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综艺大陆2012

主演:李立宏

导演:陈晓卿

播放地址

 剧照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2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3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4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5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6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3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4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5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6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7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8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9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1 08:06

详细剧情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央电视台重点项目,共七集。主题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中国各地美食生态。

 长篇影评

 1 ) 深夜写吃报复社会

离家之后,就很少吃到化油。

化油就是猪油,也有地方叫荤油。我喜欢化油这个叫法,因为从字面上就能领略到那白玉般的膏脂在炒锅里、清汤里、盛着素面的碗里慢慢融化的美妙。

最好的化油用猪腹部的板油炼成。那是一层白白厚厚的脂肪,要是亲眼见过,肯定会感受到它那副肥白外表带给人的富足感。把板油切块放在锅里,稍加一点水,慢慢熬煮。随着水分蒸发,猪油从切块的板油中熬了出来,板油剩下的部分又被析出的猪油炸得金黄。最后把猪油倒入容器,加一点盐等其凝固成雪白的膏状,这就是化油了。锅里剩下的叫油渣,趁热撒上盐、辣椒面、花椒面,奇香无比。更罪恶的吃法是加白糖拌着吃,好吃如我,对这种吃法也心怀敬畏,虽然口感绝妙,但每吃一口都觉得那已经化掉的板油正在自己的腹部重新集结。油渣还能做馅、炒菜,不会被白白丢弃。

等熬出的油凝固了,便得收进冰箱。化油很容易变质,四川话叫哈喇了。要想化油不哈,原材料和贮存都得注意。在我印象中,几乎每个四川人家里,都有一个带盖的搪瓷钵来盛化油,就好像每个四川人家里有一个泡菜陶罐一样。这个搪瓷钵放在冰箱里,就像在厨房里放了一颗定心丸,有了它,所有的菜就都活色生香了起来。

荤菜可以用素油炒,但素菜则离不了化油,至少也得和素油配合着来。在我心目中,化油入菜的巅峰是炒鸡蛋。无论是作为一道菜的番茄炒鸡蛋还是作为主食的蛋炒饭,要没有了化油,口感和味道都要大打折扣。用锅铲从搪瓷钵里挖一小坨猪油,看着它在炒锅里慢慢融化,然后把蛋液倒入锅中翻炒,再加番茄或者隔夜的米饭,最后放盐出锅。看到这一碗闪闪的油光被端上桌,是人生最幸福的记忆之一。

做素菜汤的时候,三碗水烧开,不加浓汤宝,放两片姜,放一小坨化油,然后把碧绿的菜叶放进去,一两分钟后加盐关火,上桌后尝尝,丝毫不寡淡,菜叶上挂着一层薄薄的油珠,无比顺滑地就进了肚。有时候简单煮一碗素面充饥,只有面条和菜叶,但在碗底依次放入酱油、保宁醋、红油海椒、味精和盐,以及化油,等煮好的面条和菜叶被捞到碗里再拌匀后,配上泡菜,不比满桌的酒菜逊色太多。我外婆如此信奉化油的魅力,甚至会在抄手的碗里放化油,丝毫不觉得会和抄手肥瘦相间的肉馅冲突。曾经有个农村的亲戚开了家小吃店,做最最普通的小吃,极少时候有人点了砂锅,往往没有高汤来煮,于是就在清水里放化油,然后再煮白菜豆腐粉丝什么的,也能蒙混过关。至于汤圆、豆沙馅的包子等等甜食,要没有化油加在馅里,想想就觉得惨淡。

除了专门用板油炼化油,另一种方式在从肥肉里熬。比如回锅肉,煮过的五花肉切片后要先在锅里煸炒至翻卷,这时候析出的油放置凝固后也是化油,虽然比最好的化油稍有欠缺,但炒菜做汤也没太大区别。只是现在的猪肉已经很少能直接炒出油了,老妈在家做回锅肉的时候总得加一点素油和肉一起煸炒,更别说能另外得出一碗化油了。哪知到了塔什干,却能用这个方法攒出一点化油。去年冬天第一次做红烧肉,在煸炒的时候竟然得了一小碗化油,惊喜之情不亚于中了彩票,以至于还在视频中向老妈展示这一碗白玉一般的宝贝。那之后的一个星期里,每当早上在阳台上看到院子里的汽车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总是有种难过又开心的情绪。难过之处在于得费力清掉积雪,开心则是因为可以毫无愧疚地用化油炒一碗重油重盐的蛋炒饭,配上涪陵榨菜和老干妈爽爽地吃上一顿早饭,然后精神百倍地去铲雪!

现在回家,其实也很少吃化油了。老爸老妈出于健康的考量,连素油都吃得少,冰箱里的化油往往剩下大半的时候就哈了。我和老姐也是长期叫嚷减肥,恨不得肉都戒了。但总有那么一两个深夜或者清晨,我们会偷偷摸到厨房里,打撒两个土鸡蛋,怀着罪恶感舀一坨化油到炒锅里,给自己清淡的肠胃做上一碗化油蛋炒饭,配上红油泡菜,快乐又伤感地甩开腮帮子。

 2 ) 吃呗

感谢纪录片的创作者们,记录了世上这么多嗲东西。
在线地址 http://jishi.cntv.cn/sjsdzg/videopage/index.shtml
或者更推荐去B站欢乐地边刷弹幕边看。
被咔嚓的第八集 《播出前的日子》
请戳--> http://blog.sina.com.cn/u/2290929845

第一集 自然的馈赠
看了第一集觉得哈嗲,不论是从内容还是配乐剪辑都很对胃口。除了对着屏幕上各种美食流口水外,通过每一段小故事让人对食物有更多的敬畏和感激。敬畏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好,也应感激采取食材的人们所付出的辛劳和努力。获取、制作食材的手艺与食材本身,是延续下去还是被迫丢弃,有时取决于我们的态度和做法。所以说,浪费粮食真的是件很差劲的事情啊! 看完那段挖藕的艰辛,我太惭愧了!还有没有腌笃鲜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马克一下各种食材和菜谱。

云南香格里拉县吉迪村 松茸
碳烤松茸、酥油煎松茸
浙江遂昌县 冬笋/春笋
油焖冬笋、腌笃鲜、冬笋炒塔库菜
广西柳州市 大头甜笋
黄豆酸笋小黄鱼、螺丝粉
云南大理市诺邓山区 诺邓井盐
血肠、火腿(生吃、莴笋炒火腿、火腿炒饭)
湖北嘉鱼县珍湖 莲藕
炸藕夹、莲藕炖排骨
吉林查干湖 胖头鱼、生鱼、银鱼、武昌鱼(冰河捕捞)
鱼头泡饼、垮炖杂鱼
广西京族三岛 浅海鱼虾(高跷捕鱼)
海南三亚 狼鱼、马鲛鱼、池子鱼、炮弹鱼(远洋捕捞)
酸菜鱼汤、香煎马鲛鱼、红烧池鱼
南海西沙群岛 红螺

第二集 主食的故事
觉得没有第一集那么惊艳了,虽然食物和劳动人民的笑容仍旧哈美啊!各个故事更加侧重了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和情谊,提到许多和节日民俗有关的主食,所以经常是大家聚在一起吃吃吃。觉得机器生产的食物没有手工的好,很大一个因素是觉得没有人情味吧。和亲朋至爱一同享受倾注了情感和汗水而制作出来的美食,这些记忆赋予了食物本身更多的意义,所以可以延续几百年至今。里面那些做主食的大师傅小师傅大妈大爷们都是武林高手。大概是篇幅限制,但既然有了饺子,那馄饨呢!春卷呢!生煎呢!小笼呢!锅贴呢!烧卖呢!肠粉呢!青团呢!八宝饭呢!其实严格说来,包子也没讲到呢!不要歧视有馅的。还有喂喂那个混在年糕里的,是宁波汤团吗。还有没有提到米线、粥和泡饭一刚。主食可以出番外篇吗!

五谷 稻黍稷麦菽
山西蘘汾县丁村 花馍、长寿面(寿辰)
陕西绥德县 黄馍馍
新疆库车县 馕(古尔邦节)
中原地区 馒头
贵州黎平县 米粉(满月酒) 汤粉
广东广州沙河 河粉 干炒牛河
陕西西安 馍、泡馍 肉夹馍、牛/羊肉泡馍
甘肃兰州 牛肉面
广东 竹升面、云吞捞面
陕西岐山 臊子面
浙江嘉兴 粽子(端午节)
浙江宁波 年糕(春节) 汤年糕、梭子蟹炒年糕、艾草年糕
北京 饺子(春节)

另外那首欢乐的陕西美食歌。以下。
 陕西美食 by 黑撒乐队
油泼面夹一口,香得发抖,菠菜面营养多,绝对很牛。
裤带面粗得很,挑战喉咙,biangbiang面拌上肉,真是筋斗。
浆水面连汤带水,记得擦嘴,岐山面臊子多,历史悠久。
蒜蘸面有点辣,小心舌头,炸酱面黏一点,吃不了咱兜着走。
荞面饸饹,包谷糁,洋芋擦擦。现在这时代提倡粮食要吃杂。
韭菜盒子,八宝辣子,锅盔牙子,你吃完一定狂流哈喇子。
槐花麦饭,柿子饼,桂花稠酒,春夏秋冬咱老陕都有个好胃口。
炸油馍,甜劲镜糕,还有粉蒸肉,东南西北来的客人都舍不得走。
走,伙计们一起吃三秦美食,共同推广咱的陕西小吃,走,姑娘们一起吃三秦美食,共同发扬咱的陕西小吃。

第三集 转化的灵感
B站上有人说这集是萌菌物语,所以地理上占优势的南方终于逆袭了。古代劳动人民这些转化的妙招一些是出于生活环境的需要,另一些则是对口味口感的追求。片中的各种制作工序,让人得以一窥转化中的微小世界。希望这些手艺不要在时间的转化中都丢失了,让那些味道只能停留在记忆里,或者沦为谑外地游客的民俗旅游项目。弹幕里有人说:我知道古代武术从何来而了,拉面的耍太极,打年糕的会暴击,搅酱缸的又有梅花桩的轻功水上飘。所以那些嗲么事的造物者们其实个个都是身负绝技的隐士/饮食高手!还有说好的腐乳呢!

云南建水县 烧豆腐
云南石屏县 豆腐(用井水点制)
安徽寿县 豆腐(用石膏点制)淮南王刘安炼丹不成的意外发明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 奶豆腐
云南大理 乳扇
浙江天台山 斋菜豆腐
安徽休宁县 毛豆腐、豆腐皮、糯米酒
浙江绍兴 黄酒、酱菜
浙江安昌 酱油、腊肠
黑龙江依兰县 大酱、酸菜

第四集 时间的味道
这集是金句总汇篇吗。苗族阿妈人生指南“这个天是越走越亮的。”,南货店爷叔自带吐槽“我们都是油水很足的。”,结尾台词“才下舌尖,又上心头。”采访里蹦跶出各地方言好欢乐啊,但是字幕君也太糊弄了吧,尤其是粤语。很欣赏阿添的一番说话“花多点心思,去认识一下你自己做的事。花多点心思,你会获得更大的成就感。” 穿戴整齐漂亮银饰做腌鱼的姑娘花心思,兜马路兜伐兜伐去菜场的汪姐也花心思,守着百年老铺不紧不慢做虾膏虾酱的阿婆同样花心思,所以他们的食物里、笑容里满载着成就感。那些卖毒牛奶假鸡蛋烂水果的人不愿意花心思,因为他们的成就感都荡漾在钱堆里了。

腌腊 风干 糟醉 烟熏
黑龙江绥化市 泡菜、打糕
辣白菜豆腐汤、泡菜炒肉
香港 腊肠、腊鸭
腊肉炒芥菜、煲仔饭、荔芋腊鸭煲
湖南靖州县 腊肉、腌鱼(禾花鱼)
腊肉炒萝卜条、熏烤腊肉、油煎腌鱼
安徽黟县 鳜鱼、腌肉
臭鳜鱼、腊八豆腐、刀板香
浙江金华 火腿(上方、中方、火瞳、火爪、滴油)
蜜汁火方、海参蒸火腿、腌笃鲜
上海 南货(杭州酱鸭、咸肉、温州黄玉鲞、宁波笋干、绍兴梅干菜)、糟货
梅干菜烧肉、酱汁肉、红焖虾、煎鲳鱼、油焖春笋、面拖蟹
醉蟹、醉虾、醉鸡、糟鸡翅、糟猪蹄、糟毛豆!
福建霞浦县 紫菜
台湾云林县 乌鱼子
香烤乌鱼子
香港大澳 咸鱼、虾膏、虾酱、咸虾

第五集 厨房的秘密
前几集已经觉得分类有些莫名,这集明显思路混乱了,末了还鸭子爸爸附身说:厨房的终极秘密就是没有秘密。当阿拉都是戆大儿子吗!咸鸭蛋过泡饭这么嗲的腌货,为啥混在一堆华丽丽的创新菜里面,而且创新菜也展开得半勿郎当。器具提到黑陶(云南出镜率奇高),不顺手带一下沙煲、瓦罐、蒸笼嘛。还有中国发明这么多动词的烹饪方法哪里去了。既然吐槽西方刀具多,那扬州师傅除了绝技切豆腐丝,也多露两手嘛。最后一段香港桃姐乱入是哪能回事体啊,就是为了引出这一切都是爱の终极料理秘籍吗。唯一没有令人失望的只有BGM君了,时而调皮,时而大气,深得我心。

云南香格里拉尼西乡 琵琶肉
云南昆明 汽锅鸡
广东顺德 粉葛蒸肉、均安蒸猪、菠萝排骨
江苏扬州 灌汤包、大烫干丝、酒酿火方、紫炝虎尾、素汤、清炖狮子头、雪花鲥鱼、仿豹胎、鉴真素鸭
湖南长沙 油炸臭豆腐、金鱼戏莲、金丝虾球
山东 葱烧海参
浙江杭州 咸鸭蛋、创新菜-新式大闸蟹、云雾鸳鸯龙井虾仁、西湖醋鱼
香港 煎蛋角

梁以瑚主编的书《老爹妈思厨》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967739/

第六集 五味的调和
这集先把五味分段介绍,对于鲜基本在谈海味和清淡的烹调方法,最后却得出鲜是五味进化后的终极boss的结论。五味顾全了,不过调和的解读零零星星地散落在菜式里,比如陈皮鸭的甘苦,鱼香的味型。中菜很少有单一味道的菜,大多是糖盐酱醋八角桂皮各种调味料和食物混合在一起的旨味。味道可以任意组合,比如糖醋、酸辣、甜辣,这种调和出的美味各有各好。正是这种调和可以创造出比原有食材更丰富的口感,而不是片中把鲜仅理解为通过调味来引出食材本身所具有的味道。嘛,我是这么觉得额。话说这集简直是广东人包场啊,但为撒体粤语的字幕君总是状况外啦。大蜀国其实前几集一直在变脸,这集终于露本尊了。作为上海人,我觉得除了江浙一小撮,全国各地都嗜辣,足够单拍一集额。

甜 糖画
广东汕头 甘蔗
糖葱薄饼、熏鸭、汤圆
江苏无锡
梁溪脆鳝、加蟹开口小笼包、手推馄饨、酱排骨
苦 酿苦瓜
广东江门 陈皮
陈皮晏(陈皮鸭汤、陈皮排骨、陈皮煮鱼干等)
澳门路环 陈皮鸭
咸 盐
广东惠东县 盐焗鸡
广东龙门县 菜干
酸 醋
镇江香醋
蟹黄小笼包、肴肉、镇江醋排
山西老陈醋、姜汁蟹醋、玫瑰浙醋、龙门白醋、北京米醋、恒顺香醋
中国四大醋: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福建永春老醋、保宁醋(弹幕都是科普帝)
辣(辛)辣椒、姜、花椒
四川乐山 泡椒、豆瓣、花椒
鱼香肉丝、麻婆豆腐、藤椒鱼
重庆 花椒
鸳鸯火锅
鲜 味精<---是邪道
广东汕头 野生紫菜
紫菜蛋花汤、鱼丸紫菜煲
广东广州
清蒸鱼、白切鸡、白灼虾

第七集 我们的田野
最后一集其实跟第一集有许多相似的内容,都是如何获取及如何烹饪食材。唯一让我觉得不解是花了那么多笔墨介绍在自家楼顶搭菜棚子过自给自足生活的北京大爷,这是为了凸显城市人也能过上和谐美妙的生活么,但这明明是我的菜园,哪里是我们的田野啊。湖州爷叔种芋头辛苦是辛苦,但是划着小船哼两句方言小调,静下来沓两笔做幅画,绝对是悠然见南山的境界。他们的艰辛我们无法感同身受,但是这种乐趣,城市里的人也是没福气享受的。另外讲大闸蟹,起名小太大概因为籍贯是太湖,个么远方亲眷英国小泰表示没有人来吃它日子过得太惬意了。

贵州从江县 糯稻(梯田)、鲤鱼、鸭子
乌饭、烤鱼、酸汤鱼、炜酒(新米节-长街宴)
辽宁大连獐子岛
海参、鲍鱼、海胆、扇贝
浙江湖州 河蟹
清蒸大闸蟹、赛螃蟹、靖江蟹黄汤包
江苏兴化 芋头-龙香芋(垛田)
蟹黄汪豆腐、芋头红烧肉
西藏白朗县 青稞
糌粑、青稞粉、青稞酒、酥油茶(望果节)
北京
西红柿、倭瓜花、大角瓜

吃是中国人的基本属性,所以这片子还没开播就挺期待的,一开头也的确眼前一亮,但是越往后越觉得质量参次不齐。内容素材上来说,由于拍摄时间仅一年不可能面面俱到,而讲美食每个人心中都各自有本谱,总会有人觉得“xxx这么嗲的东西居然不讲!”没有提到的省份地区有天津、宁夏、青海、江西(JohnnyZhu童鞋总结)但在编排剪辑上,每一集的叙事脉络以及集与集之间的联系有时缺乏逻辑。另外旁白君喜欢升华中心思想的总结个人觉得挺减分的,很多时候镜头的记录和人民鲜活的语言已经说明了一切。不过发挥稳定的BGM和各种星人的露脸又默默把分数提高了一些。
跟吃一样,看片也是件很个人的事情,所以会有留学时差党看着看着想起远方姆妈烧的油亮亮的腌笃鲜于是内牛满面颤抖着打五星,也会有人觉得拍得那么高端洋气徒有漂亮画面有毛用打两星都太抬举你了,我觉得都很正常嘛。但是那些个“你竟然敢不给五星一定心态有问题不顶不是中国人!”和“打那么高分一看就是没看过什么纪录片的无脑跟风党!”,我只想说呵呵,并赠送你沪语五字箴言不谢。
据说会有第二季,期待创作人员给大家展现更多世间美好的嗲人嗲物,不晓得蔡澜和沈宏非还会继续做顾问伐。还有希望下次字幕君能把各地的方言翻翻准确啊。

 3 ) 食客Notes

按照出场顺序,随便写写这几年吃货吃过的货。

Ep01 自然的馈赠

1、 松茸
       云南的旅程已经是非常久远的回忆,只依稀记得下飞机后饥肠辘辘的自己被一大锅菌汤火锅感动到不行。松茸近年来刚刚开始流行,印象中是在非典后人们对提高免疫能力的重视开始的。吃的最多的是北京某家著名连锁云南菜,烤松茸的品相几乎和《舌尖》中一模一样。从我的经验来看,这种吃法似乎源自日本,主流的做法是橄榄油烤出香气的松茸沾酱油芥末调成的酱汁食用,鲜美到想流泪。另外吃过一家,虽同为烤制,却用大量孜然和炭火,替松茸哭了,烤出来和羊肉一个味,糟蹋了贵十几倍的食材。

2、 笋
       北方人对笋最钟爱的做法大概不外乎炒肉片,其实在南方按照笋的品质和成熟程度,做法五花八门。江浙菜中笋最华丽的出场大概就是与肉汤的出色搭配,不仅仅是腌笃鲜,但凡有高汤,加几片笋就能体现出高端手法的调味。(甚至粤菜也有这个做法?)
       除了《舌尖》中特别提到的柳州酸笋(倒没吃过特别正宗的,北京的小馆子吃起来都差不多,酸爽!),我在江西省内吃过几种不同做法的笋。土菜里笋除了搭配肉片,加泡椒、梅干菜、水芹菜,口感特别丰富。素炒大抵是体验自然馈赠最直接的做法,如果能赶上当季春笋,千万要尝尝不加酱油和肉片的素炒,小清新的最爱。最近一次吃笋,被烟笋炒肉迷人的做法蛊惑了,这尼玛每顿饭要多吃一碗饭体重实在闹不住啊!!!

3、 火腿
       对火腿的研究不多,每年吃的最多的大概是云腿月饼。说实话对这种极端油腻又咸到无法下口的食材一直敬而远之,我脑子里被灌输了风干、烟熏等等不科学的做法不能吃。一般馆子里火腿都被作为提鲜的辅材,很少被我夹出来吃掉。。(对食材好不尊重我检讨。。。)《舌尖》里炒青笋和做饭团的做法倒实在让人食欲大增,看上去蛮值得尝试。

4、 莲藕
       我从小对莲藕的印象和片子中的完全不同。从有记忆以来,莲藕就是我家夏天必备的蔬菜,凉拌藕是我全家的最爱。这菜说起来简单,无非是酱油、醋、姜、蒜、盐调制,但挑选藕其实是技术活。藕要选的脆而滑口。不过好遗憾,这个技能我至今还没完全继承下来。。
另外对莲藕印象深刻的做法是桂花糖藕和藕汤。小南国的桂花糖藕是印象中最惊艳的,最近几年吃得多也不觉得怎么样了。上次在湖北吃过片子中提到的藕汤,凉性的莲藕可温和肉汤,藕里的淀粉也能给汤汁带来粘稠的口感。
       另外,片子里做汤的藕其实看上去很像大只一点的藕带。我只在湖南吃过脆生生的泡椒藕带小菜,这个tb上有卖的,感觉可以用来爆炒调味。





Ep02 主食的故事

     关于米和面的故事就过了吧。也许怪我对北方主食的热爱有些咄咄逼人,总体上感觉介片子对北方的面食的认识有点泛,南方的主食又过于注重猎奇。宁波的年糕确实没咋吃过,只对梭子蟹和年糕的搭配有点小印象。对于北方主食爱好者而言,主食存在最大的意义并不在花俏,而是一顿饭最重要的基调,就像井冈山的红米饭,山东的馒头,北京的炸酱面,桂林的米粉,正因为主食对饮食决定性的意义,老祖宗定下立春吃春饼的规矩,老人一包饺子就怀念过年时热闹的团圆饭,子女一想起妈妈做的扁豆焖面和炸酱面就后悔童年耍脾气。一顿饭如果没有主食,菜就不香,哪怕吃到肚歪也不踏实。


       

Ep03 转化的灵感

1、 豆腐
       豆腐在南北方都是很神奇的吃食。小时候吃豆腐只知道区分火锅里的冻豆腐和普通豆腐,直到学校组织拓展训练吃到自己亲手卤出来的豆腐才可怜兮兮地第一次被豆制品独有的“豆腥气”感动。
       大体上我认为豆腐的做法有两类,一类主要取其自身的清香,和青菜搭配,追求清淡,典型就是各类蔬菜豆腐煲;另一类菜肴则强调豆腐易入味的特点和独特的口感。北方人好用豆腐炖鱼中和鱼腥气,南方口味则有加麻加辣加各种精彩调料的做法。最近在江西吃到客家酿豆腐,豆腐中用韭菜肉馅填好酿制一段时间,吃的时候要把豆腐炸成金黄再以辣椒笋干等等辅料搭配炖之。这道菜的惊艳程度不亚于当年吃到在饺子馅中吃出炸豆腐碎。
       
2、 奶制品

       作为北京人,我小时候却一直不了解皇城根脚下的传统奶制品(三元梅园和文宇都不知道从哪里忽然冒出来的好嘛!)。重度奶制品依赖星人小时候第一次见到国产奶制品源自家里人从内蒙出差带回来的一兜包子状物。这白色不明物体坚硬如铁,被当年放学回家饥不择食的我当成放凉风干的剩包子一大口咬下去,结果差点咯掉大半排牙。这奇怪的东西味道又咸又涩,但后味却带着奇异的奶香,回味无穷。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牧民鼎鼎有名的干粮奶疙瘩。
       奶疙瘩经风干可在干燥的环境中持久保存,且可以提供大部分身体所需的营养。据说牧人在游牧期间只要带上一小包奶疙瘩和馕,就能在草木深处坚持很久。
       牧民做的奶豆腐比cheese更鲜甜,有淡淡的发酵回味。在牧区,早饭通常就是片中提到的用牛奶、砖茶、黄油、炒米制成的奶茶,有些地方奶茶里还加了羊肉提鲜。一碗飘着奶豆腐碎片和炒米的热腾腾奶茶,是我在草原最美好回忆之一。
       云南的乳扇由羊奶制成,有比较尖锐的膻气。第一次品尝乳扇是在大理古城,我被这种炸发至金黄,沾满白糖的新奇食物吸引,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在北京的云南菜馆,乳扇更加柔软,和培根肉下锅煎熟,佐以胡椒盐;也有素煎的做法,追求更加香甜的口感,裹着玫瑰豆沙软馅,是不可多得的一道甜品。

3、 毛豆腐

       片中着重笔墨的毛豆腐在街边小摊并不起眼,我只是出于对臭豆腐和辣椒酱的热爱才买了一串解馋。也许是我没找到地道的风味小店,炸好的毛豆腐和片子里毛茸茸的可爱形态不太一样,黑乎乎甚为粗矿。厚重的辣椒酱几乎掩盖了我想象中豆腐发酵后理应带有的特殊味道,总之木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话说回来,如果我当时真知道毛豆腐的毛特指菌丝,大概尝都不会尝一下吧。。

4、 酱和酱油

       酱油是我对中国食品安全最感抱歉的食材。作为地道北方人,酱油是家中最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之一,每年冬天家中老人都酷爱酱各类肉制品,酱油消耗量可想而知。但目前的情况,酱油的食品不安全因素尤为突出。很多朋友为生活品质,牺牲酱油口味,不仅开始只用进口日本酱油,甚至为追求低盐少食酱油。日料中手工作坊对酱油质量和口味的苛刻要求众所周知,相较而言,酱油作为国民口味的基础,其产品质量却难以控制,实在让人痛心疾首。

       
       

 4 ) 以美食的名义,远离精英

刚来到爱丁堡的时候我还是个纯饭桶,完全处在食物生产线的输出方。动手做菜在当时看来是不可想象的,虽然我不是那么崇儒,但在行动上完全实践了“君子远疱厨”。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大半年以后,我已经可以在北京时间的晚上发食物照片挑逗国内朋友们的减肥意志力了。据说这种无耻的行为叫做深夜发吃。

 

《舌尖上的中国》被誉为是中国深夜发吃节目的开山之作。跟新中国很多事物一样,这片可谓是起步晚起点高,朴一出手立马把《深夜食堂》这样的海外发吃片给比了下去。正当都市小清新们为东京酱油炒拉面感慨不已的时候,蓦然发现天朝才是神一般的存在,小日本那些玩意简直就是渣渣,这片真给咱中国发吃党长脸。

 

《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美?简单来说就是接地气。工业化让人也变的越来越工业,离生存的本质越来越远。为什么那些廉价工业化高热量垃圾食品可以卖那么贵?因为它的顾客并不把它当作真正的食物,而只是一种商品,一个商品只需要具有和它的价格相当的包装,就一定会有人买。《舌尖上的中国》与以往美食节目的不同,在与它不是一个关于商品的故事,而是一个真正关于食物的故事。它的镜头没有对准各大所谓美食城市的商业街,而是对准了我们经常忽视的人和物。包括黑龙江上的老鱼把头,香格里拉菜松茸的单珍卓玛,浙江菜东笋的包师傅,这些勤劳的人运用经验和智慧,提供了我们所吃的一切,也决定了我们要吃什么,怎么吃。包括做山西花馍的大婶们,宁波做米糕的顾阿公顾阿婆,兰州拉面的马师傅,他们的技巧决定了各地的风味甚至习俗。也包括你早已忘却的家乡菜,妈妈做的闷面,春节的团圆饭,无论承认与否认,它们都绝定了你一生的口味喜好。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关于食物的记忆,其实也是我们整个文明的记忆,甚至是我们自我认知的根源。古人通过“茹毛饮血”区分自己和蛮族,后来“南稻北麦”的分野,仔细一想竟然都是关于食物的。

 

《舌尖上的中国》英文名叫《a bite of china》, 字面义是"吃一口中国",倒是比本身标题还贴切。如今中国是很难找到的,随着国力逐步牛逼,各路外国友人纷纷不远万里来感受天朝威仪了,可惜绝大多数最后以投诉航空公司告终,他们表示说花了机票钱但没被送到中国。国家大剧院和央视大裤衩是中国么,我敢说它们哪个国都不是,只能算是西方设计师感冒没吃药的产品,遍布各地的洋快餐是中国么,甚至故宫这样的真货,都因为门口竖着的星巴克被怀疑是假货了,上海天津这样的所谓知名旅游目的地,只因为是中国西化的前哨站而已,知名景点竟然都是些蹩脚的小洋楼而已。牛叉的是,《舌尖上的中国》把中国给找到了,原来它不在大裤衩里,而在街边的小摊,楼宇的饭馆,和每家的餐桌上,在这你才能找到中国,吃一口中国。

 

不管一个多么无可救药整天想认外国干爹的人,当一勺外婆腌的咸菜入口的时候,立马能回想起来自己到底是哪国人。我们的食物定义了中国,也定义了中国人,定义了中国文化。这些我们所忽视的人们,才是中国文化的精英,他们的智慧与经验产生了中国真正独一无二的创造。相比各行各业里还在玩洋人玩剩的东西的我们,他们从事的才是真正崇高伟大的工作,他们首先供养了中国,并且支撑了中国。

 

我在加入深夜发吃党以后学到了什么?这个问题我想了许久,发现最好的回答就是:活的更明白了。为什么呢?要做饭自然就要买食材,就要辨别食材,就要懂油盐酱醋茶的用度,知道入口的五味口感是怎么回事。人活着就要吃饭,把吃饭这事整的更明白,可谓是活的更明白了。这有许多好处,活的不明白的人就往往容易被表象和虚假所迷惑。我们有些同胞拿着国外几块钱一大盒的哈根达斯当奢侈品,沉醉于日本饭团子(学名寿司,起源与日本古代长途干粮)的简单与纯粹,着迷于波尔多红酒的古典高雅,倾心于西式快餐店的工业气息,并拿出够外婆腌一年酸菜的钱买以上种种,充分说明现在没活明白的人何其之多。

 

一屋不扫而已扫天下,我认为这个话不是让大家都去自己打扫屋子,而是说人都应该接地气,比方说连嘴里吃的什么都弄不清的人,有什么国家大事好谈?我也曾想过做精英,但后来觉得,一个连米饭都做糊的人,实在没理由在能做出好吃的馒头并以之为生的人面前自诩精英。看在美食的份上,不管是走了多少路,读了多少洋墨水或中墨水的人,都必须以谦卑和尊敬的态度面对这背后的土地和伟大的人民。

 5 ) 有央视特色的诚意

仿佛一夜之间,一部叫《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轰动了。

本来,近几年的经验使我对中国的影视行业中陡然而火的玩意儿都保持一种谨慎的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可鉴于这次的导演是央视著名纪录片导演、吃货、有色人种、网络名人陈晓卿老师,倒使我实在闹不清楚这部片子的红火究竟包含有多少诚意,又有多少营销的成分在内,于是毅然决定,还是先看一看再说。

平心而论,片子拍得并不沉闷,甚至用“引人入胜”的考语来形容也不算谬赞,但几集看过,隐约总觉得什么地方差着点儿意思。于是扭头问一同观看的妻,有什么想法。她倒是毫不犹豫的说了句:主题很散。。。。。。是嘛,主题很散。一共七集,虽然每一集都有各自的主题,但有很多内容总觉得似乎是强扭到一起,关系并非那么紧密和理所当然,而有些内容又是重叠的,重复的,有些东西明明就是累赘,看着冗长又多余,这些东西,给熟悉中国的我们看起来,似乎理解起来毫不费力,因为讲述的都是自己身边发生的故事,有很多时候,还会因为各种乡愁引爆泪腺,但给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看,恐怕就未必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常年在国外,我们也都喜欢看各种纪录片节目,所以看到类似的节目,总是免不了会设想一下,假如同样的题目,discovery会怎么拍,BBC会怎么拍。。。。。。对比之下,其间确实还是有高下的分别,不论是地理类,人文类还是历史类节目,哪怕分支剧情再复杂,并行线索再繁琐,BBC的纪录片总是会给人一个很清晰的线索,相较之下,《舌尖》就好比我们小学时候应付差事的作文,各种含混不清,各种眉毛胡子一把,各种泥沙俱下,各种一锅乱炖,但是不要紧,最后总会喊出一个时代的最强音用来总结了账,统一主题。

几集看下来,还让我发现,抛开那些令人感动的选题优点之外,这部片子的的确确是央视嫡传,有着最纯正的新中国纪录片科班印记,又带着明显的旧中国血统渊源。确切的说,就是高高在上,假装亲民;宏大叙事,空洞造作;装神弄鬼,语焉不详。片子仿佛是切入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但其实却又是游离的,其游离的神色,恰与鲁迅在《风波》一开始调侃的“船上文豪”感慨农家之乐时的姿态相似仿佛;而解说词中,类似“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这类莫名其妙的屁话更是俯拾皆是;至于装神弄鬼,你只需要看一看这部片子里,“神奇”“神秘”这类用词究竟出现过多少次,心里也就会有数了。在第三集“转化的灵感”中,按说发酵过程的生化原理本该是这部纪录片的一个重头戏,但在这部分当中,科学的理性成分被“中国人最早利用发酵菌”“发酵菌欢乐的歌声”“中国人能从黄酒中品出刚柔两重境界”这类煽情、似是而非、感性弥漫、民#^&^&*%*粹主#$%#^&&*%义的解说词彻底湮灭了,从而使一部本可以很精彩很理性很纯粹的纪录片,变成了一部夹带大量民!#$!%&$*%^&族强心剂和兴奋剂成分的宣传片。尤其令我难以承受的,是几乎每一部片子中出现的那些刻苦劳动的普通人,应导演的要求,手捧自己作品流露的一张张笑脸,那些笑脸是满含诚意的,是发自内心的,但在片子中流露出的题外之意却让我不忍卒读。。。。。。

在看片过程中,另有一个令我很不解的事是,很多周围的人,看过之后的反应是很饿,似乎只有我感触的是中国@%¥@#%@民生的多艰。在片中,除了第二集末尾出现的央视员工一家,似乎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那么容易,离乡背井,承受着极繁重枯燥的劳动,45岁仍要重装潜水,对他们而言,最大的幸福就是忙碌一年之后的全家团聚,而收入对比与他们所做的付出,是那么微不足道。对比BBC所做的一些人文类节目中,那些保留传统技艺的西方古老手工业者的生活状态,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只能说是在生存的边缘挣扎,由他们手里生发出来的财富,绝大部分被流通环节攫取,极端的情况下,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甚至无缘享用从自己手中流出后,被抬到了天价的那些美食。而他们对着电视所说的套话,竟是对这种状况感到很“自豪”,我不相信!以我的理解,每一个正常的人,面对这种状况很难感到自豪,但他们的那些话说出来,听上去却是那么的诚恳,我想,正如这部片子的整个基调一样,这真是一种有央视特色的诚意。。。

 6 ) 看的不仅是美食,更是其后的文化~

看后的一点小感触,先记着~O(∩_∩)O~

第一集
片子中由天南地北的几个小故事串联而成,从云南的松茸,到浙江遂昌的冬笋,再赴湖北的莲藕,吉林的鱼把头,云南的诺邓火腿,海南的捕鱼队,一个个故事,很短,但是很生活,从食材的获得的不易与艰难,足以说明此舌尖,堪比刀尖:第一次知晓原来莲藕是如此人力化的食材,得挖藕人员一根根的摸出洗净;广西还是海南,忘了,会使用踩高跷的方式捕鱼的人目前之剩下5人;每挖一个松茸得行走一公里多的路程~
片子另外传递了一个思想,便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做到长长久久,原来与自然最为贴近的人们是最为了解的,采摘松茸,但是不破坏菌丝;挖掘冬笋,但是不锄坏它的根,扑捉冬鱼,但是不忘让未长大的小鱼漏网,同时继续投放来年的鱼苗。有些明白为什么古代、乃至近现代的村里人、山里人 ,会为了某些事而进行的祭祀活动,不是因为迷信,而是因为对大自然发自内心的感恩~

第二集
这集叫主食的故事,也许正是因为主食是我们日常息息相关的食物,每天都会吃,所以在看这集时也特别有感触,总会不自觉地想到自己在吃这个主食时候的那些故事~对了,我也终于记清了中国五谷的排序:稻、黍、稷、麦、菽~

在看片头的黄馍馍出来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开始饿了,同时也是第一次看清楚了原来黄馍馍是由五谷中的黍做出的,因为耐旱,它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黄土高原的主要食物。绥德县的老黄家赶在每年的冬天开始做这些黄馍馍,可以做15000,一个冬天下来,刨去成本,才可以辛苦地赚得8000元,而他们拿到县城里卖的价格是一元一个。或许以后的某一天当我到了某个县城,看到有个大爷在辛苦地卖黄馍馍时,我应该会毫不犹豫爽快地买上几个吧~

之后便是新疆的馕,它,作为新疆人的主食,而对于我这个南方人,完全只是将其当作了偶尔尝鲜的主食的替代品,真是文化地域不同,所带来的感情也不一样啊,但是馕的香、脆还是让我当场诞出了不少口水~

另外还有,兰州的拉面,据说兰州人的早晨时从吃一碗兰州牛肉拉面开始的,当我瞅着片中人们排队去吃拉面的场景,真是觉得大家对待这件事是如同朝圣般虔诚的~

其后陆续登场的还有广州的细面、河粉、云吞,西安的肉夹馍,广西的米粉,陕西岐州的臊子面,嘉兴的粽子,宁波的年糕,年终盛宴的饺子,虽然后三个可以说离我的生活并不遥远,但当纪录片以严肃而认真的态度讲述它们的时候,我也着实不敢小瞧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了,一个是为了纪念几千年前的古人而产生的食物,后两个是纪念新年的传统,真的,食物后面的文化绝对不能小看,尤其是在我们中国。

第三集
转化的灵感
这集个人感觉,主角绝对是黄豆~从豆腐球,豆浆,豆腐,再到毛豆腐,豆腐脑,全部都是由黄豆转化而来的衍生品,想想确实,豆腐还真是一个神奇的食材,对于中国的悠久历史它真的是个独一无二的食品,先不说韩国日本这些拿去主义者,欧美国家还就是没有~或许现如今,当老外们想到豆腐,便会自然而然地与素食主义者挂上勾,时不时地显露出一脸厌恶嫌弃的表情,殊不知他们遗漏了如此人间美食~

当瞧见了安徽休宁的毛豆腐时,情不自禁地回想起曾经在安徽屯溪尝过的那口浓郁的豆腐味,小小的感叹,如果片中的大女儿没有继承母亲那手制作毛豆腐的手艺的话,又有多少类似如此的非物质遗产正在流失呢~

还有云南大理的乳扇,草原的奶豆腐,绍兴的黄酒、酱货们,东北的酸菜,回忆起片子里出现过的经过霉菌、微生物、时间转化而来的食材时,还是忍不住地淌口水~

PS:好想尝片头那个云南建水的豆腐球啊,一个个如同小小的泡芙球,在炭火的烹制下,如同活了一般,翻身,辗转;更加有趣的是姚老板算钱的方式,吃一粒豆腐球投一粒玉米,最后算钱,当老板煞有其事、相当认真地告诉吃着的小娃儿:你再吃两粒,就4元钱喽~小娃娃瞪着大大的黑眼睛,嘴巴里鼓囊囊地嚼着刚入嘴的豆腐,皱着小眉头,令人忍俊不禁,不仅为小娃儿的憨态,更是因为老板的淳朴实在~

第四集 时间的味道
看到这个题目,首先想到的是曾经看过的《窗外的小豆豆》中里面提到的,山的味道,海的味道~这集的题目显而易见,讲的是在时间作用下产生的食物~从泡菜,到腊肠,还有豆腐,紫菜,醉虾醉蟹、腌鱼,火腿....全都可以看到时间留下的痕迹~

这集该如何形容我的感受呢,确实10点半就兴冲冲地等在电视机前,但却越看越困,没有了第一集的兴奋之情,看来是疲了~推荐了好几个同事看此片,大家一致的感觉,片子介绍的没有顺序,跳来跳去,前面还在云南,一转眼到了上海、北京、内蒙古,毫无逻辑,个人猜测或许这是导演的非线性的拍摄手法?也许到了最后总会给观众一个交代?但就目前的趋势看下来,片子应该还会这么拍下去吧,希望这个纪录片不要虎头蛇尾啊~

另外,偶尔看到了本片的美食顾问是内地的沈宏非先生,和大名鼎鼎的香港美食家蔡澜先生,对片中提的美食还是略微充满了信心了~其实就拍摄场景来看,看到了很多的延时摄影的效果,不得不说是非常值得赞一个,尤其在纪录片中,同时也看到了许多平常不太容易注意到的美景,还是老话啊,美时时刻刻就在我们身边,就看我们有没有发现美的一双慧眼了~

第五集 厨房的秘密

看到了很多烹饪的手法而带来的美食,黑陶锅炖的琵琶肉,云南汽锅蒸的汽锅鸡,广州村宴的蒸全猪,扬州大厨煎的素鹅,滚的清汤狮子头,还有擅做创新菜肴的大厨烧的新式西湖醋鱼,董大厨的葱烧海参,香港婆婆的炸柚子皮裹肉,天南地北,五花八门....

本人也爱做菜,粗浅对厨房秘密的理解是那些厨房的烹饪工具,烹饪技艺,看了后,更加加深了一点,为亲人、朋友特意烹饪的美食的心,也是一个不二法宝,就如同烹饪学校的那位周老师一样,当在家里吃着女儿特意做的菜肴时,从不以专业的眼光来评价女儿非专业的烧菜能力,因为有那份心就已经使得这顿饭美味无比了~

PS,对扬州大厨的刀工怎一个佩服了得,记住了,扬州干丝下次一定要去尝一下~
吐槽下,结尾那就,厨房的秘密,就是没有秘密,额~导演编剧大大是没有台词了吗~

第六集 五味的调和
这集的逻辑可以说相当简单明了,从五味各自谈起,直至结尾的总结,五味的调和平衡,不仅是厨师的烧菜之道,更是中国人为人处事,乃至治国经世之道~其实个人感觉这句话虽然是结尾了,但其实它可以讲得更深更入,其实光光这一集,应该就可以上通易经,下通人生吧,但应该也只有我们中国人,只是简单的吃饭,便可以想的如此深如此远吧~

很多人在网上会评论这部纪录片会火的原因是,央视难得出一部放眼于小人物,小配角的纪录片,注重于细节,来体味美食,体味人生,也确实,只有从这个角度出发,才能掀起现如今如此大规模的国民热捧的“舌交潮”吧~以前常常羡慕日剧会出现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的短片,各行各业,什么样的题材都有,终于我们中国的片子也开始有此趋势了~

回到这集上来,也正因为导演编剧花了大力气向我们娓娓阐述了蔗糖的获取,陈皮的晾晒,盐田的耕耘,陈醋的酿制,辣椒的采撷,才慢慢聚拢了我们生活必不可缺的甜、苦、咸、酸和辣,而也正是因为这些的来之不易,我们才应该更加珍惜人生的五味,五味的人生~

PS,看了这集长知识了,原来我们舌尖第一个感受到的味觉是甜味啊;原来蟹黄小笼包的吃法是先把醋倒入小笼包的口子里啊;原来做成陈皮的橘子的皮比肉更精贵啊;原来鼎鼎有名的豆瓣酱是如此的做法啊;原来鱼皮在蒸烤后裂开说明鱼的新鲜程度啊;原来.......

第七集 我们的田野
拖了很久,一直没来写最后一集的感受,或许是内心还是不希望一部还不错的片子完结的缘故吧。

这集沿袭了之前的风格,天南地北,上天入地,从大山深处在梯田中种植糯米的广西少数民族同胞,到大连“獐子岛”潜水员们捕捞盛产的海参、扇贝、海胆,接着慢慢过渡到了湖蟹小太在湖州、崇明岛的长大养成计划,然后又猛一个跳跃,飞到了世界屋脊,讲述了青稞与这片土地人们的情谊,紧接着又是南下,提到了江苏兴化的芋头田,最后终结于北京某个空中小院从无到有的诞生记。其实不论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还是人工开垦的菜园,我们的田野可以是千变万化,像梯田,像大海,像江河湖泊,像高原,但也只有我们人类心存一颗敬畏自然、感谢自然的心,才能与大自然相平衡,才能与大自然共存。(PS:个人觉得第一集已经点出了这点,最后一集像是在做个头尾呼应)

开播片子以来每晚近一个小时的娓娓阐述,已让我习惯了配音大叔醇厚的嗓音。终于,片子的结束不仅是对我们泱泱大国的食文化有了个小小的交待,也对像我这样每晚准时守着电视、殷殷期盼的观众有了交待,更让我们这些热爱吃,热爱食的中国人记住了最后的那句台词:无论埋头种田,还是低头吃饭,他们总不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7 ) 舌尖上的小菜

《舌尖上的中国》放完了,张同学跟我争论它不反映目前中国现实,“中国目前大多数人是那样吃东西的吗?你每天吃的东西你知道那是怎么来的吗?”好吧,我承认我现在也不知道自己每天吃的东西到底是皮鞋还是醋精。但在我少年时代,当我还在农村的时候,我过的真的是《舌尖上的中国》那样的生活。每一样食材都知道来处,人们愿意把勤劳和智慧朴实的用在食物上。
虽然我不得不承认如今的老家也被日益激进的所谓现代化污染,这一方面来自政府的目光短浅,另一方面也来自农民的急功近利。小河被工业污染和农民筑坝搞得所剩无几,田地被工厂瓜分,人们忙于工作挣钱疏于静下心来好好做一顿饭……但我还是要说,看了《舌尖上的中国》就好想回家吃我妈妈做的饭菜呀。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虾:小时候一到春天,我最重要的工作大概就是去河里“扒虾”。扛一个扒虾网,一网下去,捞上来,一阵活蹦乱跳,赶紧捡到带来的瓶子里。然后把网上同时扒上来的蝌蚪再送回河里去。有时候也会扒上来小蛇,那直接在出水面的时候就吓得放回去了。这样扒上来的虾都不大,一个下午的量也最多就够回去给外婆炒一个韭菜,鲜得让你舌头都要掉下来,又或者让妈妈用来熬酱。


螺蛳:我们那边捞螺蛳用的动词是“趟螺蛳”。这是大人的活了,大概因为螺丝都在长在河里的树根上、伸进河中的石板底,所以害怕小孩子失足落水。“趟螺蛳”也有专门的工具,和扒虾网有些相似,但也不全然相同。而且螺蛳一个下午基本上可以捞一篮回来,放水桶里养着吐尽泥。隔一天挑螺蛳肉出来炒韭菜,鲜得让你舌头掉下来第二次,当然还可以炒茄子、炒豇豆……就是一个鲜美的配菜。还能用来做汤,放一点,汤的味道也立刻鲜起来。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直接剪了屁股炒了吸,连肉带汁,回味无穷。最后一种做法也是熬酱。


河蚌:河蚌这东西是要下河捞的,所以颇为麻烦。捞的人穿上连体的防水皮衣,下河,摸摸索索。摸回来之后用刀子劈开,取出肉。河蚌也是鲜肉,可以用来和猪肉一起烧。我们那最著名的是和三叶草一起煮,荤素搭配,想到都觉得鲜。


龙虾:一到夏天,我妈就会弄个网放河里面,洗碗的时候把残羹冷炙往网里一倒就不管它了。第二天拎起来可能就有几只傻龙虾呆在网里不知所措。积了有一盆了,我妈就把他们洗洗刷刷,一定要把中间尾巴连筋一起抽掉。放锅里煮,也不放什么十三香,就已经很好吃了。


河豚:说完了河里的馈赠,再说一下江里的,江里的鱼种类自然是很多的,不过被称作“扬中三鲜”的是鲥鱼、刀鱼和河豚。前面两种鱼我不太记得自己小时候有没有吃过了,反正现在河豚是越来越红。每到清明前后,家乡人开始大吃河豚。从我小时候,河豚就是很贵重的东西,那时候,我也就我家建新房和买新房的时候吃过屈指可数的两回。河豚大多数和新上的春笋一起烧,又或者和三叶草、河蚌一起烧,总之都是鲜上加鲜。大家都知道河豚有毒,现在河豚多为养殖,毒性已经小了。小时候家乡每年几乎都有吃河豚死掉的真真假假的故事流传,就算没吃过河豚,也听过吃死的。


螃蜞:小阿姨和娟姑妈都嫁给了江边的人,靠江就吃江,记得小时候去娟姑妈家,最希望能跟她公公坐小船去江里,打理他那一片承包的江面。但因为我是小孩子,他一次也没带我去过,我只能在岸边眼巴巴手挥目送。或者,就和小伙伴们一起捉螃蜞,江岸边有很多坑洞,大大小小,那就是螃蜞的家了,用芦苇杆伸进去逗引它们,它们一出来就按住。这事情一半是乐趣,一半还带有一点刺激性,因为非常害怕伸进去的是蛇洞。螃蜞用桶拎回家后,整只洗干净裹面粉油炸,可以当菜吃,也可以当做一道零食。


马兰头:马兰头长在田间地头,有止血的功效,在田里劳作的人不小心被镰刀割破手,立刻扯几片叶子揉碎敷在伤口上,血就止住了。我小时候“沙鼻子”(就是一碰就会流鼻血,而且很难止住。),一流鼻血,大人也会揉一团马兰头塞进我鼻孔里。马兰头主要的吃法貌似切碎了用香油凉拌。


荠菜:荠菜也是不种的,要吃,到菜园里随便找找都能找到,用“小锹”一挑一根。我们那里荠菜的主要做法是拌入肉末用来包馄饨,胜过青菜、韭菜等等。貌似荠菜开花了就不能吃了。


蝉:我只吃过一次蝉。夏天的时候小朋友们总会出去捕知了玩的,拿铁丝围个圈系在竹竿顶上,绕两圈蜘蛛网,然后就可以扛出去捕蝉了。以前捕到蝉也就是随手玩玩就放了,没想到有一次外婆家邻居的小孩请我吃了一样东西,我觉得好香啊。他告诉我就是蝉肉,蝉的身体那一部分,弄下来,油炸……


第二集:《主食的故事》
米饭:家乡一年种两季,一季水稻,一季麦子。水稻的秧苗是要先撒在秧田里的,种子出出来,再采秧,这是女人的活,然后插到水田里,这是男人的活。现在都有抛秧机了,小时候我也帮忙插过秧。秋天水稻成熟后,收割,打稻穗,晒干,然后屯起来。需要的时候扛两麻袋用小车运去加工厂,脱成米。


面条:小时候我还见过做面条的机器。面粉是先要在一个大缸里面加水揉的,后来又被压成薄薄的长片,再经过巨大的螺丝纹的机器,压成一条一条的。外曾祖母也会在家用擀面杖自己做面条,一点一点把面团压薄,再用刀切。我们那边的面条要么就是阳春面,下出来放坨猪油再放点葱花就好,要么就是下在鸡汤等汤里面配上鸡肉等丰富的料。


馄饨:从小到大有些食物会吃厌,比如黄鳝(其实是现在更爱吃肥美的茅鱼,也不知道名字是不是这样写。),有些却百吃不厌,比如馄饨。因为馄饨是裹肉的,所以就比较尊贵,有两种情况是要必须吃馄饨的,一种是除夕,我们那不吃饺子,吃馄饨。一种是人去世了,头七,早晨就要吃馄饨。所以平常人家早晨是不会下馄饨吃的,不吉利。实在要吃,就用油煎,送粥。还有一种情况也可以吃馄饨,那就是家里的人要出远门,馄饨寓意“裹嘴”,希望家人在外面也不要饿着。


圆子:家乡的早饭最多的就是白粥,要么弄点面疙瘩,没有滋味,我不吃早饭的习惯其实从小就养成了。要是哪天家里包圆子,我就开心了。圆子是面皮,里面包裹菜,比如三叶草,再加一点油渣。吃圆子也是讲方法的,反正我总是会把里面的菜吃到外面,弄得像一碗菜粥一样。


粽子:据说我小时候有多爱吃粽子呢?端午节过了,我还要我外曾祖母包粽子给我吃。最不可思议的是,那时候吃的粽子是白米的,没有肉,最多有蜜枣和红枣。家乡的粽子其实是一个来之不易的时间的产物,包裹的苇叶是新打的,但将苇叶系紧的竹套却是在春天进入夏天的时候,竹笋开始长成竹子,褪下的,到竹园捡了,放在家里,等到端午拿出来使用。粽子吸了苇叶和竹套的香气,非常之香。煮的时候还可以扔几个蛋进去同煮,这样煮出来的蛋也清香无比。粽子吃的时候,绵软粘牙,讲究一些的,还可以沾一点糖,又甜又香。


包子:如果不是有喜事,一般人家蒸屉一年才会拿出来一次。快过年了,杀猪宰羊,其中一坨猪肉就用来包包子。我小时候一到过年就非常兴奋,因为家人在年前就开始要团聚好几次,包包子就是一次。蒸包子之前要先蒸水糕,这东西是没有馅的,摊在蒸屉里一大张厚饼,我不喜欢吃。然后开始蒸包子,发面,调馅,馅料会有好几种,萝卜丝的,青菜的,猪肉的,豆沙的……大家团团围坐开始包,包完上面要拧个漩,上蒸笼。蒸完为了区别,还会在肉包子上点红点,小孩子就闹着大人也要给自己的眉心点一个。蒸完包子后,还要蒸圆子,那个圆子除了跟平常的圆子一样外,还要在糯米里滚过,才上蒸屉。我们家过年都是和阿姨舅舅们一起在外婆家蒸包子,蒸完了再分。所以往往要忙一天,客厅里大家热火朝天的包,厨房里外公在烧火,锅边的热气不断冒出来,弥漫了整个厨房,显得特别热闹。现在过年已经没有这样热闹了,妈妈告诉我大家都懒了,开始在包子店买包子回家。我们怎么能不埋怨现在没有过年的感觉呢?


花圆子:这更是一项平时不吃的食物,只有喜事才会做,比如父母生日,女儿家就要做。而且还不是人人会做。其实就是一种面食,但是会做成鱼、花朵等各种具象的东西。我们村就我爸爸干妈的媳妇会做,后来她去世了,貌似也没有把手艺传给孩子,大概也不觉得这是一门手艺吧。我就记得鱼背上的鳞片是拿缝纫机的镊子一个一个镊出来的,然后鱼眼睛嵌一粒绿豆,完全是手工活。这个东西也是蒸出来的,刚蒸完还要插两片我们那边一种植物的叶子在上面。回头和粽子,一起送去父母家,再由父母家分发给前来贺寿的客人们。


腊八粥:我们那边平时叫“咸的”,因为就是把白粥做咸嘛,平时也吃,只是没有腊八时那么多料,那么讲究。这是我小时候非常不喜欢吃的一种主食,要是哪天外曾祖母中午给我做这个,清汤寡水,我的脸就垮下来了……而腊八的时候还要特别准备一碗腊八粥放在灶头,祭灶神。


元宵:我们那边元宵节要吃的元宵是小小个的,妈妈用手搓出来的,没有馅儿。而且也不是下在水里的,而是放在油锅里炒,甜香甜香的。不在家里过元宵节后,我再也没有吃过这东西。


第三集:《转化的灵感》
猪油:非常非常肥的猪肉,外曾祖母就会用来熬猪油,放在锅里噼里啪啦炸半天,直至油出来了,肉皱缩了。把油装到罐子里,冬天就会迅速凝结成白白的一罐,除了做菜的时候可以用,吃面条或者馄饨的时候也可以拌上一勺,面食立刻变得非常香。而皱皱的油渣前面说了,可以用来包圆子,包馄饨……他们在一碗馄饨中再次合二为一。


酒酿:夏天的时候,外公的邻居就开始做酒酿挑着到处卖。往往是傍晚的时候,煮一锅饭,放在匾子里面晾干,然后我已经不太记得是怎样变成一圈的那种形状了,反正第二天就能挑上街卖了。印象中他们都不是盛在锅里卖的,而是特别的瓦罐里面,也许是那样更清凉?


青粉:田里的山芋收获了,吃不掉,就送去打成粉。然后等到祭祖或者家里不幸有人去世了,这道菜就是必须的。我们那边的做法叫做“烫青粉”,有油,一块一块的在碗里放着好像肉,但吃起来才知道是果冻状的物体,但其实很好吃。


第四集:《时间的味道》
雪里蕻:小时候记得腌咸菜也是一件大事,判断是不是大事的方法就是需不需要多人完成?需不需要忙很久?我印象里就见过一次外婆腌咸菜,在缸里面一层一层码,用脚踩,撒盐,封口,再搬来大石块压住,反正忙了好久。


咸鸭蛋:再也吃不到外曾祖母腌的咸鸭蛋了,我印象中她是用灶膛里的灰腌的,每一只打开都有油,是吃早饭配白粥的圣品。


黄豆酱:这也是用来送白粥的,算是比较高级的早餐菜式。用酱,然后放黄豆、豆干、螺蛳,再高级一点放肉丁、虾……一起熬。熬一大盆放着可以慢慢吃。


酱瓜:这个我不喜欢吃就没有研究过是怎么做的,左不过就是菜瓜,晒干,腌制,封在坛子里,吃的时候拿出来切了配白粥,看来其实大人也觉得白粥很难吃,想了好多办法吃下去哦!


豇豆干:除了豇豆干,还有金针干什么的,都是晒干了保存,然后可以用来烧肉,然后大家就都不吃肉了,而是吃饱蘸了肉汁的豇豆干,荤素在这里达到了完美的和谐。


第五集:《厨房的秘密》
作为一个不会做菜的人,厨房对我来说全是秘密……所以无可奉告。


第六集:《五味的调和》
鸡蛋:从小就喜欢吃鸡蛋,甚至小时候还吃过开水冲蛋……但煮鸡蛋非常难以下咽。可在家乡,去人家家里做客,主人一定会烧红枣茶,煮鸡蛋以示欢迎(这两样都是我不喜欢吃的食物)。煮鸡蛋的蛋黄如果吃不下去,可以蘸一点酱油,就用剥下的蛋壳舀一点,倒在蛋黄上,会好吃很多。


豆腐:豆腐是最家常的菜,每个村子总有一个豆腐坊,每天早晨我们总在豆腐的叫卖声中醒来,然后家人就会拿个碗,再塞个几毛钱尚且睡眼朦胧的我手里,要我去“搬几块豆腐”,一定是用“搬”这么花力气的词,明明是那么脆弱的物体。或者再拿一块百叶。豆腐可以烧着吃,冬天放在外面一夜,第二天就能吃到冻豆腐。而我外曾祖母为了骗小时候的我吃早饭,会搬一块豆腐,再淋点酱油、香油,捣碎,不知为什么那块豆腐就变得非常鲜,非常好吃,我能就着它吃下一碗白粥。


第七集:《我们的田野》
竹笋:我们那里的人家,以前,至少屋后都会有一片竹园。据说竹子、杨柳、芦苇也是“扬中三宝”。竹子真的是从生到死都在为人类做贡献,小时候家里有竹椅,夏天睡竹席……外婆除了卖菜,有时候没钱了,也会砍几根竹子扛上街卖。春天一来,竹园里面就开始悄然的生机一片,竹笋长得特别快,一夜春雨能窜好高。竹笋真的是春天里最鲜的素菜了。可以烧肉,我基本上只吃肉里的竹笋,因为比肉更好吃。也可以和鱼一起烧,比如竹笋烧河豚,鲜上加鲜。


鱼:作为从家家门前都要流经的河,自然是我们的田野。每年春天都会买鱼苗放养,这些鱼是不会吃饲料的,就吃河里的东西(在水坝那边有网,几家一拦,水能过,鱼过不了。),或者除草的时候把草扔进河里给它们吃,洗碗时把残羹冷炙倒进河里……到了年中的时候就可以喊人来“追鱼”了,就是放网捕鱼,捕了鱼按放养的家庭分几份,但因为有些里面没有青鱼,有些里有鳊鱼,还是不同的。所以需要抓阄,我这个时候的工作往往就是写阄,给大人抓。晚上回家就可以吃到红烧鱼了,吃不完第二天早饭还有鱼冻配白粥。快过年的时候还可以再“追”一次鱼,这次大家都希望能捕一些鳊鱼,因为年三十祭祖的时候,桌上是一定要有一条鳊鱼的。


菱角:夏天到了,外婆种在河里的菱角就成熟了,某个星期天,妈妈不上班,就把木澡盆推下河,摘菱角。菱角可以直接煮了剥着吃,也可以剥开之后再烧肉,烧丝瓜等等。


茭白:茭白也是长在河里的东西,在河岸边,跟在水里,叶子在水面。要吃了,就拽着叶子拔上来,回去把绿色的叶子剥开,一直剥到白色不能剥为止,就可以切片,下锅,炒肉了。


蔬菜:每户人家除了田,还有地,田和地是不一样的,田里长麦子稻子,地里长的是各种蔬菜。这些地有些就在路边,有些就在屋前,有些在离家几十米的地方,每天扛个锄头过去伺弄一下,再摘一些回来做午饭菜。我小时候记得外曾祖母的柜子下面有许多小坛子,那些坛子都是她收着的蔬菜种子。种到地里,浇水,浇粪,长出蔬菜,一些吃掉,一些留着收籽,以备来年。最平常的蔬菜就是青菜,夏天菜园最丰盛了,红的是番茄,紫的是茄子,长的是豇豆,一簇一簇那是黄豆,黄瓜、丝瓜在架子上爬,南瓜也在架子上,只有冬瓜巨大的窝在墙角。吃根的是莴苣和萝卜,吃叶子的是韭菜、苋菜、菠菜、茼蒿、猫耳菜、三叶草……好吧,勤劳的人家是不会让菜园有一天荒废的,这一种菜下市了,另一种赶紧种上,年复一年,丰衣足食。


黄鳝:田里除了能长麦子和水稻,还能给我们提供黄鳝这样东西。其实河里也会有黄鳝的,不过还是稻田里比较多。捉黄鳝用的是一种竹编的特别的工具,跟渔网的道理其实一样,长长的工具,插进泥地里,工具尽头有一块肉,然后黄鳝游进来,就出不去了。前一天傍晚放下的工具,第二天一早去收。当然,有时候也会有其他动物游进里面,比如蛇。


芋头:之所以把芋头拿出来说,是因为它和荸荠要种在水田里,就是烂泥地里。因为芋头是“咸的”必备配料,所以我也不喜欢。


猪肉:我们那里的猪不是放养的,是圈养,要专门在房子旁边给它盖一个猪圈,它在里面日晒不到,风吹不到,雨淋不到,吃了就睡,睡了再吃,只用负责长肉。每逢有大事,或者春节前是一定要杀一头猪的,猪血要留着跟邻居们分,猪肉要拿来包包子,包馄饨,做肉圆,做蛋饺,做红烧肉,红烧排骨,猪骨头用来熬汤……猪猪的一身都是宝啊!


羊肉:有些人家也会养羊,我们那没有山,不能放羊,只能反过来,羊养在羊圈,人出去割草给它吃。所以久而久之,现在人懒了,养羊的也越来越少了。在家乡,冬天是一定要吃羊肉的,一种是熬汤,羊腿,我们叫羊包子。还有一种是红烧,我们那里的羊肉是和冰糖一起红烧,连皮,大块,大葱去腥膻,吃口鲜美,瘦肉有嚼劲,羊皮入口即化,肥而不腻。吃了浑身都暖呼呼的。


鸡鸭:养鸡比较普遍,鸡比较好养,可以放出去,让它随便吃草,吃虫子,晚上它们自己都知道回家。也可以圈起来,吃饲料,饲料也是全天然的,糠啊,麸子啊这些。养鸭麻烦一些,一只两只随便它乱窜,多了就要带它们到处走,去各条河里吃螺蛳啊什么的活物,这样它们生出来的蛋才会特别好吃。小时候家里还养过鹅,跟鸭子一样养,还能看家护院,人一来了就跟着人家追……它们活着给我们提供蛋吃,死了还要给我们肉吃,向它们致以最高的敬意!

 短评

黄岩岛和钓鱼岛都是是我们的!!!黄岩岛和钓鱼岛的鱼也是我们的!!!不准我们抢鱼!!!不准和我们抢吃的!!!

9分钟前
  • 大树施它活
  • 力荐

浪费食物会招天谴的! 另外, 本片一定要翻译成韩文和英文!!!

10分钟前
  • 瑾朵朵
  • 力荐

这片儿是海外党的地狱

15分钟前
  • 萌塔 C-137
  • 力荐

记忆最深刻的那句“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因为经常有提到。还有就是各地的特色美食,拍的那么美,每次都想去吃😂️毕竟纯吃货!可以继续延续下去,美食中又有拓展人文地理,挺好的纪录片!

19分钟前
  • bekey
  • 推荐

看是看不腻的,但是看饿是一定的。

20分钟前
  • 谁家今夜扁舟子
  • 推荐

中华美食最能引起中国人的共鸣!美食背后的故事也是中国人最质朴的品质!

23分钟前
  • 达达
  • 力荐

好燃!!!!!!!!!!!!!!!!!!!!!!!这根本就是一部青春片好嘛 生在天朝的好处就是能迟到一切想得到的美食!!!!!!!!!!!!!!!!

25分钟前
  • Hauu
  • 力荐

有些国家的人吃是为了活着,而有些国家的人活着是为了吃。

29分钟前
  • yaya4711
  • 力荐

网上都是推荐,看过感觉特别好,太好吃了,中华美食博大精深,后面几部也很精彩

34分钟前
  • 欣欣向荣
  • 推荐

这尼玛是最成功的爱国教育宣传片呀!!一寸土地都不能丢呀!!谁知道会不会长出什么美味食材!!!!(话说看完第一集好饿)

35分钟前
  • vividly
  • 力荐

BGM好燃TVT节奏明快,镜头细腻,感情真挚,人物朴实。现在的国产纪录片比国产电影好一万倍。

36分钟前
  • 阿米
  • 力荐

一句话形容,完美,看到的不止是美食,更加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有历史感,又感动又喜欢,超级期待第三季了

37分钟前
  • 嘉兴路派出所
  • 推荐

看了相当有食欲!

41分钟前
  • metoo_0825
  • 推荐

国家规模“深夜发吃报复社会”,得被韩国列为禁片的作品

43分钟前
  • 阿朴
  • 推荐

很喜欢这个节目,记录了中华传统美食文化,朴实又美好

47分钟前
  • 端木夜
  • 推荐

慕名来看了第一季,真的是很美很下饭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国人的生活态度,都在片中娓娓道来,淡然却有力量

52分钟前
  • 你在百花深处
  • 推荐

半夜里看《舌尖上的中国》,突然体会到了一个常年在美国的同学说的“半夜想起羊汤,想的睡不着觉”,和另一个已经移民的同学说的“可惜以后孩子只能吃披萨汉堡了”,谁能想到,一部美食节目却是最好的爱国教育片?

57分钟前
  • 友风子雨
  • 力荐

强烈推荐给大家,是我的助眠利器,不是说节目无聊,而是这种轻松的氛围还有轻缓偶尔带着一点点调侃的语调,会让你整个人都放松下来,超级喜欢!!!

1小时前
  • TTTT~
  • 推荐

壮哉我大吃货帝国!

1小时前
  • 小丫么小纯良
  • 力荐

让国人燃起从新善待食物的欲望了吗?CCTV的纪录片真的第一次看到不是奇怪的煽情和猎奇的表现方式啊!好感动啊!诺邓火腿哪里比意大利的火腿弱了?对待食物要真心诚意才能有无限美味!嘴喷酒和地上捡起盐来会让你恶心吗?鱼露是脚踩压出来的也是一贯的做法,有些时候不要自以为干净,化学品最干净了。

1小时前
  • 碧落亦然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