开始上演黑人的哗众取宠闹剧。这被认为是格里菲斯的掩饰手法;他实际上是以空无一人的法院照片作为场景来源,但却以字幕的说法误导观众。   回应   尽管此片获利丰厚,也获得一些白人影评及广大白人影迷的喜爱,却也从上映开始就遭受黑人的强烈抗议。电影在各地的首映广受新近成立的全国有色人种促进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lored People, NAACP)抗议。格里菲斯说,严厉的批判令他感到意外。   《一个国家的诞生》所表述的政见,使它一上映就引发对立。波士顿、费城及其他大城市都发生暴动,而芝加哥、俄亥俄州、丹佛、匹兹堡、圣路易、堪萨斯城和明尼阿波利斯则禁止此片上映。据传,这部电影创造了一个鼓励白人帮派攻击黑人的氛围。在印地安纳州的拉法叶(Lafayette, Indiana),一名白人在看完此片之后杀害了一个黑人青少年。   原著剧本《同族人》的作者汤玛士•狄克森曾是威尔逊总统的同班同学。狄克森在白宫为总统、部会首长和他们的家人安排了一次放映。据报导,威尔逊对电影的评语是“宛如以闪电刻划历史。我唯一的遗憾是,这一切竟是如此真实。”亚瑟•林克(Arthur Link)在《威尔逊:新自由》(Wilson: The New Freedom)一书中则引用威尔逊机要秘书约瑟夫•塔默提(Joseph Tumulty)的证言,否认威尔逊说过这些话,并宣称“总统在放映之前对这部剧本的性质一无所知,并且从未对它表示赞许”。这个在报章杂志上一再重复出现的错误引述,显然出自狄克森本人,他为了宣传这部电影几乎不择手段,甚至以“联邦政府认可”的名目进行推销。然而,在此片引发的争议扩大之后,威尔逊却在私人通信中表示不赞成这一“不幸的产品”。   几位独立的黑人制作者则发表了埃米特•史考特(Emmett J. Scott)导演的《一个种族的诞生》(The Birth of a Race,1919年),以回应《一个国家的诞生》。这部描绘黑人正面形象的影片惨遭白人影评痛批,但黑人影评,以及前往种族隔离戏院观赏的影迷们却赞不绝口。身兼导演、制片人和作家三者的奥斯卡•米修(Oscar Michaeux)也以《在我们的家门里》(Within Our Gates,1919年)回应《一个国家的诞生》,并以一个好色的白人侵犯黑人女性的情节,逆转了格里菲斯片中的一个关键场景。   《一个国家的诞生》也和三K党的复活密不可分,它在长期销声匿迹之后,于此片上映的同一年重振旗鼓;它还影响北方对于南方舆论的转变。即使已经过了半世纪,亲邦联的理想主义仍在南方流传,并对国家意识形态的统一造成阻碍。直到1970年代,三K党仍将此片用作招募新兵的工具。   即使在上映将近一世纪之后,此片仍然充满争议性。2000年2月22日,《洛杉矶时报》编辑克劳蒂亚•考克尔(Claudia Kolker)在一篇名为〈历史学家正视国家血腥过往时的痛苦呈现〉的报导中写道:   一战结束既带来了经济危机,也引发了一场影响遍及少数族群和工会团体的恐共热潮。就在三年之前,死去多时的三K党则在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帮助下借尸还魂。

 4 ) 纪念格里菲斯:一部电影的诞生 方汉君

在我看来,现在国内的大多数导演,都是在炮制电影,而非真诚创作。炮制电影,着重以戏谑心理,取悦及娱乐大众,经不起时间的拷问。创作电影,则以严谨的态度,毕其功于一役,真正的为了电影艺术,创作只属于自己心仪的电影。这些电影,无论在思想、艺术和观赏层面,都达至一个有序的美感与和谐。

比如大卫·里恩,除了早期的电影之外,基本上都是大手笔创作,他的《日瓦戈医生》《桂河大桥》《阿拉伯的劳伦斯》《瑞恩的女儿》等片,哪部现在拎出来,都是气势恢弘又经得起时间磨砺的艺术经典。还有晚年的黑泽明,老而弥坚,大手笔的《德尔苏·乌扎拉》《影子武士》《乱》等片,可谓炉火纯青,整体节奏感,无懈可击,犹如抑扬顿挫的交响乐。

国内那些自以为牛逼的导演,应感到羞愧,他们动辄大投资,结果弄出的都是不忍卒睹的残次品,若较高下,理应向这些大师看齐,而非只学其皮毛省去筋骨。

让我不吐不快,是因为让我想起一个对电影史最有卓著贡献的人

塔可夫斯基说“我认为电影的发展不只会远离文学,也会远离其它艺术形式,慢慢形成自己的艺术特性。”按此理解和延伸,电影乃“雕刻时光”的艺术。而第一个让电影形成自己艺术特性的人,无疑就是D.W.格里菲斯(1875——1948)。他拍于1914年的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就宣告了这一使命的告罄。之后的《党同伐异》(1916年)又让此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这位只上过六年小学的孩子,长大后一直靠打临工过活,先后做过售货员、消防员和演员,可谓穷困潦倒。但对电影的酷爱,加之坚韧的意志,让他渐渐形成自己的电影理念,终让他有机会践行自己的电影梦想。

距《一个国家的诞生》至今,刚好一百年。这部电影印象一直留在脑际的是那些一段段如诗如画的场景,无论是萌动的情爱、躲避战火的姐妹、女管家无赖式的报复、抑或是猫狗的那一刻冷僻,都预示着电影艺术的风暴已然来临。奴隶在秋阳下摘棉花,而奴隶主一家的年轻男女走进棉田,却只为逗乐,他们走时,两个奴隶边忙乎还不忘行礼,这个细节犹如南北战争爆发小小的引点。虽然对该片内容颇多指责,但无碍他对电影革命性的创造。

这部改编自狄更生的小说《族人》,透视出格里菲斯掌控大场面、小情节及细节的恰当把握,景别的分段运用,让电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之光。至此,他是第一个认识到好故事有赖于性格塑造的人。至于电影形式的一系列技巧的运用,更是界定了电影此后的大致模板。“平行蒙太奇”呼之欲出。之后爱森斯坦的“杂耍蒙太奇”则与此相呼应,深化了“蒙太奇”的“闪电”式运用。而为了强化叙事效果,该片还首尝交叉剪辑,这让所有的后来者都从中受益,即或如德莱叶这样的电影大师,在1918年首拍的《审判长》一片中,就采取了此种形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国家的诞生》,预示着真正的电影艺术的诞生与形成。

在1930年的第八届奥斯卡颁奖式上,这位“美国电影之父”被授予特别奖,以表彰他对电影艺术作出的“难以估量的、首创的、影响深远的贡献。”令人唏嘘的是,这位电影宗师晚景凄凉,人们对于他的行踪一无所知。1948年7月23日,他因脑溢血突发,死于好莱坞一座小旅馆的过道里,享年73岁。他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句号,而此时由他奠定的电影艺术则进入了她真正的辉煌期。

2013、8、1

 5 ) 小白拉片

三个多小时的电影看了三天,我只能说看这部电影真的需要耐心,没有台词,画面枯燥,人物关系有些懵。不过这部电影真的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之无愧的第一部战争叙事史诗级大片,导演精妙的剪辑手法与拍摄手法放在当时看真的很牛逼,尤其是战争场景的拍摄,采用的大远景,以及场面调度,可以说是绝无仅有,色彩方面也很明显,由于技术原因,直接整屏的有色滤镜,主要是红蓝黄三色,表现剧烈冲突的大红色,着重体现在战争场面的描绘,炽热的红色带给人极大的视觉冲突,蓝色本身带有忧郁,在男女爱情以及奴隶的悲惨生活中有体现,还有土黄色,出现在政权变换中,除了场景、色彩外,还有它的叙事,双线并行,在美国南北战争的背景下,叙述了南北两个大家族之间的爱情,战争对于他们的影响。影片的政治取向错误也影响了很多后来的3k党第二代,可以说是典型的种族主义,对黑人丑化,在影片中具体呈现的行为是南北战争胜利后,黑人成了首领,并迫害白人,甚至当街掳走白人妇女,而对于3k党,则极力美化,他们是拯救受黑人迫害的白人们的英雄,他们的行为是为维护正义的,维护白人权利的。然而这并不影响这部电影在影史的意义,超越了时代。至于后人如何审视这部电影,其实已经不重要了。最后还是多说一句,这部电影我其实还没看完。

 6 ) 今天,你每看一部影片,里面总有一些东西是格里菲斯开创的

1915年2月8日,大卫·W·格里菲斯雄心勃勃的巨片《一个国家的诞生》在美国洛杉矶古龙大戏院首映。影片改编自托马斯·狄克逊的小说《同族人》,反映的是美国南北战争前后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当时距战争结束正好半个世纪。

这两部影片的诞生绝非偶然,都是大卫·W·格里菲斯五年紧张工作的结果。早在比沃格拉夫公司时期,格里菲斯就酝酿着这两部作品。在离开比沃格拉夫公司后,大卫·W·格里菲斯为新公司制作了四部影片,都不是他所喜爱的。随后,格里菲斯得到了《同族人》(即后来的《一个国家的诞生》)的拍摄权,发现这正是他一直追求的故事。格里菲斯开始大规模投入拍摄这部电影,他不仅全盘负责创作,连所有杂务都包了下来。

《一个国家的诞生》描写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两个家庭的命运∶卡梅隆和斯通曼家的孩子同在一所寄宿学校念书,接触中,年轻的本杰明·卡梅隆和埃尔西·斯通曼互生情愫。然而不久南北战争爆发。即将担任联邦众议院议长的老斯通曼举家拥护北方,而本杰明却回到家乡,参加了南方军队。战争中,本杰明受伤被俘,结果却意外地在医院与埃尔西相遇。这对因祸得福的年轻人从此感情更笃。战争最终以北方获胜告终。林肯总统遇刺后,老斯通曼总领国事。他派遣黑人林奇前往南方,组织过去的黑奴参加投票选举。希望借此建立一个种族平等的国家。然而林奇却假公济私,企图利用这个机会建立所谓的“黑人王国”。他使用各种手段操纵选举,最终使自己当选为独裁者。在他的鼓动下,南方到处爆发了种族冲突和暴力事件。本杰明的妹妹也在逃避黑人的追袭时堕崖而死。本杰明和几个南方的同道中人建立了维持治安的地下组织三K党与林奇的势力抗衡,和埃尔西之间产生了误会。不久,林奇扣押了斯通曼,并威胁埃尔西委身于他。千钧一发之际,本杰明率三K党赶到,粉碎了林奇的阴谋。一对患难情侣终于走到了一起。他们的结合,预示着一个新的国家的诞生和统一。

《一个国家的诞生》是大卫·W·格里菲斯风云际会、厚积薄发之作,也是在世界电影史上备受重视的一部影片,默片时代的经典之作。此前,格里菲斯已拍摄了450多部短故事片。在这些影片里,他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创作巨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片气势磅礴地展示出历史的风云,把宏伟的战争场面与多位主人公的个人命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称它是“用光书写出来的历史巨著”。格里菲斯以一个伟大艺术家的才华与气魄,给世界电影史上留下了一部不朽的杰作。

值得一提的是,大卫·W·格里菲斯在进行这项电影有史以来最庞大的项目时候,没有使用电影剧本,没有事先写好的分镜头脚本,他在头脑中将素材拼凑、提炼、规划起来。具体拍摄中,他的直观能力和即兴发挥起了关键作用。

《一个国家的诞生》是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长片。影片于1914年开始筹拍,共花了六个星期排演、九个星期拍摄,一共有十二本,1500个镜头,这对当时一周就要完成一部电影的制作环境而言,可说是前所未有的大成本制作。大卫·W·格里菲斯所处正是电影的草创时期,生产的影片情节简单,制作粗糙,篇幅短小,长度仅限于10分钟,《一个国家的诞生》却长达3个小时,开创了史诗巨片的先河,从而彻底改变了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样式和面貌。

同时,《一个国家的诞生》也是电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的商业片。它是美国第一部门票高达2美元的电影,卖座率极高,1915年3月3日在纽约Liberty Theatre首轮院线上映时,连映620场,到1931年,这部影片的票房收入已达到1800万美元,在纽约这部电影就放映了44周,到1946年观众人数超过两亿人次,至今仍保持着默片票房收入的最高纪录。自此部电影之后,情节剧(Melodrama)和史诗大片成为好莱坞商业体系中最赚钱的电影类型。乔治·萨杜尔在《电影通史》中写到:“《一个国家的诞生》使美国电影在企业经营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好莱坞得以摄制那些比意大利影片规模更大、更豪华的故事片,由此开辟了走向超级影片和巨额片酬的道路。该片首次在美国上映的日子乃是好莱坞统治世界的开始,同时也是至少在以后几年里好莱坞艺术称霸世界的发端。” 作为一部巨片,《一个国家的诞生》耗资十二万五千美元,却为制片商带来了上千万美元的收益,导演大卫·W·格里菲斯本人也分得了100万片酬。这在金本位制的金融制度下简直是一个神话。

中,大卫·W·格里菲斯开创性地使用了许多表现手法,极大地丰富了电影语言。影片最大的贡献是开创了蒙太奇语言的叙事方法,即把各自独立的镜头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完成某种叙事使命。平行蒙太奇是大卫·W·格里菲斯首创的一种剪辑技巧。在本片中,格里菲斯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技巧。他借鉴了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写作手法,运用平行及交叉剪辑的叙事手法描绘惊心动魄的追逐和“最后营救”场面,为电影独特的叙事奠定了一种基本模式。为了造成刺激和悬念而使用交叉剪辑的技巧,使影片在表现动作场面时大大超出了戏剧的表现力。他善于通过平行蒙太奇营造追逐和救援的紧张气氛,如片末本杰明援救艾尔西那场戏,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内三K党队伍和黑人的镜头交替出现,交错跳接,用镜头跨越了时空,造成出一种心理上的紧张气氛,也将戏剧情感推向了最高潮。此外,大卫·W·格里菲斯还善于运用景别的变化来进行叙事,以加深观众的印象。《一个国家的诞生》结构严谨,叙事清晰,富于节奏感,极大地丰富了电影的叙事功能。著名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也认为,大卫·W·格里菲斯“不仅创造了杰出的艺术作品,而且创造了一门全新的艺术”。悬念大师希区科克则说∶“今天,你每看一部影片,里面总有一些东西是格里菲斯开创的。”艾弗森教授把大卫·W·格里菲斯的年代比作电影史上的圣经:“如果没有格里菲斯,简直就不会有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电影,或者电影的完全成熟不知要推迟多少年。”

从大卫·W·格里菲斯开始,电影成为一种具有丰富表现力的语言。

遗憾的是,大卫·W·格里菲斯站在南方种族主义的立场上来描写南北战争。《一个国家的诞生》从一个生活在19世纪的美国南方人的视角讲述了南方诸州覆亡的历史,片中对黑人、种族混血的明显歧视,以及对三K党的英雄崇拜,也让本片饱受自由主义者和黑人团体的抨击,由于露骨的种族歧视,从上映的第一天起,就引起了美国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反对,一片震惊,甚至在不少城镇引发骚乱。社会各界各抒己见,新闻媒体大加关注,上至美国总统,下到平民百姓,特别是黑人团体,都纷纷出来表态。除少数种族主义分子外,绝大多数人都对本片的政治内容持否定态度。俄亥俄州公开宣布禁止影片在该州上映,法国电影检查机构禁映该片达7年之久。而在上映的地方,影院门外也常常出现24小时的示威,有的地方辩论激烈,甚至发展为械斗。全国有色人种协会发出强烈的谴责。  

“这是蓄意污辱一千万美国人。”

“完全是伪造历史!”

“艺术家的良心是不是被狗吃了?”

面对责问的狂潮,大卫·W·格里菲斯既震惊,又委屈,更不服气。震惊的是人们如此强烈抗议;委屈的是他并非有意宣传种族主义,只是认为小说《同族人》的情节结构适合拍电影,自己才加以改编的;不服气的是认为人们的干涉太多,他于是在1916年自费印发了《美国言论自由的产生和没落》(The Rise and Fall of Free Speech in America)的小册子,予以辩白和反击。辩说他在电影里讲述的南方各州的那段历史是从父亲和父亲的朋友那里听来的历史事实。评论家劳逊说:“从未有过一部影片在技巧的革命性和内容的反动性之间存在这样触目的矛盾。”尤其是影片那种族主义倾向更惹起巨大骚乱。

出人意料的是激烈辩论的结果反而刺激了观众的好奇心,纷纷拥进影院,最后观众竟达一亿人次,前后延续15年。在纽约上映了44星期;在芝加哥上映了35星期;在洛杉矶上映22星期。仅纽约市,9个月内就放映了6266场。  

尽管《一个国家的诞生》毁誉参半,但这并不影响这部电影成为默片电影的经典,也不影响大卫·W·格里菲斯电影导演之父的地位。这部片子从首映的那一刻起,就赋予了电影两个相当重要的概念,逐渐成为银屏的标准,即长片与争议。尽管公众声讨影片的片面性,《一个国家的诞生》依旧是当时最受欢迎的电影,宏大叙事奠定坚实的基础,逐渐衍生出伟大的类型片种——史诗片。也引起美国电影在企业经营管理上的大革命。而争议唤起了全国上下对电影社会功能的认识,不过更重要的是,人们意识到了这部影片高超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想象力。大卫·W·格里菲斯被认为真正掌握了电影这门工具,他能够服服帖帖地安排每个镜头,从而产生最强烈的效果。大卫·W·格里菲斯将梅里爱创立,并由波特发扬的剪辑原理推进到新的高度,后来所有人都从此受益。

可以说,这是一部艺术上杰出,商业上成功,政/治上反/动的影片。它标志着好莱坞艺术称霸世界的开始。文化界于是疯狂赞美影片的成就,并自然而然地将格里菲斯捧上第一电影大师的宝座。

 短评

1.”电影之父“影史首部商业片/史诗片,现在看也不算很闷(丽莲吉许和Miriam Cooper超美);2.题材争议性极大,洗脑性极强;3.开创古典剪辑,平行和交叉剪辑;4.首创特写镜头和跟踪拍摄,多机位多景别切换;5.首用遮光板,结合圈入圈出转场和限制观众视点;6.首次尝试夜景布光;7.第一次引入管弦乐配乐。(8.5/10)

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看了好几次,逼着自己花了一个晚上,中间去基努里维斯吧、布莱德彼特吧逛了一圈,在豆瓣上混了很长时间,中间睡着数次,第二天早上发现电脑还开着,还有一个小时没看,在眼皮打架的情况下接着看完,现在回想起来一片混沌,不过移动摄影和最后一分钟救援都没拉下,我承认它是巨片,可看完真是不容易啊。

9分钟前
  • 平平无奇奇怪怪
  • 力荐

说实话 这是电影史上第一个大手笔 而且是真正的强烈 现在看起来 有点像赞美强盗一般的浪漫

13分钟前
  • Clash-Cash-Car
  • 力荐

100年前的史诗级大片。影史上最伟大的混蛋电影。摄影、剪辑、调度真是牛逼。大场面比比皆是,老谋子的人海战术在一百年前就被格里菲斯玩得溜溜转。对林肯被刺事件的还原也很真实。但颠倒是非、丑化黑人美化三K党的白人种族主义价值观注定让它饱受争议。百年前黑白混血人是电影大反派,百年后是美国总统

14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摇镜头 娴熟运用了中景接特写的放大剪辑 平行剪辑和交叉剪辑虽然并没有很多精彩之处但都大量得到使用 信交流尚没有发明正反打剪辑 战争场面拍的极糟(大远景靠调度的失败看出后世对这种战争拍摄技巧放弃的原因)遮挡镜头技巧;第二部分极其扭曲但把一个不大敢言说的话题通过虚构与编造搬上银幕,借助叙事得以成功,本身就是这片子的一种成就,也由此可见叙事电影的力量

19分钟前
  • sirius_flower
  • 还行

视觉冲击力很强...不谈政治,比起《党同伐异》,更喜欢这个...

24分钟前
  • 大宸
  • 推荐

美国电影史上最有影响力也最具争议性的电影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首部真正意义的商业片。故事庞杂,从南北战争前南方优雅的生活,讲述到南北战争的残酷和暴虐,继而是战后的痛苦与充满希望的重建,直至3K党报复行动的终章。采用了大量的类似于“叠化”“淡入淡出”“圈入圈出”“闪回”等各种摄影技巧,分解时空的方式以及交叉蒙太奇也让整部电影与传统艺术的叙述方式区分开来。各景别被赋予了特殊含义,远景镜头不再是单纯作为记录的手段,而成为了叙事语言中的一种环境和情绪的阐释。特写镜头的使用成了有意识的行为,用更为具体准确视觉手段突出叙事语言的风格和观念。景深镜头的使用格外亮眼,在男女主初遇的医院里便有很好的展现。两处“最后一分钟营救”对电影剪辑作出了创新。此类种种突破合在一起,奠定了好莱坞剧情片的基础。

25分钟前
  • 高詩遠
  • 推荐

好长好长好长,我认为可以剪掉一半……演员表情夸张,镜头也基本固定,但是百年前的电影做到这样真的了不起。最后15分钟战争和营救场面是大高潮,当年的观众肯定high了。至于政治倾向,你懂的……

27分钟前
  • withinbeyond
  • 力荐

第一部故事长片,票房最高的无声电影。在电影及文化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电影技术成就了一些重大突破,开创古典剪辑(片尾的交叉剪辑、平行剪辑),第一次使用磷灯拍摄夜景,通过镜头运动、全景镜头创造绵延数里的战争大尺度空间感和大型动作场面;文化层面饱受争议,受种族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的时代局限,3K党的暴力行为被合理化为重建正直政府的行动,所谓国家的诞生实为一个隐形的国家的诞生,这对有色人种的伤害不可估量。以至于3K党至今仍把此片作为招募工具。影片前半部讲述南北两个家族在内战时期的多舛命运,直到林肯遇刺北军获胜,后半部聚焦战后南方的重建,以及3K党的“光辉”崛起,假想了黑人强奸白人女性、控制政治选举等情节来恐吓观众

31分钟前
  • 莱尼圆
  • 推荐

看几次睡几次

32分钟前
  • 淘金汉
  • 还行

对一部影片的评价脱离了具体的时代背景都是不够公正客观的。从本片开始,格里菲斯正式奠定了电影的基本语法:经典的连贯性剪辑原则开始成为缝合故事流畅性的不二法宝。电影也由此真正成为一门关于自由时空的艺术。然而纵观全片,依旧有不少地方出现衔接生硬,不连贯的毛病。真正让我惊叹的是影片最后20分钟的营救场面:通过交叉剪辑三组不同空间的镜头,将营救成功的快感酣畅淋漓的呈现给了观众,特别是最后的棚屋拯救卡梅隆一家,可以说是将最后一分钟营救做到了极致,即便是当代电影,也无非做到这个程度。虽然格里菲斯在本片中的立场饱受诟病,但导演通过影片想要传达的美国精神,爱与和平的美好愿望还是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四星。

34分钟前
  • 德州没有巴黎
  • 推荐

看你们的短评真是各种欢乐~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时代感形式感大于具体。

3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分三次才看完。确实够反动。哈哈

43分钟前
  • 赱馬觀♣
  • 力荐

"Liberty and Union, Now and Forever, One and Inseparable!"把老柴的1812序曲和3K的反攻剪在一块儿。远景,背光,3K剪影跃马穿越地平线,还以为是老黑最早用在754里的,原来是Griffith。出现iris,叠画,交剪……

46分钟前
  • 推荐

我只能讚歎,作為前輩,Griffith真的太天才了!他太大起大落了,緣起一個國家的誕生,緣滅黨同伐異。研究電影史的應該比較激動。三K黨那個挺有意思的。還有所有學電影學生都知道的“最後一分鐘營救”,平行剪輯,開創了敘事蒙太奇。

48分钟前
  • 宿命论
  • 力荐

鼻祖级,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用完整故事剧本、叙事蒙太奇的长篇电影巨作,创造了默片电影票房最佳的纪录,奠定了好莱坞商业电影模式。以现在的普世价值观来看确实是涉及极端保守主义种族歧视,以现在的观影阈值来看也是沉冗的(无聊沉闷,看得很累),但其开创性的电影语言手法无疑是伟大的,格里菲斯成为电影史上第一个自觉地使用“蒙太奇”剪辑长电影的人。交叉剪辑的叙事手法,商业大片制作方式,大场面调度、全实景大制作(两军对垒硝烟滚滚的大空间远景),都从这部电影开始。影史地位五星。8.6

53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一个无事的下午,在长沙看完了这部影史经典。瓦格纳的女武神搭配“最后一分钟营救”的平行蒙太奇,简直不能更赞。1915年的片子,虽然镜头还十分稚嫩,但在表演、场面、叙事和悬念设置上,已经十分高明。对三K党的礼赞简直直接开启了元首那部《意志的胜利》。Bravo!PS:三K党造型确定不是模仿十字军?

54分钟前
  • Bolin
  • 力荐

初看觉得乏味,后面就被吸引。确实是杰作。即使不提Griffith开创诸如crosscutting,switchback这些手法的划时代意义,比起已经被用滥的今天,我觉得这部片子更体现出它们本质的用途和表现力,恰到好处不过分。不过不推荐在没有课程引导的情况下看,至少要提前做些阅读。

55分钟前
  • Line
  • 力荐

一部典型的种族主义电影,历史上曾间接地害死了一些黑人。就电影本身于我的观感,即使不谈政治也实在是难说精妙。时代错置下,如今而言真的很难看。

56分钟前
  • 徐若风
  • 较差

可以学到很多,尤其是剪辑的基础。但受限于默片时代,还需要依靠字幕来完成故事讲述。瓦格纳的音乐真是气势磅礴,对画面的冲击力起到了巨大作用。

57分钟前
  • 起床,吃饭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