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不容情粤语

香港剧香港1989

主演:黄日华,温兆伦,刘嘉玲,邵美琪,苏杏璇

导演:韦家辉

 剧照

义不容情粤语 剧照 NO.1义不容情粤语 剧照 NO.2义不容情粤语 剧照 NO.3义不容情粤语 剧照 NO.4义不容情粤语 剧照 NO.5义不容情粤语 剧照 NO.6义不容情粤语 剧照 NO.13义不容情粤语 剧照 NO.14义不容情粤语 剧照 NO.15义不容情粤语 剧照 NO.16义不容情粤语 剧照 NO.17义不容情粤语 剧照 NO.18义不容情粤语 剧照 NO.19义不容情粤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21 09:06

详细剧情

  阿芳(蓝洁瑛 饰)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这天她却莫名卷入了一起谋杀案。虽然丈夫带着两个孩子四处奔波为她讨回公道,但最终阿芳还是被判了死刑。随后丈夫也抛下两个儿子阿健(黄日华 饰)和阿康(温兆伦 饰)自杀了。云姨虽然只是医院的一名清洁工,收入不多,但不忍心看着两个孩子孤苦伶仃,于是收养了他们,此外云姨还收养了另外两个孤儿,一家五口过着清贫的生活。阿健16岁就为了生计放弃了学业,当了一名出租车司机。阿康十分争气,在大哥的供养下以优异的成绩从香港大学法律系毕业,顺利拿到了律师牌。阿康虽然十分能干,但他为人却十分残忍,为求目标不择手段;而阿健却正好相反,为人十分耿直,在是非面前绝不含糊。两个亲兄弟即将展开一段恩怨情仇!

 长篇影评

 1 ) 极致人生---义与恶

人物刻画得入骨三分。最欣赏的人物塑造,第一位是云姨的扮演者。第二位就是坏得随心所欲的丁有康。毕竟是电视剧,安排太多的巧合。丁友健事业的成功就是如此,放到现实中就极不现实。陈少玲的私生子,作为另一大财阀的冯家,从来不提此事,当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吗?最后丁友康还非要被施计的大哥骗至马来西亚才能受审?香港的法律都是空中楼阁吗?如此不堪一击。马两条命,港8条命。马那边如果单凭一张加敏遇害前的遗书,控告丁友康有罪,真会令其侥幸逃脱。反而云姨的惨死,证据确凿,却在当时还必须由港庭确定其是否有罪?又多拍了二十多集。死得最不清不楚的当属倪家唯一的儿子。感觉他的死,倪家并不上心,他姐姐都确定是谁,也无济于事。还任由丁友健替弟顶罪。 另有痴心不改的阿富,角色塑造都太过理想化。

 2 ) 你相信报应吗

  今天在微信说起曾志伟蓝洁瑛事件,一个朋友说,这跟你有什么关系呢?

  的确与我无关,我既不是蓝的粉丝,对曾(以前)也并无恶感。

  不错,我欣赏蓝洁瑛,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美,更多是为她的宁折不弯。这印象一来自她的代表作--大时代。

  这部戏,我自己看了两遍,带我家领导看了三遍。不知是否戏如人生,反正玲姐(蓝洁瑛)他们一家面对黑社会时候的无奈绝望,跟她的真实人生,并无二致。

  玲姐他们反抗了,结果呢,敏敏被强奸(法庭判强奸者无罪,媒体指责受害者水性扬花,怎么样,是不是很像),玲姐辛苦带大的孩子们被黑社会扔下楼,她疯了。

  在另外一部经典即《义不容情》中,蓝洁瑛更惨,仅仅因为贫穷,就被屈杀人,判死刑还不算,还死了两次。在受刑那天,她疯了。

  《义不容情》大结局中,阿健对当年错母亲的前法官冯世邦说:“冯生,你相信这世上有因果报应么?”

  简简单单一句,却令我有惊心动魄之感。

  在剧中,冯世邦的儿女被蓝洁瑛儿子丁有康害死了。

  无论是机关算尽的丁有康,还是走错一步的阿华,每个人都得到了自己的果报。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呢?

  我在诚金庸小说时,有一段印象很深,是写田归农拐带苗人凤妻子跑路,无人敢阻:

  突然间一个黄瘦男孩从人丛中钻了出来,指着苗夫人叫道:“你女儿要你抱,干么你不睬她?你做妈妈的,怎么一点良心也没有?”这几句话人人心中都想到了,可是却由一个乞儿模样的黄瘦小儿说出口来,众人心中都是一怔。只听轰轰隆隆雷声过去,那男孩大声道:“你良心不好,雷公劈死你!”

  如今曾志伟被爆料,莫非,卓伟是雷公?我更倾向于认为,是来自北京的看不见的手。对这只手来说,无论曾志伟,还是已经疯了多年的蓝洁瑛,都只是棋子而已。

  无论哪一方赢了,蓝洁瑛都是牺牲品。当时没有报警,就说明没有证据。何况已经过了十五年强奸起诉时效。

  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事实上,却是“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这样的事情,不是太多了吗?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这样告诉自己:上帝死了,一切都可以做。

  可是,就算我能够完全追求自我的利益,自我的感觉,全然不顾现实,不顾他人的感受,就能够快乐吗?

  想想也真是好笑,你以为不做好人就行了吗?照照镜子你做得了坏人吗?

  那时候我开始读点佛经。有一个同事说你算了吧,这些东西他早就玩过,现在看透了,世界不过如此,不如及时行乐算了,释尊说人生如梦如露,六祖不也说过“本来无一物”嘛,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什么东西是值得认真的。

  我还是有疑问:如果都是虚空,那么世尊、六祖苦苦求法、弘法,所为何来?他也答不出来。

  有一天我在《般若经》上看到一句话:诸法皆空,因果不空。

  我想,佛应该是来自五维空间,所以他的慧眼,观照世间诸法的过去未来,看见空虚之中诞生的实有,这就是因果!

  佛不是神,大千世界,并没有一个神灵在赏善罚恶,安排一切。但是,人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吗?

  不,在人的意志之外,还有因果,我们受它的引导,就像我们头上的星辰引导我们一样。

  当我越是用平和的心去看这个世界,我越是相信,人们生活在其中的这个物的世界虽然是流变不定的,但种种错综复杂的名相,都依从一个规律--这就是因果律。

  因果的理论,不可与“道德的正义”或“奖善惩恶”之说混为一谈。奖善惩恶与道德的正义,是以一个最高的主宰──上帝的观念为出发点的。上帝制造法律,君临众生,裁判是非。但是,世上并没有最高主宰。

  因果是自然律,与正义、奖惩的观念毫不相干。每一个有意的行为,一定有它的效应和结果。善业得善果,恶业得恶果。不是正义,不是任何“人”或力量对你的行为加以裁判后所施于你的奖惩,而是因为这些行为的本质如此。这是它们本身的法则。

  因果之间,还有一栋桥梁,就是缘。缘固然有偶然性的成分,但如果人们毫不作为,偶然性永远不会成为必然性。甚至可以说,没有人去执行,这也是一个因。

  比如一个人作恶多端,但没有人去给他报应,那么他可能会得善终。

  我们今日所受之苦,深夜思之,难道会是没有原因的吗?难道不是因为我们的懒惰与自私吗?明白了因果的道理,对于降在身上的种种苦难,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改了一天稿件,眼睛都昏花了,我也不想再胡扯了。世界就是这样子,大家都看惯了好人倒霉和恶人得势。我只希望有心人能够做点事,好让逝者得到爱,疯颠者得清白,人们多少对头顶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有一点点敬畏。(百韬网刘琅)

�;fo���c0

 3 ) 君已死,请忘记!

很久没看这么有深度的电视剧了,花了半个月时间细细品味,很值得。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童话故事;弟弟丁有康的恶和哥哥丁有键的善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说没有那么善良的大哥就没有那么坏的弟弟。

“一个恶人的后面肯定有一个烂好人”虽然不是绝对,但也有几分道理,阳光下的影子总是特别暗;弟弟丁有康这么坏,作为哥哥的丁有健要付责任,正如倪楚君说的丁有健替弟弟坐牢时就错了……



丁有康——人性本恶

温sir当年就是靠这个角色一炮而红,也是第一个凭演奸角而走红的演员,演得怎么怎么好就不用多说了,但这个角色确实坏得深入人心,常年的“十大恶人”之首,可见观众对这个角色是咬牙切齿的,影响是很坏的,这是个极度自私自利,为了荣华宝贵不择手段的人,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按时间循序是这样的:
1.设计害死赵加敏和肚中的骨肉,只因要入赘冯家娶冯美欣当女婿,而加敏逼婚,杀;
2.云姨因无意间发现加敏另一封遗书,对有康起疑心,因知道得太多,杀;
3.露出本来面目后不断骚扰冯美欣和自己的孩子,逼死冯美欣;
4.绑架自己的儿子勒索岳父,败露后坐四年牢,出狱后,丁有键不忍看弟弟住天桥,引狼入室,请到自己饭店帮忙,结果为了继承丁有键的遗产,阴谋设计毒死哥哥一家,结果害死七个人,包括丁有键的儿子。
不需要更多了吧,确实坏到掉渣了,幸好丁有键大难不死,却也再也不会原谅他,不再理会母亲的遗愿,十年什么都会变,十年前替坐牢,十年后设计在云姨忌日,把他引渡到马来西亚,判处绞刑。大恶人丁有康的罪恶一生完结了。本应该大块人心的结局却让人高兴不起来。

很多人恨这个角色,他把自己的养母,也就是云姨杀死不可原谅,没有人性,连冯世邦都称赞的云姨,伟大的母亲;但他真的没有人性?

追求赵加敏的时候,在雨夜“再让我傻一次”的真情流露;

对着儿子说:”那些对不起自己的人(真的是别人对不起他?),我以后要好好对他们“

对着儿子的照片”只要再多赚点钱,我就会认你了……“

在监狱里最后幡然悔悟,为了儿子求大哥救他,当然有他怕死的原因,但也不能完全否认他对儿子的爱。

丁有康之所以会如此,有环境的因素,也有个人的因素,艰苦的成长环境教会他”只要有钱就有一切“,但同样的环境下的三兄妹却没有变坏,真的是命运的安排?后来在监狱里与大哥的一番对话,丁有康说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并非他做得不好,丁有键问他有没有听多”性格定命运“,丁有康狡辩”上天给我这个性格有什么办法“,环境对人的影响确实很大,但自己选择的影响更大;每次做完坏事,他总是说:“是你逼我的!”其实没人逼他,自己逼自己,环境只是导火线。


丁有康会走错路,丁有键要负很大的责任,因为妈妈临死时要他照顾弟弟的遗言,丁有键从小便维护他,他要什么都给他,供他读书,供他住房,做错事不用惩罚,导致有康从小就有特权心理,养成极度自私自利的性格,所有人都欠他的;后来撞死倪俊杰,便让大哥顶罪坐牢,毫无愧疚,导致做错事便认为大哥会帮他,他没有任何损失,最后丁有康想把丁有键推下楼层,反而自己掉下去被丁有键拉住时仍不断说:”大哥,救我;大哥,救我……“可惜叫大哥也没用了。

丁有康的恶是丁有键的善纵容的,如果丁有键不是那么善良,丁有康恐怕也没有那么多机会做那么多坏事,倪楚君明白这点,不知道是有康还是有健害了自己的儿子,离开了自己深爱的丈夫。丁有康就是个小丑,也许是没有安全感的关系,总是拉靠山;小时候靠大哥,长大了还是靠大哥,有麻烦就想到了大哥,大哥不帮忙就拉出死了的妈妈让大哥内疚;在佳美上班时,为了讨好佳美主席冯世邦之子冯耀国,不惜让大哥顶替坐牢,不惜让自己的妹妹做其情人;后来为了娶冯美欣,不惜杀死自己的女友和骨肉……
其实以丁有康的能力,不用靠谁一样能成功,进佳美时只是个大学都没毕业的法律系学生,后来不断成长,连佳美主席冯世邦都要投鼠忌器,也许聪明人不喜欢脚踏实地吧。



丁有健——善与恶


1.善有恶果

丁有键并没有直接做过任何坏事,但如果以更严格的标准:过度善良导致恶果,纵容恶来说,丁有键确实做了很多“恶”事。很多时候帮人就是害人。

纵容弟弟丁有康就不用说了,顶替他坐牢,不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导致他一错再错,最终走上不归路,虽然最后设计让弟弟恶有恶报,但已经太迟了,丁有康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悲剧可以说和丁有键有很大的关系。

表妹李华本已答应他的求婚,但无意间写的信,一时对爱的迷茫让丁有键不想她嫁得那么勉强但又不想伤害她说是她本人的问题,在婚礼当日逃婚,导致李华远走马来西亚,最后想破镜重圆而不可得时飞机出事,导致父母双亡,自身残废,最后在倪楚君和丁有键婚礼当日自杀而亡。

不忍心看自己弟弟落魄住天桥,帮助阿康进自己酒楼,结果被禽兽弟弟财迷心窍害死自己儿子和其他六个人。


2.善有善报

帮助倪楚君自立自强,活得有尊严,不再是家族的累赘,难怪楚君会爱上他并嫁给他。

监狱里受阿水虐待,但还是救了他,出狱后受阿水关照和狱中兄弟的帮忙,事业蒸蒸日上……

狱中帮助倪楚君的爸爸,后来倪楚君和有健交往,倪先生不阻止,恐怕也是欠有健人情的关系……

开君健火锅时,被狱中兄弟苏华龙倒打一耙,后来苏华龙经营困难,有健不计前嫌,帮助他度过难关;当阿康想挖苏华龙和大陆财团合作酒楼时,被苏华龙反咬一口,帮助有健取得大陆财团支持,这样,才有了后来的君健集团……

当佳美被恶意收购时,帮助害死自己母亲的冯世邦反收购,名利双收……



善良在很多时候都是很好的,但并不是什么时候都正确,很多时候,善良不仅错了,而且错得很厉害。


杂记

1.冯氏一家

剧集一开始,冯世邦,也就是后来佳美的总裁,想尽办法判处丁有康和丁有键的妈妈死刑,当然那是他的责任,作为警方辩护律师,判处每个犯人应有的罪行是应该的,但过度自信相信自己没有冤枉过任何人,导致丁有康在狱中出生时便是妈妈的死期,爸爸疯掉,从小受扫把星的歧视,若不是云姨,恐怕早就饿死街头了(杀云姨,有康太坏了),正是这种环境,培养了丁有康后来的偏激性格,钱就是一切,攀龙附凤,搭上冯世邦的女儿——冯美欣,导致后来美欣的悲剧,后来丁有键问冯世邦相不相信有报应时,就是他的报应了。

2.倪氏一家

倪楚君就不用多说了,倪俊杰的死就太可惜了,本来大好青年,很有才华,却落得个这种下场,倪俊杰对佳美反收购成功用了非法手段,但作为胜利者太嚣张,和冯耀国发生肢体冲突,被冯世邦大儿子逼迫丁有康开车撞死,丁有键顶替坐牢,其实,本不必如此的……


感触颇多,暂时只写这么多,丁有康恶有恶报,不值得可怜;丁有键太过善良,好坏参半,得到了财富,却失去了爱,“地跟天就算最终在我手,哪堪孤身与只影”(意难平)。

 4 ) 看完后,生命往前延长了几年。

没事想看看以前的经典老片,网上说有部叫义不容情很经典,当年非常火,又有我喜欢的黄日华,温兆伦,就看了,现在的 年轻人包括我,根本没经历过80年代,但是又很接近80年代,所以看的过程中有特殊的感觉,非常想了解知道那个年代发生的事情, 而这部剧演的非常真实,里面人就像在生活一样,看的过程中感觉就像自己在80年代中活了一遍一样,看完后震撼了我几个月。期间我又问了问家里年长的人,没想到当年这么火的他们有的都没听过,有的听过的也没怎么看过,可能是当时家里电视少,很少看电视的原因吧。再想想现在的电视剧,有哪部能让我看到这么震撼的,都是看完就完了,没什么意思,而义不容情让我真正了解了很多年代的事,学到了一些对社会人物事物的看法,思考了许久,虽然是当年的事,但是里面的道理本质和当今社会没什么区别。


关于结尾是楚君还是阿玲,我的想法这样的,最后一集的给人以阿健是糊涂的,旁人是清醒的,这样一个场面,阿健就像他们眼里的小孩一样,整天想着楚君,盼望她回来,无法接受楚君的离去,人都傻了,阿玲就像姐姐一样心疼傻傻的弟弟阿健,先是特意放了一下阿玲上楼的鞋子和腿,在此埋下伏笔,暗示后面的人是阿玲,到最后放到一个女人的脚步慢慢走来,听着背景音乐慢慢响起的时候,看着那双刘嘉玲的腿,流泪抚摸,加上向往美好结局的我自然第一反应想是楚君回来了,但马上就认为不是的,因为整部剧都是很客观,现实的生活,凄凉的剧情发展,到最后一个一个的死去,并不是那种偶像剧里的感人爱情故事,而且楚君那样直爽的性格的人不可能变成一个10年后再回来深情看看阿健的人,推测出最后肯定是阿玲,不然也没必要在前面放阿玲上楼的样子了,只是导演不希望我们过于难过地看到不愿接受的结局,所以只让我们看腿。其中我确实对刘嘉玲的腿在那走路有点奇怪,然后在网上看到黄日华的微博上说是阿玲,刘嘉玲的腿好看来演我就全明白了,跟我的想的一模一样。完全是看透了这部剧,要是黄日华在微博上说是楚君的话,那我整个人就晕了,会对这部剧的印象大打折扣,认为结尾完全不符合实际,剧情表达的意思跟结尾完全不符,乱七八糟,也会再考虑前面的剧情,是不是自己看得那么入神都没看懂,再想下去我就会认为是个垃圾剧了。


对于那些不希望楚君死,以各种理由说是楚君的人,我觉得你们有点是自欺欺人了。

 5 ) 20年前的经典

云南卫视在重播,
老片子看起来怀疑是黑白片,
进度太慢,因为按照120%的速度播放。
配音很港片。

那个时候最爱温sir,
但是从现在20年后反过来看,
娱乐圈沉沉浮浮,

不知道是他当初演技好,还是他的本色演出呢。

 6 ) 丁有康的恶,与丁有健无关。

其一,阿健并不是无条件纵容阿康。虽然很多情节都有体现阿健对阿康的包容和关爱,但这并不是无条件无底线的。比如有一场戏阿康挖苦讽刺阿健给他丢脸,阿健隐忍,然后阿康越说越离谱说到云姨头上去了,阿健立刻呵斥他,扭打在一起。两人在为人处世上的意见相左是随处可见的,更不用说对待生母是否无辜这件事上截然不同的态度。阿健虽然对弟弟妹妹呵护有加,但是在孝和义这样的大原则上是从不让步的,根本谈不上溺爱、纵容。剧中数次和阿康起冲突都是基于在这一原则上两人认识的不同。同样的生活环境下,阿健、玲玲和阿文可以向阳生长,而阿康却人格跑偏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戏剧冲突,编剧必须要创造这样一个乞丐命皇帝病、坏得石破天惊的人物出来。全剧就这么一个大恶人,他不作恶我们看什么?

其二,剧中人物都不是上帝视角,无法预料之后的剧情走向。在我看来,阿健做的唯一错事是帮阿康顶罪。之所以我说他错,并不是因为这个举动造成或回避了某个后果,而是这个举动本身违反道义甚至是违法犯罪。不少上帝视角的看客认为如果阿健当初不替阿康顶罪就不会发生后面的悲剧,回你们两个字:天真。暂且不论剧情铺垫要求阿健必须在牢里认识一帮死党,单说以阿康的性格,阿健不替他顶罪他出狱后可能会更疯狂地展开报复,更加仇视所有人。阿健挣扎过后终究妥协,既是为了兑现幼时对生母的承诺,也是给阿康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只是,谁也料不到阿康到底可以有多冷血。阿健收留出狱后穷困潦倒的阿康无非是出于念旧,给社会底层的边缘人一个小小的工作机会罢了,这有什么错呢?何况那个人是曾经一起长大的至亲,何况自己曾经亲手置他于死地,一时心软不是正常反应吗?坐过牢不一定会重蹈覆辙,不应抱着先入为主的偏见(上帝视角)看待刑满释放人员。再说,阿康有心报复的话即使阿健没有收留他,他也会设计报复,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害人。阿健收留他不过是加速了其阴谋的实施罢了。当然,如果你能保持24小时极度理性,对待至亲也不会有半分恻隐之心,任何时候都绝不留情的话我无话可说。这世上只有一种人可以做到这一点,就是如丁有康般不知亲情为何物、极度自私的利己主义者。

其三,丁有康的恶,根本与人无尤。就算非要给坏人找借口,退一万步说,子女管教得不好,要追责也是追究家长的责任,而不是甩锅给哥哥姐姐。兄弟俩只差6岁,不是16岁或26岁,有什么理由要求哥哥从小对弟弟的三观及行为养成负责,将阿康种种恶行的根源怪罪到阿健头上?再说大家长云姨,她的管教方式有时或许过于严厉,但阿健、玲玲和阿文也没为非作歹呀,所以也没道理追究云姨的责任。有这么好的养母和哥哥言传身教,正常人都会懂得感恩、回报家庭。没有任何理由把阿康的坏归咎于其他人,要怪就怪编剧。如果要甩锅的话,罪魁祸首岂不是生母?如果不是生母临死前叮嘱阿健一定要好好照顾阿康保护阿康,将一份天大的责任抛给6岁的阿健,阿健会自毁前程万般无奈昧着良心去顶罪吗?况且, 当阿健知道阿康杀了云姨后并没有再次刻意隐瞒包庇他,电梯天井里狠下心来的那一放手就等于亲手杀了弟弟一次!自此你我不再是兄弟。对于上帝视角的看客来说这还不够解气,可对于极其重情义的阿健来说,那一刻的决绝并不容易。阿健的人格魅力足以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所以有红颜知己和一众好友心甘情愿帮他走向成功。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人物绝对不是烂好人。

主题曲《一生何求》的歌词就注定了这部剧求而不得的主基调。所以大结局必须一虐到底。丁有康没死就得继续作恶推动情节发展,其他主角只能或直接或间接地为丁有康的恶行牺牲,不得善终。非常不喜欢这种为虐而虐的设定。

云姨,三观正腰板硬,辛辛苦苦拉扯4个和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的孩子,却要惨死异乡。

丁有健,做朋友做老公都几近完美,因为一次好心办坏事落得个丧妻丧子的下场,偏偏他还是个长情的人,只得孤独终老。想表达主题也不用这么绝吧?!

倪楚君,可爱大方,是公主命却没公主病,多年单恋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却要她接连承受弟弟、小妈、爸爸、儿子相继离开的痛苦,最后连和老公重逢的机会都不给她。

李华,也没犯什么大错,要她年纪轻轻就承受父母双亡加半身不遂的打击,太残忍。

赵加敏、冯美欣,仅仅是看男人看走眼罢了,这样就要两个大小姐赔上性命,多冤呐。

丁有康,全剧唯一大恶人反而得到编剧眷顾,死刑顶多算平报,恶报都算不上。

有些人是出淤泥而不染,不管环境再怎么恶劣都能主动以正确的价值取向独善其身;

有些人是雪地里的狗屎,即使身边充满真善美一片洁白,他也能向肮脏龌龊自由生长。

过分强调环境因素,忽视个体主观能动性对行为养成的作用,无非是给恶人的恶找借口罢了。

五星全给我爱的君健。

 短评

恩怨情仇家族戏谁还写得过韦家辉啊,韦生不写连续剧这些年港剧几无可看之剧。《大时代》太过神级,《义不容情》值得编剧反复多看两遍。欲使观众绝望先给观众希望,韦生的本子很他妈的虐啊。

9分钟前
  • 闲人
  • 力荐

韋家輝的編劇無用質疑,一生何求原來出自這裡,看見很多熟悉的年輕臉孔,看見藍潔瑛就覺得心痛。丁有健过于溺爱丁有康,是阿健的善纵容出阿康的恶。阿康作为香港史上经典反派形象,也是温兆伦演技的巅峰,坏到可以给观众仍鸡蛋,给全家人憎恨,甚至气死人。其无底线式坏事做尽,但往往代價比收益大。丁有康是所有悲剧的制造者,影响着善者的世界,最后丁有康生于囚房,死于囚房,壞人宿命的命運,表現出導演要将恶人伏之于法。韦家辉变化無常規编剧的功力,近乎变态,特别阿华的那个镜头,其视觉冲击也切割人的心脏。最后那一张纸,也带向宿命的悲剧结局。“没料到我所失的 经已是我的所有”

10分钟前
  • Wander
  • 力荐

觉得黄日华和万梓良有共通的地方,就是穿上西装可以老大范,穿上背心又一秒变路人。

14分钟前
  • 翁妞妞。
  • 力荐

当股市好到卖菜的都去买股票的时候 那离崩盘就不远了

18分钟前
  • Rivers
  • 推荐

30年过去,港剧第一奸角仍然是丁有康。人物形象奸到极致,温兆伦凭此剧可以吹一辈子

21分钟前
  • dennie國度
  • 推荐

丁有健欠倪楚君一个没有阴影的婚礼,欠她弟弟一个公道,欠她儿子一条命。可丁有健没有做错任何事。有人生来凉薄,有人生而重义。凉薄之苛,重义之寡,选择和谁在一起,也是选择对方性格的悲剧。从这个角度想,金庸先生让陈家洛选了喀斯丽,其实是放了霍青桐一条生路。

23分钟前
  • 沈济源
  • 还行

可以说是一部能把“做老好人有哪些坏处”这个问题解释清楚的电视剧。80年代的TVB居然就已经脱离了刻板印象的描写,反而显得现在的TVB非常堕落了。

26分钟前
  • Mushroom
  • 力荐

最后全部死光光,这电视拍的

31分钟前
  • Lucifer
  • 力荐

温兆伦这种天才型的演员实在是几十年难遇,没几部戏就已经到达了巅峰的演技。想想看现在的年轻演员,简直像是些智障

36分钟前
  • LODIS
  • 力荐

这部有多经典呢。我妈当时在读夜大,下课回家我爸就趁她洗漱的时候给她讲剧情,详细到比给我读睡前故事还要声情并茂的那种。

38分钟前
  • 查无此人【咖卡】
  • 力荐

第一次蓝洁瑛演的母亲要被吊死的时候被人争分夺秒地救了下来,然而案件重审,她还是被吊死了。真的很“韦家辉”,欲使观众绝望,先给观众希望。杜汶泽当初指摘温兆伦不认真演戏是没有道理的,温兆伦无比信任韦家辉,无比信任自己的角色。这就是演技啊,演技哪有那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演技就是接近生活的情感表达,没有了。所以浙江台那个节目有多可笑。

39分钟前
  • 阿潘
  • 推荐

倪楚君。最后上楼梯的那一双腿……

40分钟前
  • Eudemonia
  • 力荐

前半虽感情戏较拖沓,胜在真实细腻,后半大事件一个接一个,可惜这戏剧性实在有些硬来。PS:发现港剧一个甚好玩的特点,角色老是大喊“你听我说啊,你听我给你解释啊”,——他他妈的就是不说!

43分钟前
  • 海阳
  • 推荐

最早接触的tvb时装剧,在大陆播出的时候也是非常轰动。就因为倪楚君这个角色,我对刘嘉玲三十年都黑不起来。黄日华温兆伦周海媚邵美琪,tvb应该补发你们视帝视后。

45分钟前
  • 健忘双子座
  • 力荐

这部剧到现在内容已经差不多忘光光了,但就是对温兆伦塑造的丁有康这个恶人形象无法忘怀,这绝对是港剧史上最最经典的一个恶人形象,也绝对是温兆伦演艺的巅峰之作。虽然现在想想觉得编剧对这个角色的刻画确实有些过了,丁有康不少恶行其实是支出远大于收益的,极其折本,正常的恶人一般不会如此。

47分钟前
  • 僧撸矛机茅笆时
  • 推荐

沒料到我所失的 竟已是我的所有...每次響起這首歌眼前都是蓬蓬頭的劉嘉玲..

48分钟前
  • Connie
  • 推荐

冷暖哪可休,回头多少个秋……

52分钟前
  • Ashes of time
  • 力荐

这么坏的弟弟就是被这么好的哥哥给宠出来的,所以说,溺爱害了孩子一生啊,该吃的苦头还是要让他们去吃的

55分钟前
  • 晨❤
  • 推荐

港劇第一奸角,非丁有康莫屬。溫sir說他當初只是照導演要求的演,想必是他自謙了,我分明看到了一個天才型的演員。可是如此的顏、氣質、演技卻再也尋不到了,十年難遇一小生啊!

57分钟前
  • 水在水中
  • 推荐

当年港剧的一大优秀之处在于并未想过要将主角塑造为没有缺陷的道德完人。

59分钟前
  • 右前卫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