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第二季

综艺大陆2015

主演:马东 / 蔡康永 / 金星

导演:牟頔

 剧照

奇葩说第二季 剧照 NO.1奇葩说第二季 剧照 NO.2奇葩说第二季 剧照 NO.3奇葩说第二季 剧照 NO.4奇葩说第二季 剧照 NO.5奇葩说第二季 剧照 NO.6奇葩说第二季 剧照 NO.13奇葩说第二季 剧照 NO.14奇葩说第二季 剧照 NO.15奇葩说第二季 剧照 NO.16奇葩说第二季 剧照 NO.17奇葩说第二季 剧照 NO.18奇葩说第二季 剧照 NO.19奇葩说第二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8 08:06

详细剧情

  《奇葩说》是一档由爱奇艺马东工作室打造的中国首档说话达人秀,旨在寻找华人华语世界中,观点独特、口才出众的“最会说话的人”。第二季将于2015年6月26日开播,每周五、周六晚在爱奇艺独家播出,由马东主持,金星和蔡康永担任常驻导师,大S、高晓松等将担任嘉宾“女神”。

 长篇影评

 1 ) 薛兆丰独特的经济学思考角度记录

薛老师思考角度很独特啊,时间成本这个角度真的耳目一新啊,哈哈哈,记录一下。

1、“时间成本”角度

毕业后混的好为什么不去同学会?因为时间成本高,不去同学会的时间能创造更大的价值或者挣更多的钱。

毕业后混的一般才去同学会,因为时间成本低,即使去了同学会也不会浪费多少自己创造的价值,或者说也不会少挣多少钱。

2、“有效陪伴”角度

1930年凯恩斯提出的工作15小时满足生活所需为什么没实现?其实凯恩斯提出的,工作十五小时就能满足生活所需,已经达到了,但是达到是当年的生活标准,但是多年过去,生活的标准已经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们衡量现在生活的时候,以“有效生活”的角度讲,工作15小时是远远不够的。

3、“家族企业”角度

两个人结婚就是在用自己的资源在做家族企业,签的是一张终身批发的期货合同。 由于在家庭中,两个人付出不同,女方先付出而男方后收获,在开局之时为了保证做一份抵押也未尝不可。

4、论分工

当你发表言论时,未必有足够的信息,也未必有正确的判断到底谁是“蛋”,谁是“石头”,当每个人各司其职才更有可能达到正确的方向。(私心讲一下,薛教授这场讲的不如大紧和李诞,确实没有合理的监管和衡量标准,谁又能保证专家说的一定是对的呢)

5、男女有别

由于进化导致,男生更在意女生的肉体出轨,女生更在意男生的灵魂出轨,所以男女对待事情的方式可能不同,当出现另一个追求者时,男生更倾向于不告知,女生更倾向于告知。

6、博弈解决方案

当双方处在一个博弈情境中的时候,如何能更快的打破僵局,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汤姆肖林在1960年提供的观点,在谈判的时候尽量找到一个所谓的“聚焦点”,最好的方式就是采取一个“可执行”的方案来执行,同时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处理效率,如果政策具有长期性的化,单一的处理方案并不会一直降低其中一方的利益,而是在市场的平衡中,这一损耗成本会自动转嫁到更迫切需要的一方,也即法律无效定律。

(豆友推荐书目:道长推荐过的一本《冲突的策略》托马斯谢琳)

7、汉德公式

人在这个社会中,应该由更容易适应这个社会的人进行改变,这样在达到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成本最低,改变这个世界很难,但是看惯这个社会、适应这个社会并没有这么难。(10.26 期辩题:父母再婚,孩子该不该反对)

8、弗里德曼的偶然性

鸡飞狗跳按钮是一个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只是降低社会整体的幸福感,成本这么高的事情是不值得做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说过,如果你认为某个人是你生命中的唯一的话,那你是对偶然性有着深深的误解,如果世界上真的有这个唯一的话,你们根本就没有机会遇见,大多数人都是在合适的年纪从身边合适的人里选择了一个想要在一起的人。(10.27期辩题 :前任有新欢,有一个鸡飞狗跳钮到底要不要按)

 2 ) 最难过的是,我还记得它曾经的样子。【有对比,慎入】

曾经

以前的奇葩说,有搞笑吗?有的。

范湉湉,欧阳超,李林,都会搞笑。

但是搞笑而不空洞,有趣而不贫乏。

我承认,奇葩说第五季和别的节目比,一星太低了。

可是和自己比,一星都不值得。

五星,

“请让我说话说话说话,没有人废话,你不爱听没关系,我只说我的真理”

一星,

“请让我背稿背稿背稿,背不下来没关系,我还可以说我背稿的不容易”

建议下一季引入半开麦,至少,说不定,看起来和曾经一样。

奇葩的含义是什么,举止夸张?讲话大声?衣着奇怪?

似乎不是。

肖骁范湉湉看起来学历不高,但是他们非常自信,对自己坚持的东西无比笃定,不在意别人的目光,嬉笑怒骂,不卑不亢

柏邦妮姜思达史航……,因为思想,因为态度,而与众不同

甚至苏紫紫,那个我也没有太多记忆的裸体模特,因为经历,所以不同

而第五季的很多人,他们“奇葩”的伪装那么脆弱,似乎一碰就会碎。

在举止夸张,讲话大声的背后,是一个普通的某些时刻甚至无趣的灵魂。

就像,我会觉得大王马剑越很有趣很可爱,但她们不是奇葩,她们是普通人。【至少她们,敬业不念稿。

哪怕我第五季蛮喜欢李思恒,距离肖骁,少了太多真正的与众不同却嬉笑怒骂的鲜活。

奇葩说里,快没有奇葩了。

宛宛不类卿。

第六季,肖肖也不是奇葩了,万万没想到

奇葩说原来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奇葩说多了就会变成一个努力理智的普通人。惨。

 3 ) 当奇葩不再奇葩,说还能不能好好说——奇葩说观赏指南

《奇葩说 第五季》很快就要进入尾声了,来说说这个陪伴了我五年的节目。

这一季开播的时候,傅首尔和董婧的事频频上热搜,也推升了节目的关注度。

作为一个老粉,我的内心是悲凉的。

这就好像你的idol明明是个不折不扣的实力派,却让人感觉非要借助绯闻、作秀和口舌之争博取关注一样——什么时候,奇葩说这样一个以内容取胜的网综IP,需要这些“身外之物”了。

第五季就在这样一种喧闹的氛围中,鸣锣开战了。于是,死忠粉亲眼见证了TA的高开低走,从第一季的9.1分,跌落到现在的7.1分。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让我分析评价下滑的原因,我觉得来自于以下几点:

1、先锋属性:奇葩之所以是奇葩,代表的是少数、小众和不落俗套。奇葩说最早的先锋性就是代表少数派发声,与主流价值观点形成对抗与冲击,来达成多元性。它是少数派的自留地,也是唯一能让直男艾力沦为弱势群体的地方。就像我在自己的另一篇文《假如我们是生活里的少数派,该如何选择》里写的:“我们都可能在某个维度上沦为少数派,而这世上,从来都存在多数派对少数派的倾轧”——这种倾轧才是共鸣的终极来源。而第五季恰恰丢掉了这一先锋内核,让表达空缺了些许真诚。

2、辩论导向:当年说的最多的那句——这是一档严肃的辩论节目,在这一季确实有了印证。这一季奇葩说请来了很多职业辩手,越来越认真,也越来越煞有介事了,但职业辩手与奇葩说内核属性之间的融合还未到达一个相对契合的程度。

3、赛制安排:每一季奇葩说,都会赚取观众大把的眼泪,这是因为很多辩题,很多发言,让人有共鸣,直击人心。这一季我们依然看到了很多眼泪,但很多时候不是共鸣,只是自high。选手们越来越多地为胜负哭,为得失哭,而少了纯粹表达的快乐。

4、新人辩手:肖骁在李思恒走的时候就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我们回想第一季奇葩说的时候,每一个奇葩的海选过程都有播出,那时候更像是一个养成类游戏,即使选手不那么强,观众依然能够从一点点的了解中,发觉选手在辩论以外的特质。而第五季的选手一上来就互撕开杠,像进入了斗兽场,与老奇葩同台混战,这种对场感的陌生甚至比实力更会影响临场的发挥。

5、辩题选择:爱情是时间和空间维度下亘古不变的主题,也是兼具理性和感性的两难选择。但围绕爱情的选题,也需要给辩论者留下充足的探讨空间,本季诸如:《结婚前,我让伴侣在TA的房本上加我的名字,有错吗?》、《恋爱中有其他追求者, 要不要告诉另一半?》、《恋人向你隐瞒自己富有or贫穷的背景哪个更不能接受》等辩题,在个人看来,辩论的角度有,但缺乏辩论的营养,这也是让部分新奇葩表现失常和尴尬的一项原因——毕竟不是所有辩手都那么经验老到,可以从逼仄的夹缝里杀出血路来。

图片来自网络

那些年,如果说,生活有别处,奇葩说就是别处。

而第五季的奇葩说,好像让人看到了一个孩子慢慢长大,终于走到了成人世界。他变强大了,但他也变得无比疲惫,就好像面对着生活的我们自己。

于是,奇葩说变成了生活本身,我们无法再在这处“自留地”里,找到自己。

当然,作为死忠粉,我无意唱衰并仍然坚信,奇葩说是目前大陆将寓教于乐做得最好的网综。

我们喜欢看奇葩说,真的是看选手们唾沫横飞、巧舌如簧?或许是,但我想不全是。如果仅仅只有这些,我觉得丢掉了奇葩说的精髓。

我从奇葩说里看到了这些:

图片来自网络

1、懂得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拿完第一季奇葩说BB KING后,我觉得马薇薇走上了人生巅峰,她在当时整季的表现是那么自信、从容,金句频出、气势如虹。她用上佳的表现告别第一段婚姻后的生活,并完成了一名职业辩手向公众人物的华丽转身,并在第二季奇葩说里,收获了与周玄毅的爱情。

那时候我想,能在辩论场上把很多道理想明白、讲透彻的人,生活里不成为人生赢家的几率很低吧。

如果这是一部小说,到了第二季就终结的话,我觉得这样的观点会一直持续下去。然而,第五季,马薇薇回来了,原先聪敏、睿智、霸气的马薇薇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在赛场上有如神游的选手,而她也失去了与周玄毅的感情。

诚然,水无常势,感情里的问题谁也说不清。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马薇薇不是她最佳的状态。

辩论是有技巧的,语言表达也只在生活中扮演很小的角色。我们过好这辈子,言语或许能派上一些用场,但更多时候,靠的是心和智。

图片来自网络

2、 我们都在扮演貌似合格的成年人,却依然渴望天真得像个孩子

人到底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

我们会沉浸在陈铭强大的逻辑里,也会被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感动。

人的矛盾性,就在于奇葩说啪啪钮所带来的票数剧烈波动上。

世界在教你做一个理性而沉闷的成年人,而奇葩说告诉我们,那些最动人、最刻骨的时刻,常常来自于我们的“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来自于我们的“无能为力”、来自于“挣扎隐忍和放手一搏”。

我们越来越游刃有余,可我们越来越怀念奋不顾身。

我想这也是我在看歌手时,那么爱杜丽莎的原因,多么极致感性的艺术家。

图片来自网络

3、永远不要丢掉英雄梦想,即使你正疲惫生活

马东形容自己的底色是悲凉,我特意去查了他的星座,果然是摩羯。

马季老师曾告诫马东,大意是说如果要混娱乐的这个行当,就要注意说话的尺度。

我已经找不到奇葩说“向父母出柜”和“伴侣宣称available”那几期了。

我们都只能在有限的的语境里去发声和讨论,这不是价值判断,没有好或不好——这是现实。

许多年前,马东在最后一期《有话好说》中最后一期坚持的主题是:走近同性恋;许多年后,他带来的奇葩说,依然延续着一贯的理念和主张。

即使被阉割、被调整,也要扛着英雄梦想负重前行,然后在插科打诨、花式口播和玩世不恭中完成布道。

而不是像李诞兄,成名后告诉年轻人:不要说太多真话,不要挑战大多数人;开心点,人间不值得。

在我看来,眼袋哥才是现实世界里的梦想与喜剧大师。

图片来自网络

4、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不要失去表达的热情

我是最近才开始回归豆瓣的,而我第一篇写了和小a的生活,就有人质疑:为什么要给自己贴上同性恋的标签博眼球。

异性恋里没有人在表达对恋人的爱慕、思念与不满时,会被认为是博眼球。我想,我在做的,就是希望有一天,当我提到这三个字时,没人再认为这是博眼球吧。

这个世界远还没有到为同志人群发声太多的程度,事实上,很多人并不知道我们的爱情是怎样的。

那我就剥开,袒露出来。虽然可能会有误解和伤害,但只有经过的路人看了,也许才会说:哦,原来他和他的感情,没有什么不一样。

当人们提到康永哥时,会更多地说他是一个温柔而睿智的人,而不再盯着那个“同志”标签,这就是坚持的价值。

不要因为他人的眼光而活,不要丢掉表达的热情。

 4 ) 壮士请留步

不打算删掉原来的话 但改了评分,看到忘情水这期,如晶说她打了七场了,一直对如晶没有那种不讲理的喜欢,但是今天在屏幕里看到她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个人我看了五年了,这个节目我爱了它这么久,让我喝杯忘情水就忘了它的不好给它一个五星,我不舍得忘掉,于是我清醒着,理智的知道第五季有多么多么不好,我有很多很多时刻都很不喜欢它,但我还是决定把我收起来的对它的爱还给它。我用五星来表达 第五季到最后了,我清楚的知道估计你也没有下季了,但我仍然记得你最初最好的我最喜欢的样子。

为了我追了5季的综艺来写影评,并且用一星表达我对你们的失望。

插播一条 9.30日更

真的挺恶心奇葩说的剪辑。之前颜如晶和野红梅的辩论因为剪进去一句乱拳打死老师傅,我以为如晶被p下去了,结果如晶赢了;前天剪了一个没有人举手选臧鸿飞的画面和臧鸿飞沮丧的表情让我以为没人选他,结果又不是。这种误导性的剪辑和无良公众号的标题 xx明星曾在节目愤然离席原因竟是。。。(在开玩笑,做效果) xxx自爆曾被当众掌掴 究竟是谁这么大胆(只是在演戏) 有什么区别? 昨天的第四期开篇各种哭,你想表达什么?我看完只想说哭成这个逼样干脆不要录了,何必呢?然后就会有人说其实不是这样的。问题是你把所有的东西混剪在一起具有导向性的指引观众臆测真的好吗?我喷你的时候你还可以心安理得的说是你自己这么想的,我可没有说,你和辉发那拉淑慎有啥区别?

奇葩说怎么变成靠狗仔报宣传技巧吸引人眼球的节目了呢?年轻化的收视群体喜欢这种欺骗剪辑的吗?

最后插播对第四期的看法,剪刀妹说发红包的事儿真的没情商,张帅没啥记忆点但表现尚可,逗逗的羁绊很有趣,高老板情话很撩人,董婧反击直击灵魂,臧鸿飞说的点很有趣,但如果我是反方我就会奇袭一句:如果我问你加个名字行不 你表达的明明是要加加呗多大的事,别影响我们洒脱生活。

突然发现化身黑粉,我决定不更了。失望表达了四期了,以后要是更新的话,应该会是它有了可以让我赞扬的地方。

插播完毕 下面是正文:

这个节目 是不是没有老奇葩就不行? 我没有说我不喜欢他们,我喜欢,所以面对在第五季开播我看到了老奇葩我还是很高兴的。因为马东说没有谁必须要留下来,所以我期待老奇葩捍卫自己的荣誉也期待新奇葩干掉老奇葩。可是当我看到臧鸿飞被壮士留步高嘉程干脆利落的走了,我感到了阵阵恶心。由内而外的恶心。

壮士留步就是老奇葩的特权,因为你们留不留步的判准是选手的发挥有没有失常,那么我想问你们,你们和新奇葩不熟,怎么知道新奇葩的发挥是不是正常?这就是所谓的没有谁必须留下来?马剑越很有趣可以被留下来,李思恒也很有趣,就因为对手是个老货,就可以说他说的不好老货没有认真辩论所以输了?马薇薇就可以明目张胆的帮着老货漠然看着高嘉程黯然离场?

我喜欢奇葩说不拘一格别出心裁的风格,但不代表我可以接受你明目张胆的护着老人排挤(或许不算排挤 但赤裸裸的帮熟就是一种对新人无形的排挤)新人。

好了,我还没有看颜如晶是不是被淘汰了,有没有被壮士留步。如果有,那就请你们直接让老奇葩进入下一轮,别用壮士留步恶心我们。

最后,一个综艺,五季也够了。我不期待还有第六季,但我期待马东东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更有趣的综艺。

看完了第二期。臧鸿飞吼进了30强,有趣的马剑越也进了30强,所以所有的老奇葩都留了下来,非常有趣。

老奇葩请你们继续抱团挤兑新人。尤其是求生欲车轮战选到有些所谓软柿子的时候,所谓教练不假思索的说 这(xuan)个(zhong)合(la)理(ji)。坦白讲,我喜欢你们这几个bbking不是因为你们强,是因为你们体现出的包容。所以当马东说完这些壮士觉得你们有些人不配在30强里的时候你们跟着说不光他们觉得我们也觉得的时候我是震惊的。

深深地失望。节目之前靠打擦边球,后来擦边球不行了,所以改为激化矛盾,马东说被选中的人里会有软柿子,他们选你,是因为他们觉得你不配。你自己在奇葩大会上把最特别人类奖颁给了每个人,在奇葩说的现场,你说他们不配。节目效果可以做,哪句是你的真心话?如果每一句都是节目效果,那你已经不是我喜欢的奇葩说了。我之所以喜欢奇葩说,是因为它包容每一个人每一个观点,柜子里的人它包容了,女装大佬它包容了,结巴它包容了,可今天,它用“不配”告诉我它不包容带给我们观点赢得胜利的少数玩家,因为他们侥幸获胜,因为臧鸿飞还没有一席之地,你怎么配坐在那里。我被不配刺激到了,奇葩说的精彩从来都不体现在像新说唱一样的火药味儿上,如果你说他可以改变,那我也可以用一星告诉你:我不接受这种改变。因为他没有变得更好。

9.29更

不弃综的原因是总有搞笑的段子和引发思考的角度。很可怕的事情是从第一期开始会有想整段跳过的地方,比如之前的赵美蓉和这一期的熊浩。

突然在片尾被煽情,心里难过的点很奇妙,引起我思考的地方居然在片尾,而整场节目只有首尔和如晶说的有一点点让我被击中。反方的点居然是原生家庭给你的伤害你放一放,往前看。我赶不上好时候我是不要让我的下一代赶上,我得不到的陪伴是不是我得要求下一代得到。

沈玉琳起码能get到12小时只是说要制定一个底线就是你要陪伴孩子,反方的贫困问题真的是挺醉的,惨到生我是为了让我来历劫,你带带套别生我行不行?你生了你就要负责任为了养我就要剥夺我被陪伴的权利,我求求你放过我好不好?

奇葩说到底是怎么了呢?负责有趣的人有趣了,讲逻辑的人为什么讲不到人心里去了呢?选了辩题似乎是下了上价值的决心,最后去煽情了?emmm。

ps:接受不同意见,但不进行辩论。我只是说反方的点在我听来不痛不痒,没有说反方无逻辑或者不优秀或者怎么样,也没有觉得正方说的有多好,总之队长争夺战看完了觉得emmmm。

 5 ) 你们太难伺候了

我过去把《奇葩说》看得很重。我成长三大催熟剂:失恋、奇葩说、年龄。不管身边的人对奇葩说什么态度,我对这个节目永远都怀抱着最大的宽容和期待。

关于奇葩说现在的问题,我其实不是没有看到:选手报团,撕逼,各种人鱼目混珠。节目开播前,傅首尔打董婧又上了热搜。看评论看得我心头发慌,我慌于这个节目真的不再被“宠爱”,也慌于这个节目是不是真的“病了”。

看了一期节目过后,我有些安心,也轻松了很多,并不是说第一期真的有那么精彩,而是不管这个节目成了什么样子,我都觉得甘之如饴。如果选手幽默,那我就捧腹大笑;如果辩题严肃,那我就反省思考;如果逻辑满分,那我就努力提速,跟上思维。

是因为真的对这个节目爱得深沉吗?倒不是,我只是觉得,我开始不再对节目带给我什么那么执着。用马东的话说,这个节目最大的特点是包容。那我可能大概是有幸学会了一点点包容吧。

我已经能包容这些“乌烟瘴气”的选手们了。哪怕一个操着一口川普看上去还有点娘娘的男人在舞台上搔首弄姿、胡搅蛮缠,我也能精准地看到他的另一面可爱了。放几年前,我一定是很讨厌他的。

这真的是个太有魅力的舞台了。它的魅力在于,好像什么人都想来,什么人都能来。它让我们第一次在舞台上能看到和我们“差不多”的普通人,同时也看到与我们“差好多”的普通人。好像第一次看到不管好不好看,学历高不高,年龄大不大,同不同性恋,健不健康。大家都可以在这个舞台上赢得掌声。这种“共享幻想”,给人造成一种假象,误以为这是什么世外桃源或人人自由的人间仙境了。

我倒是觉得这就是一个“嘈杂”的杂技团。一些人是“小丑”,所以不断“献丑”;一些人身怀绝技,所以往往能获得最多的掌声;还有一些人,递递道具,当当配角也就够了。可是观众永远是最体面最高傲也最难伺候的人。不被聚光灯照着,大概是永远看不到自己的“丑陋”的。

我也有喜欢的或讨厌的选手,但好在,我总有一种置身事外的清醒。我在喜欢或讨厌这群人的时候,清醒地知道他们不过也是普通人,是一个个比我们稍微有勇气一点有底气,或是刚好离舞台更近而已的“普通人”而已。

这个舞台太容易让人得到尽情的释放,这种迅速的释放让大家很容易拥抱在一起,我想这可以稍微解释老奇葩的“抱团”现象。因为这是一群最先看过我锋芒和丑态的人。但是人们对于太过快速的友情的消耗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哪怕你告诉我他们在背后天天撕逼打架,我也是不意外的。一群“张牙舞爪”的人之间没点摩擦?

我觉得马东是个精明的但又有情的商人,这一季奇葩说开始“洗牌”了,这个舞台要被挤爆了。这些在舞台上尽情释放过的老奇葩们,有人终于要被掏空了。我觉得真的挺残酷,我心疼这些人在这个舞台上名利双收的同时榨干了自己后,却不得不离开的惨状。要说这个舞台的魅力,他们是感受最多,也得到最多的人。而1v1赛制一边解决掉奇葩说“抱团”现象,一边又为奇葩说注入新的血液。节目在迎合观众的同时也在逼一些老奇葩以不得不接受的方式黯然退场。

我总归是不希望节目就此止步的,我也不知道我能支持这个节目多久。但总归是还能得到一点,就看一天吧。我只是个普通人,我不能对我抱有太大希望。我现在也终于学会不再对他人和事抱有太大希望,看奇葩说以来,它教会我“包容”。这个词语的定义经过我耐人的加工后来逐渐变成了“无所谓”。但好在,目前这个节目还对得起我的包容。

《奇葩说》的落寞,让我看到她是一个如何从一个一见倾心、惊为天人的女神变成各位处处嫌弃的糟糠之妻的。从前你们爱她热情似火,日子久了,你们嫌弃她粗俗聒噪。后来她开始吸收营养,注重内涵,你们又嫌弃她沉闷无趣。说到底,就是各位太难伺候了。

而这个节目终于变成了我的“隔壁老王”,不管你热情或是高冷,肤浅或是深刻,美或是丑。你在,我们热情相拥,你走,我们挥手告别。

 6 ) 奇葩说在改变,只怕你不肯变

终于日思夜想的奇葩说第五季来了,我是老粉,非常喜欢奇葩说,一开始的它就打破了当时的娱乐综艺怪圈,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也广受好评。现如今五季走来,奇葩说变了很多,听到有人说走样了,变味了,不再是原来的感觉,我却觉得我依然享受,因为我在跟随它改变。

这一季有一些不同,一上来的残酷赛制让人喘不过气,但是这其中我看到了陈铭二号熊浩,看到了有逻辑有幽默感的赵英男,我觉得值了,看一个节目从来不是只看旧面孔,老奇葩是为了笼络老粉,但发觉新奇葩才是正事。我们要改变要接受要适应,我觉得这依然是我爱的奇葩说。

 短评

这一季肉眼可见的变化大,前所未有的残酷赛制,但是不变的内核还是辩论和内容,新奇葩里有熊浩庞颖詹青云这样的辩论大神,也有李思恒这样的搞笑奇葩,比上一季的新奇葩要强,而且老奇葩如傅首尔臧鸿飞也稳定发挥,期待明天的花希!!

6分钟前
  • 风中芭蕾
  • 力荐

虽然第三期开始还是有在辩论了但是还是不喜欢这种真人秀的调调……各种落泪各种心里状态各种七七八八的真人秀 乏善可陈

10分钟前
  • 噶布夫人
  • 推荐

高晓松第一期不来是对的。

12分钟前
  • 飞天小女警
  • 还行

《中国有辩论》《中国新吵架》

16分钟前
  • 姜大噪
  • 还行

选题实在是乏善可陈,无趣至极。 翻来覆去的爱情题和这个节目本身一样,成了一块鸡肋。唯一慰藉:新爱豆,薛兆丰!

17分钟前
  • 香蕉猫猫不哭啦
  • 还行

五季下来,就这一季我没法给五星。这种思辨类的节目,不可能每一期的出题和辩论都维持高水平,偶尔有起落也正常,也不可能取悦所有人。但是,李诞的加盟和新人的本末倒置我忍不了。根本没有在李诞身上看到思想深度和基本礼数,基本上可以说是毫无家教影响大局,不展开批评了,一万个膈应。另一个问题是,新人的注血虽然很必要,但是筛选机制太有问题了。虽然这是一个把辩论赛进行娱乐化的节目,但是老将们发言中的插科打诨仍然是基于立论和逻辑的,但是新人们似乎觉得段子才是制胜法宝,经常有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荒谬感,看新人和老将混搭在一组里合作时,这个水平落差上上下下太难受了。

21分钟前
  • 潋 | Béatrice
  • 推荐

谁撒泼、谁会表演谁就能赢?也是够奇葩的。

23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还行

奇葩说第五季怎么多了那么多有趣的直男!

26分钟前
  • 放大招!
  • 力荐

按郝蕾的话来说,马东想赚钱,我不能说“不行啊,你得热爱点艺术”。可是,我不是演员(辩手),我是观众啊!

29分钟前
  • QsMotif
  • 力荐

2018.11.3更新的这集,是我看了五季奇葩说最好看的一集。2018.11.16这期那么精彩,居然没涨分。

33分钟前
  • 海边的卡夫卡
  • 推荐

首先这个满星有鼓励成分,毕竟五季老粉。其实每个现象级IP节目从第二季起大多都逃不过逐渐flop的境遇,区别只在于撑几季而已。而奇葩说大概第三季开始就已经出现新鲜感消褪审美疲劳的问题。只是没想到姜思达突然地崛起像是给节目打了一剂强心针又再撑了两季。而到了第五季,一波十八折地拖到现在才播出,目前从第一集看还是蛮不错的有用心,至少大改赛制带来了不错的新鲜感,也竭力地找了很多新选手(虽然一眼扫过去都是熟面孔啦,什么张雪峰杨奇函沈玉琳甚至奶茶所长三棒子都是各种其他类型综艺出现过的话题人物。内地通告艺人时代来临?),而新导师蛋蛋和薛兆丰也是有相当看点。但四季bibiking退出辩手位,姜思达范湉湉也退出第五季,节目的精彩度会不会大打折扣呢?还是放眼期待吧。

38分钟前
  • 高达君
  • 力荐

观众也太难伺候了,一个“奇葩”和“说”同样重要的节目,嫌吵闹嫌无脑的,非逼人家真拍成严肃的辩论节目吗?看华辩录像不就好了?好玩儿的不就是这群求同存异的人把道理揉进段子里活给你看吗?要啥自行车啊?

39分钟前
  • 柒二Dr.Tobe
  • 推荐

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奇葩说的重点到底是奇葩还是说?(五季老粉,四星观望)(不观望了,9期结束,三星)

41分钟前
  • 小皮
  • 还行

可能是我接受能力比较强吧,这一季依然喜欢。

45分钟前
  • 曹笑天
  • 力荐

服了,臧鸿飞和马剑越有什么好留的?因为他俩是老奇葩???剪辑太恶心了,想知道奇葩说对它的受众是个什么定位,把观众当傻子来高高在上指点吗?我不明白为什么大部分都是爱情题,亲情友情职场生活这些能延伸出很多啊,别告我这些广电都不允许,选题组是有人情路不顺吗???11.16高手和高手的交锋,目前为止本季最好的一期!陈铭老师这季优秀得令人惊艳!

50分钟前
  • 我如野火
  • 还行

以前是奇葩会说,现在是奇葩和说。

53分钟前
  • 油笔小鑫
  • 推荐

陈铭真是被人设害的,明明实力与颜值并重,逻辑脑洞和辩论口才起飞,BB king急需要他的加入,拉升水平和深度-)

56分钟前
  • 我欲乘风
  • 推荐

看到肖骁选陈铭的瞬间!好燃!!!太喜欢肖骁了好真实!不油腻!共享知识的那一集加一星。

57分钟前
  • AQA
  • 推荐

臧鸿飞什么玩意儿?喊什么?有病吗 这么多季了也没个长进 真的不知道是怎么还留在这个节目里的 恶心(11.4更新 加两星 陈铭真的厉害 以前不喜欢他的发言 但是这一季太强了吧 他和董婧的最后开杠一分钟 怎么说都在自己划得的圈子里 厉害!(12.11更新 陈铭BB King!五星支持!

1小时前
  • 啊哦额咦唔
  • 力荐

姜思达的出走是聪明的,人不能总停留在原点。

1小时前
  • 这个人有点懒er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