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的画像

爱情片美国1948

主演:珍妮弗·琼斯,约瑟夫·科顿,埃塞尔·巴里摩尔

导演:威廉·迪亚特尔

 剧照

珍妮的画像 剧照 NO.1珍妮的画像 剧照 NO.2珍妮的画像 剧照 NO.3珍妮的画像 剧照 NO.4珍妮的画像 剧照 NO.5珍妮的画像 剧照 NO.6珍妮的画像 剧照 NO.13珍妮的画像 剧照 NO.14珍妮的画像 剧照 NO.15珍妮的画像 剧照 NO.16珍妮的画像 剧照 NO.17珍妮的画像 剧照 NO.18珍妮的画像 剧照 NO.19珍妮的画像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1 05:42

详细剧情

  艾本(约瑟夫·科顿 Joseph Cotten 饰)是一名画家,靠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生存,然而,那个时代实在是太萧条了,所以艾本始终活在濒临破产的边缘。某日,画家偶然中遇见了一位名为珍妮(珍妮弗·琼斯 Jennifer Jones 饰)的女孩,艾本为珍妮画了一张速写,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张速写被画廊老板相中,并交代他再画一些这样的画。  之后,艾本和珍妮断断续续的见着面,画家以她为模特创作出了一幅又一幅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艾本和珍妮之间渐渐产生了一种奇妙的羁绊。珍妮长大了,艾本所画的一副珍妮的肖像油画被博物馆收藏了,他的生活亦渐渐得到了改善。可是,与此同时,珍妮却消失了。

 长篇影评

 1 ) 奥斯卡最佳视效系列其十二-《珍妮的画像》(1948)

系列之前的文章可以点击:奥斯卡最佳视效影片系列

8.0/10

《珍妮的画像》是一部带有奇幻色彩的爱情片,虽然其获得了第二十一届奥斯卡的最佳黑白片摄影与最佳视效奖,本片却因为其对于时间与执念过于晦涩的展现而未能取得足够理想的票房成绩。

在我看来,本片讲述了一个挺美丽的爱情故事,用当下的类型来框定,大致是穿越时空的恋爱题材,但抛去这些不连贯时空所带来的阻塞后,你能看到的就是一对彼此追寻,又若即若离的恋人,他们耗尽终身去追逐或是等待,只为留下最美丽时刻的一张画像。

剧透预警

埃本·亚当斯是一位落魄的画家,他的画作并不受人欣赏,1934年的一天,他在曼哈顿中央公园遇到了一位名叫珍妮的小女生,他有些古怪地发现珍妮自认为所处的年代要更早一些。这之后,亚当斯时不时会撞见珍妮,每一次见面,珍妮仿佛就成长了一些,而他也慢慢迷恋上珍妮,并开始创作珍妮的画像。

随着珍妮的长大,她也经历了很多事情,她在某一次作别亚当斯后迟迟不再出现,亚当斯便前往珍妮上次说要造访的灯塔,两个不同时间流速的恋人,终将在此交汇。

与其说本片描述了一场时间线有所错差的爱恋,不如说本片聚焦的是这种求之不得爱情所诞生的迷恋情怀,影片以男主的自述开始,并时时穿插着他的内心活动用以推进剧情,这便是在漫长的等待中所酝酿的期待与爱恋,而这种令人纠结的惆怅最终变成了那张著名的“珍妮的画像”。

而如果我们关注珍妮的时间线,她亦在等待着每一次与亚当斯的会面,她想着要赶紧长大,因为只有时间能消弭每一次分隔的寂寞,而在最后那一次短暂的交会后,她继续快马加鞭地向前,最后停在了某个时间点,等待着年轻亚当斯的造访。

本片如果细抠时间的逻辑或许还有些许漏洞,但这并不妨碍它讲述了一个很美丽的故事,时间并不是连续而自洽的,影片开头就用男主的口吻告诉我们,时间并不单纯向前,时间可以被弯曲,而过去现在与未来亦能同时伴我们左右。

关于电影剧情我们就先谈这么多,接下来进入视效时间。

首先来说一下本片最有特色的绘景部分。

本片的特效理念并不是大开大合的场面,而是在很多场景上运用了绘景等手段,营造出更为美丽的观感。

影片的开场就是两组大气的纽约市绘景,这两组绘景都是在城市绘景前加入云雾特效,第一幅的效果还有所欠缺。

但第二幅的呈现效果便非常棒,优秀的绘景中甚至描摹了云层透射下的光芒,我们仿佛真的看到了云雾之下清晨的纽约一般。

本片在背景上大量运用了绘景的手法,珍妮和亚当斯聊天时远景里的修道院以及亚当斯阁楼的窗户外的城市风景显然都是绘景。

另一个绘景的重要场景便是珍妮第二次出现的场景,她这次出现在了曼哈顿广场,并与亚当斯滑冰,我们可以从现存的绘景图片中得知这个场景绘景的部分何在,同样,这组镜头中的光影也非常美丽动人。

本片其实有在纽约等城市实拍,但我猜测实景拍摄受到不少限制,天气条件亦很难达到如影片展现出的那种“明媚清晨”的质感,于是不少场景都有了绘景的参与。

片中还有一处绘景是灯塔桥段中,螺旋楼梯只有有人的一部分是真实的,背景自然也都由绘景替代,这段就不多说了。

相比于绘景部分的精致,本片在不多的微缩模型的布设上就没有那么惊艳了。

微缩模型主要集中在灯塔海浪的高潮部分,这段场景由绘景+微缩模型+部分实拍完成,微缩模型主要是是灯塔,小船等场景,配合慢放的海浪营造出风暴的景象,但是这段执行得并不完美,暗色的场景让分辨率很差,就更彰显出微缩模型的粗糙了。

实拍的部分也有,比如下面这个图,看来当时还是搭建了比较大的场景用来造浪呢。

本片总体而言是一部黑白电影,但是在灯塔风暴的高潮阶段和片尾呈现珍妮肖像的部分,都引入了色彩,尤其是珍妮画像采用了彩色(风暴镜头是绿色单色的),大概是想要强调本片这幅最为重要的画作。(虽然,这幅画并没有我们预期的那么神奇)

本片在画面呈现的另一个巧思就是在场景切换时向镜头中增加纹理感,让观众有一种观看画作的感觉。

本片还有一点略花心思的地方,那就是展现女主的成长。毕竟按照电影设定,珍妮出场也就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但等灯塔相会之时,珍妮怎么说也有30岁左右了。

这种情况或许本应找小演员来扮演童年珍妮,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片中从小到大的珍妮形象都是由詹妮弗·琼斯扮演的。

在1948年这个时代,显然没有如今的特效减龄,于是影片便通过服饰,行为与(尽可能的)化妆来展现年龄的更迭,只可惜,效果并不能让人满意。

当然,这也不能苛责什么,我突然想到《瞬息全宇宙》里杨紫琼也直接扮演少女时期的自己,刘晓庆的《武则天》也从小扮到老,一个演员扮演各个年龄段的自己在电影史中也不是一件稀罕事。

尽管如此,在影片中珍妮小的时候,剧组还是通过借位的方法让珍妮变得“袖珍”了一些。下面这个图中,亚当斯应该比观众以为的更靠近镜头,近大远小之下,亚当斯显得更大,珍妮就显得更娇小。

这般手法之后在《指环王》,《霍比特人》中被发扬光大,甘道夫坐前景,霍比特人坐背景,以视觉欺骗的手段营造了大小错差。如果你细心对比一下,会发现《珍妮的画像》中的这一幕同《指环王》的这个镜头连角度都有异曲同工之处。

两人并肩行走时,身高差也比之后珍妮长大时要大,我估计是亚当斯穿了垫高的鞋或是他与珍妮行走的平面有高度差,但电影并没有拍脚,两个人身高的参差便只能留作猜想了。

这个奥斯卡最佳视效系列,与其说是一系列影评,不如说是我的观影笔记,这些曾经闪耀在电影特效史的作品,很多因为年代久远而变得无人问津。我写这些观影笔记,主要出于对古早视效史的兴趣,若是有对于特效史感兴趣的人们,不妨一起讨论一下。

参考资料:

//nzpetesmatteshot.blogspot.com/2011/05/portrait-of-jennie-clarence-slifer.html

//en.m.wikipedia.org/wiki/Portrait_of_Jennie

 2 ) 珍妮的画像

那天在一家小店里翻碟,忽然被一张DVD的名字惊了一下,《珍妮的画像》……珍妮的画像……珍妮的画像……好象很熟悉似的,莫不就是三毛在某篇文章里反复为之纠缠的“珍妮的画像”?

记得当年读到这一篇,还为这幅画疑惑过一阵子,虽然现在手里拿的是DVD,但想来也一定大有关联,于是赶紧收之。不然仅凭DVD封面上那一句“美国影史上最伟大的爱情电影之一”,恐怕是不会买的。

买回来以后照例又是搁了一段日子才拿出来看,恩,果然并不失望,是一部“很有气氛的片子”。


影片有一个比较卓尔不群的开头,或许是四十年前常用的手法,在今日看来却又多了一种味道。落魄的静物画家,灰白萧瑟的冬天,大地茫茫,不知哪里来,要往何处去。远方公园的长椅上出现一个小女孩,名叫珍妮,她请他等她长大……

他拿着她忘记带走的丝巾,不敢相信发生过的事情。但此后小女孩又一再地伴随着神秘的气氛出现在他面前,每次出现都会比原先长大一点,再长大一点……他开始只画她的肖像,并获得了知名画廊的认可,珍妮的画像,被认为是伟大的、将来必定要放进博物馆供人瞻仰的作品……

他画笔下的珍妮,永远侧仰起头,淡淡地望向焦点之外,神情哀伤……周围的人开始怀疑珍妮不过是他自己的一个幻想,连画家自己都开始怀疑,为什么珍妮每次都是来无影去无踪,为什么最后一次告别之后,约好了秋天再会,却从此再不见踪影。

画家去往珍妮曾经就读的修道院问修女,修女的回答是珍妮在杂技团工作的父母早在十几年前就已因为钢丝意外断裂而亡故,而她自己,也在几年前10月5日的那次海啸事故中葬身海底。

画家不愿相信一切都是自己的幻觉,觉得既然珍妮能够跨越时间来到自己身边,他便与她有着互相交缠的生命,他必定也可以跨越时间找到她。

于是在珍妮去世几年以后的10月4日,画家赶到海啸发生的灯塔边,顶着巨大的风浪出海,找到了孤舟上的珍妮,但随即而来的另一次相似的海啸,又将他们永远地分开了……

被渔民救起之后,画家在幻觉和现实之中徘徊,得不到答案,但终于让他看到珍妮被海水吞没前留给他的那一块丝巾……从此他不再怀疑珍妮是否仅仅是存在于他脑中的幻象,他甚至也不需要更为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这一切真的曾在他生命中上演过,既然“如果你有幻觉,那么你的脑子里一定占据着一个灵魂”。



这个故事令我隐约地想起倩女幽魂,《聊斋志异》里的聂小倩,阴阳虽然是始终都要别离,起码也曾有过一刹那的交汇。两个故事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中国古人笔下好象很少触及“幻觉”,《红楼梦》的太虚幻境是后文的一个伏笔,点点滴滴都有照应;《聊斋志异》是宁可不辞辛苦地制造出阴曹冥府的种种境况,也要将一切诡闻异见落到实处。反而西方就比较喜欢缠绕在“幻象”与“现实”之间,将责任全部推给各人自己的心思。

但《珍妮的画像》又是真有其画的,就像影片里提到的,埃本的这一副画,现在就陈列在某家博物馆里,每年都有人专程为了她而来。

看完电影以后,去找三毛当年提到珍妮的那篇文章,记得是在《雨季不再来》里,果然即是这一册的开篇,文章名叫《惑》。



“天黑了。我蜷缩在床角,天黑了,天黑了,我不敢开灯,我要藏在黑暗里。是了,我是在逃避,在逃避什么呢?风吹进来,带来了一阵凉意,那个歌声,那个飘渺的歌声,又来了,又来了,‘我来自何方,没有人知道……我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风呼呼地吹……海哗哗地流……’我挥著双手想拂去那歌声,它却一再的飘进来,飘进我的房间,它们充满我,充满我……来了,终于来了。我害怕,害怕极了,我跳起来,奔到妈妈的房里,我发疯似的抓著妈妈,‘妈妈!告诉我,告诉我,我不是珍妮,我不是珍妮……我不是她……真的,真的……’”

“已经好多天,好多天了,我迷失在这幻觉里。”

“《珍妮的画像》,小时候看过的一部片子,这些年来从没有再清楚的记忆过它,偶尔跟一些朋友谈起时,也只觉得那是一部好片子,有一个很美,很凄艳,很有气氛的故事。”

“大约在一年前,堂哥打电话给我,说是听到《珍妮的画像》要重演的消息。我说,那是一部好片子,不过我不记得什么了,他随口在电话里哼出了那首珍妮常唱的小歌——‘我从那里来,没有人知道,我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风呼呼地吹,海哗哗地流,我去的地方……人人都……’”

“握著听筒,我着魔似的喊了起来,‘这曲调,这曲调……我认识它……我听过,真的听过。不,不是因为电影的缘故,好像在很久,以前不知道在什么世界里……我有那么一段被封闭了的记忆,哥哥!我不是骗你,在另一个世界里,那些风啊!海啊!那些飘缈,阴郁的歌声……不要逼著问我,哥哥,我说不来,只是那首歌,那首歌……’”

“那夜,我病了,病中我发著高烧,珍妮的歌声像潮水似的涌上来,涌上来。它们渗透全身,我被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强烈的笼罩著,这是了!这是了!我追求的世界,我乡愁的根源。”

“在家闷了快一个月了,我只出门过一次,那天妈妈带我去台大医院,她说迅一个好医生能治我的病。我们走着,走着,到了精神科的门口我才吃惊的停住了脚步,那么……我?”

“……妈妈退出去了,只留下医生和我,他试著像一个朋友似的问我∶‘你——画画?’我点了点头,只觉得对这个故作同情状的医生厌恶万分——珍妮跟我的关系不是病——他又像是个行家的样子笑著问我∶‘你,画不画那种……啊!叫什么……看不懂的……印象派?’我简直不能忍耐了,我站起来不耐烦的对他说∶‘印象派是十九世纪的一个派别,跟现在的抽象派没有关系,你不懂这些就别来医我,还有,我还没有死,不要用这种眼光看我。’珍妮跟我的关系不是病,不是病,我明白,我确实明白的,我只是体质虚弱,我没有病。”

“珍妮仍是时时刻刻来找我,在夜深人静时,在落雨的傍晚,在昏暗的黎明,在闷郁的中午……她说来便来了,带着她的歌及她特有的气息。一次又一次我跌落在那个虚无的世界里,在里面喘息,奔跑,找寻……找寻……奔跑……醒来汗流满面,疲倦欲绝。我一样的在珍妮的歌声里迷失,我感到头落的狂乱,我感到被消失的痛苦,虽然如此,我却从那一刹那的感觉里体会到一种刻骨铭心的快乐,一种极端矛盾的伤感。”
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已沉醉在那个世界里不能自拔,虽然我害怕,我矛盾,而我却诉说不出对那种快感的依恋。夜以继日的,我逃避,我也寻找,我知道我已经跟珍妮合而为一了,我知道,我确实知道。‘珍妮!珍妮!’我轻喊著,我们合而为一了。”

“唉!珍妮!我来了,我来就你。于是珍妮向一阵风似的扑向我,我也又一次毫无抵抗的被吸到她的世界里去了,那个凄迷,空无一物的世界里。我又在狂跑……寻找……依恋著那颓废自虐的满足而不能自拔。”

“‘我来自何方,没有人知道……我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风呼呼地吹……海哗哗地流……我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珍妮!珍妮!我来了,我来就你……”



《惑》的创作年代,据三毛后来自己说,是在“三毛还是二毛的时候”。再读一遍,仍然能够强烈地感觉到年轻时候的她那种极端的敏感,以及这不同寻常孩子的敏感所带来的痛苦和纠缠。

影片中的珍妮,父母双亡,极端地渴望爱,害怕穷其一生都得不到任何一个人的关怀,才会在生命逝去以后,还执着地要求画家“等自己长大”。而当时的三毛,正停了学校的课,跟着一个画家学画,一方面不能够像其他同龄人一样长大,一方面又不知自己的前路如何,敏感的心灵所受到的焦灼,父母并不能够开解,却时时在电影和画像中找到对应——“我一样的在珍妮的歌声里迷失,我感到头落的狂乱,我感到被消失的痛苦,虽然如此,我却从那一刹那的感觉里体会到一种刻骨铭心的快乐,一种极端矛盾的伤感。”——但同时又害怕自己和珍妮一样变成了一个幻象:“妈妈!告诉我,告诉我,我不是珍妮,我不是珍妮……我不是她……真的,真的……”

这种恐慌和分裂,甚至严重到了要去看精神病医生的地步,而精神病医生对绘画知识的缺乏和嘲弄却令她更深刻地怀疑这个世界的荒诞性。我想当时,正在暗恋自己画家老师的三毛,也不是不渴望好象珍妮那样说一句:“请你等我长大”的。



我比较幸运,或者说我比较通俗,并没有在童年承担那么多由敏感带来的痛苦。今天再看这电影,就更没有强烈的感触或者共鸣,反而是三毛写于二毛时期的这一篇短文,至今读来仍有一丝牵痛。每个敏感的孩子都是这样地长大,心里的千疮百孔都要靠自己一点一点去填补,家长也许看不到他们的挣扎,也许看得到,也无能为力或者习以为常,将这些认作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磨合……于是一代一代,就这样任凭他们自生自灭地磨合下去,有些也许痊愈了,有些则会在长久的时间以后,在当事人也以为已经完全痊愈了以后,仍然致命。

《多少恨》里说:

一个心愿永远是年轻的,一个心愿也总有一点可怜。她独自一个的时候,小而秀的眼睛里便露出一种执着的悲苦的神气。为什么眼睛里有这样悲哀呢?她能够经过多少事呢?可是悲哀会来的,会来的……

 3 ) 风呼呼的吹,海哗哗的流 -- A Horrifying Romance


今天又看了“珍妮的画像”。这部电影最早听说是在三毛的书里。当年她还是迷惑少年的时候,这部片子就像一个梦魇,里面那首歌不断地纠缠着她的神经,摆脱不掉:
 
Where I come from nobody knows
where I am going everything goes.
The wind blows, the sea flows,
nobody knows.
And where I am going, nobody knows.
 
还记得当时的翻译是:
 
我从哪里来,没有人知道。
我要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
风呼呼的吹,海哗哗的流,
我要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
 
说实话这个歌词读来确实相当诡谲。当时我思来想去,把它解读为生和死:从哪里来,没有人知道;要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而它之所以令三毛梦魇,便是生死的奥秘在一部文艺电影中突然峥嵘来袭,击中了一根极度灵敏的神经的后果。
 
后来我看过一版彩色的“珍妮的画像”,当时以为三毛看的就是它了。但不记得有没有那首歌。今天看1948年由William Dieterle导演,Jennifer Jones 和 Joseph Cotten主演的版本,才惊觉三毛看的应该是这个。影片开始的时候,完全象一部浪漫爱情片,直到冷不丁 Jennifer Jones 唱起那首歌。歌声太奇怪了,好像幽灵穿越时空。
 
老头不认为这是一部恐怖片。当然了,它跟现在的恐怖片相比实在是太不一样了。可是我还是觉得它很恐怖,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超过“午夜凶铃”这样的片子。我不会象三毛一样无知觉的眼泪双流,但我明白她为什么会那样。
 
说起“午夜凶铃”来。前阵子为了写一个作业把美国版的“午夜凶铃”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发现真是一部好电影。视觉上,情节上,都结构得天衣无缝,一件件set-up都在合适的时间一一pay off,精致得如同一部悬疑侦破小说。今天看了“珍妮的画像”,发现美版凶铃有不少东西承继于此,比如那个海中的灯塔,比如这里珍妮说:I didn't learn it, I just know;而凶铃里的女孩说:I didn't make them. They just...are.(写到这里我的鸡皮疙瘩又掉了一地。)

 4 ) The wind blows, the sea flows, nobody knows.

“她说来便来了,带着她的歌以及她特有的气息,一次又一次我跌落在那个虚无的世界里,在里面喘息,奔跑,寻找……寻找……奔跑……醒来汗流满面,疲惫欲绝。我一样地在珍妮的歌声里迷失,我感到失落的狂乱,我感到被消失的痛苦,虽然如此,我却从那一刹那的感觉里体会到了一种刻苦铭心的快乐,一种极端矛盾的伤感。”

“珍妮像一阵风似的扑向我,我又一次毫无抵抗的被吸到她的世界里去,那个凄迷、空无一物的世界里。我又在狂跑……寻找……依恋着那颓废自虐的满足而不能自拔。 ——三毛《惑》

 5 ) 如果爱可以让我们看见想见的人

      每次看到珍妮,埃本都会惊奇地发现她长大了不少,从小孩子到死去,埃本有幸地陪伴了珍妮走完她的一生——最美好的爱情故事,莫过于此。

      珍妮到底是人是鬼,这不是电影必须探讨的问题。珍妮从出现到被海啸冲走,留下了的除了一条丝巾,还有很多值得埃本用一生去回味的东西,像那首耐人寻味到只一次就让人记得的歌曲,像那个临别前浪漫得足以铭记一生的夜晚,还有许许多多让埃本魂牵梦萦的欢声笑语等,那么,到底珍妮是人是鬼——对埃本来说,有什么区别吗?

      埃本有着非一般人的气场,从他第一场卖画的戏可以看出,我想这大概是为什么他能遇见珍妮的原因吧。我始终坚信埃本没有把珍妮当作一个【魂】来看待的,他相信珍妮是真实存在的,从公园的偶遇到海啸中的生离死别,那么爱了,要他接受珍妮早就已经死去了的事实,那何其残忍。

      人那么渺小,特别是和一个城市做对比,和一个国家做对比,和宇宙做对比,沧海一粟。然而,如果说有什么可以贯穿人和宇宙的话,我想,那也只能是【爱】。在这里,爱让两个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甚至已经阴阳相隔的人相识相爱了,他看见了她,她爱上了他,那么,什么海啸什么跨洋过海什么贫穷什么父母双亡什么宗教,哪怕什么天各一方,对他们又有什么影响吗?我们总是埋怨自己单恋很苦,看着心爱的人和别人秀恩爱,心里难受得像狗屎,执着于失去的人,怨恨于得不到的人,记挂于远方不在身边的人,也许心里的那个他和她真的不再有机会回到自己身边,也许那个他和她在别人怀里更幸福,也许你真的注定为了那个他和她孤独一生——人真的可以靠回忆活一辈子,只要你还【爱】,只要你够【爱】,那个人,永远在你心里。

      最后埃本问史彼妮,你相信我看到珍妮的,对吗?史彼妮回答:你相信,这才是关键。是啊,自己爱一个人不是为了让别人赞叹你伟大,不是为了让别人为你的痴情而感动,是你自己的感受,别人不相信别人看不见,关他们什么事呢?

      还是那句话,我始终相信埃本心中的珍妮真实存在的,存在他的心里,哪怕这只是个梦,他醒了,珍妮仍在,活在他的画像里。
     

 6 ) 互相拯救的艾本与珍妮

绘画艺术有速成的方法吗? 长久以来我们受到的教育是真本领需要真功夫,必须勤奋、必须辛苦,不要想着投机取巧,才能基础扎实、技艺精湛。可是电影《珍妮的画像》教给我们一个绘画艺术的速成之道。 第一是“倾听星星从云层走出来的声音。” 珍妮和艾本在郊外相遇,两情缱绻之际,珍妮憧憬地对艾本说“倾听星星从云层走出来的声音。” 让人感动的事情,通常跳出过于实际、寻常的生活,艺术更是这样。艺术必须跨界,混杂各种况味,调动起人们的听觉、嗅觉、视觉、触觉,使人们的情感融合进艺术家的创作之中。绘画里面有旋律,音乐里面有故事,诗词里面有绘画。这样的艺术品才有生命感,就像Smartisan手机会呼吸的状态栏。 星星从云层走出来,发出了怎样的声音呢? 这部分取决于当事者的心境,比如情人依偎在一起时衣裳摩擦发出的窸窸窣窣、踽踽独行的小男孩碰到空易拉罐发出的桄榔桄榔、独守空房时倍感寂寞的男青年电脑里发出的咿咿呀呀。 第二是画廊二当家评价《珍妮的画像》时候说的“这张脸看不出年龄,超越了时间概念。” 艺术作品之所以引人入胜、名垂千古,都不是因为它们向你展示出一清二楚的事物、或者一目了然的世界,卓越的艺术品理应可堪玩味、可以做出多样解释,只有这样你享受到繁复密织的思维乐趣。所谓谁的马多么俊美、谁的虾怎样藏头露尾,如果马只能俊美、虾只会躲藏,我想这些画作很难成为第一等级的艺术品。 《蒙娜丽莎的微笑》之所以受到如此爱戴,就是因为她是一个谜,可能交织了达芬奇的真实人生。在她浅浅的、意味深长的笑容里面,究竟藏着怎样一个秘密?是生活中的小情趣,还是对于惊天丑闻的蔑视,亦或是心爱之人的终于表白?为了解开谜题,人们分析其与达芬奇的关系,分析画作背景,却忘记作为一个艺术家,达芬奇就像中国的记者,为了安全、隐秘地叙述一个事情,故意修改背景、使用化名、甚至改变模特的性别。 第三是女人对于人生的困惑,就像珍妮说的: 你觉得人们能预知未来吗?我的意思是未来会发生什么(在我们自己身上)?你知道,有时候你对事情的看法很悲观——对那些从未发生的事情。也许那就是要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也许我们意识到了,只是不敢承认而已。可能这很傻,只是我可笑的胡思乱想。 在珍妮困惑的时候,艾本正在完善《珍妮的画像》。但他不理解珍妮吗?他只是不敢承认现实而已。因为珍妮咏唱的歌曲预示了一个不确定的、令人不安的未来,现实却如此美好。 我从哪里来 没人知道 一旦我魂飞魄散 任何遗迹都不会留下 因为感染了同样的困惑,他才能画出经典画作。一个被时光淘汰的女人,启示艾本的思域变得更加宽广、厚重。达芬奇或许经历了同样的困惑,才能画出《蒙娜丽莎的微笑》。 珍妮改变了艾本的生活境况,但他们的拯救是相互的。艾本给了珍妮爱情和相对完整的人生,珍妮给了艾本富裕的生活和艺术创作需要的困惑,以及今后的失落彷徨。 这部1948年的电影像《聊斋志异》,也像《倩女幽魂》,也像《湖边小屋》(美版《触不到的恋人》),但比《聊斋志异》美好宽容,比《倩女幽魂》细腻含蓄,比《湖边小屋》直白温情。 它同样让我想到了安妮·弗兰克,珍妮慨叹人生终于完整的话也可以是安妮未遂的愿望: 这幅画竟然真的是我。我想总有一天它会挂在博物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将会驻足欣赏。

 短评

纯真时代的纯真爱情,黑白片的怀旧质感让这个纯美的故事更加动人。落魄的画家在纽约邂逅神秘的少女,从此思如泉涌佳作不断,纵然少女只是昙花一现的鬼魅,不禁让人想起《倩女幽魂》《人鬼情未了》的某个片断,能穿过时空限制打破阴阳相隔的,大概也只有童话故事里那般纯真的真爱了吧,真如女主珍妮所说,“只有真正爱过一个人,才算真正活过。”

3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珍妮弗前段太显老,看着有点尴尬,后边倒是慢慢越来越和角色相契合了。受限于年代海浪片段略显搞笑,收尾不如期待中的好,不如前边那么浪漫缥缈。感觉Miss Spinney是个不同寻常的角色,但是结尾又没有揭示谜底,好纠结。

7分钟前
  • 优杉
  • 推荐

原来是各种“人鬼情未了”或者“穿越时空爱上你”的鼻祖(不知道还有没有更早的),男女主角非常美颜,一定程度缓和了某些台词的别扭。。片子的摄影真是太美了,在大多数场景都是夜晚或室内的情况下,发挥出了长处,约瑟夫科顿坐在月色下吐烟圈的侧影实在令人难忘

1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全片弥漫着一股令人不安的气氛,更接近想象中Gloomy Sunday的模样。摄影风格的追求加上到今天的影像失真,女主的容貌、身高、歌声,以及无处不在的配乐,都比谜底本身更神秘。情绪敏感的人很容易受到牵引,跌进黑暗的漩涡。

14分钟前
  • 昏金暗玉
  • 还行

我从哪里来,没有人知道,我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风呼呼的吹,海哗哗的流,我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雨季不再来》还有《温柔的夜》里面,三毛一遍一遍说这个电影,我们都还是太孤单。

17分钟前
  • 给我打钱
  • 推荐

色彩运用有点意思。全片基本都黑白。但高潮与结尾各用了一种单色滤镜。最后一镜展示完成后的肖像用了全彩。拍得还行。就是片首Selznick假模假式的旁白令人作呕。

19分钟前
  • paracelsus
  • 推荐

看的第一部约瑟夫.科顿的影片,还是在很小的时候电视里看的,记得那时候在一本环球银幕上见到过一张科顿的照片就一直对他念念不忘,看完此片之后是彻底的被他的魅力所迷了。PS:时光倒流70年一定是受了本片的启发。。。

20分钟前
  • 秦诺诺
  • 推荐

Portrait.of.Jennie.1948.720p.BluRay.X264-AMIABLE“我从哪里来,没有人知道,我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夏天过去了, 秋天无声无息地来了, 珍妮没有回来

22分钟前
  • 凯尔希
  • 推荐

三毛曾经在《雨季不再来》中提到过这部电影,因为少年时被电影里的一支歌蛊惑因此大病一场。电影渲染了较强的悲剧性与宿命感。落魄画家和身世飘零的鬼魂相爱,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纵使不舍终究还是要舍得。看过后不太感动的原因大抵是男女主角表演好莱坞腔太重。

25分钟前
  • 错荡
  • 还行

穿越时间,与君相逢。生于笔尖,存留画布。海啸的高潮场面是黑白片里少见的绿色滤镜染色,最后镜头的画像则完全用彩色画面展现。更罕见的是演职人员字幕完全放在片尾,片头仅仅出制片厂和片末。PS.修道院修女是由丽莲·吉许饰演。

30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影评人黄国兆说,“小津大部份影片的片头工作人员字幕,都是以方方正正的字体,打在同样的一幅麻质布料上,由默片至有声片,由黑白至彩色,在这三十多年的时间更递里,竟然没有丝毫改变。 ”……而威廉迪亚特尔则在布努埃尔十部最爱之一的珍妮的肖像中将小津两大招牌元素片头麻布与转场空境合二为一。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2669952706/

32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摄影和视效很让人惊叹,黑白画面中的色彩有种默片既视感~

37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推荐

3.5 这女人看上去起码40岁了,还TM little girl

38分钟前
  • 惧色
  • 推荐

因为三毛的《惑》而对这部电影产生了兴趣,今晚一看果然名不虚传。上世纪四十年代好莱坞难得的黑白文艺佳作,探讨了艺术的想象之美与惨淡现实融合的可能性。诗一般的意境,陷落其中。久久回味。PS:其实就是画家版的《倩女幽魂》啦

42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力荐

时间犯了个错,让他俩相遇。不受时间和空间束缚,不知何处缘起,也不知终于何处的一段爱情,摄影营造的暧昧氛围很动人,但许多桥段浪漫到几乎矫情和假...Jennifer Jones很不错,不过比起美丽而悲伤的珍妮,我更爱这位把爱情存在视作生命的画家

43分钟前
  • SundanceKid🌈
  • 还行

和小說略有出入,倒是在理念架構和情節敘述上更類似于之後很多年的那部時光倒流七十年,當然,這是一個更甚一籌的故事:一個女孩,愛上一個畫家,於是快速地長大以期配得上他。結局是悲望的,就像這個故事的夢幻和過於美好。影片的態度略微曖昧,遊走于真實與虛妄之間,指涉藝術家創作時的靈感與幻想。

44分钟前
  • 蘇小北
  • 还行

这部片放到今天来看也是独一无二的。完美的表演,恰到好处的光影还有德彪西的音乐...Jennifer Jones从女孩到女人嗓音的变化还是很惊人的。

47分钟前
  • 我呼吸的空气
  • 力荐

超越时空的爱恋,时光倒转几十年,衣袖飘飘,人影渺渺,是幻是真已不重要,他找到了属于永恒的缪斯;摄影一流,表演略夸张,结尾一刻钟画风突变,从黑白变成绿、红滤镜直至彩色画像的上色,感觉回到默片年代了。

5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有些镜头用了叠加的画布,营造了一种既唯美又不真实的氛围感受,仅存在浪漫幻想中的美好爱情还是疯了般的危险幻觉,到底孰真是本片的一个悬念。最后接近12分钟的色调与之前黑白胶片的巨大反差,但最后围绕灯塔戏大段大段冗长的铺陈着实效率低下,过于讲究场面的震撼力,好在本片大部分时间都停留在浪漫制胜。最后彩色的使用目的明确直接。

56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还行

3.5 Jones明明把角色的每个阶段和层次都表现得不错,却依旧全程弥漫着一种微妙的尬感,太奇怪了...视听足够浪漫,摄影slay, 真·彩色电影。

1小时前
  • JulianaFrink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