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本色

动作片台湾1973

主演:王羽,倉田保昭,龍飛,山茅,高雄,葛小寶,魏蘇,王豪,謝金菊,薛漢,柯受良,張義貴,易原

导演:丁善璽

播放地址

 剧照

英雄本色 剧照 NO.1英雄本色 剧照 NO.2英雄本色 剧照 NO.3英雄本色 剧照 NO.4英雄本色 剧照 NO.5英雄本色 剧照 NO.6英雄本色 剧照 NO.13英雄本色 剧照 NO.14英雄本色 剧照 NO.15英雄本色 剧照 NO.16英雄本色 剧照 NO.17英雄本色 剧照 NO.18英雄本色 剧照 NO.19英雄本色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7 12:06

详细剧情

  一个出租车司机,他们需要钱来支付他的盲妹妹的运作必须考虑对三名兄弟和他们的危险阿姨,他们是寻求报复,为他们的父亲的死因。

 长篇影评

 1 ) 经典的小马哥

经典的英雄本色,再看也不会觉得老套,发哥饰演的小马哥可谓精彩帅气,深入人心。但这部电影最打动人的还是情谊。 小马哥受伤时说:我也不想让人一辈子踩在脚下,活的有出息才行,不能窝囊的白活一世,但是我绝对不会为了出人头地而逼朋友为我做一些为难的事情。这句话实在是太激励人。“亲情爱情之外,我们还有友情,这个社会真正够兄弟的没几个,但不是一个没有,有些东西不一定多多益善,而要至真至诚。” 但小马哥做到了,发哥也做到了,剧中发哥展现了他优秀的表演魅力,片子成功地将江湖兄弟情与亲生兄弟情的矛盾集结在一起,体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挫折、失败、忏悔和报复,通过这些人际关系的冲突,影片通过成功的煽情手法使影片更具观赏性。

 2 ) 但求宣泄的陈腐苦情戏

《英雄本色》的影史经典地位不用多加说明,多加论证,任何媒体搞的影史经典香港电影排行榜,《英雄本色》都是不可或缺的电影。芭蕾舞式的纵情暴力场面,周润发戴墨镜、叼火柴、穿大衣的造型,义薄云天的兄弟豪情是几代华人影迷甚至亚洲影迷的经典回忆。有很长一段时间,《英雄本色》对大陆影迷来说,几乎定义了香港电影的一切。对于信奉“情怀大过天”的影迷来说,这几乎是一部不容置疑的电影圣经。

批评的声音当然存在,而且不乏来自香港本土。罗卡就认为吴宇森“感性偏激狭隘,有时不免于为文而造情”,李焯桃的观点则是,“吴宇森的激情动作片我们往往也吃不消,西方的类型片迷却看得兴高采烈,正因为如此心无旁骛地相信类型的西片已难得一见。”

不加节制地宣泄情感几乎是对吴宇森电影的集中性批评意见。《英雄本色》也正是这样一部风格化到极致的电影。罗卡“为文而造情”的批评意见相当中肯,但吴宇森此风格缺陷并非其个人独有,其实是中国电影风格类型的重要传统──苦情戏的遗风。苦情戏是深受“影戏”传统影响的早期中国电影极端重要的一种类型,《黑籍冤魂》、《渔光曲》、《暴雨梨花》、《桃李劫》、《新女性》这些当年深受观众膜拜的电影无不都是让影院观众浸透了悲苦体验的催泪苦情大戏。是非、善恩、爱恨、褒贬、黑白一定要分明,表现方式一定要夸张刺激,初始和最终的落脚点都必须围绕道德冲突(苦情戏本质上都是道德伦理剧)。这是苦情戏最鲜明的艺术特征。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一切人伦之冲突都可以成为苦情戏渲染的对象,要义便是让整体的情境处于悲苦之中。而这种悲苦达致的效果与西方悲剧的崇高感则有本质区别,苦情戏无关命运的荒谬与绝对,无关深度意义的追问,更无视理性精神对于无限世界的把握与探求。所以即便在当年,郑正秋就早已指出苦情戏的艺术幼稚问题,但是要吸引观众也似乎别无他法,“中国看影戏的,大半不耐寻思……刺激愈多、愈受欢迎,这一点,取材的先生们就要用心思了,既不能太残忍,又不能少刺激。”蔡楚生则进一步强调,“在描写手法上加强每一件事态的刺激成分,和采取一些中国特点的刺激素材。”所以要说东西方对比,苦情戏倒是更接近于道格拉斯·瑟克式的催泪通俗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搭错车》、《妈妈再爱我一次》、《法内情》、《唐山大地震》这些在两岸创造了巨额票房的电影其实都属于苦情戏的范畴。

曾经是邵氏片场出身,执导过粤语戏曲片《帝女花》的吴宇森,对苦情戏的成功要义了然于胸。《英雄本色》极端渲染的是兄弟与朋友之间的情义。比较重要的渲染手法是对比(这也是苦情戏的常规手法),由强烈的对比来刺激观众的情绪。宋子豪的性格隐忍,杰仔的性格冲动外放。宋子豪一直默默承受,杰仔一直挑衅攻击。更重要的对比来自情义的强弱。宋子豪与Mark哥之间浩气长存的友情义气,宋子豪与杰仔充满误会与矛盾的兄弟情。为了突出宋子豪与mark哥情义的撼天动地,杰仔在影片中甚至被处理成了相对负面的角色。这也是影片激发观众强烈情绪反应的杀手锏。

好人蒙冤,弱者受欺也是苦情戏主角的一大重要类型。一心悔过苦求给予重新开始机会的宋子豪,却得不到弟弟杰仔的原谅,这关系设置大体符合蒙冤的类型。宋子豪与mark哥还具有强度很高的受虐倾向,面对铺天盖地的责难与暴力,二人有着强大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忍受力。这其实也是苦情戏主角的一大特色。

影片中的对比手法不仅表现在性格设置,还体现在大量的情节设置。开场不久之后,就出现了平行蒙太奇。一边是宋子豪在狱中的落魄场景,另一边是杰仔在警队意气风发训练的场景。最重磅的反差对比来自mark哥。当年的意气风发,后来却落魄成瘸子,擦车谋生。昔日稚嫩的小弟阿成,却成为了大佬,对之动辄打骂。这种巨大的反差手法,也是比较容易刺激观众的手法,当然这并不高明,看多了则觉得有点廉价。类似脚踩香蕉片滑一跤引发的喜剧效果。

最夸张的渲染来自暴力。按照吴宇森自己的说法,“不少人看到人家捱打,情感会得到宣泄。”《英雄本色》中的暴力场景有铺天盖地之势,mark哥屡屡处于血肉模糊的状态,吴宇森还酷爱用慢镜表现身体与脸庞受攻击后扭曲的细微运动姿态。可以说,《英雄本色》整部电影的情感几乎都处在宣泄的状态,吴宇森曾说斯科塞斯是“他长期的偶像”,从这一点来看,二人是完全一致。不过在处理情节方面,二人却有重大根本的不同。我们对于一部以歌唱为主的戏曲片,可以忽略其情节的含糊不合理,因为巨大的假定性本是戏曲片成立的前提。但《英雄本色》毕竟是一部在1986年公映的现代警匪动作片,如果我们完全忽视情节的不合理之处,是否对电影的要求太低?《英雄本色》“为文而造情”的后果是留下了犹如马蜂窝一般密集的剧情漏洞。

宋子豪不论身姿谈吐行为,都不像是黑帮社团的大佬。犯罪团伙和黑帮团伙可不完全是一回事。即便是后来阿成上位后,影片对于香港黑帮的表现也过于浮夸,这当然是那个年代香港电影的通病(讽刺的是,香港黑帮社团后来反而开始模仿影片中人物的打扮)。一直到杜琪峰的黑帮片出现,香港电影的黑帮影像才提升到一个新的具有丰富意涵的层次。

前文说道的对比手法,太多缺乏合理性。mark哥腿瘸之后,为何非要给阿成打下手?打的下手也不过是擦车这种最低级的工作。更进一步说,mark哥一直说三年来一直等一个机会,可是这与给阿成打下手有何必然因果关系么?阿成为何又要设计陷害杰仔还要开枪打伤他?他的目的难道不是要利用他为自己的罪行开脱么?阿成继而还痛殴mark哥,此又是异常壮观的暴力场景,慢镜头表现器官喷血,可是这又有何必要?看不出来痛殴mark哥有何目的。仅仅是为了表现阿成的恶,或者是mark哥的不堪,那就纯粹还是为了宣泄而宣泄。一些细部的情节处理更是自我矛盾。阿成派人砸出租车行。宋子豪劝大家不要动手,一动手就又便回罪犯了。结果劝完他人,他自己却反而大打出手,车行老板又用同样的话劝了宋子豪一遍。这简直是哭笑不得的滑稽场面。杰仔拿到了犯罪证据电脑光盘,并不想着立刻上交,严重缺乏基本的职业训练。宋子豪把电脑光盘交给了杰仔后,却又莫名地告诉了他自己要和阿成决战的地点。如果为弟弟着想,这不纯粹画蛇添足?影片的第一场暴力戏,即父亲被杀,就显得过于夸张。杀手居然头撞破玻璃,脸部被滚烫热水烫,身体被刀插入,还有能量反扑,实在不可思议。这场面也只能理解为暴力的渲染。声音部分最不可忍的是主题曲《当年情》(曲风亦是偏向悲苦),几十遍地反复放,在视主题曲重要性很高的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影坛,也很少有这种播放密度。

表演方面对于苦情戏的一大助力来自宋子豪的扮演者狄龙。本就是张彻大弟子的狄龙,表演方法是最典型不过的戏曲风,这当然同其长期浸淫在邵氏武侠片中的经验脱不了干系。狄龙的巅峰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邵氏的没落,狄龙的星途也渐渐不振。在出演《英雄本色》之前,狄龙已经告别巨星地位。《英雄本色》让狄龙重回大众视线。在《英雄本色》中,吴宇森重用狄龙,出演了宋子豪这一角色。他在整部电影中的表演方式,想必是与影片整体的苦情戏风格所要求的。苦情戏很容易导致演员的表演风格导向戏曲风,戏曲风便是程式性、写意性、象征性、假定性、舞台性。演员更多的是要塑造所扮演的角色类型共通的一面,即符号化的一面,而不是演员自我迥异于其他演员的个性化一面。放大一点说,这是早期中国电影演员表演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即便是在《小城之春》这样的所谓经典之作中,也存在着这一问题。戏曲演员所在的舞台空间与电影演员所在的银幕空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加调整的原样复制,效果必然走样,也必然为现代观众所淘汰。好莱坞电影与日本电影在有声电影诞生之初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周润发与张国荣在本片中的表演风格便与狄龙完全不一致,二人虽扮演角色的性格大相径庭,却都能做到相对真实化的自然流露。《英雄本色》让狄龙人气大热,但之后他的星途并未有本质改观。倒是狄龙当年的黄金搭档姜大卫,在继承了邵氏风格的TVB电视荧屏上,至少保持住了表演生命。

《英雄本色》最令人矛盾之处,是影片用了最现代的美式镜头语言(如波德维尔所总结),叙事形式却是最陈腐的“影戏”传统之苦情戏模式,强调的母题是家庭破碎后的重建、手足之情的修复以及朋友情义的张扬,大体不脱宣扬忠孝节义的传统儒家伦理内涵。问题在于罔顾剧情基本逻辑的一味渲染儒家之道,一味的宣泄暴力情感,这当真算是超越时代的经典之作么?

 3 ) 今日我 与你又试肩并肩——英雄本色二十年祭

黄百鸣在他的书《新艺城神话》里提到1986年的时候,用了“风起云涌”四个字。之所以这么说,全因为新艺城公司所投资的英雄本色。 二十年后的今天,对于英雄本色的地位已经无须再多说什么,多少次香港的几十年几十大电影评选,它总是高居榜首。其历史意义也无须多言,自该片始,黑帮片成了香港电影除了功夫片之外另一永恒的主题,直至今日的无间道,黑社会,放逐,无不是在变换角度重复叙述着同样的江湖意气,家族恩怨,男儿尊严。 1989年给张彻祝寿的《义胆群英》里,倪震饰演的那个年轻人整天开口闭口都是小马哥的名言,还频频模仿到处藏枪,真实的反映了英雄本色对当时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吴宇森与徐克联手打造的强烈的个人风格,情绪化的语言,流畅的画面,火爆的枪战,和横空出世的英雄形象,不知吸引了多少拥趸。当时不只香港和大陆为之倾倒,连韩国的风衣墨镜都卖到脱销。 无法不佩服周润发的演技,塑造出了小马哥这一深入人心的不朽角色。忽而长衣挟风潇洒不羁的浪荡在街头,忽而叼着牙签用假钞点烟往假腿上倒酒嚣张到极点,忽而出枪如风当者披靡傲视江湖,忽而蓬头垢面一瘸一拐的为人擦车混饭,无一不令人信服,让你觉得英雄就应该是这样的。 最著名的那一幕枪战多少年来为无数人津津乐道。风林阁里南国夜曲靡靡醉人,小马哥拥着歌女在长廊内辗转反侧,吴宇森经典的慢镜头让这一幕显得格外优雅迷人,周润发从轻佻的浪笑到狠辣的眼神间的转换是如此自然融通,翩翩舞步与腾腾杀气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暴力美学。 然而,我更喜欢的场面,是之前小马在街头读报得知豪哥失手的消息,他扔下报纸面无表情的走过天桥,背影落寞,脚步坚定。还有三年后他放下从前的骄傲,衣衫褴褛的拎着水桶抹布,坦然地捡起阿成扔在地上的钞票,一瘸一拐的推着小车回到地下室,大口嚼着盒饭。这时阿豪现身:“小马,你写给我的信,不是这么说的。”兄弟的手又紧紧握在一起。每次看到这一幕,我总是会想起少林寺前段誉虚竹为了萧峰挺身而出并肩对敌,想起李寻欢拉起失去斗志终日醉酒的阿飞,想起李沉舟悲怆如风雪的痛呼柳五…… 最是英雄落寞时。 英雄本色,说的本就是男人在落魄失意时,怎样找回尊严的。然而,当我们还是未经世事的懵懂少年,挤在黑暗狭小烟雾缭绕的录像厅里,为“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而满堂喝彩,为枪林弹雨的决战而心潮澎湃,我们何曾真的看懂周润发眼中英雄末路的不死之心,真的明白狄龙人在江湖的无奈,真的读懂银幕背后吴宇森那份大志难舒的沉郁呢? 那一年,吴宇森40岁。暴力美学大师十余年来从邵氏到嘉禾再到金艺城,只能拍些不着边际的喜剧片糊口,英雄情怀无处施展。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John Woo失落中精神恍惚,把施南生的手当烟灰缸猛按。 那一年,狄龙40岁。一年前他离开了为之效力十八年的邵氏,手中拿着一封辞退信:谢谢你为公司多年来做出的成绩。曾经的香江第一美少年正品尝着人老珠黄的凄凉。 那一年,周润发31岁,正处在个人事业的最低谷,人生的二次创业是如此艰难,长剧之王走上大银幕却似乎无法再现辉煌,所拍电影无不赔钱,江湖人称毒药发。 真想不到香港的夜景原来这么美 这么美的东西一下就没有了,真不甘心 幸好,香港永远是盛产草根神话的地方,那个时代还是英雄的时代。一个失意导演,一个过气明星,一个票房毒药,在困顿中凑到一起,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呐喊,一鸣惊人。从此拨云见日,潜龙升天。 让我们记住1986年吧。 那一年,狄龙凭豪哥一角荣获金马影帝,姜大卫忽然到场祝贺,疏远多年的两兄弟紧紧相拥,狄龙激动得语无伦次。第二天香港所有报纸头版都是两人和好的大幅照片,香江都为他们沸腾了。 翌年金像奖颁奖礼,刚从片场赶来的周润发一身夹克牛仔就匆匆上台:“这个奖,我等了三年了,三年啊!”结果奖座都被他捏断了。台下观众似乎比他还兴奋,热烈的掌声打断了他的发言。最后周润发感谢了三个女人,顺便又爆出一则新闻:“我要感谢的第三个女人,就是我的未婚妻——陈荟莲。”满场震惊。他更当场从衣袋里掏出两张请柬送给司仪郑裕玲和钟景辉,上面的日期是一个月后的1987年5月6日。情路坎坷的浪子终于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从此发哥发嫂一路风雨兼程直到今天。 多年后吴宇森说:“在我最失意、失落,曾经一度被人认为已经落伍;也在我最要肯定自己、最需要朋友的时候,徐克大力支持我重拍龙刚导演的六十年代名作《英雄本色》。而在拍摄期间,许多时我都能从周润发、狄龙、张国荣和徐克之间,看到我自己,同时也更加了解别人,也终于,我能够在影片中找回了我的尊严。虽然如此,我可不自视为英雄,我只不过重视友情,晓得凡事感激。” 那真是一个美好的年代。 那时徐克和吴宇森还是困境中互相帮扶的好朋友,还能坐在一起亲密合作,施南生还是新艺城的管家婆,麦嘉石天黄百鸣三巨头的事业正如火如荼,奋斗房里老友鬼鬼,七人组讨论的热火朝天。 那时张国荣还像个孩子,面容光洁,笑靥灿烂,跨着摩托意气风发,一如他正在追赶谭咏麟的脚步。他为这部片带来了不一样的活力和层次,更有一首当年情唱得人如醉如痴。 那时李子雄还是个小公务员,朝九晚五,偶尔拍拍广告挣点零花钱。谁能想到他演了这第一部戏就拿到了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影片杀青时周润发对他说:“子雄你看拍完了这部戏,有多少年才能拍这么一部电影。”他还很茫然不明所指。他不知道,周润发那一年拍了11部片,为人记住的只有这一部英雄本色。 那时叶锦添还只是个潦倒的美术助理,常常一年拍不上一部戏,穷的连午餐都吃不上,“最难的是还要顶着家人失望的眼神、埋怨的唠叨,觍着脸伸手,找哥哥啊、小妹啊,一千一千地借钱过”。 那时小美刚帮她的偶像写了几许风雨,拿了当年十大中文金曲奖。罗文的歌声在酒吧里悠悠飘过时,小马正叼着牙签对阿成激奋的细说当年,旁边豪哥平静如水的微笑,正是歌词的最好解读:“无求一生光辉唯望斗志不会断,见惯风雨见惯改变尽视作自然”。 那时还有老辣的曾江,柔美的朱宝意,憨直的成奎安,更有黄霑与顾嘉辉的经典合作,空前绝后的徐克与吴宇森的联袂客串。真正的黄金时代,此情难再。 那时,罗大佑在台湾邀集群星合唱祈愿,歌名“明天会更好”与英雄本色的英文片名“A Better Tomorrow”正相呼应。影片中孩子们咿咿呀呀,稚嫩的童音唱起来别有一番情怀。“谁能不顾自己的家园,抛开记忆中的童年”,英雄侠士,江湖意气,不过是我们飘零的童年梦而已。 拥着你,当初温馨再涌现 心里边,童年稚气梦未污染 今日我,与你又试肩并肩 当年情,此刻是添上新鲜 “豪哥,你还回香港吗?”朱宝意问。狄龙笑而不语,转身离开教堂。 那时,吴宇森还不懂放白鸽吧。


青鸟水流归林,德宝炮响开山

蓝月悬古天,使徒寻乐,斜阳映刀山,渣渣生辉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间深夜食堂

孩子,这是你的家

左派进击,右派犹疑,中间派归去来兮

基哥去世,恶人退场

以读史的态度钻研八卦 以吃瓜的热情学习历史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湾区文艺座谈会

 4 ) 无法复制的传奇

影片成功的将江湖兄弟情和亲生兄弟情的矛盾集结在一起,提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挫折、失败、忏悔和报复。通过这些人际关系的冲突,影片通过成功的煽情手法使影片更具观赏性,该片掀起了一股“英雄片狂潮”,对香港的电影发展有比较重要的影响,!《英雄本色》是香港影坛有史以来唯一一部同时拥有年度票房冠军和当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两项头衔的电影,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吴宇森留给后人的黑帮情谊作品,不过份的夸耀他的暴力美学,但兄弟情谊绝对一流描写。特写镜头运用出色,配乐充满激情,这是香港电影无法复制的传奇,这是一首有情有义的璀璨诗歌,这是吴宇森这辈子的巅峰之作

 5 ) 感谢周润发先生

听过一个小笑话,说,弟弟问已成年的姐姐想找一个什么样的男朋友,姐姐说想找一个玉树临风的,弟弟问什么是玉树临风啊,姐姐说就是玉做的树被风吹着,弟弟不明白玉做的树被风吹着是种什么感觉,等他长大了,等他看到周润发的时候,突然明白了什么是玉树临风。 最早看到周润发是在香港电视剧《上海滩》中,他扮演戴着礼帽围着白围巾的许文强,那时候周润发的演技可真是糗啊,有好多镜头是他拿着白围巾的穗子扫他的脸,确实有点惨不忍睹,但这一点儿都不影响他的风流倜傥,一点儿也不影响我热爱他。 我曾有一个特别精美的笔记本,上面贴满了印有周润发的不干胶贴画,有他的剧照,也有生活照,其中有一张周润发与赵雅芝的合影,那是《上海滩》的剧照,是我的最爱。许文强手撑一把竹伞,高大英俊,伞下的冯程程温柔甜美,两人风华绝代,交相辉映。 有一本杂志叫《中外电视》,是那个时候的八卦周刊,里面有很多港台影视红星的八卦新闻,内地明星的私生活还没有现在这么精彩,写了估计也没有什么人看,我们都关心遥远的星辰。 有一年,周润发的夫人陈蕙莲产下死婴,在历史课上偷看杂志的我忧心重重,放学后我问妈妈:“脐带是什么?脐带能把婴儿勒死吗?”我当时正值青春期,除了整天疑神疑鬼怀疑自己不是亲生的外,经常会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对此妈妈见怪不怪,得到的答复往往是:“你的作业完成了没有?” 妈妈不许我老看电视,怕耽误我的功名,我还是有办法一集不落地看完。《上海滩》、《鳄鱼潭》、《火凤凰》、《笑傲江湖》,看完周润发的电视剧,白天在课堂上也不打盹儿,带着对周润发的倾慕和想象,顺利地考入大学。 跑到大学再也没有父母的唠叨,可以想怎么看电视就怎么看电视,一宿不睡几宿不睡甚至再也不睡都没有人管。 学校的电影院票价很低,经常放老电影,那些被好多届学生看过的电影,对于我们却是新的。有一年电影院维修,不知道内幕如何,修了整整一年,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的我们周末全跑去录像厅,学校周边的录像厅都爆满了。可我不愿意去,那时录像厅热衷于播放莎朗斯通的《本能》,就不明白了,莎朗斯通岔开两条腿有什么好看的,两条白花花的身体纠缠在一起呼哧呼哧的,看得我直犯恶心。我喜欢看周润发的《倾城之恋》,有很多人没看过这部电影,看完小说的她们不喜欢范柳原,她们想象的范柳原是一个长着小胡子的油滑商人,跟阮玲玉的情夫似的。可我怎么可能不喜欢范柳原呢,因为我先看的电影,范柳原是发哥呀!我喜欢周润发扮演的范柳原对白流苏说:“你知道吗?你的特长是低头。” 我喜欢到阶梯教室看录像,那是几个电子系的男生勤工俭学租来的光盘,我们怎么说都是大学生呢,欣赏趣味还不会只滞留在色情与暴力上,我们只须一块钱,就可以看到很多经典之作,比如《罗马假日》、《傲慢与偏见》、《战争与和平》。当然我还是喜欢看《英雄本色》、《喋血双雄》、《江湖情》,剧中周润发身披黑色风衣,清秀冷峻,坚毅的下巴,高大身材,这一度奠定了我对男性的审美观。 多少回,夜深了,从阶梯教室出来,慢慢蹓跶回宿舍,在斜斜的小路上,冷清的月光照在单薄的肩膀上,不知道为什么却没有中学时偷看电视的惬意和满足感,却无端地感到异常空虚。是因为剧情太过刺激,而生活太单调乏味,反差太大的缘故吧,我这样安慰自己。 有那么一天,我忽然立志或者说突发奇想要做知识女性,杜绝一切娱乐埋首苦读,先是忙着考学深造,深造还没完就忙着兼职打工,打完工忙着写论文,写完论文忙着答辩,答完辩忙着找工作,工作后忙着处理人际关系,终于有一天,一个看过《防弹武僧》的80后小同事,毫不留情地对我说:“小苏姐,你的偶像都成大叔了。”我突然意识到我不关注周润发已很多年。 最后一次看到周润发,是单位发电影票去影院看《满城尽带黄金甲》,他演一个古代版的周朴园,在炼丹房被宫人搀扶着去沐浴,步履蹒跚。那个血气方刚玩世不恭有情有义玉树临风的周润发已经荡然无存! 如果影院放映他的新影片,不准备去看了,“小马哥”渐行渐远,我的偶像已经老了,而我,也不再是那个只知道追星的小女孩,我已有过实实在在的可以触摸的感情,我牵过一个曾给我无限温暖的手,可是当我准备用一生的真诚去挽他的臂膀时却失去机会且永远失去,那种感伤,是再看多少周润发的脸都无济于事的。 可我依然非常感谢周润发先生,《纵横四海》、《赌神》、《我在黑社会的日子》、《长短脚之恋》、《八星报喜》、《江湖龙虎斗》、《鬼新娘》、《秋天的童话》、《伴我闯天涯》、《监狱风云》,许多形象留在永不褪色的回忆里,是他陪伴我走过了那么漫长而寂寥的少女时代。

 6 ) 女人看英雄——小马哥的三个眼神

我看《英雄本色》,不是温故、是知新。

我一直认为自己之所以看起来比同龄人单纯傻气,正是成长期部分元素的缺失造成的。主流媒体不倡导所谓江湖道义的港派文化,能看到这些东西的渠道又被应试教育魔化成了罪恶的温床,我的成长环境隔离了一切暴力色情的因子,受到了真空般的庇护。长大了才发现,无论表层如何太平,都掩盖不了另一种蓬勃的暗涌,别人都适应了,我仍在茫然。阴暗面看的少了,未必就不会受到伤害。

所以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的很多文艺作品我是相当陌生的,周润发为什么那么红?古惑仔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没有发言的权利,也没有深究的欲望。还是在《黄金甲》中迷上了那个老男人精湛的演技,如同一排烂菊花中独秀的白梅,一颦一笑都看得出功底。遂找来一干老片,像个小女孩般兴致勃勃的要一睹“发哥”当年的风采。

女人看英雄,无非是想看三个气概,一是英雄的豪气,二是英雄的痞气,三是英雄的孩子气。于是2个小时下来,整部片子被我浓缩成了三个眼神,反复温习着。团团脸的小马哥,目光如炬的掳获了后知后觉的我。

痞气,是枫林阁酒家的歌舞升平。小马哥一脸坏笑拥着舞女,翩然辗转,暗藏杀机。镜头推近,一个漂亮的滑步,小马哥揉捏着蓝色绸缎下的肉体,露着两排白牙,笑得轻佻放荡。

从女人的角度来说风流远不该是什么优秀的品质,但即便是排除重任在身的因素,单纯看这段逢场作戏,也觉得养眼得很。好多女人都架不住这种轻飘飘的吸引,越是无情,越是痛苦的深陷,这是命门,自作自受。到最后咬着牙怒斥薄情郎,才知道这种妖艳的花朵、巨毒。

孩子气,是地下车场的兄弟重逢。小马哥跛着一条腿,跳来跳去的伺候着,然后回到角落里,填饱肚子。一切如此平静、自然。今非昔比的惨状已经够让人肝肠寸断的了,而其中蕴含着的复仇的力量又昭示着情节的转折。这样的铺垫真是精彩,节奏从容,引人入胜。我被牵引得快贴到屏幕上了,眉头紧锁、嘴唇微张。就在这时,豪哥的话音出现,小马哥惊愕的一扬脸。

我都不知道怎么去描述小马哥脸上一系列的表情变化,激动、无措、狼狈、委屈、往事、欣喜、绝望、希望……交杂在一起,短短40秒,就这样通过固定角度的特写拍摄流畅的展现出来。当两只男人的手握在一起,音乐推向高潮,小马哥在豪哥肩头瘪了瘪嘴,我就恨不得替他哭出声来。

英雄落难的俗套情节为什么屡试不爽,因为母性决定了女人心底里是有疼爱男人的需要的。一个男人越强,在他像个孩子般脆弱委屈的时候,就越动人。

豪气,是深夜码头的黑帮火拼。小马哥在快艇上猛地一掉头,端着双枪轰隆隆的加入了火光冲天的战场。阿杰愣住了,豪哥也愣住了,这时小马哥一侧脸,伤痕累累的脸上流露出坚定的淡淡笑意,一切尽在不言中。

豪气是英雄的主流气质,是女人永远无法企及的一种高度,正如同男人无法企及女人的柔美一样。这种对性格因素中互补成分的欣赏,是隔岸观火,叹为观止,彻头彻尾的折服。

收笔前想了想,其实女人看英雄,还想看到第四种气概——柔情。所谓侠骨柔肠,风流叱诧惯了的男人专情起来是顶级毒药。然而在英雄的世界里,女人通常是背后的、默默的、次要的、点缀的,因此小马哥没有爱情。私心里,我也不想一个女人的出现稀释了这样情节紧凑主题鲜明的作品,爱情有时,只是 “下一件事”。

*配图版参见
http://hi.baidu.com/fondzh/blog/item/40b18fec1c95442662d09f92.html

 短评

有几个镜头里,龙哥会发光

8分钟前
  • 反引力疯子
  • 力荐

拖着瘸腿在地上拾捡钞票,小马哥没了披着风衣的飒爽;戴着警徽去码头只身擒贼,宋子杰少了抱琴赴考的清澈。一夕之间,江湖还在,却只剩传说。那些枪口下的义气、刀尖上的锋芒,隐忍不说。粤语重映的银幕上,曾经的他们多潇洒。故事里的江湖天翻地覆,现实里的人生也各自寥落,唯有歌声与胶片曾经记得。

13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做人有原则,就什么都不怕。” 真的不敢说这是我第一次看《英雄本色》,并不需要多么复杂的炫技,好电影从来都很简单纯粹。怀念最好的港片年代。“他有勇气去改过,你有没有没勇气去接受?” 上海电影节4k修复版。

15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80年代港片就真的是,小时候只要没看,现在看就觉得很一般......

19分钟前
  • 舒农
  • 还行

Leslie这个萌娃。据说有次Leslie在电影院看午夜场,他跟盆友说:要死了,观众那麼喜欢发仔,而我却是个要抓发仔和我哥哥的警察。 第二部的时候,他开森的说:这回有人同情我了。看我演得多好!我的妻子怀孕生子时,我死佐~

24分钟前
  • 陌聆
  • 推荐

如有雷同,纯属耍酷

25分钟前
  • 海若
  • 还行

三个男人的戏,打得太精彩太经典了! 2023.4.2 今天看了4K粤语版,这次发现“不如我们重头来过”小马哥也这么对宋子豪说。

30分钟前
  • 香水瓶
  • 力荐

【新艺城】三个男主演得都不错,但还是周润发的小马哥最精彩,几次直戳泪点都是他和狄龙的对手戏。前面戏份里哥哥灿烂的笑容让人打心底欢喜,如今重温感动满满。徐克做监制,还踩了一脚客串。

33分钟前
  • Hey Johnny
  • 推荐

警匪片里难得的作者电影。“你没有欠什么,我从来不会逼朋友去做不想做的事,我有我自己的原则,我不想一辈子被人踩在脚下,你以为我是臭要饭的,我等了三年,就是要等一个机会,我要争一口气,不是想证明我了不起;我是要告诉人家,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我警告你,不要用枪指着我的头!”

38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吴宇森原来在拍这个的时候已经构思好了整个宇宙,周润发在桌上吹牛说老子在东南亚被逼着喝整瓶白酒啥的,那不是后来喋血街头的剧情么!😂 这部真的还蛮好看的,浮夸程度刚好,不夸张,发哥更是帅到无边无际还有啥可说的。至于吴导为何总是执念于三个男人之间撕逼的故事,有没有人知道个中缘由...

4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电影院# 年少轻狂看小马,人到中年看豪哥。以前看的是国语版,这次去隔壁城市看粤语版,根本就没修复嘛直接就上胶片了。如果现实世界也能像江湖世界一样黑白分明该多好,小时候觉得宋子豪太懦弱,现在越来越能理解他的左右为难,生命天平的两端一边是亲情一边是友情,要如何才能维持平衡?人生如此难为

42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推荐

故事情节即使在当年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是狄龙周润发张国荣正好分别代表了儒雅内敛、升级打怪和单纯明朗三种状态,再加上导演功力惊人,所以呈现出行云流水动人心魄的效果。

47分钟前
  • 叶子窝
  • 推荐

为人当如小马哥

51分钟前
  • 徒然曜日
  • 还行

我親愛的小馬哥,時至今日你讓我感嘆英雄遲暮更是種折磨……

56分钟前
  • 趙小漁
  • 力荐

想不到我也过上了这种在电影院看经典老电影的“小资生活”……片中最动人的是小马哥给人洗车、在车库里吃盒饭那段戏,演得太好了。现在能够理解为什么法国的一次同性恋影展里会有这部电影了,周润发和狄龙的那种兄弟情,西方人可能真的理解不了。

59分钟前
  • 远子
  • 推荐

香港最好的犯罪片之一,即便是反派都那么有魅力。

1小时前
  • 朝暮雪
  • 推荐

“杰仔,你冇错到,我地大家行嘅路唔同,你行嘅路系啱架,以前我行错咗,宜家行翻啱,都唔算太迟。”这句真感动。如果把兄弟情都看成基情,这真的挺可悲的。

1小时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香港黑帮电影的代表作!小马哥,那是一个神的样子~~

1小时前
  • 战国客
  • 力荐

能够把握住自己命运的人,就是神

1小时前
  • 达不溜博士
  • 推荐

9.3 “《英雄本色》触及男人的父子情、兄弟情、朋友情、男女情、冤屈受害之情与报仇雪恨之情,堪称多情而善感之作。”侠肝义胆,豪情万丈,句句金言,幕幕动人,子弹芭蕾,暴力美学,义薄云天,热血沸腾。

1小时前
  • 失意的孩子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