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沐爱河

剧情片法国2012

主演:奥野匡  高梨临  加濑亮  绪方义博  森礼子  洼田金子  中西良太  铃木美保子  岸博之  大堀幸一  辰巳智秋  春日井静奈  

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剧照

如沐爱河 剧照 NO.1如沐爱河 剧照 NO.2如沐爱河 剧照 NO.3如沐爱河 剧照 NO.4如沐爱河 剧照 NO.5如沐爱河 剧照 NO.6如沐爱河 剧照 NO.13如沐爱河 剧照 NO.14如沐爱河 剧照 NO.15如沐爱河 剧照 NO.16如沐爱河 剧照 NO.17如沐爱河 剧照 NO.18如沐爱河 剧照 NO.19如沐爱河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8:42

详细剧情

  光怪陆离的国际大都会,日本东京。灯影暧昧的酒吧内,人们窃声交谈,笑语欢歌。酒吧一隅,穿着打扮与周遭格格不入的明子(高梨临 饰)面带焦虑。她是一名女大学生,为了学费而在声色场所出卖笑靥。此时此刻她正与多疑的男友(加濑亮 饰)在电话里纠缠。是日祖母突然来访,但明子犹豫不决是否该去车站看看老人。本就心情烦躁,加上店长(点点 饰)的工作安排更让她情绪失控。夜幕降临,失意的明子最终来至客人的住地。那是一位84岁的退休大学教授(奥野匡 饰),也许因为明子与亡妻容貌相似才让老人将女孩召唤至此。疲惫的女孩无暇享受老教授精心准备的美酒佳肴,简单交谈后便沉沉睡去,一夜无话。  次日,教授驱车送女孩回校,心与心的交流仿佛仍未停止……

 长篇影评

 1 ) 在小空间格局里拍出丰满而高级的视听感

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凭非母语电影《合法副本》将茱丽叶·比诺什送上戛纳影后宝座的两年后,带着新片《如沐爱河》再次入围戛纳竞赛。这仍然是一部非母语影片,只不过从意大利托斯卡纳来到了日本东京。阿巴斯似乎对日本一直情有独钟,自从1993年《何处是我朋友家》在日本上映大受欢迎,他便开始经常前往日本,而这个原创的故事就是他在日本访问期间而获得的灵感。

这两部非母语作品都有意识地用最通俗的叙事去传达他的观点与影像理论,而且他的创作手法已臻化境,既让普通观众沉浸在故事里流连忘返,也留下诸多空间线索,足以让高级影迷深入研究而乐不思蜀。《如沐爱河》这个讲述东京援交少女和退休老师的故事说不上惊心动魄,情节也是再简单不过,但不知怎的在电影大师手上,却能玩出生动有趣的况味,将一部近乎情感喜剧的题材拍成睿智的艺术片,在极小的空间格局里拍出极为丰满而高级的视听感。

阿巴斯在这部情感小品里饶有兴致地尝试画外空间的叙事实验,从开场的第一个镜头便已奠定了这个基调。画面上是一个酒吧的环境,坐满好几桌客人,然后听见一把女声开始讲话,仔细寻找画面中究竟是谁在讲话时,观众开始陷入一阵迷茫,最后有一个女人望向镜头时,我们才发现是一个画外音的女子在打电话。镜头固定在酒吧靠出口的位置对准内部环境,女主角迟迟未露脸,以这种形式介绍女主角出场的设计相当高明。首先迫使观众不仅要留意画面上出现的人物,更暗示观众画面外的信息才是关键。事实上,这种叙事策略贯穿整部作品。女主角在影片开头与未婚夫男友通电话的内容,也引出未婚夫极端控制欲的性格,全程只听见女主角电话聊天的对话,观众完全看不见未婚夫的模样和声音,却令人留下鲜明的印象,为之后人物的发展乃至那个令人猝不及防的结局埋下伏笔。

另一个明显的画外空间处理是老人、女孩、未婚夫三人驾车前往修车行之后的情节,镜头固定在驾驶室里瞄向外面,随着未婚夫下车之后,观众开始听见老人和女孩在车上焦急对话的内容,却有意只让未婚夫出现在镜头前,凸显出老人和女孩的秘密关系。最经典的莫过于最后一幕,老人和女孩之间的秘密败露,未婚夫找上门算账的高潮戏。我们完全看不见未婚夫怒气冲冲的模样,却透过他在门外和楼下弄出的噪声,他的愤怒情绪变得立体化,从而营造出一种极其紧张的氛围,而击碎窗户而扔进来的砖头更猝不及防地吓人一跳。

声音的运用绝对是画外空间叙事的重要表现手段,阿巴斯故意将自然环境声混入到画面,使之成为故事情节的配乐。第一幕在酒吧的情节相当典型,整个环境都沉浸在宾客的聊天话语里,门口不时有宾客进进出出;女主角第一次上老人家时,几乎全程都听得见窗外吵杂的人声和呼啸而过的汽车声。这种画外声音的处理准确捕捉到东京这个繁华大都市的脉搏,无疑为这个情感小品渲染出真实的环境气氛。

除了实验性的叙事手法,阿巴斯这部的主题似乎与上一部《合法副本》有重合之处,之前是假扮夫妻,这次是假扮爷爷和孙女。导演似乎钟情于探讨这种真假难辨的人际关系,透过刻画这种变幻流动的关系而引出要探讨的主题:在高速发展下的日本,老年化问题日益严峻,单身老年人所面对的孤独和情感空虚变得尤为普遍。剧本采用一个诱导性十足的情节,让人以为这位退休老师召来女孩进行性交易,甚至连女主角也认为如此,殊不知老人准备了一桌饭菜、浪漫的烛光,只不过想跟她聊天而已。从女主角这个角度来看,她为一次援交挣钱的机会而狠心错过了远道而来的奶奶,剩下她一人孤独地在车站广场上等待。阿巴斯用不动声色的两个细节(女孩在出租车上收听留言,以及出租车在广场上兜圈)简单而残忍地刻画出日本年轻人对老年长辈的情感忽视,却无能为力的无奈感。

阿巴斯用一两拨千斤的手法,将老人内心孤独而渴求情感关注的社会问题,在这个通俗的故事里娓娓道出。从两个世代不断错位的价值观念,到老人伪装身份训斥后辈,再到最后被识破而闹剧收场,残酷地道出日本老年人所遭遇的社会问题。虽然这不是由一位日本导演拍摄的作品,却无比精准地揭穿日本老龄化问题的核心,足以证明阿巴斯完全克服了文化和语言障碍,在异国拍摄的非母语影片和在伊朗拍摄的同样得心应手。

经历了极简主义实验的第一个千禧十年,没想到阿巴斯竟然可以在2010年代转向国外拍摄时,让观众目睹他在90年代巅峰时期的灵光再现。尽管这部作品当年在戛纳空手而归,但仍然不得不让人钦佩陌生的文化与环境给他带来的源源不绝的灵感刺激。阿巴斯导演晚年的创作力不减,他的突然离去让人感到太过遗憾!

 2 ) 阿巴斯的东京作文

《如沐爱河》。虽然场景是在都市里,仍然有公路片的况味。主人公们象在《樱桃的滋味》里一样,开着车转来转去。

据说阿巴斯是在东京四处观察,根据自己所见所感编出这个故事。实在了得,对一个了不起的观察家来说,距离感带来敏锐和准确。这是阿巴斯交出的关于东京的一篇作文。

这篇作文的主角不是别人,就是东京。东京是什么?超大的都市,商业饱和到匪夷所思,人和物,都饱和到匪夷所思,这样的超级都市是能把人压垮的。秋子年轻、从乡下来,到了这样一个各种事物爆炸般存在的地方,她会怎么样呢?她就有了那样的表情。

第一个在酒吧的场景,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的表情,她看上去傻傻的,就是一副土样,对介绍人的纠缠、男朋友怀疑的纠缠,毫无意志力地应付着,那眼神好像随时怯怯地在观察对方的反应,虽然嘴里诺诺地重复着不能配合的理由,其实不过是机械木讷的条件反射罢了,甚至在最后发出尖叫,也只是尖叫,其中没有任何意志力。尖叫好之后,就跟着人家走了。

然后就公路了,上了出租车。出租车上花了大量镜头拍司机的脸。这是一个过场人物,但主角是东京嘛,所以这也是东京的一张脸。在这个人物脸上都市的空洞表露无遗,仿佛没有性别,更没有喜怒哀乐,在这样一个城市里做一个司机,又有什么是能被自己掌控的呢?生命力完全被抽光了。不用解释他的来龙去脉,大家都懂的。

老头出现了。

老头倒是挺好、有来历的一个人,他是作家、社会学者、翻译家,他曾经有家人,有妻子和女儿,现在一人生活,慢腾腾在家里走来走去的身影显得孤独,但偏偏这种孤独并不完整:我最惊异的是他的房间实在太吵了,就在马路旁边,车水马龙、摩托车飙车的声音24小时不断,白天除了交通声还传来孩童的玩闹声,还有不断响起的电话铃声、随时粗暴地闯入他的时间、不由分说无法拒绝的工作。“东京”这个主角不断地入侵,所以他的孤独也是现代都市人的孤独,是碎片化的,没有深度,没法酿造出什么,比如美酒和诗、比如思念。

秋子不爱喝家乡汤的细节透露了她来东京的理由:年轻人总是厌恶家乡的。她只知道厌恶家乡,厌恶到就算心中还有情也义无反顾(看到奶奶在车站苦苦等候的身影还是流泪了),但不知道来东京寻找什么。这里看上去什么都有,又仿佛空无一物。所以“都市生活”已经被抽去所有根据和来历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无需回答为什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能吗?我们被切断了来时路,乡村属于老年人,已经回不去了。

为什么学社会学?为什么跟这个男人交往?为什么做call girl?接下来做什么?她通通不知道。

她总是很悃,这也是被都市生活所困的人的普遍症状,不是吗?我们总是睡不够,从未睡得很香过。悃来自被剥夺一切主动性和自发性,跟司机的没有性别和表情的脸一样。

老头的专业其实是挺有深意的,一个房间几乎被书架占满、自己几乎被如山的书压倒的学者,一个对社会做了一辈子研究的“专家”,却被一个“砖家”一块砖就打倒了。我们看到他工作的时候他都在翻译,暗示社会学是个外来的、异质的东西,它对东京能有什么作用呢?那位“砖家”倒很厉害,他一针见血地指出那不过是一些过时的外国书籍罢了,根本解决不了切身的问题。

“砖家”本身就不过时吗?他是另一个乡下人(这也许可以解释秋子为什么会和他在一起,他让她感到熟悉),虽然年轻,却抱持着祖父灌输的传统价值观,坚持结婚前拜见家长的习俗,天真地认为结婚、使自己获得丈夫的身份就能解决一切,他其实真诚有礼又脚踏实地地工作,实在是个好孩子,但他就是没办法应付这个生活,当简单的幻象破灭时,他只好拿出砖头发泄到某个人身上,因为他不知道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拔剑四顾心茫然”。

我觉得这部电影的关键是老头的设定,他的家是一处“书斋”,但这个都市其实容不下一个安静的书斋,他的社会学暴露在社会之中,如同危卵。他的整个意图从未实现,他叫秋子来,买了酒、做了秋子家乡的汤、准备了蜡烛,也许他本想从长得象妻子和女儿的秋子身上获得一点人际的慰籍,可这个愿望和安排不断被各种琐事和意外打断,要么是突如其来的工作、要么是秋子的悃,以及秋子男友出现后越来越逼近的威胁。从老头身上我们看到人和人无法沟通,别人无法符合你的期望,不断地应付小意外,直到被大意外打倒。

仿佛赤裸裸生活在人群中,每个人单独看都是理智的,合在一处却是疯狂,象一起挤在一叶扁舟,不是沉沦便是失控。因为我们已将个人的理智拱手让给了更大的东西,那如同matrix一般的东西,那打造了东京这般巨大怪物的东西。

如沐爱河?别开玩笑了,这里什么都有,唯有此物欠奉。

 3 ) 基亚罗斯塔米的东京

基亚罗斯塔米的东京
图文版烦请移步http://www.douban.com/note/247188337/




[荷兰]伊恩•布鲁玛 著
王立秋 译


电影导演,和小说家一样,最好的作品经常出现在它把作品设定在他们最熟悉的地方的时候。流亡可以砥砺想象,但也同样会窒息想象。因为在不熟悉的语境中很难变得亲近。

当然,少有的通晓数国语言的世界主义者,像麦克斯•奥弗斯(Max Ophuls)那样,能够几乎在任何地方执导电影——伯林、巴黎、好莱坞,甚至阿姆斯特丹。导演迈克尔•哈内克(Michael Haneke)——并非流亡者——在法国和德国以及他的故乡澳大利亚都导出了杰作。而如果没有比利•怀尔德(Billy Wilder)的维也纳式的风趣,恩斯特•刘别谦(Ernst Lubitsch)的德国式的复杂,让•雷诺阿的法国式的精细,好莱坞又能干什么呢?

但文化迁移的失败——其中一些是有趣的失败——也同样常见。在艺术家不得不以他们不懂的语言工作的时候特别如此。大岛渚(Nagisa Oshima)是个好导演,但他执导的,由夏洛特•兰普林(Charlotte Rampling)和一头大猩猩(她的爱慕对象)主演的法语电影《马克斯,我的爱》(Max, mon amour)却糟透了。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执导的美国片,《扎布里斯基角》(Zabriskie Point),也一定是他最糟糕的电影之一。

一些西方导演试图在日本导演电影。大多很糟糕。德国的“登山片”专家阿诺德•弗朗克博士(Dr. Arnold Franck)就在1937年拍过一部由年轻的莱妮•里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gl)主演的,日语的纳粹宣传片,讲的是一个在神道神社和冒烟的火山的布景中自我牺牲的日本英雄的故事。1953年,约瑟夫•冯•斯登堡(Joseph von Sternberg)——公认地,这在他早年杰出的才华上打上了一道苍白的阴影——也拍过《安纳塔汉传》(The Saga of Anata-han),讲的是搁浅在太平洋一个岛上的一个日本女子和十个男人的故事。片子拍得并不成功。

更晚近的外国导演在日本导演的作品更好一些。索菲亚•科波拉(Sofia Coppola)的《迷失东京》(Lost in Translation, 2003)有趣、富有洞见,令人陶醉,但她的主要人物是美国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的杰出的战争片,《硫磺岛来信》(Letters From Iwo Jima, 2006),虽由日本演员主演,取景却不在日本。现在,我们有了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如在爱中人》(Like Someone in Love,又译如沐爱河,恋爱中人)。演员都是日本人,故事也完全发生在东京附近。

《如在爱中人》有基亚罗斯塔米关注的一切:时间的推移,人类交往的神秘与偶然,死亡的阴影,爱的幻想,在运动的车辆中与世隔绝的亲密。但布景在日本感觉并非任意;它是有道理的。东京,极度现代的都市,和它看起来拼接了到处和无处(everywhere and nowhere)的霓虹闪烁的商业涂鸦和建筑,对基亚罗斯塔米关于陌生人之间的亲密的故事来说是完美的。对大多数外国游客来说,东京看起来惊人地熟悉却又深刻地陌生。基亚罗斯塔米是东京的陌生人,但他对这个城市的描述却又异乎寻常地细致入微。

基亚罗斯塔米执导这部电影的想法来自一个影像。在乘出租车穿过艳俗的六本木区的时候,他拍到一个站在街角的,上了年纪的女士。她是谁,她在干什么,为什么她在那里,是一个孕育着多种可能性的谜。事实上,她是基亚罗斯塔米雇佣的一个在随机场所造型的临时演员。这就是基亚罗斯塔米筹备他的电影的方式,用摄像机拍摄的舞台生活的片段,就像为准备一副巨大的画作而作的素描一样。他着迷于钉在日本电话亭上的应召女郎的相片。

经过一段时间后,片段开始汇集成一个关于一个来自外省,在首都以应召女郎为生的大学生的故事。街角的那个上了年纪的女人成了她的祖母,在地铁站徒然地等待她的孙女,而那个女孩正乘出租车从她身边经过。

那个应召女郎(高梨臨)正在前往一个上了年纪的教授(奥野匡)的公寓路上。他们不曾谋面。他不想和她睡觉。他们闲谈。他铺开桌子打开一瓶香槟,仿佛要在他死前重现一幅过去很久的浪漫场景。女孩在床上睡着了。晚餐没人动。

次日清晨教授开车载女孩去她的大学。她嫉妒的男友看着他们抵达。女孩打发他。在她在室内考试的时候,男孩走进车,把教授错当成她的祖父。稍后,在男孩发现教授的真实身份的时候,他对他的家发动了暴力的攻击。此后发生了什么我们永远不知道。教授想要什么依然是一个谜。事实上,关于主要人物的生平我们知道得也不多。过去只有暗示可循。从他们的对话、他们的习惯、他们的恐惧、他们的执念中,我们也没得到多少信息。几乎什么也不知道,然而在电影结尾的时候我们却感觉,我们认识他们。

这就是基亚罗斯塔米独特的天才之所在。他探索人的性格,人的生活的多样性,却不解释,不把生活变成有始、有中、有末的简洁的故事。生活不是逻辑的,我们与他人的遭遇亦非逻辑。人们很少是他们看起来的那个样子——对他们自己来说如此,对他人来说亦如此。这就是为什么基亚罗斯塔米的电影,尽管经常是超然的,甚至是人为造作的,感觉却像是生活。

他获得这一效果的方式之一,是对他的演员们——甚至在他们表演的时候——保留(影片的)故事。台词是按天给的。就像在真实生活中那样,他们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如在爱中人》中表演最出众的是奥野匡,一位专业的电影临时演员,他对他是电影的主角一无所知。他与(女孩)嫉妒的恋人在车中的遭遇,具有与一个陌生人的真实的亲密接触的一切试探性的尴尬和误导性的亲近。在某种意义上,他们不是在表演;他们,可以说,是在电影中生活。

这是基亚罗斯塔米作品中另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多孔的(porous)的边界,本真性的虚妄本质。他最杰出的电影之一,《樱桃的滋味》(Taste of Cherry, 1997),以摄像机对基亚罗斯塔米和他的拍摄我们刚刚看完的这部电影的班子的摄影作结。《如在爱中人》以东京外一个真实的地点为电影而建造的一所公寓里的一个惊人的暴力场景作结。和基亚罗斯塔米通过出租车的车窗拍摄等待的女士的影像一样,我们观察他人,并用我们自己的想象填充他们生活的谜。通过他的艺术作品,基亚罗斯塔米给我们(呈现了)生活的一个部分,熟悉,却又深刻地陌生。

我们时代的一个艺术悲剧,在于对伊朗电影——伟大的现代电影文化之一——的系统的破坏。一个接一个地,伊朗最好的导演们在他们的神权政府的压迫下停止在本国拍摄电影。賈法˙潘納希(Jafar Panahi)进了监狱。穆森•马克马巴夫(Mohsen Makhmalbaf)在巴黎憔悴。基亚罗斯塔米,也许是所有伊朗导演中最伟大的,可以继续在伊朗生活,却不能在那里拍摄他想拍的电影。

然而,如果说有人能够克服在外国的环境中工作的文化障碍的话,那么,那个人就是基亚罗斯塔米。作为一个现代主义者,他在他的伊朗电影中游戏时间、道德和偶然的概念;这些电影被削减到了如此的地步,以至于他们几乎变得抽象。《樱桃的滋味》,关于一个开着汽车四处转悠,怀着说服别人帮忙掩埋自己的希望接洽随机的乘客的想要自杀的人的故事,布景在德黑兰,却几乎可以是在任何地方。然而,感觉上它又不像是在任何地方。人是伊朗人;他们在伊朗;他们说波斯语。这使得一部甚至是相当形式的电影也显得真实,植根于生活。

基亚罗斯塔米在西方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原样复制/似是有缘人/被认可的副本》(Certified Copy, 2010),由朱丽叶•比诺什(Juliet Binoche)主演,是在托斯卡纳拍摄的。然而,对我来说,这部电影并没有无根的古怪感;场景是任意的——美丽是当然的,但却是任意的。没有什么根本的原因要求必须把一个关于一个法国古董商(比诺什)和一个英国作家(威廉•西梅尔)的神秘恋情的故事设定在托斯卡纳。他们讲英语和法语。在整部电影中也没有一个重要的意大利角色。但也许,这就是重点所在。就像对罗伯特•罗西里尼(Roberto Rosselini)以瑞典的英格丽•褒曼和英国的乔治•桑德斯为主角的的《意大利之旅》(Journey to Italy,1954)来说那样,外国的场景使这对情侣之间的疏离感戏剧化。他们在一个压迫性气泡中存在,与他们熟悉的环境隔离——也许,有点像导演自己的处境。

《意大利之旅》和《原样复制》,以及,的确,《樱桃的滋味》的一个共同之处,是大多数行动,是在车中发生的。再一次地,在基亚罗斯塔米最近的这部电影中也如此,这部电影,在我看来,比《原样复制》更令人满意。说它是外国人在日本拍的最好的电影还是低估它了。它就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如在爱中人》将在本月的斯德哥尔摩电影节上映并正在法国和日本上映。美版将于2013年发布。

2012年11月13日,11:15a.m.


[注]译自Ian Buruma, Kiarostami’s Tokyo, NYRblog: Roving thoughts and provocations from our writers, http://www.nybooks.com/blogs/nyblog/2012/nov/13/strangely-intimate-kiarostamis-tokyo. Trans. Liqiu Wang.©NYREV。译文仅供学习交流,转载请标明译者出处。

 4 ) 《如沐爱河》——阿巴斯镜头下的现代性社会

每当我们谈论阿巴斯时,就一定会引用到戈达尔说过的那句话:“电影始于格里菲斯,终结于阿巴斯”。

在阿巴斯的电影中,永远固定地讨论着那些关于艺术的的母题,即真与假,现实与虚拟,真品与赝品。安德烈巴赞说:“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其所表明的是,电影并非现实本身,而是无限趋近于现实的可能性,是系列现实在胶片上的痕迹。阿巴斯对这一母题的探讨则贯穿于他电影的内容与内容之间,“村庄三部曲中”第一部《何处是我朋友的家》讲述了小男孩换作业本的经历,而在后两部电影《生生长流》《橄榄树下的情人》中,作为第一部的序曲,直接拆穿了电影的造梦机制,形成了一种穿梭于伊朗大地的元电影叙事。而在其影片的形式上,阿巴斯又不断地拓展着电影本身的空间,试图以这种方式打破银幕四条边框与现实之间的阻隔,例如画外音的使用,人物的出入,镜面的使用,抑或是如同《特写》一般,直接运用了纪录片段,和片尾对于声音的阻隔,欲意撕破那个虚拟的影像空间,打开了意义不断流动的可能性。在巴赞关于“电影是什么”的谈论中有着明确的主客体之分,是柏拉图对于那个“洞穴寓言”的延伸,但是当阿巴斯将电影中主客体模糊化后,影像真正的从主客之分的二元论中走了出来。德里达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论述:“文本之外并无他物”,那么阿巴斯的电影中,真正达到了徳勒兹意义上的“影像之外再无他物”,是对这个本来就是巨大影像的世界绵延运动的截取。一切都是现实,一切都是影像。

而在《如沐爱河》中,阿巴斯的摄影机前所未有地深入到了东亚的现代性社会——东京,作为一个超级现代化的大都市,人游离于其中,感受着商品社会,与此同时,商品社会又不断创造着消费符号,一套一套拟像本身,使其成为一种超真实的存在,使得《如沐爱河》这部电影跳脱出了伊朗,在妓女、知识分子两人的身份调转,认同扮演上完成了一种对于现代消费主义社会下“人是如此孤独的存在”这一阐释。

1. 首先是汽车

汽车毫无疑问是现代性的重要符指之一,它首先意味着一种现代性的生活方式,在传统的美国中产叙事中,一个房子、汽车、一只宠物是幸福的家庭标准范本。其次,汽车本身意味着一种“福特主义”的生产方式,循环的流水线、规格化、标准化的产品生产,通过一系列所谓严格科学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率,形成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促进了资本主义积累。(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女主男朋友的形象就是一个汽车修理店铺的老板,他在一套资本主义生产体系里工作身份与在和女主恋爱过程中所具备的性格特点相吻合,即死板、保守、强势的大男子主义性格),最后,汽车是阿巴斯电影中经常会使用的符号之一,汽车意味着一种现代性的游离方式,而电影作为一种时间与空间的艺术,在汽车的穿梭中,将自身的时间和空间缓缓展开,也就是说 汽车一边是现代性都市的观察者,又是参与者,是现代性本身,是影像发生的空间,又是影像本身。

2. 妓女与知识分子

女主和知识分子男主关系的转变是影片叙事的主轴,而二者同样是现代性社会中极为特别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有强烈的同构性,雅明在波德莱尔的作品中发现波德莱尔的一个敏锐的洞见,即诗人或者文学家成了一种商品。在波德莱尔所在的19世纪,市场的发展让文人处处在一种全新的局面,他们的价值可以用商品来衡量,并且他们本身也成了一种商品。有名的小说家不仅卖自己的小说,还卖自己的名气。报纸为了连载的小说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往往会给一些新来的手稿署上有名作家的大名。有人写文章讽刺说,大仲马能知道自己写了多少小说吗?他的名字被出版商到处使用。和很多抱有幻想的作家不同,波德莱尔认清了这个状况,他积极的走进市场,希望能找到自己的买主,而且他还将自己比喻为一个出卖身体的人,在一首早期作品里波德莱尔这样写,:“为一双鞋,他卖掉了灵魂,但在卑鄙者身旁,我扮出伪善的小丑般的高傲。老天爷耻笑为当作家或贩卖自己的思想。”本雅明在明确了波德莱尔对于自己身为商品的认识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解读:他说,你看波德莱尔说话的时候,不要仅仅想着这是从一个人的角度在说话,也要想着是从一个商品的角度说话。

而妓女同样是现代社会发展下极为特别的产物,她们是罕见的集生产者、商品、劳动者于一身的人,在出卖身体获得金钱后,生产者仍然可以保留商品(即身体本身),戴锦华老师在这边有一个有趣的论述,她认为现代性社会并非仅仅只有妓女这样,而是每一个劳动者都具备这样的特点,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的身体异化为商品本身参与到现代性的生产之中来。因此在影片中,老年知识分子一边作为嫖客需要支付女主以费用来满足性欲,同时他又不断接打来自出版社的电话。而妓女知识分子两对形象对照本身就经常被拿来不断做对照,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对于琵琶歌妓的遭遇,诗人是有极强的共情感的,白居易在诗中写道“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3 滑动的能指

滑动的能指本身也是阿巴斯探讨真实与虚拟的重要手段。通过扮演本身来模糊现实的虚实,《如沐爱河》中,这种能指的滑动由妓女和嫖客的关系变成了祖父和外孙女。一开始,扮演的出现仅仅是为了应付女主男朋友的说辞,渐渐地在扮演中,原来的能指和所指逐渐脱离,变成了全新的亲密关系的对位。这里非常明显可以发现,一开始面对知识分子扮演祖父,女主的反应显然措不及防,但渐渐地,随着剧情的推进,女主也投入在了这种全新的关系对位中,在第三幕女主被男朋友打,被知识分子接回家的段落中,她独自坐在台阶上等待“名义上的祖父”回来,这时邻居来找女主聊天,并且追述和教授的过往,女主开始逐渐认同了自己是孙女的这个身份,在回家中后,男女主的关系逐渐从原有的嫖客妓女关系转变为一种外祖父孙女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很大程度上,滑动的能指同时也是一个孤独的象征,这种滑动意味着现代人不断地进行自我质询,即我是谁?它意味着在自我与他人之间逐渐建立起一个新的主体性。而现代性的孤独症候就在于,现代人永远生活在一个巨大的能指滑动的关系网络、世界之中,同时,我们不如说滑动的能指下的孤独,就是电影这个媒介本身,我们观看电影,并在电影中投射情感,假扮身份,到头来却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故事。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用不断重复的名字能指与所指不断滑动、替换指向了那个轮回的永恒孤独,或许我们可以在《如沐爱河》中发现,在由扮演关系中所建立起的温暖拥抱下,潜藏着一种无可奈何,那就是即便如上述所说,阿巴斯的电影里试图在取消柏拉图式的主客体对立,但在这种一切都是真相与一切都是虚幻的世界中,只有一种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人类透过追逐真与假背后的孤独本身。

 5 ) 声音塑造电影——《如沐爱河》的声音设计

《如沐爱河》是阿巴斯在日本拍摄的唯一一部电影作品,起用日本的演员阵容讲述了一个日本本土化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中,阿巴斯在进行电影叙事的同时,依然展现了他作为艺术家的敏锐直觉,创造性地使用声音让整部电影变得令人回味无穷。

这处声音的设计来自影片开始30分钟处,高梨临饰演的援交学生明子进入奥野匡饰演的老教授的家中开始。在这样一处封闭的家庭环境中,阿巴斯首先放大了窗外的环境音,公路上驶过的汽车的声音“侵入”了教授的家中。随后教授和明子开始交谈,但环境音再次放大,同时越来越多的杂音开始出现,并且无法分辨出有多少种声音,这些像是从嘈杂的集市采集而来的声音伴随着二人的对话。当然二人对话的声音一直占据着主体,而这“莫名其妙”的环境音如果不仔细听的话甚至会直接忽略它的存在。可当观众一旦开始注意环境音的时候,他们就不会再去关注人物的对话而是会开始疑惑或者饶有趣味地去分辨环境音。

有关这段声音的插入,阿巴斯从未在公开场合谈及他的设计和构思,不过似乎也没人去问这个问题。但这是《如沐爱河》或者阿巴斯电影研究的重要切入点。

相信很多注意到这个段落声音的观众会下意识的认为电影的后期制作出了问题,并且在这部电影中这种声音只在这一处出现,阿巴斯似乎也没有在以前运用过这种手法,所以这一处被忽略显然是正常的。但是这种处理只是阿巴斯经常使用的电影自反方式的一种变体而已。

IRA JAFFE在《Slow Movies:Countering the Cinema of Action》中的《Death-Drive, Life-Drive A Talking Picture, Taste of Cherry, Five Dedicated to Ozu and Still Life》这样分析过阿巴斯的作品《樱桃的滋味》:Perez认为早在70年代,阿巴斯为伊朗儿童智力与发展中心拍摄的影片就已经显示了导演“暴露自己的摄像机”的倾向,“这种像老师为孩子们解释事情是怎样完成的工作方式吸引了媒体的注意”。也许是为了与现代主义相协调 ……在慢电影中,类似于(电影结尾)这十二个镜头一样的自反并不常见,它们的出现可能会使观众感到惊讶和疏离,尽管这些镜头并没有使得电影变得更复杂。最主要的原因是阿巴斯的这种“暴露摄影机”的倾向只是出现在影片的结尾,而不是在正片中打断人物动作。所以《樱桃的滋味》可以被认为是一部还没有完成的电影。

IRA JAFFE在这篇文章还举出了利桑德罗·阿隆索的例子:在《利物浦》中,利桑德罗·阿隆索认为自反是静止的摄影机在主要角色让出的空间里的停留。Dennis和Joan West这样描述上述的停留(或者说停止的时间):Farrel(注释:《利物浦》中人物)已经离开了他的狭窄的船舱隔间,而我们却还有几秒钟来简单地凝视着这个环境。(注释:人物开门走出后镜头仍然维持5秒左右)另一个例子就是当Farrel离开他母亲的村庄的时候,摄影机依然在这个空荡的房间里停留了29秒。阿隆索继续补充说,在这样的“暂停”之中“观众开始意识到电影语言,因为他被要求注意到电影摄影机的存在,他同样会注意到导演的存在,同时也就会明白在虚构的情节之外有人在向自己讲述故事。

这种依靠摄影机停留的方式并不罕见,蔡明亮等人也经常使用。不过我们可以认为,阿巴斯是这批电影导演中率先尝试在声音上进行电影自反的。斯蒂格勒在《电影的时间》一文中指出:从根本上说,电影叙事对观众的统治源于最为古老的故事欲。正如上文所说的那样,阿巴斯认为他的电影需要观众来完成,所以这种声音的处理方式使观众从叙事的统治下脱离而出,摆脱听故事和电影中人物对话的欲望,从而来认识到眼前的这部还没完成的作品,进而完成它。

也就是说阿巴斯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暴露摄影机”,他将电影的后期制作过程也暴露了出来。这种隐蔽的处理当然也再次验证了IRA JAFFE对阿巴斯电影自反的判断,阿巴斯的自反是一种局部的,比戈达尔的自反显得更温柔。

 6 ) 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能沐浴在爱河中?

《如沐爱河》是伊朗导演阿巴斯·基阿罗斯塔米拍的一部关于日本作家老头与援交少女的故事。

片名就暗藏玄机。《Like Someone in Love》,中译为“如沐爱河”,多么诗意梦幻。爱河潺潺,世间又有几多人曾沐浴过?然而片名的重点是在这个“Like”(“如”字),“如”沐爱河——说明在爱河里沐浴着的只是假象,只是片中人的一厢情愿。

人人皆渴望爱与被爱,但大多数人只得到爱的幻象而不自知,或着说,不愿去戳破。

一个“Like”(“如”字)就能将梦境打碎。这是现实的力量,也是阿巴斯电影的力量。

在大学学习社会学的援交少女明子,明子多疑易怒的修车工男友,八旬丧妻退休教授(明子接的客人),三人复杂的性格、身份关系与命运的交集构成这部并非以情节取胜的电影本身的张力。这个张力,来自人在真实生活中的困境。

三人都想被爱,只是他们实施的方式不一样。一个想控制爱,一个想利用爱,还有一个是想制造一种爱。他们都在试图说服自己正沐浴爱河,真实情况其实是爱已干涸

看阿巴斯的电影,就是在看人在各个处境中的困境。你就像一个窝在咖啡馆的作家,偷偷观察形形色色的陌生人,看他们的穿着,听他们的谈话,幻想他们的生活。阿巴斯的电影好处是,他老人家为你提供了最佳的旁观视角(电影大师的视听语言)。

你只需要备好清酒,旋暗灯光,调好坐姿,便可静静欣赏。

影片开头便是一个长镜头,人流涌动,这是风月场的群像。女主明子通电话的声音作为画外音出现,是男友在拷问她的行踪。一个反打镜头,明子第一次现身。后来,明子的老板过来给她安排工作,明子不从,几番推辞,可无论她怎么拒绝,主仆双方无形的权利鸿沟使明子无法摆脱今晚的客人。这时,老板出门接电话,导演在这里借助玻璃的反射,将他穿着白衬衣的庞大身躯笼罩在明子较小无力的身影之上。谁控制谁,观众一看便知。

开往客人家的出租车上,明子由于自身处境导致无法与奶奶相见而默默流泪。汽车经过东京繁华的夜市,车窗外便是明子坠入的漩涡。悲哀过后,生活继续,明子突然收泪,在累得沉沉睡去之前也要先涂上口红,进入工作状态。这一刻,实在令人心疼无比。

到客人家后,发现对方只是一个年过八旬思念亡妻的老头,神气风发的明子娴熟地使出对付客人的万种风情,仿佛瞬间变了一个人。发现这个老者并无什么攻击性(只是因为她与他的亡妻神似,想与她多说说话),她才又真正卸下武装,省略套路,结果自己累得在床上睡着了。

整部电影都是以上这些迷人耐看的细节。三个主演的表演敏感又克制,不像日本传统的表演风格。这是阿巴斯的魔力,也是真实的魅力。

冷眼看世界,结果最后自己看出热泪来。

 短评

SIFF2013最后一部。我在开场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热泪盈眶,然后中间哭着哭着睡着了(估计有二十分钟),醒来不久就遭遇了“最后那一下"。。。——无法打分,还是要重看一遍

6分钟前
  • 4cats
  • 还行

1.计程车里向外观望姥姥的外孙女,她让司机再绕一圈,她泪眼婆娑;火车站雕像下的姥姥,周围只要有年轻人经过,她便不停环顾,寻找外孙女的身影;那5封电话留言,是一个淳朴老人发自内心热忱的期盼与等待,让我听着,内心不停的发酸难受;2.结尾处,老人慌张迷茫的步伐亦是让人心痛。两片段5星。

7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纯真的导演 过滤掉了所有不堪

10分钟前
  • 普普
  • 推荐

阿嬷点好了荞麦面等她吃饭,她绕行两圈忍泪离开;教授准备了香槟虾汤请她吃饭,她钻进被窝沉沉睡去;男友约好了一点钟带她吃饭,她嘴角流血落荒而逃。刚来东京时清理过的色情广告,总有漏网之鱼,烟视媚行地面对生活,难免惹上尘埃。真正沐浴爱河的却是窗口那女人,遥望幸福延宕一生,一蔬一饭皆无憾。

14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阿巴斯的《如沐爱河》一直没看,直到出了CC版,二十四小时内的故事,功力很稳健,酒吧、出租车、公寓、私家车小空间调度做足,摄影美得自然,几处镜面反射迷离而优雅,高梨临的小动作很多,也美。奥野匡老成持重。以为是个纯日本式的片子,关于沟通的,结尾一个小炸裂,不太喜,打破了欲说还休的暧昧。

17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我想从现在开始我会一直想念阿巴斯,他在平凡的环境和极简的布局下拍出了电影的极致,复杂的声音和精准的影像,是真正的当代新电影,行车时的情感令人无比动容,整部电影又透着危险的悬疑感(看过他的一些实验短片,没有人能比他更能把最小的事拍出悬念来),人物关系又是巧得不行,真棒啊。

20分钟前
  • TWY
  • 力荐

情节和人物关系张力型电影,首尾两长场景音画交错有意思,车、窗玻璃倒影等惯常使用方式工具重现。个人认为丰富性不如《原样复制》。描述女生的无知愚蠢有点过了。据说又是向小津致敬。资本化社会,年老有资源可享用年轻身体,年轻无资源只好出卖身体,工人阶层年轻男只好歇斯底里…

25分钟前
  • 黄小邪
  • 还行

相比名義上致敬小津的山田洋次,阿巴斯這次才是真的致敬了小津。他拍出了小津電影中的永恆主題——孤獨。最後那一刻,電影完全用聲畫展現了老人心理的複雜性——他的憐愛,慾望,恐懼……就在他慌亂的步伐中隨着那一聲戛然而止。阿巴斯看穿了“人”,看穿了“電影”

29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力荐

呃,看到援交两个字还以为是情色重口味,没想到是话唠小清新啊(不过阿巴斯么就是这样。。。)。女主角演技很生硬啊,还是加濑亮专业点儿。故事么。。意思不大。。

32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她:像画中人-像女儿-像妻子。他:可能是祖父-可以是祖父-原来不是祖父-居然还是祖父。

36分钟前
  • 狄飞惊
  • 推荐

援交少女沐爱河,电影止于阿巴斯。

37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关于孤独与爱的幻影交叠纠缠难解,演员的感情细腻、鲜活又准确。

42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你不会找到一个新的国家,不会找到另一片海洋/这个城市会永远跟着你/你会走过同样的街道,在同样的/街区里徘徊,在同样的屋子里头发变白/你总是来到这同一个城市。——卡尔菲斯《城市》

4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最后那一下好突然啊,吓我一跳。用对话铺情节,本身故事的张力和情绪是够的。这个片子真正的空间在于电影外,那一下之后的故事以及给观众的想象空间

5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我也就是看在竞赛单元的份上,瞜两眼这片子,给个面子……

57分钟前
  • 小A
  • 还行

enfin...on vit dans l'imagination de l'amour...如沐愛河的關鍵字在于一個“如”字,“如果”,一種假象,給生活罩上一層安穩有序的輕紗,教授的“如果”是已故的妻子而汽車修理工的“如果”是安分上學的女學生,而如果一不小心一陣狂風吹落了掩蓋事實的輕紗,是嚎叫、狂怒、破碎、倒地……

1小时前
  • 小艾
  • 推荐

對本片我不特別迷(論深度及不上我看過的任何一部基氏前作,但結構依然無與倫比),但有話要說。很多觀眾/影評人詬病影片突如奇來,而且 un-conclusive 的結尾,因為他們忘了電影也是文學/藝術作品,不一定要講完整故事。本片之結構與手法,在小說尤其短篇小說中屢見不鮮。影片的結構,幾乎就是內容。

1小时前
  • makuranososhi
  • 推荐

就好像有个人一直不痛不痒地摸你的痒痒肉 到最后抄砖头照你脑袋来了一下

1小时前
  • 给我个电话亭,我要拯救地球!
  • 推荐

浮华的城市背后,可以聊以慰藉的却是陌生人,而熟悉的人也逐渐变得陌生。阿巴斯镜下的东京,迷离暧昧令人着迷又让人迷失~

1小时前
  • zzy花岗岩
  • 还行

火车站广场戳中泪点。

1小时前
  • phenomenon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