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焰火

犯罪片内地2014

主演:廖凡,桂纶镁,王学兵,王景春,余皑磊,倪景阳

导演:刁亦男

播放地址

 剧照

白日焰火 剧照 NO.1白日焰火 剧照 NO.2白日焰火 剧照 NO.3白日焰火 剧照 NO.4白日焰火 剧照 NO.5白日焰火 剧照 NO.6白日焰火 剧照 NO.13白日焰火 剧照 NO.14白日焰火 剧照 NO.15白日焰火 剧照 NO.16白日焰火 剧照 NO.17白日焰火 剧照 NO.18白日焰火 剧照 NO.19白日焰火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3 16:08

详细剧情

外表冷艳的吴志贞(桂纶镁饰)身上散发着熟女的魅力,这对于男人来说是一种致命的诱惑,对于与她曾有过一面之缘的警察张自力(廖凡饰)来说更是如此。  五年前,吴志贞的丈夫梁志军(王学兵饰)被警方认定死于一桩离奇碎尸案,当时张自力破案后击毙了持枪拒捕的凶手。五年后,又发生了类似的连环案件,并且这些死者都曾与吴志贞相恋,心结未了的张自力主动接近吴志贞,却飞蛾扑火般的爱上了这个女人,两人遭遇重大生活挫折的人逐渐从惺惺相惜到相爱,随着更加亲密的接触,张自力发现了五年前的真相……

 长篇影评

 1 ) 嫌疑犯吴志贞的献身

   看《白日焰火》的时候,会觉得吴志贞太能忍了。那么大的事儿,就搁心里闷着,那么大的算计,也是一个人完成的。女人能到这一步,心再大点,没有不成事的。运气再好点,也不能只是个洗衣工。
   电影里判断这样苦大仇深的女人很简单,就是看她有没有表情。内心装着事儿的女人,喜怒哀乐的变化都不大,内心的起伏也很小。像是《白日焰火》的桂纶镁,表面上云淡风轻,骨子里必定翻江倒海。文艺片的女主角有三宝,胸小,话少,表情屌。桂纶镁演这样的角色也颇为和谐,好像没有什么人能替换这个角色比她演的更好,其实五官素雅的演员来演说不定也都差不多,只是桂纶镁身上还有种被尘世碾压后残存的优雅。吴志贞这个女人是要很优雅的,要张自力一看就春心荡漾,同时也要静,要内心波涛汹涌的静,要泰山崩于前而不倒的静。
   廖凡饰演那张自力倒是有点意思。说是警察,后来变成了保安,满脑子的雄心壮志都不如香玉在怀。一个一上来就能把前妻按外面的男人能有什么出息,他就是当时张大的那把伞,说到底是跟着下半身行动的。电影介绍里总是说张自力的这个人是被吴志贞的神秘气质吸引。吸引这词说起来就太暧昧了,其实就是“想睡”。
  张自力整个人是流里流气的,电影看下来这样的感觉很明显。只要抱着个女的,那嘴立马就凑上来了。乃至于后来吴志贞为了保守秘密决定献身,眼神迷离表情僵硬,他们的眼睛都没有一秒钟对视在一起。真是不见内心戏,全是性冲动。
   倒是吴志贞的惨《白日焰火》里刻画的还是少了点。她应该是电影的隐形BOSS,但存在感很弱,很多最后揭露出的决定都是被迫做出的。电影里至少应该有两次吴志贞的献身,第一次是那个皮衣洗坏的老板,因为她说,“一次还不够”,她的梦魇无法消散,所以只能选择亲手终结。第二次是和警察张自力,她以为只要奉献了自己的身体,就总能获得片刻的安宁,没想到还是被迅速地出卖了。当时的吴志贞穿了难得亮眼的红色,还擦了口红,整个人都靓丽起来,却一头栽进警车里,什么指望都没有了。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是关于女人职场的。文章里说最厉害的女人不是穿着裤装的,而是穿着裙子的。因为她们并不会塑造男性(裤子)的强势,而是坦然接受女性的身份。这样的人通常都没有虚张声势的脆弱,一板一眼,反而比穿裤装的女人更难对付。
   吴志贞也是知道自己女人身份的筹码的。无论是皮衣的主人、自己的老公、洗衣店的老板还是张自力,他们想要的东西她从一开始大概就晓得了。她只能在这些人中不断地周旋,用自己的隐忍掩藏一切。她手里有什么筹码?无非是对方对自己的那点喜欢,大部分还都是由荷尔蒙驱动的。所以她只能用这点优势为自己开脱,带皮衣的主人回家,献身给张自力。
  她算是美女中最悲戚的——小城市的女人,太漂亮也必须屈服于命运,屈服于男人主导的命运。廖凡演的这个男人卑琐而放浪,最终也没有给吴志贞一个机会,自己还掩藏在幕后,说不出的猥琐。吴志贞的献身于是就变成了白日的焰火,短暂的绚烂、无尽的烟尘。消失在那些背后的,则是一个男人说不出也道不尽的荷尔蒙。


媒体用稿,谢绝转载

 2 ) 一件皮氅引发的血案——白日焰火歪解

----------------------------------------------------------------------------

有大量剧透。没看过的请退出。

不光是剧透的问题,因为如果你没看过,你可能根本看不明白我在说什么。

首先,这应该叫《一件皮氅引发的血案》。

因为故事的起源是因为一件皮氅,但这个起源,你一直到影片快结束的时候才知道。所以这其实是一部倒叙的电影。当然我们都知道,作为一部悬疑犯罪片,它当然是倒叙的。可是,我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我会觉得这电影探讨的其实是loser的人生在追求什么的主题。

还是从皮氅开始说起。

皮氅的象征意义很明显,那是属于堕落的财富。换种流行的说法,那代表着成功。属于皮氅这一边的人,有皮氅里名片的主人,皮氅的主人和主人的妻子,张自立的第一个女人,还有刑警队之前的王队长和后来的胖子队长。但可惜,这一边的人物,有两个被干掉了:皮氅的主人和刑警队的王队。

皮氅的另一边,则是男主张自立,女主吴至贞,女主的丈夫,女主的老板。他们是属于loser的那一拨,从整个影片风格来讲,你能看到一些在贾樟柯的电影里才会出现的景观:结结实实的现场感,货车,破败的道路,电动车,摩托车,彰显着阶层地域身份的衣服,楼道里超现实的马,突如其来无意义的哭声,等等。这些景观的出现,都预示着现实世界的强大和不可抗拒。

影片开始于夏天,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寒冷的故事。所以很快故事展开,整个世界进入冬天。寒冷的不仅仅是喝醉后在街头被抢走摩托车的张自立,也不仅仅是陪着活死人的女主吴至贞,寒冷的其实是人心。但奇怪的是,这电影居然叫《白日焰火》,焰火是热的,但整个故事是寒冷的。

在一开头,第一个loser张自立出场,他的女人和他睡了之后,便决绝地离开。在站台那里,他是被丢在原地的那一个,他不甘心,甚至在大庭广众下将她扑倒在了地上。但这换来的是她更大的不屑和鄙夷。这一切,都在告诉他,你就是一个loser。这一幕显然对张自立的人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女人背叛的他,终于也选择了背叛女人。

而这一幕也从此确立了张自立的人生追求:他要挽救自己的loser人生。

但很不幸,他不但没有成功,在碎尸案的第一环,他因为自己的无能差一点送了性命。嫌犯被制服,他们几个警察没有第一时间搜身,导致两个警察被枪杀。可见这些警察意识差劲。而后,枪战时,张自立的枪差点没有拔出来,可见其训练没有素。最后,打伤了罪犯,却没有打死自己差点送命,可见其无能。

影片在这里有很大的留白。张自立住院出院一笔带过,但在车里,张自立提议去看死去警察的家属,王队(不记得名字了,后来成为王队的那位)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家属的情绪刚稳定,先不忙去。然后就是五年后,张自立当了保安。为什么?其实原因就在于五年前,那两个警察的死,张自立是有责任的,所以当保安不是他自己的选择,而是被刑警队开了。很显然,王队的那句话,暗示的就是那两警察家属对张自立的敌视。

理解了这个情节,就会明白五年后,已经是顶级loser的张自立,为什么热衷于吴至贞这个案子。他是要挽救他自己的loser人生。具体来说,他想要重回刑警队。而这个案子正是机会。所以当他成功的时候,影片用他的一段独舞,不动声色却又浓墨重彩地表现了他的得意:成功对他来说已唾手可得。他的loser人生有望从此结束。

吴至贞严格来说,算不上loser。就算她曾经是,但当她奋起杀人的那一刻,她就已经超脱了日常的生活。真正的loser其实是她的丈夫梁志军,从此成为活死人不说,他能杀人,但他却离妻子的距离越来越远。直到最后被妻子背叛,横死街头。

焰火明亮却短暂,就像是吴至贞。五年来,她和不同的男人好,然后看着这些男人再被自己男人杀掉。其实,这时候的她是致命的,也是美丽的。她知道追她的这些男人的命运,但却乐于看到这些男人追她。

在影片里,她一再告诫张自立不要再跟着他,但那意思更像是邀请。特别是第一次的纸条,当着店老板的面,她递给张自立一张纸条,而张自立慌张地收起来,这显然不是拒绝,而是再明显不过的调情了。更明显的地方是当张自立邀请她滑冰的时候,她痛快的答应。她不可能不知道她的前几任是怎么死的。但她依然这么做了。而且在冰场的时候,她在冰面上淡然起舞的那一幕,和张自立后面独舞的那一幕何其相似。但是这种欢喜在被肢体语言张扬的同时,又在电影画面里显得静默而暧昧。

那么,作为影片的女主,吴至贞追求的是什么呢?

其实是刺激。

从五年前杀人的那一刻开始,她就再也无法满足于日常的生活了。她开始追求一切激烈的东西。

吴至贞为什么要冒着时刻被老板性骚扰的危险在洗衣店里工作?她缺钱吗?当然不是,影片里很明确地表现了梁志军给她钱的场景,可以想象,这不是梁志军第一次给她钱。所以,她不缺钱。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她喜欢这样。她喜欢这种随时可能被老板性骚扰的紧张感,就像她手伤了之后不愿意处理一样,她喜欢这样的刺激。而在整部片子里,她沉默寡言,几乎没有表情。往往这样性格的人,更喜欢激烈的事物。另外一个象征这一点的细节是,她抽烟。《颐和园》里的余虹也抽烟,余虹的一句台词最能说明她们这类人,她说,我们这种人,战争时流尽鲜血,和平时寸步难行。

吴至贞在弄坏那件皮氅时,是寸步难行,等她杀了人之后,就是流尽鲜血。

所以,吴至贞追求的东西是刺激。就像是焰火。

只是很可惜,这焰火是白天的。而这个故事本身也是,只有你深入进去,你才发现里面的惊心动魄。影片从头到尾都没有明确地表现出爱的部分,所以,这就给了观影者解读的机会。在我看来,吴至贞对张自立,是追求刺激:还有什么,比一个杀人犯和警察做爱更刺激的。所以,摩天轮后的早上,她在影片中唯一一次涂了口红。这当然是满足得意的象征。同时,也是她预见到了自己结局的象征。在古代,赴刑场是一件庄重的事情,而在这里她用化妆表示这种庄重。

同样的,梁志军其实也预见到了自己的结局。但他仍然选择去死,并且顽强地死在了她的面前。她看到梁志军向自己跑来,躲在了一边,他当然知道她就在那里。所以,他超过了她,死在了她正好看得很清楚的地方。

吴至贞选择了出卖梁志军,而张自立也选择了出卖吴至贞。

其实,他们的名字也挺有意思。吴至贞,至贞至烈。不贞,但烈。(不贞,皮氅事件中,她试图以失贞换和平,未果。烈,她终于走向焰火之路,璀璨但不显眼,转瞬即逝。)张自立,自立自强,不立,但强。(不立,三十而不立。强,死里逃生,获取成功,最后出卖自己女人完成了对女人的报复并修炼出最强大的内心,他才是大赢家。)

影片最后的焰火,虽然点题,但在我看来有点多余。因为有点做了婊子又要立牌坊的感觉。

------------------------------------------------------------

至此,本片剧情大致解读完毕。

这是一部值得细看的电影。

基本如此。

 3 ) 然而寒冬

故事开始在九十年代末某个夏天里的东北。

-----此版本为柏林影展公映版本,下文有详细剧透--------

这是一桩有点奇怪的凶杀案,肢解了的尸块在一天之内在省内的各个煤厂里被发现。左一只胳膊右一只腿七零八落,搞得警察狐疑,工人惶恐。桂纶镁饰演的遗孀洗衣店女工吴至贞捂着脸哭得稀里哗啦,一双又白又美的大长腿无力地摆着,看起来委屈极了。廖凡饰演的小警察张自力有点驼背,感情上相当窝囊,被老婆甩了。满腔不忿发不出想在事业上找补找补,领着一众队友讨论案情,西瓜汁水到处乱甩。调查似乎挺顺利,嫌疑人也抓了,哪料到大意失荆州,啪啪两声枪响火拼了起来。就这样,疑犯死了,队友赔了性命,这件谋杀案也只好不了了之。

五年之后,炎夏变了寒冬。

小警察早调到煤厂去当保安,日日酗酒,深更半夜醉倒路边。个人问题也因此没个着落,平时二流子一样,从很失败变成更失败。洗衣店女工姿色不减,没少受老板骚扰。对象也又谈了两个,可惜,像他倒霉催的前夫一样全被杀了,还给剁成一块一块的,蹊跷到警方都看不过眼了。小警察从前队友那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许是对五年前的案件耿耿于怀,许是那女工太冷艳诱人,开始对吴至贞穷追不舍起来。就这么追着追着,几经波折吧,真相还真让他给追了个明明白白。

原来,以为早就变白骨了的,其实还活着。而以为是受害人的,却是始作俑者。

女主角吴至贞从头到尾,是一次也没笑过,哭倒是哭了好几回。影片过半,台词都没给几句,总觉得她拒人千里,目光里不是悲哀就是冷漠,恨不能直接飞出雪花来。可她偏偏面容姣好腰肢纤细,别样动人,用本山叔的说法就是“看人一眼能让人浑身发抖”,一掉眼泪我都跟着心窝疼。

男主角张自力胡子拉碴,眼神浑浊看不出个所以然来,瑟缩在破旧的皮夹克里东张西望,表面上看活脱脱窝囊废一个。可一路逃过凶手追逐,打探线索,有时候还透着点老练刑警的机智劲儿。前队友曾问过张自力,为啥非要搅和这个案子,他只答想要输得慢点。这或许是想要些证明,不然人生也太失败了。前队友笑得憨厚,说咋的,那你还想要赢得人生啊。最后,小警察查明了真相,在庆功宴的酒桌上得到警队众人的交口称赞。老式的交谊舞厅里,他有些疯狂地扭着不成样子的舞步,如此得意而陶醉。

除却开头,整部影片布景老旧,色调灰暗,寒气从荧幕弥漫开来。摄于零下三十度的哈尔滨,有雪地,冰场,舞厅,夜总会,众警察,小混混以及居委会大妈,各场景和角色都很有地方特色。我甚至想起了家乡的深冬,哈气在睫毛上凝了霜,头脸和手脚都被冻僵。雪下了化化了又冻,运煤车在路上留下痕迹,混了雪水搀了泥土,更加灰黑泥泞。孩子们肩上挂着冰刀,室外冰场坑洼不平,路灯映了满地昏黄。

我想这大概就是个属于寒冬的故事。论起来,根本不是紧张刺激的悬疑片,节奏缓慢,偶尔吓人几下。说不出,就是搅着劲儿的难受,好像心里卡进了冰渣。最喜欢的场景是二人在冰场。吴至贞在冰上翩跹而过,一脸茫然,而张自立紧跟着滑在后面,几步踉跄,猴急地把她推倒了。然后也没有温暖的结局。冰刀可以杀人,爱恨情愁,砍碎了事。而小警察没有英雄救美,洗衣女工最后看到的场景是不合时宜的白日焰火。

哦对,可能因为我来自东北,更能理解片中各处场景以及土话的笑点吧。我的五颗星,献给我的故乡情。

观影过程中,我问同来的朋友他是否看得懂,回答是配上字幕(影展时字幕是英语和德语)勉强能懂。估计国内公映时肯定也有这问题,所以对票房略微有些担心。偏文艺,剧情稍弱。虽然有金熊响当当的名声,也难保没看懂的观众从影院里出来不骂人。要是眼界高,可千万别对这片子过度期望。本来艺术作品就全是见仁见智,一千个哈姆雷特嘛。

--------柏林电影节Berlinale豆知识---------

柏林电影节和威尼斯,戛纳电影节并称欧洲三大电影节。一般举办于每年二月上旬,为期十天左右。相较之下,柏林电影节更注重对公众的开放,每年公映大概400场次的参展电影,售出约三十万张影票。不光有逐熊的主竞赛单元,还有全景单元,特别展映单元,新生代单元,经典单元,德国电影新星单元,和世界知名导演制片座谈的论坛单元,吃完宴席再看电影的美食单元等等等等。当真是包罗万象五花八门,电影人的节日一般。评选最佳影片为金熊奖,本届获奖影片就是《白日焰火》啦。廖凡所擒的银熊奖则分为最佳导演,男女主角,剧本和配乐等类别。除了金熊银熊,还有评选诸如最佳同志电影泰迪熊奖的其他奖项。今年还有另外一部讲述盲人按摩的华语电影《推拿》获得了最佳艺术贡献奖。

附上官网放出的电影片段,廖凡带队盘查洗澡堂子⋯
红毯和答记者问的视频也可以看到。
http://www.berlinale.de/en/programm/berlinale_programm/datenblatt.php?film_id=20143347#tab=video25


Berlinale观影花絮

因为是全球首映,特别抢手,票一早宣布售罄。
不甘心地一直守在窗口,终于走了狗屎运在首映前20分钟买到退票。
放映结束后有简短的演职员致谢环节,刁导上台,首先感谢投资和制片方。虽然翻译略次,但观众热情地回应了导演演员和制片人几位对柏林的赞美。柏林很美,请一定再来!
桂纶镁很美廖凡很帅(废话。

恭喜抱熊而归!

希望国内上映时能少砍几刀。

 4 ) 一个拼命掩饰的真相

吴志贞最后的自白让这部电影向着中国版的‘’嫌疑犯X献生‘’的节奏去了,但是若仅是如此,绝不是金熊奖的级别。观影结束略作思考,我的判断是,吴志贞最后的一席话,揽下过失杀害李连庆的罪过是在撒谎,那么她为什么要撒谎,真相是什么?
通过一件贵重的皮衣,冷艳的吴志贞和白色焰火夜总会老板李连庆认识并且产生了感情,这个感情不可谓不深。吴志贞埋在树边地底的骨灰盒是李连庆的骨灰盒无疑,埋在一个自己每天上班下班每天都可见的地方,希望对方永远陪着自己,用情是至深的。此外,她亲口说过‘’所有爱她的,她也喜欢的,都被梁志军杀害了‘’,这也是张自力被跟踪的原因。还有另一个重要线索,就是李连庆老婆在他失踪之后一年才报案,并且还以为他和吴志贞去过日子去了,可见李连庆老婆很清楚他老公和吴志贞之间的感情。所以答案就是吴志贞和李连庆有婚外情,并且被发现,李连庆是夜总会老板,皮衣动辄几万,而梁志军只是一个过磅员,这婚外情是否有现实因素,不言而喻;而吴选择在一个无法人事的老板那里当干洗工,老板保住了性命,吴也可以拿工资生存,吴也是在这复杂的男权社会里夹缝求生,不得不现实。李连庆因此被梁志军杀害抛尸,梁志军为求自保,制造自我死亡的假象。但是他对吴志贞有着至深而又卑微的爱,从一些细节看出无疑,这种爱最后演变成占有,他从杀害李连庆开始杀害了每个吴志贞的爱人,可是吴志贞其实并不爱梁志军,他只是觉得内疚,痛苦,在寻求解脱,终于在张自力这里得以释放,背叛了梁志军。可惜张自力对她的爱肉欲与功利的成分占了上风,这样的爱一样是占有欲高于理解。这也完美解释了张自力为什么一定要追根究底,如果他真心爱吴,肯定是不希望她卷入案子中,但是张自力发现自己爱上了吴志贞,但是他心里一直有一个心结,就是吴志贞最爱的人到底是谁?就是埋在树下的骨灰盒到底是谁?他的一意孤行要调查最后一个人,最后得到的却是一个谎言,吴志贞最后说是她防卫过当杀了李连庆,用自爆的方式掩饰了这个真相,加深了大家对她的同情,保住了自己的名誉,也给了张自力一个以后继续爱她的希望。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情欲的线索,可以看出吴志贞的情欲压抑,不赘述。

白日焰火,有热无光,代表了虚幻的爱情与谎言,也说明了白日焰火夜总会在这个影片中的线索。这是一部呕心沥血的作品,线索细节铺垫演员都尽善尽美,有对人性爱情的思考,也有对女性压抑的社会地位的探索,得奖也是正常。可惜了被删减。

《白日焰火》里尽是可怜人。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橙子

 5 ) 没有蛇蝎女的黑色电影

说这部电影就是东北版《白夜行》真是胡说八道,明明是照着《第三人》的剧本改的,还硬塞了一场摩天轮的戏。从情节上说,摩天轮那场戏做作得要死,张自力这种东北老爷们才不会用这么委婉的方式呢,跟柯南似的准备在摩天轮上讲出真相啊?我只能说导演你真的很喜欢卡罗尔·里德。

从头到尾就是几个猥琐的男人在窥视、跟踪、打量着桂纶镁,洗衣店老板、张自力、梁志军都显示出一种男性的匮乏和焦虑:洗衣店老板只能看妓女穿裙子,却什么也干不了;梁志军是个活死人,他杀掉桂纶镁身边一切追随者,但他也无法占有桂纶镁;张自力就更猥琐了,他先是与妻子离婚,送走妻子时一再要求与妻子再次发生性关系,受伤不能再当警察(失去手枪),最后在摩天轮上他用白日焰火的事情威胁桂纶镁,暗示她“要主动些”,结果上完床第二天就把姑娘给举报了,之后则是在领导们面前点头哈腰地讨好、拍马屁、喝酒。这片子里的男性都显示出一股巨大的焦虑和性压抑,好像只有通过窥视、折磨一个女人才能获得生命的原始动力。

但作为黑色电影里最重要意象的蛇蝎美女,从桂纶镁身上却看不到那种强烈的性的生命驱动力。如果说影片之前是导演为了掩盖谜底(虽然这个谜也没啥好掩盖的,稍微看过几本推理小说的人都能猜到),所以故意将桂纶镁塑造成一个无害的、只能被窥视的、无辜的受难者;那么当梁志军死后,桂纶镁应该展示一些自己生命的主动性——哪怕就是把她塑造成一个性欲旺盛、欲求不满的绿茶婊呢?她杀人是因为偷情,她逼死梁志军是因为她不愿意成为梁志军的私属物品。如果是这样,那好歹她也是个有着自己生命意志的主体啊。

但由始至终,我们都只能看到一个楚楚可怜、任人欺凌的女性,就连她杀人的动机都是因为2万块钱还不起、受人胁迫、遭人强奸,才愤然反抗。分尸、抛尸都是她丈夫去做,她什么都不知道,从此就变成了一个活死人的妻子。这样一个女性的塑造,说实话我觉得挺失败的,她由始至终都是被动的,连杀人都是被动的。

电影里桂纶镁总是在哭,第一个出现她的镜头连脸都没有,就是捂着脸哭,镜头透过门上悬着的珠帘子拍她,完全是窥视的视角。透过帘子底下的空隙我能看到她白皙纤细的腿,和凉鞋里漂亮的脚(好吧这是我个人的恶趣味)。这个亮相奠定了她在整部电影里的基调,她就是这样一个被窥视的客体,甚至你看完电影都说不上桂纶镁的性格到底是怎样的?到底哪些是她的伪装、哪些是她的本意。

只有两场戏让我感觉桂纶镁真是个蛇蝎女了。一场是她去见自己的丈夫梁志军,她已经出卖了自己丈夫,然后她走到窗台,点了根烟,窗外白雪的反光反衬着她黑色的背影,烟雾缭绕。另一场是她与张自力上床后,两人吃早餐(我多希望这是她主动的选择,而不是受张自力的威胁),她抹上了口红,魅惑力十足。

好吧,也许导演就是想反映这个社会里焦虑而萎缩的男人如何压抑和迫害女性的。但结局表达了导演真正的观念,白日焰火。那是张自力出卖了桂纶镁后,在她被押回警察局前,张自力为她献上的表演和告慰。我觉得导演都快有点自己被自己感动了,反正张自力有点陶醉其中了。就像后来刁亦男导演在《大众电影》的采访里说的,这个男人一开始为了正义而出卖了桂纶镁,但这之后,他才突然意识到这是爱情。

我真的特别想吐槽这怎么就是爱情了,你明明是拿这事威胁人家才跟人家上床的,而且还没遵守诺言,上完床依然检举到了警察那儿。我要是桂纶镁肯定在心里把张自力八辈祖宗都问候了个遍,面对最后那什么白日焰火,我不破口大骂已经很有涵养了,哪能像桂纶镁那样面露欣慰的微笑呢?

张自力的形象其实很像《迷魂记》里的斯图尔特,他有着自身的性别焦虑(斯图尔特是恐高症,他是酗酒加不能当警察),通过跟踪和监视一个女性来缓解这种焦虑,最后得到了这个女人,却又毁灭了这个女人。但希区柯克并没有让斯图尔特在毁灭女人后真的完全康复了(至少这是有争议的),而感觉刁亦男导演却真的让张自力完全康复了。在重新获得了同事和领导的认可之后,他去舞厅跳了一段舞(廖凡演得真是好),那种重新找回生命活力的感觉油然而出。而这种活力是以他背叛一个女人获得的。

而即使如此,导演居然还认为,他同时也获得了爱情!这得是多么自恋和自卑的男性情节才能想象出的一种不平等爱情啊?

如果这部电影结束在张自力那段跳舞,甚至结束在他在酒桌上与同事们把酒言欢,而桂纶镁被关在监狱里。我都会认为导演至少是对片中那些焦虑而自卑的男性有所批判的。但结局白日焰火一场戏,我看到的是导演对这些男性献上了最美好的安慰,所以我也只能给这部电影三星。

 6 ) 白日焰火

近几年看过最好的国产推理电影,见微知著,环环相扣。情节非常紧凑,稍微看少一点就会连接不上,看不懂了。 电影本身的表现手法隐晦、克制、简单,故事曾两度接近尾声却又横生枝节,真相也是电影末尾才交待的。

应该说,自从梁志军李代桃僵“死掉”之后,他们的夫妻关系就陷入了怪圈。他们原来的平静生活被打破了,他们原来的甜蜜在那次意外中也丧失了,他们陷入深深的悲伤里。他们可能想到过死,但各自贪生。吴志贞渴望新的生活不想死,梁志军贪恋吴志贞也不会死。梁志军是吴志贞的悲剧宿命,尽管用爱贯穿始终。

至于张自力对吴志贞最后的背叛,我不想做什么评价,因为大家对这个各有各的评断,从正义,从感情。只不过对吴志贞来说,这一切都不重要了,她选择认罪结束这一切。。。

 短评

原著:东北圭吾。

3分钟前
  • GothamPunk
  • 推荐

有些台词做作到让人想掀桌,一看就不是东北人嘴里吐出来的(一如既往地想黑桂纶镁)。但电影情绪很强,神秘的冰刀、卑琐的男人、雪地里的污垢,看完后在新街口失落了半个钟头。开场不错,简洁、直接。中间对手戏有些萎,不太像样。结尾又强大起来,东北的气韵相当靠谱

5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风格化是把双刃剑 看得出导演用绳命在导戏 亏也就亏在太用力 至于血色浪漫这种事 从骨子里就不属于中国人 不要再说桂纶镁会演戏了好么 那件burberry倒是真不错 拿奖的话是中国电影市场和资本的胜利 #感谢幕后推手 以及依然热爱相信中国电影愿意掏钱进影院的各位吧

7分钟前
  • SSEN
  • 还行

诗意绝不仅仅止于影片的名字。它还是床单上的瓢虫、居委会过道里走失的马……

12分钟前
  • 悦然
  • 推荐

其实与《白夜行》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吴志贞是一个看似无辜、玩弄感情的蛇蝎美人,张自力是一个真戏假做、渴望回归掌权者队伍的工厂保安,梁志军反倒是真正的受害者。情色的背后是绝望的纠葛,焰火的背后是无边的黑暗。

16分钟前
  • 扭腰客
  • 推荐

有意思的是,廖凡的舞蹈我是后来才补上的。这部电影反正我会念很久。

19分钟前
  • 唐小万
  • 推荐

中国电影如何在外国电影节获奖:1,拍一些洋不洋土不土的所谓大片。2,拍一些二逼文艺片。3,拍一些大骂中国和描写中国落后的片子。

23分钟前
  • 宝黛
  • 还行

炮到小镁之后第二天把她送给警察这种事儿我觉得实在是太扯谈了

26分钟前
  • 等一个人
  • 推荐

黑夜不行白夜行,白日焰火看不清。冰刀亦是无情物,溜冰杀人两不误。

31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片尾十分钟绝逼是柏林电影节评委授予金熊的最大原因。

34分钟前
  • 婴儿葛葛
  • 推荐

披罪案外衣的文艺片,相比案件本身,重心还是放在情绪上。就好像角色也并没有真正去关注案件的演变,更多还是纠结自己。好在情绪有几处妙笔,比如廖凡的乱舞。刁亦男的电影其实始终在讲城市里孤独的人,但是他片中的城市总像二十年前的小城镇,虽然这回拍的是哈尔滨。一群失意的人在努力活着

3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我实在搞不清楚这样一部电影怎么得到金熊的……觉得这个故事很假欸,可能它在情节方面比较好看,认认真真讲故事,没有刻意讨好评审搞政治元素吧,虽然故事完整,但没什么立意,我也没有进入到故事人物的感情当中去,没有被感动到,只是一个krimi电影,看过也就忘了,没有感悟。

40分钟前
  • 子午mm
  • 还行

内容简介里的吴志贞“身上散发着熟女的魅力”。。。我怎么就感觉不到呢

41分钟前
  • 魏晓波
  • 推荐

没有人想到东野圭吾的那一系列 白夜行 幻夜

46分钟前
  • lotus HH
  • 还行

东北版《白夜行》

51分钟前
  • 豌豆的布丁
  • 较差

这片主题是不是讲哈尔滨人的性苦闷,我感觉廖凡全片每时每刻都想强奸个谁……

52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从一块碎尸的视角开始,戏剧化调度,幽默小细节,活在案件里的人。还是暗、旧、冷,都跟警察有关,《制服》里的洗衣店,《夜车》里的舞池,冷冰冰的面孔,不动声色的讲述。比起当年癫狂的“火焰”而言,“焰火”里的廖凡更纯熟了。影院二刷观感更佳,虽然公映版结尾略傻,但仍然是能挺直腰板的国产片。

56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史上最好看的国产电影节电影。真的!

57分钟前
  • 荞麦
  • 力荐

"文艺片女主有三宝 胸小话少表情屌。桂纶镁为这片儿加了分。"

1小时前
  • 米姐起飞
  • 还行

《白日焰火》有独特的影像肌理,彰显着作者气质。情绪的释放,似暗流涌动。动作的对抗,如利斧凿冰。一方面,它克制、隐忍;另一面,又不掩饰粗犷与贲张。东北既承载世俗,又提供奇观。在现实的粗毛边处勾勒,渲染低调的细写意。微妙的声音设计,入耳最倾心。

1小时前
  • shininglove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