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赎

短剧大陆2024

主演:陈霄

导演:内详

 剧照

救赎 剧照 NO.1救赎 剧照 NO.2救赎 剧照 NO.3救赎 剧照 NO.4救赎 剧照 NO.5救赎 剧照 NO.6救赎 剧照 NO.13救赎 剧照 NO.14救赎 剧照 NO.15救赎 剧照 NO.16救赎 剧照 NO.17救赎 剧照 NO.18救赎 剧照 NO.19救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6 04:00

详细剧情

陈霄本是一个一无是处的赌鬼,这天他所在的工厂遭遇爆炸,而妻子李梦婉为了保护他在爆炸中意外身亡,母亲也因想不开服毒自杀,最终陈霄怀着悔恨而死,可谁知他却意外获得了重来一世的机会,重活一世陈霄决心痛改前非,此时他发现离妻子的工厂爆炸只剩不到半小时,陈霄一路狂奔,最终救下了妻子,可接踵而来的还有各种各样的麻烦,先是巨额赌债,后是大舅子的逼迫离婚,且看陈霄如何在一片泥泞之中杀出一条血路,带着妻子母亲走向人生巅峰!

 长篇影评

 1 ) 一部很讲究的电影

正如《看电影》审片室的点评一样,[赎罪]把艺术拍的很商业,在看过第三遍后,较之前的体会更多了些,也更加赞叹导演在各个环节的处理,让这部气质上很文艺的电影看起来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一部上乘的影片,必然注重细节的表现。[赎罪]的七项奥斯卡提名也可见其在各个方面的出众,虽然只获得了最佳配乐的奖项(实至名归),但对于一部英国影片和资历尚浅的年轻导演来说已是难能可贵了,更何况已有威尼斯开幕影片、金球奖最佳影片的殊荣在前。

这里不谈长镜头和主观视角与观众视角的并叙结构,只谈一些细节上的处理。在细节上,[赎罪]让我感受最深切的就是它的讲究。影片中虽然融合了很多种表现手法,但并不显得杂乱突兀,这里面就需要大量的细节来完成起承转合的任务,而这也正是导演的功力所在。

先来看看视觉方面,前半部:晚宴前香奈儿广告似的西西莉亚的那组镜头;考究的墙纸背景前暗影中的布里奥妮就像一幅古典油画;罗比在浴盆中抬头仰望天窗上飞过的战机;庄园外景中如童话般的阳光和色彩;夜晚寻人时山头的手电和近境处的布里奥妮;罗比回来时西西莉亚一家人在门前的站位等。后半部:丛林中阴霾过后的短暂阳光;废墟中人和场景的关系;河中倒影出飞过的战机;海港酒吧中黑白银幕前的剪影;下避难所时的大仰角;花丛中的逆光的罗比;遇到老妇人(母亲的意象)时亦真亦幻的模糊处理等。多处逆光的处理、人物走位路线的设计感、构图的张力都让人赏心悦目,百看不厌。每一个角度,每一个镜头都异常的讲究,你甚至可以感受到导演在拍之前脑中已构筑了宏大完整的影像,才能有如此的掌控能力。更有意思的是,你如果多看几遍会发现差不多每种表现手法都会有呼应的地方,相当耐人寻味。

影片的音效处理同样妙不可言,如像散落在沙滩上的珍珠,不时闪烁着迷人的光芒的。影片中,音效与镜头的双重剪辑,营造出虚实结合的效果,打破了台前幕后,也打破了时间与空间,背景的配乐常落在现实的音效上,如开始阶段急促的钢琴背景配乐接上剧中西西莉亚的轻轻一撩;又如小布里奥妮最后一个特写时的打字机配乐收尾正好落在四年后罗比的打火机声响上;闪回时的时光倒流;最后一幕时倒带的声效等,这些在音效和配乐上的用心赋予了影片更多的情感和趣味,饱满而有力。同样的,你会发现很多音效的处理也是两处各有呼应,建议大家再看的时候可以留心一下。

最后再提一点结尾处老年的布里奥妮,虽然只是一番独白,但她的表演却着实为本片煽了一把情,看着她不安的眼神,微颤而紧皱的嘴角,欲言又止到最后坚定淡然,让人禁不住心酸了起来。

 2 ) 作家的不诚实

这是一个关于作家的故事。
  
  如果你认为,电影的前半部说的是一个老套的爱情故事,那是错把Robbie和Cecila当作了主角。说那个爱情故事的,是13岁的Briony。而我们真正要看的,是Briony 自己的故事。这部分的节奏轻灵跳跃,有点朦胧迷幻的气氛,正是13岁文学少女敏感心灵的体现,罗曼史+侦探,也是少女最爱的题材。
  
  四年后大战爆发,Robbie 从狱中当兵出征法国,千辛万苦退向敦刻尔克;Cecila 离家做了一名护士,等Robbie归来团聚。Briony也去做了护士,如服苦役般洗刷自己。这部分和上节风格完全不同,哀伤凄婉,不仅是因为大环境的变化,更因为说故事的人,十七岁的Briony也变了。
  
  从这里我们知道,当初的小Briony,不仅能写话剧,还讲了一个可怕的故事,一个彻底改变Robbie和Cecila命运的故事。更重要的,激发这个故事并非完全来自想入非非和保护姐姐的狂热,还有爱慕和嫉妒。
  
  这时候,让我们再回想第一部分结束的场景,Briony从门洞中向远方凝视,眼中含泪。Robbie母亲发出凄厉的喊声:liar,liar,liar ... 而击键声噼噼啪啪地响了起来。
  
  少女Briony代表这样一类作家,年轻、聪明、有天赋,但又冲动、敏感、过于自我,他被廉价的赞美所包围,自以为洞察一切真理在手。当内心欲望得不到排解,给一个道德支点,他会小题大做,甚至用笔杀人。
  
  护士Briony 代表另一类作家。伤口上的血污可以清洗,而心灵上的怎么也洗不掉。而正视那样淋漓的伤口,才需要真正的勇气。十七岁的Briony在寒夜中写下第一部小说,这不是一个享受的过程,而是一个赎罪的过程。
  
  然而,影片的最后一段才是真正震撼。原来团圆的结尾是假的!Robbie和Cec 根本没有能够幸福地重聚。老年Briony吃力地说,读者们怎么能够从真实结尾中看到希望或者得到满足呢?我不认为这是软弱或者逃避,而是最终的善意,我给了他们幸福。
  
  可是你能够相信她吗?是读者得到了幸福,还是Bariony自己得到了安宁?我们知道第二个故事里,道歉的场面是虚构的,那么教堂的婚礼呢?甚至回溯到第一个故事里,小Bariony究竟看清了没有也值得怀疑呢。
  
  在第一个故事中,Bariony 自以为在捍卫正义,给了观众们一个虚构的故事。在第二个故事中,她又以安慰心灵的名义,给我们一个光明的结尾。在真、善、美之间,总是应该选择真实,因为脱离了真实,就无从判断正义和幸福。
  
  但是作家们,他们不由自主地会被正义和美丽所诱惑,他们天生地不诚实。

 3 ) 杀戮有时,医治有时——看〈赎罪〉

看完这个影片后脑子里居然始终挥不去那个五分钟,来回看了三遍,除了震还是震,当然不是从技术层面上来说,而是沿着詹姆斯`麦克沃伊的视角体验,从蓝灰色的天空,到游乐园废墟中缓慢转动的摩天轮,再到那些伤残兵的各种表情,太末世太末世。起初看这段牛逼闪闪的长达五分钟的长镜头时并没有意识到是敦克尔刻大撤退,然后便疑惑着到底是我眼睛有问题还是乔`怀特没有拍好,也许更可能是麦克沃伊自始至终苍白而严肃的脸,没有半点即将冲出地狱看到光明的兴奋与喜悦,有的只是仿佛最终审判之日即将到来的黎明前的黑暗。果然当天夜里麦克沃伊死于败血症。其实赎罪里的宗教态度是很复杂的,就好象敦克尔刻大撤退其实是一艘真正的挪亚方舟,但麦克沃伊和凯拉`奈特利最终都没有看到。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在那经典的五分钟里有烧圣经的镜头,黑皮金边,纸张在火堆之上随处飞舞,配上背景的废墟,怎么看都是上帝不在,末世到底。被冤枉成强奸罪而被迫奔赴战场的麦克沃伊和为了能有机会与爱人见面当上了护士的奈特利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救助,而一个死于敦克尔刻大撤退的最后一天,一个溺死在隧道里,理应得到救助的人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归宿。
而更残忍的是,从麦克沃伊被带上警车上之后,尽管影片多次拍到了他们两个的重逢,热吻和欢爱,但这些都不是事实,全部是妹妹Briony的想象。
是的,这个电影从头到尾都是双重的,一重是妹妹Briony对她所看见的东西作出来的臆想(也就是她后来写下《赎罪》这个故事本身),而另外一重就是真正的现实。而妹妹Briony的臆想并没有随着麦克沃恩被带入警车之后终止,而是换了一个地点换了一个名字换了一个年纪继续。只是这次没有了嫉妒和恶意,而是充满着所谓的忏悔。而这里就进入了另外一个宗教命题——赎罪。《赎罪》里一方面宣布上帝已死,在另一方面却又继续试图求索犯了错之后是否可以得到补救。

 Briony对待麦卡沃伊的感情其实是很畸形的,她13岁就爱上了麦,恐怕还要更早,当误以为麦和她姐姐有奸情后,就萌生出很复杂的感情。Briony是有洁癖的,同时还有那种作为一个未成年少女对成人世界理所应当的厌恶,和对一个拥有成熟身体女人的憎恨和嫉妒。从后来有一段她坐在列车里的情节就看的出来,列车的阴影一阵又一阵的投在她的脸上,把Briony压抑,内向,忍耐同时又阴郁的性格照的一览无余。
其实如果能再仔细想想,那个夏天晚上的事情真的是Briony一个人导致的吗?那个夸奖她"干得好"放在她肩头涂着红指甲的手,还有这个故事里最没有得到惩罚的罗拉和巧克力厂商人,Briony只是把所有的罪一个人览下而已,当然她自己是不会意识到的,这样一来赎罪的解释就变的很通顺了,Briony在不经意间扮演了一次耶稣的角色。因为赎罪的意义源头其实是耶稣代人受罪并把罪赎掉。

顺便提一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觉得Briony身上修女的气质非常明显,同她姐姐放荡的风尘气形成强烈的对照。甚至她最后用来赎罪的手段——做一名护士,第一前线的医治伤员也是耐人寻味,你当然可以认为这是她希望有机会可以遇见麦,但这之外显然有点别的什么意思,顺便说一句二战期间的护士制服和中世纪的圣徒斗篷实在太象了(都是红蓝两色)。而且看到结局我有理由相信Briony绝对终身未嫁并保持处女之身。
当看到罗拉和巧克力大富商幸福的步上婚礼殿堂的时候,这桩事件的始作俑者的幸福姿态在我看来是对拼命在那赎罪的Briony最大的讽刺。
这个罪真的赎的掉么,或者说,她真的值得这样去赎吗,恐怕是Briony的一相情愿。
“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最先看到挪亚方舟的人也未必会得到救赎。
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得到。

 4 ) 谁都有这么一个悄悄爱过伤害过的人

Briony紧了紧胸前的泳巾,脚下的溪水有点急。
“如果我掉进水里了,你会救我么?”
“当然了!”
然后她就义无反顾地跳了,而他也如其所言亦义无反顾地跳下水里把她救了起来。来不及喘口气,小小的心里巨大的快乐就喷薄而出。

Briony真的还是小孩子,用这样的方式考验心中的情人。他通过考验,她满心欢喜,却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生气。

这让我想到了‘诺桑觉寺’里的凯瑟琳,不成熟的女孩总是从书本里接受了太多误导性的信息,觉得自己必然是历尽劫难受尽委屈的公主或灰姑娘,终有一天英勇的骑士会骑着骏马誓死为自己捍卫幸福。

结果命运误判。从窗口她看到他对姐姐的粗暴,之后又偷看了他给姐姐的信,最后在书房里撞见两个缠绵的人的景象彻底击碎了Briony,骑士刹那间成为魔鬼。

与其说之后的悲剧是Briony年幼无知犯下的罪,不如说是对粉碎掉她日夜在心中浇灌的爱情的‘凶手’的报复,而我觉得其中,多少是夹杂着妒忌的。

谁都会有这么一个悄悄爱过的人吧,疯狂地喜爱,却始终不露声色;千方百计地试探周旋,却在进退之前猛然发现他/她早已‘暗度陈仓’。机关算尽却终于棋差一着。羞愧之后是愤懑,从前若有似无的爱立即成为真真切切的恨。

而终有这么一天,我们会意识到自己错得有多离谱。

片子的演员、导演都是我所爱,可是只给了个“还行”的评价。虽然有人赞赏片子的不断倒叙、插播的剪辑风格,但和片中时强时弱的敲击键盘声一样让我有点神经衰弱。

乔·怀特那个备受赞扬的长镜头,没让我感到多少英军的绝望和困境,却让人倍感拖沓,只能说,对片子是失望了,但故事却还是让人小小难受一下。

可能如果最初更美好一些,那么Robbie骤然下坠的命运会更让人心疼。

 5 ) 煽情的不是爱情而是赎罪

觉得有必要重写一下这个影评,刚看完就写理解的浅显了...

     不枉费我期待了这个影片这么长时间,这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JOE WIGHT这个导演很聪明,开始的前90分钟显得有些漫无目的,不知道这电影到底要说什么,直到最后才发觉中了导演的圈套,才发现这部影片的高超之处...

      前一部分破碎的花瓶,调情,充分展示了凯拉身上的那股邪气,感觉上对于凯拉来说这绝对是她突破性的演出,另外那个小女孩阴暗的一面表现的十分到位,突显了那种充满了稚气的愚蠢,让人无比反感.

    之后导演用分别叙述的方式记述了ROBBIE和长大后BRIONY的经历,看着非常的乱,一直提不起兴趣,一是CEE与ROBBIE从相识到爱情的过程实在是突兀,这种突兀从根本上决定了后来的无数煽情场面让我因为缺少信服力而无法为之感动,而在这部分导演的手法也过于唯美,ROBBIE三人与队伍失散,落泊的游走于断壁残垣与怡人的自然风景之中,没有战争的拼杀场面,只有被残害儿童的尸体,敦克尔克海滩上的长镜头,破旧不堪的游乐场与失魂接近疯狂的士兵,ROBBIE对亲人与爱人的思念,其实看到这我都想放弃了,连激烈的战争场面也没有,感觉这电影有太差劲了...

     后来好好回想了下结尾,才发现我错误的理解了导演的真实用意,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个结尾,已进残年的BRIONY带着自己这部小说接受节目的访问,她说,"一直以来我都想说出事实,但我做不到,我没有经历过的事情监狱的情况,敦克尔克大撤退,我都得到了当时的第一手资料,但这些坦诚会非常残酷,我不知道这样坦诚的是为了什么."然后陈述了真实的情况.这个场面的前一个镜头是BRIONY去找CEE与ROBBIE认错,这是小说中虚构的,而这个镜头也是从前面BRIONY当年的情景一直延续下来的,说明了这个片段之后,导演则划了一条影片中的现实与虚幻的分界线,也就是说影片中前一部分的整个故事并不是完全基于真实情况的发生,而是基于BRONY的小说中的描绘.

     在这里又不得不赞叹导演的功力,分别记述的用意就在于此,一方面影片对BRIONY经历的描绘具体真实,这正是BRIONY的亲身经历.另一方面对ROBBIE战场上经历的描写则唯美,亦幻亦真,符合BRIONY基于真实的杜撰,这才发现没有战争场面实际上是最合理的,从影片来讲,这样的处理方式是最佳的,对于BRIONY那种带有理想色彩的描述的基调,这样的手法给予了最自然的衬托.另一方面,从感情层面上讲,这样唯美的场面无疑是BRIONY心中最美好的期盼,咖啡厅里的相遇,无尽的思念,ROBBIE与CEE如此惊天动地的爱情,都是BRIONY最美好的愿望,让我不得不为BRIONY这种最真诚的忏悔而动容,影片中情节上那些"做作"的煽情此时也转化到了BRIONY的救赎之中,并得到了质的改变与升华,使我深深的震撼于其中...

      感觉这部作品实在是非常出色,同样佩服导演的功力,说到底,影片所要感动观众的并不是爱情,而是BRIONY那来自灵魂的救赎.

 6 ) 只有哀艳的战火是真的

推荐理由:整部电影哀艳的质感,以及片中那个近五分钟的长镜头。 片 名:《救赎》 导 演:乔•怀特 主 演:凯拉•奈特丽,詹姆斯•麦卡沃伊 出品时间:2007年 奖 项:第六十五届金球奖最佳影片,第八十届奥斯卡最佳配乐奖 读 家:石头花园的歌女 愁云惨淡的敦刻尔克。 有营火,有口琴,军官近距离射杀战马,旋转木马上坐着酩酊大醉的士兵。 士兵们群殴、纵酒、策马驰骋并发出印弟安人那样放肆的呼啸声,或者什么也不干,只是坐在车边茫然地搓着手,等待。 穷途末路中的等待。 《救赎》中这个致命的长镜头,它拍出了末世之感,以及末世的溃烂、崩塌和绝望。 而你知道,绝望的气质与狂欢,从来都有点相像。 其实是一部地道的文艺片。 文艺得简直要令我想起亦舒的小说来,比方说《连环》,也是庄园中性情迥异的一双姐妹,间中还有一个下人的儿子。不过,当然,那是另一个故事了。 《救赎》讲,妹妹布莱尼年方十三,已写出第一个剧本,日常以文学家自居,连步态都透着股文艺女青年的自命不凡。 姐姐塞西莉亚与管家之子罗比互萌爱意,终于在藏书室中暗通款曲,不料被布莱尼撞破。 而就在当晚,寄居此地的表姐罗拉被强奸,于是布莱尼毫不犹豫地指认了罗比,令他蒙冤入狱。 之后不久,二战就爆发了。 大概所有的战争都具备类似的效果,即,导致更多仓促的婚姻,仓促的死亡,还有仓促的成长。 同样地,战争使布莱尼变成了一个成年人。 她失去了锋芒,失去了十三岁那个炎夏,面孔上那种决然、傲慢、咄咄逼人、但同时又在渴望着什么的表情。 简言之,她不再锐利,她变钝了。 大概是出于对那次伪证的悔悟,布莱尼放弃了进入剑桥的机会,转而做了军队的护士——想做点真正有用的事。 但是,要等到一个少女明白在她的幻想世界之外其实另有天地,实在太迟了,至少,对于塞西莉亚和罗比的爱情来说,太迟了。 要知道麦克白夫人即使不断洗手也洗不清她的罪,因为她所做过的事,已经成了。 令我动容的是那一幕—— 清晨,法国西部曙色初动的灰蓝色原野,罗比将信件贴身揣好,低下头按一按自己腹部的伤口,它没有出血,也没有愈合。 他皱着眉头,叹气,吸一口烟,望了望远方。 配合那不知所起的薄弱的口琴声,鸟鸣,还有野地里浮动的淡蓝晨雾,真像一首诗。 正是在这里,我知道了,罗比永远也回不去塞西莉亚的身边。 一切都始于那个炎夏,躁动不安的午后。 他们曾经那么年轻,负担着夏日炽烈之光,还有自己内心复杂得不知怎么样表达才好的感情。 我想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最顶尖的侦探小说家都产于英国,像柯南道尔,像阿加莎•克里斯蒂,因为,英国人这样精致、隐忍而又暗流涌动的人性,其本身实在就太像是一个案件了。 《救赎》在第八十届奥斯卡上鲜有斩获,只到手一个最佳配乐奖。 然而大可不必墙倒众人推,即使它不敌《老无所依》的沉郁,或是《血色将至》的酷烈,至少我们得承认它的诗意。 可以说,正是这种诗意造成了障碍——片中不断的闪回,迭章复沓的叙事方式,主观视角与全能视角的陡然切换与穿插,实在很容易激怒观众。 但是老实说,这个交织了误会、嫉妒、回忆、痛悔、虚构和书写的故事,除此之外,还能如何陈述呢? 十三岁的布莱尼坐在警察面前,斩钉截铁地说,“是的,我看见他,我亲眼看见是他”,带着紧张,带着残忍的快意。 人之所见,皆是人所以为见。 从来就没有什么真相,只有曾被接受或不曾被接受的错觉。 所以,即使布莱尼为此赔上她终生的书写和终生的快乐,也无法改变现实里,曾发生过的一切 —— 法国,敦刻尔克,罗比茫然地游荡到一幅大银幕前,望着电影里男女主角的拥吻,他悲哀地掩住了自己的脸。 英国,巴勒姆,塞西莉亚正以吻封函,将情书投进红色的邮筒。 他死于败血症,她死于空袭。 而在这对情人急促并且戛然而止的生命里,从来也没有幸福的结局,只有哀艳的战火,是真的。 2008-3-9

我的公众号:逍遥兽

 7 ) 爱的狰狞与罪的延续

比喻是危险的,爱情源于一个比喻。
我一向膜拜于昆德拉语言的犀利,《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它暴露了一些爱情轻浮夸张的面目,在看似天高云淡,心心相映的爱之原风景里,处处埋伏着背叛与离别的狰狞。回头再看那些打动人心的美丽比喻,于是都变得轻描淡写。
所以,一开始就充满地动山摇般劫难的感情,那当然会更加沉郁着生活坎坷的经历。
同样是关于战争中离别爱人的主题,这部影片让我想起冷山镇的英曼和艾达,想起蓝桥上的玛拉和罗伊。在苦苦等待中呼唤回归的爱情,在触觉上总是冰冷的。而《赎罪》这个片名,似乎也是那场战争背后人类无尽伤痛和自省拯救的隐喻。

乔怀特的片子总是让我觉得有湖畔诗人华兹华斯的唯美气质。就像是一幅幅色彩丰韵的油画,视觉是如此的清新艳丽,于是在那样明快的节奏下,我们便有了那个夏日的午后——陶瓷的水壶掉进水池,蜜蜂在窗前嘤嘤。柏莱尼情绪翻涌的注视着窗外暧昧的男女。
回迭的镜头以妹妹的视角重新闪现了她的心理。阳光从窗外透进,暑气浓郁而安静,然而庄园池塘旁的那一幕,如蜂刺一般扎进了这个敏感少女的心底。
于是也就不难解释了,柏莱尼后来夹杂着半边清醒半边憎恶的谎言的真实目的。那是一场微妙的因爱生恨的化学反应,在那之前还有一场相关的试验——试验的内容在如今的电视肥皂剧中曾无数次的出现过,她以寻死的方式检测他的爱意。
荷塘底的水草茂密,缠绕着少女的身体,她注视着向他游来的男人,微笑里隐隐透着欢喜。在岸边的野花丛中她追逐生气的他,她居然天真的以为自己达到了目的。
爱之深沉,恨之真切。莎士比亚笔下不是也有个掐死了自己妻子的奥赛罗将军。
所以,我们相信,在那个夜晚,柏莱尼其实看清了一切。
她之所以变得狠毒,是因为她品尝了什么叫做嫉妒。

柏莱尼是难堪的。她能控制她的小说和剧本中的男女主人公相爱却无法控制真实的生活。那些在她看起来不洁的东西和画面,比如姐姐在罗比面前的湿身裸体,比如那封拿错了的信,再比如罗比把塞西莉亚“钉”在书架上,那个犹如耶稣受难般隐晦的性爱造型,无不在以先验的方式确定了她想象中的“真相”——你必定是有罪的男人,你必须受到惩罚。
Yes,I saw him,I saw him with my own eyes。柏莱尼一遍遍的回答。
原本对罗比淡淡的少女情怀一瞬间变得如此狰狞可怖。这是爱的开始,也是罪的起源。
那个午后,一切发生的这样仓促。

我无疑是喜欢塞西莉亚的,她以真正的,倾尽一生的爱情去回报一封内容猥亵的信。我相信不是所有的女子都有足够的机敏去分辨出那些猥琐字眼中的真情,更不是所有的女子都拥有为一个“有罪”的男人与家庭决裂的勇气。她更是深情的,如果不是那场该死的战争,明天的明天之后,他和罗比的重逢,也并非什么遥不可及的憧憬。
沙滩上的长镜头雕出了那幅雄浑苍白的浮世绘,在绝望而末世的史诗气质里,犹如在海风里带着血腥味即将凋零的玫瑰。
敦克尔刻大撤退,可能是人类战争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战略转移。他保全了欧洲大陆上疲惫虚脱的士兵,但却没有来得及保全一段因为战争而苦苦挣扎的爱情。隔海相望的死亡,恋人们遥远而触不可及的苍白梦境,一回想起来总会让人心痛不已。
最关键的是,柏莱尼对于自己,对于姐姐和罗比的爱,从此再也没有任何能够挽救的契机。
  
“I gave them the happiness。”
面对镜头,老年的柏莱尼的声音在颤抖。
岁月的流逝依然没有让她积攒足够的勇气,除了编撰一段美好来表达她的抱歉,在战火纷飞的那段日子里,她仍然不敢走到姐姐公寓的橙色围墙下,说一声,“赛西莉亚,对不起。”

那个午后发生的一切,让她一生似乎成了一场祈求宽恕的漫长仪式。她放弃了剑桥大学,她选择了军队护士的职业,受伤的士兵让她一次次产生幻觉,后来,她还用一生来进行《赎罪》小说的书写。
的确,对善良的人来说,罪是延续的,它在生命中的纠缠,犹如带着毒刺的藤蔓,无奈之下只能希翼以生命来赎取心灵片刻的安宁。正譬如陀斯托夫斯基《罪与罚》中杀了老板娘的拉斯柯尔尼科夫,那种无法解脱的罪孽感,让他最终只能妥协于终身的苦难。
对于柏莱尼来说,她一直都很认真的清洗着自己曾经的过错——在我看来,她在意识到罪的刹那,她已被原谅。路加福音里说,若懊悔,便宽恕。一个十三岁女孩的心计和出于无知的邪恶,我想只能归罪于爱情本身带来的歧义,而无须承担更多的罪责,也无须遭受更多的惩罚。其实真正应该赎罪的,是那对在通奸几年后还若无其事结婚的男女,是在树林里杀死大批孩子的刽子手们,是发起让全世界九千万人丧生在绞肉机一样战争里的战犯。
只是柏莱尼的自省和救赎,让我看到了波德莱尔所谓盛开在人性之中凄美的 “恶之花”,那才是人类对于自身罪恶的唯一的拯救方法。

爱中的灵与肉,罪中的恨与罚。故事百转千回之后嘎然而至的死亡,依旧是阐述了没有毁灭就没有悲剧这个不变的真理。
无论是那个晚上亮绿色的连衣裙,落在门毯上银色星星的头针;还是最后分别时海边小屋的明信片,消失在街角那红色的十九路公车——爱情,即使最终逃脱不了生离死别的宿命,却也不总会以狰狞的面目反复出现。爱情的过往里遗失的美好,总是让人缅怀它的壮烈。
只是再恰如其分的爱情也敌不过时间的交错,敌不过战火纷飞时的折磨。也许《铁达尼号》的船员会说,一起在天堂里,那是比罗丝和杰克一个长命百岁一个呆在冰冷的大西洋底更美好的结局。可是渡边淳一的那杯渗入了氰化物的毒酒,却依旧让旁人为那对在冰天雪地里冻结在一起的爱人的命运而唏嘘。
只是死亡与永恒,那早已是爱情中另一个沉重而高尚的命题。

http://vincentzhangyue.blogbus.com/logs/17675964.html

 8 ) to Bee or not to Bee

没错,我写的就是Bee,至于我为什么写这个Bee而不是那个be,请容我慢慢道来。看完之后,您再说我写的到底是对是错。
窗户在电影视听语言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虽然中国导演不太喜欢运用窗户来表达富有寓意的影像,但是,窗户一直是西方导演最擅长最热爱的语言。有多重要呢?说得庸俗些,大概就像国人打麻将的“会儿”一样吧。
影片《赎罪》在简短介绍13岁少女布里奥妮的梦想和片中主要人物关系之后,便开门见山地以一个窗户的段落将全片的主题呈现出来。
《赎罪》的主题不就是幸福的毁灭和布里奥妮的赎罪嘛,还有什么别的主题吗?
有,当然有。
如果说《哈姆莱特》(请注意,影片中出现了这个名字)又可以翻译成《王子复仇记》的话,那么《赎罪》就是另一个版本的哈姆莱特,可以翻译成《少女赎罪记》,因为它和《哈姆莱特》讲述的是同一个问题:to be or not to be.(不知你是否记得它巧妙地隐藏在影片的一句对白之中。)
对英国人来说,莎翁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就像曹雪芹之于中国人(他们关于莎翁的研究论文较之国内学者之于曹雪芹,其数量之多更加有恃无恐)。而《哈姆莱特》是全世界除了圣经以外,被引用得最多的英文著作。而所有被引用的话里面,我估计,引用得最频繁的恐怕就是to be or not to be这句话了(可能紧随其后的就是女人呀你的名字叫弱者了。)
书归正传。当13岁的布里奥妮站在窗户里面向外面望去的时候,与其说她看到的是她姐姐塞西利亚和她暗恋的、仆人的儿子罗比调情的场面,不如说她看到的是他们三个人的命运:to be or not to be。而且,为了提示我们,导演还别具匠心地给我们安排了一个小小的插曲。
现在,请你回答我,当布里奥妮走了很长的路、走到窗户前、试图向窗外望去的时候,她最先看到的是什么?是什么打扰了她的偷窥?
是那只蜜蜂(BEE)。
蜜蜂阻止了她的偷窥,她却任性地赶走了那只蜜蜂。于是,她看到了她不应该看到的一幕:塞西利亚在罗比面前脱去上衣。她倒吸一口气之后,出于本能,这个13岁的女孩子转回身去。
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如果,她没有那么强烈的好奇心,她选择不再转过身去,那么悲剧就不会发生。可是,不幸的是,她选择了转过身去,这个选择等同于她对To be or not to be这个命题做出了选择——她选择的是毁灭。
布里奥妮转过头又一次向窗外的池塘望去,她不知道自己这个转身将使自己走向深渊。
她看到的是,塞西利亚从水里爬上来、几乎全裸着,而布里奥妮竟然很镇定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蜜蜂也没有再来捣乱。塞西利亚穿上衣服离开,而罗比犹豫一下之后,看到周围没有人,便试图用手去抚摸塞西利亚呆过的水面。
显然,在观看者布里奥妮和被观看者罗比的潜意识里,这种抚摸象征着对塞西利亚身体的抚摸。如果布里奥妮没有看到这一幕,而是在塞西利亚离开的时候也离开窗户,那么,尽管她已经站在可怕的深渊的边缘,但是她也许还是可以得救的,因为她后来也许无法那么坚定地得出罗比是“性欲狂”的结论。
这时,哪个讨厌的蜜蜂(BEE)又出现了。当然,它这样不知趣地、及时地出现是导演的安排。于是,被蜜蜂打扰了观看、同时也被罗比的抚摸打扰了她的内心的布里奥妮选择了毁灭。虽然画面没有血腥地呈现蜜蜂的死亡,但是毫无疑问,观众知道它死了。
导演对蜜蜂之死的呈现所体现的慈悲和内敛,可以说贯彻始终。影片中所有关于死亡的镜头,比如敦克尔刻大撤退,比如伤员之死,罗比之死和塞西利亚之死,全部表现得有力、真实却又很内敛。
遗憾的是,《赎罪》虽然获得第80届奥斯卡奖的7项提名,但是在5部提名最佳影片中,它也是唯一一部没有得到最佳导演提名的。也许,要想理解如此精辟细致的情节安排,对匆匆忙忙看片的评委们来说简直是mission impossible。
罪恶的人做出的坏事得到的是复仇,而善良的人做出的坏事则是赎罪。布里奥妮几乎用她的一生来赎她的罪,最后,她终于赎清了。上帝安排她得了那种在我看来算得上是美好的病:她将失去记忆,就是说她将终于忘记困扰她一生的、总是在人群中一闪而过却永远找不到的罗比的影子,忘记美丽得令她嫉妒的姐姐,忘记所有令她痛苦不堪的回忆,她将在一片没有痛楚的安静中度过余生,这对她来说,这不是最好的奖赏和补偿吗?
说到布里奥妮对罗比的爱恋,我还是想从哈姆莱特说起。今天的西方学者,喜欢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哈姆莱特,他之所以那么粗鲁、用那种颇具几分色情色彩的话来叱责他的母亲,是因为他有浓重的恋母情结。我想,对于布里奥妮,用弗洛伊德的恋父情结来解释她对罗比的爱,也许并不为过吧。反正,她并不错在对罗比的爱上,她只是阴差阳错,好心却办了坏事,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里面的劳伦斯神父,本来想帮那对恋人,没成想却害得他们双双殉情。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只用寥寥几笔就刻划出了布里奥妮的表妹罗拉和那个奸污虐待她的商人保尔 马歇尔的形象,极见功力。
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没有找到答案,就是影片开始的第一个长镜头:从那个玩具城堡(这个城堡后来出现在塞西利亚送给罗比的明信片上,它象征着家)的门口,镜头带着我们沿着一群像是在迁徙的野生动物的队伍,一直走到布里奥妮的身后。这应该不是来自真实生活的场景,而是导演刻意安排的。作为全片的第一个移动的镜头,导演显然试图通过它暗示什么。
导演Joe Wright 到底想表达的是什么呢?是说布里奥妮身后有一群豺狼对她虎视眈眈她却全然不知,还是说其实生活里总是危机四伏?我实在没有想明白。
在to be or not to be这样人类至高至上的主题之下,再来评价男女主角的表演似乎显得太过轻率浮浅。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两位主角均未能获得奥斯卡的提名。但是,在我看来,该片拿下奥斯卡最佳配乐应该在情理之中。意大利作曲家达里奥 马利安那利(Dario Marianelli)和导演Joe Wrightly在成功合作了2005年的《傲慢与偏见》之后,再次联手,为这部影片打造出浪漫、深沉的音乐旋律。影片中,古老的打字机的敲击声逐渐转变成敲击人们心灵的音符,真是令人称奇的神来之笔。片中前半部份那些如诗如画的英国乡村田园风景,令人想起上世纪80年代导演罗曼 波兰斯基执导的、也是反映英国乡村生活的作品《苔丝》(那是另一个to be or not to be的故事)。
哈姆莱特用他的剑和他辞藻华丽的韵文诗完成了他的复仇,而少女布里奥妮用她的笔完成了她的赎罪,正如她所承诺的那样,不要押韵,不要修辞。但是实际上,影片的每一个段落、片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押着同样的韵脚:to be or not to be。

 短评

有些话说了,其实你负不了责任

6分钟前
  • 桃凉凉的鸡
  • 推荐

一段史诗般一镜到底的5分钟长镜头,两线人物无可盼望的战火消停和解时,那些暗恋、嫉妒、等待、坚持、煎熬、忏悔深埋了却来不及发芽。如果你来不及享受机位和摄影的变换,来不及欣赏美工和布景的诗意,那么至少可以花痴James McAvoy / Keira Knightley。

10分钟前
  • D I D A
  • 力荐

X教授和奇异博士的爱恨情仇。

14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小女孩根本是个变态!比较无语..

17分钟前
  • 木木示言
  • 还行

其实最值得玩味的姐妹两个爱人的方式。稚嫩之爱是为了证明你爱我,我可以毫不犹豫拿生死当作赌注。成熟之爱是就算全世界都误解你,我也永远不会动摇对你的信任。于是妹妹一旦被伤害就会任性地反击,而姐姐却是那个一直等他come back的人。Stupid Child

21分钟前
  • 木由
  • 推荐

给四星完全为了他们俩那个唯美的ml。

25分钟前
  • spielmann
  • 推荐

再次确认,一,我讨厌战争;二,我讨厌Briony类的早慧少女。

30分钟前
  • Bigteeth
  • 较差

可怕的萝莉。如果还有机会赎罪,那你的罪就还不够深刻,唯有你得不到你预想的救赎,赎罪才成为可能。音乐、剪辑、画面都不错,尤其给萝莉打的主题配乐很好,然而各方面也没有让人惊喜的表现,总而言之是一个值得看到片吧。

31分钟前
  • 不流ᝰ
  • 推荐

看五遍还是不够的一部电影,少年时代部分的背景相当漂亮,奔跑也很好看

33分钟前
  • 宋阿慕
  • 力荐

我非常讨厌这种自以为是的小孩子 如果是我妹妹 我一辈子不会原谅她 因为她的虚伪懦弱自我 即使用一生来赎罪也换不来我的原谅 听到最后那句"i gave them happiness" 彻底抓狂 好意思么 无语中……参入太多个人感情了- -

37分钟前
  • seeme | 北北
  • 推荐

Find you, love you, marry you and live without shame.

4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文艺女青年害死人

44分钟前
  • 米苏尹
  • 推荐

华丽的无病呻吟

46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小孩一旦因为无知而残忍,会让人心惊肉跳

50分钟前
  • Mr Lefty
  • 力荐

“一个女孩子从卧室窗外看到了她不懂的东西,可是她以为自己很懂。”

53分钟前
  • Sophie Z
  • 力荐

直到最后一段独白真相,才觉得故事动人

54分钟前
  • Cherry
  • 推荐

他伸手抚摸了她曾跳入的水面。

58分钟前
  • 清蒸野菌
  • 力荐

打字机声是亮点。

59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那哥们死的时候,我哭了。。。

60分钟前
  • 大米粥
  • 推荐

你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奈特莉的胸有多么地平!

1小时前
  • 劳永逸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