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爱的朋友们

韩国剧韩国2016

主演:高贤贞,赵寅成,金惠子,李光洙,金英玉,罗文姬,申久,尹汝贞

导演:洪忠灿

 剧照

我亲爱的朋友们 剧照 NO.1我亲爱的朋友们 剧照 NO.2我亲爱的朋友们 剧照 NO.3我亲爱的朋友们 剧照 NO.4我亲爱的朋友们 剧照 NO.5我亲爱的朋友们 剧照 NO.6我亲爱的朋友们 剧照 NO.13我亲爱的朋友们 剧照 NO.14我亲爱的朋友们 剧照 NO.15我亲爱的朋友们 剧照 NO.16我亲爱的朋友们 剧照 NO.17我亲爱的朋友们 剧照 NO.18我亲爱的朋友们 剧照 NO.19我亲爱的朋友们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0 16:00

详细剧情

  《我亲爱的朋友们》是韩国TVN电视台将于2016年播出的电视剧,该剧将由《我的秘密酒店》的导演洪忠灿掌镜,韩国金牌编剧卢熙京操刀剧本,由高贤廷、金惠子、罗文熙、高斗心等韩国演员联袂演出,故事将围绕着几个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而展开始终呐喊着还没有结束、依旧活力四射的黄昏青春的一族们在黄昏青春时究竟会发生什么令人想不到的故事呢?他们和自己的一些年轻朋友们又将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我亲爱的朋友们》将启用全明星超豪华阵容以吸引观众的目光哦!像金英玉、金智英、罗文熙、朴元顺、周宪、高斗心等人都使韩国实力派演技高手呢,他们将倾情演绎黄昏青春们精彩的生活,顶尖戏骨们的强强联手势必带来愈加精彩可观的大戏,韩剧迷们和小编一起来期待吧!

 长篇影评

 1 ) 每个当子女的,看了这部剧,都宽了一点心。

有时候明明知道韩剧这种不要钱的满屏甩卖温情,只是一种套路,还是忍不住为编剧的慷慨鼓掌。当国产剧里老年人们正为子女的婚姻生子操碎了心的时候,这部韩剧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描述老年人的生活。与美剧里老年人与子女完全割裂的生活比起来,这部剧所描述的一种生活状态,也许更理想,也更贴近我们周围的现实。

晶雅姨妈的生活大部分时间是围着大男子主义的老公和忙于工作不贴心的女儿们转的,然而她从未放弃过飞车环游世界的梦想,她深知自己应该为自己活着。正如喜慈姨妈所说,晶雅姨妈像一个精神分裂者。喜慈姨妈是笃信宗教的淑女,丈夫去世后,她努力向孩子们和朋友们证明,她是可以一个人有尊严的好好生活的。忠楠姨妈是我这部剧里最喜欢的角色,因为过人的生意头脑,成为了整个家族里最有钱的人,于是也承担起了照顾兄弟姐妹和他们的家人的重担。她一辈子没有谈恋爱,担心自己一个人病死在家里,于是策划让所有的阿姨在一起生活。她考大学,学英语,想去巴黎。从未恋爱过的她,被老司机成材欧巴撩得小鹿乱撞。我真是太爱忠楠阿姨了,那位一直在骗忠楠姨妈钱的教授所讲的话:如果您再年轻十岁,我一定会像您求婚。英媛阿姨是名演员,与多种癌症斗争,但依旧乐观豁达风风火火的知心阿姨。爱上有妇之夫,一辈子深陷其中。女主的妈妈,独立固执,年轻时因为丈夫出轨觉得生无可恋决定带着女主自杀,成为女主心中无法抹掉的阴影。然而这一切似乎都在女主得知妈妈被诊断出癌症的时候彻底和解了。女主的外婆更是一个大神。80多岁的高龄,骑着四轮摩托车穿梭首尔和乡下,照顾年轻时家暴自己的老公和身患残疾的儿子;看起来无所畏惧,但为了女儿摆脱癌症,儿子顺利成家,什么都能付出。

然而,你如果以为这仅仅是一部老年剧,那就大错特错了。这部剧里的爱情、友情和亲情,哪一条线都毫不逊色,甚至当三五老年人围着小桌子谈自己小时候的囧事,当大家都对朋友的母亲表现出了如亲生母亲一般的熟悉时,可见她们年轻时一定有着不一样的交情。所以,这还是一个青春片啊。于是,你发现,将爱情、友情、亲情、青春四条线在16集的电视剧里融合得如此之好,并没有厚此薄彼,也只有tvn的另一部剧《请回答1988》可以与之相媲美了。

这部戏另一个令人叫好之处在于,它是以高贤贞饰演的独生女儿兼作家的视角来写的。于是它不仅仅是一个浮世绘,更是一种互动式的描摹。父母的友谊、婚姻、过去给子女造成的阴影,现在对子女生活的干涉,他们的疾病,甚至某天会到来的死亡,在一个独生女儿眼里是怎样的,这部戏给我们呈现出来了。阿莞刚得知母亲患了癌症的时候,她说,子女都是自私的。她首先想到的是,因为要照顾母亲,她又要对延河食言了。我想说,这是所有独生子女的担忧和无奈吧。没有延河,也会有其他生活的主题所在,毕竟在我们的人生规划里,可能并不会把照顾生病的父母这种不确定的突发事件写进一个一年、两年或者五年的时间表里。这确实听起来很自私,可是又能怎么办呢?

终于看到了一部剧,老人不是仅仅对应子女而存在的。于是这部戏,以一种特别美好的意图,试着让每个独生子女宽心。它试图告诉我们,父母远比我们想的要强大,父母的世界,除了可以靠我们支撑以外,还有他们的朋友,他们的青春,他们的阅历;而除了操心我们之外,他们还有很多值得追求和享受的东西。

 2 ) 当我老去的时候

几个老太太的故事,满满的感动。
    我要活得象喜慈阿姨一样,年青的时候作公主,老了也是公主。优雅的带着花,得体的穿着漂亮的衣服,开开心心,独立自主的活着。
    看这剧,真是又心酸又感动,感觉这些人生又艰难又真实。被几个老太太的演技折服。
    韩剧经常让人在感动中思索,亲情、友情、儿女之情,人性的刻画真是细腻。

 3 ) 《我亲爱的朋友们》原创剧评 - 莞啊,你的痛,我懂。

用阿莞第一人称写的短评。微博上有截图。

原文地址: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3991744743120077
—————————————————————————

2016年韩剧《我亲爱的朋友们》原创剧评

莞啊,你的痛,我懂。

     by Kilualavender隽(隽永剧评)




献给所有因为原生家庭而痛苦和挣扎的孩子们。

你们是比常人要更坚强和温厚的存在,所以上苍才选择给予你们残痛的磨砺。

要一直坚持下去,坚持到所有苦痛都逾越和淡漠的那一天。

在某一个惊诧的瞬间,你会突兀地意识到 —— 原来所有疼痛的经历都是有其意义的。没有那些过往和回忆,就无法成就完整但并不完美的自我。

我对母亲最最大的期望,那便是她能永永远远生机勃勃地和我对峙,抗争,关爱。永永远远健健康康地活着,不要生病,不要失忆,不要衰老,最好也不要有一天抛下我独留人世。祝所有的父母儿女永生安乐。


正文

我叫朴莞,独生女。未婚,海归。为解决生计,平时会接一些翻译的工作,也一直不间断地为出版社自由撰稿,姑且算是一名作家吧。父亲已经离世。母亲;外婆,舅舅,外公都建在,一家五口分居三处。

我们家的女人都活得很辛苦。外公年轻时酗酒如命,酒精催化了男人暴劣的本性,男人猛烈挥击下的发泄是女人身心无法磨灭的夭殇。外公晚年得了痴呆,离不开氧气,像初生的小雏一般巴胶着外婆到处兜转。外婆高龄产下的独子却在壮年失去了一条腿,在床上废了数年后终于可以勉强地用拐杖支撑着走路。年过古稀的外婆独自负担着大片的农田,凭借着辛酸的蛮狠维系着一家人的生存。

母亲一生操劳,没有停歇过,一个人经营着一家中餐馆。她和父亲是自由恋爱,发现怀上我的时候应该是最幸福的时光吧。给我取名「莞」,是否希望我在任何境遇都坚守着微笑的样子?也许雄性天生的生理构造致使男人很难只钟情一个女人,所以父亲也陷入了天下男人大凡无力抵御的甜蜜诱惑 —— 外遇。然后如所有悲情的小说桥段一般,母亲亲眼见证了父亲身体的出轨,在他俩的婚床上。对于大多数女人来说,性爱是很难将灵魂和身体彻底脱节的,所以那一刻母亲眼里的身体交合就等同于灵体合一的污秽和背叛,即便只是短暂的。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傍晚,母亲带着我离家。彼时母亲走得很快,根本没有注意到我踉跄的步伐。走到某一处空地,她让我坐下,递给了我爱喝的酸乳。也许孩子有时比成人想象得要更为敏锐。我永远记得那时母亲空洞的眼神,微颤的手指,和绝望的气息。幼小的我似乎早已知道,喝下那瓶酸乳的结局。我不知道为什么当时的母亲如此冷然地逼我喝下那瓶酸乳,那种不近人情的坚持。我微弱的抗拒没有成功。在眼前的世界变成一片漆黑的游离前,残留的定格是母亲恍惚的泪眼和急切的呼喊。

岁月的齿轮转动着,四季的年华交替着。我长大了,留学了,恋爱了。到了适婚的年龄,母亲对我的管教依旧无孔不入,时而密集地让我窒息。我从最初放肆的叛逆,经历了徒劳的挣扎后,成就了隐秘的反抗。母亲不允许我做的,我都一一尝试了。我学会了抽烟,和有妇之夫接吻,与人同居, 甚至决定和残疾人厮守。不过最终我还是懦弱地浅尝辄止,心软地回归复位。我告诉自己那是因为母亲爱我,我也爱她。母亲希望我进的大学,我拼命地实现了那渺茫的希望。母亲希望我写的小说,有关她和几位姨的,我推疑再三最终还是决定动笔。母亲不允许我谈的恋爱,我毅然抛下了身心俱伤的爱人,回到了母亲身边。你们看,我是不是很听母亲的话?

我一直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仰赖着爱才能生存下去的人,和没有爱也能生存下去的人。我和母亲显然都不从属后者,却总是被迫地作为后者跌宕地活着。我想,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母亲以外,怕是没有第二个人承接过我灼烈的歇斯底里了吧。我是如此深爱着母亲,却往往也是伤害她至深的人。有时我甚至觉得,这样的牵绊对于我们彼此,都是一种近乎残忍的桎梏。我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去深爱她,不是因为血缘的关系,只是将她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身份去尊敬,批判和爱护。只是,我这样私认为公正、平等、无私的爱,到头来也只是一种自以为是的伪善和自我满足的残忍罢了。母亲总是用着最凡常的方式,带着粗线条的深爱,渗入到我的骨血中;或许有时,带着一厢情愿的强制和沉重。那或许也是爱的一种表现方式,尽管参杂着癫狂和残暴的因子,尽管结局总是两败俱伤。

那一天我来到母亲的公寓采访她。我打开了笔记本,翻开了手账,拿出了录音笔。我笃定地削着铅笔。母亲风风火火地出了房间,带着一股生猛的火气。她张口便问:“你和东珍分手了吗?”

“我们根本就不是分手不分手的关系。” 我没有望向母亲,平淡地回应着。

“你既然不见延夏,为什么要见东珍?” 母亲没有松口,显然不满意我模棱两可的说辞。

“妈妈,我今天是来采访的。” 我抬头望向了她,说出了我的目的。

“什么?” 母亲显然没有听明白,一屁股坐在了我面前的沙发上。

“这不是妈妈的夙愿吗?你不是让我写小说吗?关于妈妈和姨们的故事。所以我打算来采访。” 我望向母亲回复道。

“你为什么和延夏分手?你喜欢过他吗?你们交往过吗?” 母亲咄咄逼人地发问。

“但是故事要从哪儿开始比较好呢?从妈妈出生的时候开始?不,从妈妈记事的年纪?” 我答非所问。

“你们在交往的,是吧?依我看,你们分明是交往过的。但是你为什么要和延夏分手?难道那个家伙也出轨了?像之前东珍那个混蛋一样?” 看来母亲是不愿放过这个她纠结的问题。

“成为残疾人了。” 我继续用刀削着铅笔,低着头没有看她,淡漠地回道。“妈妈你不是不让我和残疾人结婚的吗?” 我将铅笔的一头顶着柔软的大拇指,拿着锋利的小刀继续削着,反问道。“所以分手了。不, 是我遗弃了他。我不是很听妈妈话的吗?” 我终于抬头,和母亲对视。我自顾自地说着:“那现在开始采访吧。那个时候怎么样?妈妈故事的开始是。。。我6岁的时候,去外婆家的时候,从那个时候开始。。。你不记得了吗?我记得非常清楚。妈妈,你当时为什么要杀了我?。。。你不记得了吗?在野地上。” 母亲震惊木楞的样子有些好笑,竟让我有丝报复的快感。侧光下母亲的眼珠透亮地接近琥珀色,像呆滞的人偶僵直在空气中。我平视的目光正好可以看到她弯曲的五指留在牛仔裤上的抓痕。

“野。。。野地。。。狗屁,你疯了吗?说什么屁话呢?你真的没和东珍交往过吗?那你们亲什么嘴啊?为什么抱在一起?如果没疯的话,为什么要抱有妇之夫?骗谁呢?真是的!” 母亲猛然地起身,机关枪似地开口。

“那是失误。” 我乏力地随口回了一句。

“失误!!” 母亲立即高八调地回击:“说得真好听!臭丫头!还有,你听妈妈的话?艾古,你那么听我的话,所以才和有妇之夫在一起的吗? 疯丫头!真是搞笑。妈妈说的话都赶不上路上的狗屎了!你不知道你爸爸对妈妈做了什么,你才要做那种事吗?失误?!失误?!有张破嘴就胡说八道,臭丫头!” 母亲越说越生气,唾沫星子溅了我一脸。我没有看向她,她愤恨的表情一定很扭曲。她几次想要转身而去,又折了回来继续破口大骂。末了,我听到了她鄙夷的咂嘴和怨恨的叹气。

“我等你。” 我平静地告知,在母亲甩门离去之前。

我等了母亲漫长的一天。等待的时候,我整理了零碎的杂想。我帮母亲洗晾了衣服,擦拭了地板和浴室,收拾了冰箱和垃圾。说真的,我对自己的住所都没有那么费心地打扫过。打扫是很消耗体力的活动,所以我忙碌地没有空暇去思考恼人的现实。杂乱的心情随着汗水和体能的耗费而缓慢地沉淀平稳。深夜,母亲终于开着车回来了。在露台上的我注视着她的车缓缓地开进了小区。我和母亲四目对视。

“这个家倒是整理得挺好的,自己的家天天乱七八糟的。怎么回事啊?做从来不做的事。” 母亲进门之后环顾了四周便开始嘟囔。

“不做的事是小时候经常做的事。不记得了吗?从6岁开始,收拾屋子,洗碗筷,为了让妈妈笑,拿田地里开的花插花。。。那时候的我为了让妈妈喜欢,是什么事都会做的孩子。现在大了,厌烦了,才不做的。” 我陷入回忆地说着小小的自己,那个有点怯懦乖顺的自己,唯一的心愿就是得到长辈的称赞和笑意。

“那时候才令人怀念。” 母亲喷出了这句。

“有什么可怀念的。那时候的我每天都提心吊胆的,妈妈会不会逃走?妈妈会不会又喂我吃药?。。。” 我靠着壁柜,那一夜仍然历历在目。

“从昨天开始到底说什么胡话,让人听不懂。快走吧,臭丫头!看都不想看你一眼,还有东珍!”母亲绕过我,没有对视,径自脱下了帽子和外套。眼见她想打开电视,我走了过去,抓走了她手里的遥控器,盘坐在了她的面前。“妈妈,以后不要再干涉我的人生了!” 我郑重地向母亲宣战。

“干涉的话呢?干涉的话呢?妈妈要是干涉你的人生,你能怎样?你这个臭丫头,我让你不要见东珍,是那么让你像仇人一样仇恨我的一件事吗?” 母亲挺立着,用理直气壮的俯视角度对着我,盛气凌人地怒目圆睁。她拿着手里还未放下的包,往我头顶的命门狠命地敲打了一下,一股疼痛冲入我的头顶。母亲总是这样,遇到对她不利的话题,就用高分贝的气势咄咄逼人,或者用言语和行动的暴力来转移主题。在她眼里,我没有自主的权利;我永远是她的附属品,一辈子逃不开她的掌控。

“我为什么要见东珍前辈?!” 我哑着声反问着。

“啊,那也是我的错咯?!” 母亲坐了下来,大声地对峙道。

“对的,当然是妈妈的错。想要随便地活着。我为什么要抛下都同居了的延夏?” 我没有示弱地责问着。

“什么?同居?!” 母亲显然被这个新发现的秘密惊吓得忘记了教训我。

“我是妈妈的女儿。妈妈不让做的事情不会做。妈妈说讨厌残疾人,所以我抛下了受伤的他回到了韩国。当时妈妈晕倒了,也是个很好的借口。6岁的时候,在外婆家门口的野地里,喂我药的时候,我就明白了,我是属于妈妈的。所以,即使害怕的要命,但妈妈让我喝药,我就得喝药。我抛下延夏,都是因为妈妈。我疯了一般爱过的男人,因为身体不好抛弃了他。我的内心对我说 —— 坏女人,随便活吧。良心也丢掉,随便活吧。妈妈,你必须向我说对不起,对我说抱歉,为什么这么对我?!我是属于妈妈的吗?因为是妈妈生下的?妈妈就可以杀了我吗?为什么那么对我?我为什么是妈妈的?说啊,为什么那么对我?说啊!” 我抓起了手边常年陪伴我的笔记本,狠命地摔到了地上。我又抓起了随手可及的玻璃花瓶发泄地甩扔,里面有我为母亲采摘的纯白的小波斯菊,散落了一地。我握紧右拳,狠命地敲击着满是玻璃碎渣的桌面。我竟一点都感觉不到疼痛,我的内心满是激昂的快感,对母亲报复的快感。今天,我决意要让母亲看清我隐蔽的伤疤,要让母亲听清我按压的制抑。我一直对自己说母亲是爱我的,比任何人都要深爱;我是被期待着,宠爱着来到这个世上的。。。只是,为什么这样的爱,让我这样的痛?痛到微拉轻扯就会止不住地血涌不止?就好像每天给我吃最珍惜的菜肴,我不是呕吐到泛酸,就是拉稀到钝疼。结果,血脉的不畅致使器官只能吸收极少的营养。母亲的双眼充斥着茫乱的不置信,她一反常态地没有开口,只是粗重地喘着气。母亲瞪圆的双眼,撑大的鼻孔,抖动的双手,显然她还在处理着我过于庞大的信息投掷和情绪波动。

我双手握拳,继续拍打着桌面,用我平生最大的气力反复地发问着:“我为什么是妈妈的?我为什么是妈妈的?说啊!为什么?为什么我是属于妈妈的??!对我说啊!” 我从来没有如此歇斯底里地发泄过,似乎体内所有暴乱的分子都被完全地解禁,彻底地释放。我的内心似乎有着源源不断的爱和恨,爱中生恨,恨中有爱。 我从来没有如此清晰和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对于母亲和自身的爱、恨;以及我们都刻意淡忘的过往所带来的反噬和冲击。

母亲终于奔溃,她哭泣着抓住了我的手不让我自残,哭喊着:“你当然是我的啊!” 她抱紧了我。

“放开我!放开!快放开我!”我狠命地挣脱出母亲的拥抱,我的身心都排斥着她的触碰。“我真的讨厌你!我真的讨厌妈妈!”我无法安然地呆在母亲的怀抱里,呆在她身体里的每一秒都让我窒息和恶心到快要爆裂。母亲的爱,太过苛求,就像是严实的塑封,附「爱」的浓稠。母亲的爱,太过沉重,就像是暴力的棺木,以「爱」的名义。 母亲的爱,太过占有,就像是自私的枷锁,用「爱」的署名。

“我想着死。可是怎么能丢下你自己?怎么可以丢下你?你讨厌妈妈,你讨厌妈妈,我现在都知道了。讨厌就讨厌吧。” 母亲依旧用身体抱着我,挡住了尖锐的桌角和遍布的碎渣。我无视着她手臂上渗开的鲜红,内心却夹杂着双重的蹂躏,兼具着报复的快意和愧疚的心疼。发泄过后的我,却又想下一秒便狠狠地拥住母亲,向她深深地道歉。这或许就是母亲的命运吧 —— 无论孩子如何憎恨母亲,说出如何恶毒的话语,母亲都无法决绝地抛弃孩子,只把所有的苦、痛、悲、哀都咽进肚内。 这也许就是孩子的宿命吧 —— 无论孩子如何厌恶母亲,厌恶到想要剔除身体内那一半的基因,孩子都永生无法叛逃出母亲的领地。即使成功脱离,那也一定是经历了惨绝的博弈。


尾语

有一天,也许你会挫败地发现你进入不了孩子的世界,你会善感地发现不知从何时起孩子向你竖起了心防。。。也许孩子在你面前总是乖巧,可爱,听话,温暖的存在,甚至于是讨好般的。于是你放心了,心安了,松懈了。于是,你不再热衷倾听,热心关注,热切诉说,或者你步入了另一种炙烈的极端,接近教条的控制和洗脑的灌输,潜移默化,循序渐进,连自己都不自知。。。但也许,你会和孩子一起进化,成长,共勉。用心,但不过度,是最好的方式。你的资质,才能,学识,财富,累积是孩子的基垫和启蒙,也是壁垒和阻碍。理性兼具感性,悲观结合乐观,光与影,阴与阳,相得益彰,不可或缺。

(完)

 4 ) 老去的人啊,都是載你的船。

文 / treeperceiver

“時代”是無法超越的,即便有越來越進步的時代,背負過往時代的人,也永遠在你的前方,在你的高處。年輕人太年輕,所以邁出家門看到了廣闊世界,便不知不覺沾染上浮躁的戾氣,將那些比長輩見過更新鮮的當下環境稱作世面,從而漸漸變成他們自詡高高在上的資本,將與老者時代背景差異下所產生不可避免的溝壑,也以“打發”的姿態跨越,而任留溝壑在地。殊不知,其實許多表面的殘敗下,在你背對的屋內,存在著一盞仍投向你的燈燭,而這燈燭,往往擁有著你無法比擬的溫度。

作為韓國業良電視台tvN十周年特別企劃的金土剧,《我親愛的朋友們》集合了一眾韓國家喻戶曉的老戲骨,他們中的大多數就連我這樣只偶爾看韓劇的人都非常眼熟;客串陣容也堪稱強大,試問多少人是因為趙寅成去看這部戲,從而愛上了一群可愛的老人家呢?而盧熙京編劇其作品的探討性一直非常廣博,《沒關係,是愛情啊》中情侶間深刻坦誠的交談內容基本可以說重塑了我的兩性觀,詮釋了“The best kind of Love”。這部作品,她走入更細膩更社會性的領域,也是我近幾年頗為關注的議題——老人。如何看待老人?如何與他們相處?我們有沒有真正關注過他們的內心?社會需要對老人表達怎樣的認同?我們容易忽視什麼又錯過什麼?

這個世界仿佛是需要年齡認證的。幾乎不可能有老人出現的電影院、咖啡館或西式餐廳,如若帶著家裡的老人身處其中,他們總會隱隱透出些擔憂地調侃道:這裡就我年紀最大了吧~ 長者對於外向社會體現出的倉皇與不適,讓他們看上去變成了弱者。編劇也在一步步揭示著這種殘酷現狀——年輕人對老人並不好奇;年輕人不會花錢去買老人們的故事。

然而,衰老只是他們人生中一個再微小不過的片面而已,老人也曾是好奇的孩童,曾擁有戀愛的悸動,曾面臨或許比我們更沉重的痛苦,曾對沿途的機遇巧合充滿感激、充滿疑惑。他們不缺精彩紛呈的過往,不乏情深義厚的知己友人,不減對生活的憧憬。寫到這裡突然想起英國留學時,在York逛迪士尼商店碰見的一個老太太,她杵著拐杖開心挑選玩偶的場景,讓我一瞬間明白,比起那些少年老成,歷經風雨卻對童趣悉心呵護的樣子,原來更打動人。

老人們洗盡鉛華,變得如孩童一般,想法簡單,甚至需要勸哄,背負歲月的痕跡也慢慢磨蝕了,像是重回原點的小心翼翼,看似一切歸零,卻又以最大程度的完滿姿態與自身包容,才真的可以說是道盡了人生。這一點某些程度上恰好反饋了劇中的一個主題:當你老了,也請依然炙熱,依然積極地活著。

這是一部拍給年輕人看的老年劇,自認平時淚點算高,卻被弄得幾乎集集飆淚,也許因為正視了自己心存歉疚,也許因為人物刻畫太過生動真實,觀劇過程猶如清理了傷口因而大病痊愈,最後感覺心是被點亮了的。其中最受觸動也最讓自己反思的,是阿莞和患癌手術前的媽媽出去郊遊,晚上在衛生間對著鏡子一個巴掌一個巴掌狠狠抽自己的那一幕,與此同時所配合出現的獨白也非常震懾人心:

“第一次聽英媛阿姨說媽媽得癌症的消息,那時我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自私,將患癌的媽媽先拋之腦後,我在想,我該如何生活,還有延河怎麼辦。我只擔心自己。”

“世上所有的子女們,都沒有流淚的資格,因為我們都太厚臉皮了。”

衰老其實是一個世界變小的過程吧,有時候想想,誰沒有經過大風大浪呢?不過是到了人生的最後階段,最掛念的事項所剩無幾了,不再追趕,只在原地等待。然而殘忍之處就在於,我們終將只能以一個身份為出發點去理解他們,而他們卻是倚靠一個完整人格與我們一起生活著,許多付出從一開始便無法對等。子女們很少意識到,我們眼中單一認知的的媽媽、爸爸、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每一個人,更擁有著並不單一的、豐富立體的人生。我們忙著摸索著自己的完整,忽視著父母的完整,不曾試圖久久地、細細地凝視他們。

習慣性急不可耐地冷蔑比你深遠的人事物,無論走了多久,你也都只是海上的浮木。血脈的締結性在於,每一次去溝通去理解的嘗試,每一個饒有興致地聆聽,每一回並肩而坐的靠近,都是在相互擴充我們彼此的生命厚度。

衰老的本質是悵然若失,但只要有心,衰老的過程卻可以充滿柔情蜜意。

愛往往向下傳遞,父母的愛總多過子女,一代一代,做子女的便常常無意識堅信,父母會永遠陪伴著我們,以這樣的錯覺,換來許許多多最後的措手不及,父母老去的事實,則更突顯了生命的冷酷本質,在很久之後的某一天,他們需要開始學著將自己親手栽植出來的羈絆,去放下,去告別。所以我總希望他們都多考慮自己一些,在我們打造著諸如“孝順”“憐憫”“尊重”的維度外,他們能夠做到阿莞口中“與我無關的獨自幸福”。

我們都是絕症患者——看到這句台詞時除了共鳴更是驚詫,以前自己也說過一模一樣的話。悲觀的時候總想,我們每個個體都在走向必定的死亡,並且活得越久,伴隨我們的離別就會越多,無法避免。世界的運轉在永恆的失去里,所以最珍貴的都體現於手中正緊握的東西上。老人們的故事告訴我們,生活必然充斥著辛苦與無奈,但與此同時,它們的背面孕育著一對一的希望。WE ALL HAVE A TIME LIMIT,每一個今天,都是你接下來人生最璀璨的時刻,涓滴種種清善美好意念匯成的小河,指引我們前往那個臆想也不可缺的彼岸。因而,即便依照人類進程循規蹈矩走完每個階段的我們,也要隨時記得好好去珍惜去感受,感受陪伴的豐厚,感受生命的停留,感受自我的價值。

難得遇到好劇的時候,便忍不住想說一句謝謝,謝謝感人至深的作品餵飽了靈魂,讓我在失去以前學會思考,更學會在擁有時就能多加留意。生命像一抹轉瞬即逝的煙火,但愿自己揮別它的時候,能像喜慈奶奶在山頂看到日出一樣安然,不在意還會不會有下輩子,不懊悔,不遺憾,能滿意地說道:一次就足夠了,現在已經足夠了。

我們都會回到最初的那個地方。

且將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5 ) 如何面岁死亡

《我亲爱的朋友们》是韩国tvN有线台于2016年5月13日起播出的10周年特别企划金土剧,由洪忠灿执导,卢熙京编剧 ,高贤廷、高斗心、金惠子、罗文姬、尹汝贞、朴元淑、申久、朱铉等主演。该剧主要讲述“人生还没有结束,我们还活着”黄昏青春的人生礼赞,走向人生尽头的朋友们之间的故事 。
这部关于亲情和友情的剧看得我心中酸软,欲罢不能。剧中每一个主角用命途多舛来形容都不过分,他们的人生大事件不用我来梳理,但是感情线上我总是能看到你和我的影子。
都说爱是向下传递的
人们都认为父母更爱自己的子女
也许这句话出自一个当了父母的人
我们做子女的
唯一的错,并不是不爱你们
而是有以为你们会在我们身边陪我们很久的这种错觉

 6 ) 一万个人,一万种孤独


对韩剧最大的期待就是流畅新颖的剧情之中主打的温情脉脉,总能让人看的鼻头一酸。
从来都是长腿欧巴灰姑娘的故事,这次居然开始讲灰姑娘嫁给王子以后的生活了。

一部剧,无数人的人生,无数种孤独。

阿菀

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同时也是作者,却没有什么出名的作品,过着每天酗酒,和妈妈吵架,和一个有妇之夫纠缠不清,这样的颓废的生活。
她的故事是什么呢?
“阿菀啊,记住哦,找男朋友绝对不可以的两种人,一个是有夫之妇,一个就是像你舅舅那样的残疾人。”
妈妈这样说着。

阿菀没有像平时一样顶嘴,神色有些仓皇。
她又开始酗酒,喝醉,近乎麻木的去找那个男人,那个已经结婚了的男人,但却是因为另一个男人——延河。

自古以来,最美的爱情之所以让人念念不忘,是因为爱而不能,是因为有无数个不能相爱的理由阻碍着,但却还是相爱了。
那个让她念念不忘的延河,那个不能和她结婚的延河,那个失去了腿的延河,那个不能爱她却爱了的延河。

大概也只能有这样的结局了。

喜慈阿姨

“听说她因为疑夫症所以把丈夫关在壁橱里活活饿死啦!”
喜慈阿姨的故事是这样伴随着流言开始的。

用阿菀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极其任性的孩子。
跑去汉江大桥自杀被发现后却执拗的不肯打电话叫儿子,因为心情不好所以让刚刚学会开车的晶雅阿姨在夜晚上路。
在回答为什么会自杀呢?
喜慈阿姨是这样说的:“因为孤独啊!”
丈夫死后,在家里闲的没事儿的喜慈阿姨去了国外的小儿子家,却没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偷跑回国后决心一个人生活,却连简单的换灯泡都做不好。同时被医院查出有老年痴呆的倾向,害怕给子女造成负担的喜慈阿姨决定自杀。

是因为什么活下来的呢?
喜慈阿姨说,是因为汉江的月亮。

这一点阿菀说她现在还不能理解,嚷着要自杀的人怎么会因为看见了汉江美丽的月色和江水就有了活下来的勇气。

晶雅阿姨

晶雅阿姨似乎是最像我们老去的样子,有几个结了婚还离不了自己的子女,和一个抠门到不行的老伴。每天都在不停地忙啊忙啊忙,就连躺在沙发上看个电视都会被老伴大声的呵斥,用心呵护的子女,也只要有一点不如意都会冲自己发火,这样难过的日子,阿姨为什么要忍耐呢?

“当我妈辛苦了一辈子躺进疗养院的那一刻,我就发誓我不要像她一样,石均哥说了要带我环游世界的。“

“那要是石均哥不带你去呢?“

“那我就自己去,我说过了,我就是死也要死在路上,一定。”

这么艰难的人生,辛苦的好像没有尽头的日子,好像就因为有这么一个盼头所以才变得不那么难捱。

这么想着,晶雅阿姨真的很了不起。

兰熙阿姨

阿菀的妈妈,经营了一个生意红火的面店,明明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却看着很有青春活力。
主张和阿菀要像朋友一样相处,强行把阿菀拉进自己的朋友圈里,却总是见面不到一分钟就开始吵架。

这样的人,喜欢去老年人聚集的练舞厅,却从来不接受任何人的邀请。

“她只是享受着被人关注的乐趣。”
一个同学在聚会上这样评论兰熙阿姨。

是啊,一生都没有被人关注过的兰熙阿姨:
一个成绩出色却因为意外事故而残疾的弟弟夺走了父母所有的关注,丈夫同自
己的闺蜜出轨,到死也没看过她一眼,阿菀整天忙着自己的事情要和她保持距离。

这样邋里邋遢的人生。

英媛阿姨

比起自己的妈妈,阿菀更加喜欢的英媛阿姨:
在妈妈埋怨和英媛吵架时为什么不站在自己这边,阿菀是这样说的:
“妈妈你还有我啊,英媛阿姨只有一个人。”

英媛阿姨是一个知名演员,外表光鲜靓丽,但就像兰熙埋怨到的那样,“就是一个傻瓜啊,傻瓜。“

与高人气相匹配的就是每天没有闲暇地高强度工作,连喝口水都会被打断的地步,即便如此,休息吃饭时也不得安宁。

比起来没完没了的合照签名,让兰熙阿姨更觉得烦恼的是:
“我不喜欢那个演员,听说结过四次婚,现在跟一个有钱的老男人在一起。电视上也老是演讨人厌的角色。“这样的闲言碎语。

即使这样,在摄影机存在的地方,英媛阿姨从来都是笑着的。

但在镜头下面呢?英媛阿姨家里没有镜子。

“因为讨厌自己。”
连续的癌症打击,不停地化学治疗,使英媛的头发所剩寥寥无几,身体上也全是手术后的伤疤。

不停地被男人骗:

“听说他回到前妻那里去了。“

“恩,不是因为不爱我才离开我的,是因为他前妻说离了他就活不下去才这样的。”
她这样回答道,明明自己生病的时候连个能看护自己的人都找不到来着。

忠南阿姨

忠南阿姨喜欢和年轻人一起玩,总也不肯承认自己老了,喜欢把钱花在没有意义的穷酸艺术家身上,性格强势从不拜托他人,至今单身未婚。

这些讨人厌的怪癖习惯到底是有怎样的过去呢?
忠南阿姨是家里最小的老幺,上面有十二个兄弟姐妹,年幼时就出去赚钱养家,凭借自己的聪慧在房地产投机中变位富豪,可即使是这样也无法填满家里众多亲戚的欲望,兄弟们老了之后的各种病痛占满了疗养院的一层,到现在也办过不下四十场葬礼。
因为年幼时不停奔走借债而被人看不起冷嘲热讽的经历,忠南阿姨在拿到人生第一笔工资是就暗自发誓自己这一辈子再也不会开口拜托别人。
就因为这骄傲错失了第一任丈夫。

和自己玩儿的年轻朋友也不过是看着自己有钱,每次都是吃完饭过来叫她结账。
即使是这样:
“不要和年轻人玩儿了,和我们一起玩儿吧,恩?”英媛阿姨这样说着。

“不要,我不喜欢老人,总是会比我先死,到那时候会剩下些什么呢?你也是,为了阿菀好也别再跟她玩儿了,你想让阿菀看着我们死吗?”

了解了这样的缘由后,只觉得阿姨是孤单啊!

双粉奶奶

“谁能有我苦呢?”一个同学在同学会上大声抱怨。

“怎么能在我妈妈面前说这种话呢?“
兰熙阿姨这样说道。
“双粉女士,有一个寡妇女儿,小儿子摔断了腿落的终身残疾,从结婚起就被丈夫拳打脚踢恶语相向,直到我爸爸摔伤了腿才放下了手里那根棍子闭了嘴,谁还能比她更苦的呢。“

当事人却坐在一旁毫无反应心无旁骛的玩着手机游戏,所有过去的惊心动魄好像都与她无关。
但真的是过去了么?
那为什么双粉婆婆还要执拗地教爷爷认字,一定要在他临死前写一篇道歉书给她呢?

敏浩

喜慈阿姨的儿子,有一家修车行整天忙碌到不行,妻子怀孕,丈母娘中风躺在床上,所以不能把喜慈阿姨接到自己家里来一直让他深深的自责。
明明嘴上大声地嚷嚷,教训着母亲,其实心疼到不行。
在陪喜慈阿姨看电影的时候喜慈阿姨睡着,他就这么在电影院里等着电影播放了三四场,在问为什么会这样做的时候。
敏浩总觉得妈妈有一天也会像这样睡着消失掉。

在喜慈和晶雅出车祸之后像垃圾一样被人丢弃在路边时,我才明白到,这就是我们预想了无数遍的,老去的样子,它其实不那么美好,甚至过于残酷和邋里邋遢。
但为什么还苟延残喘的活着呢?
我想就是成才叔叔说的那句话,
“明明都老了,心却不会老,要是心也跟着一起老多好,那样就不会觉得寂寞。”

心不会老,所以还有希望,还有期待,就像晶雅阿姨梦想的那样,我也期待着有一天,能和一群好朋友一起环游世界,过着每天互相嫌弃却又相亲相爱的生活。

 短评

世上所有的子女们都没有流泪的资格,因为我们太厚脸皮了。

4分钟前
  • 栗子侠
  • 力荐

繼請回答1988後最愛的韓劇!每集都有哭點,最後幾集簡直虐瞎!但哭完心卻敞亮了。明白人生所有重要卻視而不見的問題不會隨時間消失,只有面對才有更好的可能。把「以後再說」「以後再去」改成「現在就說」「現在就去」,好讓「永遠愛你」成為一輩子的護心符。人生不求特別,但求有愛相伴。

7分钟前
  • 愛永
  • 力荐

赵寅成那个 来 抱 的姿势帅炸了

9分钟前
  • 每天都要取名字
  • 力荐

冲这卡司直接给五星!超喜欢罗文姬和尹汝贞前辈哈哈哈哈

13分钟前
  • 姜彼得
  • 力荐

老中青尤其是“姨母”们个个都是喜欢的演员;姨母们聚在一起真是愉心娱目的天灾人祸;高贤贞比赵寅成大整整十岁,演起情侣来竟像差不多年纪;第二集里撑伞走在小巷的赵寅成太好看了呀。

17分钟前
  • 夜莺在广场歌唱
  • 力荐

去年寒假《请回答1988》度日,唤起想回到青春期的少女心;今年寒假《我亲爱的朋友们》陪伴,幻想自己老去的时候也要这么“厚脸皮”地活着(如果也能有这群老朋友的话)——所谓好剧,就是这样能使人渴望返童或者变老吧。PS:华语圈敢不敢集齐叶德娴、鲍起静、惠英红、金燕玲…们拍一部老童话呢。

22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看着最后一幕,八个老人排排坐在树下,望着海上夕阳夕下的景,心里再一次感动地流泪。人生就要像他们一样,虽然知道离死亡不远,也要活得精彩、激烈,与亲爱的朋友伴侣一起做想做的事, 充实地活到最后一刻。这样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另外,好羡慕好羡慕他们的友情!TVN又一部独特的精彩的立意深刻的剧

26分钟前
  • 有趣无聊Lady
  • 力荐

这个阵容!!!请容我欢呼一下。喜欢的老戏骨们还有总是那么有情怀的卢编。还有赵obba继续帅到没朋友。不过每集都忍不住看哭,父母与子女,真正爱一个人,朋友到老的关系都刻画得太好了。莞终于把一直以来的心病向妈妈诉说的时候仿佛看见我自己。作为自私的子女的我们没资格哭。斯洛文尼亚赞

30分钟前
  • 女宛心兑
  • 力荐

剧是因为赵寅成点开的,半集不到寅成君的脸还没见着就被老戏骨们完全吸引住了,tvn真是个开挂的存在。

31分钟前
  • 鸟倦知还
  • 力荐

老演员之间的火花咻咻咻放着又洒落一地温柔经得住时间考验的颜和演技

32分钟前
  • garlicind
  • 推荐

几集弃的求你们就别评价了,误导人。很好的一部片子,每个演员都很棒,很爱大叔阿姨们。感触深刻,我很想你,妈妈。

33分钟前
  • 纪言
  • 力荐

卢熙京编辑真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写出的作品总是能击中我的灵魂。大爱赵寅成,快出新作吧!

34分钟前
  • 竹本
  • 力荐

从请回答88开始,也算补了些韩剧,大多都是TVN出品的;小清新的风格确实比三大台讨喜啊,经费多不多不说,但剧本肯定是比一般三大台要强的。不喜欢年轻人的线,虽然真实,但有点多余。前半段很精彩,后半截稍微乏力,过于理想化的处理也显得余味不足。

36分钟前
  • 阿蛮
  • 推荐

韩剧还得看tvn~哦呵呵呵~天呢,这种题材的剧竟让我想看下去啊~~我的妈呀,跪求女主前男友赵寅成的戏份可不可以每集都上线啊~这卡司!每一个演技都超神,好害怕明年百想提名的全是这群老年人啊,哈哈哈

37分钟前
  • 玥瘟疫之源
  • 力荐

当我在害怕衰老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在恐惧死亡。

41分钟前
  • 勿自扰
  • 力荐

国产剧到底要怎么才能追上韩剧的水准。无论是讲二三十年前的回忆类青春剧,还是讲老年人生活的剧,亦或是入木三分的职场剧,揭露社会黑暗的刑侦剧,韩剧近些年都有拿的出手的,取材于现实主题又深刻的超好评之作。预计这部剧绝对会成为一部经典。tvN今年是全方面发展啊,出的剧题材都很新

44分钟前
  • 冉微念
  • 力荐

这编剧是有多喜欢赵寅成啊

49分钟前
  • 沙漠厨房
  • 力荐

像吃了一百颗糖那样心酸,又像喝了一百碗苦药那样回甘。最重要的是,像喝了一万杯咖啡一样上瘾啊。

52分钟前
  • 巴别塔
  • 力荐

优秀出了新高度。拍给年轻人看的老年人的故事。表扬赵寅成甚至李光洙,吸引观众欣赏到这么牛逼的剧集。原来老年人的世界是这样的,每位“姨母”都金光闪闪,把角色诠释得感人泪下。而高贤廷不输任何前辈,飙戏火花四溅,只要她鼻子红,我就跟着掉泪,就到这个程度。

54分钟前
  • 飘摇的芋头
  • 力荐

第二集最后奶奶召开双臂微笑着迎接疾驰而来的卡车的样子,眼泪瞬间止不住,难道人生的末期就真的只能这样无能为力吗?

59分钟前
  • 海芋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