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之外

剧情片法国2019

主演:文森特·卡索,勒达·卡代布,海伦·文森特,阿尔班·伊万诺夫,凯瑟琳·蒙切特,弗雷德里克·皮耶罗,苏丽安·卜拉欣,琳娜·库德里,阿罗伊斯·索维奇,海迪·布奇纳法,Bryan Mialoundama,Benjamin Lesieur,Marco Locatelli,Djibril Yoni,Ahmed Abdel Laoui,Darren Muselet,Diong-Kéba Tacu

导演:奥利维埃·纳卡什,埃里克·托莱达诺

 剧照

标准之外 剧照 NO.1标准之外 剧照 NO.2标准之外 剧照 NO.3标准之外 剧照 NO.4标准之外 剧照 NO.5标准之外 剧照 NO.6标准之外 剧照 NO.13标准之外 剧照 NO.14标准之外 剧照 NO.15标准之外 剧照 NO.16标准之外 剧照 NO.17标准之外 剧照 NO.18标准之外 剧照 NO.19标准之外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5 00:06

详细剧情

  二十年来,般奴和马力克生活在一个不同的世界当中,那是一个属于患自闭症的儿童和青少年的世界。他们二人分别管理The Hatch & The Shelter两个非牟利机构,目标在贫困地区培训年青人担任守护工作,负责照顾一些被其他机构拒于门外的重度患者个案。这非传统的合作关系展现了非一般的人生。

 长篇影评

 1 ) 自闭者标准之外的未来:一些人有的选,一些人没得选。

因为他要为自闭症孩子创造一个有的选的未来,标准之外的未来。 那个未来是可期许的,可选择的,孩子们最后会离开医院,融入社会,达到自主自立。 因此,“正义之家”的理念是,无条件接收被社会抛弃的自闭症孩子。

《标准之外》是我今年4月暂时看到的最柔软的电影了。

如果没有更好的影片出现的话。

让我回到中学看《触不可及》的美好时光,果然是用一个导演,同一种温暖。

记得高中特别喜欢文森特·卡索,现在一晃都过去10年了,当时觉得他是法国最帅气的男演员,莫妮卡·贝鲁奇是意大利最漂亮的女明星。

后来听说他们结婚了,真是开心得不得了,就像听见最喜欢的男生和最喜欢的女生在一起了的开心。

一般讲弱势群体的电影我都会看一看,即便我的内心也不怎么坚强,很脆弱,但是还是会看,为的是多一份同理心。在现实中遇到与自己不一样的人,至少能不用异样的眼光去看他们。我不能说完全理解,这是言过其实了。

大概看过的,没看过的,都知道这是一部讲自闭症患者的电影。自闭症,我了解的也只是皮毛,想一想这也就是大概1970年代才被大众熟知的病症之一。而在1940年代之前,自闭症这个术语都没有出现。

你会发觉,这是一件多么晚近才被发现的事情。在它被发现之前,可能有无数的孩童已经经历过这一病痛,他们很可能被社会归为异常那一类。

即便在今天,在2020年,我们对自闭症患者的了解也是寥寥。自闭症不是一种后天的疾病,这一病症潜藏在婴儿的基因中,在出生之前就已经存在。现在还没有研究表明,哪一种治疗方法或药物对治愈自闭症有效,或许根本没有一劳永逸地治愈办法。

所以,陪伴和治愈自闭症患者的人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同理心。

这一点,父母都不一定做得到。

《标准之外》的感性在于,它比较细腻真实地展示了自闭症患者在一生中,或在人生的某一个比较长的阶段会接触到的人,像父母,医生,同龄人,护理人员等等。这些人如何融入自闭症患者的生活,引导他们去自主自立,这些人又如何看待和接纳他们,这些话题在影片中都出现了。

其中,一些人有的选,一些人没得选。

父母有的选,把一个有暴力和自残倾向的孩子送到救助站或医院。

最最不幸的,绝望的父母选择让孩子自生自灭或安乐死,最残酷却又最仁慈。

想让儿子约瑟夫安乐死的母亲

医院有的选,比较乖的孩子,或病情比较轻的孩子留下来;不乖的孩子,关起来或送回家。

护理人员有的选,如果被自闭症患者伤害了,可以辞职,可以反击,可以撒手不管。

可是,还有一些人没得选。

那些在标准之外的人,身处病痛中的人。

影片中主要刻画了两名患者,约瑟夫与瓦伦丁。

瓦伦丁有严重的暴力和自残倾向,会袭击护理人员,所以要时刻戴头盔。他无法用正常的话语和眼神表达喜爱。比如,他喜欢马,却无法摸马,十分严重的社交障碍。

无法正常行动的瓦伦丁

约瑟夫,已经过18岁,没有工作,坐地铁会重复按警报,时刻想打妈妈。

影片中比较触动我的是,约瑟夫在工作上基本无可挑剔,可征用他的老板还是辞退了他。给出的理由是,太麻烦了:

“我给他机会,已经很不错了。”

这里要提电影主角,经营“正义之家”的布鲁诺。

他本来有的选,却以极大的耐心和同理心,让自己没得选。

布鲁诺乐观积极,还有一点自创的幽默感。

说自创,或许是由于他经常和自闭症儿童待在一起,面对人稍显生疏,这时他就会用一种自创的幽默来化解尴尬。

为什么他没得选呢?

因为他要为自闭症孩子创造一个有的选的未来,标准之外的未来。

那个未来是可期许的,可选择的,孩子们最后会离开医院,融入社会,达到自主自立。

因此,“正义之家”的理念是,无条件接收被社会抛弃的自闭症孩子。

总之,这部电影很温暖也很感人,倒不是大悲大喜,就像有人在你最难过的时候,给了你一个拥抱,对你说,没事,一切都会好的。

是的,一切都会好的。

 2 ) 标准之外 良心之内

我接触过自闭症的孩子,曾经做义工,陪着自闭症的孩子们画画。电影中对自闭症的刻画,是百分之百真实的。他们会狂躁、他们会伤害自己,他们如同外星人,对于你所有的语言、行为既很难接受也很难理解。你需要充满耐心,如同解谜一样,试着慢慢找到一种可以和他们进行沟通的方式。2个小时的义工下来,我们很多志愿者都会觉得筋疲力尽。

我也接触过自闭症的家长,他们真的很痛苦,这种痛苦来源于患病孩子的治疗和照顾,来源于因此所导致的经济上的巨大压力,每一个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所需要的花费一年至少好几万,上不封顶。他们的痛苦更大的来自于,“孤独”。是的,自闭症又叫孤独症,不仅仅孩子是孤独的,家长的也是孤独。孩子的孤独来自于疾病,家长的孤独来自于社会。

因为社会对于自闭症缺乏基本的了解,所以有的人会骂他们的孩子是疯子、是傻子,是爸妈上辈子做了坏事,这辈子挨得报应。这种误解来自于社会,也来自于他们的亲朋好友。因为社会对自闭症缺乏基本的认识,所以很多地方的治疗都甚至没有纳入医保,更不要说对于疾病康复的补贴。

所以这部电影,在我看来,与其说是电影,其实比纪录片还要真实。真实的病童、真实的家长、同样也是那样真实的一群人,因为对孩子无私的爱,而放弃自己的爱情,投入自己全部生活的一群人。

电影的标题取的很棒,“标准之外”,那这个标准是什么,这个标准是由谁来制定的,这个标准本身是不是正确的呢?这一系列的问题,电影为你一一解答,同时导演也通过电影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尽管主角他们的场地在标准之外,他们的师资在标准之外,他们的财务状况在标准之外,但是,他们的善良、他们无私、他们的良心不在标准之外。良心,才是最重要的“标准”,同时也是最高的“标准”。

说到最近“人人影视”被上海警察查封,这也是一群无私、善良的人,一群游离在标准之外的人。他们也许破坏了所谓的标准,但是,他们守住了自己良心的标准。

那这件事到底是谁错了呢?上海警方依法办事,他们没有错。人人影视不求回报的造福大家,他们没有错。渴望了解更多的知识,看到更好片子的观众们也没有错。那么到底是谁错了?

追本溯源,最早那个在标准之外的,应该是那个为人类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盗火本身,是标准之外的,但是为人类争取火种,让人类获得温暖、安全和幸福是在良心的标准之内的。普罗米修斯没有错,人类也没有错。

那是谁错了?是那个不允许盗火的宙斯。他也许在自己所制定的法律标准之内,但是他想要独享火种,渴望站在万民之上,垄断着火种的分配权的欲望和行为,是在良心的标准之外的。

 3 ) 导演完成了我小时候想做的事

一部慢节奏的温情电影,没有刻意的煽情,却让人看完心中无比温暖。其实小时候,自己也天真的有过类似于要办一家非盈利机构,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在这部影片中,导演做了我想做的事。原来真的有人用爱与善良去关怀那些被困在自己世界里的人。影片中瓦伦丁,一个一直戴着头盔的男孩,在阳光下触摸马的镜头让我觉得甚是唯美。这一刻,希望与阳光包围着他,我想这也是他心底一直渴望的吧。

其实这部电影并没有很炫技的拍摄手法,打动我的主要是题材与剧情。看的时候只觉得男主和同伴有着对自闭症群体无限的耐心和善良,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其实现实里并没有多少。虽然他们的机构没有合法资质,但正如他所说的,如果关闭,那些孩子们该怎么办,根本没有机构愿意接受他们。孩子们遇到他们,即使是在电影里也足够幸运。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好像影片中的自闭症孩子也是真实存在的。其实全世界自闭症患者有很多,更多的是和影片中不同,他们可能被传统的管制和吃很多的药。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的更多是发自内心的温情,男主足以被称为伟大。无论现实多么艰辛,他们也一直靠自己坚定的信念,追寻着标准之外的爱与善良。真好。

 4 ) 52Hz的鲸鱼

52Hz鲸,也叫“世界上最孤独的鲸”, 它叫Alice,它1989年被发现。在其他鲸鱼眼里,Alice就像是个哑巴。它这么多年来没有一个亲属或朋友,唱歌的时候没有人听见,难过的时候也没有人理睬。原因是这只孤独鲸的频率有52Hz,而正常鲸的频率只有15~25Hz,它的频率一直是与众不同的。Alice活在其他鲸鱼的标准之外,就像影片里讲述的那些活在我们常人标准之外的孩子。 影片讲述的是布鲁诺和马利克在过去的二十年生活在一个标准之外的世界,那是一个属于自闭症儿童和青少年的世界。他们分别组建两个非牟利协会,以在贫困地区培训年轻人担任看护工作为目标,负责照顾一些被其他机构拒之门外的重度患者。 影片里重点突出的是两位患者,一位是即将迈入社会的约瑟夫,另一位是身材瘦弱却有很强攻击型的重症患者瓦伦丁。约瑟夫外表憨厚,甚至看上去很可爱,但他非常喜欢摁按钮,时常会在做地铁时忍不住按车厢里的紧急按钮,导致被罚款,最严重的一次还被扣留需要布鲁诺把他赎回去。瓦伦丁偏激又带有极强的攻击性,照顾他的看护也是一位刚到这一行任职的新手,瓦伦丁还差点儿把看护的鼻梁撞断。瓦伦丁刚从医院转出和看护一起在酒店过夜时,由于看护的疏忽导致瓦伦丁大晚上一个人跑出酒店走到大街上,在机构的所有人员的努力下,他们最终找到了瓦伦丁还将他安全的带了回去。在塑造瓦伦丁这个角色时,部分镜头采用了瓦伦丁的第一视角,最初他视角里的世界是模糊的,他看不清这个世界,这让他感到恐惧,因此让他变得有攻击性。而他最终在布鲁诺机构里被摘下最初防止他攻击自己而被带上的头盔的那天,他视角里的世界变得清晰,阳光洒在他的身上,他的世界里多了一丝温暖。 我最先了解到自闭症这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在小学。当时是通过读了我很喜欢的一位作家——人称“辫子姐姐”的郁雨君写的《我可以抱你吗,宝贝》。书里是用一位被领养的孩子王家点点的视角,来讲述她那拥有强大而固执母爱的妈妈,为了家中那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王家保保,越过无数伤心绝望、痛苦曲折,最终以无比的耐心和真爱,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得到了保保一个最轻也最重的抱抱。书里将这些自闭症孩子称为“星星的孩子”,因为他们好像被隔离在遥远冰冷的星球,不会说不会看,会感到痛但不会哭。但是我更喜欢将他们形容为52Hz的鲸鱼,我们常人没有办法与他们沟通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能与他们沟通的正确方式,所以他们是孤独的,但是内心却渴望温暖。 我真正接触到自闭症这个群体时,是在初中。我的父亲通过他的好朋友A,认识了好朋友B,而这位好朋友B的大儿子,就是“一只52Hz的鲸鱼”。他的年纪比我稍长一些,所以我理应把他称为哥哥。在三家人一起在饭店准备吃饭时,这位哥哥突然间情绪很激动,大喊大叫并且还挥舞着上肢在做一些动作,我们都不明白他是怎么了,情急之下只好先把他控制在座位上安抚他试图让他安静下来,当时周围的服务员都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仿佛他是什么洪水猛兽。但在上菜后,他快速地把菜品转到自己面前,立刻夹了几筷子就吃,还摁住转盘不让我们转走,我们才明白,原来他只是想表达他饿了。 因为先前我通过那本书对这个群体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我对于这位哥哥的举动并不会感到诧异或者厌恶,我更多的是能理解他的举动,但当时周围服务员向他投去的异样眼光,让我感到很不舒服。就像影片里约瑟夫的母亲对两位官方调查局人员说的话:我经常想到那些刚刚得知孩子诊断结果的年轻父母,没有人提醒我要做长期打算,我们从第一天就开始战斗,孩子小时候很可爱,你不会想象他们长大之后的样子,但是随着时间流逝,当他们长大的时候,人们开始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对我来说,这个世界的人就分成了两类,第一类对我们不再关心、不再聆听,第二类是少数关心我们的人。 父亲的朋友A曾对我们家讲述过朋友B家里的情况,因为朋友B夫妻俩在这位哥哥小时候忙于事业而对他疏于照顾,导致发现事情不对时,这位哥哥已经三岁了。当时朋友B夫妻俩还算年轻,知道结果后,这位哥哥的母亲可以算是一夜间头发都愁白了大半,他的父亲也感觉一夜间老了许多。夫妻俩只好一边照顾孩子一边更加努力的挣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儿子未来的生活过的好一些。但社会上的大部分人都像我在饭店里碰到的服务员那样,对他们还是抱有异样的看法,不能平等的接受他们,就因为他们活在我们正常人的标准之外。社会上能有布鲁诺和马利克那样的人,愿意几十年如一日的照顾这个群体,这是件多么难能可贵的事情。 标准都是人定的,并没有准确的定义。他们对于我们而言,是生活在我们的标准之外,那我们对于他们而言,又何尝不是生活在他们的标准之外呢?52Hz的鲸鱼之所以孤独,是因为身边的鲸鱼都不能懂它,它们没有办法沟通与交流。而像52Hz的鲸鱼一样的这群生活在我们标准之外的群体,他们之所以会做出带有攻击性的行为,是因为这个世界在他们眼里太模糊,他们感到害怕但不能用我们常人的语言表达,他们做出这类行为并不是真的想攻击我们,他们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想要表达的内容。我们是可以通过理解、陪伴去带给他们一些温暖的,这能让他们感受到,他们并不是一只孤独的鲸鱼,他们是可以融入我们这个大家庭的。 所以,如果有天你遇到了“一只52Hz的鲸鱼”,他们是善良的并不是真的想伤害你,请你不要害怕,请不要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请多给他们温暖,给他们的世界带去一丝阳光。

 5 ) 随手写的记录

这些护理人员和自闭症儿童是互相依存的关系,他们提供了彼此的生存所需。 “有多少大学毕业的学生愿意做挨打的工作”。就比如黑人小弟,在社会上其实和自闭症患者一样选择很少。 然后他们看起来并没有考虑道德的问题,但也不会只当成工作去完成(即使是布鲁诺,我也只看到了本能的关爱。本能的情感给人的感觉竟然比道德还要好)。即使一开始是没有选择,如果每天都在一个没办法忽视“需要帮助的人”的环境,关心别人会慢慢成为内心的冲动和本能吧。出于责任和义务的话,大概撑不下来会选择离开。当关心人是一种工作,如果完全出于机械的需求,很难想象能长久,而且感觉人会扭曲的。 其实最打动我也让人难过的是中间的那句“其实我们并不了解他们”,没办法被了解听起来好孤寂好无助。但我们每个人也多多少少啦。 还有“越需要帮助的患者反而越难得到帮助”,确实很矛盾。不管我们个人的观念是什么样的,我们在现实中都绕不开这一点:“社会”是人类的生存工具,而现有“社会”的功能,首先就是为了“最优的资源调度”,“全体的利益最大化”,有余力才会考虑少数群体或个体。现有的社会是量化一切的,计算的,冷漠理性底色。 ps: 这类矛盾的状况总是令人困惑,所以才会有伦理学,有人会去谈道德的原则,而它也能反过来影响制度。(浅读了伦理学后的一点发现。)我也有些出于这种困惑而去读的,不过只有不断更新的论点,不会有确定的答案。 布鲁诺和他的支持者的所在所为处于一种没办法忽视眼前个体的人性化的状态,顾不了那么多只能先做下去。和检察官所想的“如果我们不制止,如何防止其他不良机构跟进”是相悖的,后者是为了避免可能引发的“恶”而警惕眼前的善。其实和左翼右翼也是一回事,前者行动,后者保守。还好结果是好的。 其实我觉得,即使行动在带来好影响的同时会带来新的问题,不作为却更不是好选择。社会进步本来就是要不断解决老问题和新问题,否则就是懒政。作为一个只顾自己的人,对于行动的人一向特别敬佩。

 6 ) 法式人文

《标准以外》看到了很高级的乐观主义情感。不是鸡汤式的宣泄。围绕着私营的自闭症中心,发散出了非常广闊的全景式人物谱图。作为法式社会人文影片,它没有类似于好莱坞的三段式情节设计,也没有特别鲜明的反派和困境。仅仅依托人物本身,在不同身份角色之间,互相影响,从而将角色的厚度做到极致,这就是我觉得本片具有如此强烈观感震撼和事件共情的原因。

 短评

看了《悲惨世界》觉得法国完了,看了《标准之外》觉得这样的国家怎么会完呢?

4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总感觉剧情很散,没有跳出此类剧情片的一个框架。不过整体很好,也没有硬煽情,内容也是合情合理。文森·卡索很棒。三星半。

5分钟前
  • 孟孟~
  • 还行

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品质之一就是善良。

9分钟前
  • kiki204629
  • 推荐

非常写实,非常有现实意义,但这个剧本或许应该做一些更明确的取舍:最讨巧的方案就是专注于Dylan这个角色,那便是一个相互救赎的故事。老套,但一定有效;假使要把社会价值放到最大,就应该主要以IGAS的资质调查这个视角来展开故事;如果更侧重于Bruno这个人物,那就成了一个讲述爱与坚持的传记故事。像现在这样三条支线一字排开,就难免会过于零碎散漫了。

12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还行

是那种淡淡的、慢慢的感动。并没有特别强烈的冲突或是煽情片段。但是,在那些看似生活的、琐碎的片段中,绽放出的人性光辉,就让你们不知不觉被感动了,配乐也很出彩。尤其是,这还是真实事件改编的,一群值得尊重的人,他们是那个庞大的、僵化的机器后面,最好的补充和润滑剂。文森特·卡索表演也是没得挑。

1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这是一个充满温情却又非常克制的电影。故事本身或者说这件事存在现实本身就足够动人。坐在电影院里会完全迷失在文森特卡索的眼眸里,那种对自闭症儿童的耐心,特殊的交流方式,以及发自内心的自豪,和偶尔的幽默。影片最后几分钟的剧场演出把大屏幕推进,男主的眼中泪光点点,但始终没有落下一滴,这就是克制吧。我觉得人性还是有光辉的,正如看完电影后,我朋友说这不是她喜欢的电影类型,又问我你觉得怎么样?我说作为一个本科心理学还曾经对自闭症有兴趣读过一些相关书籍的人来说,我不敢说这是大众媒介的责任,但如果他们可以拍出这样的电影,本身对普罗大众就有深刻的意义,在目前社会现状来说,这就够了。 非常动人。对我而言够好。

19分钟前
  • 王小猫可爱多
  • 力荐

一个由社会“标准之外”的青年群体、组成医疗救助体系“标准之外”的大家庭,又用“标准之外”的医疗手段,救助精神评估“标准之外”的边缘人。施予援手一时容易,长期给予靠爱发电太难。看完此片只有一种消极想法,现今社会一旦被排异化,唯有边缘群体间自救方能生存,而家中只剩两斗米,甘愿献出其中一斗的人又能有多少呢

23分钟前
  • DioretsaZ
  • 推荐

看多了法国电影,好似看到了其底色:情与革命。这种情,是勾连了万般的彩虹;那种革命,是众人拾柴的火种。那彩虹和火种,在法兰西每一个地标上下交相辉映,是蓝、白、红,是自由、博爱,平等。

24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72届戛纳闭幕片首映本届最后一场新电影首映,主创们全程在现场一起观影,结束后收到的掌声持续了很久很久。和文森特卡索坐在一个影厅里看他自己演的电影,这种体验再次推翻了影像的虚实边界。关于社会问题的群像,让人想起《触不可及》,剧本照顾到了多条支线,几位人物关系写的面面俱到且毫不散乱,故事也讲的犀利而干脆,没有突兀的大团圆结局也没有收不住的煽情,而是把问题摆出来让大家意识到就适可而止,很有分寸了。演员表演和摄影也很棒,配乐烘托氛围程度刚刚好,这些自闭症孩子们的温暖一面,是真实感动到了大家。值得满分。(P.S. 好像我是首评?……)

26分钟前
  • 叶炫娃子
  • 力荐

这种事法国人绝对可以充当标准,更何况标准之外,无论是否走流程,也竟乐此不疲,就像18世纪他们提出“自由、平等、博爱”,一如既往,满是温存善意。7.8

28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之前实习,和自闭症的孩子一起工作。其实是件体力活,陪他们玩,陪他们画画,一个孩子喜欢从梯子上跳下来,每次我都要接住他。工作之后,大家一起讨论,聊聊这天孩子们怎么样。孩子们的努力是以年来计算的。这工作并不悲情,反而心里是满足。喜欢这部,真实生活的一面又一面。它不煽情,却美丽得让你动容。它不控诉,我们好好想想,如何可以做得更好。配乐很棒,灵动又有力。最后那场舞蹈实在美极了。有时生命有多辛苦,也可以有多美丽。看过它后,巴黎的冬天也变得舒服了些。

32分钟前
  • 河淼
  • 力荐

我好像找到地方投简历了。。。

36分钟前
  • Jessy.Sedgwick
  • 还行

有多少善良的人愿意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用心地去照顾别人家的自闭症患者或者其它病症患者?(布鲁诺:…为什么十五年来,地方卫生属、儿童权利协会、法院、医生、医院每天都在给我打电话,想知道我们是否还能接收其他孩子?为什么我要日夜照顾四十个孩子?可就在我跟您讲话的同时,还有五十个孩子在等待,为什么他们总是要敲门来找?…)观影时不禁想起比尔·盖茨说过的话:……人们觉得我是有史以来最慷慨的慈善家,这纯粹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因为在我一生中会捐献超过一千亿美元,但是相比那些搬到非洲定居、选择在医院做义工、选择放弃度假、放弃其它需要的东西来做慈善的人,我其实没有在做出牺牲。……我并没有像很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那样真正牺牲自己的时间或良好的经济条件,那些为帮助别人而甘愿奉献的人们,他们才是世界上最好的慈善家。

38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标准体制以外,是爱与信念在支撑。

42分钟前
  • 巫眠
  • 推荐

有些人真的会让你好奇,他们为什么会从事那项工作,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他们。你特别想得到一个极其世俗的答案,这样就可以让世俗的我们泰然面对自己,但你看见的却都是那些无法用世俗损益去判断的东西。可能是我们不愿承认,自己也不曾拥有的爱。

45分钟前
  • frozenmoon
  • 推荐

温情的随笔演绎一个大爱的故事,对于自闭症患者及其家人的内心秩序和民间组织的运作困境着墨太少,就只剩下法式浪漫与人性光辉。不过故事还是很动人的,非典型的爱献给非典型的你。

48分钟前
  • 发条饺子
  • 还行

干干净净,掷地有声,喜欢。

49分钟前
  • 逢澶Ty
  • 推荐

标准之外一语双关,一个机构是否符合法律的标准,一个人是否符合正常人的标准。对于片中的护工来说,唯一的标准是“爱”。他们将这个标准当做自己的信仰,教会他们伸出手,教会他们伸回手,也教会他们渐渐认识这个世界。觉得影片有些琐碎,无法打分是近来面对的一个难题。渐渐提取不到新电影的点,但是时间是前进的,时代是不停止的,新电影讲述的是发生在新的时代里的人间事,为什么我活在当下的时代却无法感知到这些“新”。

50分钟前
  • geua
  • 还行

非常感人的巴黎社工群像,在这个时候看分外有感触。哪怕体制靠不住了,依然有无数普通人凭着一腔热血和爱心,去做最艰难的螺丝钉,焊接公权力留下的巨大缺口。希望能够有一部华语片,讲述在这场劫难中挺身而出的志愿者故事,他们每个人都是真正的“The Extraordinary”。

5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法国电影的人文精神在影片中得到了根本的体现,这种源于意识自觉,以及乐观主义的情绪是只有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前提下才可能存在的。所以《标准以外》中一切的饱满情感,都不是鸡汤式的宣泄与抒情,它就是西方社会中人们所相信的传递精神。围绕这家私营的自闭症中心,却以此发散出足够宽广的全景式人物图谱。作为法式社会题材影片,它没有好莱坞式的三段式情节设计,也没有足够鲜明的反派和困境建立。仅仅依托人物本身,在不同身份角色之间,互相影响,从而将角色厚度做到极致的饱满,这就是本片依旧具有如此强烈观感震撼和事件共情的原因。而这些生动的现实性正是当今法国电影的看家本领,也只有法国电影能拍出独有的精华。

55分钟前
  • 土嗨八贤王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