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秋

剧情片日本1951

主演:原节子  笠智众  淡岛千景  三宅邦子  菅井一郎  东山千荣子  杉村春子  井川邦子  二本柳宽  佐野周二  高桥丰子  宫口精二  高堂国典  

导演:小津安二郎

 剧照

麦秋 剧照 NO.1麦秋 剧照 NO.2麦秋 剧照 NO.3麦秋 剧照 NO.4麦秋 剧照 NO.5麦秋 剧照 NO.6麦秋 剧照 NO.13麦秋 剧照 NO.14麦秋 剧照 NO.15麦秋 剧照 NO.16麦秋 剧照 NO.17麦秋 剧照 NO.18麦秋 剧照 NO.19麦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1 05:48

详细剧情

  上了岁数的植物学家间宫周吉(菅井一郎 饰)及其家人住在北镰仓一带,长子康一(笠智衆 饰)是东京某医院的医生,女儿纪子(原节子 饰)在东京丸内贸易公司供职,担任经理佐竹宗太郎(佐野周二 饰)的秘书。  年轻貌美、落落大方的纪子已到适婚年龄,周围的好友也都相继成家,她却依旧待字闺中。父母兄长为了纪子的婚事各自用心,佐竹经理亦将出身名门的前辈真锅介绍给她。但是,纪子却独独倾心哥哥的同事矢部谦吉(二本柳寛 饰)——一个丧偶带着三岁女儿且捉襟见肘的男子……  本片荣获1952年蓝丝带最佳女主角(原节子)、最佳摄影、最佳导演和最佳女配角(杉村春子)等四项大奖;1952年电影旬报最佳影片;1952年每日电影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影片。

 长篇影评

 1 ) 小津观想

——无关麦秋或满纸麦秋的麦秋观后感

看小津的电影,会有一种时光回溯的感觉,就像童年不经意留下的记忆,亦幻亦真,有着生命原味的甜美。小津技艺的精髓在我看来并非静止,而是拉长时间的轨迹,以缓慢悠长的形态放缓观者的心律,让熟视无睹的生活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就好像在安静的夜里醒来,你会听到滴答的钟声,惊觉呼吸的起伏。
 
初涉小津的人,应该会迷恋他的技艺吧。低沉静止的景致,营造出平凡却灵韵的理想情境;冲淡舒缓的人物,时常显露出清淡会心的幽默。这种构造之美为小津所独有,蕴含了东方美学的诗意传统,也有着时代赋予的新鲜感受。这份技艺在今天是不可能再有的,即便是在小津的时代,比照木下、成濑的作品,看似形近,神则远矣。
 
小津电影的神,在我看来不是技艺,而是通透。所谓大师,或在思想的棘途中求索,或在现实的泥潭里折腾,然后或了然开悟,或惨淡收场。但小津却另辟蹊径。他选材现实中最通俗的家庭事务,且省去其中的庸俗层面,只在平凡的儿女情长中辗转构建。他甚至不需要在波澜不惊中营造落差以求观者内心的震撼,一切不过是淡淡的清谈和琐事。
 
这种奇妙的叙事虽然导向情节的冲淡,却成就了小津电影的意味。然而小津的电影不是通俗剧(通俗剧要比它“丰富”得多),个中的关键正在于小津对人,对世相的观想实在是太过通透。他的西方话语中的人道主义情怀,更接近于东方语境中的禅悟。但说禅悟是虚空的,而小津是实相的。这实相是走向虚空的安慰,是家庭琐事、女儿出嫁、父亲孤单,是跪坐在榻榻米上的清谈和饮酒。
 
小津的看透,不只是终极追问下的了然于无,更是悠悠生途中的利乐有情。这份有情在他人手里时常以悲天悯人的姿态出现,但在小津这里,他更愿意化成一杯清酒,或是全家人饭桌上的一次闲谈。且不论两者境界的高下,在意味上,小津已是一片浑然了。反之,惟有这琐琐碎碎的家事,安安稳稳的景致,内容与技巧的相宜,才能映衬出小津的通透。
 
每个人的眼里都有一个不同的小津,但我总觉得,在反反复复的述说中,人们其实是表达着一种近似的情思。它是那么惬意,让我们回肠九曲也要倾诉,它也让人惆怅,因为就在我们以为自己碰触到它的时候,它却化于虚无。想想也是,谁能将童年最甜美的记忆清晰勾勒呢,但它却会一直陪伴在我们的灵魂深处。

 2 ) 个别运动镜头及空镜分析(撇开肥内老师网课讲过的相对场外的蛋糕戏和厨房戏等)

本片的主轴是把纪子嫁出去,全部围绕主轴在叙事。穿插的实质上还是新(战后女性思维)与旧(战前大男子主义),老(叔父、爷爷、奶奶)与年轻(两个孙子),结婚(女性朋友)与独身(纪子和绫子)。

我们注意到4K修复版都是川又昂参与的,彼时川又昂已经升任安二郎的摄影助理了

在没有和东宝合作后,完全是松竹制作的电影,继续采用草席底

突出野田高梧的作用,没有让制片和摄影同列了

实际上看完本片后我们就觉得剧本确实厉害

本场地点:绫子妈妈的饭店一层

纪子和淡岛千景(绫子)怼了已婚女朋友“不是结不了婚,是不想结婚”

田村太太的进入提前预示了下一场要来到康一的医院检查身体

田村太太这个演员从上一部宗方姐妹已经作为佣人第一次进入安二郎组,她囊获了本片一半的笑料

预告了专务在二层,纪子才会去二楼

纪子是用跑上来的

看见没有,稳定的中轴线,纪子本就和他不是一条路上的人

纪子能接他的酒,就说明其实非常熟,才为了后面她来开专务的车去接父母和叔父做铺垫

同时注意横向和竖向的构图的线,再次说明他们不是一路人

父母没有催婚,只是叔父说她28岁可以结婚了,这里是第二次出现喊她结婚。

这个叫真锅的学长,作为相亲对象自始至终都为出现过,但是出现在了纪子身边每个人的口中,用别人的话来完善真锅的形象。

42岁没结婚,肯定不是童真啦

注意看稳定的中轴线,介绍朋友这件事中间是有多少隔阂?

本来要用专务的车去接父母了,被迫收下了专务的真锅照片

一个完整的段落其实这里就可以完结了,但是安二郎给了我们转场是...

音乐起,镜头往前推轨

黑着的能剧剧场,凭借舞台的灯,镜头继续缓缓向前推

紧接着的是三宅邦子从出发的左边入镜,缓慢沉重的音乐还在继续。

段落小节:在要把纪子嫁出去的主轴下,当我们第一次看的时候并不知道真锅这个相亲对象最后不会成,甚至不会出现,安二郎用了连续两个推轨的空镜来转场。给了我们错觉,觉得事情应该是能推进下去的,因为安二郎的移动镜头非常少,所以我们格外在意和瞩目。但是在本片才进行到32分钟的时候就出现这些,我们知道必定会出现不少波折。安二郎在这里跟我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

段落2:田村太太如约而至,因为前两场已经预告了田村太太不舒服,需要纪子的哥哥康一的医院来检查身体。

继续用一个空镜推轨镜头转场,转掉了晚间全家人坐在客厅的戏,音乐配的是不再沉重的缓慢音乐,因为马上田村太太要搞笑了

空镜里面不能只有镜头在动,而且要顶上的侧风向的测风仪在动,我们知道这是康一所在的医院的外部,地上放的瓶瓶罐罐是医院的废弃的材料等等

我们注意到地上有三个啤酒瓶,这东西放在医院里面实在是和上部的药品那些太违和了,哈哈哈哈,不愧是爱酒如命的小津和野田,道具真的绝了

安二郎电影里面的时钟和钟声我都非常在意,因为和剧本息息相关,绝对不乱来,我都要数钟声到底翘了几下,是几点

我们发现会客间实际上用暑假隔成了两个空间,方便两组人来交谈,相对互相不干扰

先寒暄一番,我们发现上面牌匾上写的“洗心”两字

变幻景别来再次正反打对话镜头

田村太太来检查心脏,其实最终是心脏没问题,是鼻子有问题,当然是安二郎和野田高梧的剧本小乐趣

起身准备去检查了

镜头没有结束,用一个平移推轨镜头,让我们看到了会客室的另一个空间。

段落2小节:用平移推轨镜头开始,并用平移推轨镜头完整的结束掉这一场戏。田村太太来检查身体只是手段,目的是剧本上为了让家里的更多人知道纪子的公司里面的专务给介绍了真锅这个相亲对象(因为纪子本人是不会主动说出来的)。而从镜头上用的平移推轨镜头来起头结束,安二郎再次给了我们错觉,相亲和结婚也许会顺利平移推进。电影来到了36分钟。

段落3:48分钟,用谦吉妈妈和纪子妈妈对话的戏来补充根本就没有出现过的真锅用私人真探来调查纪子的周边,再用谦吉妈妈说到谦吉和纪子的二哥(在战场上就没有回来了),并且用妈妈的话直接说出谦吉已经丧偶两年了,把真锅和谦吉并列,从剧本上完成了相亲对象的即将转化,并且再次强化了战后50年代的即景。

段落4:来到了57分钟,纪子和绫子在纪子家谈论在朋友结婚后,其实四个人相约在纪子家相聚,并且游玩镰仓。

深景深镜头,左侧是无处不在的酒的道具,右侧还有镜面上的绫子和纪子

被同伴撇下的两人开始吃饼干,并且举杯喝果汁

马上转场到游玩了博物馆的老两口,用同样的吃东西镜头转场

段落4小节:被同伴撇下的纪子绫子两人组正面朝左喝果汁,被年轻人占据的家里的老两口两人组外出博物馆背面朝左吃零食。安二郎重来不硬转场,这里我们看到了转场的另外一种形式。

段落5:第二次绫子妈妈的饭店戏,第一次饭店戏出现了相亲对象,而第二场纪子已经为自己选择了鳏夫谦吉。

姑娘们结婚不一定要心动,而是自己要放心才能迈出那一步

绫子反驳纪子,你根本不懂什么叫喜欢

田村太太又进来搞笑了,她找不到东西了

女服务员来把田村太太叫出去了

绫子说到担心如果自己出嫁了,妈妈更是没办法了,所以纪子让她招女婿

第二次进屋找东西的田村太太,野田的剧本太优秀了

绫子提到专务和真锅在二楼,一定要推纪子去偷看

两个人蹑手蹑脚的上楼了

镜头回推轨,音乐起,用的竹子轻轻缓慢的敲击声,仿佛两人小心翼翼

前进的推轨镜头来到愁容满面的家里四个人

他们都在为了纪子选择嫁给一个鳏夫而担心

段落5小节:用回应第一次饭店二层戏的前推轨镜头,本次用了回推轨镜头,都是顺从人流的方向,所以暗喻到是顺其自然的。由于前一场的回推轨镜头,换场后用的前推轨的空镜来着,其实也意语着婚事必将顺利。

纪子在和最知心的嫂子爬上坡,镜头用的上摇镜头

镜头分析:嫂子三宅邦子是纪子最要好的朋友,蛋糕要一起分享,感情的事情当然要互通有无。安二郎用了一个上摇镜头,你要知道上摇我是在安二郎到1951年拍片以来第一次见到。两个人一起爬上坡,还用的上摇镜头,寓意了人生在走上坡路,虽然累,但是看得见曙光。

 3 ) 默默体会温馨

小津安二郎的好几部影片都发生在“北镰仓”,网上查了查,原来北镰仓是小津的故居啊,可见这个地方对于他的非凡意义。全片围绕纪子的婚事展开,这个七口之家、三代人的故事,在小津的镜头下娓娓道来,就象在品一壶淡淡的香茶。小津的镜头下总是以很多生活的细节来慢慢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印象比较深的是四个闺中密友的相聚,已结婚与未结婚很自然地分成两派,已结婚的坐一边,未结婚又坐另一边,两边针锋相对,已结婚的说未结婚的不懂什么是幸福,未结婚的反击说已结婚的天天吵架,没有自由身等。小津的电影总是由一些生活中的琐碎的小事构成,从这些细微琐碎的小事中体会幸福,看小津的电影真是一种享受。

 4 ) 战后日本,一个大龄剩女的婚嫁

       这部电影讲的依旧是嫁女儿,但比之我在此之前看过的一团和气、平衡和谐的《秋刀鱼之味》《晚春》《秋日和》,这部电影难得地有了鲜明的冲突。小津似乎也更为关切地去探讨一些问题,例如战后女性的独立气质与传统的文化产生什么样的碰撞,例如婚恋对女性意味着什么。
      纪子和绫子,是电影中很独特的战后日本具有现代意识的女性。女主角年龄被设定为28岁,比之其他电影中二十四五岁在灿烂年华和美出嫁的女主角们,纪子显得有些暗淡了,一如当下中国的大龄剩女。独立于向往婚姻生活、已为人妇的几个女伴,她们在各种场合中,着装从来都是西式的,没有过和服。就连小津最爱展现的出嫁场景,在这部电影中也被暗场处理了,于是我们也看不到身着和服的新嫁娘形象。绫子面对已走进恩爱夫妻关系的女伴时,更多的是表示自己对自主生活的喜爱和对婚姻的不屑。纪子对各类刁难笑脸以对,但心中却很明白自己想要找个合适的人选。婚姻对于她们,也是一件如同吃饭一样自然的事,不同的只是,她们依据自己对幸福的理解进行选择,在这过程中更多地将婚姻看成个人的事,纪子在没与家人进行商讨便答应婚事可见一斑。
      这样的女性,与传统的观念会起一定的冲突。如笠智众饰演的哥哥公然讽刺妹妹嫁不出去,并对年长妹妹12岁却颇有身家的真锅十分中意,意图以自己的意志加之于纪子,让她和自己中意的人选结合。嫂嫂、父母更多是出于对纪子的关爱,但是也认为婚姻并非一个人可以做主,应该征得家庭的同意。然而这些障碍最终还是和风细雨地被克服了,家人们也从愁云惨淡慢慢地走向了平静和乐。
      女儿的出嫁对家庭意味着什么呢?父母兄长虽一直操心纪子的婚事,希望她能早日有自己的家庭。然而在接受了纪子将要嫁给矢部这个事实之后,家里似乎并没增添一丝喜悦,反而是纪子在要告别家人时难过地哭泣。纪子出嫁之后,父母不再与兄长同住,搬去大田同年老的伯父一起,有点晚景凄然的意味。女儿的出嫁,意味着一个原生家庭的割裂,一个家庭成员的离去,意味着此前一大家人和美生活的场景将不再现。可虽则如此,适龄女子的“嫁人”却如同天道不可逆一般,从没有人去怀疑过。
      女子的出嫁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呢?纪子作为一个身着西服的女性,也在无心仪对象的情况下积极地物色人选,到最终“发现”身边的矢部,成功将自己送进了婚姻。但是,婚姻于她而言,却是生活质量的下降——“再也不买贵的蛋糕了”。比之于经济上的拮据,她还将面对后妈这个角色的难题。其实片子中的女子们清楚地意识到,婚姻对自己其实有着剥夺的。然而,没有人选择其他方式,因为她们没有过怀疑。
     这部片子中很可爱地出现了孩子的形象。大人们的真实世界,是清晰地要与小孩划开界限的。蛋糕要悄悄地吃,谈论儿女婚事时不许阿勇在场,一切似乎都属于大人们的秘密,是小孩们不能涉及的禁忌世界。这对兄弟形象异常成功,弟弟永远听哥哥的指挥,甚至傻到听从哥哥的话去骂祖伯父“笨蛋”。这部片子也很可爱地出现了祖伯父这个极老的老人形象,平常看似耳聋眼花,其实心底清澈似镜。祖伯父和爷爷,父亲和战死中国的叔父,哥哥和阿勇,兄弟的情缘因为出生在不同的年代,而有了不同的结局。
       小津的电影总是表现着他对家庭的温暖阐释,以及对生活的一丝不苟的尊重,还有人们对命运和现状的安然。
      
     

 5 ) 记

看了一半,睡觉。20160304
今晚终于看完,不看豆瓣评论了,年内再看一遍。20160306。
已经看了三部小津的电影了,东京物语,麦秋,晚春,再看一部,看啥呢?看浮草吧。然后今年不在故意找小津的电影看了,实在不行,复习以上。





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

 6 ) 麦秋

《麦秋》是小津安二郎1951年的作品。今天晚上看了。

我看小津的电影,多是晚期作品。这次看到笠智众和原节子成了平辈,感觉很新鲜。《麦秋》中扮演长兄康一的笠智众是当家人,性格急躁,与儿子,母亲,妹妹都有正面冲突,和他一直以来在我心目中的温吞水,老好人形象完全颠覆。整部电影看下来,也没见他笑过几次。不过,那个在今后电影中成为标志性的拖长音“嗯,嗯,嗯”的应答声,也渐露端倪。

《麦秋》是原节子参演的第二部小津电影,《晚春》的巨大成功,以及小津本人对原节子的高度欣赏,让她在这部电影中的演技达到化境。不过,当时她大概也不知道,自己今后会在小津的电影中,从待嫁的剩女到待嫁的寡妇,再到待嫁的剩母,一路演下来就是十几年。

片尾收获的麦田中,小津使用了罕见的推进摇摄。据田中真澄的研究,是为了表达对片中从未出场,战死(失踪)在中国战场的二儿省二所代表的死者的纪念(《小津安二郎漫游》,266页)。而真正使得这部电影成为“电影旬报”当年十大电影第一名,感动战后日本人的缘故,则是这个麦田所在的地点:大和。

从这个角度来考虑的话,也就能明白,为什么日本人会认为《麦秋》是小津最高作,而外国人则一致认为民族情结淡化的《东京物语》最高。的确如此,次年拍摄的《东京物语》就像是《麦秋》的一个续集,一个镜像。老人不是刚刚离开东京,而是已经离开了东京,回来看望子女。战死的二儿还是不变的角色,但女儿却变为孀媳。在《麦秋》中,省二包着麦穗的来信,成为原节子所饰演妹妹嫁人的指引物(虽然没有明说,但纪子和矢部的核心感情基础,是对省二的回忆和怀念)。到了《东京物语》之中,死去的二儿子,却成了原节子的生活move on的巨大包袱。虽然《东京物语》给出了开放式的结局,但仍让人觉得,当亡灵不能通过内部融合消解时,就必须找到一条外部化的道路。

 @陈灼

 短评

嫁女这个主题,对小津来说是最能平淡中见真章的。谁在伤心,谁在伤脑,谁是前车之鉴,谁在重蹈覆辙,一目了然。家庭成员的关系就从这之中体现。一切的口是心非/不情愿/暗恋许久/不能说的秘密,也都是小津的终极秘辛。堪为对比的是孩子,观众眼里他们是笑料,小津则通过笑料来挖掘成年人的内心世界。@2021.05.15 资料馆三刷。人真是个奇怪的东西,上次看觉得奇快无比,这次观感截然相反。不过这次更好——除开运动,又多了时间。

3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没想到笠智众还能演原节子的哥哥。跟《晚春》讲了同一个故事,但是在这部《麦秋》当中原节子终于摆脱了家庭的束缚,体会到了何为真正的幸福,最后也能无视世俗的眼光,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爱。这部片子所描绘的家庭群像特别美好,特别纯粹,这种幸福在小津的电影当中反而显得非常难得。两个小孩子简直是点睛之笔,虽然他们和家中最年长的人无法直接用言语沟通,但因为是一家人,心与心之间一定是能够互相理解的,孩子们会用孩子的方式取悦老人,老人也会一直包容孩子们。一家人有聚必有散,家庭成员总会一个个离开,拥有属于自己的家。与其活在对未来的哀伤当中,不如珍惜这段同住一个屋檐下的时光。

7分钟前
  • 高詩遠
  • 力荐

1.不像《晚春》里面给人无尽惆怅和忧伤,反而不是营造出一些喜人的片段,让人心头一乐,不禁一笑;2.不在是对未来幸福的彷徨,而是坚信自己能够去把握未来的幸福,自立自主坚强的女性;3.飘浮的气球、云、麦浪,无不让人浮想联翩。

12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其实并不喜欢这部,前半部分似乎太杂,亲戚来往,girl's talk,下一代教育,后半部分的剧情转折又略显突兀,最后仍以亘古不变的小津式隐忍的结局收尾。不过其中的一些女性婚姻观很不错。

13分钟前
  • RYZ
  • 还行

之前看小津不多,和C看了这部之后便爱上了。非常有节制有设计,一看就很会拍电影,节奏明快,故事丰富。八嘎、牛奶糖、闺蜜聚会、爸爸追儿子…每每想起都会心一笑太温馨了。结尾大泪,契题处一出突然感动得不行。群戏流畅,将每个人物都塑造得很生动又跟故事很好地契合。光影好美,背光让发丝根根可见

15分钟前
  • U 兔
  • 力荐

大概是看过的小津里最热闹的一部。一家三代七口同堂,远方的亲戚来探父母、一大群孩子周末来家里玩耍,女儿和朋友们分为已婚未婚阵营彼此斗嘴,邻里和睦,其乐融融。只是再好的朋友也会渐渐疏远、再大的家终会分散为小家与小家。八音盒的声音连接首尾,人生到头,最终陪在身边的也只有老伴儿了吧。

17分钟前
  • 风满蜃气楼
  • 力荐

两组平行对照推轨运动镜头(尤其倒数第二段落),非常见功力。命运的交错与无常,在“人去楼空”的空镜里,同领略,难言说。以及,相比《晚春》,父之法的执行力度被明显削弱,甚至反转。

19分钟前
  • 仁直
  • 推荐

1、不仅有移动(推拉)(6个),还有升镜头(1个),在小津片子里真少见。2、真是……煽情的庶民剧啊。3、八音盒还挺有味道,然则正像传说一样,小津不怎么懂音乐。

23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中国电影资料馆# 小津安二郎03,比较轻松愉快的一部,嫁女主题下,至少看到了纪子对婚姻的思考、对未来的自我选择与承担结果的勇气。觉得一个人可靠就是喜欢吗,不一定,但我认同人总是容易忽略离自己最近的人。连看三部小津,这一部终于出现了非固定镜头,其它方面还是很喜欢。

25分钟前
  • 七月在野歪
  • 力荐

“我总是说因为我是个豆腐匠所以我只做豆腐。一个人没法儿拍太多种类的片子。即使我的影片看起来似乎都一样,我其实总是试图在每一部电影中表达一些新的东西。我就好似一个画家,总是不断的画着同样一朵玫瑰。”

26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几乎全是固定机位,很少使用复杂镜头。全片少数几个推轨镜头,有一个还是方向相反的组接(好姐妹上楼窥探真锅)。我也想起前头有一处正反打也是打破了180度原则,那个对话场景是纪子母亲和谦吉母亲之间情绪上的接应,按道理这么突兀接上并没有衬托相反的意味。摄影上非常注重景深,浅焦下室内环境和人物的行为非常融合。构图上无论远近,都看得出自然的贴合。但是说到嫁女儿这回事,就把日本国内父权这一套恶霸系统给展示出来了,哥哥对纪子的不理解甚至蛮横到伤害家人,父亲的默不作声,家中的女性都被父权压在身下。纪子作为大龄剩女不着急出嫁,充满自信和愉悦的心态正是对这古老系统的对抗。即便是结尾看似幸福又充满了淡淡悲伤的描写,也是一种相对保守的家庭体系的维护。

28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推荐

含蓄却不扭捏。

31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有点吃惊里面运动镜头的数量,大多数为转场,但最后一镜实在神来之笔:麦田有吸收一切悲喜之意,运动镜头强调时间流逝,合在一起就是“生活在继续”的绝佳表达,让我想起《恋恋风尘》主角大哭之后的那个平移空镜。父亲得知女儿决定后第二天坐在铁轨前发呆那段也很神。片子还融入《早安》式的儿童喜剧。

36分钟前
  • 怪盗巴金斯
  • 力荐

小津影片中反复出现“嫁女”这一题材,但却完全不以女儿的爱情为叙述中心和基点,因小津的立意不在嫁女这件事本身的戏剧矛盾与冲突,而是想渲染女儿出嫁带给全家人、特别是父亲的落寞情怀。从《晚春》开始,至《秋刀鱼之味》为止,这种“嫁女”与“老人的情感归宿”相结合的问题占据了小津作品的主流。

41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镜头缓慢而有力地打动人心。小津的电影就如同陈年老酒一般醇和温厚,令人不知不觉中怡然陶醉。

43分钟前
  • 易老邪
  • 力荐

小津安二郎的影片总是淡泊通透,将稀松平常的家庭生活拍得有声有色。1.罕见地出现了多处移动镜头;2.老伯父与两孙子在佛像前互相抚摸脸庞,温馨满满;3.看着飘零气球,父亲说:"一定有小孩在哭了";4.如针线活时寻剪刀,戴眼镜找眼镜,太接近了反而没注意到;5.全家福;6.风吹麦浪,恬静美好。(9.0/10)

4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1.单身能毫无心理负担地买昂贵的蛋糕,决定结婚了就得想着如何省钱。所以为何非结婚不可呢?伯父茂吉这一角色也别有深意,他闯入这个家庭的生活,来提醒纪子的父母,该落叶归根返回大和(应该就是奈良。如此称呼意味深长)。于是,两条线以嫁女交织在一处时,共同引出一个至今仍然有意义的命题:人总是为代际的延续和交替,让渡眼前确实的幸福。这是值得的吗?《麦秋》的结尾,父母喃喃地说服着自己应该满足,但他们那么伤感。2.一个不可忽视的细节是,谦吉将纪子战殁的兄长省二夹有麦穗的遗信转交给纪子。其中隐含的意味,或许也构成纪子选择谦吉的一个心理动因。3.既然主题是代际传承,嬉闹的孩子自然不是闲笔,童趣让人忆起小津早期的电影。4.气球遥遥飘飞上天,老父亲说:一定有小孩在哭了。身为观众,看到这里,也有想哭的情绪。

50分钟前
  • 奥兰少
  • 推荐

小津果然就像岩井俊二说的那样纠结于门啊frame的。在我看来就是剪辑下的工夫大,定焦刻意。完全靠点淡淡的日本气质和战后的虚劲儿。可以想象小津就是个固执的老爷爷,而且对于女人的审美完全偏西方。我么看完了就觉得做他的女主角会笑就行了。

54分钟前
  • 咯咯精
  • 还行

其实笠智众很年轻。那时原节子的笑容还没有许多阴霾。本片里他是她的哥哥,两年以后他演她的爸爸。永远都是那几个演员,看着看着就不知道自己在哪个故事里面。

57分钟前
  • Yolanda
  • 力荐

女主面临着一个小津电影里未婚女性都会面临的问题:被催婚。虽然她拒绝了别人眼里的好对象,不顾家人的反对挑了一个二婚带娃的男人,但这个男人也不是她喜欢的,她只是觉得认识的久一点,心里踏实一点。而且特别荒诞的是,他们的婚事是和男方的母亲一起商定的,自始至终,两个当事人都没有面对面说起结婚这件事。在这样的背景下再去看姑嫂二人一起展望未来,立志要把日子经营好那场戏,真是无限悲伤。

60分钟前
  • 苏莫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