肮脏的城市

综艺英国2011

主演:Dan Snow

导演:内详

播放地址

 剧照

肮脏的城市 剧照 NO.1肮脏的城市 剧照 NO.2肮脏的城市 剧照 NO.3肮脏的城市 剧照 NO.4肮脏的城市 剧照 NO.5肮脏的城市 剧照 NO.6肮脏的城市 剧照 NO.13肮脏的城市 剧照 NO.14肮脏的城市 剧照 NO.15肮脏的城市 剧照 NO.16肮脏的城市 剧照 NO.17肮脏的城市 剧照 NO.18肮脏的城市 剧照 NO.19肮脏的城市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1 00:14

详细剧情

  在本节目中,历史学家丹斯诺带领观众们开展了一趟独特的旅行。他将试图揭露伦敦、巴黎和纽约的肮脏历史。第一集节目中,丹斯诺回到中世纪,走进十四世纪的伦敦。通过高超的CGI技术,丹得以走在700年前的街道上,体验一位中世纪伦敦人的生活。夜里他从事搬运六吨粪便的工作,白天他尝试了当时的屠宰厂工作。他还检视了一位瘟疫受害者的残骸,以此了解这场大灾难是如何教育并引导人们将伦敦建立成为一个全新的清洁的城市的。

 长篇影评

 1 ) 环卫工作的起源

在伦敦,最早是没有公共卫生系统的。每家每户都随意倾倒垃圾、粪便以及污水。那时的伦敦就像一个大垃圾堆,臭气熏天,疾病流行。

后来,人们终于无法忍受这个恶劣的环境,政府开始雇人清扫街道,运走粪便。与此同时,人们也渐渐养成了不乱倒垃圾的习惯(也可能是罚款起了效果)。

现在,环卫系统已经比较健全,所以我们可以生活在一个清洁的城市中,虽然它还称不上完美。

 2 ) 很值得借鉴——物极必反

首先,话题是吸引人的,london/paris/new york,但是吃饭的时候不能看,不然真的hold不住,有点恶心。

paris - 100多年前的巴黎是一个臭气熏天的city,到底巴黎人如何用100年的时间,让巴黎变成如今看到的美丽时尚现代都市呢? ——带着两个问题看这集:为什么巴黎会如此臭气熏天?到底如何变成今天的?

制革!OMG,没想到这个过程如此繁琐以及造成这么大的污染。
18世纪的时候,大家没有公共卫生意识,生活的废水,大小便以及制革等工业的污水全部都直接倒在街上,导致这批街区臭气熏天。
与此鲜明对比的凡尔赛宫,当时还是一座公共建筑,虽然金碧辉煌,但是因为没有WC,来朝圣的人们在走廊上解决,所以卫生环境可想而知。而玛丽女王却是一个极为爱干净的人,所以在凡尔赛宫内有一个门可以走进她的寝宫,另外一番景象,高雅但不奢华,白色的主调,很适合居住,与外面的拥挤喧闹形成了强烈对比。她,从英国引入了第一个马桶。

供养这极度奢华的凡尔赛宫的是老百姓的赋税,当时税负很重,贵族和百姓的生活极度不公,贵族不用交税,而王族全都是靠百姓供养。

一个有意思的研究:肮脏引发的刺鼻臭味 与 工业的污染之间,并没有说如果一个臭气熏天的环境就会对人体构成伤害。

巴黎哪里最脏,塞纳河边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一个是巴黎东部的制革区。

巴黎是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化城市。

法国大革命—— 是一个偶然,当时的国王路易公开征集民意,想看看大家对目前的状态有什么意见,没想到这个举措却一发不可收拾,大家的抱怨和不满超乎了他的想象,但是当时他看到大家的不满后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因为他希望维持原状,没想到的是,这样的举措,让民众尝到了明主的滋味,对于参与政治,争取自己的权力这样的思想萌芽了,并且一发不可收拾。而真正让革命爆发的导火索是因为自然灾害,人民民不聊生,连基本的温饱都谈不上了,于是开始了冲上街,直奔巴士底监狱(象征专横政府),决心推倒政府。
《人权宣言》——西方民主的基石,现在协和广场的地铁墙上就刻着人权宣言,巴黎人为之自豪。

 3 ) 只是边看边记录

    这真一集重口味的纪录片,我早上吃早餐时候看的,数次恶心地令我颤抖。透过屏幕,我都能感受到主持人自己去做那些事情的时候有多痛苦,他的心情是有多复杂,表情真是狰狞可怖。看到伦敦人还为处理动物的内脏发愁我就笑了起来,引进一大群中国人,就没有这些烦恼了(卤过的猪头肉拌上佐料是我的最爱好吗?不油不腻,清脆可口。谁又能拒绝烧肥肠和各种香肠呢?)。在看这种节目的时候想到美食的我也真是够了·······
    第三集到纽约,讲到把腐烂的猪肉加上硼砂杀菌除掉腐肉的臭味,加上含有煤油的衣用染色剂来使腐肉看起来像是新鲜的猪肉,该染色剂中还含有坤,然后用这样的肉来制作香肠、烤肠等食物。今天才买了一根烤肠回来的我,吓得冷汗都冒了出来。如果食品行业缺乏监管,任随市场发展,危险食品确实非常容易流入市场,这在哪个国家都一样。近年来我们国家频频曝光食品安全问题,也许是一个好事情。没有曝光的时候不是不存在,只是不为人所知,曝光了,有关部门重视了,事情才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那个因为不洗手传播了伤寒的玛丽·布朗应该也是很委屈的,首先,她是不认为自己传播了伤害病毒的,毕竟她自己没有得伤寒,而且从有人认为她传播了病毒她愤怒地举起刀要杀死那个人的情况来看,她认为这简直是一种污蔑。站在她的立场,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囚禁了三年以后,还禁止她做她赖以为生的职业,于是只好改了名重操旧业,结果竟被判了终生监禁,死在狱中。这也可见,科普的重要性。对某些职业来说,也许无知无识就是罪过。
    后面拍的那个爱迪生和特斯拉的短片实在是很搞笑,虽然知道爱迪生一直是要给小肚鸡肠,喜欢抢别人功劳的人,但是电死大象实在是太过分了。不过说到交流直流电的传输问题,虽然这么多年来,交流电传输一直是主流,但是现在直流传输又有了新的进展,未来是谁的,还不一定呢!
   托马斯·米基利真是一个解决问题和创造新问题的小能手啊,完全不能停止思考的角度,片子拍摄的方式让他这个人充满了喜感。
    到最后,片子说要是纽约的污水处理厂停止工作几天,城市就会整个瘫痪,那么《行尸走肉》里的城市场景完全不对嘛,应该臭不可闻才对。

 4 ) 看完吐下槽…

13世纪的伦敦,18世纪的巴黎,19世纪的纽约,欧洲与美国文明之所以能称得上现代文明其发展也无不坎坷,经验总是在教训后得出的。由此看来,欧洲与美国率先步入现代文明,竟然是由生存环境直接引发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但是,感叹一句,第一集13世纪腐国人民生存能力真是顽强,看完第一集后两集“肮脏度”呈递减。重点无非在街上乱倒粪便,污水横流,高空抛物,随地大小便…最后疾病四虐,此问题相信19世纪各国都存在,但还是质疑展现的中世纪英国,大革命前法国和工业革命中美国的城市肮脏有些极端,第一集中主持人先后参与铲屎,参观国防部细菌实验室,乃至于合成中世纪臭味…一则勇气可嘉,二则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只是画面太美,心理脆弱者勿看……

 5 ) 暂时想不到

看的时候觉得主持人太牛了,居然亲身体验铲牛粪、杀猪洗大肠的事,现在才发现他居然还是一名历史学家,这就是所谓的为科学献身吗


第一集

想过中世纪的欧洲会很落后,没想到会这么落后...大街上遍地都是垃圾、死鱼与动物内脏,还有粪便,为了避免踩到还发明了木鞋套。垃圾如果堆不下,就倒到泰晤士河里,然后把这条河的水用于生产生活...虽然没有见过这种震撼场面,但光是想一想就已经开始yue了。

人口增加,垃圾产生的速度增加催生了一批干脏活却有不菲收入的职业——掏粪工,每清理1顿粪便可以获得18便士,而其他劳工的人平均工资6便/天。可见垃圾清洁还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了。

垃圾不是疾病的产地,却是病害传播最好的温床。

14世纪黑死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老鼠,在那时的伦敦有了最舒适的家园与繁殖地。附身于此的鼠疫杆菌借着这个灵活的动物扩散到了伦敦的家庭之中,不分贫富。落后的医疗条件与极高的死亡率使鼠疫夺去了伦敦一半居民的生命,以这样惨痛的代价才换来了人民对于卫生意识的醒悟。

不过随着城市的发展与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处理垃圾的方式也会越来越科学。粪便、动物尸体这类令人毛骨悚人的垃圾会去到他们该去的地方。使用可降解材料的奶茶吸管不正是在解决垃圾问题上的一大步吗?

 6 ) note

What was beneath the feet of a 14th-centure LONDONER?
First ingredient,is soaking wet mud.With few pavements or solid road surfaces.
Ingredient number two,animal dung.
Any part of a carcass not worth eating would have been dumped in the road.
Old rotting fish
Beer,Urine...
patten 一种夯土的套鞋
当时中国修路大概使用 糯米和小孩的屎掺杂在黄土里,事后用糖果引一群小孩成天在上面玩耍,以夯实地面。例如颐和园某块场地就是这么铺成的。

王小波的小说《红拂夜奔》里提到过...
洛阳城是泥土著称的,都不吃,除了屙屎什么都不干,所以能屙出最纯净的屎),放进模土是用最远处的黄土,放到蒸笼里蒸软后,掺上小孩子屙的屎(这小小孩除了豆面什么板筑成城墙,过上一百年,那城墙就会变成豆青色,仿佛可以历千年而不倒。

 这个 的主持人还原历史场景的精神勇气可嘉。



The infrastructure isn't there. The history of cleanliness is a bit like a small child who's going to go to the loo,they don't mention anything until they're absolutely desperate.

不到无法容忍的地步绝不理卫生状况...



(Ebbgate Lane)

Assize od Nuisance (《麻烦事法令》)
英法都有数量惊人的民众抱怨记录,这不仅仅是抱怨记录,也是改革史revolutionary

NIMBY-ism (强烈反对在自己住处附近设立任何危险性事物)


3 new professions,14th
1 muck rakers (拾荒者)
2 bin man (垃圾箱清理工)
3 gong-farmers (掏粪工)
(six tons of human and animal waste in one night)

14th century England was a pretty dangerous place ,the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was 35.

29th of March 1349,just five mounths into the plague epidemic



---------------------------------------------------
street of 18th-century PARIS

[Oue Mouffetard] meant putrid stench---River Biever

tanning 制革业

he Palace of Versailes
Over 2000 people lived and worked in the palace,and with few toilets and hundreds of visitors every day,is's claimed that people had to relive themselves almost anywhere.

Marie Antoinette was infamous for spending hours at a time in the bath,In fact,she used to have her lunch in thr bath.In such a filthy,dirty age,this was considered strange behavious。

dredging the Seine,which at the moument is nothing but a sewer.

        They believed the king would act in their interestings and alleviate the filth and degradation piled upon them,but after all this effort,when the complaints were read at the Palace of Versailles in May 1789,it was a total sham.The scale of the problems were so vast that the king,with little money or inclination to take on this challenge,changed nothing.
国家榨取税收,却没钱改善环境,于是造反必不可免。
(提到法国,好像什么话题都会提到大革命。不过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滥用断头台guillotine的后果是尸体太多
Piled of decapitated bodies and severed head made for an unberably grisly city

smallpox bbc化妆师野心真是不小,居然想试试专家的眼力。18世纪的法国天花是十分流行的,狄更斯《bleak house》中的女主角summerson也感染过这种可怕的毁容病。
拿破仑为巴黎的环境改善做了不少好事,他的侄子Louis Napoleon又在1850年扩建下水道,比原先扩大了20倍。
Over 600 kiometres of tunnels were built,funnelling all the waste water away from the city。巴黎的下水道是闻名的,雨果小说里很多追逐场景都发生在错综复杂的下水道中。---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Tarmac柏油路 A Scottish invention but used here in Paris for the first time。
------------------------------------------------------------
NEW YORK
1906 The Croton Aqueduct
dammed the Croton River,north of New York


chinatown and little italy

其中一个平民窟让人印象深刻,两扇门面对面处在一个成夹角的走廊末端,这个夹角估计只有30度。人要侧着身体走进去。那种“机智”的手段在当今中国房地产开发商也是不多见的。
humans fight a never-ending battle against our own waste

=============================

看过这三座光鲜无比的大都市不堪回首的过去,帝都、魔都也小巫见大巫了,吸取经验吧。

 短评

讲伦敦的那一集是下饭好片!巴黎那一集讲大革命的篇幅太长。纽约那集讲的移民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现在看依然存在。

4分钟前
  • wrzyy
  • 推荐

在午间吃饭的时候看这段纪录片泥玛真是惊天地泣鬼神的经历!!!开篇虽说是“中世纪”但主要在13s后,中国正是元-明的市民文化高度兴盛状态,同时期的英国人民基本上生活在粪堆里!难怪黑死病泛滥!这个城市规划是怎么形成的吖!怪道欧洲出了这么些关于个人及城市卫生的历史资料。实在不能忍!

7分钟前
  • 小斑
  • 力荐

这部剧告诉我们“收起你的golden age thinking吧,别动脑筋穿越了。过去的世界能恶心死你!” 还是安心享受现在的文明好了。

12分钟前
  • 则列
  • 力荐

还原了伦敦在中世纪时的样子,几乎所有场景都有主持人亲自体验,观感的确不佳,有减肥需要的童鞋可以在饭点看看此片:)

15分钟前
  • 子皿与舟
  • 推荐

要完整地看完这套纪录片得有多强大的心理啊!

17分钟前
  • 留绺柳
  • 力荐

肮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无论是从人性还是卫生角度来看,结论都是:人,真他妈的脏。

18分钟前
  • Gray Wizman
  • 力荐

没见过比这更拼的主持人,蚂蟥吸血,杀猪、掏粪、揉臭皮子都亲身上

21分钟前
  • 罗旋下降
  • 力荐

需要点忍耐力一定要跟饭点错开两个小时以上

24分钟前
  • Hildy at beach
  • 力荐

心酸的职业操守啊,还要亲自被蚂蝗吸血。

29分钟前
  • Mademoiselle B
  • 推荐

推薦給所有歐洲古裝劇迷看,保證對古代的幻想全然破滅,哈哈哈……無論如何,拍個推廣片對史料而言是無傷大雅的。

31分钟前
  • 侯二六
  • 力荐

人类都一个德行不分品种,文不文明得看你怎么去约束与被约束。想想我大天朝牛逼就在于根本不屑于走西方列强那一套所谓普世价值。

33分钟前
  • Ciao
  • 力荐

三集连看下来,太考验人的意志力了!

38分钟前
  • 喵妮咔
  • 推荐

建议观赏时放下饭碗。- -

41分钟前
  • 游离文字控阿呆
  • 力荐

托马斯米奇利,凭一己之力创造了含铅汽油和氟利昂,生草,20世纪的绝命毒师!(这部非常棒,本来以为是“下饭纪录片”,但其实是很严谨的城市卫生史。)

46分钟前
  • hallucy
  • 力荐

主持人好拼,杀猪制革被虫咬,做黑心食品,都亲身体验。这是一部有味道的纪录片,从此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之前的古装片都得加点脑补。不同年代流行的黑死病、霍乱、伤寒与天花,甚至大革命都与脏乱有关。伦敦巴黎和纽约,看完之后竟然不知道哪个城市最脏,含铅汽油和氟利昂的用法竟然是一个人发明

49分钟前
  • crystal53451
  • 力荐

下饭神剧(大雾)。节目组真的是相当拼了。但城市的发展直到现在都是一个难题,现在表面的清洁卫生也不过是将污染转嫁到了别的地区。真正的能够持续的生态城市还远没有到来

51分钟前
  • 张兮兮
  • 力荐

重口城市人文记录大片,销魂胜过一切健胃消食片,想节食减肥的看!不想节食减肥的千万表一边吃东西一边看哦~ PS. 对这位帅哥历史学家主持人五体投地了,这是发了神马毒誓,才能狠下心来遭这份罪T T

55分钟前
  • Tracy
  • 力荐

dou.bz/2k6yxw14th伦敦清洁工、诺曼族统治外贸繁荣立法规范、鼠疫/黑死病仍无疫苗dou.bz/2Gk0m4巴黎制革污水贫民损康却制奢侈品、凡尔赛宫没厕所、玛丽香水浓烈掩臭享用马桶 18th科学理性催大革命、拿破仑推天花疫苗 下水道泊油路城规 dou.bz/2Yglkm19th末纽约移民潮水渠系统霍乱食品安全电力污水处理

58分钟前
  • 李现在逃女友
  • 力荐

信息量大效果好

1小时前
  • 胡萝卜钱钱
  • 推荐

哈哈哈這個紀錄片的主旨就是屎,臭氣,和傻逼科學家

1小时前
  • 有只骗子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