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队

战争片芬兰1963

主演:马蒂·奥拉维斯托,Kauko Laurikainen,Paul Budsko

导演:Mikko Niskanen

播放地址

 剧照

游击队 剧照 NO.1游击队 剧照 NO.2游击队 剧照 NO.3游击队 剧照 NO.4游击队 剧照 NO.5游击队 剧照 NO.6游击队 剧照 NO.13游击队 剧照 NO.14游击队 剧照 NO.15游击队 剧照 NO.16游击队 剧照 NO.17游击队 剧照 NO.18游击队 剧照 NO.19游击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1 01:23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小评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几个代表人物,我更喜欢罗伯特·罗西里尼,他的现实主义带着浓重的诗意般的浪漫主义情调,更体现了导演悲天怜人的,对生活抱着乐观心态的胸怀。
    战争三部曲,以一种不同的视点,带领我们进入二战时的战场里。尤其是这部战火,在这些各国士兵、游击队者、医护人员、儿童、教士、妓女,平民的身上这种大视角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善恶。两个场景里,一是天主教士对新教徒和犹太教徒的态度和电影最后德国士兵在面临失败溃堤的情况下对建造“新世界”的憧憬,他更加重了这个深层主题,为什么会有战争?他不简简单单的是人性中的贪婪,更有的是不同的文化基调,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生活背景的深深影响。而为什么会有贪婪,人性中的丑恶,在妓女和儿童那个篇章里,放佛导演又给了我们一个解答,儿童天真般的成人化的犯罪,妓女的沦落又是因为社会的大背景。
    我觉得这部电影在他的几部现实主义时期的电影里是最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其一、整部电影在拍摄技巧上最体现现实主义风格,镜头不修饰化的战地色彩、跳切的剪辑技巧十分延续纪录片风格。其二、整体不介入导演的视点和引导,少用主观镜头,更加让我们对这些社会客观现象有自己的归纳和感想。
    几个篇章不同的影调,更加让人五味杂陈的感觉。而且导演特别会用对比的手法。整体看下来,会对生活充满感恩,会对自己反省,我觉得这就是一部好电影。
    电影有一个地方在天主教士与犹太教士那个篇章里,当众意大利天主教士围着美国的天主教士来质问他为什么和犹太教徒在一起的时候,本来镜头里出现了那两位犹太教徒和新教徒,但是,突然,同一个景别机位视点,两个人在镜头画面中消失了。这是为什么?技巧的失误还是诗意化的安排?
    

 2 ) 战火

二战期间的六个故事.1、美国士兵和意大利女孩在不通语言情况下的交流,有着想通的对战争厌恶的情感。2、美国黑人士兵在醉酒后被小男孩偷去衣物,再次遇到男孩看到男孩居住环境时离开。3、被迫沦为妓女和一个美国士兵的故事。4、一个苦寻前线作战的爱人的故事。5、教堂里的人与美国士兵的故事。6、游击队在穷苦环境作战的故事。影片记录了战争中不同环境人们的处境。罗西里尼只是用镜头让我们静静的跟随这些故事,然我们自己去看战争所带来的惨境。

 3 ) 《战火》:欧洲的《公民凯恩》

《战火》拍摄于《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第二年,却因为后者的成功而赢得了更充沛的拍摄资金,导演罗西里尼也在更宽松的拍摄环境下得以大展拳脚。如果说《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开辟了一类全新的电影美学,《战火》则实现了在电影语言和叙事手法上的全面探索。

《战火》由6个相互独立的段落构成,各个段落由截然不同的人物谱写,既有美国大兵和意大利当地的游击队员,也有平凡的百姓和孩子,还有神甫与妓女。6个段落之间唯一的关系,是故事发生的地理位置,从第一个故事讲述的美军在西西里登录,逐个往北追溯,直至第六个故事里,依然在纳粹控制下的意大利北部地区,游击队员被德国纳粹屠杀。

这6个互不关联的故事,共同组成了1943-1944年反法西斯战斗胜利前夕意大利全境的生动写真,迎面而来的真实人物与戏剧化的虚构互为关照,当年真实的历史场地与电影中的拍摄背景也实现了无缝交融。在安德烈·巴赞看来,《战火》之于欧洲电影,好比《公民凯恩》之于好莱坞,两者都在当时对各自的电影技巧做出了突破性的开拓,而且两者的开拓都直接指向巴赞始终强调的电影本性——真实。在此之前,《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已经让电影在捕捉真实上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而《战火》则更为完美地融合了传统意义上剧情片与纪录片的界限,片中的每个人物都可以被认为是在“表演”,但也都令人下意识地承认,他们演绎的正是真实。

在《战火》上映之初,不少人把它定性为一部宣传美军解放意大利的电影,事实上罗西里尼的诉求远不在此,《战火》也不应被视作一部传统战争片。在6个故事的设置上,除了地理上明显的由南往北推进,罗西里尼赋予了它们更多内涵与深意。

完整地看待《战火》,会发现这6个故事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的闭环:第一个故事正面描写了美军在西西里的登录;第二和第三个故事则是美军与意大利当地平民间发生的间歇性关联;在第四和第五个故事中,美军士兵已经从台前隐退消失,主角变成了清一色的平民百姓;而在第六个故事中,士兵重新成为主角,盟军却成为了被杀死的一方。整部影片的情绪基调,也从最初的喜,转入略显尴尬的诙谐,再转入令人唏嘘,直至最终生悲。

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美军士兵始终的,是与当地居民语言的隔阂,以及其所必然引致的交流沟通的障碍,正是这些隔阂与障碍,催生了越来越强烈的唏嘘和悲怆气息。罗西里尼并未简单的赞美或是歌颂,而是更加敏锐地捕捉到了意大利战后重建期间与美国的沟通交流时可能发生的种种问题。这或许是由于罗西里尼自己的左翼政治立场所决定,在后来的50年代,他拍摄了大量“反思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的电影。

 4 ) 唯有真实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兴起,让世界人民开始把目光关注于电影的纪实本性。

罗西里尼把他对于战后的意大利现实,用最真实的笔触表达了出来。

影片由6个故事组成,罗西里尼通过这部影片去关注于法西斯统治下的各色人群的艰苦生活与抗争历史。

阴暗的色调,灰蒙蒙的天空,家徒四壁的环境,战火燃烧的断壁残垣,一种比真实还要真实,比残酷还要残酷的现实扑面而来。

罗西里尼没有刻意地去讲述什么,只是在记录着,把他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并以一种最真诚最真实的态度表达出来。

他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真实

 5 ) 看此片理解了新现实主义

罗贝托·罗西里尼的经典作品。讲述二战意大利全境解放前夕的六个小故事。罗西里尼的镜头对真实的捕捉不是没有选择的,但他只靠拍摄下的真实内容来获取逻辑关联来讲故事,从而完成电影叙事的指涉,而不是依靠蒙太奇去“营造”一个故事来达成导演诉求。这取决两点,一是编导对现实发生的事情有着强烈的关注和巨大的情感;二是编导具有敏锐的捕捉现实细节的能力。

而同时,编导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之所以强调编导,是因为这部影片的编剧是费里尼)他们并不仅仅满足于“纪录”。在电影叙事中,依然强烈渗透着他们对故事(现实)本身的思考。比如第一个故事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仇恨的产生;第二个故事的人道主义普世情怀;第三个故事中爱情的娇嫩萌芽与它所产生的战争背景这样残酷反差;第四个故事中人面对爱时的不畏死亡;第五个故事则讲述了传统天主教在战争与现代宗教观念挤压下显现出的尴尬,渗透出身为意大利这个纯正天主教国家的编导对战争和宗教的深层思考;第六个故事,用完全写实的游击队员的全体牺牲,突出了意大利人民在二战中的英勇无畏,也是战火刚熄的意大利(影片拍摄于1946年)民心的真实写照。放在影片最后,在当时的语境下,也起到了激励人心的高潮效用。

 6 ) 原谅我给了一星

好像说本片是大师罗西里尼的战后三部曲的第二部,里面有六个小故事(算吧我都不记得几个了),开始一个美兵和西西里菇凉语言不同,靠手部动作沟通,开始还有点期待剧情怎么发展,哪知道又来了一个小孩偷鞋的故事以为是支线。。。

第三个故事是个爱情悲剧,一个美国大兵跟一个妓女过夜时聊起自己曾爱过的姑娘,殊不知这个妓女就是那个姑娘越看越乱,电影结构又松散。

原谅我给了一星,水平有限不懂欣赏!

 短评

120分钟居然看得有点累~六个故事水平太参差了,故事和结构倒是都不差,但有些内核不过知音水平,而且演员太水~最后一个故事除了漂亮的悲剧结局完全是祖国白洋淀抗日故事的意大利抗德版,罗马妓女故事好像日本电影~另,深刻觉得米国人民某种意义上被黑了,各路意大利人演英美人民,英语完全听不懂~

8分钟前
  • Woodring
  • 还行

随着战争的推进见识到了什么?军人、妓女、孤儿、僧侣、游击队员......一切的感情欲喷薄而出之际而又戛然而止。这就是战争!

12分钟前
  • 操蛋的教父
  • 推荐

战火纷飞,一点又一点地照耀各个阶层、身份与角落。新现实主义冷眼旁观,却又焚心似火,枪眼刀尖下的残酷一览无遗,但一些一擦即着的信任与英勇,如梦似幻的情愫与念想,随风而去的芥蒂与羞赧,总是战争长卷里闪亮的美好。当施暴者被妄念洗脑,希望和平的大势能将他们碾压得体无完肤。@资料馆

14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知道为什么费里尼这么喜欢这部电影了。我被每一个故事感动。

16分钟前
  • 把噗
  • 力荐

除了第四段都挺喜欢的。尤其前三段,不拍战火,但把战火中的二人关系拍得情感力量十足,悲天悯人;全是一美一意的组合,沟通不畅,但慰藉、温存、错过、遗憾、悲伤的情绪在英语和意语的错落交叉中饱满相融。最后一段也有这样的意味,只可惜真正拍起「战火」本身来,反倒露怯了。

18分钟前
  • 神仙鱼
  • 推荐

罗西里尼 战后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最后一部是《德意志零年》。

20分钟前
  • 只抓住6个
  • 还行

已下avi 很有意思的小故事,语言交流之外的情感沟通,在特殊背景下的感情故事,人物即普通又典型,最后的结局很有感觉,整片在平静下有一种潜动的力度。看得出有某些费里尼的影子,比起新现的其它作品少了些许悲催与悲悯,多了很多温暖与小趣味。表演虽然僵硬但有时代特色。很舒服的一部短篇集。

24分钟前
  • U 兔
  • 力荐

SIFF2014 6.21 15:45 和平四厅 六段式结构,关于人道主义的经典母题,堪称WW2十日谈。

26分钟前
  • g9421
  • 力荐

确实三部曲最佳(虽然Open City我只看了一半),看完有种虚脱感;就像罗西里尼自己说的,Open City里还有很多“old ingredients”,Paisan真的是pure and new,而且更动人,尤其是那些日常的细节。要拍现实主义,你必须要有对爱的信念。脱离studio,即兴,但仍保有强大的控制力和技术创新,伟大之作。

30分钟前
  • 力荐

罗西尼当时一定有种迫切感,这部六个故事组成的电影,相当于战时/战后意大利的纪录片。我最喜欢小男孩和美国黑人那部(黑人唱歌太美),还有教堂那部,修士们感觉太真实了。

34分钟前
  • Adieudusk
  • 推荐

#SIFF# 罗西里尼的本质就是悲观中透出一种难以名状的compassion,几个故事都能看得出来。弗兰切斯卡太动人,山中教士一段很受触动。除了对战争与人的描写,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于“沟通障碍”的刻画,无论是语言、社会阶层、思想观念、宗教信仰都有涉及,深度惊人。

38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罗西里尼的战后三部曲的第二部,剧本由导演和费里尼共同完成,里面有六个小故事,分别表现二战期间意大利的不同层面。演员多数是非职业,而且即兴表演的成分很浓。影片具有纪录片的视觉风格,故事结构尽管松散,但欧亨利小说的痕迹依稀可见。影片赢得1946年威尼斯影展的最佳剧情片奖。

39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8/10。在每个篇章开始的拟纪录片中,街头行驶的坦克队列与城市废墟、高耸的古罗马斗兽场遗迹形成一种忧伤的对望,被破坏的历史文明以相互凝视的方式重回视野,如木偶戏片段中代表基督教的白色木偶与象征异教徒的黑色木偶决斗,台下观众们为高喊正义的白色木偶振臂欢呼,一名酒醉的黑人军警冲上舞台,又被愤怒的观众拉下来,无独有偶的是亚平宁修道院的故事,意大利教士为信仰新教、犹太教的美国随军牧师到来而恐慌不已,甚至在窗前跪祈,十字军东征和美国占领军的文化管制、新教与天主教的历史宿怨,当下与历史的边界都在间接喻指中渐渐模糊。罗西里尼采用全景拍摄自然,展现人物时却转换为视角很有限的中近景,使观众迷失了历史与文明的方位,就像火山山丘中迷路的美国大兵无法与村民顺利沟通,就像黑人军警迷失在交错的道路里,被引入复杂的历史语境。

44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资料馆留影#看完后也算大致了解Italia的二战生活,用纪录片的手法(很多珍贵史料,类比《印度》),六个小人物的边缘小故事,关于爱恨关于信仰关于战争,也都与美国大兵有关,作为“战后三部曲”之二,Rossellini的深刻与人文哲思在本片几乎达到一个顶峰,只是这也恰恰成为本片观赏性不强的原因,前几个还好,但等到讲游击队的第六个故事出现时,我几乎有些不耐烦了,但等“FIN”的字幕出现,又忍不住回味,才明白这是怎样一部杰作,Rossellini是怎样一位伟大先驱,他的勇气与创新,直接影响法国“新浪潮”,鼓舞后来影人把摄像机带上街头,对准时刻鲜活又残酷的生活。

49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三部曲补全了。小故事的简单连缀,中近景自然光,每个城市每个阶层的人们在战争到来之时的细微情感,和罗马不设防很像,新写实的特点,无头无尾,无言旁观。不过故事本身还是带着一点人情冷暖的诗意。

54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罗西里尼战后三部曲第二部,选取了盟军登陆意大利后在西西里,那不勒斯,罗马,佛罗伦萨,教堂和游击队的六段故事。美国人戏都很多,通过他们与当地人的接触和对抗纳粹德军折射诸多语言文化阶级信仰的不同以及劫难经过带来的创伤和改变。资料馆4K修复版。

59分钟前
  • seabisuit
  • 推荐

二战结束次年就拍出这么真实的战争片子不容易 第三段和最好看 其他几个故事不是太精彩

1小时前
  • 我TM是党员
  • 还行

二战胜利前夕美军进军意大利时的六个故事,每个故事自成一短片,反应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充满了爱与遗憾。每个短片都做到了足够的留白,使得文本之外存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影像上比罗马不设防提升了不少,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使本片获得了史料价值。

1小时前
  • 微分流形
  • 推荐

其实六个故事都可以变得很煽情,但罗西里尼的妙处就在于点到为止,更加产生一种真实感。战争容不得人们在情感那里停留过长。结尾真是伟大。随着德军溺毙游击队员的河水的动荡波纹,传来了报告1944年冬天二战胜利的话外音。

1小时前
  • movingdust
  • 力荐

勉强及格。六个短片的合集,呈现了盟军登陆意大利后的种种情状,六个故事的时间背景比较散乱,风格也不一样。一是帮美国兵带路的意大利姑娘死在孤堡,二是美国黑人兵和偷鞋孩子的交情(这些小孩还玩起了卖黑人的把戏),三是美国兵与已做了妓女的意大利姑娘重逢,二人曾一见钟情最后还是戛然而止(这是全片唯一令人动容的时刻),四是寻找昔日画家如今的游击队领导却听闻对方死讯,五是美国随军牧师与意大利教士达成理解,六是44年胜利前夕一支悲壮抵抗至死的游击队的故事。借46年真实世情的帮助,镜头里有不少残垣断壁,还雇了战斗机出镜,临场感尚可,六个故事基本都有乍起旋灭、仿佛从现实上挖取一块下来的纪实倾向,姿态感十足,但并无趣味,反倒是第三、第四个故事在奇情、奇景的通俗路线上走的稳当,摄影也更开阔透亮(第六个的河拍的也挺美)

1小时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