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大夫

爱情片美国1945

主演:英格丽·褒曼,格利高里·派克,迈克尔·契诃夫,里奥.G.卡罗尔,朗达·弗莱明,约翰·埃默里,诺曼·劳埃德,比尔·戈德温,史蒂文·杰雷,唐纳德·柯蒂斯,华莱士·福特,亚特·贝克,里吉斯·图米,保罗·哈维,简·阿克,欧文·培根,哈利·布朗,杰奎琳·德威特,爱德华·菲尔丁,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维克托·基利恩,马特·摩尔,艾迪生·理查兹,厄斯金·桑福德,戴夫·威洛克,Richard Bartell,Teddy Infuhr,George Meader,Constance Purdy,Clarence Strai

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剧照

爱德华大夫 剧照 NO.1爱德华大夫 剧照 NO.2爱德华大夫 剧照 NO.3爱德华大夫 剧照 NO.4爱德华大夫 剧照 NO.5爱德华大夫 剧照 NO.6爱德华大夫 剧照 NO.13爱德华大夫 剧照 NO.14爱德华大夫 剧照 NO.15爱德华大夫 剧照 NO.16爱德华大夫 剧照 NO.17爱德华大夫 剧照 NO.18爱德华大夫 剧照 NO.19爱德华大夫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1 05:53

详细剧情

  精神病院的默奇逊院长即将退休,接手的是年轻有为的爱德华大夫(格利高里·派克 Gregory Peck 饰)。医院里年轻漂亮的女医生彼特森(英格丽·褒曼 Ingrid Bergman 饰)和他相爱,然而竟发现眼前的爱人不是爱德华大夫,而真实的爱德华的秘书,还前来指出这个冒牌人士是杀害爱德华的凶手。  面对恋人扑朔迷离的身份,彼特森始终不相信他是杀人凶手,然而默奇逊院长却用精神分析法印证了“事实”。更为棘手的是,这个假爱德华也相信自己有罪,他甚至连自己是谁,经历过的事情也不知道。  彼特森对自己的判断非常坚持,她决定要帮他找出事件真相。在警察的追捕下,她带他逃到了心理分析教授的家中,展开了一联串精彩的心理分析过程,他童年的阴影和爱德华大夫被杀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长篇影评

 1 ) 两位演员

    心理学课上,老师给我们放这个片子,当堂回答两个傻问题。晚上在教室看这种黑白片的感觉,还真不错;因为他们可怕的口音和模糊的录音效果,我们完全仰仗字幕才能跟上剧情的发展,于是后面一半班级都干脆站起来看。我想念电影院了,那离我是多么遥远。

    后来在豆瓣找的时候,才惊讶地发现,这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希区柯克作品了!完全超过我毫无心理准备地一眼撞上,纯真坦率的英格丽鲍曼和英武温和格里高利派克时的惊讶感情。

    半个世纪以前的片子,现在看起来尽管多少有些简陋和空虚,但在剧情节奏演员方面却完全不逊色于任何一部现在的悬疑作品。这是黑白片的味道,那个黄金时代,那个伟人辈出的年华。

    当时英格丽出场的几段,有好几个同事男医生的对手戏,我当时就在疑惑了,怎么可能就这几个看起来实在不像样的男主演来陪伴褒曼呢?然后发现大家都提到的那个还没出场的“爱德华医生”,我就开始期待了——当然在正风华年茂时期的派克推门出现在镜头里时,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暗叹了一声,哗!这个光芒立即就被他抢过去了。还是前两年,派克去世的时候,我发现他是那种跟周润发很相像的人,其实是娃娃脸,但是眉眼英武、身高挺拔,自然派头就溢于言表——关键还在于,他们俩都是越老越发散发魅力的人。还有一个关键,是他们本身为人处世都相当认真克己,才叫银幕形象能持续地感染和温暖别人。老派克你不能笑的,太温暖。

    英格丽褒曼,其实在“卡萨布兰卡”里并没有太关注她,毕竟全部倾心于伟大的汉弗莱鲍嘉了,太有味道太有气场——虽然并不算好看,但最后那样的没有外表的谦逊和低调反而成为给他加分的重要因素。但是现在想来,那个年代的女星,找谁来替代英格丽褒曼都不可能了,因为自己独特的知性味道,率真随性。我喜欢她微微丰韵的脸蛋儿,年轻的气息全是摸不着的东西,却透过半个世纪的相隔还一直在闪光。

 2 ) 精神分析学

虽然这是很久以前的老电影了,但是现在看起来还那么耐人寻味。无论是故事的内容,还是故事的跌宕起伏,都精彩绝伦。 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而展开的故事,真切的感受到当时此理论影响深远。通过发掘来访者早年未被满足的欲望或者没有解决问题,寻找出创伤事件和做出此行为的根源,帮助来访者重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对于以前的咨询和现在的咨询,观念上也有所进步。

1、以前总是称来访者是“病人”,现在更加注重人的平等尊重,都会把其称为来访者。

2、以前总是在接案时都是高人一等的用理性的理论去分析来访者,现在更注重感受来访者的感受,和来访者一起面对问题,更好的利用同理心。

3、以前都是生硬的利用理论解释人的行为,现在更加注重咨询治疗当中的语言和非语言艺术。

4、利用女主人公作为医生和来访者恋人的角色进行介入此案件,会影响来访者问题的有效解决,现在看来是不被允许的。

 3 ) 凶手怎么可能不是女大夫的导师?!邪恶的老头啊!

影片的最后几分钟掩盖了事件的真相,除去最后几分钟,你会发现,事实应该是这样的:
1. 女大夫的导师和爱德华大夫学术上有分歧,名誉、地位、成就有差距,另外加上年老孤独,性情大变。在他所透露出的那次冲突后,萌生杀意。于是跟踪爱德华大夫和派克,在他们滑雪时躲在树后开枪。
2.派克一开始只是个倒霉的替死鬼,当老头发现派克和自己女学生的关系后,非常嫉妒,于是火上浇油,彻底将派克引上绝路。派克或者滑雪时摔死,或者引领警察找到尸体,彻底成为凶手。
3.派克拿着刀子要行凶是为了保护爱人。老头才是勾起派克回忆的最主要因素,老头枪杀爱德华大夫的时候,派克只看到了树后面的人影,但是大胡子却格外清晰,他隐约觉得老头危险,却又不敢确定,骨子里善良与从小就有的罪恶感也使得派克没有对老头动手,于是在犹豫间中了老头的招。


派克意图行凶时被老头醉倒,然后在熟睡中做了梦,对梦境正确的分析应该是这样:
4.老头对应了梦境中的“大胡子”。
5.老头往牛奶里下毒,害得派克睡觉,对应于梦境中的“作弊”。
6.无数的眼睛意味着窥探、跟踪、监视。剪刀剪开一层层的目光,意味着对窥探的恐惧,以及对跟踪的难以摆脱。
7.赌博意味着派克对老头是否是凶手不确定。梦到赌馆就说明去过赌馆,这种分析太简单了,人的梦境很微妙的,没这么直接。
8.美女代表着二楼床上的褒曼,裸露代表着性与诱惑,美女亲吻每个人,代表着褒曼与导师和派克的关系都非比寻常,也意味着褒曼的善良。
9.车轮对应手枪,屋顶的斜坡对应小时候的滑梯和滑雪的山坡,等等与片中的分析相同。


任何一个精神分析师也需要有人对他做精神分析,老头就是那种有谋杀倾向的古怪科学家:
5.老头对梦境的分析具有强烈的误导性,通过分析他指出了案发地点,引诱派克前往,给派克带来极大危险。
6.老头狡猾、冷静,有时候却又很情绪化,非常歇斯底里和小孩子脾气。对褒曼有种对母亲似的依赖。


从剧情来讲,让导师做凶手更具有冲击力,因为他的戏份大。与褒曼初见时流露的温情让人感动,家的感觉啊,多么善良、慈祥,而且还有些无助,而第二天早上老头则态度大变,强大得让人畏惧。
我觉得希区编剧的时候是想让老头来当凶手的,但似乎觉得太变态,于是还是让一个戏份不多的人作凶手,并且将动机归结为对院长职位的争夺,似乎这这才显得正常。

题外话:达利设计的那段是亮点,将梦影像化很难。通过梦可以一定程度地还原内心,但偏差在所难免,完全准确解读梦境很难。
梦没什么,和通灵通神没什么关系,解梦是科学,科学是人类的自娱自乐。信科学,得永生。
聪明一点的人都标榜自己有病,但完全看不上做精神分析的,也从来不去看心理医生。当然,漂亮的女大夫除外。温柔、善良、关心、呵护,都是治病良药,尤其是那种说不明白的、所谓的“爱”。

 4 ) 无意识的秘密比有意识的秘密更为有害

精神分析医生使患者说出苦恼,开启他们的心灵之锁,而使患者心神得到开朗;病人只有向医生说出一切,不正常或混乱才能有所解脱。——《爱德华大夫》

 如果要我说治疗人类心理疾病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我认为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是心理医生自身必备的因素:坚持、大爱之心、想象力和寻求真理。

一方面是心理医生与病人的关系:首先要与病人建立一种联系,然后医生给予病人信心、信任、理解与包容,倾听病人说出过去的痛苦经历。

 

电影关键词:幻想症、爱情、童年阴影、梦、谋杀、真相

剧情由3条线构成:

1,心怀童年阴影的JB在青年时参兵收到惊吓,住进了精神病院,认识了爱德华大夫。后来失忆了,幻想自己杀了爱德华大夫,并冒名顶替他接任院长。但是一见到白色上的直线条就异常。

2,爱德华大夫即将接任新院长顶替原院长马医生,马医生不愿如此,于是谋杀了爱德华大夫。

3,斐医生爱上JB,并坚信他没有杀死爱德华大夫,决心治疗JB的同时找出真相。

这3条线综合作用下构成一部意乱情迷的影片,斐医生和她的导师弗医生对JB的精神分析是影片的重心,谋杀案的的线索由JB的梦提供。

 

“梦是可以恢复记忆的最佳线索,你是谁?在逃避些什么?这些秘密都深埋在你的脑海里,只是你不愿去面对,人有时会不愿面对现实,因为事实会触痛他们的伤口,因此他们为了忘却一切反而会生病。梦可以告诉我们你到底在逃避些什么,但只能显示出片段,将此片段加以组合成型,恢复原来的样子,然后再找出其中的意义,越奇怪的梦越有帮助。”

JB的梦:

一间赌场,没有墙壁,窗帘上画满了眼睛。有一个人拿着一把大剪刀在剪窗帘,然后一个衣着暴露的女人走过来吻每一个人,她先走到我这一桌,女人长得像斐医生。后来我和一个有络腮胡的男人打牌,我打出梅花7,他说:“我是21点,我赢了。”但他的牌却是空白的。然后赌场经理过来了,对着络腮胡男人说:“下次你再作假,我决不放过你。”

络腮胡男人站在一个倾斜的屋顶上,他慢慢地掉下去了。然后我又看见赌场经理,他手里拿着车轮,躲在后面,车轮形状很奇怪,我看到他把车轮从屋顶上丢下来。我跑到一个山丘上,突然听到有拍打声,抬头一看, 是一对大翅膀。那双翅膀一直追着我,我一直跑。

弗医生的分析:

斜屋顶表示滑雪山坡斜面(由JB一看到雪就害怕产生的联想),络腮胡男人可能是爱德华大夫,他从山坡上掉下去了。翅膀是斐医生,以天使的形象出现。或者暗示天使谷(这时JB说:是加布里山谷)。

 

于是斐医生与JB去了加布里山谷滑雪场,试图唤醒他的记忆。滑到爱德华大夫掉下去的那个山坡时,在最后快坠崖的时刻,JB想起了过去发生的事。

JB的童年阴影(症结所在,荣格称之为“情结”):

我与弟弟在一个建筑物的二楼斜滑道上,弟弟坐着的滑道底端下面就是大门的高尖的钢筋架。我从滑道上往下滑,喊着弟弟让他快点离开,我不能控制自己,我一直往下滑,直到底部身体的惯性把弟弟踢了下去,弟弟被大门的钢筋架插死了。我产生了严重的罪恶感,就好像是自己杀死了弟弟。

JB回忆起他与爱德华大夫来这里的事:

我以前学医,有个女朋友,后来她嫁给了我室友。我的名字是约翰凡伦泰,我在当兵时受伤退伍,在坠机中受到惊吓,于是到了精神病院,认识了爱德华大夫。他为了治我的病,约我去滑雪。我们两一起去纽约,然后来了加布里,发生了意外。滑雪的时候,他在我前面15公尺处坠崖。就在那时童年发生的事的罪恶感刺激了我,让我以为自己杀了爱德华大夫,为了证明爱德华大夫没有死,我就冒名顶替了他。

 

但是这就是真相了吗?不,真相外有真相。警察发现,爱德华大夫尸体背后有弹孔,于是JB以最大犯罪嫌疑人之身份被逮入监狱。斐医生始终坚信JB,于是决定找出真相。谈话中发现马院长说话的漏洞,开始怀疑马院长。于是找到他对他当面质问。

斐医生对JB的梦的解析:7点和21点暗示地名,纽约有家21点俱乐部,赌场经理就是马院长,他去了纽约,警告爱德华大夫,不准接任他的位子,不然就等死。梦里的车轮代表左轮枪。是马院长在滑雪场的时候从背后给了爱德华大夫几枪以致丧命。

 

关于人类心理疾病,我的看法

我认为人类后天形成的心理疾病的最主要原因,是源于心理上强烈的痛苦体验。而童年时期强烈的痛苦体验最有可能引发心理疾病的产生,比如幻想症和人格分裂。过去影响未来,人类心理疾病与过去经历息息相关,所以回忆过去是精神分析治疗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一些心理上难以承受的痛苦,内心会为了避免感受到痛苦而将之压抑或隐藏。根据荣格的理论,我们内心压抑或隐藏的东西,我们不仅仅有意识地使某一内容私人化,而且我们甚至把它自己也隐藏起来。于是它从无意识分离出来,变成一个独立的“情结”,独自存在于无意识当中,在那里它不会被意识纠正或干涉。这个“情结”就成了心理当中的一个自主成分。经验表明,它可以产生一种自身特有的幻想生活。而当意识的压抑行为停止或放松的时候,这个“情结”就冒了出来,比如在睡梦中,通常以梦的形式出现。

《爱德华大夫》中,JB童年时无意中让弟弟发生意外丧命的负罪感使他痛苦,JB内心压抑这种负罪感,于是这种痛苦形成了一个情结。这个情结就像一颗长存于体内等待爆发的肿瘤一样,长存于JB的无意识中。也像肿瘤会影响身体其他功能运作一样,情结会影响意识的运作。比如JB看到白色上的直线条时表现出来的恐惧和焦虑。而当JB目睹爱德华大夫谋杀事件发生时,当那个与他痛苦万分的童年经历十分相似的情节再现时,JB的犯罪情结爆发了,它不受意识控制,产生了幻想。JB由于痛苦而压抑了这段意识记忆,受犯罪情结所控,幻想自己杀了爱德华大夫。而内心又害怕这个事实,于是安慰自己爱德华大夫没有死而冒充顶替了他,让这个身份继续活下去。JB压抑了这段记忆,但是在睡梦中得以重现,这就解释了为何JB的梦提供了许多寻找真相的线索。而关于JB对白色上的直线条的反应,是他的犯罪情结引发的行为异常。白色上的直线条即像童年时和弟弟的那个滑道上的线条,又像爱德华大夫遇难的那个滑雪场上雪橇滑过的痕迹。斐医生和弗医生对JB的精神分析治疗是通过让JB回忆往事和分析JB的梦来进行。

人类后天的心理疾病,源于心理上强烈的痛苦体验。所以精神病患者才是最可怜的人。不管怎么说,人都要学会一样本领,就是发泄痛苦,不压抑于内心。正如荣格所说:一个无意识的秘密比一个有意识的秘密更为有害。

 5 ) 爱德华大夫犯罪情结分析与精神分析浅谈(内含部分剧透!!)

先谈谈作为一名刚刚接触佛罗伊德精神分析知识的心理系学生,我对片中犯罪情结一些结合自我、本我、超我的个人分析和思考。 作为主线的犯罪情结由Garmes展开,Garmes一直坚信是他杀了父亲,这不是幻觉。/而精神分析师Constance认为是一些错误的观念导致他出现了幻觉,人们往往对他们并没有做过的事情感到内疚,有负罪感,这要追溯到他们的童年,小孩子经常希望一些可怕的事情发生在他所不喜欢的人身上,当某些事情真的发生在那人身上时,小孩子就会相信自己是罪魁祸首,这就是犯罪情结的起因,其实不过是小孩的一个噩梦。精神分析能够帮助患者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然后犯罪情结就会消失。/

后来Garmes病情出现恶化,他企图杀死Fleurot医生,却砍了自己的喉咙。 尽管片子中没有展示对Garmes治疗只是匆匆带过,但可以做出这样的推测:Garmes的犯罪情结也许是因为在儿童早期对父亲或者亲子互动感到不满与怨恨,这种情感的积累被超我压抑,因为这种情感是不能被允许的,不符合道德与行为准则的,如果放纵这种情感出现,良心就会受到谴责。而由于本我力求的那种自私、原始、无道德原则的事情被超我完全限制,所以只能在梦境中得到宣泄,孩子会在梦境中发泄对父亲的不满,情节体现为父亲在梦中遭遇了些可怕的事情。而这会导致现实、本我、超我三方对自我造成巨大的压力,自我服务于超我、本我,遵循现实原则,然而它们之前的冲突使得自我无法协调,便会产生焦虑。

这时自我的防御机制就会启动,在Garmes 身上体现为抑制本我的强大冲动,结果在父亲遭遇变故之后这种冲动似乎得到了印证,他便陷入了是自己杀死了父亲的痛苦、自责、内疚中。并且由于本我是本能的蓄水池,这种强大的破坏冲动还会对周围的人造成伤害,体现在Garmes杀死分析师的企图。

其实在看到这番解释时,突然想起来我也经常会做一些关于母亲遭遇横祸的恐怖梦境,被猛然吓醒之后不知所措。用精神分析视角来看,这和我童年时期屡次被她用棍棒打骂的记忆是密切相关的,我对母亲的情感十分复杂,对她也许是恨的情感多于爱的体验,所以很难想象如果她有一天真的发生了事故,我是否也会像片子中的Garmes一样陷入神经性的自我防御。

接下来我聊聊整个的观影体验吧~ 第一次如此直观地看到精神分析的全过程,但片子里的精神分析用得还是有点牵强和离奇,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电影上映时间是1945年,放到现在来看估计就没那么“权威”。 Hitchcock擅长制造悬疑,爱德华大夫里的配乐和几处情节的结合就是完美体现。剧情中第一个第一个抛出的悬疑点是John在接电话时的奇怪反应,暗示此人极有可能并非真正的爱德华大夫,但肯定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以及John看到Constance在桌布上划出的条纹时的紧张表情,看到女主对Garmes的犯罪情结做分析时显然受到了刺激的表情。这些细节都表现出John不是个一般人,且或多或少还有一些心理问题。 如果抛开这些不谈,这部片子就是个妥妥的爱情片,甚至还有点搞笑的成分。John其实是一个幽默风趣的恋人,而Constance尽管被那些分析师伙伴调侃是一个毫无情感的“冰冷”尤物,但她其实亦是个一旦一见钟情便陷入爱河的普通女人,对John生发的爱意虽然有部分因为假身份带来的仰慕,但最终也没有阻止她对他不可自拔的爱与守护。 在解开John犯罪嫌疑的整个过程中,精神分析理论强调记忆线索提取和童年早期经验的重要性——必须要追溯到John迷失的那段与爱德华大夫相处的记忆里寻找真相,追溯到童年时期的经历寻找敏感的根源。但John和Constance的双重关系实则违背了精神分析的职业道德,过度的移情和反移情对于治疗双方都是极其危险的。虽然电影是happy ending,但几乎也都是Hitchock巧妙制造的情节+女主几近万能的逃跑能力+对一个失忆的带有犯罪嫌疑的男人毫无保留的信任和帮助他找回记忆的执着,这部电影才有了逻辑合理性和可看性。但不可否认Constance从头到尾的治疗都是在“玩火”,几乎丧失了价值中立,只会对自己判断力造成损害和对John的潜在危险性。从精神分析师的日常工作中就能看到,这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病患的伤害行为随时有可能发生。 而佛罗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到Alex这才得以继续深入,老爷子一下就点出关键线索应该转向John的梦境,男主也没有表现出抗拒,直接接受了梦境分析。释梦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口,Alex在这里对释梦进行了解释:“这样你就可以知道你是谁,是什么让你逃离自己,这些秘密在潜意识中呈现无遗,梦还可以告诉你想隐瞒什么,释梦者检查这些杂乱无章的梦,然后找出邪恶根源,你尽管把这些梦说出来吧”。我们看到Alex和constance是如何一步步从John的梦境推理出他所恐惧的东西,在潜意识的帮助下他们逐渐揭开John竭力忘记的秘密记忆,从纸牌游戏到21Club,从翅膀与逃跑到angel Valley。还有一个细节:最终真相是在constance的帮助下才得以呈现,因为只有依据Constance对John的了解(对白色、条纹的恐惧等),才不至于将老爷子推理出来的“angel valley”作为最终目的地。这个女主在场的细节也算是为本片过于离奇的释梦环节增加了一点可信度。片子里让我感觉最刺激的紧张点有三个,第一是男主接近精神崩溃时拿着剃须刀下楼与Alex的谈话,其次是女主和男主最终到达山谷滑雪时的情景再现,然后是主任医生是否会枪杀已知情的Constance。不愧是Hitchcock电影风格,紧张刺激,诡谲多变,观众永远猜不到最后发生了什么。 Alex还表现出他对女性即使是自己的得意女门生进入恋爱状态后从事科学事业的不信任、轻视的意味,他认为恋爱中的女人在智力的最低层次上运作,而从事科学不允许夹带任何情绪和感情来谈问题,要保持头脑清醒,Constance反驳道:Mind isn’t everything. 她那部分掺杂感情的直觉告诉她这个男人不是一个邪恶的人,Alex对她这番话不以为然,认为爱情能判断正义与邪恶是无稽之谈。这个对话体现了两个极端,一个重视感情,一个重视理性,而我们能看到其实在精神分析中这是天平的两端,只有保持平衡才能真正实现治疗。没有两人的合作,Alex和Constance也无法得到最终的真相。

 6 ) 心理学的精神分析法

及如影片开头所说,这是一个有关心理分析的故事。心理分析现代学处理健康人的情感问题的一种方法。分析者只求应到病人探出它潜藏的问题。使其敞开心扉,一旦围绕病人的情节被揭示出来,并加以解释,病人的痛症和混乱就会消失,非理性的恶魔就会被逐出人类的灵魂。

故事内容讲述的是名位JB的男主人公曾经在军队服过役,曾当过战斗兵,因此心中有阴影和紧张,为了缓解这种状态,他找到爱德华大夫,希望他能帮助自己可以走出这种阴影。此时的爱德华大夫,正好要度假,因此邀请JB一起去某滑雪胜地滑雪,同时进行治疗,可不幸的是在度假的过程中,爱德华大夫遭杀害,而JB却因为从小的犯罪心理,总觉得是自己杀害了这位心理医生。但是为了摆脱警察的追查和自己自身的内疚和害怕,他化身为爱德华大夫,去了新的医院担任新院长。之后JB在医院中遇到了彼得森大夫,两人坠入情网。但由于自己的身份暴露,于是不得不走上了逃亡的道路。而彼得森大夫则跟随着他,就是为了帮助JB治疗他的心理问题。她也坚信他的无辜,并用精神分析法试图让JB回想起那段童年往事。。。。

这里先了解下我们主人公JB的心理疾病的症状:
第一次, 当JB和彼得森大夫第一次在饭桌上相遇,彼得森大夫在餐桌布上用叉刻着印记,餐桌上的印记让JB相当得难受。
第二次, JB在彼得森的睡衣上看到线条,于是突然感到身体的不适,和情绪起伏
第三次, 在手术台上,不知看到什么情景,他变得情绪失控,之后晕倒
第四次, 和彼得森大夫回忆的过程中看到了受伤的皮肤,JB变得烦躁起来
第五次, 在火车站买票的时候,售票窗口的铁栏杆让他望而却步。并伴有头部不适的症状
第六次, 在火车上,和彼得森大夫讨论到过去当兵的经历时,这个话题让JB不适,脾气开始不好
第七次, 在埃里克斯大夫家里,JB看到了剃须泡中毛线,瓷砖的白色背景加黑线,白色床单上线条。。。脾气突然转变。
第八次, 看到窗外白色的雪景,和雪橇经过留下的痕迹,JB身体不适。。。
第九次, 在餐车上,彼得森大夫的刀叉让JB感到压抑。

        通过以上表现可以看出,因为某些事对JB的精神造成了伤害,导致他在看到一些东西,类似于白色,线条等东西,或者试图回忆过去事, JB的身体会有产生不适,包括头部不适,性情大变,晕倒等生理反应。这是由于小时候的一次经历带来的。JB小时候因为在下雪天从扶手上滑下造成自己的弟弟撞上铁栏杆致死,由此长久以来一直觉得自己杀死了弟弟,心理上长期遭到不安和愧疚的折磨,导致有了犯罪心理。于是,在今后的生活中,只要看到与这场悲剧有关的事物就会产生生理不适的反应。
        由于小时候的事让JB倍感折磨,让他的精神十分痛苦,为了摆脱这种状态,患者自己会产生防御机制,把这些不想回忆的记忆有意识进行筛选,然后藏在潜意识中,患防御机制似乎有自我欺骗的性质,也就是说它是以掩饰/伪装自我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行为、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的,是一种阻断某种心理过程而使自我免受焦虑之苦的自我保护方法。
        虽然有了防御机制,让患者可以“失忆”不用回想那些不愉快,可是隐藏在潜意识中的记忆有时则会时不时得因为周遭外界的介入浮出水面,但由于个体本身主观得不想记忆,所以反应成了肢体效果。

因此,如果要真正解决患者的生理问题,就应该从精神角度去分析,找到问题的原因。并把它挖掘出来。最终达到根治的效果。在治疗中,患者若有机会释放那些威胁心理平衡或者造成一些心理症状的被压抑的情感,则症状可被缓解。

而影片中,彼得森大夫正是运用精神分析法与梦的解析最终帮助男主人公找到问题的关键的。

在治疗前,最终要的是患者与医生的相互信任。所以彼得森不停得问他:“你能否相信我”之后, 彼得森便开始寻问JB记不记得过去的事,发生了什么。

在宾馆里, 她暗示他“很明显你是一个医生。”这便是JB的过去,通过这一点,彼得森大夫开始希望患者能由此回忆出一些往事。因为哪怕是回想起一点也好,这样很多记忆都可能全部出现。 包括JB手上的伤,,以及希望他回想,和爱德华大夫一起乘火车的地点,车票。以及后来在埃里克斯家里引导他回想去的哪个滑雪场等等。
可是似乎JB始终由于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依旧认为自己就是杀人凶手。从这点就可看出,他有很强犯罪心理。

治疗中,除了要患者回忆往事,有时还得通过梦的解析。JB梦见他和爱德华大夫在赌场,然后来了赌场老板蒙着面。说爱德华大夫出千把他赶出去。之后又梦到自己看着爱德华大夫摔下山崖,赌场老板在楼顶上把一个轮子扔掉。以及自己被不知叫什么的长者翅膀的怪物追。。。通过梦的解析可以得知,屋顶预示着山谷,与雪组成了滑雪场。翅膀和彼得森大夫联想到天使。由此得知滑雪场的名字是大天使谷。后来情节的发展可得知,赌场老板就是杀害爱德华大夫的凶手,也就是最后的院长先生。因为院长要被爱德华大夫替代所以杀人防止他取代自己。这正好映衬了赌场老板赶走梦中爱德华大夫的情节。梦中赌场老板扔下的轮子便是现实世界中杀害爱德华大夫的手枪。在这个案件中。梦做了一个很好的诠释。

治疗的最后,势必要带患者回到事情的发生地,要让患者直面记忆中的场景。片中,彼得森大夫带着JBl来到了事发地大天使谷。在滑雪的过程中,jb终于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童年往事。打开了心结。因此,在治疗中,单单靠回想是不够的。要不断给大脑记忆进行冲击,通过实践,画面的重现使记忆恢复。

 短评

1.精神分析范本,白线条恐惧症,童年阴影,负罪感,失忆,释梦。2.悬疑部分不成功,前半段冗长,达利设计的超现实梦境最吸引人(眼睛窗帘,赌场经理,空白扑克,倾斜屋顶,变形轮子)。3.获奥斯卡最佳配乐。4.结尾主观镜头经典:凶手持枪目送褒曼离房,调转左轮向银幕开枪,致敬鲍特[火车大劫案]。(8.0/10)

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非常不错的心理悬疑片,比惊魂记要好,希老对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用的可谓是炉火纯青,镜头用的更是没得说,甚至个人感觉要比公民凯恩还强。梦境设计得很有表现主义风格,故事一波三折,结尾有些出乎意料。难怪大部分心理学课上都会提到本片,总之:5星。p.s:格里高利派克比罗马假日里帅多了。

11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老师说该片过于夸大催眠的功效了 梦境和现实完全一一对应是不太可能的

14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推荐

【A-】尽管希区柯克的作品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仍然有很多受限于时代的赘余,但影像上的内核仍然是超越时代的。两人第一次接吻时叠化脑内走廊不断开门的镜头简直浪漫到了极致(怀疑PTA那部《私恋失调》就是从这获得的灵感),喝牛奶的镜头更是在无形强调了一种“白色恐惧”(字面意思),由达利亲手操刀设计的超现实梦境更是无比妖艳,而通过主观视角展现枪头调转的设计则是把“第四面墙”利用到了极致。不过最亮眼的,还是结尾那句恶趣味十足的“彼得森的丈夫就是我的丈夫”,搭配以检票员迷惑的神情,简直就是关于「双性恋」这一属性赤裸裸的明示了。联系到之后《惊魂记》《迷魂记》《后窗》里的「恋母情结」、「恋尸癖」与「窥淫癖」,仿佛希区柯克一直都变态的如此精明,从未改变。

18分钟前
  • 思路乐
  • 推荐

希胖这次又高大上了,探讨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开创先河,后世导演肯定受益良多。达利对梦境的场景设置果然名不虚传,才华尽显。其实,这片看看派克和褒曼对好多人来说就足够了。

21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达利风格的梦境设计非常巧妙,关于精神分析的部分条理清晰,理性得令人震惊。

22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推荐

写作精神分析,读作周公解梦。一部悬疑片竟然用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如果精神分析医生都如此强大,那侦探与刑警就真的可以集体下岗了,推理与分析又有何用?褒曼的确美得惊人,尤其是她不戴眼镜的时候。

23分钟前
  • deus
  • 还行

在精神分析高度发展的今天,“精神分析就是要挖掘童年伤疤”已成为了典型误解,所以本片的噱头设定在今日看来已经落伍。但是哥依然相当迷恋这片,除了那些超现实主义的布景,更重要的原因是格里高利派克和英格丽褒曼,这对金童玉女分别是哥最爱的黄金好莱坞男女影星。【8】

24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推荐

1899年,19世纪的最后一年,一代悬疑大师希区柯克出生,同一年,比利时的弗洛伊德出版了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梦的解析》。这本书为大量的精神分析类电影诸如《穆赫兰道》等提供了灵感来源,而本片正是此类电影的鼻祖了,配置也是相当豪华,希区柯克导演,英格丽褒曼和格力高利派克主演,还有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亲自设计梦境片段,所以整体表现相当不错了。只是最后结局的揭晓方式过于玄学了,这也是大多数精神分析类作品的通病。希区柯克几乎每一部作品都会尝试追求一些视觉特效以及特殊的摄影方式,比如最后反派不小心说漏嘴的那句话以及自杀的镜头,这点也是非常值得欣赏的。

29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推荐

派克叔实在是太帅料!!!那时候的西装垫肩太高,看着有些不自然

34分钟前
  • ζωήιδ
  • 推荐

精神分析电影的早期实践,非常得希区柯克。格利高里•派克与英格丽•褒曼,真是一对俊男靓女。8.4

39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面对恋人扑朔迷离的身份,彼特森始终不相信他是杀人凶手,然而默奇逊院长却用精神分析法印证了“事实”。更为棘手的是,这个假爱德华也相信自己有罪,他甚至连自己是谁,经历过的事情也不知道。

44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依旧是Hitchcock的优秀悬疑片手笔,但实在过于夸大催眠的功效了,梦境现实一一对应什么,个人不是很理解,不过佛洛依德拍成这样已经不错了,心理分析电影先驱,最后,女主真的很美

47分钟前
  • 倩婧箐菁靓
  • 推荐

希区柯克果然是悬念和惊悚大师,让格里高利派克都能演出如此令人毛骨悚然的效果,除了演技就是氛围的制造,和悬念的铺垫。近七十年后看依然相当赞。

50分钟前
  • daangel
  • 力荐

真正爱上希胖和英格丽.褒曼的电影,真正爱上心理分析的电影,达利超现实的梦境刻画和希氏的悬疑铺陈与推敲珠联璧合。派克的表演还很稚嫩。

53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力荐

派克和褒曼两位主角的演出十分出色。剧情滴水不漏,桥段设计之精妙不得不让人佩服。

55分钟前
  • 会笑的昨天
  • 力荐

梦中人,一分钟抱紧,十分钟的吻。

57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故事虽好看,但扯上费洛伊德梦的解析与童年阴影就不着边际了,也无后来者繁复的设计,显得有些单薄,况且一见钟情何来如此大的信任?女人更容易被爱情迷住眼吧!梦境风格一看就是达利风格(达利做的背景设计,但被删减了大半,惹得达利大为光火),不过较之于和布努埃尔的合作差远了~希胖本人评价此片为“用伪精神分析包装的追捕故事”。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很精彩的心理分析悬疑片,谁说女人一恋爱智商就为零!?看看本片的Dr.Petersen为了证明爱人无罪简直智勇双全,英格丽·褒曼完美诠释了这个聪明温柔又坚毅的女性。格里高利·派克帅的让人合不拢腿……黑白配色也盖不住达利超现实梦境的诡谲迷人,我真是爱希胖~

1小时前
  • touya
  • 力荐

整个剧情都非常精彩

1小时前
  • 可缓缓归矣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