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2013

大陆剧中国大陆2013

主演:陈小艺,张涵予,佟丽娅,张国立,袁文康,许亚军,吴越,朱铁,王若心,关晓彤,毛晓彤

导演:姚曉峰

 剧照

唐山大地震2013 剧照 NO.1唐山大地震2013 剧照 NO.2唐山大地震2013 剧照 NO.3唐山大地震2013 剧照 NO.4唐山大地震2013 剧照 NO.5唐山大地震2013 剧照 NO.6唐山大地震2013 剧照 NO.13唐山大地震2013 剧照 NO.14唐山大地震2013 剧照 NO.15唐山大地震2013 剧照 NO.16唐山大地震2013 剧照 NO.17唐山大地震2013 剧照 NO.18唐山大地震2013 剧照 NO.19唐山大地震2013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9 16:06

详细剧情

1976年7月28日,惨烈的大地震突袭唐山。一夜之间城市化作废墟,在文化宫担任教师的李元妮(陈小艺 饰)的丈夫万大成(张涵予 饰),而这个身心饱受创伤的母亲还要被迫作出痛苦抉择:孪生姐弟万登和万达只能救助一人。被母亲“放弃”的万登侥幸活命,谁知从此和母亲生离死别。解放军王德清(张国立 饰)将万登收为养女,父女情深。另一边厢,元妮凭借一己之力艰苦生活,可是儿子不成器的表现让她忧伤不已,愈加思念那个生死未卜的女儿。时光流转,万登和万达两姐弟渐渐长大,共同经历着人生的苦辣酸甜。大地震留给他们的恰是永远无法抹灭的记忆和永远不能割舍的亲情羁绊……   本片根据华裔女作家张翎的中篇小说《余震》改编。

 长篇影评

 1 ) 姚晓峰治愈系体现价值

临近尾声的《唐山大地震》自开播以来一直有着不错的收视成绩,作为一部由电影衍生出来的电视剧,姚晓峰导演将这部电视剧打造的扎实丰满,整体表现的张弛有度、趣味横生,电影中删繁就简的爱情戏份和家庭戏份也有了更多表现,不但有引人入胜的情节,还赢得观众与角色的情感互动,引起观众关注到震后家庭重建与心灵重建的社会话题,体现其社会舆论引导的价值。

    对于“主旋律”题材的《唐山大地震》来说,姚晓峰通过屏幕似乎并不单单只表达对一场灾难的记忆,在这部电视剧中,地震也不单只是三十二秒的一段特技,真正的故事在灾难之前就已经开始铺垫,也在之后的三十二年中延展,人物经历情感的重生,观众得到情感的释放,以故事本身的普世价值,来记录人类受到自然灾害的摧残之后,内心重建这样一个积聚人性和情感的故事,在如此浮躁的市场环境中,无疑有着质朴而强大的力量。

    在这部剧版《唐山大地震》中,姚晓峰导演的切入点是信念,主题则是爱的坚守:母亲对孩子爱,男人对女人的爱,孩子对母亲的爱,这也是这部剧最与众不同的地方,亲情、友情、爱情在剧中融合,并且利用影像的艺术将“没有过不去的坎”这种朴实的价值置于一种温情的氛围之内,在自然灾害过后,让所有人努力,以使自己生活的更好,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在通过理解而达成共识,充满温情,这正是“治愈系”的价值体现。

    作为导演,姚晓峰有着较为传统的价值观,他的创作都是源于生活和对生活的感悟提炼,所以他的作品传达的核心价值,都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在宫斗、穿越、抗日等雷剧最火爆的时间,他能坚持自己的创造,是一件很有“情怀”事,也正是他的坚守,才使得这部剧保持了市场标准和制作标准,贴近生活才能打动观众,这种真情实感的作品必定会成为荧屏的主流。

    除了对珍贵美好的情感记录,导演还通过小登小达经历的种种生活磨练,反映年轻一代唐山人的奋斗历程,两代人在困境中努力挣扎,最终走出感情与生活的桎梏,作为一部电视剧作品,《唐山大地震》既有时代的特征,也深刻剖析人性的多面,导演这种透过长篇剧集所表现出来的人文关怀,非常值得珍惜。

    在最后的故事中,阖家团圆的大结局让所有人物经历过的千辛万苦终于有了反馈和价值。被关闭的心扉再次打开,被记恨的情感因为谅解获得重生,离去的再次归来,破碎的得以完整,坚守的又再重逢,大灾之后收获的幸福便格外厚重,导演让一场经历了半生的挣扎,在母女两人关乎生死的抉择中完成救赎,正是这种具有“治愈”的情怀,让一个悲情的故事投射出反思的智慧。

 2 ) 灾难唤醒了人们最深层的感情,促进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不仅仅是历经时间的冲刷,仍依稀记得当初内心触动的感觉,或刺痛,或感动,或悔恨......如果,你能从中,即使是其中一个琐碎的小片段,传递给你正能量,都是它本身的价值所在。
当把一部小说浓缩成了两个小时的精华,由电影呈现,在灾难面前的巨大低落,随着剧情的延续,未来得及消化那种人无法与老天抗衡的无奈。剧情基本上占全了所有可能发生的泪点,就像有人说的,你会感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好比你刚挨过个大嘴巴,好不容易挺住了,泪珠还在眼圈里晃悠呢,一巴掌又扇上来,但凡个健全人都架不住这么折腾,不哭抽过去就算拣着了。改编成电视剧,你可以说它变得冗长,哪怕有穿帮镜头,但是每个人的关注点不同,当你跟随着剧情,就好比你也参与了他们的生活,你有足够的时间来酝酿感情,来感受父爱在细节之处的体现,来发泄灾难时妻离子散的绝望,来宣泄迫于爱人的感受牺牲自己感情的无奈,来体会卸下重重内心的束缚敞开心扉接受别人呵护的幸福,来心疼满怀内疚一辈子过的不得安宁的母亲……我想说的是,只要我觉得演员的表现真诚,在其中被深深打动了,所有电视电影中的存在的不足之处,我都可以试着去包容,去原谅,或者,我的注意力根本不会在无关乎我情绪的事情上面。
天地崩塌,亲人离去,从废墟中站起来的幸存者,需要的不仅仅是温暖的住处和饱足的饮食,他们备受创伤的心灵更是我们救助的目标。一个人只有真正燃起了生存的欲望,才能摆脱灾难带给他们的阴影,勇敢地面对未来的生活。
这部电视在灾难发生的场面上花的精力还是让人觉得稍有欠缺,而后不紧不慢铺陈叙述的是灾难之后发生的改变,人内心的改变,价值观的改变。而对于这种灾后心理创伤,心理援助,或许更应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也是电视本身的价值所在。
一块水泥板两边压住姐姐和弟弟,当陈小艺纠结了许久说出救小达的时候,她哭了,小登哭了,我也哭了,我想每一个不是在那种情况下需要做一个左右不是的决定的时候,那种绝望和无奈,不是能清楚体会到的,只是知道,难,太难了。
孩子,是灾难发生后最受关注的一个群体。本该是无忧无虑唱儿歌、玩游戏的年龄,却被突兀地投掷到灾后的废墟中,目睹、甚至是亲身承受许多人一辈子都不可能体会到的惨痛。在这次唐山地震中,一个7岁的孩子亲眼目睹了自己的亲生母亲选择了弟弟放弃了自己,从此有了心结;另一个7岁的孩子,以自此以后背上了满身的负罪感,在陈小艺扮演的母亲每次执着的去找寻小登,每日酗酒,他内心的负罪感就会加重一层,他始终认为是自己害死了姐姐,而每一次揭开这层伤疤,内心的阴影更深了。这里不得不提演7岁时的姐弟俩,演的真棒。
当时在地震之后,看过一些心理援助帖子,和成年人比起来,孩子们由于生理机能和心理机制都还没有发育完全,成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尚在建立之中,因而在自然灾难中更容易遭受到身体伤害,无法保护自己,无法理解发生的灾难,也更难应对灾难后的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我们能做的,便是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扶持以及专业的心理援助以激发儿童内在的心理能量,帮助他们迈过这片人生的荆棘。
我想,每个晚上她们都会在梦中重演地震的情形,噩梦成了灾难留给她们的另一个痛苦经历。
而影片中,小达因为母亲的忙碌,想必是没有那个条件得到心理援助的,以致即使长大后还是不敢面对是自己被动害死了姐姐的现实;小登虽然有一个视她为亲生女儿的妈妈,这里要赞一下吴越,她的恬静美丽气质真是让人觉得很舒服,每次在她扮演的董桂兰对小登贴心的关怀,我总是会觉得温暖到心窝里,在她最终走了,我竟然哭的那般不舍。
长大后的小登由佟丽娅扮演,演员找的还是不错的,佟丽娅身上既有的独立坚强的一面还是很到位的。
每个演员都很赞,毕竟是老戏骨嘛~张涵予虽然只出现了几集,但他塑造的父亲形象已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刻到能清晰地体会小登对他独特的依恋。陈小艺塑造的母亲也别有一番滋味,与徐帆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记得在果壳上看过,“没有什么事情能让我真正开心起来,没有经历过灾难的人,没有踩着尸体、淌着血水爬出来的人,他不会真正体会到我们的心情。”一位来自灾区的老师如是说。是这样的吗?也许是。但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媒体上反复呈现的关于9.11恐怖袭击的大量图片、声音造成了远在灾难千里之外的人们大脑结构发生了与亲历灾难的人们一样的非常危险的改变,这种改变使人们变得更加敏感和脆弱。
所以,电视剧的存在也有它的影响,如果体现得好的话,也是能带来它的价值的。
对于我们普通人,看过电视报道或者是相关影视的人来说,首先需要做的是先接受自己的悲伤、恐惧和慌乱的情绪,要明白这些体验都是人之常情,没有类似的体验倒是不正常的。如果可能,找个安静的地方,接受它、体会它、反思它,甚至把这种感觉当成是自己的宝贵财富,因为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人们很少能停下脚步来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在大灾过后往往会掀起一波感恩父母、珍惜生命的风潮,正是因为灾难唤醒了人们最深层的感情,促进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

 3 ) 《唐山大地震》:姚晓峰的“主旋律”创作情怀

日前收官的《唐山大地震》因其“治愈”情怀为观众所瞩目,这部由姚晓峰导演,陈小艺、张国立、佟丽娅等人主演的电视剧以地震为故事引,讲述的却是心灵余震,尽管都是改编自张羚的小说《余震》,但电视剧在心理重建方面的人文情怀有了更多展示,由《唐山大地震》观察姚晓峰的创作轨迹,从而也可以发现他的一些坚持,以及对“主旋律”独特的表达视角。
在姚晓峰导演的镜头中,“主旋律”并非只一味拔高,更多的是一种对普世价值观的表达,是塑造灵魂的一个过程,可以制造希望,也可以触动心灵最柔软的地方,是在物欲横流中的一次反思,也是在养家糊口的同时,为残存的理想找一个喘息之地。而置入《唐山大地震》中,主旋律就是传递能鼓舞和温暖人心的正能量。
作为从摄影师转型的导演,姚晓峰更是深知做这一行的不易,初次做导演时制片方曾对他说“拍不好马上就换”,在这样的创作压力下,他顺利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导演作品《夜深沉》,姚峰经常会提醒自己,转型容易但能做好,难,正是这种谨慎,固化了他此时坚持对创作负责的态度,让他导演的作品更趋严谨,更能准确表达剧本意图呈现的效果。
而在创作过程中,姚晓峰导演对拍摄周期以及预算都有着严苛要求,必须按照计划进行推进,他印象最深的事就是在开机的时候,跟整个剧组的人说一句:我一定会如期完成拍摄。这句话也总能在第一时间赢得剧组同仁的掌声,而在《唐山大地震》拍摄期间,除了如期完工,他们还在预算紧张的情况下,以不可思议的少量经费,完成了该剧在美国戏份的摄制,再一次体现了超强的掌控能力。
但其实生活中,姚晓峰甚至是一个异常低调的人,出了片场,他甚至极少向人介绍自己是一名导演,他喜欢乘坐公交或地铁出行,以便能感受到更多生活气息,而这些对生活的感触,总是能被一次次放入自己的作品中,成为和这个时代同步的信息。
正因如此,姚晓峰以及他们这一代导演心中,对于主旋律都有着自己的态度,姚晓峰导演的同学,沈严亦或管虎,三人的创作各有特质也互有交集,沈严导演的剧版《手机》同样是改编自冯小刚导演的影片,姚晓峰导演除了这部《唐山大地震》,还有一部和冯小刚导演《1942》题材重合的《叶落长安》,而管虎无论《斗牛》还是《厨子戏子痞子》都有着难以消融的“抗日”情结,从这些导演身上,都能找到对“主旋律”的表达方式,或轻松或严谨,或学院或另类,除了面对市场以及票房收视率,在创作有限的自由空间中,能够植入自己想要表达的情绪和价值观,则才是一种真正的艺术。
从《夜深沉》到《头发乱了》,从《幸福还有多远》到《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从《叶落长安》到《唐山大地震》,姚晓峰从情感戏专业户到治愈系导演,一点点证明自己的实力,也一点点的阐述自己的态度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这也是这次《唐山大地震》能在冲入收视排行前三并收获良好口碑的原因所在吧。

 4 ) 《唐山大地震》:姚晓峰的孤独战场


    姚晓峰导演的作品,大都有一个大的历史背景做蓝图,人物线索驳杂,通常要在故事中,跨越漫长时空。之前的《幸福还有多远》是,《叶落长安》是,现在的《唐山大地震》无疑也是这样的作品。尽管与冯小刚导演的影片片名重合且都是华谊出品,但故事却又不尽相同,在姚晓峰导演的作品中,关于救赎,关于震创之后的心灵重建,主导了故事的走向,三十二年的时间跨度,以一群人半生的经历,让故事丰满起来。

    但电影版本的基本故事框架还在,都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中,母亲必须对儿女做出拯救一个放弃一个的抉择,然后用后半生来证明这个抉择是对是错。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很多时候演员在现场说着台词哭,姚晓峰导演就对着显示器流泪,无论故事内外,所有人都感受到了这个故事的伤痛,但这“并不是以一场地震纪念另一场地震”的事情,电视剧开播后,姚晓峰说虽然拍摄时揪心累心,但确实让自己更坚强了。

    而投入,是因为真诚所致,在姚晓峰导演拍戏过程中,有一些制片人也会要求赶工期,工期不是不能赶,但质量会打折扣,拍戏这事儿,没什么便宜可占。你糊弄戏,戏就会糊弄你,但糊弄不了观众,观众只能寒碜你。创作想要保持真诚的态度,很难,但必须坚持,这种真诚和坚持在《唐山大地震》中有诸多体现,夏天的戏冬天拍,剧中的演员躺在废墟上,四个水枪在空中喷水,小演员冻的一直哭,陈小艺握着他的手,说,坚持,再坚持一会儿,要不然导演还得再拍一条,而导演也在咬着牙坚持,他需要让自己的心硬下来。为了真实的效果,那一刻他不能做自己,他要做导演!

    《唐山大地震》的拍摄很多这样的记忆,这是一个难为自己也难为别人的事情,但没办法,一部作品要有诚意,想纯粹一点,干净一点,就必须有这样事倍功半的付出。很多人都以为导演都在过着“国师”一样的生活,但并非所有导演都是国师,导演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因为导演的战场在拍摄现场,而这也容易出现误读——几乎所有人看到的都是导演于千军万马中指挥若定,很少会有人看到导演的孤独,由于操劳过度,姚晓峰导演有一次在片场突然心脏不舒服,一度几近昏迷,但现场所有人依旧各司其职各行其是,根本没有人注意到他脸色苍白陷入病痛,他说他就躺在椅子里,看着他们忙忙碌碌,忽然觉得无比孤独。

    所以《唐山大地震》这部电视剧,不光是一个剧中人寻找救赎与心灵重建的过程,也是创作者们反思,寻找生活答案的过程,在这个快节奏的变革的时代狂澜中,丢失的和变化的都太快,我们忙于追赶时代的脚步,常常忘记曾经拥有过的本真、淳朴,但好在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执着、孤独的坚守着,期待着。

 5 ) 谨以此文,献给,和我有着同样心魔的人吧。

每次看唐山大地震,电影/电视剧,都会给我带来不同的感动。每当漫无目的的想找电视看的时候,他们是第一位,可也是否决的第一位。他也是我最不想去触摸的。
剧情就犹如我的心魔。没错,众人眼中的死人复生,多年恩怨化解,一众亲人团聚。失去的母爱又重新回来。看了唐山大地震之后,我总是有那么一丝的期盼,盼望现实如剧情,皆大欢喜。可是,现实终究不会那样的美丽。我亲眼看着母亲进了火化炉,亲手捧着骨灰。我这辈子,都忘不了那日,永失吾爱。每每扫墓,望着她的遗像,我总是想时间就这样停止多好,让我就这样望着她。她走之前,我是个不懂事的孩童,当我学会了孝顺,当我理解了母亲的爱,蓦然回首,我已不再有孝顺母亲的资格了。
每每看到小登回家,向母亲认错那里,我都不能自已。多想在我成家立业之时,让我,也有这样一个机会,跪在母亲面前,像她说一句,妈,我爱您。哪怕几个小时,让我为母亲做顿饭,让我为母亲选身衣服,可是,现实终究是现实啊。我十分羡慕小登。这也是,我爱看唐山大地震的原因吧。谨以此文,献给,和我有着同样心魔的人吧。

 6 ) 余震是个好小说

本剧很细致的把余震里的内容演了出来,就是电视版的余震,与电影各有特色,小登不认李元妮的时候李元妮眼神为后来的老年痴呆做出伏笔,余震在电影有删减,所以本剧杀伤力比电影要大一些,纯属个人看法,如果有耐心细致的看完电视剧版也不亏。急性子应该看电影版,内容有删减杀伤力却没有减弱,依旧扎心。

 短评

前两集看哭了

10分钟前
  • 云之心
  • 推荐

15分钟前
  • 小童靴
  • 力荐

好看

20分钟前
  • szm
  • 推荐

看过的电视剧,标记一下。

22分钟前
  • 猫跟你都想了解
  • 推荐

张子枫可以的,天生演员

24分钟前
  • 豆友174572653
  • 力荐

高中和家人一起看的,那时候觉得佟丽娅好适合,以及当时就觉得节奏太拖

26分钟前
  • 云清含°
  • 力荐

看的时候感觉还挺好看的。

31分钟前
  • 推荐

很感人,但是不是灾难片啊

36分钟前
  • 迅捷斥候君
  • 还行

喜欢陈小艺这个演员还有张涵予,这是我看第一个地震的灾难片,之前一听新闻还有别人说地震啥的,一定会说唐山大地震,所以从小就知道这个地震很严重很出名。知道有一部电影冯小刚的但没看过后来看到了这个剧,前两集把我震撼了真的太恐怖了,在灾难面前人们无能为力又拧成一股绳拯救生命,尤其当母亲左右为难真的看哭,登登那绝望眼神,还有后面无法原谅自己母亲……剧情真的泪点很高,好在大团圆了。佟丽娅喜欢好演员演技好

37分钟前
  • 小鸽子
  • 力荐

陈小艺同徐帆没法比啊 徐帆那个表演看的观众都透不上气 陈小艺这个也太平淡了

42分钟前
  • 魔鬼脏兄弟
  • 还行

故事感人,但有过分煽情的嫌疑。

45分钟前
  • 大大个
  • 推荐

说教能免则免吧

48分钟前
  • 璃人泪@2011
  • 还行

灾难

49分钟前
  • 漆雕
  • 推荐

10岁的小达长得好像方枪枪。。

54分钟前
  • Rachel Du
  • 还行

除了生命,其他都是小事。

58分钟前
  • 偏未晚
  • 推荐

虽然早就算到了结局,但是还是挺感动。

60分钟前
  • Grenoble
  • 推荐

为什么会那么恨没有选择自己?难道是想弟弟死吗?

1小时前
  • 嗯好
  • 推荐

这个还是看过。佟丽娅的那个角色也太惨了吧。少一颗星

1小时前
  • ice-公主
  • 推荐

看了影版之后,再看剧版就觉得弱很多,还是电影更震撼,也更打动我

1小时前
  • 暖阁曼绣鸳鸯红
  • 推荐

唐山大地震的背景就值得四星了。

1小时前
  • 小黄人🌻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