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

爱情片大陆2014

主演:陈道明,巩俐,张慧雯,郭涛,刘佩琦,祖峰,闫妮,辛柏青,张嘉益,陈小艺,丁嘉丽,李纯,张庭菲,付璐璐,高莹,王志强,张金元

导演:张艺谋

播放地址

 剧照

归来 剧照 NO.1归来 剧照 NO.2归来 剧照 NO.3归来 剧照 NO.4归来 剧照 NO.5归来 剧照 NO.6归来 剧照 NO.13归来 剧照 NO.14归来 剧照 NO.15归来 剧照 NO.16归来 剧照 NO.17归来 剧照 NO.18归来 剧照 NO.19归来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02 10:07

详细剧情

  上世纪70年代初,与家人音讯全无隔绝多年的劳改犯陆焉识(陈道明 饰)在一次农场转迁途中逃跑回家。这对怀抱芭蕾舞梦想的女儿丹丹(张慧雯 饰)带来了巨大压力,她阻止母亲冯婉瑜(巩俐 饰)与父亲的相见。因此夫妻二人近在咫尺却又相隔天涯。文革结束后,陆焉识终于平反回家,但是他却发现女儿早已放弃了芭蕾的梦想成了一名工厂女工,而深爱的妻子因为患病已经不认识自己。深厚的感情、生活的变故,迫使陆焉识做出了对他来说最荒唐却又最合理的人生选择……  本片是张艺谋导演加盟乐视影业后的第一部作品,被编剧邹静之誉为苦心之作。

 长篇影评

 1 ) 《归来》张国师这次玩的是韩范儿

文/马马也 影片上映之前,有这样一条新闻让人记忆犹新,某国际知名大导看罢《归来》,紧紧握着张艺谋的手,说:“诶呀,这电影太给劲了,我整整哭了一个小时。” 当时众人都在猜测,究竟是何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剧情,才能让见多识广的好莱坞顶级大导演哭成个泪人儿。看完电影我得出了自己的答案,这位大导肯定没受过韩国电影的熏陶,《归来》不就是一部兑了水的知名韩国电影吗?看《归来》能哭一个小时,那么看《我脑海中的橡皮擦》您肯定能哭上整整144分钟。 抛开原著《陆犯焉识》不提,《归来》就是一部老年、文艺、寡淡无味版的《我脑海中的橡皮擦》。 看不明白,只因你没读原著 《陆犯焉识》,别开玩笑了,除了人名以及和老年痴呆症状差不多的失忆症,《归来》基本上脱离原著很远。 点映过后,曾经有观众提出这样的疑问,那就是——这部电影基本上忽略了陆焉识在几十年中所经历的种种遭遇和过往,几乎忽略了整部原著小说的铺陈和交代,观众容易看不明白。张艺谋回应说:“你们看他在逃亡途中贪婪地吃一只生红薯,就全明白了,一切都在不言中。” 对待同样的问题,影评人周黎明的说法是:“该片是陈年佳酿,但不是那种一口把你灌醉的烈酒,你需要慢慢品。批评说它太平淡。那是因为,你看到的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其余的部分要靠心去体会。我喜欢该片,就因为它醇而不烈。” 张艺谋和周黎明其实很好的回答了关于看不到,和看不懂的问题,那就是——你看到的电影其实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看不懂说明你欣赏的水平有待提高。潜台词是观众们应该先读原著,再看电影,只有这样你才能体会到这电影的浓烈和醇厚,才能参透那颗生红薯的意义,才能窥视到潜藏在水面之下的冰山主体。《归来》虽然是改编自《陆犯焉识》,但更是提高和升华。之所以有那么多的留白,是因为小说已经把一切都铺陈好了。懂得的人自然会懂。 我同意这样的说法,观看《归来》之前,确实应该去读一读《陆犯焉识》,只有这样,影片中陆焉识和冯婉瑜之间的情感关系才会显得更加深沉动人。但是纠结之处在于,但凡是看过了原著的人,基本上是没有办法再去心平气和的去欣赏《归来》这部升华之作的。只因为小说和电影的差距实在太大,电影中的情节和脑补的前因后果完全断裂。小说中,动荡年代所淬炼出的人物性格在电影中全部走样,时代和环境对人物的影响基本归零。《陆犯焉识》中那些鲜活的人物,纠结的人情世故,欲说还休的情感和牵绊,在《归来》中被全部碾碎,变成了一滩只为宣泄情感而存在的鼻涕和眼泪。 看了原著,还不如不看 张艺谋的三板斧,第一下砍掉了原著故事中的血雨腥风和人情冷暖、第二下砍掉了复杂而纠结的人物关系、第三下砍掉了特殊时代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最终《归来》这电影唯一剩下的只有张艺谋所说的“尽在不言中”和“留白”,以及周黎明所说的,苍白的冰山一角。 明明是经过蒸馏的白水,有人偏偏称其为浓而不烈的陈年佳酿。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说法,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酒喝太多烧坏了味觉,要么就是喝惯了这种忘掺酒的白水,想当然的认为这才是上等佳酿。如果两种都不是,那么只能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 所以,观看《归来》的第一条守则是,不要去翻《陆犯焉识》,否则只能在电影院里长吁短叹或者昏昏欲睡。 就按照导演说的,把《归来》当成是一个单纯的爱情故事看吧。遇到影片留白过多的时候,你可以发发呆,看看周围是否有人已然泪流满面。 这部电影中最最感人的情节是陆焉识坐在屋子里给失忆的婉瑜念信,一封一封的念,信里面既没有抱怨也没有血雨腥风,爱意和思念是无法写在纸上的,于是只能谈谈阳春白雪,信的内容基本上和《舌尖2》的解说词差不多。 国师,这次玩的是韩范儿 原著中,几乎所有激烈的情绪和情感都被特殊时代淬炼成了低头隐忍,在那样一个时代中,过度的抒发情感几乎等同于自掘坟墓。而张艺谋为《归来》中的人物创造出了一个极其舒适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情感可以任意的宣泄和泛滥,于是人物常常泪流满面,任何情绪都可以直抒胸臆。没有任何的隐忍、纠结和拉扯,这一家人那么固执和天真的爱着彼此,没有前因和后果,就是因为爱所以爱,因为爱而不离不弃。所以这故事从头到尾都透漏着一股单纯的,可爱的,傻乎乎的气质。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那位国际知名大导才会竖起大拇指对张艺谋说:“Oh my god,it's like a different you! ”确实如此,这次国师张艺谋走的是“韩范儿”!《归来》在骨子里就透漏着一股韩剧气息,单纯的爱、流不完的眼泪、得了不治之症的女主角、不离不弃,爱到天荒地老的男主人公,用爱换来救赎和原谅,为爱牺牲毕生幸福…… 留白和文艺,基本等同于“糊弄” 评价《归来》可以用文艺、深沉、内敛、甚至浓而不烈等词汇来形容,其实用更直白的说法是,张艺谋用了一种最为经济的方式改编了《陆犯焉识》。 按照我个人的观点,两个字足以,那就是——糊弄!大的变成小的、浓的变成淡的、多的变成少的、有争议的直接删除,用“几年以后”几个字来代替时间对人物的雕刻。怎么简单、怎么和谐、怎么解释的通,就怎么拍。化繁为简绝对是国师张艺谋的拿手好戏,白话的故事加上红色娘子军,三下五除二片子弄好了,钱也到手了。真乃是高手、高手、高高手。 PS.在解释故事的时候,张艺谋导演,一直在用留白和尽在不言中等词汇来解释为什么会选择这样改编这个故事。其实我真的怀疑,张艺谋导演是否有功夫和时间去认真的读一读《陆犯焉识》。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太复杂了,确实不适合现在的张艺谋,就让国师继续留白和尽在不言中吧,总比捏着鼻子拍《三枪》这样的烂片舒服多了。 再有,总是觉得投资方得多有信心才敢押宝这样的电影,说明在他们眼里,国师的名字就是赚钱的招牌,电影质量只能排在第二位。 1.关于原著: 先看完原著,电影基本就没法儿看了,落差太大。解决的办法是,先去看电影,再去读原著,然后再去看一遍电影,这样这电影可能会更有味道。 2.关于改编: 之所以有上面的建议是因为,有两个核心问题在电影里被导演留白了,第一,陆焉识为什么要冒着个人和整个家庭都被搞死的危险跑回来。第二,陆焉识为什么爱婉喻,而不是其他的那些个女人。婉喻为什么苦苦等待陆焉识而不是划清界限,恩断义绝。只有对这两个问题的逻辑性没有异议,这电影才有看下去的意义。 3:关于爱情: 原著小说基本上就是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所以张艺谋也把电影的关注点放在了爱情上。小说中陆焉识对婉喻的爱,是一个由不爱到爱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长度几乎等同于陆焉识整整一生。而婉喻几乎崇拜了陆焉识一辈子,她到死都不愿意相信眼前这个落泊的的男人真的是她爱着的那个完美的陆焉识。 抛开原著不谈,作为一部单纯的爱情电影,归来也是苍白的。连最基本的起伏都没有。这世界上不存在毫无原由的爱,所以爱情电影的第一要素是要讲明白这爱是怎么来的,他们为什么爱着彼此,而不是爱着别人。其次,这份爱历经过什么样的磨难,为什么男女主角愿意坚守这份爱,哪怕付出一切也要厮守在一起。不经历岁月和磨难的洗礼,爱情怎么可能弥足珍贵,更不可能让人感同身受。张国师讲的这点儿事儿,几乎每个小区里的大爷大妈都经历过,拿出哪一个都不比这电影差,真犯不上改编陆犯焉识,拿特殊时代当噱头! 4:关于和解: 犯罪者都不愿意正视问题,受害者却自己找上门去说,我原谅你了。这是什么逻辑。任何和解的前题,都应该是犯罪者主动低头谢罪,还原真相,告慰亡魂! (所有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2 ) 《归来》:一颗催人泪下的烟雾弹

《归来》:一颗催人泪下的烟雾弹

《归来》点映,兴致冲冲而去,满心遗憾而归。

二张分手后,对于艺谋的首度出山之作《归来》,很是期待。因为我认为,张大师近年来始终没有特别像样的片子的主要原因在于张大师身不由己,背后有个大大的操盘手,一旦张大师有了对于艺术相对自由的创作空间,那个曾经拍出《菊豆》、《红高粱》《大红灯笼》、《有话好好说》的张艺谋很有可能就又回来了。
然而,事实往往并不是按照个人期待的意志为转移。

让我们先抛开意识形态的杂念,只从艺术本身来思量《归来》。
这是一个什么故事,又是一个什么片子呢?
如果我们删除《归来》中的WG时代元素,去掉彰显张大师喜好的舞蹈演员们的大白腿,去掉陆焉识的罪名,去掉一帮演技派明星赞助性的客串,《归来》便可以简化为(注意了,剧透了)一个老头二十年未见老伴,老伴患病认不得人了,老头三番四次努力,老伴不见好转,结果终此一生的故事。
年代背景,完全可以虚化掉,就是一个当代戏,这片子的框架也是毫发无损。

在《归来》的故事中,这里没有两个人的相濡与沫,只有一个人的天荒地老。一个人因为爱的疼痛而失忆,另一个人一生默默地守在她身边。
欧开,这故事完全可以缩进一条微信,或者《知音》上的一篇短文。干嘛非要不厌其烦地在电影中讲述两个小时??

两位主演,用他们惊心动魄的演技掩盖了一个平淡如水的故事。
这里面的问题是,如果就要讲一个淡雅如茶的中老年题材文艺片,那么片子前20分钟的“抓逃”冲突,会不会与此后一个多小时波澜不惊的电影形成割裂?这好比,一篇文章,前三分之一是戏剧,后三分之二改成了回忆性散文,这叫什么玩意儿?
两位主演用他们细致入微,步步为赢的精湛演技撑起了这部电影,他们的魅力在于你只要在大银幕上专注于他们的表演,你就会被他们所深深的打动,他们的表演就像是利箭,轻而易举地便可射穿你那颗生有同情经络的小心脏,进而你会由衷地感慨,这电影,真感人。

这事儿,比《唐山大地震》里当着观众面放声大嚎的表演,至少高108个档次。但是,这是演员的事,把戏演好,天经地义。《归来》中的戏,确实感人,但确是空心箭。

首先,通常戏剧中,角色要想让人感动,首先是先得让观众熟悉、认可并喜欢这个角色,然后当这个角色落难或者痛苦甚至挂掉时,才有催人心碎的力量,鲁迅所说的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毁灭前得先得有“美好”,就是这个道理。比如《无间道》里的人物,每个人物都立住了,让你记住并喜欢了,然后他们一个个挂掉,无论是杜汶泽还是黄秋生,或者曾志伟和梁朝伟,每个人物挂掉的时候,你才会感觉心里有疼,才有悲怆感,上来就死人,没人会感动。所以,想玩悲剧必须得遵循这个艺术规律,即要先“立人物”。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作品上来就是展现人物痛苦,那么只是在博取观众的同情心,那就好比在看灾区里受难的人们,你与他素不相识,看到他的“惨“,你也会伤心落泪,但这可不是戏剧,更不是艺术。

《归来》上来就是陆逃出来,陆是什么性格?为什么逃出来?他为什么做了“反常”的事?戏剧的冲击力统统没有,上来就是一个逃犯要回家找女人私奔,观众如何建立认同感?起初看预告片,还以为是《兄弟》里宋凡平的故事,结果一看,只是一个越狱要回家的人,其他的一概没有,服了!

其次,所谓看戏,观众看的是戏,啥是戏?说白了就是有事件,有冲突。举一个张大师老同学的陈大师的作品《霸王别姬》,就是大事件中有小事件,人物始终处在戏剧冲突之中,戏只有引人入胜,人才能扣人心弦。二者密不可分,否则《归来》陈和巩用高超的演技令人动容,却始终没有在戏剧冲突之中,用两个空置人物的内心疼痛与哀伤来蹂躏观众的心灵,这是演员的胜利,而不是导演的胜利。导演应该发掘并创造剧本中跌宕起伏的冲突,进而把人物丢进冲突中去展现,除非导演想创作的是一部温文尔雅,娓娓道来的故事,来表达这就是作者所理解的生活常态或本质。

然而,《归来》事实上只有一个“冲突点”,那就是老太太失忆了,老头想各种办法,一个多小时就在讲这么一件事,即使我们一脚踢开可看性的元素,《归来》也似乎并不是想做一部淡雅如茶的电影,因为在片子的后面居然又翻出了一个新的冲突“方师傅”的事件,方师傅到底因为什么又对冯婉瑜做了什么?这样强烈的冲突点,为何要在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片子末尾被提起?而事件的来龙去脉全部提,只留下一个没有打出的勺子和家庭妇女响彻胡同的咆哮,这个单独的小事件,在全片中存在的结构和思想作用到底是什么???
好吧,说回正题吧。这问题显然出在对于电影具有话语权的张大师身上。

或许张大师的摄影出身,才是问题的关键。
因为摄影,在电影创作中,非常重要,不仅涉及美学,涉及技术,还涉及镜头和调度,涉及表现人物内心和情绪,所以真正的好摄影几乎控制着每个镜头的质量。
但是,摄影眼中的镜头都是单一的,而导演比摄影“高”的地方,在于对于整场戏和整部电影情节和主旨的掌控与理解,说白了,导演在戏剧和文学的根基,才是调控整部影片故事与情感的决定性的力量。

所以,当张大师依托于中国当代文学一流名家作品而不伤筋动骨改编事,故事的核心是硬的,是立得住且深刻的,比如《红高粱》《大红灯笼》《菊豆》,也比如直接翻拍的《雷雨》的《黄金甲》,而当张大师十分自信地大刀阔斧改造文学骨架而建立剧本时,戏剧和文学的薄弱变暴露得一览无余,比如今天丝毫没有冲突力量的《归来》,也比如他或许未曾深入考虑过主旨的《英雄》,所以他拍出《十面埋伏》和《山楂树》也不足为奇。

张大师其实是电影美学大师,《英雄》《黄金甲》《有话好好说》从画面和镜头上,我觉得真的是牛逼闪闪,不好好学学都对不起人家的才气。但在电影叙事上,故事的张力与场面调度的创意,其实是张大师的短板,其实这才是导演最核心的技术基础。比如结尾“很多年后……”的字幕出现,如果用画面中一个桌子上的东西变化也能交代出来,也比直接上字幕还“巧”一些,或者用地面上同样是两个人的影子起,镜头摇起,两人已经老态龙钟之类,怎么也是好过直接上字幕的吧?所以,而懂画面却不懂戏剧的张大师,放下场面和色彩这两把板斧后,就如同双枪老太婆自断两臂,相当于武功尽废。

不厌其烦地说了这么多,说的都是从戏剧的角度,《归来》存在怎样的问题,其实还没有说到《归来》的本质。

让我们心平气和地来看故事背后的指向性。
陆焉识饱受肉体和心灵的重创,且不说“改造”中的苦与危险,单就“家庭伦理剧”本身而言,他遭遇的多年与家人分离,爱妻失忆,女儿举报……这些让人心碎的痛苦,在电影《归来》中,悄然都被他对老婆矢志不渝、痴痴不忘的爱所掩盖,所有的疼痛与伤害都已经成为昨天进而被顺理成章地稀释,他与那个疯狂透顶、血雨腥风的世界,他与那些曾经残酷无情、凶神恶煞地伤害他与家人的肉体与心灵的人形魔鬼,在一天天的平凡日子里,在两位老人对面不相识的纵横老泪里,悄无声息、水到渠成、天经地义般地达成和解……

电影《归来》,如果从艺术的角度,只是一次几乎零剧情的苍白故事中的表演艺术家感人至深的双人秀。
电影《归来》,如果从大众传播和接受的角度,这作品其实就是一颗催人泪下的烟雾弹。
在滚烫的泪水背后,电影与伤疤相安无事,铭记与遗忘混为一谈,安抚与慰藉歃血为盟,谅解与杀戮狼狈为奸,巨大的烟雾到底掩盖了什么?
电影院里那些天真的孩子们,将永远不会知道。




                                           有肉吃跟着你
                                            2014-5-12

 3 ) 归来没有讲出的故事

前几天才看了《归来》,不算坏。是《幸福时光》和《千里走单骑》的水平。
这个简单到一张纸就可以写完的故事,拍成电影,吸引人看下去,说明导演还是有功力的。

看完也许有人会问:结束劳改后的陆焉识真的可以那么一往情深的爱他已经有点儿精神病的冯宛瑜吗?问这个问题的同时,这部电影的B面就开始了---这就是导演的用心之处。

电影对于苦难,一点儿也没涉及,对幸福也一点没涉及,他拍的是日常。瓶瓶罐罐,洗菜做饭,喝茶聊天。
但草蛇灰线,时时处处又都在暗示你那没有拍出来的故事,像《红楼梦》,表面上是大家庭的生活,可是读完仔细想想,字面的背后,惊心动魄,比恐怖小说还要恐怖。

最集中的当属读信和看照片,弹钢琴也是。从这些照片,信件,钢琴,你可以勾勒出他们的爱情,他们的生活,他们曾经是多么幸福美满甜蜜。这些补白完成,你就能回答一个问题,为何他们二十年不见,仍然可以如此相濡以沫--这就是爱情,以毛泽东为首发起文革的这群土包子,是不懂这个的。一辈子也没尝过爱情的滋味。

在这部电影里,张艺谋再次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克制的抒情,举重若轻,将苦难和眼泪尽量朴素的讲出来,这种节制和压抑,令人心酸,当我看到陆焉识找到旧同学(陈小艺饰)借照片时,女同学告诉他,照片中的余大卫自杀了。陆焉识听了默然。黯然。没说什么。

他为什么自杀?这一句话的份量有多重,现在的九零后零零后不会明白,八零后也好不到哪儿去,中国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善忘,忘记历史。等这批老人死掉了,这段历史可能就真的湮没。

余大卫,我们从这个名字就能想象,这是一个留洋回来建设祖国的留学生,和陆焉识一样,照片是他们一起的留影,像余大卫,陆焉识这样的人,是不会像郭沫若这种人一样做走狗留学拍马之辈的。他们肯定不服气,看不起毛的政权,看不起工农兵,面对荒唐的世界,充满嘲讽与抗议,然后被劳改了,而且是十年,可以想见『罪孽』之深重,钱钟书也不过三五年的干校。陆焉识是劳改,捉拿时当重犯一样--而他不过是个戴眼镜的知识分子,文弱书生而已。

在那个非常时期(从影片判断,应该是66-76的十年,他全赶上了,也许文革前的土改,镇反时他的厄运就已经开始)能活下来的人,靠的是信念,相信自己的年纪和身体,能撑到毛死,运动结束,一切回归正常。除了信念,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亲情,爱情。运动结束,自己的生活能重回正轨,才值得坚持下去,如果恋人朋友,妻子儿女和自己划清界限自保(是那种真正的决裂,大难来临各自飞那种),伤害太深,刚烈的人,也许会觉得活着无意义,在百般羞辱,群鬼当道时,稍微松懈,就自杀了。老舍就是这么选择的。

从读信中看出,陆焉识显然是个以柔克刚的性格,豁达乐观,坚持原则,和原则过不去,但不会和自己过不去。除了这些性格因素,还有就是火车站送别,他没有绝望,因为他知道妻子还在等他,妻子相信他,理解他支持他。所以劳改时他心态积极,写东西鼓励自己活下去。他活下来了。

全戏拿捏最好的两幕,其一是:陆焉识第一次回家。陈道明演的也好,很真实,那种喜悦,热烈的思念,十年未见的离别苦,压抑的泪水,一下子出现在一个普通的场景里。这一幕巩俐倒是不需要特别的表达,她已经不记得陆焉识的样子。另一幕是陆焉识弹钢琴,这一幕里,压抑了二十年的泪水终于喷涌而出。到此为止,就算冯宛瑜至死都认不出他,也不重要了。

不怕得罪人的说一句,这电影不是拍给年轻人看的。
这其中的沧桑,这里的细微末节,要想真明白,还要好几年。

有人不满《归来》这部电影自我审查,删减或者根本没有拍比较敏感的部分,但是戴着脚镣跳舞未必是种束缚,条件作文反能更显才华。我不是鼓吹电影审查制度,而是说张艺谋找到的这种表达苦难与浩劫的方式,这种角度,这种叙事,的确是大师风范。说到审查,影片中举着语录本大唱语录歌的场景,在中国,真的已经是很大尺度了。

希望这部点影可以引发更多的思考,希望那些希望回到毛时代的人,不要忘记过去。一个原本美满幸福的家庭就这么毁掉了,打碎这美好而成的一出悲剧,又在人的坚定信念和忠贞的爱情中开出花来。






 4 ) 似曾相识的《归来》,不曾相识的陆焉识

    2011年12月3日,严歌苓老师带着《陆犯焉识》来到北外拾光宣传。那年我大三,熬夜赶着看完了书,和她对谈的时候激动得舌头打结——那可能会是未来十年我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没有什么比和心目中的头号女神面对面交流她的作品更让人欣喜的了。
    2013年7月18日,张艺谋导演的《归来》通过剧本审查,在公示的”备案结果“里赫然列道”修改后同意拍摄(补)“,我激动得连转了N条微博,我爱的原著、我爱的编剧、我爱的男主,连配角也是一水儿大咖,似乎透露着一种“非精品”不可的决心。

    这并不是一部好拍的作品。
    诚然,严老师的文字依然透出很强的画面感,读者都可以直接在阅读中脑补人物迭送和空旷的长镜头,但其中却有太多细节,在掌握话语权的人眼里,是讳莫如深的。
    那时候严老师说,大家都说她善于写女人,所以这次的中心,是以她祖父为原型的”右派知识分子“;大家都说她的作品很好卖出改编权,所以这次她挑战自己,写一个拍起来很有风险、因而可能不那么好卖的故事。
    这本书在豆瓣上打倒了8.7分,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被那种”不爱后的爱、不自由后的自由“折服了。我连看了两遍,被震撼得哭不出来,也没法向人准确描述自己为什么受到这么大震撼,只能不停地推荐,怎么概括都觉得辜负了这个名叫陆焉识的传奇。

    近一年的期待,随着斯皮尔伯格“哭了快一个小时”的称赞,和内部试映上对明叔“工于此种老生戏”的感叹水涨船高。我有幸提前观影,却发现自己难以下手评分。——作为原著党,我失去了一个客观评价电影的良好心态。
    看着不像陆焉识的陆焉识,不像冯婉瑜的冯婉瑜;看着老谋子分明憋了一股子劲儿,却只能小心翼翼旁敲侧击,有力没处使的呈现方式;我第一次作为一个观众,感到了窘迫。

    《陆犯焉识》的内容简介是这样的:
    陆焉识本是上海大户人家才子+公子型的少爷,聪慧而倜傥,会多国语言,也会讨女人喜欢。父亲去世后,年轻无嗣的继母冯仪芳为了巩固其在家族中的地位,软硬兼施地使他娶了自己的娘家侄女冯婉喻。没有爱情的陆焉识很快出国留学,在美国华盛顿毫无愧意地过了几年花花公子的自由生活。毕业回国后的陆焉识博士开始了风流得意的大学教授生活,也开始了在风情而精明的继母和温婉而坚韧的妻子夹缝间尴尬的家庭生活。
    五十年代,陆焉识因其出身、更因其不谙世事的张扬激越而成为"”反革命“”, 在历次运动中,其迂腐可笑的书生气使他的刑期一次次延长,直至被判为无期。这位智商超群的留美博士由此揣着极高的学识在西北大荒草漠上改造了二十年。精神的匮乏、政治的严苛、犯人间的相互围猎与倾轧,终使他身上满布的旧时代文人华贵的自尊凋谢成一地碎片。枯寂中对繁华半生的反刍,使他确认了内心对婉喻的深爱。婉喻曾是他寡味的开端,却在回忆里成为他完美的归宿。
    “文革”“结束后,饱经思念的陆焉识和冯婉喻终于可以团聚,然而回到上海家中的陆焉识却发现岁月和政治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他再也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位置:一生沉沦、终成俗庸小市民的儿子一直排斥和利用他,才貌俱佳、终成大龄剩女的小女儿对他爱怨纠结,态度几经转变,唯一苦苦等待他归来的婉喻却在他到家前突然失忆。
    但到了《归来》,故事只成了一句话——“文革结束后, 饱经思念的陆焉识和冯婉喻终于可以团聚,婉瑜失忆,陆焉识想尽办法也没能让她想起来。”

    失忆这种被玩烂了的梗成了作品的脊柱,于是我们看到了一部老年版的韩剧,纵然里面填充着再多再丰富再细致的时代底色,都显得那么苍白。
    原本性格复杂饱满让人又爱又恨的陆焉识,成了一个一片丹心的痴汉,他保留下来的个人标签只剩下了“一个被打成右派的教授”,
    他引以为傲的多国语和一手好钢琴(他风流倜傥的资本),在电影里变成和医生交流时关于“déjà vu“(法语:似曾相识)一词的发音纠正和唤醒记忆的一支钢琴曲。
    这样的删节,带着很强的”被指导“的气息,”修改后同意拍摄“七个字,简直活生生拆掉了一个故事。就像名字变化中提示的那样,《陆犯焉识》已经不在是一个人物白描,不再追求严老师口中的”个体放在大环境(文革)里所体现出来的厚度“,而变成”归来“二字的命题作文,重点不是人物、不是故事,只是一种情怀,一种家、一种大爱,一种日常的宽恕、理解、退让和磨合。
    或许但我看到行内人”团聚的时刻“和”回家的感受“还有“家人都在等你,你走不远”的感慨的时候,就该意识到——原著党当不得,老谋子很诚实地已经在宣传词里告诉你,这个故事只是“生死离别,旷世之恋”而已。

    花了浓墨重彩要捧给你看“情真意切”,却因为大背景闪烁其辞,显得如同空中阁楼一般没有说服力。如果想要的是没有心理戏的父慈子孝,那么还不如拍个传统美德的宣传片。
    旧时代气息伴随着陈木家具,“相信组织”、《红色娘子军》等等标志性的概念扑面而来,配角的呈现都很卖力,但都是脸谱化的印记。如果想要的是正史口味的红心向太阳,还不如再多上一个“疗程”的党课。
    张慧雯确实很漂亮,芭蕾也跳得不错,表现要强的泫然的情绪,总是让人心头突然一软。但如果要的是多才多艺的女郎影像,各国女团idol欢迎你。
    明叔在片中三个造型,哪怕蓬头垢面都帅出了新高度。微表情精当,台词和内心戏都再次证明了他属于“站在那儿就有戏”的顶级老生。但如果只是来花痴明叔的——唔,如果目的是花痴明叔,倒还值得一看。

    比起《陆犯焉识》,《归来》骨子里更像是宁静温和的《平如美棠》。
    “文革不是不能拍,但不能拍得太黑暗。”大概就是一个悖论吧。所以“方师傅”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存在,到底做了什么,到底和婉瑜交换了什么,在影片中成了“不能说的秘密”。老谋子费尽心力把观众的视线引道一对年迈夫妇的深情上,不是不能引发感动,只是这感动太过寡淡,丧失了原作的精华。连西北大荒漠的改造都被缩略成“西宁”一个只提过两次的、不痛不痒的地名,就不能再期待可比于《围城》的婚姻困境,可比于《肖申克的救赎》的囚牢之困和越狱之行,可比于《荆棘鸟》的隔代矛盾,可比于《绿洲》的前科人员社会融入问题。
    这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能让故事活起来,有凡人才有的、美丑共存的真实感。陈道明说老谋子在这部片里做到了”专注“,其实不如说是抽取了单一概念,告诉你”这是爱!“”这是家!“”这是亲情!“——氧气浓度过高人都会醉氧,这种纯粹到不真实的概念,很难打动人。

    改编无论是不是老谋子所愿,都已经走向了同人续作一般的风格。
   从这个角度上看,他从严歌苓手上最终买走的,只是“陆焉识”和“冯婉瑜”这两个名字罢了。

==================================================
【建议您有时间且想说什么的话,不妨爬爬评论高楼再回复。希望我们都能正确表达看法,不带妄言,求同存异。】

 5 ) 避重就轻的故事不是好故事

   聊聊《归来》的剧情和剧作


  几乎身边看过《陆犯焉识》原著小说的亲都说电影改的不好,但是在阅读不易的年代,大多数的朋友仍然对《归来》给予了正面的评价。我没看过原著小说,也没有通过百度了解原著讲了什么,因此尚无从做比较。但是我想,不论小说讲了什么,有多么优秀,作为文学改编的电影,还是按照电影去衡量吧。
  
  妄断前问了自己两个问题,一是自己的年龄和阅历是否足够对涉及文革和历史的《归来》品头论足,二是评价的标准是什么,评价张艺谋的电影是否应该高于对一般电影的要求?或者引申一步,究竟是用《三枪》《黄金甲》的标准还是《活着》的标准?本文可能写的稍显尖锐,我想对张导演还是应该严格要求,毕竟他有着别人无法企及的电影资源吧。
  
    整体而言么,我认为《归来》虽然呈现出了整体较高的制作水准和一些亮点,但仍是一个避重就轻夹杂平庸的电影,看似贴着历史和文学的华丽标签,却是春晚小品的故事档次。因缺乏必要的前情铺垫,主角的动机是如此单薄刻意,彼此的爱情付出毫不感人。而念白夹杂回述式交代信息,到片尾主角的个性化形象也没立起来。占据电影主体大部的“失忆”故事线曲折和推进不够,大段情节拖沓重复。本应穿插其中的女儿副线更是扭捏造作,如同花瓶。

  《归来》的剧本显然是下了心思的,但是这些心思最后能呈现出多少却成了问题,先不论电影前半部分显得过于刻意和巧合的出逃相逢段落是否合适,倒是占据电影主要内容的唤醒记忆显得毫无层次和进展。也许从剧本安排上来说,主创还是努力让这部分显得工整,可以看出唤醒记忆不同方法还是有着递进式层次的,从简单初级的找组织,到能够补充人物信息的弹琴,最终到能调解矛盾让女儿回家,并释放自身感情的念信手段,应该说剧本上还是带有工巧气息的。

  只可惜,由于《归来》整体的叙事节奏过于舒缓,导致全片段落之间缺乏节奏,让埋藏于故事深处的叙事递进没能很好呈现,在电影效果上,尽管又是弹琴,又是念信,又是找组织作证实验了一个接一个的新办法,但是对于渴望故事的观众来说,大多是无效而漫长的重复罢了。

  故事的主线是陆焉识耐心而细致的唤醒妻子记忆,但是电影却没能很好交代这两人的前情故事,一来是没能用有说服力的手段说明二人为何不离不弃,二来在人物形象上也缺乏具体的个性特质。爱情是鲜活的人和人的互动,被忽略成了有符号意义的右派和妻子,因为缺乏个人化色彩,虽然陈道明和巩俐演的还不错,但是却很难打动人。

  也正因为二人的情感和个性缺乏基本的交代,反而拖累了他们对历史和某一群体的代表性。没有了爱情的鲜活,这让开篇文革内一场逃亡与抉择的车站相会变得轻飘飘,更让陆焉识归来后一系列唤醒妻子记忆的举动显得过于能动。一根筋和符号化和历史感可能是张艺谋自己的人物观,但历史感是什么,是大时代中无数个个人命运的汇总,忽视了个人,历史也就跟着打了折扣。
  
  主线的单调实际上是可以依靠副线来弥补的,也就是《归来》中女儿丹丹的线索。可虽然打着最新一代谋女郎的噱头,但是丹丹的情节在电影中十有八九是多余的。除了跳舞的政治寓意和符号化段落外,女儿几乎没能对电影起到正面帮助,整个人物从定位到性格都是扭捏和别扭的。电影开场和几乎未曾谋面父亲第一次相遇,女儿是如此的大义凌然,跳跃到文革后的车站相遇,女儿又如此善解人意,人物显得割裂且不可信。要知道,伴随着十年浩劫和残缺家庭长大的女儿,仿佛没事人一样的长大自愈不显得太一厢情愿了么。按照开篇的人物关系和身份的设定,女儿应该是心有不甘,对父母的哀怨甚至大于关爱,尤其是和父亲的陌生与疏离,这种极具人性的矛盾和痛苦都被避重就轻的处理掉了。在《归来》的创作资源下,我想这绝对不是失误,而是一种贯穿始终的态度使然吧。

  作为一部回叙文革的历史与人性大作,“避重就轻”的态度实际上也是《归来》最大的问题。对文革和人性的反思是否会导致审查未过电影流产我们暂且不谈。简单举一个本应在电影高潮段落的处理例子——当面对爆发的父亲,丹丹试图用一句“我还小,他用饭勺打我妈”来避重就轻尚能理解。可经历了生离死别流放二十载的陆焉识,对妻子唤醒记忆未果,家不家情不情,终于了解到了方师傅真相的时候。一个背负沉重人生的中年人意识到妻子所遭受的精神苦难,断然不会之身去找方师傅讨要说法,更不会拿着一把铝合金饭勺。

  即使我们忽略掉理性和隐忍以及诸多不合理,难道饭勺都攥在了手里就会因为对方也被抓了就算了吧而让积淀的矛盾烟消云散了吗,难道迟来的正义就不需要彰显,什么事情都一竿子甩给历史了吗?这是避重就轻,关于流放的苦难被用“看见了龙卷风”遮掩过去,还是避重就轻。通篇的避重就轻,恐怕也只能解释为张艺谋作为体制既得利益者自己的价值观吧。我相信无论是否经历过那段历史的观众,只要有着切实的巨大悲伤和痛苦,一定不会这样去想。
  
  最后还是信口说几句《归来》的故事假设吧。做不到直面历史,至少应该直面人性,在电影开篇的逃亡段落前增加必要的铺垫,交代陆焉识是谁,他对妻子妻子对他的感情基础。也交代清楚陆焉识为什么值得观众和妻子去信任,同情和关爱。

  扔掉雨夜楼梯那高高在上的上帝视角,无论是以陆焉识的主观视角切入农场逃亡,或者更加生活化的讲述相依为命的母女二人都可以。当情节推进到文革后,最大的改动一定是来自于女儿丹丹的状态,丹丹对父亲的情感应该有个渐进式变化,而中间的重要节点最好能够和失忆的主要线索达到统一。陆焉识唤醒妻子记忆的方式和段落应该清晰简洁,尤其注意起伏节奏。在故事的后半部,应该努力区分出幕的蜕变——当陆焉识认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仍不能唤回妻子记忆的时候,他在动机和方式上应该有着明显的蜕变。如果坚持用现在这种开放式悲情的结尾,在情节处理上应虚实结合,抓住时代感和周围人心态的变化,倘若这样,《归来》可能会更能打动人吧。
  
  
  

 6 ) 永不归来

  永不归来
  
  抛开过高的期待与要求,《归来》还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的,至少可以平静的讲述一个故事,不再靠浓烈色彩或是花哨特效,巩利的眼神中也重新泛出《秋菊打官司》的倔强来。
  
  不过相比原著,这几乎已经是两个不同的故事了。
  
  原著的时间跨度从三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讲述了一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及其家庭半个世纪的变迁。
  
  没看过的原著的人以为像电影中的女儿出卖父亲,爱人相见不相识已经够惨了,看过原著才会明白电影真是太光明温暖了。
  
  原著中陆焉识和冯婉喻是包办婚姻,年轻的陆焉识觉得自己和冯之间完全没有爱情,所以结完婚就跑去美国风流,让冯守活寡,回来之后,对冯的感情也只有“可怜”而已,但冯却完全认命,觉得陆对她的一点点好都是恩赏,为了讨陆的一点欢心,变卖了祖传的珠宝给冯卖了块金表,但陆却一点也不喜欢。
  
  后来抗战爆发,冯一个人迁去重庆教书,在重庆又有了“爱情”,冯留在上海给他照看继母和子女,苦苦支撑一个家,饿的形销骨瘦,这简直就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看到这,你能把风流的陆公子和电影的深情好男人陈道明联系起来吗?
  
  陆焉识真正觉得自己“爱”冯婉喻,是在解放后被打成右派判处无期后,在残酷的流放青海的生涯里,越来越觉得思念冯婉喻,他开始认为自己是爱冯婉喻的。
  
  可是读到这我却疑惑了,这是“发现真爱”,还是因为他已经一无所有,冯几乎是生命中唯一还对他好的人,如果这是爱情,那么为何当初在一起时却毫无感觉呢。与其说是爱,倒更像是生命中只有剩下了这唯一的寄托,可以给他勇气活下去,甚至逃亡的力量。
  
  在陆漫长的流放时光中,一遍遍对过去的回忆中,那些当初对包办婚姻的厌恶,无爱婚姻带来的精神苦闷,与随时可能被饿死冻死的艰苦环境相比,真是无比甜蜜的回忆了。所以陆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情调被连狼都饿疯了的大草原真正的改造了,他认识到了以前的自己是多么的“无病呻吟”“不知感恩”,当着教授,住着三层洋楼,拿着一月三十斤米的“高薪”和海外亲人汇款,却还认为自己没有精神上的自由,他要追求“独立的自我”,结果把“民主人士”和左派全得罪了,抗战时不按“教材”上课坐了国民党两年牢不知教训,抗战后又写文章讽刺“接收大员”们,左派人员来争取他了,他偏又自命清高的说“我和你们不是一路人”,到最后打成右派给判了三十年,还和法官辩论要求在判决书上写“永不加刑”,结果给改了死刑,被推上万人公审法场的时候,还要嘴硬说“我自己走。”
  
  这种“顽固不化”“死要面子”等到他在大草原大饥荒中熬了十几年后已经荡然无存,那时他为了去看有自己女儿一个影头的记录片拿冯婉喻当初给他买的金表去行贿,在雪地里和狼打滚,被冻的全身的皮都扯掉了,为了活下去他什么都能忍,“越是活下不去越想活”,在脑子中默写了几十万字的书稿和信件,一边是肉身的极度卑贱,一边是灵魂上痛苦刺激出的狂野才华,直到这时那个动不动觉得“没有自由”“精神苦闷”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才真正成为洞悉了人性和世界的真相的天才,饥荒,狼群和子弹都消灭不了他,装疯卖傻二十年,上演史上最不可能的大逃亡,穿越无人区从青海跑回上海,顺便还在路上“拐骗”了一小女孩作掩护,就为回上海吃碗阳春面,躲在远处妻儿一眼然后就回去自首了。如果拍这一段简直就是《Mission: Impossible V》,《越狱》弱爆了!在经过广阔天地冰刀霜剑改造过的知识分子面前,007又算个鸟啊!
  
  原著中陆焉识是自首的而不是被女儿检举的,这也是原著中少有比电影更“相信人性”的地方。但电影中删去了儿女们如何把归来的父亲当老佣人使唤,想占他的房子,最后谁也不愿赡养他那些“一地鸡毛”的琐事,只留下了陆焉识和冯婉喻相守却不相认的感人情节。
  
  但我仍然怀疑,原著小说中,陆焉识和冯婉喻真爱过吗?又或者他们所思念的对方,不过是他们幻想出来的那个支持自己活下去的“念象”。
  
  一深想更觉可怕,这或许就是最后冯婉瑜认不出陆焉识的真正原因,因为前半生她并没有得到过真正的爱情,陆焉识也从来没有给过她,他对她的只有前半生对一个“可怜女人”的怜悯,和后半生对一位“唯一亲人”的依赖。
  
  冯婉喻就这样作为一个悲剧女性这一生都为“陆焉识”这个名字而活着,等待他归来是她生命的意义,当他真的回来了,她却失去了这个“幻梦”,真正的陆焉识和那个停留在二十年前记忆,并通过二十年来的幻想不断美化的年轻才俊的他相距太远,她的潜意识中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在我想来,如果两人真的相爱,不论脑子坏成什么样,相见的那一刻记忆立刻就会回来,谁会忘却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世上最远的距离,并不是我爱你,却已经认不出你。而是我以为我爱你,其实我已经把你忘记。
  
  对冯婉瑜来说,她爱不爱陆焉识,这问题毫无意义。因为她都一样会去车站接他,一次又一次,那是她活着的意义。爱与不爱,不过是年轻人才会为之纠结烦恼的无聊问题。
  
  在那个离乱承合的大时代里,人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活下去的理由,而爱与自由,实在是太奢侈的东西了,以至只能欺骗自己说:其实我是爱过的,有一个人在远方等我,虽然,我已经忘记了他(她)的模样。
  
  在原著中,冯婉喻死去后,陆焉识再次回到了草原,那个他曾经不顾一切想逃离的地方,成了他最后的心灵归宿,回到那里,他终于可以放下一切,得到真正的自由。
  
  其实我也宁愿相信,他们是有真爱的,这样这个故事就不会那么冷入骨髓的悲凉。因为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其实都不会太去思考爱与自由的命题。想的太多,就难免变成陆焉识,“生在福中不知福”的痛苦着,挣扎着,一直到把自己折腾到脱皮断骨,毫无尊严。还有他的女儿丹珏,带着遗传的高傲与才情,最后却也不得不屈从于毫无浪漫的现实,仿佛就是一代代人无法摆脱的宿命。
  
  归来的是陆焉识,永不归来的也是陆焉识。二十年前的那个狂傲清高自以为可以笑谈世事的陆焉识,三十年前祖屋中咬着耳朵和她轻轻说话的陆焉识,五十年前初见时让少女冯婉瑜嗅到气息便脸红心跳的陆焉识,早已被大浪淘去,被风沙改造,被时光掩埋。冯婉瑜是对的,“你不是陆焉识。”她能作的,只有在车站举着写着他名字的牌子,一天天的等,直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
  
  
  
  
  
  
  
  
  

 短评

刚看完。。演员的表演已经尽力了,可惜的是,活着的张艺谋没有归来。

6分钟前
  • libido
  • 还行

门一直留着,锁住的是记忆。与其说是选择性失忆,不如说是文革创伤后遗症,用小人物的隐忍去反思大时代。坚守等候、保有归心的爱是大爱,结尾铁栅栏隔断的定格意味深长。尽管是一套再平淡不过的电视剧拍法,流露的却是老谋子老来平和的心境。这种片该用胶片拍,追求高清反是背道而驰—因为更像电视剧了

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似曾相识焉归来

12分钟前
  • 吴松张
  • 推荐

点映归来:看后给人一种平静,在快节奏都市生活中放慢脚步一样。没有去深入剖析大时代变迁人处境变化的反思,而是以缓缓步入的方式给当下观众讲述一个动容亲情和爱情的故事。场景搭建年代回忆感强,钢琴伴奏虽然出现不多,每次响起都很好的为剧情服务

16分钟前
  • 阑珊寻影
  • 推荐

我觉得挺好啊,比山楂树正常多了,起码这俩主演能撑起来,煽情也在可接受范围内。年代感不必说,光那些个变焦镜头就够伤痕了...小说大部分前情都已砍掉,只留下形式简洁的尾部,文革版初恋50次。两句渔光曲好过所有抻嗓子的“啊啊啊”。戛纳重看,采了十几个老外,无一差评,还有个法国佬当场泪崩!

19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唉,张艺谋拼了命做减法,倒头来还是一股浓浓的做戏感。基本上在看片的过程中一直脑补尔豪帮可云找回忆的桥段。

23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岁月静好,一去不返;归去来兮,唯有不复蹉跎,爱存留,唯咏叹。

24分钟前
  • Andy
  • 力荐

陪伴是最好的爱。

26分钟前
  • 一只毛阿毛
  • 力荐

巩俐奉献了从影至今最感人的一场表演,张艺谋在商业与艺术中间找到了最平衡的一点。拿这片跟活着比的可以洗洗睡了,这片对应的是我的父亲母亲,它们的背景都是历史的错误改变了爱情的轨迹。我的父亲母亲讲的是漫长的追逐,归来讲的是漫长的守候。很感人,润物无声的那种。

27分钟前
  • FrancoisG
  • 力荐

最喜欢车站约见一场戏,乱世频仍,王佳芝一声“快走”犹未绝于耳,冯婉瑜“快跑”又频频响起,哀艳不及,而沉痛过之。除了最后一幕,时代还原度甚高。民族失忆题材能过审,实在意外。

31分钟前
  • zitsunari
  • 推荐

两颗星给演员,不包含新的谋女郎。一颗星给一个桥段,巩俐要求陈道明给她念信,按普通编剧写肯定就是很兴奋,接过信说好啊!这时陈道明说:方便吗?三个字一问,一个知识分子的分寸感就出来了。好与坏,高低立判。

35分钟前
  • 老袁
  • 还行

她生活就只有4号和5号两天;他自己弹自己的钢琴,拆自己的信箱,读自己未寄出的信。111分钟又短又长。推镜头的代入感。陈道明的克制隐忍、巩俐的巅峰表演。历史的厚重,时代的悲歌。

38分钟前
  • 渡口无边
  • 推荐

婉榆,婉榆……展博,展博……

42分钟前
  • 独唱团
  • 力荐

“她什么都记不住,就记住了我的不好” 中年文革版《初恋50次》+《忠犬八公的故事》+《朗读者》+《再见列宁》+《恋恋笔记本》…没有《活着》式大气,却有《我的父亲母亲》式细腻深情。那样纯粹而伟大的爱情只存在于那个年代,正因为我们缺失,才会如此动人。

44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1,老年爱情小清新,廉价,催泪。2,跪着把钱挣了的同时就不要再想把名捞回来了。3,说需要生活积累的,更多是因为本身拍得太表面。4,别说什么平静,片中唯一平静的只有陈道明的表演。5,如果说这是营销账号的煽情贴改编,我也信。6,这么多年,我们还在谈论张艺谋,本身就挺泄气的。

46分钟前
  • 文白
  • 较差

原著粉表示:陈道明就是陆焉识,很赞。巩俐演技很好,但她不是原著中的婉喻。张慧雯也很好,她也不是原著里的丹钰,甚至名字和年龄设定都不一样了。所以把《陆犯焉识》改名为《归来》是很对的。电影更像是张艺谋巧妙的套着陆焉识讲了一个他的故事。看小说我曾泪流满面,但电影不能。

50分钟前
  • kakakarl
  • 还行

斯皮尔伯格“哭了一小时”没骗人,整个被勒着脖子看完,出来人跟脱水了一样。大概是审批尺度的极好呈现了。不疾不徐的中式爱情,被时代裹挟,呈现出两面。冯陆之情,是面对观众的一面,奋不顾身不离不弃都十分直观。方师傅家女人那句“孤儿寡母”,却只投下了些许阴影,让人看得见。好人恶人,没有多明

51分钟前
  • 蘑菇在移动
  • 推荐

这片子不是差,是俗!既然是要拍老年版【初恋50次】,何必改编这本小说呢。这回片子拍的倒是很严谨,问题出在平庸的主题、叙事切入点和价值观,结局的处理其实想法不错,可惜从第二幕开始剧本除了冗长毫无技巧性可言,从头到尾都是平铺直叙,叙事的层次感、伏笔反转和角色塑造都做得很差。★★

5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把我妈看哭了,暂时转移了她对我找不到对象的担忧。四星好评!

55分钟前
  • Dr希鲁鲁克
  • 推荐

如果能将陆焉识在戈壁上逃跑的惊心动魄拍出来,能将劳改营里的人间惨状拍出来,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足以超越《活着》了。而现在这个家-传达室-火车站三点一线的版本,则简直就是一出陈道明版《朗读者》加《初恋50次》。

59分钟前
  • 扭腰客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