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陇西

大陆剧大陆2022

主演:陈坤,白宇,聂远,尹铸胜,常远,杨颖,孙怡,俞灏明,王骁,杨轶,张晓晨,刘亭作,赵峥,从瑞麟,张戈,侯玮涛,彭义程,强巴才丹,陈凯文,李士刚,张优,朱超艺,李凯,董浩然,韩秀一,周小川,刘一辉,郭昱德,杨博潇,马学雷,高睿菲儿,戴毅,李芸,郭家诺,张孝文,杨磊,王浩杰,牛志强,李小朋,朱时峰,李槐龙,杜长安,袁帅,丹帅,李泰延,马思妍,董子健,李光洁,郭京飞

导演:路阳

播放地址

 剧照

风起陇西 剧照 NO.1风起陇西 剧照 NO.2风起陇西 剧照 NO.3风起陇西 剧照 NO.4风起陇西 剧照 NO.5风起陇西 剧照 NO.6风起陇西 剧照 NO.13风起陇西 剧照 NO.14风起陇西 剧照 NO.15风起陇西 剧照 NO.16风起陇西 剧照 NO.17风起陇西 剧照 NO.18风起陇西 剧照 NO.19风起陇西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4 04:06

详细剧情

  天下三分,烽火四起,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战争不仅有刀光剑影,亦不只是血肉搏杀。秘密情报线上的生死角逐,正涌动于滚滚洪流的阴影当中。  两个不被乱世聚焦的“小人物”——陈恭(陈坤 饰)与荀诩(白宇 饰),他们生死相依的兄弟情在惊心动魄的谍战中爆发出夺目光辉,谱写出一段英雄传奇。

 长篇影评

 1 ) 混职场,你想做孙令还是荀诩?

是谍战剧,也是职场剧

《风起陇西》是一部以三国时代为背景的古装谍战剧,剧情以“马失街亭”、“蜀汉北伐”为引子而展开,虽然主演“陈恭”、“荀诩”等角色及大部分情节都来自原著作者马伯庸的虚构,但鉴于该剧架构严谨,如果熟识一些历史知识,大概会有更好的观剧体验。

整部剧所发生的历史背景: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190年,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崩溃,军阀四起,天下大乱。208年发生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

曹魏、蜀汉、孙吴三国当中,以曹魏人口最多,垦荒的面积最广,这正是当时三国中以曹魏实力最强的原因,而相对来说,蜀汉的国力最为孱弱。

剧中蜀汉游枭及大臣纷纷强调自己的使命是“光复汉室”之大义的缘由便据于此。

只是,剧中没有表现的是,在历史中诸葛亮曾对曹魏发起过五次北伐,虽也有所斩获,但没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在最后一次北伐中,诸葛亮病亡于五丈原前线。

在随后的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曹魏灭蜀之战,令冯膺、杨仪、陈恭、荀诩、翟悦等一众谋士、游枭所竭力效忠的蜀汉灭亡。


简述完历史背景后,我们再说回这部剧。

《风起陇西》是我近年来看过的制作最精良、结构最紧凑的古装电视剧——高潮迭起、环环相扣,剧情不断反转,更重要的是各个角色都被塑造得十分立体、全员演技在线(包括baby),只要你认真看下去,绝对会大呼过瘾。

身为社畜,除了谍战剧中层层反转所带来的刺激,这部剧更让我印象深刻的则是身处三国战乱时期、打工人如何在险象环生的职场环境求生存的描写及刻画。 而其中,尤以司闻曹创始人及管理者冯膺的为人为官之道描写得最为精彩——其心怀大义、能屈能伸、老谋深算、手段毒辣的性格特点被聂远塑造得入骨入心。

剧中有一段,属于诸葛亮阵营的杨膺被李邈陷害后深陷囹圄,在荀诩的帮助下越狱、后去投靠与诸葛对立的将军李严——而李邈之所以设计陷害冯膺,实则就是李严的指使,对此,冯膺早就心知肚明。

起初,李严对已失势的逃犯冯膺几近轻蔑藐视,对冯膺发出的归顺信号哼哼哈哈,但身处弱势的冯膺则神情泰然、镇定自若地说出自己的交换条件。

他深知,身为朝中元老的重臣李严并不会因为卑躬屈膝而怜悯他,而只会考虑他是否存在利用价值:能否助其扳倒诸葛亮。

而冯膺作为诸葛亮谋臣杨仪的部下,正是李严此刻需要的人——利用他,比杀了他,对正想令诸葛亮失势的李严来说更有价值。

待冯膺正式归入李严势力之下后,才开始逐渐转变策略,开始投李严所好、极力讨好,献计献策、献美女、献别墅。

整个过程,循序渐进地表现了如李严这般朝中重臣,是如何一步步被腐蚀腐化的。 令人不禁感慨:即使是阿谀奉承,也是需要策略和层次的,不同阶段,任务不同。

这一过程也充分体现了冯膺与孙令所分享的职场谏言:

做官,凭的不是关系,而是要和长官的利益保持一致——有共同的利益,对方才会保你。

冯膺不仅深谙向上管理之道,对下,同样也懂得如何收拢人心。

当曾经背叛过自己的部下阴辑登门求饶时,他并未闭门不见,而是选择既往不咎——此前,他早就握有阴辑中饱私囊的把柄,但一直秘而不宣,时至今日,险些被阴辑害得官路断丧,但依然愿意大度放过。

心疼姐夫的孙令气不过、表示不解,冯膺则向其再次分享了自己的用人之道: 水至清则无鱼,虽然阴辑存在污点,但在业务能力上能独当一面,以后公司经营还用得上他——咱们司闻曹刚刚经历了那么大的风浪、不能再乱了,况且,经过这次教训,这个人念了我的好,反而会对我更加衷心。

冯膺并没有说错,在随后他再次入狱、即将面对杀头之祸时,阴辑依然向负责审理此案的陈恭说了冯膺的好话——他相信冯膺绝不是魏谍。

不仅是对下属,冯膺对女人也同样手段圆滑、善于逢场作戏。

在剧情中,冯膺看似是中了歌姬柳莹的美人计,但正如冯膺心腹、他的小舅子孙令所言:“我姐夫不是这种迷恋女色的人啊~”

从头至尾,冯膺与柳莹都只是相互利用,冯之所以接受柳的色诱,仅仅是为了更好地控制柳,令其乖乖替自己吹李严的枕边风——只是冯膺有所不知,他和柳莹相识的过程,本来就是一场有预谋的计划罢了。

在此插播一句,大家千万不要因为baby的存在就草率弃剧!

客观来说,杨颖在剧中的表现还是及格的,至少没有拖后腿,甚至能明显看出人物所需的不同层次与变化:

在面对木讷憨直的正人君子荀诩和热爱琴瑟、诗赋的文艺老年李严将军时,柳莹表现得内敛沉静、清新脱俗、识大体,全无半点烟花女子的轻佻神色。

在冯膺面前,柳莹则表现得十分肤浅虚荣——只有这样,才会让老谋深算的冯膺相信:这个女子会因为富贵荣华而甘愿栖身于将军李严。

当柳莹与冯膺漫步在李严的豪宅之中时,被冯膺告知自己未来也可以住进这座豪华的官邸,柳立马一脸雀跃地蹦起来亲了冯膺一口,把一向谨慎的冯吓得大惊失色,深怕被李严及其部下看到,自己不但小命不保且所有谋划也将前功尽弃……

而柳莹此时接到的任务则就是要致冯膺于死地,所以才敢大剌剌地在李严的府邸对冯膺大献殷勤,这一细节的设计还是非常精巧的。

忍不住感慨,导演的调教和剧本的严谨设计完全可以令演员脱胎换骨。

而作为观众,如果因为对个别演员的刻板印象而错过一部制作如此精良的好剧,实属遗憾。

冯膺对上级、对下属、对眼线都有自己的控制之道,对自己的小舅子孙令,则又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相处方式——充满身为长辈的疼惜与对晚辈爱护。

明眼人都能看出,孙令毫无才干,但在冯膺的提携下依然可以在司闻曹身居要职(秘书+行政主管),而孙令虽然犹如提不起的阿斗,但对姐夫忠心耿耿,即使遭受严刑拷打,依然坚定不移。

而当冯膺成功脱罪、被人提醒孙令还在狱中时,则表示孙令平时性格太毛躁、让其在牢里再“锻炼锻炼”(心疼孙令2秒钟~

当孙令终于等到姐夫来解救自己时,忍不住哭倒在姐夫怀里,冯膺更是一脸心疼、安抚之余不忘充满怜惜地轻轻择去孙令脑袋上粘着的枯草杂絮……

温馨搞笑之余,不由让人感慨:即使是手段毒辣、精于谋略的冯膺,在面对自己的至亲时,也不过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只有在面对自己的小舅子孙令时,冯膺才会卸下伪装、变回一个有七情六欲的正常人

但,冯膺人性化的一面,似乎只在自家人孙令面前有所体现,在面对他的下属和同僚时,他是不存任何私情的——在他心中,众人皆是为了实现大义的工具人而已,包括他自己。

这点,在陈恭行刑时冯膺没有丝毫情绪波动时即可见一斑——要知道,陈恭可是代替他冯膺而死。

而冯膺最初安排没有执行过外勤的荀诩前往曹魏刺杀白帝,个人认为也不是想让有亲戚关系的荀诩暗自给白帝留一条活路,而是源于他对下属荀诩的充分了解。

白帝陈恭是冯膺、杨仪计谋中最重要的一颗棋子——如果叛变,白帝必须死,如果白帝是被陷害的,谁能不畏自己的生死也要保白帝的性命呢?

只有既忠于职守、又敢于大义灭亲,且与陈恭情同手足的荀诩才能做到。

在此,再次体现了冯膺的管理才能,知人、用人,无不充满谋略算计。

而说到荀诩,虽为人正派、克己奉公,但也正因他的忠于职守、刚正不阿,令表妹翟悦以及妹夫陈恭的死都多少和他脱不开干系。

有人说,荀诩过于一根筋、认死理,可在我看来,这正是长期浸泡于体制环境下的结果——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荀诩在司闻曹的环境和制度的常年驯化下,在兢兢业业、以期可助光复汉室一臂之力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内化成了司闻曹的头号工具人。

无论是遭受水刑考验,还是不明就里饮下毒酒,深知这是司闻曹行规的荀诩毫无怨言,顶多也就是无奈地叹口气;

被荀诩安排卧底至五仙道的表妹翟悦,处境危险且还要天天周旋于道主大祭酒的性骚扰…在完成阶段性任务后,翟悦主动向荀诩提出“想回家”,但却被心怀大义的荀诩提出“再坚持一下”;

在与柳莹相遇后,尽管心中存有私情(估摸着还可能是钢铁直男荀诩的初恋),但一想到对方的身份存疑,则主动压抑自己的情感萌动——看网友的分享,说在原著里,荀诩最后送给柳莹的令牌也是另有玄机的,一旦柳有意出逃,即可就会被缉拿归案;

而对待和自己情同手足的同僚兼妹夫陈恭,则更是一旦意识到对方可能叛变,则根本不琢磨有没有其他可能性,坚决带队前去缉拿。

荀诩是善良的,对所追求的理想极度忠贞,付之生命再所不惜,但正是如此,也让他在关键时刻却少变通——他的耿直造就了他,也促使他必将在此后余生对妹妹、妹夫充满愧疚与遗憾。

可悲的是,无论是荀诩还是陈恭,他们牺牲所有也要不断追寻的“国家大义”,是否早已沦为他人为达目的、清除异己的幌子?他们不惜牺牲生命也要为之奉献的理想使命,是否根本就是一团无法实现的虚幻泡影?

似乎早已无人探究了。

而整部剧,除了描述了冯膺、陈恭、荀诩等人惊心动魄的谍战谋略,更是向观众展现了一场大型三国职场生存实录——对我们这些社畜来说,也极有现实意义。

如陈恭这般的业务尖子,天资聪慧、对工作尽职尽责,但因陷入上层领导间的利益撕扯,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违背自己良心的选择,且长期因工作牺牲家庭生活、妻离子散,心力憔悴、疲于应对,最后不得不黯然离场;

荀诩,犹如每个公司都会有的老老实实、兢兢业业的优秀员工,为了工作常常主动996,甚至007,且从不申请调休和加班费——他发自内心地以公司为家、以振兴公司业绩为己任,人称“办公室卷王”,令与他共事的同事深受其扰,以一己之力破坏了整个公司的摸鱼环境,却因性格木讷,不懂变通,常常为了坚持己见在大会上公然和领导唱反调,不但10年没涨过工资,还常常被领导穿小鞋儿~(且因忙于工作,40岁了还是单身汉

孙令、阴辑这类“上头儿有人”、善于搞关系、审时度势的职场老油条,反而因为善于善言观色、站队钻营,即使业务能力不强,或是人品及职业道德欠妥,但因抱对了大腿,依然能平安度过一次又一次的人事危机;

而曹魏司马麋冲则最惨,能力出众、经验丰富、心细如发、对上级忠心耿耿,但无论如何拼死卖命地工作,在领导面前终究敌不过善于阿谀奉承且频频给自己下套的心机同事。

无论如何苦口婆心地摆事实、讲道理,领导都不为所动,甚至为了疑点重重的所谓“心腹”不惜和恪尽职守的自己翻脸,最后更是被执迷不悟的领导瞎指挥,安排他和心机同事一起前往海外拓展业务,最终害他陷入圈套、客死他乡……

麋司马生前说的最后一句话…… |||

正如每一次企业裁员,经历一波波人员清洗后留下的,不一定是最有才干的员工,但一定是站对位置、与领导利益点一致的团队和亲信一样,任何人的上位、下线,都绝非“优胜劣汰”那么简单。

而身为一介平凡社畜,只期盼不要被当了垫脚石之后,还要再被来一出“卸磨杀驴”罢了~

由此来看,这部电视剧绝对值得二刷——第一遍看热闹,第二遍,品人心。

 2 ) 国产历史记忆的解构重塑,人类终将完成于自身的选择(完结)

1,不如来点游戏心(1-4集)

在夜晚开追《风起陇西》,和马伯庸宇宙前两部华丽雍容的感受不同,在剧集开始,给人的感觉就是,厚重忧郁的氛围感下,仍然带有亲王的游戏心。

亲王在介绍《风起陇西》这部作品的诞生时,曾说过,自己是在新西兰写毕业论文难产时的游戏之作、解构之作,把谍战类型转移到三国时期,会出现什么状况?因为在小说文本阅读时,会有很多哂然一笑的时刻,这是用高智商一本正经地逗闷子,甚至这种逗闷子,在观者不够调皮的时候,会感受到冒犯,三国怎么能海外腔?三国怎么会有谍战?街亭怎么会是因为谍战而失去?用这种心态来看这部剧,那就是正中了亲王和路阳的下怀。

路阳导演的底色,我在看了《绣春刀》和《刺杀小说家》之后,认为和我们80年代生的中生代一样,一方面受到港台武侠文化的极致熏陶,另一方面获得了二次元的深刻浸淫,"路家班"在很多访谈里,也带有“燃”、“热血”这些二次元特质,因此,影响路导的价值观来源,不可不说有很强的游戏背景。

在找资料的过程中,还看到了路导玩手办的图片,还有在《刺小》上映过程中,其父的吐槽: 他从小就喜欢动漫、手办,一有零花钱就攒着买昂贵的手办(还很可爱强调了几次“真得很贵啊”)。

路阳在疫情期间的访谈里也曾明言:“印象深的事情太多了,非常特殊的一个月。疫情之初我下载了“瘟疫公司”这个游戏,想了解一下病毒在人类世界大范围流行的状况,在游戏里人类世界是很脆弱的。现在看来,现实的人类世界一样很脆弱。我们太脆弱了。”

因此,作为同样拥有同样文化记忆的二次元80后本观众,感同身受而又乐在其中。原来,我们也能这样去解构三国,以一本正经的态度。

三国本身的文本,从东亚文化圈来讲,中国的“解构”文化是最少的,国内分别在94年、08年推出过依照三国演义文本的电视剧,港台则有早期的SLG三国群英传等产品,近期游戏少年三国志、三国群英传也是SLG游戏的延续。日本有真三国无双、吉川英治的三国英雄传、以及三国的诸多漫画,也有最近的《派对浪客诸葛孔明》纯二次元动画,相对改编也激烈,影响甚大;可以说,80后对于三国历史和三国人物的共同记忆,是由电视、电影、文本、游戏等共同组成的,这些共同组成而解构的记忆,又反哺到我们对于人物的看法,甚至影响我们新一轮的创作倾向。

因此,这部电视剧给我的感受,是新颖中更带有很多的共鸣和喜悦,因为我看到了全主创们极致认真的工匠精神,但制作本身,并不是为了单纯做一部“正剧”,而同时,保留了一部分原著者和导演共同具有的游戏心,是一部互有攻防的策略游戏。 和当前氪金的网络游戏不同,它带有更多的“早期端游”(电脑游戏)特色,甚至会让人想到让我们为之着迷的90年代电脑游戏初心类作品,例如仙剑奇侠传、天之痕等。这种既带有武侠情义,又带有二次元的热血,既有文本珠玉在前,又有适度改编和解构,既有大人物的苍茫,又有小人物的嬉笑,让我深刻感受到,这是为我而创作、为我而解构、甚至片尾曲也是为我喜好而设的作品。这种带有强烈童年记忆和共有情感的作品,在近期并不多见。

我甚至脑补了一些游戏画面,启动游戏,选择角色,曹魏还是蜀汉,选择在曹魏就是陈恭,目标是抓出烛龙,离间曹军,破坏青萍计划,选择在蜀汉就是荀诩,检查陈恭是不是叛变,和陈恭一起找出烛龙,帮助诸葛亮光复汉室。里面分为各大副本,比糜冲副本,五仙道副本,柳莹青楼副本,还有很多隐藏彩蛋,这种汉背景的国服ARPG妥妥的啊,家国情怀和谍战相交,二次元爽翻天。 此处应该at一些steam的制作方。

对剧情本身来讲,一开始就凸显了多重矛盾,曹魏和蜀汉之间的矛盾,这是国家利益之争,是核心矛盾,背后更多的则是对人的看法矛盾,诸葛亮主张人均有价值,也许相对应的,郭淮为代表的曹魏派更多相信法度和军纪,甚至可以上升到儒道之争;在蜀汉内部,蜀汉自身的矛盾——李严和诸葛亮的权力之争,小小的司闻曹,也有权力斗争,在此处,选择的是一个横截面,蜀汉内部之争、魏蜀之争均因“烛龙”的出现得到激化,陈恭和荀诩这两个小人物,以及他们周围相关的同僚、敌人、亲人、故交,均卷入了这滚滚洪流。

对话推动的情节,在前四集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让完全不熟悉这套语境的观众,逐渐去抽丝剥茧,熟悉这套文化,有点像病毒感染的方式,用复制的语汇,占领我们的大脑,以至于我在看完前三集之后,感觉自己甚至被传染一样,睡眠过程中都是司文曹、间军司,醒来之后,都是天水怎么样了。

从角色来讲,对照的人物描写是谍战老带新的传统模式,陈恭是一个“已完成”类型的人物,他风流倜傥,对老板唯唯诺诺,实则小心谨慎而又能力卓绝,而荀诩则是一个“成长型”的人物,没出过外勤,也固执执着,这两个人的成长线是明暗交织,也带有一定星火传递的作用。陈坤本身的痞帅、忧郁特质,很适合多面的陈恭,而白宇在《忽而今夏》《沉默的真相》《乔家的儿女》等作品中,多次展现了他跨越时间的成长型角色的拿捏。

聂远的冯膺,一方面体现了作为间谍头子残酷的一面,一方面又有对下属温言以告的一面,在这转身,又是“你出门我已经给你下了毒”,就像是有些网友说了,领导制定了超难的KPI,画了个大饼,但是差旅费都得让你自己掏腰包,这一切都是“为了汉室的复兴”,滑稽中带有社会现状的丝丝入扣把握。

相信在前四集的世界观铺陈后,迎来的将是波澜壮阔又沉默无声的小间谍们的刀光剑影。在前四集之后,我非常开心,也非常满意,并不是说这部作品没有缺点,比如那随时出现的堪称SLG副本的音乐。

在当前大家一本正经讨论市场反应的同时,我也觉得带有一定的解构——这是一部并不专注讨好传统中老年电视观众而是更多讨好和我同龄人的作品,是一个青年导演用了作者青年时文本来进行的"认真做游戏”的演绎,市场需要不讨好的力量,也需要认真的游戏心。

2,社畜的苦谁能懂(5-6集)

从第五集开始,内容更是渐入佳境,让人目不暇接。

陈恭和糜冲的李代桃僵之计,真是别出心裁,陈恭顺势除掉糜冲,也是让我没想到的。糜冲虽然戏份不多,但王骁的刻画非常到位,将间军司头领这个兢兢业业的间die头子演绎得入木三分,这俩人的对手戏,也十分精彩。

5-6集的荀诩线,深入展示了社畜的苦。

把蜀汉当成一个公司,那么这个公司有两个实权领导,一个是总经理(诸葛丞相),是老董事长(已经去世)的心腹,一个是常务副总(李岩将军),是新董事长(刘禅)的心腹,荀诩是跟着总经理入行的,一直做的都是内审,审计部门(司文曹)是总经理直管的,因为部门斗争,总经理失势还被弹劾了,现在部门也来了另一个顶头上司(李邈),是常务副总的人,他们整天勾心斗角,荀诩心好累,只想好好做内审,公司最近外部环境也不太平,财务信息经常被泄露,对手上市公司经常还要抄袭蜀汉公司的新品,还没找到内奸是谁呢,心累。

直属领导(冯膺)也对荀诩没给他汇报不满意,因为荀诩作为内审,对所有接触过财务信息的人都比较敏感,怀疑直属领导的小舅子有问题。

这,一团乱麻啊,倒霉的被嫌弃的社畜的生活状况。

3,邪教的意识形态属性与内外交困的办公室斗争(7-12集)!!剧透预警

从第七集开始,剧集兵分两路,一边是从陈恭的五仙道副本,另一边则是司文曹的政治斗争。双线并进来看,五仙道体现了从商时代开始中国的“敬鬼神”文化,而兵者,诡道也,和鬼神之说相映成趣。五仙道名义上是一个教派,实质上和曹魏政权勾结,甚至受魏王册封,不得不让人回忆恩格斯所说,宗教拥有意识形态性。而从无论是海外的基督教、五斗米教、白莲教、明教到现在一些xie教,都带有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的强烈影响,反过来又极大地影响了政治和政权。

陈恭从天水,使出一手金蝉脱壳,将Miss马嫁祸,从而成功混入五仙道,他从单打独斗到和妻子翟悦相逢,正式宣告五仙道副本的开启。剧集中仅有两个女性角色,其中柳莹和翟悦是对照组,她们各为其主,均安插到敌方腹地,也势必有以色侍人的意味,但翟悦始终把家国大义看得终于儿女私情,而柳莹和荀诩的种种安排,是否代表她会走上和翟悦不同的道路呢。

两个女角色,都像谍中蝴蝶,翩跹美丽,轻盈优雅,却又如此脆弱,拥有飞蛾扑火的悲情。

谈到对照组,还可以多说两句,形式上,同样在敌方工作,陈恭的对照组是高堂秉,同样做国内反间,则荀诩的对照组是糜冲。但实际上,高堂秉代表的是“站在胜利书写者一方”的人,糜冲的早早下线,也代表整个谍报工作充满了血腥和欺骗,这也许也是未来他们的谶言。

而司文曹内部的办公室斗争,更是让人大呼精彩。李邈从上位到倒台,冯膺从倒台到复盘,短短几集信息量极大,也由此看到了职场百态,有为职场倾轧谋私利不考虑大义的奸臣(李邈),有坚定信念的纯臣(荀诩),有为了自己的“企业”可以倒戈的老谋深算“企业家”(冯膺),有只顾自己利益的小人(阴辑),也有始终茫然的受到牵连的大冤种(孙令),两面三刀的内奸(高堂秉),还有在背后手执棋子的诸葛亮和李严。

其中,冯膺的心机和谋算,被聂远演绎得尤为深刻。这当然也缺不了荀诩的助力,而在不断被背叛和欺骗的过程中,荀诩也会快速成长——荀诩线,其实也是职场菜鸟成长的荀孝和打怪记。职场人都有体会,一个企业如果在成长期,就算再有互害,也不会影响大局,但如果进入到低增长的成熟期,内卷加剧,这时候也自然而然进入相互倾轧的hard模式。

可以说,蜀汉从关羽失荆州、刘备逝世以降,逐渐进入到低增长时期。而这时候模型,带有一定囚徒困境。和魏吴的战争并不能马上定分晓。但在山头林立相互内耗的办公室斗争中,却能确立权威。此时仍然保持本心、追求大义的人,就更为难能可贵,荀诩和陈恭(翟悦),均是这种思想的纯粹代表,他们也代表了诸葛亮的意志。而从历史来看,这一尝试仍然失败,让人掩面唏嘘,让人想到武侯祠的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时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4,人类自身完成于选择(全剧终)

从第十七集开始,落笔几度沉吟,想说的太多却每每滞涩。也几度因为剧情反转拊掌,几次因为悲情恸哭,可以说,最后的落脚和收尾,让人惊奇。

冯膺和陈恭两个角色,其实是有着很强延续性的,一开始,冯膺是和曹魏交易的人,后来,这个人成了陈恭。让陈恭杀妻子,杀同僚,杀兄弟,这里突然让我意识到,原本的故事线里,陈恭的未来就是冯膺,冯膺妻子也去世,是否也因为牵累?而冯膺也因此不再续弦?冯膺用陈恭的父亲,向间军司递交了投名状,而陈恭又用了荀诩,也同样向郭淮交了投名状。谍海浮沉之中,谁还能记得原本【光复汉室】的初心?

杨仪这一角色,非常清晰,他的【大义】可以换成任何一种为之疯狂的元素。他的目的可能伟大,但他的手段过于残忍,让人想到的是历史上的一些疯子,很多人不为自身的利益与福祉,但为了疯狂的念头,可以牺牲无数人,这在杨仪身上贯彻始终,除他之外,所有的人都有人情味的一面,而杨仪并没有。而杨仪对于诸葛的忠诚中,是否也有疯狂的成分?

此时让我想到《三体》,冯膺和杨仪对于个体的冷酷无情,堪比章北海和维德。

这就引出了永恒的道德问题:到底牺牲谁的利益,才是为了真正的大义?到底多少人的牺牲,足够堆砌最终的胜利?

应该说,在人类的大部分时候,个人利益都是让位于命运共同体——不管这个共同体是宗教、家族、民族、国家,还是人类本身。也就是最近的300年,启蒙运动肇始,我们开始发掘人性的光辉,对人本身的意义不断去探寻。在《风起陇西》里,大部分人虽然有着私利和欲望,但他们的私欲都比不上他们更重要的事业,而大部分人为了获得目的,是可以做出牺牲别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事情。我们不去判断这种观念的对或错,只能说它深切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

这里面真正意义上反叛的人,一个是那个看上去最耿直、最“轴”的,荀诩。在弹幕里,大家都开了上帝视角,荀诩"十恶不赦,既害死了妹妹,又害死了陈恭"。但正是这个人,才是我们身边所有人的代表,也是我们应该去学习的对象。没有太多的信息源,赤诚、忠心、善良,做好自己手头的事情,相信自己的心,和诸葛亮一样,希望大家“安居乐业”,这种朴素的愿望珍贵而诚恳。而他对间谍事业做出的一切,都是【寻找真相】这一任务导向的。

另一个反叛者,则是陈恭。陈恭尽管牺牲了,但他舍生的角度并不是为了“大业”,如果仍然把“大业”看得比自己重、比荀诩重,他应该杀掉荀诩,或者找人顶替自己的死。而他任何事情都没有做,不再愿意走向谍战的中心,应该说这个人的气质是反谍战的,心存死志,并且对于死亡的快乐和释然打破了他对“兴复汉室”的雄心壮志。

这两个人,到最后都把个体的人看得比一个伟大的使命来得珍贵。在陈恭心中,翟悦的死让他不再有生念,也就是说,翟悦也许比他的事业来的重要;在荀诩心里,陈恭不应成为那个代价,这也和一开始他服用毒药却并没有杀掉陈恭完全一致。

编剧和导演不得不说是很tricky的,他们把人物放到了波涛诡谲的大浪之中,但最后两个最核心的主人公,仍然保留了自己最朴素的心愿和底色。当然,舍生取义非常伟大,一直到最后也能埋伏下去的间谍可以说是大隐隐于市的高人,但我们到底要如何选择?很多事情并没有准确答案。

陈恭和荀诩,在最后完成了使命的交接。这也和剧情首尾呼应:一开始是荀诩去天水杀陈恭,现在是陈恭回汉中杀荀诩。二人殊途同归,均选择离开是非之地,“不如归去”。

也许对一部分谍战爱好者而言,陈恭应该成为新一代的冯膺,继续着谍战的威慑,但陈荀二人做了另一个选择:也许在乱世,做郭靖当然让人钦佩,但人的选择可以多种多样,也可以像杨过、令狐冲一样避尘遁世,人类的闪耀,在于我们主观选择,而这些选择,构成了我们自己的拼图。

最后荀诩的选择也颇为耐人寻味,按理在失妹失友之后,他可能会丧失生活的斗志,甚至一蹶不振,但在陈恭的行刑现场,冯膺给陈恭布置了新的任务,这可以说是冯膺作为间谍头子残酷的一面,但反而我看到的是他的温情,给荀诩新的任务,是给了他新的选择,新的生活的意义。于是,新的故事便再次展开。

5、结语

24集阅毕,久久难以回神。诚然,这个作品并不完美,但我看到的,是迸发出的旺盛生命力。这是路阳写给中国80后90后的浓墨重彩,既有着二次元的中二少年感,又有着中国厚重的历史感。古装谍战的外壳下,放的是“你要追求什么,你的目标到底是什么”。编剧对于文本本身的改编,在艺术性上得以升华,权谋之外让人思索道德何在;而路阳对于角色的把握,让人如荀诩在密道中茕茕独行一般,最后见到光明。也许当谍战是虚空,兴复汉室是虚空,爱恨情仇一转成空,这时候,我们还是应该相信着什么,也许就是眼前这个任务。不用大义去绑架别人,但我们可以做好自己,从手里的这一个任务做起,从面前的每一个选择做起。我们是我们选择成为的人,我们的一切又将影响着周遭的人,中国故事崛起,必将依托我们每一个人!

 3 ) 不要总想着牺牲,要试着去“爱具体的人”

大结局已经过去了十多天,但这部剧带给我的震撼与思考一直持续到现在。

关于剧情、原著、拍摄手法、优缺点的分析,评论区的大神们都讲得很多、很全了,小白如我就不再画蛇添足了。我这篇剧评,更多的是想要与追完整部剧的(或是因为种种原因中途弃剧的)朋友们做一些剧情之外的延伸交流与探讨。

作为一部融合了谍战、权谋、悬疑等多种元素的古装剧,《风起陇西》可以说是精准地踩中了近些年我国电视剧观众的兴奋点。这种来自于“买方市场”的巨大关注,在无形之中也让大家对这部剧有了更为严苛的评判标准。

《风起陇西》7.7分的开分,到现在涨至7.9分的成绩,六万多人打分参与。无论是在讨论组,还是在讨论区,关于豆瓣评分、角色动机、演员表演之类的话题总是能引发一次又一次的激烈讨论。

远方的哭声 VS 近处的哭声

《风起陇西》带给我最大的触动,要先从一个题外话说起。

《奇葩说》第六季第4期节目中,曾提出过一个精彩绝伦的辩题——如果美术馆着火了,你能救出一幅名画,或是一只猫,你会作何选择?

当时,黄执中提出了“远方的哭声”这样一个看似高大上的概念。他认为,“对世界的认知水准越高,我们听到的哭声就越遥远”。“名画”承载的似乎是我们尤为珍视的人类文明,而猫,只不过是“近处的哭声”而已。在沉重且遥远的哭声面前,牺牲近处的猫的生命,似乎是最zzzq的选择。

黄执中的这个观点,我自然是无法苟同的。相比之下,我更赞同李诞一方“救猫”的观点——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他也不劳其筋骨,他也不苦其心志,他就天天想着怎么去牺牲别人,怎么牺牲小的去救大的,怎么牺牲这个近的,去救那个远的。他们疯了吗?”

我们试着把话题再拉回《风起陇西》。

上述辩题中正方与反方截然不同的立场,刚好与剧中的两个阵营完美对应。

以杨仪、冯膺为首的“救画”派,永远都是“大局为重”,终日都在忙于排兵布阵,言谈之间都是国家大义、兴复大业。(先补充一句,杨仪和冯膺这两个角色在本质上也有着巨大的区别,喜欢冯膺的同学先别喷,这个我稍后会有进一步的探讨。)

(虽然对冯膺的观点无法苟同,但非常非常喜欢聂远老师的演绎!)

反观另一方,以荀诩为代表的“救猫”派。他们会因为翟悦、廖会这些“小人物”的牺牲而自责,也会因为真相的埋没而痛心疾首。

他们无法对“近处的哭声”视而不见,在他们心中,生命的意义远大于一切。

他们是法理与良善共存于心的理想主义者,是这个世界的“极少数”,是我们眼中的“异类”,却也是真正意义上能够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人。

正如陈恭在决定牺牲自己、慷慨赴死之前,对荀诩的一番评价所说——“他跟别人不一样,像他这样的人,这世上太少了”。

爱全人类容易,爱特定的人很难。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风起陇西》的结局是让人无比欣慰的。它肯定了牺牲的珍贵价值,但又不鼓励无谓的牺牲;他肯定了冯膺、郭淮等人在权谋上的高瞻远瞩,但也让陈恭、荀诩这样的“小人物”有了一些为自己发声的机会。

这个结局也恰好呼应了第一集中诸葛亮对幼时的荀诩说的那句话——这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值得万金。

这些话,荀诩听进去了,他也做到了。

那个看似不那么“有用”的、笨拙的、不讨巧的荀诩,最终还是活下来了,这样的结局同样预示着,对善念的坚持从来都不会消散,对真相的执着也并不会被割舍。“远方的哭声”并不比“近处的哭声”更高级,生命的意义大于一切。

希望我们都能如陈恭之所愿,都能像荀诩坚持的那样,热爱“生命”本身,而不是一边满嘴说着仁义道德,一边以生命为代价,去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生命的意义”。

陈恭VS冯膺VS杨仪

在剧中这些动人的角色里,最让我们牵挂、揪心的,莫过于陈恭了。究其原因,他身上承载的那些极为纯粹的苦难、难以调和的割裂,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无望的、无解的、无法承受、甚至无法想象的。

父亲死于战场,妻子死于潜伏行动,到最后自己也搭进去一条命… …纵向来看陈恭的故事线,未免显得过于“心塞”了。但细细品味他前后的心理变化,一切所谓的“反转”,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

最初,同样是提到光复汉室,陈恭与荀诩的目的其实就有很明显的不同。

陈恭的目的,是宏观意义上的“不再有战争”,而荀诩的目的,是更为微观、具体的,“为了像你我这样的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在经历了卧底、(疑似)策反、顶替靡冲、回归蜀国等一系列的磨难之后,陈恭渐渐成了追剧的我们公认的那个“最难看懂”、“最难猜透”的角色。

但直到最后,听到他开始反思究竟谁对谁错、决定用自己的生命换来荀诩周全的时候,陈恭这个角色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转变。

以自我牺牲为前提,去制止更多无谓的牺牲。陈恭在剧情后半段中的转变,也是我认为这部剧里最为高光、精彩的一段。

杨仪这个角色,可以算是陈恭的完全对立面。他躲在幕后,用一个看似正义的理由,罔顾众游枭的生死于不顾。

不客气的说,他就是我们在生活中最怕遇到的那种人。在每一次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他都会牺牲别人、保全自己。

在这一点上,冯膺和杨仪有着最大的不同。

虽然他们二人是同样的主张、相似的立场,但冯膺和杨仪最大的区別在于,轮到自己该牺牲的时候,冯膺会二话不说,奉献自己的生命。而杨仪,永远都会在最后关头趋利避害、能闪多快就多快。

个人觉得,这个剧最厉害的地方在于,这些角色之中并不存在绝对、片面、非黑即白的人。

即便是纯粹如荀诩、聪敏如陈恭、狡猾如冯膺,都曾经或主动、或被动的伤害到了其他的人。

尤其是冯膺,用游枭的命作为筹码与郭淮交换情报,这从维护家国权益的角度来说,是怎么也洗不干净的污点。但从冯膺的角度来说,他的逻辑从头至尾都是能够自洽的。换句话说,从始至终他都是知行合一的。这一切设定,外加聂远老师的高超演技,使得冯膺这个角色非常立体、可爱。

而杨仪,则是做了一个完全相反的示范。他无视陈恭在他所制造的一系列事件中失去了多少东西,一心只想搞垮李严。面对即将到来的胜利,他想到的就只有功与名。

纵观全剧,荀诩追求的是真相,陈恭追求的是道义,而杨仪追求的是什么?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甚清楚罢。

两块令牌中的人性之美

柳莹最后去向几何,剧中并没有直接交待。与大部分观众一样,我也希望她能够去往东吴,与荀诩相遇。作为俗人的我们,总是希望能够在悲壮的底色上读到一丝温柔。

柳莹最后拿出荀诩、陈恭两块令牌的镜头,就是这难得的一丝温柔。

翟悦之死,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荀诩和陈恭两个人之后的决策。

荀诩对翟悦的自责与痛心,自然不用多说。最后他选择将通行令牌送给自己的心上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弥补。虽然立场不同,柳莹又何尝不是另一个翟悦呢?

陈恭给柳莹的第二块令牌,其实是给了荀诩一个交待。他知道荀诩和柳莹心中都有彼此,给荀诩喜欢的人留了一条活路,自己选择慷慨赴死。

与其说是陈恭在失去翟悦之后下定决心随心爱的人而去,不如说他是在被卷入种种勾心斗角的境地之后,彻底失去了与这些人缠斗下去的动力,也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念。

总结

短短24集,始于陈恭与荀诩的友谊,终于陈恭与荀诩的告别,始于诸葛丞相对幼年荀诩的谆谆教诲,终于诸葛丞相与李严的终极对峙。无论是剧里还是剧外,都有很多值得单拎出来探讨的点。篇幅有限,我就暂时只探讨文章中这一小部分了。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一定会去二刷、三刷这部剧~

这是一个想象的故事,但谁说想象之外不能有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感悟呢?

 4 ) 天师盖地虎,烛龙镇河妖

延续《三国机密》和《长安十二时辰》的评分标准,我给本剧仍然打五星,具体计算方法是:亲王原著值100星,按揪拉哔哔老师扣90星,其他杂七杂八让原著读者满头问号的各种改编扣5星,最终结果是五星。

本剧导演路阳在女主角人选方面一直都极富挑战精神,挑战自己也挑战观众。

路阳导演的喜好是比较宅男式的,喜欢拍美女、喜欢拍打架,他的电影作品全都以精彩流畅的动作戏著称。这种优势也保持到了本剧中。

只不过在一部以智斗为主的谍战剧里,动作戏的比重并不高,所以这种优势并不突出。目前的几场打戏主要都是以短剑进行的近战,干净利落有余,却没有形成集中展现韵律感和打击感的重头戏。

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借尸还魂这一集糜冲的动作戏。先是被自曝的陈恭激发出杀意,随即宣泄到拦路盘查的蜀军身上。这时羽箭射来——这支箭是这场戏的点睛之笔,甚至可以说是前八集的最大亮点。导演没有强调中箭的瞬间,而是让镜头跟着箭走,来到地面。

地上插着一支红色的箭。

为什么是红色的?

观众还没看清那箭是原本就被漆成红色还是因为其他原因变成了红色,镜头又回到糜冲的身上,胸前多了一个红色的小点,血液慢慢渗出,观众先前的猜测得到了印证。箭没有插在身上,反而更体现出这一箭的威力。

对于中箭的糜冲,导演也没有安排他着力表现出狰狞表情和痛苦状态,而是让他神色如常地继续战斗,但是他的动作明显迟缓了。这一箭对他造成的影响是通过这种方式体现出来的。

其实从那支红色的箭钉到地面上时,糜冲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但是导演还是让他又徒劳挣扎了一阵子。最后镜头再度回到那支箭,这次多停留了几秒,让观众看清楚了——确实是被血染红的,而且箭身还在不断滴血。

好的动作片导演能拍出动作的惯性。射箭是一瞬间的事,但是其影响却贯穿这一整场打斗戏。就像对着平静的水面投石,石头触及水面只是一瞬间的事,但是涟漪却要扩散许久。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在动作片拍摄方面的经验,电视剧大幅强化了两位男主角的战斗力。原著当中的荀诩和陈恭(杜弼)都是偏文职的设定,并不是像剧中这样隔三差五跟人动刀子。当然,他们的职业性质决定了他们要随时做好跟人拼命的准备,但那是万不得已时的最后选项,并不是他们的生活常态。

说是两位主角,其实不准确。原著小说当中,荀诩是毫无争议的男一号,陈恭的戏份要远远少于他。虽然陈恭是最先出场的,但是引出核心事件之后,在全书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里都没他的事了。直到小说的第三部分,他才回归蜀汉,那也是他与荀诩的初次见面。小说里两人的战友情之所以让人感动,就是因为他们本来并不认识,但是因为相同的理念和对彼此业务能力的认可而惺惺相惜,素未谋面却仿佛神交已久,刚刚认识就迅速形成了默契。这种默契是两个智力水平相近的专业人士之间的互相吸引,不需要多余的亲戚关系或情感羁绊。

在武力得到增强的同时,司闻曹的干探们也难免付出了降智的代价。前两集的司闻曹表现得就像是抗战和国共内战题材的谍战剧里的军统特务,实在让人难以相信他们属于君主仁德、臣下忠义、在三分天下中占据人和的蜀汉。剧中司闻曹这帮人只会对自己人使劲,达成目的的方法就是大刑伺候——冯膺水淹荀诩,荀诩土埋陈恭,反正同事就是拿来折腾的。

主角这边一通忙活,敌人的情报没打探到多少,反而先把自己人给逼死了。原著当中谷正才是真正的白帝,正是他的慷慨赴死激励了陈恭。谷正死在陈恭面前,那一幕就好像《无间道1》黄警官在陈永仁面前被人摔死。读者对陈恭以及他的同僚们的认同感在相当程度上是这时候建立起来的。

剧版不但将谷正弱化了,而且他的死也毫无价值,还显得荀诩像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笨蛋。不过他的难兄难弟陈恭也好不到哪去。荀诩派人假装成郭淮的手下押送陈恭去试探时,陈恭直接就在马车上拔刀捅人了,后来连滚带爬地逃跑也没逃多远,被人抓起来扔到坑里了,这时候开始喊冤了——不管你是不是蜀谍,就冲着你刚才在车上捅人,人家现在法办你就没毛病。后来荀诩出来解释这是一场试探——好家伙,赶情陈恭在车上捅的还是蜀国战友。这俩在对自己同僚下刀子方面,那是争先恐后。我看诸葛丞相和庞统不是卧龙凤雏,你俩才是卧龙凤雏。

原著当中荀诩和陈恭的工作环境比较接近《潜伏》的余则成,虽然危机四伏,但主要是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直接拔刀的机会并不多。荀诩是个其貌不扬的中年社畜,要应付各种办公室政治。他让读者产生认同感是因为他的乐观和坚毅,用嬉皮笑脸来包裹他势不可挡的决心。本剧的主创是拿着《潜伏》的文本拍出了《亮剑》的精神。

另外,原著的荀诩有老婆有孩子。身为一个社畜,工作的压力让他没空出去搞东搞西,也没机会跟哔老师眉来眼去。原著当中老是惦记柳莹的是荀诩的上司冯膺。这又是一个被改得除了名字以外与原著几乎没有关系的人物。小说里面他是个油腻又怯懦的中年人,一直在拖荀诩的后腿。剧版的冯膺则看上去颇为精明强干,而且有一种忍辱负重的悲壮感。

——那是当然了,毕竟冯膺的真实身份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的常山赵子龙嘛。

之前聂远在路阳导演的《绣春刀》里面饰演的反派赵公公也是用长枪的,不知道枪法是不是从赵云那时候流传下来的。本剧当中他似乎没有施展长枪的机会,不过第八集遭到陷害拘捕时,也露了一小手,确实还是挺能打的。

本剧司闻曹的主管人员冯膺的选角,让我联想到同样是三国题材的电脑游戏《轩辕剑外传汉之云》,那里面主角也是隶属于杜撰出来的蜀汉特工组织,不过更多的是执行刺杀一类的外勤任务,而那个特工组织飞羽部队的创始人正是赵云。

想不到赵子龙你浓眉大眼的,也是个老特务头子了。

说到《汉之云》,其实它前几年也被改编成了电视剧,但是涉及到的真实人名、国名全都被改了,没有保留一点三国的影子。相比之下,本剧算是十分幸运了,得以呈现真实的历史背景以及三国迷熟悉的那些英雄人物的名字。

我唯一不理解的是,为什么五斗米教要被改名?这个有什么好避讳的?五仙道又是什么鬼,《笑傲江湖》吗?这让人不禁想起在船上与手背在身后摆来摆去的岳掌门对唱山歌的五仙教主蓝凤凰。

如上面所述,这部剧给两个主角进行了降智,而且剧情走向从一开始就和原著小说大相径庭。这个让荀诩潜入到陈恭身边强行在开头几集制造双男主同框的操作,像极了当年剧版《三国机密》前几集给司马懿进行的加戏。大概这些编剧都是一个师父教出来的。

不过在剧情推进到第四集,陈恭提出要利用糜冲实施借尸还魂之计时,我终于觉得故事开始变得有点儿意思了。这样设定可以巧妙地将原著当中一些糜冲的经历挪到陈恭身上,而且也增强了冒险感和悬念。最重要的是,这样一来荀诩这次天水之行也不变得再是脱裤子放屁了——陈恭的计划需要一个知情者在内部配合,荀诩就是这个人。此外,上面提到的那场我非常喜欢的动作戏,也是这借尸还魂计划的一部分。可以说,本剧前几集的精华都集中在借尸还魂这一部分。

借尸还魂初见成效,陈恭打入五斗米教内部之后,接下来的剧情走向却开始朝着《智取威虎山》的方向去了。五斗米教的问题之所以棘手,就是因为其教众散布于民间,不好掌控。而本剧当中这伙人却挺爱扎堆儿的,天天守在山洞祭坛里面,像一伙山贼。大祭酒黄预整个是座山雕的派头,还弄了个压寨夫人,压寨夫人还是主角的亲老婆。这个压寨夫人还美其名曰“圣姑”——果然还是《笑傲江湖》。至于主角陈恭,当然就是杨子荣了。

通过了座山雕黄预的试探之后,陈恭正式入伙,黄预还要跟他拜把子。于是陈恭就得管自己的亲老婆叫嫂子。借用本剧导演路阳的老搭档雷佳音的名台词——我尼玛,爱嫂子啊?

陈恭的这条感情线是电视剧完全原创的,希望后续发展是点到为止,不要喧宾夺主,毕竟小说里面完全没有爱情线。硬要说有的话,原著当中的柳莹,也就是哔老师演的那个角色,围绕她的戏份算是跟爱情沾边。不过与她上演对手戏的并非荀诩,而是高堂秉。剧版高堂秉的人设和职位其实相当于小说版的狐忠。原著当中的高堂秉其实是个孔武有力、热血冲动且富有侠义精神的愣头青。

到这里我就不得不吐槽一下剧中人物对高堂秉的称呼了。一个热知识,高堂秉其实复姓高堂,单名秉。因此剧中人物称他“高司尉”“堂秉兄”,那个效果就跟《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热门小品《先生请出山》当中关羽说的那个“葛亮兄”的梗一样。

我实在没想到,一部以三国为题材、诸葛亮登场作为主要角色的电视剧里,居然会真的出现类似“葛亮兄”这种梗。

这个“糖饼兄”的梗倒是帮我解锁了本剧的正确打开方式——《风起陇西》其实是一部喜剧。在路阳导演之前的电影作品中,就算整体风格再怎么黑暗压抑,他也总会放一些搞笑段子调剂一下,比如《绣春刀1》的杀挚爱亲朋、手足兄弟得加钱,《绣春刀2》的“你俩睡了吧?”等等。本剧也不例外,糖饼兄的梗也许是无心插料,而主角二人组状况百出的借尸还魂计划我相信才是导演的有意为之。从绑架郭刚到水淹糜冲,看陈恭和荀诩这俩大聪明暗搓搓地计划阴人结果计划屡次翻车惨遭打脸就是我的快乐源泉。

很多人吐槽本剧台词太过现代,这个倒是不赖电视剧的编剧。原著小说就是如此,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小说里的人物对话经常带有浓重的翻译腔,读的时候感觉自己像是在看美剧。其中最经典的当属荀诩接受评议时审查官说的那句“他在军队蹴鞠队里打四分卫”,可以说是把亲王的恶趣味体现得淋漓尽致。相比之下,剧版的台词算是有所收敛了。电视剧错只错在把这些台词分配给了诸葛亮等史实人物,否则也不至于引起观众这么强的抵触情绪。

正如我上面提到的,《风起陇西》其实是一部喜剧。把它当喜剧看,当作是三国版的《武林外传》看,那些太过现代的台词也就没那么难接受了。

我一直认为《风起陇西》是亲王长篇小说至今为止的最杰出作品,后续《长安十二时辰》《两京十五日》等作品胜在细节更加丰富严谨,但是在整体谋篇布局之巧妙程度上,却未必强于《风起陇西》。

原著小说开头就是王双追击败退的蜀军,遇伏中箭身亡,由此引出诸葛连弩这一麦格芬。剧版改成了从马谡失街亭开始拍起,看似拉大了格局,其实却模糊了重点。亲王小说中的史实人物通常是有一两位作为主角的伙伴,剩下的大多以彩蛋形式存在。而本剧为了吸引三国迷的注意力,过早地让诸葛亮等重磅角色露出庐山真面目,打破了神秘感和惊喜。这就好比《星战外传:侠盗一号》一开场就让黑武士出来耍剑、《曼达洛人》第一季第一集就让卢克出来送祝福。

与《长安十二时辰》一样,本剧在改编时也放大了权谋斗争的部分。《长安十二时辰》是把小说里面着墨不多的李亨与李林甫的斗争做成了贯穿全剧的主线,本剧也是把诸葛亮和李严的较量提前拿到台面上。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两部剧都参与演出的尹铸胜老师,他大概要成为马伯庸电视宇宙的奸相专业户了。我发现权斗上瘾在国产剧编剧圈内已经出现了人传人现象。然而亲王的小说相比过去的历史小说,最宝贵的部分正是他对小人物的珍惜。

当年评价《三国机密》时,我就表达过我的观点,我不会以是否严格遵循原著小说作为评价一部电视剧质量的重要指标。魔改也无所谓,魔改还更有新鲜感,只要最后能自圆其说就行。

本剧对小说的改编是颠覆性的,按照剧中的设定,烛龙直接导致了第一次北伐的失败,所以他肯定不会是小说里那个烛龙了。如果最后能有一个合理的解释,那么也许这种颠覆就会让本剧成为神作。反过来,如果本剧最后不顾条件的变化,盲目套用原著的烛龙身份,那这部剧就会比《长安十二时辰》烂尾得更加惨烈(没有说《长安》不好的意思,烂尾不影响它整体是一部好剧)。

如果让我拍《风起陇西》,那我一定不会让诸葛亮那么早就露脸,而是前期每次诸葛亮登场,都只拍到他轻摇羽扇的手,直到最后一集才让他露脸——而且不要找别的演员演,再有名、演技再好也没用,就用CG做一个年轻版的唐国强老师,也不用多,给个两三秒的特写就行,胜过换别的演员费劲巴拉地演几十集。

 5 ) 聂远,好演员成熟时。

《风起陇西》大结局,没有烂尾,稳扎稳打结束了。是近年让人惊喜的国产电视剧,无论编剧、演员、画面、配乐还是服化道,制作都十分用心。尽管开播时被诟病节奏太慢,但交代完历史背景和出场人物后,此剧就像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绵延跌宕,处处见风景。最后合上时让人意犹未尽。

有很多好看的地方值得品味,不过我想专门聊一个老演员,聂远。他在这部剧里的表演可圈可点,不仅台词功底深厚,吐字清晰,富有各种层次的情绪;而且在与不同人物的对手戏中,他的肢体语言和神态就像一个宝库,吸纳了职场许多种人的精华。

他时而是一个老谋深算的高官,时而是一个循循善诱的大哥,时而是虚伪谄媚的下属,时而是见色起意的中年油腻男人。更可怕的是,他还有坚定的信念,既能在乱世中安身立命,还一心施展抱负。聂远演活了这个职场人,冯膺。

以剧末一句台词为聂远演的冯膺定性:“心机深似海,手段毒如蝎。”

聂远是如何表现冯膺的心机城府,又怎样表现他的毒辣手段,最后却还能让观众对他难生恨意甚至还有几分敬意的,从三种戏来看:

一、冯膺对下属。

聂远饰演的冯膺为蜀汉司闻曹长官。“司闻曹”——这个被原著作者马伯庸虚构出来的情报机关,在本剧中是核心组织。冯膺向上对接主管杨仪(俞灏明),向下掌管三个情报部门和一个主记室,他是核心组织的中心,连接上下内外。

第一集的水刑戏就立住了冯膺的人设——手段毒辣。他严刑逼供下属荀诩(白宇),表明自己为街亭一战情报误传之事担责的决心。但同时又利用荀诩的性格特点,对他施加压力,让他出外勤查曹魏的情报接头人“白帝”陈恭(陈坤),故事因此而起。

冯膺在给受完刑后的荀诩递茶时,神情和语言都毫无波澜。不为冤枉他、测探他有一丝愧疚,语速如常。而在聊着业务时,他还在暗中喂毒,令阴险之事发生得不知不觉。

聂远在这里有非常微妙的处理,一个眼神——确认荀诩喝下去的那一定神,表明此中有蹊跷。然而投毒后他还是以稳定语速轻描淡写地说,茶里有毒,这是规矩。信奉原则的荀诩,也将这一系列操作视为公事公办,吃尽苦头也得吞下,乖乖去执行任务。

不过,聂远饰演的冯膺平时可不是这样阴险。他看上去非常诚心地护着自己的下属们,尤其对最亲近的小舅子孙令(常远)谆谆善诱。

日常对手戏中,他们常一起吃饭。再狠辣的人物,观众看到他吃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粗茶淡饭时,也难生畏惧,反而一下拉近了距离。聂远放松的坐姿,边吃边聊的淡然,就像一个行走江湖多年的老大哥毫不吝啬地分享人生经验。甚至在后面还出现了泡热水洗脚的戏码,不劳烦孙令帮他洗脚,同时他又坦诚地聊着工作。这样亲密的场合里,下属听了,如何不感动——真是个接地气、掏心窝的好上司啊!

正是这样的日常积累了孙令对冯膺的极度忠诚。在冯膺被陷害落难后,孙令被严刑拷打也绝不背叛,人物的行事逻辑是通的。

而对另外一个得力干将下属阴辑,冯膺的手段又是另一套了。

阴辑,职场中典型的“墙头草”,哪里得势攀附哪里。冯膺深知他的缺点,但也需要他在工作中卖力。对这个道德上的小人、工作上的能手,冯膺总是表现得十分大度,放手让他去干。

阴辑一场忏悔表忠心的戏十分精彩。聂远在这里的表演处理,就是始终保持上司的威严。明知下属来跪地求饶,却始终不正看一眼,他“认真”处理自己的公务,边喝着粥,边翻阅文书,对来者动机了然于胸的样子,并不受访客的干扰。

当阴辑知道自己的把柄一直被冯膺掌控时,腿都吓软了。冯膺这时才走向他,投出凶狠的目光。告诉你,你的命一直在我手里,我想杀就杀,你只是不知道而已。

这场谈话让并不高明的下属心服口服。对外,上司从不揭他的老底,始终护着他;对内,上司的恩威并在。从此阴辑更加卖力工作,冯膺在司闻曹的核心地位更加巩固。

回头来看上面三场戏,对三位性格迥异的下属,聂远的处理都是完全不一样的。他在不同场合、不同人前表现了性格的不同面,每一面都有其合理性,既有权威,也有平易近人的部分,但综合起来看,你能鲜明地感受到,他是一个城府极深的管理者,识人善用,掌握分寸,尽管和职场中人的关系时近时远,但他从不被轻易看透。

二、冯膺对上司。

冯膺的位置,既在人上,也在人下,相当于一个单位里的中层。当他面对更有权力的人时,你发现原来他还有这样虚伪逢迎的一面,恰如其名谐音——冯膺。

与李严将军(尹铸胜)的对手戏,就是聂远饰演的冯膺在另一个极端的长袖善舞。

第一场重要的对手戏,冯膺反转,从诸葛亮阵营投靠李严阵营。

李严为官多年,对这样的人远远提防。从他们一开始的空间距离来看,李严将冯膺视为草芥,踩在脚底下的蝼蚁,不给他一点尊严。

然而,冯膺的表现却反常,和一般下属的极尽谄媚不同的是,他不卑不亢,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步一步向李严证明,他的存在十分重要,可以帮助李严在政治上获得更进一步的可能。

聂远在这里的表演,注意看他的坐姿和神态,除了进门时的一个大礼,其余时候都是坐如松,与李严远远相对。他表现了一种势均力敌的关系,而非“我有求于你,你一定要帮我”,恰恰相反,他让李严感到,“你必须让我帮你,否则你没有退路。”

这里尹铸胜饰演的李严,开始说话时极为吝啬自己的词语,几个字,一个问号,几个字,一个问号,轻蔑至极。但他却不知不觉开始倾听,眼前这个冯膺,绝非他想象的那么简单,或许真可一用。他的心防也就慢慢解除。

这场对手戏中,与其说冯膺是在表忠心,不如说他是在实行“说服的艺术”。聂远在台词上的处理也十分精细。他气息稳定,却不是对自己下属那样的轻松淡然,而是始终与端庄的坐姿一样肃穆,通过他的肢体、他的语气,娓娓道来他的政治蓝图,表达了人物的智慧和决心。他以自己的不卑不亢和稳重大气说服李严,我是一个难能可贵的人才,你要珍惜。

李严收了冯膺的“忠心”后,一步步落入官场贿赂的圈套。冯膺投其所好,献宝琴、献美女、献豪宅,极尽谄媚之能事。

其中,献豪宅一幕戏也十分精彩,甚至有点幽默。当我们第一次“全正面”看到冯膺高高撅起的屁股时——导演的镜头语言在这里有了奇效——我们看到他最不堪、最下贱的一面,他像狗一样趴在李严的面前,让人大跌眼镜。

极低的视角表明人物地位

冯膺请李严到“寒舍”(豪宅)中,始终保持卑微的姿态。他身体微微倾斜,从头到肩颈保持比李严低一点的位置,脸上始终堆笑——这和他平日形象大相径庭。

三人在豪宅院中的对话精彩至极。

冯膺将豪宅献给李严,李严拒绝着说“可以吗?”转头却向心腹,心腹替他回答,“可以,可以。”

冯膺说豪宅简陋,李严又问“简陋吗?”继而自问自答,“简陋就简陋点吧。”

冯膺以“借住”的名义给李严台阶,最后李严自己说道,“既然是借,我们就不要矫情了。”

这场献豪宅的戏,几乎浓缩了人情社会中的某个特定场合。它既赤裸裸地表现了权力的能量,又绝不直接表现权力的能量是如何被收服的。各种反语、暗语、眼神交错相接,在场的人都知道自己在干嘛,但都有办法说出自己不是在干嘛。整个过程又恰恰对应了冯膺之前对孙令的教诲:“凡事要替长官想在前面。”当他献出豪宅时,仆人、家具、美食已一应俱全,周到得让人难以拒绝。

这段戏写得妙、演得也妙极了。

三、冯膺对女人。

《风起陇西》一剧中,冯膺的人物设定是前妻早亡的鳏夫。但当我们第一次看到他面对有诱惑力的女人时,我们深感眼前的人不再是一个威严的上司,也不再是一个谄媚的下属,而就是一个纯粹的男人。

聂远演过的爱情剧不少,多偏向于纯情忠厚的角色。但在这部剧中,他的眼神为之一变,从过去的清纯转到另一个极端,充满欲望,充满色情的观看和打量。而且他始终还保持一种警惕——对女人也是间谍的警惕。这与他的身份极为相符:既有权力,又对自己掌握的权力保持怀疑。

与穿透欲望的眼神相比,聂远对坐姿的处理又呈现一幅新画面。他既不是那端着饭碗聊家常的“姐夫”,也不是毕恭毕敬俯首称小的下属,亦不是平日专注处理繁杂事务的管理者,而只是一个进入烟花柳巷的中年男人,有权有钱的男人。

他的身体摆出一副慵懒的姿态,是倾斜的,倚着靠垫的,一只手搭在膝盖上,人像极了某种动物,睥睨眼前的猎物,一副唾手可得的神情。

不过精妙的是,这里聂远与杨颖的对手戏,除了互为诱饵,冯膺还要说服柳莹,日后要到更有权力的人那里去。他的一番说辞又是“说服的艺术”,不是强行要柳姑娘执行什么任务,而是巧妙地给出暗示,“你这样的美女,配得上更高权力的人”。

聂远的表演让我想起电影《色,戒》中的梁朝伟,两个阵营的间谍对望,既在博弈性的诱惑,也在博弈利用与被利用。眼神里既有吸引又有警惕,既有坠落又谨防坠落,就像一块晶石,不同切面闪烁出不同的光芒,让人难以揣测它真实的底色。

正是有了这一层戏码,冯膺作为有权力的男人的设定才真正丰满。他审时度势地利用上司,利用下属,利用女性,把权谋玩转手中,让自己始终成为这个组织的核心,不可或缺。


尽管《风起陇西》的海报显示这是一出围绕两个小人物的大戏,主人公是陈恭(陈坤)和荀诩(白宇),但聂远的表演,冯膺的存在,就像一条韧性极强的绳索,将所有人的命运牵于自己一身。他同时维系着与竞争同僚、直属上司、上司政敌、不同下属、敌方同僚等各种关系,进可攻,退可守,时而紧绷,时而松弛。一个个觊觎他位子、或者能够配得上他位子的人都落得了悲惨的下场,如李邈,如高堂秉,如陈恭。而冯膺独一份的极深城府和长袖善舞为他筑起安全的藩篱,帮助他存活于这复杂的关系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当我们观看了冯膺精彩的职业生涯后,原来还有意想不到的一幕,他的独白。当他深夜面对自己的甲胄时,一个从未展现的人格浮出冰山——原来他还有这样的忠肝义胆,等着最后一刻,以身殉国。

正是冯膺前面的狠辣和威严和谄媚为我们带来了无限猜忌想象的空间,谍中谍中谍之后,这一出自白戏,让人敬重怜惜。

然而,还有然而……我钦佩编剧的老辣,在于他总能留一手。即便我们看到这样自我剖析的冯膺已心生怜悯,在本剧最后一刻行将结束时,我们还是又回到开始时,对他再度产生怀疑。

当他面对断头台上那个即将被斩首的陈恭时,他没有表现一丝痛苦和惋惜。他无情得像座石雕,只是矗立在人群中。

荀诩眼中含泪,裴绪皱眉,只有冯膺面不改色

而他身边的荀诩,绝不会是这样“不正常的人”——正常的人,会心痛,会难过,会流下苦涩的眼泪。冯膺却被驯化出一身好本领,在这吃人的体系中,安全着陆,为一切死亡附上正义之名。

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即使我们怀疑了他,原谅了他,一而再,再而三,被他玩弄权谋的表演欺骗。但最终他的面孔还是一个无情的面孔,正如陈恭所言,一个不正常的人。 和冯膺一样的人们,一个个矗立在风中。对血无动于衷,对泪无动于衷,对生死无动于衷。这样的时刻让我感到真正的悲哀,而替他们去死的人,只因将事物运行的法则看透——一切自以为理想的实现,不过是一场又一场欲望对战欲望的循环。在这场更大的循环中,冯膺看似忠贞的理想,终究还是落入了更大欲望的圈套。他为之牺牲的是一生,精明算计,换掉真情实感,不过是为一个空洞的目标奔命。

——故事落幕,权谋终成一场云烟。当我们回想起《风起陇西》是一出架空历史的谍战剧时,我们既能想到,所有真实争斗过的人都已死去;也能想到,所有虚构斗争过的人也从不存在。而将我们的欲望拖拽进屏幕无限撕扯的人忽然笑着撒手离去:你看的是权谋剧吗?你也痴迷这尔虞我诈你争我夺吗?你从冯膺身上,看到了千千万万个你身边的冯膺甚至你自己吗?

为塑造这虚伪得极度真诚的冯膺的聂远,干杯。

 6 ) 风格割裂的台词到底是谁写的???

并不是说要用文言文台词,文言文是古代书面语,明清小说都是古代白话。

实际上这编剧是一会儿现代白话,一会儿古代白话,一会古代书面语。

说现代白话吧,一会儿用一个“陛下偶感微恙” 并且用的还不对,

说符合古代口语吧,一会儿又用“抓活的” “我想是给诸葛亮面子吧”

服化道用了不少心思,看得出美术组的目的是为的就是让观众沉浸在时代背景里,

台词这时候选择用现代口语的台词,却说自己目的是为了解构严肃感?那你怎么不跟美术组沟通好呢?这像是两拨人马素不相识拼接的产品。

不和谐不统一,是所有丑的来源,披着出土文物一样的衣服说着现代的口水话,像是两个剧一样割裂,这不是设计,而是照搬原著的混搭但完全没考虑影视化的和谐美。

有没有符合古风还让人听得懂的台词?雍正王朝,大明王朝,甚至军师联盟。

更难的台词设计,是《大明宫词》台词,完全莎士比亚风格,为什么观众依然喜欢?因为符合整个剧浪漫为主,自叙性质的调性,更因为全剧台词和谐统一。

败笔就败在编剧团队吧,如果是制作人插手的那制作人背锅,演员背不起这个锅

 短评

为了不让流水线的劣币驱逐良币,我绝对支持这部剧。

9分钟前
  • 壳子五号
  • 力荐

最后一集痛彻心扉,看到思之戴着枷坐在地上,眼泪就没停过。这部剧讲了代价为何而死,代价如何而死。死于牛记酒肆围杀,死于小拢山掩护,死于自证清白,死于堂上垂死反击,死于林中做局,死于阳平关接住一块玉,死于下雨天的靖安司,死于五仙道鸿门宴,死于中毒,死于竹鹊,死于神仙沟对战,死于利箭入脑,死于爱人怀中,死于定军山夜袭,死于木刺穿喉,死于西乡关隘,死于看到她穿了一身黑衣,死于沔水堤坝,死于她留给她丈夫的那把剑。死于斩首、死于宏大口号、死于党争内斗,死于疲惫、愧疚和渴望自由。

13分钟前
  • 空山
  • 推荐

在央八看了一集 没看出什么来。(陈老师能不能不要用气声说话了…

14分钟前
  • 天才小猫崔然竣
  • 还行

我是白帝,要找出烛龙。郭淮知道我是白帝,所以干掉烛龙后我就是烛龙。冯膺知道郭淮知道我是白帝,所以干掉烛龙我还是白帝。一群智商2500的大神处心积虑,突破道德的底线,挑战法律的权威,贻误了北伐战机,在杀敌一百自伤八千后终于陷害了小学生李严将军......

17分钟前
  • Terry
  • 推荐

古装谍战、消息走漏、卧底烛龙,不管是题材的新颖度还是剧情的悬念感都是引人入胜的;电影的质感大家直观可看,说暗的主要是因为用烛光做主色拍摄,质感不需赘述;演员选的也都是相对成熟和有实力的,就目前来看演技非常好(莫名喜欢王骁),两集看罢,节奏飞起,飙戏感出来了……

19分钟前
  • 胡萝卜炒鸡蛋
  • 力荐

20220427 第一集就风起云涌,紧张的透不过气,最后常远的独白看似是解析,实则对不熟悉三国的朋友很友好,尽快入戏!接着追!

20分钟前
  • 乖沙皮
  • 推荐

路阳,你真是中二脑洞爱好者的福星,祝愿你永远有钱拍戏

23分钟前
  • Sodapolar
  • 力荐

在央8和我爸看完两集,节奏很快,人物出场密集,毫不拖泥带水,在对话间交待前情,逐步带入。有点费脑,需要聚精会神地看。画面构图和打光完全是电影质感,让人无比舒适。爱奇艺的剧片头做得越来越棒了,就是片尾曲放新裤子的歌实在是不合适,风格不相融啊。李光洁的诸葛亮越到后面越出乎意料地好,和小荀诩谈论民生的时候,下着小雨,旁边是嫩绿的稻田和劳作的百姓,氛围自然舒阔。陈坤的表演时而有改不掉的浮夸和做作,白宇四平八稳,眼神戏欠了一些。但配角们都很好。会继续追下去的。

25分钟前
  • 琼子
  • 推荐

果然是路阳,太电影质感了,非常适合影迷的一部剧,故事可以简直用“三国版无间道”来形容。前四集节奏和表演hold住了,期待后续的反转,24集很友好!

26分钟前
  • 阿德
  • 推荐

想起李诞在奇葩说里关于救画还是救猫的一段讲演。他说正是那些为了所谓宏伟的目标,伟大的事业去不计后果地牺牲别人,牺牲别的小猫的人,频频地让我们这个世界陷入大火。天下苍生,没有苍生何来天下。可悲的是有些人眼里只有天下却没有苍生,用苍生换天下,无疑是舍本逐末了。思之这辈子唯一一次将命运握在自己手里,是他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思之思之,你终于在生命最后一刻做了一回自己命运的主人。下辈子不做白帝,不做烛龙,去做浪迹天涯的人间逍遥客吧。共心悦之人闲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肩无家国大义,惟愿儿女情长。

27分钟前
  • Lost star
  • 推荐

谁做的配乐?谁剪的片子?给我站出来!!视听视听,全部负分!!

31分钟前
  • all gone
  • 还行

这剧肯定不烂。也没标榜自己高级,观众看不懂吧 ?曲高和寡是它自己说的吗?我只觉得它为了更通俗好懂其实没卖什么关子,文言文还有翻译,片尾有说书式回顾分析。有的角色台词也比较口头化,其实那个年代一个乡下官员,想着要去嫖乐,确实可能不跟下属说官话吧。但我也明白为何有人get不到,比起寻常架空古偶里的琼楼玉宇、锦衣玉食,这公元三世纪的GDP的确不怎么样,照明也极端还原那年头的原始暗火,人也穿粗布麻衣比较多,布景也不是横店常见那条迎来送往的闹市,而是真.天下未统 战乱不断地萧条零落,种种“苦”“暗”“涩”“重”不是所有观众都乐意体会的。

32分钟前
  • yumeee
  • 推荐

就,你真的永远可以相信陈坤,他身上的古人感就像出厂自配的一样

33分钟前
  • 王妮牛
  • 推荐

趁着结尾上头感给打个五星,被低估了吧…真的受不了谍战片,果然又是眼泪直掉💧一直没打开看,就怕这剧故弄玄虚,实际是第一集就看进去了…感觉配角们太出众了,人物魅力好实啊,miss马可怜之人又有可爱之处,下线虽然早但是翟悦比柳莹有魅力太多太多,郭刚真正的男酮势力。(ab和陈坤真的好花瓶啊,这俩同框时一时判断不出谁的气声更膈应人…(孝和不准查了,2020年你还盯着查就没有思之护你了你就得变成行李箱里的尸体了…

34分钟前
  • 软非非
  • 力荐

本来想看看有多烂,没想到这么好看,现在的网络啊……太可怕了

35分钟前
  • catherinia
  • 力荐

太扎心了 一口气看了四集上微博以为会看到观众高兴地讲又出来了一部好剧,结果发现一堆人黑……内娱完了

39分钟前
  • 朵朵
  • 力荐

很有新意的古装谍战,在三国的框架里发挥想象是很有看头,以前看到的都是硝烟弥漫的斗智斗勇,背后无硝烟的谍战还是第一次看,妥妥勾起我追剧的欲望。画面的整体质感是我喜欢的腔调,电影的构图和配色很对“三国”的风味,目前看着是顺心的。

41分钟前
  • 卡夫卡的小屋
  • 力荐

扑面而来历史的现代感。三国,真是从不缺好故事。忠诚与背叛,谍影与暗战,情义与生死,孤勇与信仰,小人物的悲与壮,在历史的罅隙里,渗透出冰冷的潜流与暗影。唯一不变的,只有吹拂在秦岭山头那来自陇西清冷的风,冷冷地注视着时代与人世的变迁。路阳你好会选男人,我果然还是爱会演戏的演员,「谍系男」之间的对弈看得人心潮澎湃。

44分钟前
  • 墙上的寻人启事
  • 推荐

2022年度第一部没倍速,没跳片头片尾一集不落看完的剧,很精彩——1,全剧职场天花板冯膺,他如果有传记至少可以拍40集;2,全剧第一想杀黄玉,第二就是杨仪,黄玉杀妻之仇人神共愤,杨仪更可恨,所有事情都是他搅得,替主角团不值;3,全剧两个闭眼玩家荀诩和李严都应了那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孝和就是江阳的前世,不会变方向的样子就是思之的光,但就结果而言还是太想让人把他塞回洞里;4,陈恭最后几集隐忍弯腰的刻画打动到了我,早就恨透了,厌倦了这虚假的生活,最后赴死的样子让我想起了他在天水和孝和策划顶替糜冲打入五仙道的时候,想要活着的状态,彷佛马上就如愿和悦儿一起了;5,全剧最遗憾的下线必须给到糜司马,他的戏值得加入到主角团;6,全剧最佳最有记忆点的演员必须给到聂远老师;7,我裤子的OST很棒!

46分钟前
  • awakealone
  • 力荐

为啥这么多人说门槛高啊,我虽然对历史也不了解,看了一集感觉大概意思也懂了,门槛没那么高吧,先打四星是因为对间谍感兴趣,等后面多看几集再来重新打分。

49分钟前
  • 轻舟已过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