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妈

剧情片台湾2022

主演:王可元,陈文彬,陈仙梅,马国贤,朱宥琳,廖梨伶,陳雅慧,陳彥嘉,許靈勻

导演:吴旻炫

播放地址

 剧照

阿妈 剧照 NO.1阿妈 剧照 NO.2阿妈 剧照 NO.3阿妈 剧照 NO.4阿妈 剧照 NO.5阿妈 剧照 NO.6阿妈 剧照 NO.13阿妈 剧照 NO.14阿妈 剧照 NO.15阿妈 剧照 NO.16阿妈 剧照 NO.17阿妈 剧照 NO.18阿妈 剧照 NO.19阿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21 12:08

详细剧情

  最疼愛國倫的阿媽因車禍過世了,隱藏多年且已轉為女兒身的他,不得不回鄉奔喪。一大家子的人聚在一起,有尷尬卻也有溫暖。當他發現撞死阿媽的人,竟然是如今有妻有子的初戀男友,再加上家族間利益糾葛、新怨舊恨,一場喪禮像是打翻了滾燙的熱鍋,還活著的人該何去何從?

 长篇影评

 1 ) 那年夏天我们一起过的假期

              受日本动画风格影响的一部中国台湾本土动画,虽然制作技术不能和同时代的日本动画相比,但是魔法阿妈这个故事讲得太精彩了。
       魔法阿妈 融合了民间乡野奇谈的神秘性,进而发挥为对自然及超自然、生人与亡灵的对等尊重,即使在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还是完成一部远超过大家预期、而足以成为台湾动画电影的一座里程碑作品。
        一部集惊悚、鬼怪、亲情、友情、泪点、笑点一身的相当优秀的动画片。

 2 ) 再会啦~再见!

  http://weibo.com/p/1001603859415143966044?mod=zwenzhang
      
      如果有人问我,从小到大看过最感动的一部动画影片是什么,我的回答是:《魔法阿妈》。不是童年的时候看的,也不是在电视上看的,而是在即将大学毕业之际的一堂课上看的,这部影片也为我的人生重新上了一堂意义非凡的课。

  这是一部纯粹的台湾本土制作闽南语动画电影,曾获得美国芝加哥儿童国际电影节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影片被选送至全世界各地播放,也是屡获佳绩、好评如潮。然而,我喜欢这部电影,并不因为它有多么高的票房与奖励或者多么高的艺术水平,而是单纯的因了这个美丽、平凡又感人至深的故事。那些我们曾经深信不疑的,现在回头看都带着温暖和笑容。

      画面的开头是一幅台湾小岛的风景画,本应该是平静祥和的生活画面,却配了一段令人心生寒颤的音乐,跟着房顶的那道光线投下,灰暗的小房间里四位老人缝补寿衣的画面映入眼帘。再然后是主人公阿妈的出现,口中不断念着咒语,神情严肃,成串过道却被称之为可爱的老鼠、猛烈的台风、消瘦的黑猫、装满鬼魂的坛子,这一系列元素集合在一起,极尽渲染出恐怖的气息,至此悬念已经铺设,将观众的心瞬间提了起来。

      故事的主线是这样的:因为爸爸受伤,豆豆暑假不得不去阿妈家托阿妈照顾着。阿妈是村里面的通灵者,经常帮村里死人处理丧事、引导死去的人投胎、镇压恶鬼。豆豆不小心打破一个装恶鬼的罐子,把恶鬼放出来,恶鬼不断吃小鬼,越来越恐怖。它还骗豆豆骗取阿妈的三颗眼泪以打败阿妈,最终却被豆豆的无穷力量打败。一条主线引导故事情节发展,帮压扁的小蛇抢中元节的食物、教大鲸鱼学走路、给死去的老人烧纸房子等支线借此层层铺开,到最后与恶鬼战斗的时候达到高潮,至此也是豆豆跟阿妈的感情达到巅峰的时候,豆豆年幼无知的心灵也得到了洗礼与成长。故事用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将一个小孩内心充满魔幻的世界展示出来,淳朴的民风、善良的心事、简单的想法,这一切和现代社会的浮躁与繁华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平凡小事与最质朴的亲情的感人之处。在这个利欲熏心的时代,我们已经很难看到如此可爱的影片,执着地讲述最贴近生活的故事,最触动灵魂的亲情。

      记者问本片的导演王小棣,此前一直从事剧情片拍摄的他为什么这次有兴趣制作这样一部动画影片,他的回答是:“我看到宫畸峻的动画很感动,特别是他的《魔女宅急便》,还有他之前的作品《再见萤火虫》,我觉得台湾因为传统与教育制度,令我们的想象力越来越窄,为什么我们没有好好的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动画影片的主要面向观众是低龄人群,无须讲述多么宏高伟大的主题,而应从细节处下手,给孩子们以精神上的启迪与正面引导。本片就结合了小孩子最好奇的民间乡野奇谈的神秘性,进而发挥为对自然及超自然、生人与亡灵的对等尊重,不仅适合小孩看,更给了大人一种返璞归真的警示以及对小孩思想教育的反思。

      由于资金和时间的不足,本片制作达到了最大化的效率,虽画面、人物、故事等方面无法与美国的迪士尼和日本的宫崎骏相比拟,但其制作诚意绝不容否定。影片的人物和景色全部由画师们一笔一划勾勒而出,结合最真实的台湾风土人情,我想台湾人看到这部影片应该是再亲切不过了。面容泛黄、沟壑满脸的阿妈,蛤蟆一般的嘴脸,却拥有最善良的内心。阿妈为哄豆豆而使出各种招数:弹琴、唱歌、跳舞、把章鱼放头上弄得一头黑,最终无计可施自己都累哭的样子,豆豆梦中阿妈奇装异服跟怪兽战斗的样子,因为失而复得孙子感动到哭的样子,都无比可爱。从城市里来的豆豆,大眼大嘴大头,性格开朗、天真善良,乐于助人。光头阿民、压扁的小蛇、会走路的鲸鱼、村里的老人、胆怯的小女孩等等,他们这些形象并不美丽,却无比亲切。本片力求叙事完整主题突出,没有过度追求画风。人物形象富有特色,因为丰富的感情与明显的性格而变得更加丰满。画面亦是简单朴素,虽然算不上是精良的制作,却也是代表了台湾当时动画制作的较高水平,特别是小孩子内心世界的各种神奇、魔幻、遐想,也是表现地栩栩如生、恰到好处。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大部分人物语言采用台湾本土闽南语,还有偶尔台湾腔调的普通话对白,人物对白配合故事情节给台湾元素一次最好的宣传机会,民族的东西才是最宝贵最有特色的。片中包括逝者祭祀、人物称谓、封建信仰、景色建筑等等,力求还原那个年代的台湾最本真的样子。本人尤其喜爱的方言就是粤语跟闽南语,那独特的腔调给人以别样的魅力。电影本身就是一门大众文化,结合当地文化和民族元素,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无须深层次挖掘,自然而然扑面而来一阵清新的气息。

      感情方面,影片从面部细小表情或者夸张表现,都将人物内心情感刻画的十分到位。阿妈的三次落泪是故事的三次情感高潮,一次是孙子失而复得,一次是带孙子骑自行车,孙子即将离开身边,还有一次是身边的伙伴都一个个离去,背景音乐响起,我情不自禁地跟着一起掉下了泪水。我相信看到那画面,每个人都会想起自己最亲爱的外婆,因为爸妈不在而和外婆一起吃睡,童年时陪伴外婆一点一滴的画面如潮水般汹涌而来。每个人都是有童心的,但可能因为经济的压力、工作的关系,我们必须将童心收藏起来,而此时此刻《魔法阿妈》令我们深藏的情感得到了释放。“人生有聚有离,我也懂得这道理,只是你给我这辈子最美的回忆,我只怕不能把最好的都给你”----歌词句句唱到了心坎。

      动画的结局是美好的,豆豆利用阿妈教的绝招打败了魔鬼,拯救了阿妈和所有小鬼。作为一部动画影片,这是一个很常见也较为圆满的大团圆结局。影片亦从人物的对白中讲述了许多十分有用的道理:“莫因善小而不为,莫因恶小而为之。”“人哪,不能只想自己好就好,有能力的人,要多帮助别人。”无论再过多少年,我相信,你都可以拿出这部影片给你的孩子看一看,有些道理,他们将受益终生!
      
      我认为时下的中国动画影视,在追求动画技术的不断进步的同时,还要回头寻求一些最真实最本质的东西。不求挖掘多么严肃的人文主题,而应该像《魔法阿妈》一样,从细节着手,挖掘最真实的情感,创造出具有更多本土元素的动画影片出来,这样方能取得长足的进展与本质性的突破。

<图片2>

 3 ) 献给每一个拥有阿嬷的童年

  也许我直到九岁前都是跟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的,加上我的老家就在闽南,所以我对这部片中的一切描绘就都更是显得亲切,尤其那个叫"阿嬷"的称谓仿佛瞬间便将我带回了童年.
  从九岁后开始的城市生活,总是提醒着我那个再也回不去的色彩缤纷的纯真年代。我是高中时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魔法阿嬷>这部动画片的,还记得当时看到片名时还觉得阿嬷这个词真的好亲切啊。于是便忍不住的充满期待的看了下去,在观影的过程中那还是我第一次看超过20分钟以上的片子可以保持着一个姿势一动不动的,甚至到了影片结尾时心里还充满着浓浓的不舍。对于从小在闽南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自己,在这部片中所感受到的极具闽南特色的文化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对于这样的诚意佳作哪怕是放在现在也仍有着它非常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尤其是影片不盲从欧美\日本动画,独具创新的画风以及故事中浓郁的民间传统习俗实在是让人耳目一新,这与当下只是一味模仿抄袭的某些大制作相比真真是弥足珍贵。

 4 ) 阿嬷的眼泪很珍贵,只是,下一次,不要再把阿嬷卖掉了。

中元节,放水灯,吃普渡。是《魔法阿嬷》教给我的第一个有关中元节的习俗。

这是一部和《阿郎的故事》一样成为我童年记忆的电影,每次看都眼泪汪汪。这次也一样,前十几分钟的情节有笑有闹,而我已经泪流满面。

同样的夏天、同样被寄养在外婆家、同样因为想要回家离家出走、同样对自由的渴望……住在外婆家是一件无聊又放肆的事。没有什么事可以做,没有同龄人可以玩,却又可以肆无忌惮的赖床、看电视、等外婆把饭做好。

外婆很努力的照顾我,也很努力的在叫我吃饭我不愿意回家时候,拿着苕帚追着我跑。我被惯坏了,没有对任劳任怨的外婆有过一丝感恩,总是觉得这是他们应该的。

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很讨厌主角小男孩豆豆,他自私、无知、不尊重人、遇到事情只会哭、只想要爸妈买礼物给自己……但豆豆也很善良,乐于助人。剧情的矛盾点,也在这里。

后来我才意识到,其实我讨厌的也是这样的自己。

因为“好奇心”,豆豆闯进了阿嬷不让进的小房间,在里面闯了祸,让孤魂野鬼附身了阿嬷养的黑猫。

在黑猫的诱骗下,豆豆和黑猫做了交易——把阿嬷“卖掉”,就可以有很多钱,有了钱就能让自己回家,还能给爸爸妈妈买大房子。豆豆想念爸妈的心,就这样被利用了。

“卖掉”的意思是什么,小时候的我并不知道,看到结尾知道阿嬷要死了,我和豆豆一样懊悔,为自己无知犯下的错误,好像我和豆豆一样在经历这一切。

动画里阿嬷的脸和我外婆的脸一样,黑黄色,布满了皱褶,明明不是很瘦的外婆,并没有因为这些脂肪显得圆润,赘肉挂在身上,毫无美感,脾气也凶凶的,让小时候的我对外婆没有什么好感。

豆豆要收集阿嬷的三滴眼泪,才能卖掉阿嬷。为了尽快完成交易,豆豆开始主动帮阿嬷做事。这让本来以为和豆豆有代沟的阿嬷很是感动,两人的距离也在互动中慢慢拉近。

豆豆在阿嬷家交到了新朋友,阿嬷村庄的小男孩阿民哥、还有他们的共同好友——因为搁浅死去的鲸鱼、被车压扁的小蛇。

为了满足大鲸鱼坐水灯的愿望,豆豆和阿民为它做了一个水灯,这里是整个剧情有笑有泪的情节,目送亡灵乘灯远去的人们不停叮嘱着:“要按时回来哦,不然就投不了胎了。”豆豆也在这时收集到了第一滴眼泪。

一边是欢笑拌嘴的亲情友情,一边是黑猫在暗处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豆豆的好朋友小蛇和大鲸鱼也在满足自己的愿望后,被黑猫吃掉成为了自己力量的一部分。

小蛇那一声虚弱的呼救,没人听到。

豆豆也因为思念爸妈,一边收留因为害怕牛头马面不敢投胎的小鬼朋友Apple,一边努力地收集眼泪。在一日日的相处中,和阿嬷的关系,也愈发升温。

阿嬷陪豆豆骑脚踏车的那天,Apple被黑猫吃了。回到家找不到Apple的豆豆以为是阿嬷赶走了她,和阿嬷爆发了冲突。

为了让豆豆开心,阿嬷夜里一个人带着狗子骑着脚踏车去找Apple,却被黑猫推下台阶,失控的阿嬷和脚踏车一起冲下台阶,闯进马路,迎面而来的货车撞了过来……

爱是世界永恒的主题,爱总要与强大的黑暗对抗,哪怕只剩最后一点微弱的光也在所不惜。在爱的力量最迸发的时候,也是黑暗实力最强的时候。

阿嬷知道豆豆和阿民的小伙伴们都被黑猫吃掉了,只有在鬼门关之前打败它,让灵魂们释放出来,才能得救,否则就永远不能超生。

躺在病床上的阿嬷,已经不能动了。要怎么打败实力强大的黑猫呢?阿嬷把自己的灵魂转移到了白狗身上,随着灵魂转移的成功,病房心电图也变成一条直线。面对“死去”的阿嬷,豆豆第一次接触了死亡。

其实在此之前,至亲的死亡差一点就在豆豆身边发生,那就是豆豆爸爸的车祸。只是出于妈妈的庇护,豆豆一只不知情,阿嬷也只能按照妈妈的想法,将豆豆蒙在鼓里。

也正是因为一直活在爸爸出国赚钱了,赚钱回来要买大房子的成人谎言里,豆豆才对那些永无归期的幸福一直渴望着。

大人们只想孩子永远停留在天真烂漫的儿童时期,可孩子终将长大,在无法避免的长大中,缺失了该有的教育,成长就会成为一件困难的事,甚至到成人以后,还要继续解决童年的问题。

豆豆第一次有了“生死观”,面对没有心跳的阿嬷,豆豆一边哭一边承认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不该去小房间碰那些罐子、承认自己不该答应把阿嬷卖掉……也在此时,豆豆看到了阿嬷的力量,再次拿出勇气和阿嬷一起战斗,遵从阿嬷的教导,打败黑猫。

电影终于进入高潮阶段。

结局我想大家都能猜到吧。皆大欢喜。

这部电影用笑声与眼泪为孩子们诠释了生死观和善恶观。是一部可以尝试让孩子去看的“鬼怪片”。

死去的亡灵并不可怕,他们生前是好人,死后也一样可爱。他们生前是爱你的人,死后也会爱着你,会在你的眼泪中依依不舍的离开。只因它们曾经生而为人。

P.S.黑猫说自己并不想投胎,想要做自由的大妖怪,小时候的我只是单纯的觉得做坏事就该死。

可现在再看,我也感受到了黑猫在没有被解除封印时的怨恨和对自由的向往,才不断使用诡计,养精蓄锐,壮大自己……

它的向往很好,可是它的行为劣迹斑斑,以牺牲它人为代价的行为我不能接受。

但是在现在的生活中,似乎随处可见这样的人,用小阴小谋来实现自己的小目标小满足,却被认可,觉得理所应当。是否也该反思一下呢。

 5 ) 神奇的阿妈~

晚饭时间搜出了这部动画来看。一开始看到弹幕说这是童年阴影时还吓得我不大敢看(因为今晚一个人睡😓)后来壮着胆看下去了,果然没有失望,很温馨~

看这种动画就得听原声呀,道理就如同我们看外国大片也要看英语原声一样。因为台语配音里有着台湾特殊的说话语调,饱含着台湾的文化~作为来自潮汕的孩子,我想说,听起来太喜欢太舒服了!

阿妈的角色很讨人喜欢,虽然长得有点凶,但心地非常善良,又有高超"魔法"。虽然就如阿妈的女儿所说,可能阿妈做的事情在有些人眼中是迷信,但是我却完全没有这样看待,我觉得水灯啊,头七啊鬼节啊,牛头马面什么的,这些神鬼文化我都是非常敬畏的,在潮汕大地,台湾应该都有很浓厚的"拜拜"文化,所以从小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我对各种拜拜,禁忌什么的也都深信不疑。

豆豆也好萌,是个很聪明的小孩子,虽然曾经因为太想回家而差点被那只坏猫咪骗了,但他依然是非常善良爱着阿妈的,最后还和阿妈合力对付战胜了那只坏鬼也是好棒。

牛头马面在最后揭示的道理也是和整部电影呼应的。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再大的坏蛋也是从做小的坏事而逐渐积累变成的。就如动画里那只坏鬼。不过如果小朋友看应该是会有点害怕啦……怪不得有些人说是童年阴影呢~

看这部电影想起了我奶奶,尤其是金水婶去世那一段,完全戳中了我。不知现在奶奶在何方呢?希望她无论在哪里都是健康快乐的~

 6 ) 跟岁月一样的魔法

    
      闲来无事,翻开一小本刚买回来的《世界神秘文化》,看到书中介绍穿梭阴阳界的阴阳师时,突然想起了,很小很小的时候,看过那么一部动画片,里边的人好像就是能够看到鬼魂,脑海里搜索了半天,一个个零碎的片段,渐渐清晰起来,一拍头,想起来了,叫《魔法阿妈》。
   
       要说为什么我对这部动画片印象如此深刻,还真得把时光倒回去,电影似乎是2000年上映的,估计我也就那个时候看的,也就是读小学的时候。还记得看得是又哭又笑,又抹眼泪又捂肚子的,小时候看的动画片大家都差不了多少,可是唯独这部动画片是最深深记得的,甚至在十年后的现在想起来,许多画面都还像昨天看过的一样。
    
      小时候都爱听鬼故事,都对神秘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好奇,老人家通常知道最多,却又最喜欢卖关子,故意说一点逗着娃娃们胡猜乱蒙,等到说到鬼啊神啊,又止住嘴不让我们胡说,好像是禁忌一样,于是我们私底下就越是想得神乎其神了。原来的鬼片,从来都是僵尸(而且都是清朝的,还绝对都穿着官服),贴着符,蹦着僵尸步,这就是我们对于鬼最初的记忆。小小的我晚上睡在床上,从床头看窗户外面,正好可以透过破了洞的雨篷看到一颗星星,只要没有云的夜晚,那颗星星就绝对会在那里,不知道有多少人试过一直看着一颗星星,一直看,一直看到实在支撑不了而睡着。我到现在都无法形容在夜晚看着一颗星星直至睡着的感觉究竟是什么,好像身体越来越轻,星星(也就是那颗星球,小时候已经知道了星星就是像地球一样的球体)离我越来越近,我好像要飘到那颗星星上去了,我似乎都可以看到环绕着星星的一圈光环,我能够看到它是一颗圆的,在转动的球,它上面的斑纹,有坑有山……就这样,我童年的每一个晚上,都仿佛离我自己远去,而去到了另一颗星星上,那样寂寥苍茫的感觉,像是死了一次。
    
     
       现在,十年后,我又看了一遍《魔法阿妈》,还是和十年前的我一样看得又哭又笑,还像小小的我看这部动画片的时候,模糊地有怅然的味道。


      《魔法阿妈》里边的主人公,那个阿妈的小孙子,叫“豆豆”,阿妈是台湾人的叫法,是外婆的意思,这部动画片里边包含了很多台湾的风土人情,尤其是神鬼一类:放水灯、七月半、做法事、通灵、投胎……虽说内容看上去比较惊悚,其实是部喜剧动画片,内含着亲情的暖流。十年前那小小的我,看完之后是笑得捂肚子,又边擦鼻涕眼泪,妈妈进来叫吃饭,看到这个样子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等到我鬼头鬼脑的窜上桌准备吃饭了,又不住瞥眼看外婆,我的阿妈会不会魔法呢?吃着吃着,又会想到,要是我,我肯定不会像动画片里的豆豆傻乎乎的会想到卖掉阿妈,我会保护我的阿妈,我长大了也学法术,到时候阿妈就什么鬼都不怕了,可以活好长好长;可是突然又想到动画片里放水灯的情景,我会不会以后也要给我的阿妈放水灯呢?呸呸呸,阿妈会活很长的,肯定不用。但又战战兢兢地想到万一呢?万一呢?于是又怕怕的看着我的阿妈,害怕哪一天,她会像动画片里的金水婆那样,那我岂不是要看着她慢慢的随着水灯燃烧而消失在水上,无影无踪?突然就好想跑着我的阿妈哭一场,又怕她说我毛病,无缘无故的胡思乱想,那时候,我的阿妈还好硬朗,做的黄焖鸡最好了。


      2008年的冬天了,妈妈偶尔会跟外公聊到三月十三那天,听到他们说,02年就下过病危通知了的,谁知道又活了6年,眼中带泪笑道:“是多出来的罢?!也许是积福的缘故吧!”听了好心安哪,就像把积福的功劳归给自己一样,因为我知道自己肯为我的阿妈积很多善福的。她糖尿病晚期的时候,肢体开始溃烂,脚趾发出臭味,尽管千方百计的不让它有伤口,可还是溃烂了。周末回到阿妈家,一大家人在客厅,我就悄悄溜进房间,在混杂着腐烂味道的黑漆漆的房间里给她按摩脚,安慰我的阿妈,一定会好起来的,会好的,还要活很久呢!阿妈还在笑我,说就我最有良心。其实哪有,我只知道你是我阿妈,你会长命百岁。


      你有问过我,你走了我会不会哭。阿妈啊,我从不回答你,因为我从来不去想那一步。后来高中了,功课好忙,只有周六可以见面,每次要拿钱给我,我都不要,你责备我也好,你说我不听话也好,我不要钱,有你在,我什么都不缺。


      我的阿妈跟《魔法阿妈》里阿妈一样,都凶巴巴的,但是却知道很多神秘的事。我的阿妈是客家人,小时候和伙伴在一起,都只有我能听懂阿妈的话,甚至家里人有些都听不懂,可我能够一句不差的翻译过来,在伙伴眼里,我的阿妈是神秘的,是啊,我的阿妈也会魔法。


      现在,我长大了,我的阿妈也走了,明年三月十三(二月初六)就三年了,阿妈,外婆,我想你了,想你的魔法了。
 



       一个个离去
  带着成长的欢喜
  你有美丽羽翼和自己的主意
  人生有聚有离
  我也懂得这道理
  只是你给我这辈子最美的回忆
  我只怕不能把最好的都给你
  风不停地吹呀吹呀吹
  像你的手轻拍我
  轻地让我心痛觉得好寂寞
  我慢慢闭上眼睛等你
  等你跑进我怀抱
  睁开眼,你却说再见


                                                             ————写于2010-10-30

 短评

特别可以够难得!暑假!鬼神传说!赶上下大雨的乡下!让你觉得身边一切事情 都开始出现些不寻常的端倪 。谁小时候都有个怪里怪气的老头老太太 让你觉得特别怕~都是真情泪!

7分钟前
  • B超
  • 力荐

电视上看了好几次,童年印象很好,鬼节可以很温暖也很治愈

8分钟前
  • 兮称
  • 推荐

红厝阿嬷家,童年多阴影,闽南鬼神天,空中鲸鱼飞

9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要是我小时候我一定会很爱看 现在虽然长大了 觉得剧情幼稚 但电影本身还是传承了 尊老爱幼 看待任何事物都要公平的理念 其实动画片对于儿童来说 这种教育意义不是大于剧情本身吗?

13分钟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推荐

气质和画风特别像日本动画电影,用小清新之风来讲驱魔鬼怪的故事,虽然题材对于动画来讲有点超纲,却很温情。喜欢文英阿姨的声音。

14分钟前
  • 津五渡
  • 推荐

小学的时候看的,印象中觉得很好看,现在没有再去看一遍的勇气,还是保留回忆中的美好吧=v=

16分钟前
  • 冻柠乐
  • 力荐

太棒了!因为往生两界的世界观以及亲子元素,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具有类似设定的Coco和千寻,但相比之下,道理讲得比Coco深,又比千寻更好懂,会让人想到旺旺仙贝上的广告语:老少咸宜。看似混搭的画风,配上真实日常的台词毫无违和感,南方的民俗,孩童的梦境,穿插着一些对岸文化背景下特有的幽默和讽刺,好看极了。

19分钟前
  • 野生阿尔帕卡
  • 力荐

儘管畫工有限、儘管當年金馬獎評審說怪力亂神,我們卻覺得很溫暖感人。我們這一代TW人,都是看文英的劇跟廣告長大的,她的聲音一出來就加了分。

24分钟前
  • 侯二六
  • 力荐

寄魔幻惊悚元素于台湾乡土民俗,在小朋友与阿嫲的日常琐事之间种下英雄主义的萌芽,奇思妙想,有着宫崎骏动画的纯真童趣,内核是基于本土民俗风情的塑造,最后是合家欢的美好寓意,简单有趣又有意义但绝非说教意味。那些乡土、海边、民俗元素繁复,虚构幻想倒是简单直接,看得出来原画制作就非常专业。阿嫲的台语配音太有意思了,还有不少喜剧情节,满是童真趣味。推荐这样的儿童片亲子主题,孩子不想看、觉得不好看都难。8.5

25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中国电影资料馆两岸影展展映】TFAI最新4K修复版。修复效果很棒。是老少咸宜的动画佳作。既有温暖的祖孙情谊,也有怪力乱神纷纷登场的台湾民俗。又接地气又“封建迷信”。有毛骨悚然的恐怖桥段,有很多令人忍俊不禁的笑点,也有让人泪奔的感人场面。很好地从孩童视角表现与父母分离的孤独,与外婆相处的任性和对正义善良、“乐于助鬼”的坚守。鲸鱼在空中飞舞,水灯在海中燃烧,阿妈在帮助逝者完成超度,魂魄在走向投胎的鬼门。人和鬼在通灵的作用下和谐相处,守望相助。种种奇幻的神奇意象通过精美的动画呈现在银幕上,无比美妙。融合台湾民俗呈现对逝者世界的丰富美好的想象,十分疗愈。从主角阿妈、豆豆到配角小扁、阿民、小妹妹、西罗狗、妈妈,都刻画得异常生动。文英阿姨领衔的配音演员功不可没。台词中还有些许讽刺元素。真是精彩好看!

30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小扁的声音实在太古锤了。给阿嬷配音的文英阿姨去世了,愿阿嬷在天国安息

32分钟前
  • 玩酷子弟
  • 力荐

台湾的动画片, 有点日本的风格,但故事很棒,真的很好看,好感动,好感动,真的是 。太好了

34分钟前
  • 黄花菜
  • 力荐

童趣不输宫崎骏,搞笑很中国特色、很台湾味道。迷信在影片中已化为天真的幻想,美妙动人,完全消解了其负面因素。

36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看过的电影不多。但也不算少。关于这一部,套用别人评论的一个标题:不顾一切为你落泪。

40分钟前
  • 韩咬咬
  • 力荐

乡土民俗,祖孙亲情,怪力乱神,回归童心。落脚在”勿以恶小而为之“作结,好玩惊险又对小朋友有教育意义。与香港徐克97年的《小倩》,都涉及到死后鬼魂在投胎路上遇到麻烦,而鬼魂飘忽不定的形象确实适合用动画来表现。

44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好温柔的鬼故事。

47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资料馆留影#修复版,非常特别的夸张画风,邪典动画有点cult(现场有小盆友受到惊吓cry了),有890年代神鬼老港片的影子,特别适合放暑假欣赏——就像《夏目友人帐》,除极少数以外,鬼怪们大都友好无害,而且主创有些白化白狗黑化黑猫之嫌……最喜欢的角色是小扁和大鲸鱼,小男孩的人设有点蠢而且很吵,文英阿姨的配音一下就听出来了,阿妈和善可亲又很勇敢,话说闽南地区的阿妈就像是我们的外婆吧?嗯,看完竟然想起了外婆,还蛮感动的。

52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大故事很不错,小细节却不太圆润。配音的优异是一大亮点。很意外,很惊喜,台湾曾出过这样一个魔幻又富有乡土情怀的故事。我不禁联想起同样富有地方特色韵味的宫崎骏导演动画电影《千与千寻》,我都很喜爱~~~ —— 二刷,感觉这真是一部值得推荐给身边听得懂闽南语的小伙伴们观看的动画电影。-2013.10.06 —— 2015.02.21:果然,我们拥有类似习俗风俗的闽南地区的小朋友们还挺适合看这部动画电影。—— 2015.08.28:还有什么特殊的日子能比得上【中元节/七月半】更适合放映《魔法阿妈》的呢?

57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力荐

还蛮可爱的一个故事吧,年代虽久但画风老少咸宜,想说还挺适合放给小朋友看的,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很好的亲子教育+死亡教育,结果没想到后面直接吓哭现场一位小朋友,也是太好笑了。资料馆4K修复打卡。

1小时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还行

这种动画就算是微笑的眼泪,可爱有趣中又带一丝酸楚,与之前预想不太一样,虽然是满满的民俗乡土气息,但却没有在惊悚骇人上下笔墨,反而是祖孙两代人的亲情交流为重点,通过种种事件消除代购隔阂,一切温情自然,尤其是到放水灯时达到高潮,一个看似简单故事能包含种种,那当然就是满分作文了!

1小时前
  • ★冰凌宫★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