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2011

剧情片日本2011

主演:前田航基  前田旺志郎  大塚宁宁  小田切让  夏川结衣  阿部宽  长泽雅美  原田芳雄  树木希林  桥爪功  桥本环奈  林凌雅  中村友理  内田伽罗  

导演:是枝裕和

播放地址

 剧照

奇迹2011 剧照 NO.1奇迹2011 剧照 NO.2奇迹2011 剧照 NO.3奇迹2011 剧照 NO.4奇迹2011 剧照 NO.5奇迹2011 剧照 NO.6奇迹2011 剧照 NO.13奇迹2011 剧照 NO.14奇迹2011 剧照 NO.15奇迹2011 剧照 NO.16奇迹2011 剧照 NO.17奇迹2011 剧照 NO.18奇迹2011 剧照 NO.19奇迹2011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8:42

详细剧情

  一段破败的婚姻,让两个尚未成年的好兄弟天各一边。哥哥航一(前田航基 饰)随母亲大迫希美(大塚寧々 饰)回到位于鹿儿岛的外婆家,弟弟龙之介(前田旺志郎 饰)则和追寻音乐梦想的“废柴”父亲木南健次(小田切让 饰)在福冈居住。兄弟俩有了各自的朋友圈,父母也似乎渐渐安定下来。可 是,他们无论如何还是希望重新聚在一起。鹿儿岛开往福冈的新干线“燕”和福冈开往鹿儿岛的“樱”号途中会有一次短暂的交汇,传说这时许下心中愿望的话,奇迹就会降临。晴朗的一天,两兄弟各自带着朋友朝着心中的奇迹之地出发……  本片荣获第26届高崎电影节最佳新人男演员奖(前田兄弟)和最佳新人女演员奖(内田伽羅)。

 长篇影评

 1 ) 比起家,我还是选择了世界。

 片子将近结尾时,哥哥航一对弟弟龙之介说:“比起家,我还是选择了世界。”我便顿悟,喔,是枝裕和这部电影不是在说亲情,这......不正是在探讨有关信念和世界观么?
  对于一部关于“九州新干线”的命题电影,是枝裕和无疑是以满分交上了答卷。这部电影有和《无人知晓》相似的儿童题材,也有和《步履不停》相似的亲情情愫。而在《无人知晓》和《步履不停》中也出现过较少的有轨列车片段(《无在结尾高潮处出现,《步》在开场出现》)。因此,三部电影存在某种意义上的关联和延续。然后每部都体现出是枝裕和所要阐释的不同主题-----《无人知晓》是快要窒息的绝望后浪迹的杂生,《步履不停》是貌合神离的亲情观的挽救与释怀,而《奇迹》则是不同价值观分离之时的妥协和坚持。

  故事是以经常飘浮着火山灰的鹿儿岛和远在另一端的福冈展开双线叙事的。鹿儿岛这边,哥哥航一跟随着妈妈,外公和外婆过着平淡的生活,在超市收银的妈妈想着怎样用物质的充裕让这个平凡的家庭生活的更好,外婆充当着贤妻良母的角色,有意思的是外公。外公念念不忘他的“轻羹”,轻羹大概是日本的一种传统食物。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食物似乎已经过数次改良已与从前大为不同,而外公在他的几个老伙伴面前总坚持着轻羹最传统的做法,却似乎也得不到他人的坚持。
  航一还有两个小伙伴,一个暗恋着邻班的老师幸子,一个想打棒球后来在路上捡到一条叫弹子的流浪小狗。而航一想着是让远在福冈的爸爸和弟弟龙之介能和家人重聚。
  福冈的弟弟龙之介跟随着玩乐队的爸爸。他的爸爸似乎是一个浪迹天涯的浪子,因此福冈的生活与鹿儿岛截然不同,龙之介似乎更能接受并享受着与爸爸在一起漂泊而精彩的日子。“安分”还是“折腾”,“物质”还是“精神”,这也是爸爸和妈妈为何分离的关键原因。
  龙之介也有几个好伙伴,他们也有着各自的梦想,比如惠美相当演员。然而龙之介并未像哥哥的梦想那样:让家人重聚。他似乎觉得重聚后会因为世界观的不同而两败俱伤。

  九州新干线的开通,连接了鹿儿岛和福冈。 鹿儿岛依然像往日般,火山的喷发让这座小城充满火山灰。航一问外公为什么这里这么多火山灰还要住人?爷爷说你看这说明这里的山还活着。航一大概理会不了爷爷的意思。
  九州新干线的速度是一个奇迹,开往鹿儿岛和福冈方向列车汇合处的熊本也是奇迹,航一认为在看到列车汇合的地方许愿便可实现。因此航一召集自己的伙伴还有福冈的弟弟一起去熊平许愿。航一的愿望竟是:希望火山爆发摧毁鹿儿岛,这样他的家就可以搬到福冈了。
   逃课前往熊平后,七个小伙伴终于见到了列车汇合处,大声说出了自己的愿望,然而此刻的航一却没有开口。之后他对弟弟说没有许下那个愿望,他说:比起家,我还是选择了世界。

   我在想,究竟是为什么,让哥哥航一放弃了家庭重聚的愿望。回放之前的剧情。航一给爸爸打电话时爸爸“逍遥骑士”般的态度让他怅然若失;弟弟对家庭重聚的不以为然以及对爸爸的支持和对妈妈的疏离;去看汇合处前的那夜,航一递给龙之介爷爷精心做好的“轻羹”,航一问弟弟好吃吗,弟弟说吃不出味道。航一“意味深长”地说,“一开始觉得味道很淡,但是越吃越香。” 这不就是精神生活的惯性吧?对于世界观的不同,家庭生活无法继续,分别后,大家好像相安无事,不是么?
  
   熊平之旅似乎让航一,龙之介以及其他孩子仿佛受到一次精神洗礼。即使幸子以嫁做他人,小狗弹子不能复活,即使惠美去东京发展演艺事业将是一次艰难之旅。这不正是内心深处最渴望的世界得到了真挚的表达么?
   世界是什么?航一妈妈希望有一个平和而殷实的家庭,龙之介爸爸希望他的乐队成为福冈最红的,爷爷希望他最传统做法的轻羹得到大家的赏识以及延续。说到这里,大家好像相安无事,只需要互相理解和关怀。

  是枝裕和抛给观众的是一个比以往更为深刻的主题,即使从表面上来看这部电影是一部儿童片,与《无人知晓》的“儿童片”不同的是,是枝裕和抛弃了以往片中的窒息,悲情,纠结,《奇迹》更带给观众予满满的释怀和温情,以及积极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他也没有把喜欢利用空间建筑来烘托或暗示情绪和推进叙事的手法带到这部电影里,片中的人物比前几部都要多出很多,这已经让是枝裕和无法将叙事节奏放得太慢,因此,这部电影里的镜头多以较为平常的短镜头以及中近景为多。作为一部以叙事制胜的影片,镜头语言已显得 次要了。

  值得一提的是汇合时小朋友大声喊出自己愿望前,画面上闪回了一系列意象化的电影符号,比如:轻羹,蚕豆苗,幸子老师的车铃,小狗弹子等。我才恍然大悟,这个电影里有这么多符号!这可比是枝裕和的电影作品《空气玩偶》中过分堆积的电影符号设置的巧妙多了。这也说明电影符号的出现必须与剧中人物设置的多少和叙事内容信息量的大小成关联。

  比起家,我还是选择了世界,这是载满愿望的誓词。

 2 ) 还没能晓得就已经老了——和解过度的《奇迹》

题目擅用李宗盛《山丘》的一句歌词,并且不礼貌地做了改动,原文为“还没能晓得,就快要老了……”。
        改动后的歌词,恰好用于勾勒影片《奇迹》中的主人公大迫航一在许愿时刻那怅然的神情与姿态。“当两辆时速260公里的子弹列车第一次迎面交错而过的时候,就会出现奇迹……”带着虔诚的愿望,孩子们分别从博多和鹿儿岛出发,他们奔赴列车即将交汇的所在,赶在列车交会那一刻许下自己的心愿……影片的英文片名为I Wish,然而在那神奇的时刻,航一却放弃了自己的心愿。
为纪念九州新干线开通,JR(日本铁路公司)邀请是枝裕和导演,要求以列车为表现对象,进行命题作文式的故事片创作。导演提出要以孩子为对象、列车为载体,于是有了《奇迹》。2011年,是枝裕和导演的《奇迹》在日本上映,后多次在中国艺术院线公映,与《海街日记》、《比海更深》等影片同为中国影迷所乐道。
        航一,影片中的主人公,六年级男生,在家庭解体后被迫与弟弟分开,跟着母亲回到鹿儿岛外婆家开始新生活,每天被当地的火山灰折磨,每天都盼着能与父母、弟弟重新生活在一起。当获知高速行驶的列车交会而过时产生的巨大能量可以让愿望成真,行动力超常的航一拟定了一个惊人的计划:他要赶去许愿。然而他的愿望并不是让全家团聚,而是让火山大爆发毁灭鹿儿岛——对他来说,火山爆发能带来诸多连锁好事:摆脱火山灰无孔不入的城市、全家团聚重新开始生活……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其他孩子各自的愿望都更切实:想跑更快、想做演员、想爸爸戒赌……唯有航一,他的愿望简直暗黑过头了……但这依然是一个孩子的思维,暗黑也是一种纯真。然而航一还是放弃了他的愿望,他说“比起家人,我选择了世界……”,这最终的和解,与其说是一种达观,不如说是衰老,衰老的速度简直超越了九州新干线的最高时速。片尾,航一回到家,以一句“那小子还没到识货的时候”,狡黠地把自己划归为外公阵营里的一员,这种顿悟式的成长令人扼腕。
        更加可惜的是,导演以最为廉价的形式,粗暴解释了航一顿悟的成因。《奇迹》高潮段落,面对交错而过的子弹列车,航一扒着防护网犹豫着要不要许愿,突然他的大脑活动状态被导演以幻灯片的形式放送出来——这个段落正是为诸多影迷所赞誉的“超级大闪回”:被咬掉一角的水蓝色冰棒、外婆那令人费解的老年舞蹈手势、颜料板上残存的红黑两色颜料、泡在清水中不断漂摆的亮红色泳裤、咬掉一口的纯白色轻羮、汇集精华味道的焦黄色薯片碎渣、玛宝安详的临终睡态、兄弟二人一路成长的合影、老爸乐队专辑的手绘原创封面……
        有影迷惊呼——在此之前从未见过哪个导演能把生活呈现得如此之美……
        果真如此吗?
        所谓“超级大闪回”,其实是导演以蒙太奇手段为观众呈现出的主角的思维过程,这一切,都是哥哥对所留恋之物的幻灯片切换。是枝裕和在其随笔集《有如走路的速度》里谈到“成长”:“虽然开心,却夹杂着悲伤,虽然悲伤,但牛奶依然美味,体验到这种复杂的感情,不叫成长又该叫什么……”。《奇迹》的“闪回幻灯片”里,每一个物象都充满着伤逝,对物的迷恋因为记忆拥有者的贪婪而煽动起观众的同情,因为观众对生活之物从来都有情感投射,人们的眼泪是出于条件反射,而不是真正体验,体验是需要时间作为证据的。
        设若删掉这一连串的闪回组接画面,无论是许愿之前老夫妇的送行,还是其后经过的墓地,都足以让孩子们带着观众领略“死亡”或“逝去”,每一个完整的情感体验片段,都是一段充分的时间,观众已经跟随角色感知到了一切。那一连串直白的幻灯片,无异于数到令人心烦的蛇足。
        许愿过后,两车交会处只剩下空荡荡的铁道防护网,插在铁网间隙的许愿旗孤零零随风飘荡,这一刻,愿望已经埋葬,视觉上已经完成了孩子们的成长:玛宝没能复活,莲登依然掉队,画画还需一笔笔努力,演员之路依然充满宿敌……这一切已足够,观众不需要那一连串的幻灯片也一定能明白孩子的成长。
        电影中,比画面更有力的是声音。两车交错而过的令人窒息的噪音,应该比最具感伤文艺标签的吉他声更可信,可惜导演摒弃了环境真实音效,代之以伤感的吉他配乐。影片前半段两次出现过的普通列车的交错,彼时尚有车轨的呻吟,以及被气流裹挟而起的火山灰,你甚至可以听到火山灰摩擦在空气里那发涩的声音,那才是令哥哥产生毁灭冲动的世界,真正由时间构成的生活——不堪,却又长在你的血管里割舍不掉。
        哥哥航一,在影片里始终显现为十足的成年人思维模式,他对周遭环境的敏感和批评,早有一份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味道。赶早上学时,他突然驻足于山路上,凝望不远处的樱岛火山,发出了对整个世界的诘问“明明火山在喷发,为何大家都不当回事儿?”这样一个敏感易怒的人,一个敢于训导老爸如何跟妻子沟通的人,一个嫌弃同龄人掉队的人,凭什么能这么快就“比起家人选择了世界”?这一句催人泪下的台词,用儿童天真的主宰者视角,遮蔽了他不可信的大爱。作为影片戏份最重的主角,他的顿悟令我不寒而栗——若如此就与世界和解,那未来将会怎样度过?
        佛教有“根器”一说,指的是众生接受佛法的素质。众生皆有根器,根器的高下,决定了其接受佛法的程度。按此逻辑,哥哥在两车相交的那一刻得以顿悟,是根器使然。但是,这句“比起家人,我还是选择了世界”,完败给了弟弟回家后问老爸的那句话——“啥叫世界?”,这才是孩子应有的不解与提问,对于老爸不靠谱的回答,弟弟也给予了孩子应有的一笑置之,这是“菩提本无树”的境界。懂生活的观众,也许喜欢弟弟多一些吧。
        弟弟的笑以及迷惑是在分寸之内的,而哥哥的所谓顿悟,都是蒙太奇强加给观众的,在那一连串的蒙太奇里,是枝裕和作弊了——他无限放大了列车交错的时间,那是虚假的浓缩过的时间,而不是他本应继承发扬的完整时空中的时间。
        电影界认为,是枝裕和是继承小津和成濑的不二人选。他对自己创作风格的变化曾解释说:”……母亲去世时,我感到:啊,我再也不是谁的儿子了。而三年后,我成了一位父亲,世界观确实发生了变化。”是枝裕和导演早先曾批评电视和电影的幼稚化,他说“不可能有任何人都懂的作品……一味追求‘易懂’巴结观众,是对交流的过度自信,导致了电视和电影的幼稚化,进而脱离现实……”。为了解释航一的选择,“超级大闪回”是不应属于是枝裕和作品的“易懂”段落。
        是枝裕和曾拍摄纪录片《当电影映照时代:侯孝贤和杨德昌》,也曾多次公开表达过自己创作理念曾深受侯孝贤影响。巧的是,作为电影前辈,侯孝贤和杨德昌各自都拍摄过儿童视角的影片,前者有《冬冬的假期》,后者有《一一》。在影片《一一》里,洋洋因为无法表达自己的所看所想而选择拍摄别人的背影,在他的照片中,每一张都有落寞的疏离,那是因为观察者的不解而得以永存的时间定格,是再生于完整时空中的想象的真实。然而,拍了厚厚一打照片的洋洋还是不能理解成人的世界,他在送别婆婆时说——他想告诉新出生的弟弟“我觉得我已经老了……”,注意,这里是他“觉得”,话语中还有天真。而《奇迹》则是让我们“觉得”航一老了。
        因此,我才会把《山丘》的歌词从“快要”换成“已经”。因为更适合歌词原文的,其实是另一部儿童片,出自一位更坚守个人创作理念的导演之手的,《一一》。

 3 ) 选择世界还是选择家人

去年无意中看了一本名叫《步履不停》的书认识了日本知名导演、编剧是枝裕和。书中的故事细腻、温情,总有一些东西让你不断对于亲情这种东西发出一些感叹。后来也看了影版的《步履不停》,对于电影中的留白,在书中也作出了解释。他的作品就像一清杯茶一样,入口时淡而无味,但是当你细细咂几下嘴后你会发现回味悠长。

电影《奇迹》是是枝裕和2011年的作品,故事讲述的是一家四口,因为父母离异导致兄弟俩分开。哥哥跟妈妈一起来到鹿儿岛(抱歉这时候想到了秒速五厘米)与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弟弟与玩音乐的父亲一起生活在福冈。由于哥哥一次偶然,听说新开的两条新干线会以2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在熊本相遇,如果在第一列车相遇的时候许愿,那么愿望就会实现,发生奇迹(此时点题)。一心希望父母复合的哥哥便开始计划这次的许愿计划,他想许愿让鹿儿岛的火山爆发,那么自己就可以搬离这里回到大阪一家人住在一起,于是一群孩子便开始了这次的许愿之旅。

片叙述是以双线并行开始,一条线讲述哥哥在鹿儿岛的生活,一条线讲述弟弟在福冈的生活,两者穿插叙述,然后交汇。这种方式在导演的镜头下,展示的很有意思。比如刚刚两兄弟都在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时候游泳、吃饭、和小伙伴们讲述自己的梦想愿望。这个过程中导演将故事叙述的尤为的细腻,比如哥哥看到别人家的妈妈带着弟弟来看他学游泳,而自己会闷闷不乐;知道弟弟很快有了新的朋友并且过的很快乐而失落。

通过前半段的描述,观众似乎能感觉到哥哥很想一家人再次待在一起,而弟弟却并不是那么的希望。这一点导演也是做了一些铺垫和暗示的,比如哥哥整天闷闷不乐的,而弟弟似乎生活的很快乐 ,每天都笑嘻嘻的;哥哥做了一个梦,一家人在草坪上野餐其乐融融。而弟弟做的梦却是妈妈因为爸爸第三次辞职而大发雷霆,家里吵吵闹闹的场景。所以弟弟对于哥哥的计划一直都不是很在意。

直到一次哥哥因为弟弟的冷淡而和他吵了起来,弟弟的朋友问他和哥哥吵架没关系吗?他说我们是兄弟一条心。开始朋友说,不见面时间久了也会冷淡的。这时候弟弟沉默了,后来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兄弟俩和好如初。于是双方开始为这次计划开始努力。

可是当所有人在火车相遇的那一瞬间大喊出自己的愿望的时候,哥哥沉默了,他什么也没说。在那一瞬间导演将之前许多画面闪回出来,当时没能理解他想表示什么。当兄弟俩分离时,弟弟说这下哥哥可以放心了,你的愿望马上就会实现了。哥哥说我没有说出那愿望, 面对家人和世界,我选择了世界而不是家人。为什么呢?因为他想到了,父亲给他说的爸爸希望你长大后不会只关心自己,也希望你学会关心他的东西,譬如:音乐、世界。此外他还想起来列车员在月台上说二十年前,火山爆发死了50人。于是他放弃了自己的愿望、选择了世界。

本片还是继承了是枝裕和一贯的细腻的风格,固定的镜头,一些人物换面的特写。使用人物的动作行为来凸显人物心里,而不是通过台词眼泪来解释什么。比如哥哥在临出发时看到自己和弟弟的合影,而特地换上照片中自己穿的衣服;相遇后两人一起吃薯片,相互谦让让对方吃下他们最喜欢的薯片渣,此时他们说了一句,以前我们常常因为吃薯片而吵架啊,这或许就是成长吧!导演就这样一下,轻轻的点在了你内心上。

除兄弟两以外的5个孩子、妈妈、爸爸、外公这些角色都是值得每一个观众细细琢磨的角色,在人物的形象塑造上也饱满,但在此不做赘述。此外,本片中还有一些可以说的上是彩蛋的地方,就是树木林希、阿部宽、原田雄芳三人的加盟。他们都是在2008年参演了《步履不停》演员,树木林希是是枝裕和御用的母亲角色,是枝裕和的《比海更深》、《小偷家族》中她依旧饰演这母亲一角。

就像是枝裕和自己说的那样“我不喜欢主人公克服弱点,守护家人并拯救世界这样的情节,更喜欢描述没有英雄、只有平凡人生活的、有点肮脏的世界忽然变的美好的瞬间”。治愈系电影是什么,我觉得就是导演用电影中最质朴、最平凡的人物情感,来渲染你内心中最柔软的地方。然你在生活的苦闷中一直提着的那口气可以一下子宣泄出来,重新看到生活的美好,重新出发。

 4 ) 童年是那一点点小小的生活碎片

当阿航在列车相汇时,脑海里闪过了无数的记忆碎片,然后放弃了许愿。这样的童年原来是一样的,我的童年是小学的沙坑、教学楼后花园里花盆上的蜗牛、傍晚放学某人家武力飘出来的姜爆鸭香。这么回想起来,童年好远了,自己的开头年龄数字也不断变大了。

小孩子总是很容易满足,想法也很简单、天真,装作大人似的对话,但流露出的全是稚气。但看到阿航最后在分别的站台,对弟弟说的那一番话,我仿佛看见了一个长大了的阿航,心里却有一丝难过了。真希望阿航能多保留点童稚的“要求”,不要那么懂事,但回过头想,可能想通了的他,每天会开心点吧,毕竟他选择了“世界”,也就选择了放开,懂得了尊重。所以成熟真的是又残酷,又值得,总得失去些什么,才能得到些什么。

伙伴们的双向奔赴,让我想到了一个好友聊天说起,怎么样才能扩大社交圈,认识更多新的朋友,感觉越长大,圈子反而越少了。从小到大,我们不断升学,其实认识的同学越来越多,所以感觉不断地认识新朋友,反而走进社会,利益让我们各自都有了盔甲,难以入心。所以我在想,或许真诚待人,不必强求,自然会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多也行。

看了好几部是枝裕和的电影,总是过于现实与残酷,但这部《奇迹》让我在炎炎夏日好像有了穿越到童年的片刻时光,就如同电影的马路与路边的野草,孩子手中的种子,这些才是我们童年闲荡在岁月里的记忆碎片,在任何时候回想起来都熠熠生辉且温情无比。

晚安,无比独特、平凡且真切的童年。

 5 ) 奇迹,敌不过日常每一天

2011年的电影《奇迹》是为了庆祝博多到鹿儿岛中央的九州新干线全线通车的“命题”作文。应该算是枝裕和的电影里比较不火的一部。电影上映后不久,是枝裕和与中村航所著的小说也跟着上市。

文字和电影一样温暖。

在这部作品里,是枝裕和仿佛回归了拍纪录片的时代,用许多人物特写镜头和旁白画外音串起来七个孩子的夏日大冒险。

一对兄弟因为父母离异而分隔两地。哥哥航一(前田航基饰)和妈妈(大冢宁宁饰)回到了鹿儿岛,弟弟龙之介(前田旺志郎饰)和爸爸(小田切让饰)去了福冈。哥哥希望一家人能重新团聚,因此,他厌烦鹿儿岛的一切。

航一习惯不了每天落在肩膀上、窗台上的火山灰,习惯不了每天要走一个大上坡才能到学校。他画了一幅喷薄的火山,因为这样就不会有火山灰了。

“虽然画的是眼前所看到的的,可实际就跟描绘自己的内心是一样的。”

一天,他听到这样一个都市传说:

开通那天从福冈南下的飞燕号和从鹿儿岛北上的樱花号首次交错而过的瞬间将会发生奇迹,那时对着新干线许愿,愿望将会实现。

像所有孩子一样,他信以为真。航一希望借这个机会让爸妈和好。他准备向列车许愿:让火车喷发。这样,妈妈就不得不离开鹿儿岛。

“自己喜欢的东西全都消失掉了的世界将有多寂寞,这些他全都明白。可是,他想和家人一起生活。”

两辆列车的交错点在熊本。航一准备叫上两个小伙伴小佑(林凌雅饰)和小真(永吉星之介饰)同去。

小真的爸爸沉迷小钢珠,他想让志愿当作家的爸爸不要再玩小钢珠,多照顾照顾他和妹妹。

小佑喜欢学校图书馆的小幸老师(长泽雅美饰),甚至看到别的学生帮小幸老师推自行车,会去偷老师自行车的车铃。

他把车铃还给小幸老师。他准备向列车许愿,希望能堂堂正正地让小幸老师嫁给自己。

“他想用奇迹让渺小的那个自己一去不复返。他想用自己的力量站到那个地方,为了那个瞬间拼尽全力。”

航一兴冲冲地告诉弟弟龙之介。龙之介的反应却并不热络。龙之介像极了追求自己音乐梦想的爸爸,他希望希望开始新的生活,希望不要再因为父母歇斯底里的吵架,连章鱼小丸子都吃不上。

现在,他每天放学都可以买一整盘章鱼小丸子吃。

与让父母和好相比,龙之介更希望能安安静静吃一顿饭,这有错吗?

不过,在好友的怂恿下,龙之介改变了态度,答应和哥哥在两列列车相遇的熊本相见,去见证奇迹。

“无论如何都无法解决的事情,既然无法解决,就只能放弃、忍耐、假装麻木,变得习惯、装成没看见的样子,然后只能如此这般地等待着自己变成大人。”

他们不要变成这样的大人。

惠美(内田伽罗饰)想当女演员,莲登(矶边莲登饰)想跑得更快,环奈(桥本环奈饰,对就是那个演神乐的桥本环奈~)想画画得更好。四人结伴而行。

七个孩子大展身手,筹够了路费,骗过了学校老师,在熊本相遇。

但他们根本不知道要到哪里才能看到列车的交汇。闷头狂走到体力不支,掉队的莲登被警察叔叔碰了个正着。

这时,惠美发挥自己的演技,谎称是要到姥爷家探亲,指着一处陌生的住宅就说到了。

从里面走出来的老奶奶看懂了惠美恳求的眼神,不但让孩子们在自家过夜,还细心地帮孩子们缝制许愿旗帜,并在第二天把七个孩子送到能看到列车交汇的桥上。

这已经是奇迹了。不是吗?

在列车交汇时,七个人喊出了自己的愿望。原本没有愿望的龙之介发现,在内心深处,他有一个愿望:他希望爸爸实现自己的愿望,希望爸爸的乐队能出好作品。

而促成这一切的航一反倒沉默了。在列车相遇的那一瞬间,他想起生活中种种细碎微小的美好——

夏天游泳后的冰棍,薯片最好吃的残渣,亲子饭,天空,小树苗,外婆跳草裙舞的姿势,班主任老师的大手,就连落在肩膀上的火山灰都显得那么珍贵,还有大片大片的波斯菊和他们经过时采集的种子。如果火山爆发了,种子不就没机会长成漂亮的花朵了吗?

“像是暂时能覆盖世界上所有的悲伤和灾难一般。它们会在这里盛开。”

所以,他选择了沉默。

不过,之后,航一有一句一锤定音让人又好笑又感慨的话。

同样是是枝裕和导演的以孩子为主角的电影,这部比致郁系的《无人知晓》不知道要温暖多少倍。童年的单纯与一往无前,让人会心一笑的同时掉下眼泪。最后航一许愿时晃过的那段蒙太奇,真是美得不像话。

日本真是太会培养子役了,每个小孩都演得那么传神。特别是演哥哥的前田航基,为父母发愁时的小眼神成熟得让人心疼。

是枝裕和的作品,节奏是慢的,细节是戳人的。比如两兄弟再次相遇后,哥哥发现弟弟没穿两人都有的黄色T恤,有些闷闷不乐。

之后晚上两兄弟一起洗澡时,一脱衣服,两人里面的背心一模一样。有些东西变了,但更内核的东西永远都不会变。

再比如,小孩子们不愿干点什么,就算是买一盒章鱼小丸子,都是用跑的。在铁轨边,等火车过去,脚步也不会停,要不停的原地踏步。

小孩子真的是这样,仿佛有用不完的能量,不得不借着每一个机会释放出来。

自然,列车没有实现孩子们的愿望。那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这趟奇迹之旅让七个孩子懂得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也发现了在层层叠叠不如意的遮挡下,藏着的那些生活中比奇迹更美好的小确幸。

如果有时间有闲情,可以把这部片子翻出来看看,说不定会令你对生活有全新的感悟。

 6 ) 距离永远只是一条直线

我们站在轨道两边,微笑,挥手,再见。

列车挡住了视线,其后,我们各自去往世界的两边。

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能够再次相见。

这就是我看到结局时候脑海里的句子了,这部片子从头到尾,我是真的看得很开心。

之前去了一个电影沙龙,正好大家在讨论喜剧的问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观点是,悲剧往往的一个完结,我们无能为力。而喜剧则往往会有将来,有无限的延续。

而这部奇迹,正是是枝唯一一部,让我归类到喜剧范畴内的片子。

前半段清淡的节奏,完全没有一点明显的压抑,已经让我对这部电影【是枝制造】的标签感到了怀疑,中后段清快的节奏,更是让我大跌眼镜,直到最后近乎完美的结局,我只得出了两个结论。

也许是命题作文,以及两个小学的孩子,让是枝对整个生活的掌控更加正面了一些。也许,是是枝又升级了。

先说一下主线,一个完整的家庭,可以制造两个不幸的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对孩子的影响,从家庭到学校,并造就孩子的早熟,无论心理还是生活上的,两兄弟大的少年老成,小的家务全能,学校里虽然设定上同学们都是体贴善良,但实际上呢,这是主线的阴郁。

其次,小狗的尸体,女演员的悲哀,老年夫妇的空虚,小钢珠爸爸的孤独,这些孩子代表着的各种家庭,虽然画面寥寥无几,但熟悉是枝的人都知道,这正是他前几部作品挥之不去的生活暗面。

这正是是枝的属性,无论悲喜,都交给观众自己去体会,给你的画面是生活,台词是生活,音乐是生活,你们对生活如何理解,你们就对影片如何理解吧,请君随意。

所以太多的人认为他很阴郁,就像吃过糖后去喝水,会隐约感觉水是甜的一样。其实苦的不是剧本,是我们自己。

但是这部片子在表现上,真的足以见到是枝对正面意义的努力了,从整部片子的节奏和BGM上就能明确感受到,即便生活中有那么多的梗,但在少年们的眼中,一直有着希望。

哪怕是早熟的哥哥,也依然会捧着自己的火山爆发图诚心许愿,这些光,是任何阴影都遮盖不了的。至少我认为,这才是是枝这部片名为【奇迹】的真正指向。

看到很多人的第一评价都是,一如既往的是枝风,平淡无味,奇迹最后也没能发生。但我却认为,奇迹发生了,并且从一开始它就存在着。从弟弟努力尝试蝶泳的时候,从哥哥把颜料涂在报纸上的时候,从少女在后台对着镜子彩排的时候,从少年抱着弹珠的尸体跑上列车的时候.....

是枝一直以来不都是展现着生活中无可奈何的琐碎悲伤吗?被困扰被忧虑,那些纠结不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无奈情绪,被定义了还非得继续下去,不可回避的事情,那些我们自认为悲喜无常的生活,在这些少年的眼中,到底又是怎样呢?

是一心一意。

这就是对于生活而言,最好的奇迹了。






* 我们相隔的距离或许千山万水,高楼林立,城市和田野,铁轨和立交,曲折宛转,行走不易。但我们的距离,不是身体而是心意,它从始至终都只是一条直线而已,可能是无穷,也可能是零。


啊对了,是枝的片子很大的特点就是注重着细节,其中有一个便是开窗的阳光。这点在好几部作品里都属于一个提升点,在这部片子里也一样。

 短评

喜欢的导演和演员。何等温柔的心。“是长在秋樱里的静谧、是嚼在食物里的传承、是粘在手指上的火山灰。青春轰隆作响,却从不疾驶而过,那些大声喊出的愿望,叮咚的铃声、抢食的零食、变卖的玩具、心爱的小狗,亦有流经苍老与死亡。”笑着笑着就哭了…

7分钟前
  • 蜉蝣
  • 力荐

命题作文都能拍成这样,除了赞叹还能说啥呢,是枝裕和对节奏和表演的掌控已然是大师范儿了。

10分钟前
  • 阿德
  • 力荐

瀑布逆流而上,轻羹微甜少糖,洋芋屑滑出喉咙,蚕豆苗钻进土壤。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新干线逆向飞驰,火山灰漫天飘荡,所有喊出口的愿望重回纸上。咬一口的冰棒变得完整,不堪折的花朵重新绽放,摩擦过的体温计温度下降。爸爸拨弄着吉他,妈妈制造出饭菜的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你还在我身旁。

15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两列火车相遇前,突然世界静下来,荧幕上出现的是生活中那些被忽视却最美好的细节:怒放的野花,蓬勃的树苗,肩上的尘土,手里的种子。然后呼啦啦的,大家冲着呼啸的火车喊出愿望,我鼻子一下就酸了。太美好了。想见的人,就坐上下一趟列车去见他。第一次在影院看是枝裕和,好!

19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哥哥,什么是地下音乐?” “嗯..就是工作要更努力的意思!”

21分钟前
  • Doublebitch
  • 推荐

是枝裕和,这得有何等温柔的心?!

22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地球人已经不能阻止日本的小朋友从幼儿园和小学里面集体逃走了

26分钟前
  • 花非花
  • 还行

“比起家的幸福,我还是选择了世界。”T T 导演太会拍了!列车交会时小航眼前闪过那一组细节真的太天才了!从胃温暖到肺。以后每每和世界面对面的时候都会想到它吧。

30分钟前
  • 原来是西门大嫂
  • 力荐

那么长那么碎的铺垫,原来都是为了那一分钟的呐喊、渴望、期盼。世界再不如意,有赤子心,有希望,就有奇迹。

32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siff@影城;重看「奇迹」美好无比,当我们有天明白奇迹的美好正在于其永不到来时,成长才慢慢降临,才品味到清淡至醇厚的底蕴;交叉蒙太奇契合新干线汇合,那一年的回忆就定格了,兄弟俩或许成长轨迹就此错开,但他们曾见证过彼此追寻奇迹的过程。

3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冰棍儿,碎渣儿,体温计,红岩浆,蚕豆苗,火山灰,淡轻羹,小哥俩,童年呐,心愿啊

41分钟前
  • 彌張
  • 推荐

那是错身在一瞬间的成长(是枝裕和继《步履不停》之后,再度放大“我回来了”“你好”之间的人际纽带),是长在秋樱里的静谧、是嚼在食物里的传承、是粘在手指上的火山灰。青春轰隆作响,却从不疾驶而过,那些大声喊出的愿望,叮咚的铃声、抢食的零食、变卖的玩具、心爱的小狗,亦有流经苍老与死亡。

43分钟前
  • 仁直
  • 力荐

赞!笑着笑着就哭了,比达内那个单车少年强

44分钟前
  • 谋杀电视机
  • 力荐

每个童年都有个天真的愿望。难得的一部很轻松、不忧伤的是枝欲和电影。哥儿俩的演员都非常有戏,尤其哥哥,明明是个小孩,却是个天然呆加成人脸;弟弟则是永远乐呵呵加偶尔没心没肺。命题作文都能拍得这么有趣、不突兀,换国内果断主旋律加正义凌然老局长了。可爱又有些感动。棒!

4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越往后越好

47分钟前
  • 云中
  • 力荐

命题作文做到这个程度已经让人叹服了。剧作简练些,砍掉一些枝蔓就完美了。打酱油的都是大牌,仿佛[步履不停]续集,横山家第三代什么的。演哥哥的前田航基有影帝相。最终还是被是枝裕和弄哭了,哎……Btw,是枝裕和总是想学成濑,拍出来却是小津的调调——夏川结衣那个酒吧叫“luna”好不好!

48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49分钟前
  • shininglove
  • 力荐

该怎么形容呢?整部电影的调子就像是已经绝迹的轻羹,初尝时味道淡淡的,到后来才品出来香。临到最后关头放弃了自己愿望的航一,到底是为了这个世界,还是觉出了其实也许世上并没有奇迹可言。

50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2011 no.2, 最美一段蒙太奇

51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力荐

“真好奇以前在这里的人,后来都去了哪里?” 无忧无虑的童年,出发去一趟冒险,把平凡的生活过的非凡,都让人感觉在看《伴我同行》《春天情书》和《菊次郎的夏天》…高潮戏太飙泪,是枝裕和最感同身受的一部!生活处处有奇迹。“世界上总有废物可以待的地方,想想要是每件事都得有意义,你会窒息的”

56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