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的红线1998

战争片美国1998

主演:西恩·潘,伊莱亚斯·科泰斯,吉姆·卡维泽,本·卓别林,尼克·诺特,艾德里安·布洛迪,乔治·克鲁尼,约翰·库萨克,伍迪·哈里森,约翰·C·赖利,约翰·特拉沃尔塔,托马斯·简,杰瑞德·莱托,约翰·萨维奇,蒂姆·布雷克·尼尔森

导演:泰伦斯·马力克

播放地址

 剧照

细细的红线1998 剧照 NO.1细细的红线1998 剧照 NO.2细细的红线1998 剧照 NO.3细细的红线1998 剧照 NO.4细细的红线1998 剧照 NO.5细细的红线1998 剧照 NO.6细细的红线1998 剧照 NO.13细细的红线1998 剧照 NO.14细细的红线1998 剧照 NO.15细细的红线1998 剧照 NO.16细细的红线1998 剧照 NO.17细细的红线1998 剧照 NO.18细细的红线1998 剧照 NO.19细细的红线1998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1 00:19

详细剧情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南太平洋上,日美双方展开激烈角逐,人性的底线在炮火声中被彻底摧毁。隶属美军的“查理步兵连”接到一项艰巨的任务,他们受命登陆瓜达康纳尔岛(Guadalcanal),夺回日军占领的210阵地。日军占尽地利优势,防守固若金汤。然军令 如山,即使刀山火海查理步兵连的将士们也要奋勇向前。这群年轻的小伙子为了所谓的正义投入这个残酷的血肉战场……  本片根据美国作家詹姆斯·琼斯(James Jones)1962年的同名小说改编,并荣获1999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和荣誉提及;1999年芝加哥影评人协会最佳摄影奖;2000年澳大利亚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2000年电影旬报最佳外语片导演奖。

 长篇影评

 1 ) 细细的红线

  细细的红线
  
  欧阳锋
  
  Darkness from light, strife from love, are they the workings of one mind? The features of the same face? Oh, my soul, let me be in you now, look out through my eyes, look out at the things you made. All things shining.
  黑暗和光明、仇恨和爱,全都来自同一个心灵,拥有同一张脸孔吗?我的灵魂,让我相信上帝,透过我双眼观察世界,看着您创造的万物,散发生命光辉。
  
  瓜达康纳尔群岛风光如画,像坠下的珠子落定玉盘,安定静谧,与世无争,流溢出人类最原始的气质。上帝默默注视着这片土地的生生灭灭,有时皱眉颔首、有时微笑不语,不失庄重威严;居民永保一颗孩童般天真的心,专注于手中的物事、专心于生活的流转,好一个隔世桃源。沉寂的山野里,没有任何动物、植物、人类逾越雷池,像顺从天意般万物暗合自然的法则和谐生息。
  士兵Witt曾说这里的孩子不会打架。岛上妇女笑答:“有时候会,他们在玩耍的时候总是打架。”岛内的孩子们打架只是因为玩耍,岛外的孩子们却为了争夺玩具、争夺其他相拌口角,或大打出手。长大以后争夺的东西变成了权力、金钱,贪欲又让人不断攫取,还乐此不疲。于是战争一触即发,一发不可收拾。
  拉响战争引线的人往往都有不错的托词。但不少时候,它甚至只是因为几个人的私心或野心。比如中国历史,它同时也是一部战争史。五千年里,争霸、复仇、昏庸等引起的大小战事几乎年年爆发。是人类本身就好战吗?不是的。家中娇妻静候,Bell日日忍受军中寂寞只是为了重逢;当兵六年,就逃了六年的兵役,Witt对未来始终怀着美好的信念,常常回味岛上人类与人类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自由自在的和谐生活。
  谁不想平和的日子?谁不想和爱人缱绻爱意?谁不想同家人共享天伦?谁不想与兄弟把盏言欢?但对军人来讲,越和平,越平庸。时势造英雄,乱世中才有爬升的机会。指挥官等这场战役等了十五年。十五年,可以让多少年少轻狂变为含蓄内敛,又让多少雄心勃勃变为风轻云淡。但名望、荣誉、权力、地位也足以让时间的力度灰飞烟灭,烟消云散。十五年里可能每一天他都掐指算计着什么时候会有一次使他晋升的战争,或许就是明天,或许下个月,或许又十五年。急功近利让他决不允许失败,也无法忍受失败。只有胜利,连续不断的胜利,不管士兵是炮灰还是活人。从头到尾,指挥官都处于求胜的狂热状态。他的贪婪、亡命像暴晒下的鱼干,一览无遗。
  当指挥官陷在战争的兴奋时,他一道“乘胜追击”的命令也同时彻底决堤了士兵的底线。初尝丛林行军的胆战心惊,紧接着发现两名美军被残忍砍断四肢,士兵们个个已是惊弓之鸟。在攻占山头的战役中,他们又眼睁睁看着上一秒还和自己并肩作战的兄弟,下一秒就在怀里死去,一下子就没了。恐惧,此时已经被放大到极点。战士们已尝过杀人的滋味,悔恨的、激动的都有。但他们已然一群脱缰野马,拽不住,回不了头了。在突破日军防线的战役里,他们草木皆兵一样敏感,个个像杀红了眼的疯子,听到风声就开枪,见到日本兵就杀。战争的丑陋和血腥暴力会让人丧失良知。疯狂地杀戮,空气里弥漫的尽是残忍。
  刺穿空气的“呯呯”枪声和撼动山林的惶惶人心实在不合时宜,因为崩得要断了的神经无时无刻不警惕着敌人的偷袭。战争就如一只手拉着保险线,手榴弹随时可能爆炸。战争,是争斗最极端的方式,随时可能死亡。在战争面前,个人的性命就像走钢丝,随时可能坠入深渊。生命,实在太薄、又太无力了,吹弹可破。当镜头扫过无数脸孔,虽然有挣扎、警惕、恐惧、痛苦、丧心病狂,但其实也是同一张脸——亡命之徒的脸。Witt最后一个表情没有恐惧,却充满了怀疑和绝望,还有走到尽头的通透。为什么会有战争?为什么信念会被轻易摧毁?战争在人的心智和身体上都烙下了不可修复的伤,最后结了痂,变成竖立的墙。Welsh是一个老兵,早已疲于奔命于战争的困境,练就一副冷酷的外表。不知道是不是所有老兵都和他一样,对战争的残酷习以为常。曾几何时,他可能也和Witt一样,有过意气风发,有过无限憧憬,却最终未及实现,就在兵营的刚性和战争的悲哀中化作一滩血水。Welsh厌倦了,疲惫了,他披上像刺猬一样坚硬的外壳,拒绝别人,拒绝受伤。但这副皮囊下却蜷缩着一具一触见红的柔软内里,他镇定同时害怕着、胆怯也同时勇敢着。攻占日军山头时,他奋不顾身,穿梭在枪林弹雨中救助同伴;也在Witt牺牲后为他竖起一块墓,一个人陪着他,为他遗憾。他实在太害怕了。到最后,一心等待的Bell却收到妻子改嫁的音信——因为战争,她太寂寞了。人类美好的希望被无情扼杀,真是悲剧。
  战争的末尾是什么?分个上下输赢?表面上日军输了,美军赢了。但其实战争根本无所谓赢家,参与者都输了。战争本身就是错误,没有人可以挺起胸膛说自己胸怀恻隐之心,代表正义。从错误的方向判断错误的事一开始就没有意义。但人类似乎永远有打不完的仗。
  丛林的寂静和枪声的不安把人的脆弱、恐惧塞满每一个毛孔。但若抛开武器、卸下防备就可看到阳光透过繁茂的枝叶一边刺扎眼睛,一边在地上落下率性的斑驳,高大的树木有节奏地吐露生命的气息,鸟雀在枝丫欢唱吱喳,走兽在林间相互追赶,天鹅在水上惬意栖息。它们自然和谐地在生命的轮回里生生不息。树木从未在意自己是否正枯萎凋零,也从未想过什么时候吐出最后一口气;鸟雀、走兽、天鹅从未思考死亡是怎样一种状态和感觉。它们专注于这一刻的充实、快乐,不管下一刻将怎样,也无暇顾及其他虚无缥缈。只有士兵在迷雾中恐惧,担心死亡随时降临。有士兵说见过鸟死亡时眼里有无言的伤痛。处于战事的疯狂和麻木,士兵和死亡有千丝万缕的纠缠,也有莫可名状的疏离。鸟的眼睛其实投射了士兵的心,鸟的伤痛,其实正是士兵自己的伤痛——无奈。人类太过执着于已有和追求,不论是感情、财物、名望等等。但这些,人一死,就什么都没了。
  这一切,上帝默不作声,却都看在眼里。动物爬在树上,上窜下跳,好奇地张望,仿佛看一出闹剧;植物一动不动,一声不吭,只是安静地观察、嘲笑,看人类怎样从理性堕入疯狂。人为名高名丧人,权力、地位使指挥官陷入疯狂;当求生被无耻地放大到不顾同类之爱时,生存使士兵陷入疯狂。最后,Welsh选择相信上帝。但上帝不过只是人心的产物,人心可以有残酷,也可以有仁慈。
  让你陷入疯狂的细细的红线是哪根?
  
  09.5.7

 2 ) 导演将哲学和战争电影结合的不好

我看完电影,心里堵,注册号来发言。
电影有侮辱人智商的感觉。 这种感觉是:被人掰开嘴,硬灌一种据说能让人变得深沉并能独立思考的药。
列几点觉得让我堵的地方:
      1 旁白过多。我被一开始的旁白吸引,觉得他在给这部电影定下基调,他要开始铺开一个故事,让我跟着开始的旁白思考下去。但是,这个旁白在几乎每次我需要思考的时候,跳出来,开始平稳舒缓的讲解战争和生命的意义。导演,你能不能用画面,人物动作,表情,甚至对话来引导人理解你的意图呢?你会思考战争,你会思考生命,是的,我觉得您在这方面是个厉害的人。但是您能不能回忆一下当时您是怎么感悟这些东西的?难道也是几个人在你耳边讲个不停?你是不是把这个电影当作您的课堂了?
      2 穿插的莫名其妙。那个女人的穿插场景有点过多了,第一次,第二次我看到时,觉得很好,这个场景刚好表现那个中士思念妻子并厌恶战争的心情。这样拍也可让电影节奏缓和一点。但是后来这个女人反复出现,一出现就几十秒,海边,床上,秋千上。那么在后来,可不可以缩短女人出现的片段。女人一出来,观众就知道中士思念平静生活的心情。导演缓和气氛过多,就有生硬的把这些部分加入电影的感觉。
      3 战争场面逻辑不足。最后大家顺河流而下的任务,未交代。给人的感觉这一连的人真辛苦,总是在最前线。最后叫维特的士兵的死,不合逻辑,被包围就一定要牺牲?或许之前他的主动请战已经铺垫了他的寻死。可是问题是,那两个最先被选中的士兵,满脸恐惧,如何执行侦察任务?自己丢命倒是很有可能。我觉得导演拍的意图更像是表现维特想要救那两个人,所以他才决定请战,带着那两个人一起侦察。这样的人怎么一被包围就寻死了?
      4 人物性格不足。给人感觉他们的差异不大,大家都在思考战争和人性。我觉得或者是导演故意模糊了人物的角色,以表现战争中个体的微不足道。但是,这样影响观众对剧情的理解。导演没有表现出不同人的不同个性,大家举手投足间,都有一种路人甲乙丙丁的感觉。演员们体型相近,穿上军装,戴上头盔(遮住发型和发色),脸上再蒙上炮弹爆炸溅起的灰尘,,最后看起来就造成两三个人似乎长着同一幅面孔的情况。每个人加点性格(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性格,导演忽略这个,很遗憾。),同时让他们在各自的出发点去认识战争、生命、死亡,这样不是更有说服力?
      5 最后,那位叫崔恩的士兵说:“这场战争让我长大了。”的这一小段,可删。这场战争让每一个参与的人都成长了,这个事实是显然的,不需要再拍个片段单独表现。或许导演是为了呼应开头,崔恩很紧张的那段。但是这个片段放在最后却弱化了影片开始十分钟,拍土著村子时,带给人贴近天堂贴近人类梦想的感觉。换句话说,就是整部影片力图表现它取材自战争,却思考的是生命这样的哲学性的主题,但是却被最后崔恩一段话,带回到这场战役本身。命题已经被展开,但是最后又被硬拉回来。

 3 ) 如果亲历战争,我会变成什么?

国产战争片的传统主题,不外以下几个:揭露敌人的丑恶嘴脸(《南京大屠杀》),展示老百姓包括妇女、孩子的斗争智慧(《地道战》),塑造具有牺牲精神的个人英雄(《董存瑞》),证明我党的英明领导下我军的不可战胜(《大决战》系列)。这些主题下几乎没有空间表现战争的残酷,即使有,所表现的残酷,与其说是战争性质的,不如说是战斗性质的。因为那些残酷场面,往往是想提醒人们注意敌人的凶残,从而使人们明白反抗的必要。而不是揭示战争本身的残酷性——人与人之间的自相残杀。

相反,国外的战争片总会触及到这一点,《细细的红线》也不例外。影片中最让我震撼的是这样一个画面:尘土中隐约透着一个日本士兵的脸,导演借此向美国大兵责问:

“你们代表正义和善良么?你们是否有信心受到大家爱护?我跟你们一样。你们以为自己比较有良知……或是善良吗?”

凶残之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如你我一样,有着父母儿女,畏惧痛苦与死亡。而战争,无论背后有多么崇高的理由,诸如反抗侵略、民族独立等等,最直接的总是同样有着父母儿女,畏惧痛苦与死亡的人们之间的厮杀。最直接的总是为了一寸外的土地、一个山头,付出几十上百的生命。难道一个人的生命有时竟然只等于一寸土地、一个山头的几十上百分之一?这样的残酷,是理由的崇高所能担负的么。或许你可以找一个更切近的理由,为了守护家中的妻子而战,为了有一天能再与妻子重聚而战。然而如下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的发生:家中的妻子因为你的远赴战场而难耐寂寞,离情别恋。或许你可以找一个更自私的理由,为了得到一枚闪闪发光的勋章而战,为了爬上权力的高峰而战,像片中的老上校说的,我为这场战争等了十五年。对于躲在后方发号施令的将官来说,战争或许真的只是摘取荣誉与权力的契机。而千千万万的手下只是摘取荣誉与权力的工具。

生命工具化可以说是战争的本质。因此,我实在想不明白,到了今天,中国还在拍《小兵张嘎》,还有什么少年先锋队。难道没意识到少年先锋队的前身,北伐、革命、抗日、解放战争中的各种少年儿童革命组织,其实质就是童子军么?难道换个革命的马甲就不是了?当时可以说是代表人民大众的我党的力量过于薄弱,而压迫人民大众的各种敌人的力量过于强大下的不得以之举。但是现如今,还在炫耀这段历史,不觉得羞耻么?

战争如此罪恶,世上为什么会有战争呢?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反过来问,不是问世上为什么会有战争,而是问人类为什么会意识到战争是罪恶的?其实扩大点说,战争无处不在。绚丽多姿的自然界,不是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为各自生命与种族的延续而进行的战争。而人类社会,不也是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为各自的利益而进行的战争,其激烈程度更是自然界所不能比拟的。所以奇怪的,不是有战争,而是人类竟然会有善恶意识,从而认识到战争是罪恶的。奇怪的,不是世界依着弱肉强食的原则存在,而是面对肉弱强食的世界,人类竟然会有爱,从而向往没有战争的世界。

如果战争不可避免,那么比获得胜利更重要的是,如何在经历战争之后,依旧坚信生命自身的可贵,而不把生命当作实现某一目的的工具。但是,面对战争中无处不在的生命被工具化的现实,一个人有多大的信念持守自己的良知呢?也许相信上帝更容易做到这一点吧?

“战争的丑陋和血腥暴力,会让人丧失良知。我很想保持纯真。我想以原来的我回到你身边。我们该如何获得宁静?回到青山绿水间。真爱,到底来自何方?谁燃起我们心中的爱苗。战争无法熄灭它,或是征服它。”

 4 ) 对“细细的红线”的一点解读

关于这部电影,除了叫《《细细的红线》》,还有别的译名,如《红色警戒线》及《红色警戒》等,但觉得还是叫《细细的红线》最好。

    第一,此是历史之红线。片子是以二战大平洋战区美军与日军争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瓜达尔卡纳尔岛的战役为背景,犹如红蓝线在作战地图上标示的双方军事动态,可以从中感受一下昔日战事的风起云涌以及血与火。美军是进攻的一方,这应该是用带箭头的红线来表示。

    第二,此是命运之红线。士兵威特醉心于太平洋热带岛屿的世外桃源的生活,醉心于那里的阳光、椰林、海滩,竟然开起了小差,从军队中逃离并和那里的土著居民一起生活,但是威特所在的C连副连长威尔士找到了他,并将他带回连队,他不得己和战友一起步入杀戮战场,最后他在丛林中牺牲了。其实他的战友,甚至是日军的士兵莫不过是如此,谁也无法逃离这根线,每个人只不过是命运的棋子而己。In this world ,a man himself is nothing(在这个世上,一个人根本微不足道),在威尔士将威特带回拘禁时,他对威特是这样说的。

    第三,此是生死之红线。可用汉字中的四字词语形容,“命悬一线”!战场上,枪林弹雨中,生命就是如此的不堪。引用片中二等兵艾许对威尔士的一番话——No matter how much training you got?how careful you are,it`s a matter of luck weather or not you get killed.Makes no different who you are,or how tough a guy you might be.if you `re in the wrong spot at the wrong time,you `re gonna get it. (无论你受过多少训练,无论你有多小心只要是运气不好你就会丧命。不论你是谁,或是多么骁勇善战,只要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你也一样完蛋)。在进攻中,连长史塔奥在付出不小的伤亡后终于攻下了日军的据点,死者长久矣,生者还要继续战斗,也许在下一场的战斗中,昨天的幸存者又会成为新的牺牲者。影片中那个死去的日军士兵于被炸松的浮土中露出一张脸的镜头令人感觉震撼,这一层浮土,就是一条红线,隔绝着生与死!

    第四,此是情感的红线。每一个士兵,都不是单纯的战斗机器,他们都有着自己的内心世界,过去都有着不同的生活,成长于不同的环境。威特心里可不喜欢战争,他最初选择了逃避。但威尔士也真就期望战斗吗?也不是,从他与威特的谈话中可以知道他对威特的逃兵行径是抱一定的认可的,否则他早就把他送交军事法庭了。在他们之中,有谁真正喜欢战争的呢?除了这场战役的指挥官,那个说他等了这场战争15年了的乔丹·陶上校之外。乔丹·陶上校不用亲自上阵啊,他们普通的士兵在走上战场的开始,每一个人或是恐慌、焦虑、紧张,但他们最后都勇敢地投入了与敌人的博杀之中。在战斗开始之时,他们会想起他们最亲密的人,是的,说不定就在下一秒,一颗子弹就会终结了他们的生命以及断了与之相关的一切。比如列兵贝尔,他回忆和恋人在一起共渡的美好时光。在战斗胜利结束之后,威特内心的独白表达了他对杀戮的憎恶,对人类不断纷争的迷惑。更多的士兵选择了以狂欢来释放自己,是的,谁也不敢保证明天会如何。总之,这“细细的红线”其实也是每一个战争中的个体的心路历程的反映。

    第五,此是人性之红线。列兵贝尔,在部队休整期间他又想起了心爱的恋人,担心着他和她的关系是否能继续存在下去——You get something twisted out of your insides by all this blood,filth,and noise.I wanna stay changeless for you,I wanna come back to you the man I was before.How do we get to those other shores?To those blue hills?(战场上的丑陋、血腥和暴力会使人丧失良知,我很想保持纯真,以原来的我回到你身边,我们该如何获得宁静,回到这青山绿水间)。你死我活的厮杀极易使人践越人性的红线,比如说,他们在攻下高地上一个日军火力点后将两名已经投降的日军士兵活活殴打至死,一再在其他日军俘虏面前说要威胁要杀了他们。而威特以美国士兵身份回到那个土著部落时,那个曾与他一起于大海中嬉戏游泳的孩子疏远了他.....

    《细细的红线》被称为最具诗意的战争影片,影片中运用大量的空镜头和长镜头,现实画面与回忆画面相互穿插,配乐与人物的心灵表白丝丝入扣,影片也不只是体现战争场面,更刻画着岛屿的明媚风光,这也许是导演泰伦斯·马力克想要告诉人们的——若果不是战争,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天堂啊,若果不是战争,每一个人都该拥有这美好的一切啊。影片中的战争场面也许不是战争片中最有观赏性的,这部散文式的电影要告诉我们的是人的灵魂才是我们需要探寻、理解的东西。

    想起了多年前看到的一篇杂志的小段:一名士兵在激战过后走战壕,看到了天边的落日、晚霞,还有飘着的几片浮云,士兵沉默不语,只是若有所思地望着这些影像,但此刻一发炮弹打来,士兵随即在爆炸中陨命,此士兵的死不像战士,但却像个诗人。威特也是的,面对众多围堵上来的日军,毅然向敌人举起了枪,他当即被敌军射出的子弹击中,倒在了那片丛林的空地间,他死了,但他不像个战士,像个诗人。

 5 ) 生命与人性

还有一个更耳熟能详的名字——《红色警戒线》。虽然看完之后还是不明白红色警戒线指的什么,敌方火力的范围?必须遵守命令的高压线?还是人性的底线。
本片一反常态,在第一人称的叙述中,故事的发展显得支离破碎,并没有很多激烈交火的场面。却又很多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战壕里奄奄一息的雏鸟,树上的猫头鹰和蝙蝠,还有秃鹫,蝴蝶,虫子,蛇……伴着旁白让人似懂非懂的思考,不断的感悟,再不断的发问。一点点剥离人心。战争到底是什么,战士是什么,当子弹在耳边飞过的时候,还会去想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儿去,还会考虑未来么。忘记了,都忘记了,死就在前面,多少年的文明,在这样残酷的现实面前不堪一击。指挥者、作战者、死者……

 6 ) 一部令人生厌的的战争电影

坚持看完这个片子于我而言确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简直怀疑这就是部宗教电影。
看过很多战争电影,反思战中的人性,信仰,战争的丑恶,无意义。这部是最让我生厌的。因为我思考至极,只能看到战争中披着宗教和人性外衣的愚昧和懦弱。如果导演目的如此,他成功了。
War is war. Rule is rule.战争自有战争的游戏规则:打仗一定会死人!不是你死就是我死!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连长布格显然不能胜任自己的职务,一个懦弱的人怎么可能对兄弟负责?有人说他心地善良,God dam,让牧师上前线感化敌人吧!
也许导演足够真诚,但过分的追求那种反思精神,倒使得片子在多处过度艺术化,反而让人感觉失真,让人无法体验战争的残酷(有点像国内早期的某些革命浪漫主义作品)。
有人评论这是一步强调“思想”的片子,我只想说,正因为强调思想,思想太浓,浓到了说教的程度,反而让这部片子陷入了狭隘。

 短评

早年资料馆还是哪儿看的版本连日语都翻译了,此时再看没翻译的,突然理解了男主被日本人围困时的眼神。毕竟哪个战争不残酷呢?诗意的背后恰是,以语言作为表征的,人与人之间的无法体谅。是谓权欲造成的误解,是谓…战争的根源。至于马利克独此一家的对二战的诗意表达,和其它重视听和战争场面的片子有何不同,我想引用茨威格来说明——对其他片子而言,“战争是奇遇,创作者离得遥远,从而赋予战争一种英雄色彩和浪漫色彩。他们看到的战争始终是在教科书和美术馆的绘画中看到的战争:骑兵们穿着显眼的戎装,进行着眼花缭乱的厮杀;致命一枪总是击中心脏;壮烈牺牲的场面,而全军则在嘹亮的凯歌声中胜利前进。”而马利克则不,这片便成了把生命的温柔乡、谣曲、情义、爱、信念、理想和战争的懦弱、恐惧、狭隘、无知、凶残交汇而成的诗剧。

5分钟前
  • 南悠一
  • 力荐

大学,录像?2009/2/3午夜在CCTV-6又看了一遍,4星降为3星,用旁白来反思战争太生硬了,难道情节和画面不能自己说话吗?

6分钟前
  • 鸟甲
  • 还行

好莱坞男星集体参军,找熟脸是乐趣之一。天堂之日之后二十年,Terrence Malick的镜头更漂亮了。各种主观镜头,空镜头,闪回,视角剪接很是够看。但这整个故事完全是被旁白串起来的,想承载的命题太严肃(姑且不论导演立场的偏向)而所用的方式又太说教以致……装逼味儿重得人受不住。

10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推荐

在二战那么多可供选择的题材中,马利克却独独亲睐受众度较低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只因为那里的俊美风光与他一贯的所见所想所表达相辅相成;他抛却了一贯的战争片拍法而注入其独特的世界观,表达个体与寰宇之间的辩证关系,有一种空旷的美感;当然,这种手法对于影片本身节奏感的伤害也是不可避免的。

11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我看见那青山翠谷蓝天白云下的血腥杀戮,看见染血的叶片上他轻轻划过的痕迹;独白与意识贯穿残酷,成为本片最大亮点;他见识过另一个世界,他相信眼前世界仅是想象;回忆中拥抱的温暖,战场上仓皇热泪的读信;马力克从未停止过对自然的探索、对人性的追问。

1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D+/ 什么都想塞又什么都放不开的肿胀感。大量做作的台词与其说是哲学思辨不如说是空泛无根的抒情,在汹涌澎湃的战争场面面前轻如尘埃。再泛滥的诗兴也不如李沧东在积蓄了足够深彻的残酷之后几句阿格尼斯之歌来得举重若轻。真希望哪天马利克老师可以放弃配乐诗朗诵让观众专注欣赏影像表达……

18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还行

这种反思能在全人类中实现吗

22分钟前
  • 江河海
  • 力荐

丑陋与美丽的情感竟然出自同一个人,同一张面孔?

23分钟前
  • mon babe
  • 推荐

完全符合柏林电影节的口味,闷,神作。请问这种逆天豪华的cast是怎么做到的啊!?Sean Penn, Adrien Brody, George Clooney, John Cusack, John Travolta, Jared Leto……听说皮特、德普、德尼罗的戏份还被剪了。

24分钟前
  • 弥呀
  • 推荐

这部影片让同一时期的拯救大兵瑞恩变得不值一提。非常真实、残酷的战争场面,非常,尤其对战斗开始前宁静等待的场景描述,空前的真实,对于战斗结束后的杀戮、大牌云集的每个角色的内心刻画,都很到位,配上Hans Zimmer的音乐,还有贯穿全片操着南部口音的独白,深,很深。

28分钟前
  • RD
  • 力荐

大概是看过最抒情的战争片,巨星(男)云集多到不得不剪掉几个,虽然主要给人感觉是诗歌配合漂亮姑娘的闪回画面,但真正的战争场面不少且并不赖嘛,需要刻画的几个角色也给人印象很深(反倒不是主角)。疑问:汉斯寂寞这个配乐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后面的蝙蝠侠用了这里用过的?

31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战争的荒谬暴露了人类的无知。如同今天,人们为了物质利益相互争夺,攀爬在物欲的高峰,遗失了本真的快乐。爱情,亲情,友情……人性在这条细细的红线的考验下不堪一击丑恶无比。ps不能仅仅因为寂寞就这样离去,你不知道那边的对方是如此思念你吗?我不相信没有美好的人性不想去相信这些都是丑恶的

33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泰伦斯马力克二十年磨一剑的诗意战争片,获金熊奖。群星荟萃,叙事意识流,配乐饱含深情。大量孤岛丛林的动植物空镜头、树缝中透出的丁达尔光与闪回抒情镜头反衬出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渺小与无助。上帝缺席;所有人都只能臣服于运气;士兵如狗,草,尘土般卑微无力。缺点是独白泛滥,节奏过慢。(8.3/10)

3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依然觉得马力克不适合做导演,他的思考和电影语言的表达效果是错位的。

37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Malick是主攻国家地理的吧?意识流战争大片-。-这南部口音叨叨得还真难听懂。就算你们全都内心独白还是很平庸啊......场面倒是不错的了。我知道布洛迪是来打酱油的,可西恩潘一个盖过所有人的名字是干嘛使的?还有我不明白,消灭了本片最神人物Carvizel的一群鬼子咋就瞬间失踪了

39分钟前
  • matchbox
  • 还行

巨型遗憾之作。或许可被新的组织方式挽救。相比一战和越战,在二战里由“正义方”出发探索非正义性的方向几乎确立了更能通达战争电影终极命题的天然条件。奈何彼时不自信的马力克和汉斯季默的配乐都游离在另一个次元,强悍的调度和片刻的剪辑灵光沦为散落的佳句,最终不仅无力从《光荣之路》和《现代启示录》接过那一棒,连和同年同场的《拯救大兵瑞恩》之间应有的清晰区隔都未能形成。《细细的红线》理想的模样即是一场驳杂的梦本身,马力克却让呓语被和他们同在人间(梦中)的我们听闻。这些呓语杀死了驳杂,以意旨杀死了意旨。

42分钟前
  • Ocap
  • 还行

从来没有一部二战电影像本片一样隽永(meaningful),意识流的视角与人称模糊的旁白一点都不会显得矫情、造作。诗意与失语并存,战争与人性共生,这是本片为二战影史留下的最好注脚。另外不得不感叹CC选片实在“毒辣”。

46分钟前
  • D I D A
  • 力荐

对战争片一向敬而远之,忍受不了那份残酷。在战争这种极端的环境下,人性的弱点暴露得极为突出。细细的红线几乎是我看过的战争片里最逼真的一部,因为逼真,所以震撼。

48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攻占山头的戏拍得真好,芒草茂盛,风去云来。哪是在跟敌人打仗,根本是在跟灵魂的恐惧。其他地方,可能多数人会觉得神叨,甚至于觉得怎么可以把战争片拍得如此娘炮。反正,还是有违主流观众体验吧。电影根本没有呈现瓜岛战役的全貌,而是游弋于几个士兵的主观体验。

51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最诗意的战争电影...

53分钟前
  • 大宸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