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个奇迹2004

剧情片其它2004

主演:斯拉夫科·斯提马科,娜塔莎·塔普什科维奇,乌克·科斯蒂奇,亚力克斯桑德·贝奇科,米尔亚娜·卡拉诺维奇,维斯娜切瓦里克,尼古拉·科约,达沃尔·贾尼奇,达娜托多罗维茨,温内莎格拉丘

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播放地址

 剧照

生命是个奇迹2004 剧照 NO.1生命是个奇迹2004 剧照 NO.2生命是个奇迹2004 剧照 NO.3生命是个奇迹2004 剧照 NO.4生命是个奇迹2004 剧照 NO.5生命是个奇迹2004 剧照 NO.6生命是个奇迹2004 剧照 NO.13生命是个奇迹2004 剧照 NO.14生命是个奇迹2004 剧照 NO.15生命是个奇迹2004 剧照 NO.16生命是个奇迹2004 剧照 NO.17生命是个奇迹2004 剧照 NO.18生命是个奇迹2004 剧照 NO.19生命是个奇迹2004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1 00:02

详细剧情

  1992年南斯拉夫内战前夕,塞尔维亚工程师卢卡(Slavko Stimac 饰)为了修建一条旅游线路,带着痴迷歌剧的老婆嘉德兰卡(Vesna Trivalic 饰)和梦想成为足球运动员的儿子米罗(Vuk Kostic 饰)来到波斯尼亚地区的山上安营扎寨。卢卡不去理会妻子的抱怨和战争的传闻,一心投入线路的设计中。  不久,战争爆发,米罗应征入伍,而嘉德兰卡也不堪忍受乡间的生活与情人私奔,失意的卢卡在隆隆炮火中等待着妻儿的归来。偶然机会,卢卡从士兵手中救下穆族女子撒巴哈(Natasa Solak 饰)。原本打算将其作为交换被俘虏的儿子的砝码,但卢卡却渐渐与撒巴哈产生了感情……  本片荣获2004年戛纳国际电影节法国国家教育系统电影奖金、2005年凯撒电影节欧盟最佳影片奖。

 长篇影评

 1 ) 继续奇迹

库斯图里卡的“生命是个奇迹”那天影子像变魔术般从包里掏出来,问我看过么?我愣了一下,只看过他的黑猫白猫,地下和你还记得多利贝吗?倒还真不知道04年他还出了这部片子,不过缓过神来还是惊喜溢于言表,高兴地拿回去,但做不到看个半小时停下来,总想一口气把他的闹剧看完。哈哈,不出所料,他确实延续着他十年前的风格,不知道是可喜还是可悲,这在于个人艺术上的突破和超越,但是之于我,还是很喜欢他的风格,闹腾却又不乏深度,这寓言般讲述故事的方式本身对于一个导演来说就是很大的挑战了。戏剧性的人物和戏剧性的动物一直是库导电影里不可或缺的两大元素,在这里还是很佩服他驾驭动物的能力,那头待在铁轨中间死活不走的为爱情流泪的母驴从一开始就为将来埋下了伏笔;在炮火轰天的房间里,一只猫和一只狗从开始疯狂在床上打闹到安静蹲在地上互视,意味深长,绝不是为了表现动物而表现,动物在他的电影里是映衬主线和烘托氛围的重要角色,是一大帮大配角,这也体现着吉普赛人流浪的个性和家畜为伴的生活习惯。奇怪的人物在他的电影里当然也不会少,发现他特别喜欢用牙齿有问题的演员,这点我倒可以去应征一下!哈哈,骑着白马来送信,一坐定就拿出象棋的邮递员,海吃海喝最后死在叛徒枪下的市长,拿着手提电话和情人电话性爱在崩溃的那一刻远方炮弹射来将他葬送在高潮的叛徒,有严重神经过敏的歌剧演员在儿子比赛现场高歌捣乱……嗯……回忆起来都觉得逗。回过神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段忘年恋在战火纷飞的时代萌生,由于种族问题而战的两个国家,被俘儿子的父亲和作为交换人质的穆斯林少女相爱。在防线击溃的夜晚结合,相互逃到森林深处的爱巢,在跨越年龄和种族的爱情背后隐藏的危机个个浮出水面,他们以坚定的信念个个战胜。有一天,他做梦,梦见自己和那个女子一起乘着床飞到了天上,飞越了四季,高山,平原与湖泊。他说他要坐火车带她去澳大利亚,这是在战火肆虐的时代多么美好的梦想……那女孩在生死线上为了这个信念坚持了下来,不论坎坷,他们最后走到了一起,摇着手动火车奔向属于两个人的“澳大利亚”。其实我每次都是矛盾的,看着两人的坎坷,提心吊胆生怕库导也突然爱上绝望,但是又有点坚信他的故事结局应该都是美好,最终是后者,似乎印证了我对这个导演的一贯映像,刚才不知因为捂着被子或是紧张而流的汗水一下轻快地干透。

 2 ) 结构有些拖沓,道德有些暧昧


《生命是个奇迹》是一部好电影,但相比于神作《地下》的自成一体、浑然天成,本片显然不够紧凑,情节有些拖沓。虽然观影过程充满刺激和快感,丝毫不显冗长,但这是靠一些不相干的笑料拼盘而成的,有些像赵本山近年的小品。
为了表现不合时宜的爱情,导演费了许多笔墨来刻画两人的相处。当然,在女演员的天真和美貌掩护之下,观众不会厌烦。可刻画恋情的后果是,完全将本片之前着力表现的亲情主题付之一炬,影片主题发生了改变。或许导演要解释说,这是多重主题,构造复杂现实嘛。遗憾的是,本片不是史诗,多重主题并不是说表现完一个主题再表现另一个主题,而是要将诸多主题糅合成一个整体。至于现实——在一部充满童话色彩和魔幻情节的电影中谈现实的复杂性,有些奢侈吧?
于是,本片的结构呈现一个三段式:亲情——爱情——亲情。亲情是平衡状态,爱情是不平衡状态,那么三段式也就是平衡——不平衡——平衡:老套的、情节剧的封闭结构。(本片的部分笑料也有些陈旧)
话说回来,本片倒确实贯穿着一条线索:生命是宝贵的。无论在亲情部分还是爱情部分,都表现得很出色。那匹骡子似乎是阴阳两界的使者,多次反复出现,不知是否从头到尾象征了同一事物。

在道德观上,导演显然倾向于卢卡和萨巴哈的激情之火。虽然他把两人的相处拍得极其瘙痒、如梦如幻,但有一点不免会让人不舒服:卢卡在没有遇到萨巴哈之前,仍是爱着自己神经症的老婆的。我大胆推测,导演固执地这样处理,是不是在诉说自己的立场:不论我是否还爱着故土,我依然愿意投入新国家的怀抱?

至少在一个场景中,我看到了库斯图里卡对《地下》的致敬:卢卡假装溺水,在萨巴哈焦急万分时,悄悄地从她背后浮出水面。
和看《地下》时一样,我都是只能看出结尾的讽寓和象征。讲美式英语的记者,说的都是屁话;老鹰飞来吃了自家的鹅,则是列强入侵的象征。
波斯尼亚战争的过程,我不了解,不知道如何解释。反正,战争阻隔了两边的人们,切断了他们曾经的社区,但没有阻隔两边人们的爱情,即使宗教信仰不同,也没有关系。希望能多找些资料来看。
2011-10-22

 3 ) 在美丽的铁道旁,散步的动物和跳舞的人们

能让我萌发出欲望要写字来赞扬的电影,通常都是令我很开心很着迷的故事,我得趁这个冲动还保留时,赶紧写下来,因为懒惰往往会让人连某些想法都遗忘。而我不要当懒汉。我真想沿着那条未完成的铁路,在隧道里遇见一只会流泪的驴子。

看了老库最出名的三部电影,《地下》、《黑猫白猫》和这部《生命是个奇迹》。买碟时我根本没有仔细看,根本没有发现导演大名,只是看见是关于铁道的故事,就马上买下了,众所周知,我是个火车迷。那么说到电影,这无疑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库斯图里卡。我不说故事,只说细节。

首先是铁路。多么美的铁路。工程师卢卡可以对铁路的每个隧道都了如指掌,而我对铁路的每个镜头都心之向往。这是一段没有完成的铁路,敞篷老汽车在轨道上飞跑,手摇的木板车则是邮递员的交通工具,山羊和牛群都在铁道上漫步,还有一只为情所困的毛驴,总是站在轨道上等待着什么。工程师的家就在铁道边上,小房子修得好像童话小屋,而站台仿佛是他家的阳台,因为站台上还放置了秋千架和沙发。当夜晚来临,站台上摆着长长的桌子,铺好雪白的桌布,摆好美味佳肴和美酒,灯光音乐都绚烂起来,大家便开始跳舞欢乐。人们从来没有如此的和铁道亲近过,我们从来没有这样的和站台恋爱过,没有火车的铁路也是这样令人着迷,这是我喜欢这部电影的第一个原因。

其次是奇妙的动物们。库斯图里卡肯定是个非常喜欢动物的人,这点我毫不怀疑,看看这部电影吧,有太多的动物出场了,简直比演员还要耀眼的演出。不算一闪而过的,灰熊、鸽子、毛驴、黑猫、马、黄狗,无一不精彩。毛驴很可爱,它真是为情所困才想卧轨自杀么?黑猫很有型,把狗撵得逃跑不说还和主人抢面包;黄狗很聪明,它显然最懂得自己的价值。而我最喜欢的镜头就是战火纷飞的那一夜,男人在床上抱着狗,女人在沙发上抱着猫,炮弹轰的一声落下来,女人和猫的神情如出一辙,太喜剧了,而男人女人借炮火之名坐在一张床上并且开始接吻后,坐在一旁的黄狗黑猫发出了不可言喻的叫唤-----动物的出色表演是我喜欢这电影的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是电影人物。这个反而是我没什么想说的部分,因为看过老库电影的人都知道,老库的电影人物,绝对就是很酷。不管主角还是配角,或荒诞或戏谑或神经或狡猾或小人,都不走平常路线。看电影就知道了。另外有必要一说的是电影的设定背景。库斯图里卡这么牛逼的原因,与他明明讲战争讲悲剧却从来不伤感煽情的作风有关,在看了片子大半之后,你都不会觉得这个小镇,是如此的靠近战场,塞尔维亚人和穆斯林之间是如此水火不容一触即发,只有看见人们随手向天哒哒的举枪,包括那文艺味十足的工程师也毫不迟疑从怀里扯出短枪时,才发现这里的人们已经习惯了用子弹表达自己了。

最后有必要说的是音乐。吉普赛音乐、巴尔干风情充斥着电影的每个角落,欢快,疯狂,戏剧,毫无拘束,充满激情,这部电影配乐有部分是老库和No Smoking Orchestra乐队的小提琴手做曲的,不能不说非常悠扬动听。他的音乐是如此雀跃和狂喜,只要有音乐的部分,每个场面都戏谑而神奇,看了这部电影后,我不得不又把No Smoking Orchestra乐队的唱片翻出来听一遍,妄想听出老库心灵深处隐秘的种种狂想来。他真是个朋克牛人。我现在最想看的是无烟乐队的记录片《巴尔干朋克》,想一睹老库玩乐队的风采。

这部电影有很多人喜欢,也有很多人写了牛逼的影评,我毫无竞争能力,我就想赞美一下这部电影,然后说说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因为往往看别人的影评,总是觉得搔不到痒处,自己感觉只有自己才明白呢,所以还是自己写来最爽快。

 4 ) 《生命是个奇迹》观后小结

同库斯图里卡以往的电影一样,非常好看,我很喜欢。影片的调子是十分欢腾的,其中充满诙谐、幽默与机智,这便是典型的库斯图里卡式电影。此外,片中动物众多,音乐的民族色彩浓郁,也是影片两大特色,这或许能说明库斯图里卡既是一个动物隐喻的老手,又是一个乐此不疲的乐手。故事的背景则是解不开的民族疙瘩,而库斯图里卡却用了一个充满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爱情故事在这里铺陈了一曲对生命的赞歌。整部影片最能够吸引我的地方并非那些荒诞有趣的“政治讽喻”,而是颠沛流离在战火中的人们其自身的高贵品质以及对生活的浪漫主义宿求,深深地感染了我。

 5 ) 心灵的熊熊大火

很多电影看过一遍就再也没有重新再看的欲望了,如果你某一天遇见一部想反反复复看的电影,那这部作品一定相当的伟大,正如看完Kusturica的《生命是个奇迹》后,才知道这样伟大的电影又多了一部。 当年看了库斯图里卡的《地下》后,激动地几乎睡不着觉,满世界去找他的电影,可惜找来找去直到最近才发现了这部拍于2004年的作品《生命是个奇迹》。 颠狂、超现实、“巴尔干庞克”配乐,这些都是Kusturica的印记。《生命是个奇迹》依然延续了老库的一贯风格,因此在电影的一开始,人们在熟悉的配乐中歇斯底里时,我竟然感觉到有些小小的失望。但是正因为有了前面几十分钟的平淡和“莫名其妙”,在电影后半段,战争与爱情交融迸发的时候,才给了人如此强烈的震撼,这种电影节奏让我想起了另外一部最近看过的电影《金刚》,改变像是瞬间完成的,然后就是一发不可收拾的欣喜和畅快。 路卡,一个热爱修铁路的塞族工程师,表面上乐观豁达,其实他的生活状态是极其悲观的,即使是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乌托帮世界里。他一开始的状态用一个词语形容,就是“麻木”。就算妻子歇斯底里、滑稽荒诞,就算儿子被送上了危险的前线,他依旧一幅浑浑耗耗、不喜不悲的架势,是电影里唯一不癫狂的人。然而一夜之间妻子跑了,儿子被俘了,甚至突然遇见了爱情,这让他彻底的脱胎换骨,变成了一个极度浪漫、勇敢的男人。 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就是路卡和撒巴哈躺在床上,在树林间随风飘荡的那一段,真是美极了,这个美不仅仅是风景,更是心灵中的那种强烈的幸福感,和深爱的恋人在一起,和深爱的儿子在一起,爱将这种美好的情绪渲染的美伦美奂,也许这个时候路卡或者是每一个观影者,都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生命的含义。 就是这段突如其来的爱情深深牵动了每个观众的心。撒巴哈这个人物,几乎是男人心目中的女神形象,小鸟依人、勤劳、漂亮,单纯、活泼。这样的一个人物设置本身就是非常超现实的,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Kusturica的理想主义情节。记得看见过这样一篇报道,Kusturica在接受采访时说到:“爱是本质和主旨;它创造了奇迹,忽视幼稚纯真,我们丧失了一个直接接触生命的途径。今天,人们有充分的理由说自己消息灵通:打开电视机,就认为知道了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但是,只要再稍微考虑一下,就可以知道那里充满谎言,然后我们变得愤世嫉俗,抛弃人生的幼稚纯真,连同理想主义、乌托邦以及所有非常流行的词语一同抛弃。”或许撒巴哈就是Kusturica提到的幼稚纯真的化身吧。 路卡和撒巴哈这段不合适宜的爱情也影射了战争的残酷,但我感觉到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思考,仿佛Kusturica想放置一把心灵的熊熊大火,激发出对生命真谛的渴求,正如电影的名字:生命是个奇迹。

 6 ) “荒诞”来自哪?

不觉得这是库斯图里卡最好的作品之一。不如《地下》《爸爸出差》《黑猫白猫》和《你还记得多莉·贝尔?》……也许因为那些片子是很早前看的。
他的电影总是被强调“荒诞”。关于这个词,我想起马尔克斯说《百年孤独》:我写的不是魔幻,那些都是真的!所谓的“荒诞”应该都是真的吧。
最近在想“戏剧性”的问题。“用戏剧展现生活”和“展现展现生活中的戏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戏剧”“戏剧性”应该是一种物质现实的东西,是独立于生活存在的。生活中有戏剧性的事件,可那些东西是素材而不是真正的“戏剧”,戏剧有其独特的存在规律。过于沉溺在生活中的戏剧性事件中就会显得粗俗和琐碎……我想这正是我们在拍“荒诞”是遇到的问题。编剧在写故事时总是会想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真的能发生……也会有人强调:“这是真的!”。可看电影的时候却总觉得,这可太扯了……
其中的关节还没有完全想清楚……想起了管虎的《杀生》,那是一个试图拍成荒诞的、带着黑色幽默的电影。可看的时候却觉得很造作。为什么?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们生命中的荒诞是该怎么样呈现呢?
戏剧和戏剧性应该是高度概括和抽象的,不能把生活中有趣的事堆在一起就称为戏剧。道德经五千字却似乎概括了世间万物的规律。同样,戏剧与生活也应该是类似这样的对应关系。
其实这部电影应该反复的再看。好好想想,其中的“荒诞”来自哪里,为什让人津津乐道而不致觉得造作。(其实这部片子中有些让人感觉造作的地方。正是因为这个,才更容易琢磨哪些好哪些不好。)

 短评

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可是,幸好還有庫斯圖里卡在拍美麗的愛情

7分钟前
  • 阿树
  • 力荐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在影院观看胶片版,画面与声音效果太棒!依旧是库斯图里卡式的音乐癫狂。以如此特殊的角度和手法拍南斯拉夫内战。轰轰烈烈的爆炸中绽放轰轰烈烈的恋爱。(还有那些动物:馋猫忠狗憨鹅以及一头为爱寻死的愣驴)。150分钟里始终情绪饱满又癫狂让人目不暇接酣畅淋漓。爽!

10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真是个好会拍动物的导演,目前看过他的几部作品都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他电影里对“动物”戏份掌控的厉害(如把猫咪放在床上,狗子一开始直接和它干起架…随后倒是和睦相处起来了),也由此更加彰显出他荒诞、幽默、生猛的作品风格。除了动物,他电影里好多的故事情节编排也是别具一格,那种特别的叙事方式技巧真是独树一帜。→ 一部战争背景下的爱情片。卢卡和莎巴哈两人躺在飞翔的床上那段拍得真是梦幻……失恋的人躺在铁轨上求死,就像那头失恋的驴,结果驴救了人,然后终成眷属的有情人骑在驴背上……塞尔维亚和黑山,难得一见的制片国家/地区。

11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这里有最出彩的啼笑皆非,有最美艳的一场野战,最悲伤的一头驴,最痛彻心扉的一场离别,还有绝不亚于卡萨布兰卡的美丽结局。永远记得,生活不是幻想与隐忍,把握你想要的一切。

13分钟前
  • 1先森
  • 力荐

他们生活在一片神奇的土地上,在肆意舞蹈欢唱中却透出忧伤。这不是我们的战争,这是畜生的战争。最后又迸现的闪光:“先生,你曾为波斯尼亚的自由而献身吗?” “呸!”

16分钟前
  • 风一样自由
  • 力荐

第一次是送奶工的奇幻人生,第二次是这个什么生命是个奇迹,行你名字起的是挺好听的,是听起来是挺好听的,看起来都是扯犊子,允许我生一点气,因为有些人在评论区说这位导演的电影魔幻现实主义,对吧?要吹就吹吧,但是还说什么比周星驰又是金凯瑞那种荒诞风格更好,而且说他们都是孩子看的,还尬吹,只有卓别林才能相媲美,能不能别尬吹了我讲真?有些犯恶心了啊,我知道,对于降智那些生活动人小场景里边是是有些美好,但是各有所爱,不要在一味的抬高自己的同时去贬低别人,行吧,恶心…我就这么说吧,国内这种类型电影不是没有,二流电影看多了,你开始叫嚣着不好看,叫俗叫烂叫做作是吧,然后你发现国外还有这种电影,唉你觉得很新鲜,你觉得不同味道,你觉得看着顺眼,连连叫好是吧,这™就是作,吃饱了撑的!

18分钟前
  • 斑蓝
  • 较差

这片居然在戛纳一无所获,查了下那届主席是昆汀,评委还有徐克,个人能想到的唯一劣势就是此前库斯图里卡已拿过两次金棕榈,单论影片质量拿第三次没任何问题,目前发现的戛纳最大遗珠莫过于此。

23分钟前
  • 狄飞惊
  • 力荐

库斯图里卡有他特有的解构战争的电影符号,《地下》和《流浪者之歌》完全是导演水平摧枯拉朽的巅峰之作,而后来的这部《生命是个奇迹》转换了视角,把民族苦难挂接了一个人的身上,电影最后蓄积的力量澎湃到令我五体投地。

26分钟前
  • 乔大路
  • 力荐

让人关注的点太多, 那些笑话的梗, 呆萌的人和动物, 以至于到了后半段才想起来原来情节的铺垫是这么个原因. 东南欧人民的生活作风毫无保留地展现, 因为导演本身就是个纯粹的人吧. 东南欧这个大计划不知何时才能成行.

29分钟前
  • va bene🪴
  • 力荐

澳大利亚之于波黑,就如阿根廷之于我。//每次德里纳河一出现,就觉得自己真的身临其境在波黑。//我也想要那个手摇小火车!

33分钟前
  • 张维托
  • 力荐

战声铁轨旁的村庄变迁史,青年足球噪音爱恋,中年床梦神游波斯尼亚。萌物的调教不需要特技,天然呆喵,狂躁汪,还有鸡鸭羊鸽驴熊,是食肉的棕熊啊!!!

35分钟前
  • 水怪
  • 力荐

库斯图里卡一向的戏谑加悲凉的风格,在本片又一次得到体现。本来想给五星,但我很反感片尾极力渲染同情“小三”的情节,减一星,老库在这方面意识是不良的,过度同情一方导致的结果就是另一方被冷落,这点从大多数网友的评论,处处显示出对“小三”的同情就可见一斑了。

36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库斯图里卡每部电影中都有一只神奇的动物,外加杠杆原理的自杀吊绳与浓郁的音乐,哦,差点忘了,还有将某某箱子套住全身的躲藏游戏,这一定是他儿时钟爱的游戏

40分钟前
  • 37°2
  • 推荐

直到遇到了库斯图里卡,我才知道金凯瑞和周星驰也只是荒诞喜剧的孩童。如果非要说能比肩的,也只是卓别林大师。他热爱动物,向往吉普赛的自由与奔放,厌恶战争,尊重生命,这些美好的东西无疑是他的出生地和生长的地方所没有的。他的电影总是很长,可是总是意犹未尽,一个热爱生命的人是明晓的

41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库斯图里卡在本片中延续着他一如既往的狂欢和反讽风格,然而这种喧闹、癫狂的狂欢背后,却是战争造成的亲人离散、同胞反目成仇、家园凋零与孤独彻骨等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笑中带泪、笑中引人深思的好电影。

43分钟前
  • 江海一蓑翁
  • 力荐

总不自觉想起这歌“My name is Luka I live on the second floor I live upstairs from you Yes I think you've seen me before ”

45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8/10。门后杀死邻居的熊,卧轨殉情的驴,故去的老人蹲守铁道旁,灰熊的入侵预示战争来临,平凡土地上奇迹接踵而至;库斯图里卡用温情注视与暴躁狂欢淡化了民族对立,身处炮火轰隆的人们坦然面对一切,披着军装仍足球梦不灭,炮杆上放置的鸽子惊起纷飞,但即使结尾两人逃离家园,分割的故土已难成归属。

48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姜文的老师啊

51分钟前
  • 张敦厚
  • 推荐

老库是个奇迹.

52分钟前
  • 劳戈
  • 力荐

“这不是你一个人的战争。”大环境动荡下的人民永远只是炮灰,他们的命运有时根本就不在自己手里,但是我们仍然坚信世界有爱,挣脱枷锁,去追寻,去享受。库斯图里卡不愧是大师,各种神级想象力的场景既有讽刺效果又不乏幽默,配乐大赞,表演都不错。

56分钟前
  • 老泰瑞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