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综艺大陆2020

主演:易立竞,杜华,万茜,王丽坤,张含韵,宁静,金莎,张雨绮,伊能静,黄圣依,吴昕,张萌,黄龄,郁可唯,王霏霏,蓝盈莹

导演:内详

 剧照

定义 剧照 NO.1定义 剧照 NO.2定义 剧照 NO.3定义 剧照 NO.4定义 剧照 NO.5定义 剧照 NO.6定义 剧照 NO.13
更新时间:2023-07-21 00:13

详细剧情

  由芒果TV自制的一档30+女性主题深度访谈节目。节目对话15位活跃在演艺圈的女性艺人,以女性的视角,从不同维度展现当代中国30+女人的“她力量”。主持人刘烨将以大众关注的公共视角为出发点,搭配易立竞细腻的女性观察视角,看到姐姐们——对情感、对事业、对自己以及他人——不同的人生选择。

 长篇影评

 1 ) 每个姐姐都真可爱。

《定义》看了四期,王丽坤,张含韵,万茜(没看完),张雨绮。以下是结合《乘风破浪的姐姐》的综合观后感,对比着看两个节目,姐姐们的性格变得更加立体真实,也让人更喜欢她们了。


先说王丽坤,太像我高中时代的好友了,外表腼腆内心藏着小小疯狂,明明还算优秀却总是后退一步:

“我的生活偏无聊”

“用不上力”

“不满意”

用很多消极的说法,但是采访中的王丽坤却比《乘风破浪的姐姐》里的那个王丽坤更吸引我。她是一个在自己的世界里得到了圆满的人,因而也能相对坦然地(偶尔)去面对外界的冲突,看完采访,我真诚相信她是抱着“尽人事听天命大家别打起来一切好说”的态度去参与《乘》的了,因为最初我真的是一万个不喜欢她在组里那种“哎呀,我不专业,我不会唱歌”的消极表现。

在采访里,王丽坤说不希望人生是无聊的,曾经觉得有的戏份可以删除,但是“至少是要符合逻辑的”。她说因为这种事在戏里跟剧组发生过冲突,当时气氛很不好,我想可能那以后她意识到了作为演员,有些事情自己无法掌控,所以索性不去管。可能这种类型的事见多之后,她就越来越不愿意表达,把自己封闭起来,甚至走向了一个“社恐”的极端。主持人提起她以前的博客,她都感叹说我以前居然能写这么多。

主持人跟王丽坤的整场互动,犹如一场刺痛但是相对有效的心理咨询。虽然主持人的很多问题都十分尖锐,但是遇到王这种棉花般的人就容易一拳挥空。主持人很直接地问,你的作品话题度始终没能超过《七剑下天山》和素颜女神这两个高峰,你会有遗憾吗?我这么说你会尴尬吗?看你的资料时,“不温不火”这个词出现的频率特别高,你听到什么感觉?

一般人被诘问的时候多少会有抵触的情绪,有的人会选择拔高一下话题绕过核心,有的人可能会带着攻击性的情绪回应,但是王丽坤像是“有人不小心踩我一脚?喔。拍拍就没事了”,对于以上的问题,她的回应是“我确实希望我的作品能被看到...但是可能的确是没有作品能压过那个结果(高光)”和一句简单的“我接受”。连主持人都忍不住说“你心态怎么那么好”hhhhhh

随遇而安这词不知道是否准确,但是王丽坤在《乘》里扒虾的那个细节实在是有点可爱,扒了一只有一只,扒了一只又一只,实诚,还有点傻。都是大明星谁心疼谁呀,秀一下善良就行了还真当自己是无情的扒虾机器啊hhhhhh

扶额。

看完《定义》,觉得王丽坤从现实中学到的东西是,既然外物很可怕,那么我就老老实实躲在我的安全港湾里做好自己,偶尔去进行一点有安全保障的挑战,让自己和家人幸福,这就够了,热搜评分什么的不知道,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

我就烂.jpg(开玩笑)

她是那种你很想在背后推一把,让她再勇敢再自信一点的女性。挺可爱的不是吗?


再说张含韵。

张含韵在采访中,我感觉并没做到完全的放开,但是跟王丽坤的谨慎相比,更像是对过去的回忆的美化,带着一点逞强的态度,但是又足够低姿态。

说话嗲嗲的可爱女孩,跟姐姐这词依然联系不到一起,像我妹,借用绮绮子的说法,“真想亲一口”hhhh

谁不爱可爱女孩呢。我上中学时《酸酸甜甜》火了,三七分的张含韵成为九零后共同青春回忆之一,当年还很喜欢她那首《最想念的季节》:

风在吹,心在飞,谁在掉眼泪?最想念的季节,你在想念谁?

但是我的记忆中,张含韵火遍大江南北后不久就绯闻缠身,各种离奇的说法现在看来都恶意过度。那之后她似乎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想一想那时候她跟我们几乎是一样年龄的人,后来她在做什么,我并不了解。感觉大家都知道她,但是没人了解她,甚至在《乘》里姐姐们一见面,大家还是对她说:“哇,酸酸甜甜!”

《乘风破浪的姐姐》的采访中张含韵说了句很扎心的话,“吃老本总有一天要吃光的”,十几年前的娱乐界环境跟如今完全不一样,十几岁的张含韵大概也没有先例可参照,作为中国少女偶像的最初几代之一,她似乎变成了一个符号,她在《定义》中说,“你现在叫‘张含韵’,我都觉得这说的不是我”,我在想当时过早踏入演艺圈去卖力工作,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杀死了当时尚待成熟的她的“自我”,十几岁的张含韵是不是只能凭着“本我”,“什么都不知道”,凭着某种生存本能,去度过每一天呢。

没有心疼啊,毕竟我就是一个围观路人,只是觉得收获肯定要伴随着牺牲,张含韵说去插班的时候,“看着那群学生觉得年轻真好”,可是当时她其实也并不苍老呀,有点感慨。《乘》里的那个张含韵表露并不多,有人管这个叫沉淀,但我觉得也是一种胆怯的表现。目前她还没在节目里找到自己的发力点,始终是相对配合好搭的那个角色:"我不是酸酸甜甜,但是我还不知道自己是谁“。

不过,无论是《乘》还是《定义》里,张含韵都很善于示弱,我是说,虽然她明明说“我命好”“你说幸不幸运,遇到的都是那么好的人”,还是会让人觉得,这姑娘可怜见的。

我相信当年的网络暴力的确给她带来过阴影,但是也相信她早就走出来了。很有趣的是王丽坤和张含韵都说过类似的话,“在表演中我可以做另一个人”,张含韵应该也是在表演中找到了信心和对自己的肯定。我不知道她的“自我”是不是就是在那个阶段骤然发芽的,但是她形成了自己温和的主张,和面对挫折淡然的姿态。无论是人气垫底的结果揭晓的时候,还是主持人盘问某些问题的时候。

你想剥开某些伤口,剥开也不是不行,但是我可以剥开的比较好看,过去这里的确疼痛,但是我现在就是可以剥开得比较好看。

不行,含韵姑娘这种自虐式的受访状态果然还是让我有点心疼了。


万茜。

据说《定义》播出之后,微博上好多”人设翻车“的吐槽,说明明就是想红还装作云淡风轻,又拉出她翻沈梦辰白眼的gif:看看这人多坏。不过我的印象里(没看过作品),感觉万茜其实是很拘谨的,我想她应该不是个特别善于社交的人,但是她应该是一个相对于其他人来说比较在意外界如何看待自己的人。

演员,是万茜姐姐的关键词,对于她来说演员这个身份是种骄傲,不容亵渎。当万茜认知到对方认同自己的话语体系时,她能做到把话说得滴水不漏,因为她的身上的确有某种被许飞称之为“玄学”的美,我并不张扬,但是既然你都爱上我了,你还能不信服我?来,听话。

但是这个路数对于主持人来说并不见效,而且主持人的风格也是大家所了解的那样,尖锐,带有强烈的预设。她们两人之间的交流有点各说各的,主持人的那边,听出来官腔,并且拒绝;万茜的那边,找不到拿捏主持人的方式,并且焦躁。

所以虽然有人说她打官腔不愿承认自己想红,但是在我看来,她是觉得我专心做好演员就好啊 ,我是个凭作品说话的人,我是专业水平过硬才被关注的,你为什么非要让我承认我是爱折腾博关注啊。

另一方面,咱们说现实生活中,对于演艺圈的人来说关注度就是钱,就是资源,获得更多的关注度来给自己带来更多资源又不是做错事,没什么不好承认的,但即使如此,你也不能去强迫一个真的不愿认同这套模式的人去承认。

目前看的几期里,万茜是唯一一个说“多了解有个心理准备”的人。我觉得仿佛看到了班级里的优等生,认真应对每一件事的态度真的很好,但是,这场采访之后,我觉得万茜作为一个受采访者有努力,但功课不算做得很到位。这个节目中,需要人剥开自己一些东西给别人看,不用完美,不用强大独立,你是个爱嗦粉的优秀演员,你有让业界人士肯定的作品,这话拍给主持人,没有问题。

我觉得万茜姐姐应该更有底气才是。实力何必藏着?宁静都说喜欢我了诶。而正因为她没敢把这种自己表达出来,或者说表达完整,网上才会说她人设崩塌。

这场访谈进行得过分磕磕绊绊,节目从14分钟左右开始有点失控(主要是万茜姐姐实在是拆不动招儿了),语速也变快,甚至还有一些自我安慰式的哈哈大笑(且主持人都不给反应)到这份儿上了也聊不出来什么了吧,我就没看完......

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表达得那么清晰完整。就像她说的,舞台呈现出90分,到观众那里,可能就剩50分类。退一万步假设她就是想红吧,那不就是像偷偷熬夜学习,但是考了第二的学霸姑娘么?嘴上还要说那我数学一百分,我一点不难过hhhhh这不也很可爱的吗?


张雨绮,绝对的风暴人物。

人家上娱乐版她上社会版,人家分手拍抖音她分手被人报警......八卦无需重复,别人怎么说都不要紧,她始终底气十足。

每次看到张雨绮就忍不住想喊冲啊绮绮子!

因为她是真·能冲。

这种底气不是迷之自信,看过《定义》,我回头看张雨绮在《乘》中的某些表现,可能真的是她作为饭局气氛活跃者的基因蠢蠢欲动。她看不得死气沉沉,必须一颗炸弹掉水里让大家一起湿身,以一己之力,让《乘风破浪》里的艾瑞巴蒂组变得活跃了几分,也让《定义》中大部分时间冷若液氮冰淇淋的易立竞脱口而出一句“你真可爱” hhhh

朋友八卦说张雨绮八字纯阳,我觉得跟八字什么的没关系,因为听说她为了更搭配老公的属相硬是把自己年龄改大一岁,连岁月都不惧的人,八字是什么不知道。

很多人说绮绮子傻,但是她说过,“女人有权利接受各种男人求爱包括前夫”,这已经是超越一大票人的平权主义思想了,傻吗?然而张雨绮不在这些问题上说太多,她知道拔高这个事没法给自己加分,但是日子是自己,我就要这么过,我就要这么爱,你奈我何?你说,她傻吗?

张雨绮和易立竞之间的交谈很有可看性,我不能说张雨绮做到了百分之百的坦诚,但是她做到了面对所有提问的磊落,这问题能直说,我就恨不得给你刨出根儿来,细节都要百分之百还原;这问题我说不好,那算了我是真不知道,你不是调查过我吗,你说说,我甚至想去那些机构听听课。

美人可以做到不怕“丑”是很难能可贵的,什么是“丑”呢,落败,惶恐,计较,这都是我们定义中不该随便表达,至少应该掩饰的东西。我觉得张含韵还是有点点怕“丑”的,但是比她年纪长又比她经验丰富的张雨绮却已经一步迈过鸿沟,不怕,为啥呢,因为我能解决它们。输了再战,亏钱再赚,咱漂亮又聪明,还能担心没有一口饭?

这么颓的大环境里,一个像是探照灯一样的女子向你发射万幅光线还自带迪斯科节拍,森林方圆百里仿如白昼,这个姐姐,真是会给人一种安心感,她用全部告诉你,对自己好一点宝贝,你跟我一样值得!!

张雨绮说自己的爱好是看美女,我想说,谁不是呢hhhhhh想想她带着姐们一起吃饭的时候突然鬼祟:哎你看那边有个美女耶!!

就觉得特别可爱hhhh


一不留神罗嗦这么多,因为前段时间追完《隐秘的角落》实在是心里惶惶,追《乘》放松精神效果极佳,跟朋友讨论里面各个姐姐呈现出来的性格,也是特别有趣。

一档节目的播出涉及到很多幕后的工作人员,谁的辛苦都不应该被轻视,首先向每一个工作人员,和每一个认真对待节目的姐姐致敬。

30位姐姐里一开始认识的并不多,但是一路看下来被好多姐姐迷住了。陈松伶姐姐,资深又有实力,但是温柔得润物无声,是那种会照顾你又不会给你压力的姐姐;黄龄姐姐,看着古灵精怪,其实是个有点怕生的小兔性格,是要时常哄哄陪她弹琴的姐姐;我心中的南波万钟丽缇姐姐,啊50岁能有她一半的自信和温柔就好了,想跟她一起买衣服吃甜品呜呜呜!

我看的真人秀很少,而且无论看多少,也不能说自己的判断就都是对的,毕竟一个节目能呈现出来的东西太有限了。但是,我也不同意网上有些“感情是假的,都是逢场作戏”的观点。

女性之间的相亲相爱,即使由于节目的原因会显得很短暂,也是很真情实感的,更何况欣赏和信任这种东西是藏不住、演不来的。

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节目呀!!!

 2 ) 访谈是《乘风破浪的姐姐》对人物的特质的再挖掘

截止到金莎那期全部看完。

每个姐姐性格、特质、面对犀利问题的反应全然不同,同浪姐一同观看效果更佳。看过之后,我自己会产生一种:莫名觉得自己很了解姐姐们的错觉(●—●)很容易对所有嘉宾产生好感,好感程度以其真诚度产生正比。以下是直观感受:

看杜华:娱乐公司老板。言语间十分直接说出所有艺人都是她掌控得流水线上的产品,或许旗下艺人粉丝想砍她吧。

看万茜:谨慎、有防备心的被访谈者,导致我观看过程很想快进(눈_눈)

看王丽坤:拧巴、感性、脆弱、躲避型人格的小草,整个采访过程更像心理咨询。

看张含韵:emmm不想被酸酸甜甜就是我标签束缚的可爱女孩

看宁静:成功的演员,思维极度跳跃的麻辣味呛口辣椒

看金莎:典型甜美系淑女,性格坚韧,恋爱脑,理想主义

 3 ) 完整看完伊能静那一集

从头看完伊能静,她是一种很放松的状态接受的采访,因为她目前感受到家庭成员的爱特别浓烈。

…………………………………………………………

全篇太长不看,划重点🏁🏁🏁

【30-43min】

推荐这个时长很值得女孩子看一看,可以启发加深思考。

在我看来伊能静是一个很好的人,她会想像一个姐姐一样去照顾别人,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帮助别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不保留的人真的很少了,每当看到这类人,我都会有种珍惜的感觉。

……………………………………………………………

用她自己的话,从小的生活太苦自己一个人很早就出来开启人生,一路上很艰难,没有得到过父爱的体验,现在身边的一个个家庭成员把她托举起来的爱的接力棒,让她得到了新的疗愈,能够把她变成小时候的那个小女孩,在他们爱的包围下沐浴着,身心油然而生散发出闪闪发光的快乐。奋斗了三十多年风风雨雨她觉得这正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候,让很多人觉得不满的地方,在我看来也许就是言语间那些情不自禁笑出来说的话吧!

自认为黑她的人其实是没有听懂她要表达的意思,从头到尾完整来看她说的话,其实无关乎对其他艺人的拉踩,她所有拿出来说的人的事情,都要和她当时要表达输出的观点联系起来。在这些观点的前提下,那些被拿出来断章取义的话语委实会有带偏的嫌疑。

因此下面我想来重新梳理一下伊能静姐姐完整版45分钟采访里,我看到的那个她。

【0-5min】

开场简单介绍伊能静的过往,她说了自己最近因为准备节目在练舞到处是伤,然后被问为什么参加浪姐,她说一开始是拒绝的,因为一直都在家带孩子,基本完全属于家庭主妇。

之所以来是因为儿子的支持,儿子说自己长大了离开她三个月没关系,而妹妹还小离开她三个月可能很快就忘了,而这三个月可能会让她找到自己人生中觉得最重要的事情。这里看出来儿子很懂事,也很爱她,接着主持人顺着话问她们家庭怎么教育儿子的,然后她讲了一些balala,顺便提了自己和前夫,然后希望儿子像前夫能够多专注一点,不要像她什么都干什么都不是特别重要的。

【5-11 min】我是有表现欲的,我是一个普通人。

这一块讲了过往的自己,自己是有表现欲的,然后被黑的红的发紫,回想之前亲子真人秀自己其实很不自信,是有抑郁倾向的,然后强调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接着讲结婚时被网暴伤害,然后讲自己老公的支持,儿子的爱,让自己觉得有了依靠。【姐现在也是背后有人的人】

【11-23min】我没有斗志

提到自己以前,会把自己交付给别人,因此拖累了别人,因为自己太重了。这里说的很诚恳,作为反思自己的过往,然后说自己很幸运,整个生命中有人背过自己。其中包括儿子、女儿、还有很多贵人帮助过自己。接着提到自己就是一个很真实的人,那些眼泪、高兴都是真实的,自己是装不出来的,但没想到会被有心人放大,但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像原矿石,没经过打磨。自己觉得女人就像钻石。(这段比喻我觉得说的挺好的)

不知怎的绕到过往,提到自己练舞,会同手同脚就一遍一遍苦练,提到年轻的时候,没站过C位以外的位置。提到自己唱歌演戏是靠本能和真诚,但这样很伤害自己。然后提到自己现在来参加这个节目没有斗志,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唱完儿子的歌。然后提到自己来后,女儿大哭自己也崩溃,很后悔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来。

其中有很多对自己情况的剖析和反思。这段接下来衔接的就是被黑最惨

【23-45】

自己的表现很差,快崩溃了。然后比赛完,提到同宿舍的女孩的一些情况,这里形容完,提到自己作为一个指路人,像小妈来帮助自己孩子一样,然后提到自己教她们快十个小时了。

…………………………………………………………

后面太多我也不想像列逐字稿一样去排每一个字了,也许我看了第二遍有点点理解骂她的人的想法了,但我想说的是,我所看到的这视频里伊能静,她觉得自己并不是天后级别的人物,嗓子唱歌是努力摔打练出来的,觉得自己很幸运,出道开始从前辈音乐人那里得到了很多经验,发现这些经历现在可以用来帮助其他人成长,觉得很有自我存在价值感,很幸福。

这里输出了自己的观点,人要像内看,而不是像外看,觉得人要先有了爱之后再去寻找自我存在价值感是特别幸福的,反过来她会觉得很惨,这里提到了梅艳芳。这里输出自己的观点,80岁自己和50岁自己对话,然后提到自己自律和锻炼。有节制才会有自由。

【30-43min】

后面这一段我个人觉得很值得看,这里伊能静说自己这一方面自己是一个女性主义者,聊了自己关于社会对女性的一些观点。这段话所有女孩子都值得去看一看呢!

至于她其中提到的自己的中庸之道、成家立业个人有个人看法,不同意很正常,我是持开放态度,她有些观点我觉得说的很好我接受,有些观点我还有些疑问,那我就保留。

 4 ) 既然节目叫定义,主持人采访就更应该保持中立态度,而不是更早比观众对人物下定义

我不太喜欢易的采访风格,甚至觉得早期的鲁豫有约都要比她好得多。咄咄逼人是无法打开被采访人的话匣子的,如何让被采访人主动打开自己的话匣子我认为才是采访者真正的本事。更好的采访参照柴静,能够让观众听到更多平常被采访人没分享过的话语和故事。几个采访片段下来无非就是让被采访者感到难堪、局促,让观众看到明星的窘态,博取话题度。尤其是万茜的采访,虽然浪姐里的几个油腻表现和芒果的恶臭营销挺让人好感度下降,但是万茜不错的路人缘靠的更是长久的积累而非所立的人设,而易抓着人家许久以前发过的知乎,被采访时话语的漏洞目的明确的想给人家难堪,这样子的采访我感觉我欣赏不了。

 5 ) 【转载】|易立竞:从黑转粉只用1天

作者:nochinova

易立竞,记者,期刊主笔,主持人。

《乘风破浪的姐姐》衍生访谈节目《定义》

第一次知道她的时候,我几乎立刻讨厌她。《乘风破浪的姐姐》里的她面无表情,提问犀利,好像对采访对象持有偏见,恶意揣度。尤其你不能说她不礼貌,她只是引导大家往灰暗面联想,感觉很坏。

一个陌生人,为什么让我这么讨厌?疑问太过强烈和蹊跷,我觉得我很可能想错了。确实,搜索后的结论让我意外:网上对她的评价出奇一致,清流,温和,思路清晰,提问深刻

几乎是怀着十分的好奇,我看了她主持的访谈节目《立场》。

《立场》第一期,与海清

易:【求证观察】“你上次采访的时候说,你有好几年的时间,热衷于买彩票?”

海:“我前两天在台湾看到彩票,我都好想买,我总是能在一个地方发现有卖彩票的。”

易:【体会她的愿望】“那是你当时的希望,对吗?”

海:“真的,就是。万一我中了呢?”

易:【表达领会,求证对方的感受】“你现在这种状态不是中彩票吗?”

海:(想了一下)“是。我非常认可你的话。我觉得我的努力远远没有上天给我的多。”

对最后一个问题,对方明显地停顿思考,似乎受到启发,意识到一个从未想过的事情。这种意外收获,来源于问者敏锐的体察。在她的访谈里,这样的时刻也并不少见。

我渐渐意识到对她的误解,以及问题所在。

访谈时,语言的服务对象不是语言的主人,而是真相。易立竞的采访风格,反映的不是她个人的个性,而是作为记者的立场诉求。但正因我们根深蒂固的习惯是用语言来判断人,她的采访风格也给自己引来了许多误解。

我认为我的人生一直在修行,我希望能够走进对方的灵魂中,因为那样会看到更多的真相。

易立竞

易立竞的采访模式,是她达到真相的方法:不迎合、不轻薄、不盲从、不回避。这四个不,也是她的节目理念。不仅仅停留在谈笑风生的层面,提真问题,深度访谈,用让被采访者有些不舒适的提问激化思想的深度。同时,她刻意训练自己让情绪更平稳,做一个平静的人。这场自我修行的初衷,同样是为了看到真相。

手术刀式剖析与心理诊疗式引导,也许招来了误解,但更多地收获了来自被访者的好评、惊叹与赞赏。她的会提问,也让对方感叹:“要把真实的东西都爆料出来了”。看过她的节目,我了解到,其实她获得真实的途径,并非犀利提问,而是对问题和思考的引导,对充分表达的鼓励。当然,也需要在访谈前做足功课,抓住也许本人也没有意识到的关键点。

在与京剧演员王珮瑜讨论张国荣的离去的2003年时,王说知道张国荣走了,她莫名其妙地哭了3天,害怕自己一个人待着,有至少两个月的时间不能听他的歌、看他的照片,不然就会止不住地流眼泪。

与王珮瑜

随后,王自己解释说,这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泪”,但还是无法具体地说清其中的联系,只是觉得很多事情无法用除了眼泪的方式表达。易问道:“比如说张国荣,你说在他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泪,什么样的故事?”

王:(想了一会儿)“有很多人不理解他。”

易:“不理解他哪一方面?”

王:(有些犹豫)“我不知道。他的离去打动我的,是这个世界上除了王珮瑜以外,没有第二个人像我一样地懂他。我的知己没了,所以我很难过。”

易:“你觉得你在哪方面和他是知己?”

王:“人戏不分。这个部分我非常懂。”

经过引导,被访者的回答慢慢变得坚定,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更为清晰的答案。这个过程,似乎更像一个思维训练,一个人与自我模拟对话、自问自答的训练,从无从说起到理清头绪,不加以评价,只沿着感受的脉络找到答案的中心。

她说这样的深度采访,需要借助共情才能实现。共情的要求,不仅仅是投入到对话中去,更需要细腻的情感,敏锐地体会和深切地理解被访者的感受,让对方感觉到懂得、接纳和善意,拥有更多的安全感,从而真正成为访谈的同行者。

我们可以看到,她经常用情绪词提问,兴奋、满意、遗憾、落差、困扰、打击、无所谓等等。从关心、理清对方的感受开始,了解对方感受背后的价值观。同时,她几乎不下评论和判断,更多的是用疑问给予反馈,用领会与理解来求证,从而引导问题走向真正的核心。当然,她的反馈也意外地帮助了很多人:更深入了解自己、意识自我,打开思考的新局面。

最后,再说面无表情的访谈状态。区别于心理学上传统的分离疗法(clinical detachment),即医生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只作为一面镜子,让对方投射情感从而作出诊断,易立竞并没有刻意地与被访者保持距离,因为距离会远离坦诚。

她或许一直表现地很平静,有时微微一笑,但克制的目的不在于避免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对方,而在于让自己不陷入情绪的困境,更清醒地做访谈的引导者。

易说,多年记者生涯,遇到过被带进对方的情绪当中走不出来的情况。如果情绪无法发泄,有时会变成生理上的疾病,内化进去伤害健康。我想,这样努力练习保护自己的人,其实才是真正准备要深入战场的人吧。

 6 ) 从不同性格的姐姐身上反思

2020/07/15

张萌逻辑清晰,情商高。

易问她,你这样竞争会伤害别人

她说,不是我伤害别人,是赛制伤害了别人,就像这三十个姐姐,那我希望都出道,成五个团,但赛制有淘汰,我也会被淘汰,我不觉得别人伤害了我。

这个反应真的服。

易又说起来她之前说的一个话,可能跟现在一些说法有点矛盾了。

她说,你不要看一个人说什么,你要看一个人做什么。就像玩狼人杀,不要看他说认为谁是狼人什么的,你去看他最后投了谁。

2020/07/13

不得不说杜华是个很厉害的人。

一开始她拿出手机给主持人看一百多万的私信骂她,她也丝毫没有受影响。

生产当天接到老板电话只说了个给我几个小时。我觉得换到一个普通人来说,会说的是老板我在生孩子,而且会很生气老板也太过分了这个时候还让我加班。绝对不会第一反应是老板给我几个小时。

她说自己会主动要活,看到公司接了很多音乐的工作就说能不能让我做一下这一部分的事情,工作的主动性很重要。

她说自己做公司也不是说想要把公司做多大,就是喜欢这一行业想要做出东西,坚持下去。很多时候都是做一件事功利心不要太强,努力坚持在正确的路上走就是了,名利都是随之而来的。

创业第一年两百万花完,也没有放弃,最终找投资人借了三百万做下来,很有魄力。

选中王一博是因为他身上有股劲儿,只有他从来没有说过太累,要退出,不想干了。

2020/07/12

今天刚开始看这个节目,先看了吴昕的这一期,就被主持人的提问圈粉了,她每次提出的问题一针见血,让嘉宾不自觉的就表达出了内心相对真实的想法,用相对是因为我觉得这一期的真实是因为嘉宾是吴昕,她本身就是一个单纯一点的人,其他的我不确定主持人是否还能得到真实的内心。最印象深刻的一个问题是,她问吴昕:

易:你的欲望是什么?

吴昕:我想要的机会都能得到,即使我暂时不接受这个机会,日后返回来这个机会还是我的。

其实这个时候吴昕说这一番话心中是有一个人选的,或者说是有一些人做到了这些,并且这些人的生活显然是她羡慕的,想要的。但她没有提出名字。

易:有这样的人吗?

吴:有,娜姐。

易的这个问题绝了!她就是想问你羡慕谁,但她没有直说,而是通过这样一个方法把吴内心的东西说出来了。太绝了!我立马决定要把所有节目看完。

说回从这一期吴昕身上我看到的东西。可能有片面因为我也不认识她,就是我也不是和她朝夕相处的人。单单从这个三十多分钟的访谈和自己的胡思乱想。

她说到很多人愿意让她去客串但不会给她完整的角色,对这个很无奈很介意很力不从心。给我的感觉就是,她想要一些东西又不想要付出努力,最好是现在大导演联系她,我有个电影你来当女主角吧,然后拍完得了金马奖之类的,片约排山倒海到来。这怎么可能嘛。既然你有客串的机会已经比很多人有优势了,很多人还要从跑龙套开始呢,你想要拍戏的话,你就慢慢从客串做起,逐渐积累演技经验,给导演留下好的印象。你如果真的有演技,又在许多导演面前留下了好印象,大家有什么角色的时候就会想到你了。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的。

她说到自己想转型做访谈节目,但又没有经验没有人会找她做访谈节目,主持人问她你为什么想做访谈节目,她就说转型还能做什么?不知道为什么总给我一种,她没有深度的感觉,主持了这么久,对待主持的看法,除了快乐大本营就是做访谈节目,好像做了访谈节目自己就高级了。何炅,蔡康永,小s这些做综艺主持的,也很有地位啊。还有董卿做朗读者完全自己开辟了一个方向。

她最介意的点是自己没有代表作,没有支撑,我的理解就是她想像鲁豫这种,说起来就想到鲁豫有约。这个也不是凭空你就有代表作了,不断尝试,找到自己的优势,然后在那个方向上做到最好做到极致才能有。

我好像一直像个黑粉一样,真的不是,我很喜欢昕姐的,刚才说的这些可能也是因为从她身上看到自己的缺点吧,比如一心想要暴富又总想天上掉个馅饼到我嘴里。不然就觉得自己这辈子不可能了,一个普通人怎么可能买的起北京的房子之类的感觉,其实就慢慢一点一滴积累成长就可以了,你想要的都能得到的,和大家共勉。

再说一些吴昕身上厉害的点,行动力超强。她想要去时装周,就主动找杂志社拍杂志,一开始人家不要她,她就改造型,自己拍照片发微博,直到出圈被人邀约,为了这个还能说去北京就去北京,立马北京租个房子就去了。她这个就做的很棒,把这个模式换到任何一个她想做的事情上我觉得没有做不成的。这个模式总结起来就是,

有目标:去时装周

知道努力的方向:从杂志拍封面开始进入时尚圈

遇到挫折如何解决:杂志不给你拍封面,改变造型,自己拍照片

利用自己现有资源实现还没有的资源:微博发照片

总结起来这一期我的反思就是,自己有野心的话,就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努力,不要妄想一夜成名,不要期待天降好运,有挫折也不要放弃,要相信自己可以。

看完张雨绮这个采访我觉得她这么自信的性格不是说内心有什么力量在支撑,就是没心没肺(褒义),就她自己说的浑然不知。

 短评

看了宁静那期,僵硬刻板的制造矛盾,在受访者懒得假装惊讶的淡定回应中被戳穿。如果一定要“定义”自己是深度访谈,就请真诚发问,而不是去迎合臆想中观众的恶趣味。

6分钟前
  • Opicca
  • 较差

但是易立竞太像秘密警察审讯官了

7分钟前
  • nbpr
  • 还行

看了万茜和金莎那期,面对同样尖锐直戳痛点的问题,万茜不知道是不是戒备心太高了,一直在绕圈子绕到最后逻辑都自洽不了,始终没有正面回答过。金莎愿意直迎刀刃,真诚得都让人心疼,大姐加油啊!

12分钟前
  • 甲壳虫按兵不动
  • 推荐

我觉得主持人是想往深层次去挖掘的 有些提问很尖锐也很直接 但我觉得主持人会把一些事情或者说定义分的很绝对 对事情评价起来会因为想精准定义而显得略为极端 但被采访者的思考模式往往不是那么绝对或者说一分为二 所以会导致有些回答看起来不真诚或者说并没有直面问题的感觉

14分钟前
  • Wind
  • 推荐

看了几期 万茜在主持人咄咄逼人的提问下逻辑混乱难以自圆其说了,虽然一直笑貌似风轻云淡其实感觉很假。还有万茜说话怎么吞音如此厉害,看过新世界、脱身对她演技产生质疑

17分钟前
  • gfjdwsg
  • 还行

看了好几期,目前最喜欢金莎那期,主要是有点出乎意料。金莎刚一出道的时候我就知道了,那张空气的专辑真的不错,也是很有辨识度的清新的声音。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她给人还是那种不谙世事的天真小姑娘的感觉,但是看了那期访谈,才发现她是历练后仍葆有天真,同时还多了一份坦然和清醒,非常有主见的人。宁静张雨绮张含韵那几期也很好看。

22分钟前
  • tinky
  • 推荐

完全无法深入,因为主持人在用自己的想法定义别人

24分钟前
  • 咖啡豆豆
  • 很差

呃,万茜不太真诚一直在打太极 自圆其说喔,感觉没有以前那么觉得她通透了。张含韵过往经历很令人心疼,宁静气场全开slay全场,令主持人也黯然失色,丽坤很温柔,至于杜华就,我只对王一博感兴趣呵呵。

29分钟前
  • 同落花一样飘逸
  • 还行

我被打脸了 开始习惯访谈方式 就像一面照妖镜 但凡嘉宾有一点自省和真诚 都能接得住问题 让大众看到更真实立体的自己

34分钟前
  • 以心
  • 推荐

这里面万茜观感太差了前后矛盾的逻辑,想维持高高在上的不食人间烟火的文青演员人设,结果被主持人几个现实问题击溃得七零八落,有好几处我看她就差上去拽主持人头发了。。

38分钟前
  • 一棵花生
  • 推荐

把明星采访做成魔鬼面试的易立竞。没有回应、赞同甚至反驳,只有不断地发问,问到你怀疑自己、怀疑世界。

41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力荐

易立竞的采访风格很锐利,说话没什么温度,问题笔直地怼到被访者脸上,不了解她的人会有点不适,我一开始也很多问号。但看久了才发现,她所有问题都有论点支持、也确实能挖到很多深层本质。

42分钟前
  • 小烨
  • 推荐

其实只(有兴趣)看了万茜的那集,水准太超出对于综艺节目配套访谈的预期,主持人很棒,万茜聊得也很好,真的很欣赏她,也许是年纪相仿,更能对她表达的一些观点有共鸣吧。

44分钟前
  • Jerry
  • 推荐

这种预设立场的主持配说半点好?半点深刻?

46分钟前
  • 莫明其喵
  • 很差

看易立竞的采访会上瘾。她的所有反应和提问都由受访者决定,受访者防备时她进攻(万茜),受访者青涩时她包容(张含韵),受访者健谈时她倾听(宁静),受访者温柔时她更温柔(金莎)…看似冷漠犀利,实则冷静客观专业,值得信赖。非常舒服的几场对谈,姐姐们出乎意料地坦诚、真诚,每个人背后都是一段长长的人生故事。

49分钟前
  • 回忆玛丽安
  • 推荐

静态下的姐姐们,另一面的女明星,卡带B面的时刻。

51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我太喜歡易立競了冷靜、審視、有深度、有溫度、鋒利又柔軟是想象中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52分钟前
  • 相當暴躁
  • 推荐

本来是奔着张雨绮和易立竞的化学反应去的,结果一路看下来,宁静、张含韵、王丽坤,随便选了几场都采访得很精彩。虽然有些网友喷易立竞,但我认为她的访谈风格,非常适合明星。明星个顶个被采访经验丰富,有一套掩藏自己的法宝,要挖出深层次的东西,不破不立。

53分钟前
  • 陈愉枝
  • 推荐

张含韵在这里讲得太好了。坦诚、从容而自洽,真的非常叫我感动。她因为主持人对她的准确剖析泪目,笑着说出“我还是朋友交得太少了”时,眼里的光让我动容。她是真的喜欢演员的身份,也真的由衷感谢和体谅她遇到过的所有善良,包括主持人为她理清内心的瞬间。我后来甚至从主持人克制的面容下看到了随访谈进行而自然流露的温情。这是因为坦诚而清晰的自我剖析与表达而交换到的尊重和欣赏。喜欢这种访谈方式,没有既定的问题,只是跟着受访人的表达走,但又能感觉到是基于对受访者大量背景的了解过后的访谈,也是采访者同样彻底投入自己阅历与共情的访谈,因此每个问题都打在重点。像心理沙龙一样,也像老友对谈。这也是我向往的对谈,不论是以任何一方的身份。触动的瞬间我也会泪目。我泪点太高也许是因为眼泪都在攒着留给这些时刻。

54分钟前
  • 三种特别的语言
  • 力荐

蓝莹莹>万茜

56分钟前
  • 笃悠悠TD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