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咬狗

恐怖片中国香港1964

主演:张丽珠  Dan Chu  朱由高  高鲁泉  Ying Sau Hui  Hui Kong  林凤  李寿祺  Bao-chuan Lin  骆恭  Yuet-ping Lui  Chen Mei  Tung Ng  Lanqing Tan  胡枫  

导演:Yeung  Kong  

播放地址

 剧照

人咬狗 剧照 NO.1人咬狗 剧照 NO.2人咬狗 剧照 NO.3人咬狗 剧照 NO.4人咬狗 剧照 NO.5人咬狗 剧照 NO.6人咬狗 剧照 NO.13人咬狗 剧照 NO.14人咬狗 剧照 NO.15人咬狗 剧照 NO.16人咬狗 剧照 NO.17人咬狗 剧照 NO.18人咬狗 剧照 NO.19人咬狗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3 00:11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其所谓暴力美学

这片子听说很久很久,去年才终于看了,还是够震撼的,尽管因为类似的片子看过一些,程度有些减弱,现在想想这些类似的片子都可以从这里寻出根源。
这个片子出彩的地方就是所谓暴力美学吧,与其相比,昆廷的那些还是温情一些,港片就是主旋律了
别看片中的杀手杀人很随意,这部电影的构思可一点也不随意,就是说完全蓄意的强迫观众,你能感到它的层层推进,开始还是些毛毛雨,抢劫啊什么,发展到摄制人员一同轮奸,我们觉得有点严重了,再后来是饭桌上把他那个好朋友崩掉(还溅到身边那位一身血,啧啧),我们和片子里那些人一样无语了,直到他情人以那样的状态自杀,于是吟诵着美好的诗句,一切消失了,这是我们觉得真是回味无穷啊,呵呵。
其实我倒不觉得对心理是太大的挑战,或许因为它还够幽默,或许因为看了不少日本电影,日本人的黑色可不幽默。在这方面,日本电影是极品,欧陆次之,其他像老美之类还是保守得很。
btw,很想知道这几个年轻人后来拍了啥?

 2 ) 找你找成狗了

你因一些肾上腺素催生的偶发性的诗,念出了本就存实的诗,它们,而瞳孔放大,涣散地感动着,为寻着到它们。穿梭于不同场景,哪一刻你意识到,那才是自己寄存人间的真正影子,我属于此,我必在此存实而终。我写了一首关于秋天的诗,希望你会毫不吝惜你的口水吐在我念诵的嘴里。找你找成狗了,恶心。 有一处,高谈论阔的用餐席间,他陡然站起来,感到一种晕眩,也终于是与观众共振地犯恶心了,天旋地转,脑门发凉,虚汗连连,腿骨打颤,好像三伏天里的要命中暑。 “在海边的王国,沿着清澈的海湾,涌起的浪潮,一浪接着一浪,飞鱼像海鸥一样飞翔,水藻填满你的心灵,红色的鲑鱼,从天堂跃下,水母,紫菜,冬天的海苔,谁也不能阻止我喊你的名字,大海,大海,大海,我的残忍的母亲,说,你能不能看到...(呕吐)”。 因为你表面上的美意与善良,作为乙方的我就要匍匐赞美、心怀感激地承接,是吗,生活。 “你们没觉得恶心吗?” 恶心。恶心来着的,从头至尾。 你恶心到了吗?真好,我是早就恶心着了。来,一起用呕吐输出被生活生产的不堪与秽物——代表它的它与代表我的它。 瞧见我的白眼了吗?对你的苛刻与轻蔑,却不值一提,只是难免的生理反应它总是要翻一轮白眼呕一桶料的,恶心完了我们再好好相处,甜心,宝贝,我们的生活。 祝我有个好胃口,虽然你知道我必不会。

 3 ) 《人咬狗》:暴力經典中的經典,與處女作作者的隕落(转载)

翻遍豆瓣的影评,也没找到一个中意的,在网上搜到一篇,还凑合,不过是繁体字,好文共赏,转到这里,希望作者莫怪。

网址:http://bbs.thu.edu.tw/cgi-bin/bbscon?board=Movies&file=M.1153903203.A&num=1

發信人: zarathustra@kkcity.com.tw ( ), 信區: Movies
標 題: 《人咬狗》:暴力經典中的經典,與處女作作者的隕落
發信站: KKCITY (Wed Jul 26 16:22:59 2006)
轉信站: dadusan!ccnews.thu!news.cis.nctu!news.NHCUE!netnews.chu!Leo.mi.chu!zoon
出 處: bbs.kkcity.com.tw


http://blog.xuite.net/tzaralin/weltschmerz/7424485



【Tzara影評】《人咬狗》:暴力經典中的經典,與處女作作者的隕落

  我曾身為電影作者,也曾當過學生,我了解那種亟欲創作而鼓譟激
動的肉體,也明白那種狂熱地想與世界對罵的腦垂體,對社會怨恨不滿
,對革命幻想期待,對擊碎道德牆垣興致勃勃,對驚世駭俗的舞弄樂此
不疲,這些都是作為學生的特權,也是初試啼聲的作者最常見的習慣動
作。

  「暴力、禁忌」,往往是創作者最感興趣的主題,亦是最容易表達
其自身政治思想,哲學體系的跳板。我見過許多人的處女作偏愛圍繞這
些具強大衝擊力、認知震撼的禁忌主題,表現出作者反社會、反智、虛
無、抗拒的態度,然而絕大多數選擇這種禁忌主題的處女作,多半帶有
投機取巧、裝腔作勢的造作姿態,非常容易就被觀眾看穿。

  但不可否認的是,也有許多作者的處女作是「驚世駭俗」、「一鳴
驚人」的經典,這包括一旦有人問起我看過最影像暴力、最無法忍受的
電影為何時,我通常會毫不考慮的回答到日本導演熊切和嘉/《鬼畜大
宴會》(1997)。這部描寫日本戰後左派團體失去理性、失序、無政府狀
態下的的自相殘殺,是極為血腥、寫實之作,竟然為導演其大學畢業之
作!憑記憶所及,熊切和嘉當年在台北電影節與觀眾對話中曾談到:「
從一連串的瘋狂殺戮,到毀壞日本國旗後自刎等極端行為,不過是想要
嘗試打破禁忌而已。」

  相同以「暴力、禁忌」的話題打響名號,英國年輕導演Thomas Clay
的處女作-羅伯超High(2005)成功入圍坎城影展,「順利」靠其具爭議
性的暴力血腥虐殺畫面造成兩極評價,博得影迷注意。不過,在我看來
這部作品不過只是「假虛無」的形式之作。

  若要再談及讓我印象深刻且極為推崇的暴力主題處女作,不免要談
到Guy Ritchie/《兩根槍管》(1998)與Wes Craven /《殺人不分左
右》(1972),不過這樣深談下去,恐怕得另外撰寫一篇文章!別忘了
本文是關於《人咬狗》這部暴力經典地下電影的影評,之所以先長篇大
論舉出上述的片單與導演,無非是《人咬狗》亦是1992年以導演Thomas
 Clay為首的三位比利時電影學院學生的處女作,其內容、題材、表現
形式,不僅僅具驚世駭俗的爆炸震撼,造成入圍坎城影展後一票難求、
影迷爭先搶看的盛況。

  《人咬狗》不單單以其一連串失序、失控、無動機殺人的虐殺場面
來嚇唬觀眾,刺激感官,令人血脈噴張或坐立難安,這些殺戮行為尚不
足成為其暴力經典的因素。這部電影與眾不同與成功的關鍵來自於「真
實」:一種假的真實,被創造的真實,使觀眾看起來簡直像真的真實!

  《人咬狗》恍如《大衛‧霍茲曼日記/David Holzman's Diary》(
1967)、《沒有騙人/No Lies...》(1974)、到後來的《厄夜叢林》(
1999)般,以呼應真實電影概念的仿記錄片手法,創造出假以亂真的真
實情境:黑白片、粗糙毛邊感的劣質底片、手持攝影的晃動感、長拍鏡
頭所建立出真實空間/時間感、第一人稱/第三人稱交替的訪談對話…
等。自第一秒片中主角Ben的現身,到影片最後一秒攝影師被槍殺,遺
落的攝影機持續拍攝,直到底片殆盡全片結束為止,在觀眾不知情的狀
況下看來彷彿就是真實案例的紀錄片。以結果上來談,本片的「擬真」
是成功的,它造成全片緊張張力所在,讓暴力赤裸裸的呈現,比起一般
電影的誇示手法來得直接、坦率,更具衝擊力與破壞性,給予觀眾的震
撼和瞠目結舌是更為激烈的。

  紀錄片的真實感意味著身歷其境,也隱喻著觀眾的旁觀或主觀介入
的距離。《人咬狗》主觀的跟拍鏡頭使觀眾參予並成為Ben瘋狂殺戮的
共犯。當Ben對著鏡頭說話,觀眾瞬間成為了掌鏡人、紀錄者;當Ben冷
酷無情地以各種異端手法殺人,觀眾成了在場的目擊者;當Ben與親人
進行和樂融融地互動,觀眾成為其赤子之心的見證人;隨著紀錄錄像,
觀眾竟也逐漸變成Ben的摯友,Ben的同路人,Ben的夥伴…我認為這是
《人咬狗》最特別之處:觀眾不再是受害者、不再是旁觀者,而是成為
整個犯罪行為的參予者!

  當觀眾對於頻繁的殺人行為不再感到可佈作噁,而是漸漸麻痺無謂
,甚至開始樂在其中。在這層道德、人性認知上的演變,可以論及到何
以觀眾需要「暴力、禁忌」電影?或許被壓抑的「獸性」、「原始部落
性格」使然,還是人們或多或少都有「虐待」、「被虐」的傾向?過去
我們觀看暴力電影,觀看電視台播放的社會犯罪檔案,在好奇心作祟與
視覺感官刺激下必定夾雜著難以言說的愉悅快感;旁觀他人之苦痛,自
虐般地接受不堪入目的影像暴力,當中,觀眾與影片必定有某種共謀,
某種默契關係,這是不言而喻的部分。《人咬狗》即是這樣的產物,甚
至比其他的暴力電影更為暴力,它直接激發觀眾的虐待狂與背虐狂病態
心理。

  不僅形式上的大膽讓這部處女作顯得如此與眾不同,在極端偏激的
殺人行為背後,縱使一切看起來如此虛無、憤怒、無政府,當中仍夾雜
著許多作者的政治、社會、宗教、存在觀點,其論調口氣極具攻擊性、
鼓動力、破壞性。至於,表達這些作者觀點的人就是本片的男主角Ben
,這角色無疑是本片的魅力所在、本片的視覺焦點。Ben滔滔不絕、侃
侃而談其思考體系,與批判評論時,其誇張、激烈、投入的臉部表情與
活潑的手部動作,表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偏執狂形象。另一方面,Ben
如HANNIBAL般在其行為動機背後有著美的信仰存在:他本身談論詩、知
曉樂理、懂得建築美感,某方面表現出具有品味、要求完美的性格,但
相對的自以為神、自視為真理,這似乎隱喻著知識份子、藝術家的極端
性、狂傲、偏激的一面。

  說實在,我們仍不得而知Ben具體殺人動機為何?然而,我也不認
為觀眾需要清楚了解,畢竟這種虛無、瘋狂、無政府、混亂、失序下的
行為表徵,如此非理性、非邏輯似乎已成為現世性的面貌之一。

  呼應文章開頭,作為處女作的《人咬狗》絕對是部暴力經典,不僅
僅在形式上有所突破,在意識型態的表達上,它衝擊著觀眾的思維,不
時引領我們的反思。當年,這群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憤怒青年,藉著如此
異端情境的影片表達其對外在世界的看法,值得注意的是,我在片中察
覺到這群作者對於電影至高無上的熱愛:當Ben一夥人發現另一群拍攝
殺人影片的團隊時,它以睥睨惡絕的態度摔壞其電視用攝錄機;Ben沉
醉在其祖父的老超八底片電影放映;以及片中不少關於拍攝電影的堅持
態度等,都表現出這群當初年輕的作者們對電影的使命感。

  可惜的是,多少創作者在一鳴驚人的處女作後殞落,《人咬狗》的
三位導演亦是如此,在本片之後就沒有更為突出、驚人的作品出現,令
人唏噓。無論如何,比起許多裝腔作勢的處女作而言,《人咬狗》絕對
是部永恆經典,因為虐待與受虐乃是眾人的集體病態。


本片是個人長久以來極為崇拜的一部作品,它與Darren Aronofsky的
《Pi》(1998)一樣,曾召喚著我內心浮潛的黑暗性格,也影響我許多創
作思維上的驟變。我認為,《人咬狗》並不適合每一個觀眾去觀看(曾
有人因為本片而成了連環殺人魔),但對於許多具有偏執性格的創作者
來說,本片的黑暗面與虛無,肯定是許多人會嗑上癮的禁藥。

 4 ) 世界上主题最黑暗的电影

这部由比利时三名电影学院学生创作的电影也许谈不上真正意义的禁片,禁映这部电影的西方国家大概只有瑞典,但蕴含于这部电影中的颠覆力可能要比那些真正的禁片还要可怕……
我的朋友曾说看了这部电影之后很长时间内没法看别的电影,同样的感觉也出现在了我身上。电影中传达的黑暗绝望的理念如同绞索一般——我不得不说这部黑白色调的伪记录片颠覆了这个世界的一切,甚至也颠覆了电影艺术本身……

1989年,布鲁塞尔INAS电影学校的学生莱米•贝瓦克斯(Rémy Belvaux)和安德烈•贝泽(André Bonzel)打算拍摄一部与众不同的电影,后来他们的朋友贝诺特•波维德(Benoit Poelvoorde)也加入其中,成为编导之一,并最终主演了这部电影。由于资金的匮乏,《人咬狗》(Man Bites Dog)的拍摄构想被搁置了两年半的时间,三个年轻人最后通过布鲁塞尔法语区的募集及自己打工的积蓄凑够了所需经费,用六周的时间完成了影片的拍摄。为了节约开销,影片中的所有角色均由他们的亲朋好友出演。
几经周折,影片终于得以上演,这部成本仅为15000美元的独立影片创造了比利时影史上的一个奇迹,《人咬狗》的票房成绩仅排在美国好莱坞大片《致命武器3》之后,成为当年在商业上最为成功的比利时影片。由于另一部比利时影片《小英雄陶陶》(Toto the Hero)刚于一年前获得金棕榈大奖,《人咬狗》未能在戛纳染指桂冠,但在电影节期间却引起了极大轰动,慕名而来的观众络绎不绝,组织者甚至需要动用警力以维持影院秩序。

从电影的第一幕,《人咬狗》就将侮辱你的神经并扼住你的喉咙。当我们看到一个中年男人,这部电影的主人公贝罗特在列车上用绳子勒死一位女乘客时,我们亦会奇怪地发现,有一组摄制人员正跟踪拍摄着他杀人的全过程。随后我们将看到贝罗特一边处理着尸体,一边对着摄像机镜头侃侃而谈,他将向我们介绍他处理尸体的经验,怎样能让尸体沉入水中后再也不会浮出水面——我们将得知在尸体上附上一定比例的重物,尸体就可以永沉水底直至腐烂,这其中男人、女人、儿童、老人乃至于侏儒尸体与附着重物之间的重物比例各不相同。你需要这样的“生活”经验?
依据正常逻辑,观众会本能地在随后寻找这名女乘客是谁,贝罗特为什么要杀死她以及对剧情有何推动等等。可实际上,关于这名女乘客的一切并没有再出现在影片中,她仅仅只是作为杀手贝罗特曾经杀死的无数牺牲品中的一个而存在。因为随着电影推进,我们将发现身材瘦弱的贝罗特是一个连环杀手,他大量的,毫无感觉地,甚至有些玩笑般地突发奇想地杀人并碎尸,而由三个年轻的电影工作者组成的摄制组将跟随着他忠实下记录下一切。
整个电影中,我们都会听到贝罗特的喋喋不休,通过那些谈话,我们会发现这个家伙除了是一个冷血杀手之外,还是一个精通美学理论的业余艺术家,水平不低的钢琴师,通晓各类哲学流派的极端民族主义者,很有见地的社会学家,此外还是对动物生殖行为很有研究的生物学家和抒情诗作者。

我们还会发现,他拥有两个情人,一位是足有60岁的老女人,另一位则是一个20几岁的女孩儿。其中后者是一位长笛乐手,她从小就是贝罗特音乐演出时的搭档,这之后贝罗特放弃了音乐事业成了杀手,并用他杀人而获得的收入充当着女孩儿的情人兼艺术供养人的双重身份。
那三位电影工作者最初只是忠实的记录者,他们冷静地摄制着贝罗特接二连三地杀人,见亲友,会情人,并静静倾听着贝罗特关于哲学思想、城市规划、杀人艺术等方面内容的夸夸其谈。而他们第一次从拍摄者成为被拍摄者的身份转换是在贝罗特杀死一位黑人之后,这时摄制组成员之一出现在镜头前,充当了运尸者的角色。至此,这部伪记录片陷入了完全失控的局面——如果说此前他们是贝罗特杀人事件的冷静观察和记录者,那么到现在他们成了杀人者的从犯,而这也让观看这部伪记录片的观众们开始不知所措。

因为影片一开始就伪装成记录片的样子,而观众自然而然地会跑去占据了摄影师的位置,视角与摄影机认同,并从这一视角观察着那些血腥暴力事件。可当观众发现摄影师也跑到镜头面前,与贝罗特一同喝酒聊天、强奸抢劫、杀人运尸时,观众便会完全失去自我定位。
我们知道,通常影片对待观众有三种态度,一种是将观众缝合进影片叙事织体当中的积极态度,一种是观众无法与银幕上任何一个人认同的中立的态度,还有一种是观众被间离出影片规定情境的消极的态度。这三种态度都是非常尊重观众的态度。而《人咬狗》是一部并不尊重观众的影片,它对观众是别有用心的,它将观众渐渐引入一种彻底的认知错乱的谵妄之中,使观众对人性基础、艺术原则、道德理性等全部失去判断。
而随着影片的继续深入,观众会发现自己的身份将被置换成帮凶——观众起初以为自己是不介入的摄影机,当看到后来发现根本没有这样一个位置,于是观众不得不走到杀手身边沦为帮凶。
在打死一家三口的那场戏中,贝罗特残忍地拧断了男主人的脖子,观众被强迫倾听了拧断脖子的咔嚓声,这是一次骇人的倾听——观众突然发现自己即将变成施暴者,此时影片的道德原则和快乐原则同时发生作用:道德原则使观众本能地与弱者认同,而快乐原则则让观众在潜意识中享受强者的权利。当以瑞米为首的影片摄制组成员逐渐由唯唯诺诺的帮凶转变为同杀手一起轮奸妇女,并烂醉在地上的同伙时,他们恣意欺骗并意淫了观众(抑或观众此时在潜意识里已经变成贝罗特的同伙?)。

影片在贝罗特的家人收到一只死老鼠时引入了一种危机。贝罗特终于被复仇者打死。此时观众震惊作为伪装的记录片,杀手死后将如何拍摄下去,观众的视角立刻回到了摄影机背后,随着导演瑞米被杀,摄影机被缓缓放到地上,摄影师在最后一刻试图逃跑并奔进画面,但他同样未能逃脱被杀的命运。至此这部影片的观众彻底丧失了认同对象——观众亦被影片杀死?因为全部创作者都在其艺术创作过程中被杀戮的电影作品同样也不需要观众。
影片以物的结束即胶片转完为终结,再一次重申了影像至高无上的地位。

影片中一段情节值得玩味,就在录音师被打死的同时,影片的摄制者开始唠叨“我们的影片的经费快不够了”,原来影片的拍摄是在杀手的支持下进行的,其经费恰恰来自于杀人所得的赃款,所以影像不得不堕落为暴力的帮凶——为了完成他们自己的艺术创作。
而这部伪记录片中的主人公以及创作人员的全部死去,也使得这部伪记录片成为了一部主题最为黑暗的电影。
如前所述,贝罗特的年轻情人的艺术事业同样需要贝罗特来资助,两人合作演奏的那段优美明亮的抒情乐曲贯穿着这部电影的始终,构成巨大的反讽的效果……

•为什么人们把大街上的砖都涂成红色?红色是血色,是印第安人,是暴力的色彩。” ——贝罗特的这段独白让我们了解到在这个暴力世界里,杀手很可能是最清醒的一个。

•暴力与影片之间的那种天然的亲密关系便被揭发了出来。恋暴力癖天生是属于电影的,就正如窥视癖天生是属于观众的一样。正是由于观众内心潜在的虐待和自虐情结,银幕上的暴力才成为极受欢迎的观赏性奇观。如果说《出租汽车司机》、《大佬》、《低俗小说》、《精神病患者》中的暴力场面令我们触目惊心的话,那事实是,人类社会中自始至终都不缺乏暴力的事实。只不过由于道德的约束人们无法对此表现出喋喋不休的兴趣,而电影为了自身的生存便只好先观众的堕落而堕落。维文•索布切克说过:暴力就是“我们道德痉挛的意义和内涵”,这种理性在今天的银幕上已是稀罕物,其出现的频率恰好证明它的不存在。(网友评论)

•当进入到后资本主义时代的人们已经熟悉了由吴宇森带来的浪漫英雄式的唯美派暴力,到昆汀•塔伦帝诺、北野武等创造的血腥残酷的动作型暴力,《人咬狗》的那种夹杂着偶然和无意义的暴力,使人们体会到一种黑色幽默,一种暴力电影作品本身的态度。暴力肯定是影视作品兜售自身的上好元素。但影片表现暴力时究竟应当是以一种虚幻的方式,还是一种诚恳的方式,究竟是意在激起观众的模仿欲望,还是降低观众对暴力本身的新鲜神秘感,《人咬狗》或许是不自觉地做出了这样的探索。年轻的电影制作者们的观点是:电影不仅在内容上具有表现暴力过程的优势,并且影像本身也是一种欺骗和玩弄观众的暴力手段,我们要做的就是认识到这一点,并利用这一点创造有趣并发人深思的电影。(Dangel评论)

•《人咬狗》制片人安德烈明确指出本片的目的就在于:它能叫人大笑,而笑后又能叫人反思自己为什么看到这么残忍的内容依然大笑。

•看完整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好像喝了一大桶泔水!大家能了解我的感受吧?很阴郁、反胃并引发浑身的不自在。太多的不说了,有机会的话,建议对凶杀怀有难以抑制的兴趣又有足够心理承受能力的朋友可以找来看一下。本片不失为一部很好的多媒体谋杀教材。当然,一般的女性朋友们建议要在有男性家长(当然这不大现实),或其他较坚强的男性在场分担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观赏!(金色顽鱼:“一部令我不安的欧洲电影——《人咬狗》评介”)

 5 ) 人咬狗

彭胖的《买凶拍人》的创意不知是否来源于此。主角表面上看是个杀手,其实他还是音乐家、建筑师、物理学家、画家、诗人、哲学家。。。。。。每次杀人他的这些个才艺都会展现出来。黑人那段很搞----"太无耻了,他们竟然请个黑人晚上来看大门,以为这样我就会看不见他了吗?"“当年我杀两个阿拉伯人,把他们朝麦加的方向埋的”“等下雷米,这下可以看看黑人那玩意儿是否真的那么大了,快脱下他的裤子瞧瞧。”

 6 ) 电影中杀手的多元化

收集了一大堆影碟,不停地买不停地看,发现似乎永远也看不完,因为买得总是比看得多,发现家里有越来越多的DVD没有看过。这是个解决不了的问题,每次进碟店总有吸引我购买的电影,老片或新片,主流或另类,经典或变态,只要电影产业在运行,产出永远要超过消化。于是我开始停止购买太多的DVD,先慢慢消化家里的存货,既然跟不上节拍,不如随它去吧,另外促使我减少购碟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盗碟的质量江河日下。

 

最近翻出好几年前买的《人咬狗》来看,碟商是全美,很早的名牌碟商,早期的碟友应该记得,整个放映过程非常流畅,而近期买回的碟片搁了一个月就开始出现问题。现如今的那些碟商更替越来越快,D9还是D5,质量都没法和以前相比,我的一些老碟收藏到现在依旧很好,反而一些新碟很飞速死亡。加之网络BT下载的风行,也一定程度增加了看片的选择性,如果有一天网络电影在各方面都达到DVD的效果,影碟的历史使命只怕也快结束了。

 

《人咬狗》在我手里窝了多少年方才被我临幸了,可见后宫佳丽太多也会埋没了经典。比利时学生的习作能够如此玩转暴力,可见独立思维和创造性在欧洲电影的地位。杀手在电影中出现的概率越来越高,这也证明了暴力在电影中的地位,杀手看似一个远离我们生活的职业,但其实作为一个职业,他其实潜伏在我们的生活中不被发现,我们更多通过媒体地报道才知道一二,就如同暴力始终隐藏在人性的黑暗角落。

 

不同导演塑造出杀手的多元化,在王家卫的《堕落天使》中的黎明是作为一个杀手只是为了讨生活,当有一天他遇到爱情便打算转行,杀手反而被赋于了浪漫色彩。而在吕克贝松的《杀手里昂》中,一个冷血的杀手居然也可以变得如此温暖而富有爱心,甚至于在性格上也显出某种木讷。昆汀在《低俗小说》中的塞缪尔杰克逊这样一个杀手则充满了哲学思辨,成段成段背诵出圣经。电影中所有的杀手都远远脱离了我们思维定式,而千奇百怪的个性在这些杀手身上显出奇异的色彩。

 

在《人咬狗》中的本诺特则远比前面几部影片中的杀手形象更加冷血,他杀人一方面是为了钱另一方面似乎也追求杀人的快感。本诺特选择的对象通常都是平民,为得是不引起媒体的注意,他的思维非常严谨,可以罗列出各种杀人的经验科学,比如沉尸需要加多重的沙石,从成人到小孩到侏儒,从骨质疏松到密度分析。影片以伪纪录片的形式来拍摄本诺特的杀人经历和生活,最后拍摄者和杀手产生了互动,一同参与到杀人行为中。拍摄者最初只是跟随记录,到了后来被杀手本诺特引诱,从被动的成为他的帮凶到后为主动地乐在其中,仿佛是在说人对暴力实际是有迷恋的,而且容易被诱发,从最初的畏惧而转入享受。

 

杀手本诺特是个有意思的人,他似乎非常博学,艺术涉猎甚广,说起建筑风格和大师如数家珍,而且还善长于音乐,又喜爱绘画,经常还作作诗。这样的人物与冷血的杀手很难联系到一起,但在影片中我们似乎看到一个在生活与杀人之间来回穿行的人,彼此间不存在任何冲突与矛盾,完全溶为一体。本诺特享受杀人并且从中受益,这是他颇为钟意的职业,从影片的交代中可以发现影片的拍摄是由他自己出资的,他非常乐意将自己的杰作记录下来并得以宣扬。

 

电影中多元化的杀手形象或者存在导演的艺术加工,与其追究杀手形象的真实性,倒不如怀疑人脑的思维定式,电影中的杀手面目很大程度地对人脑习惯于以偏概全作了否定,这其实并不仅仅是对于杀手的认知上,其实在绝大多数事物的认知上,我们都无从获得全面的信息,因此我们从来看不到事物的真实面目,因为人的认知从来都是片面而狭獈的,所以永远都会有人对某人某事发表意见说不应该是这样的,其实本来就是这样的,只是我们没看见所以就带来了惊奇。电影带给我们的是新鲜,而实际上带来的是我们不了解的一面,因为我们的认知的偏面化,所以也就有了电影上的多元化。

 

文:眉间尺

 7 ) 精神病态的表演欲

电影看过二十分钟就可以确定,男主角是不折不扣的精神病态。

*维基百科:心理病态或精神病态(英语:Psychopathy)通常是指一种人格障碍,患者会表现出持续的反社会行为,缺乏同理心和自责行为,行事偏向大胆(英语:Boldness)、失控,有利己主义(英语:Egotism)行为。该词通常被认为是社会性病态(英语:sociopathy)的同义词。

他总是穿着干净整洁的套装,经常大笑然后又面无表情地收住,兴之所至会念诗,走在路上激动地大发社论,在两个女伴面前则是风趣有才的情人,一个保护者的形象。他对于美术和音乐都有自己的见解,简短的谈话中即可让人感觉亲切。这种浮于表面的魅力和恶劣的性格搭配在一起,实际上要是别人打乱他的掌控(问镜头是在拍他还是拍后面玩闹的小孩、餐馆里服务生对他选的酒说“这可不是今天最好的选择”、后来门口被扔死老鼠)他便会翻脸,立马发火。他是那么擅长伪装、欺骗、操控他人,从一开始让这几个青年人拍摄他犯罪的过程,到让摄制组来轮奸受害者,都是他掌控欲的表现。

但主角班诺特这个精神病态所掌控的,不止这些。人们一直提到的包括导演雷米本人所说的,电影让人沉浸的“伪纪录片”形式,其实都是由主角的表演掌控的。在他从独居老人那里拿走钱喊雷米等三个拍摄人员去吃鲜贝大餐的时候,纪录片的感觉被打破又被凸显了,让我第一时间想到周浩导演的《龙哥》里面阿龙对着摄像头说“给你一个完美的镜头”。不知道在那一刻会不会有观众和我一样感觉被愚弄了——哪怕在纪录片中,你看到的其实都不一定是真实的,导演也无法控制主角的表演欲,你看见的是主角想要表演出来的。

纪录电影,纪录片,剧情片,这三者的区别成分就来源于表演性,但真实和表演的平衡在某一刻总会失控,标准被打破,因此man bites dog,实际是一场精神病态突如其来的临时表演。

除此表演之外,电影中关于气味的一些台词也很有意思。

硫磺味
鸡屎味

影片中的暴力和犯罪镜头因为采用较写实的手法,我反而觉得没有那么大冲击力,但如同主人公所说的事物会留下味道,《人咬狗》留下的是仿佛血、动物体味和人类粪便混杂的味道。看完这部电影,我得瞎几把写些屁话、在网上和陌生人对线大骂几十回合才能忘掉这股浓烈的气味——用魔法打败魔法,用另一种表演来逃离表演。

 8 ) 很另类的感觉,爽!

看电影分类里,把此片叫做喜剧犯罪剧情恐怖,不相干的一串词。让我惊叹的是编剧的绝顶聪明。黑白纪录片,95分钟。这个瘦弱、机智、胆子奇大的主人公在不停的说话,不停地杀人,玩世不恭的眼神、泰然自若的语气,掠夺生命的快感,一切那么不可思议却又仿佛近在眼前。我叫他杀手,他说:这不叫杀手,这叫暴徒。是暴徒就会死的,写到这儿,我突然笑了,不是暴徒一样会死的,但暴徒就要有暴徒的正规死法,即使他越狱成功——还是会被人击中头部!一个镜头的迟缓,让我们在寂静中结束。“鸽子看着灰色的翅膀,在这个城市的监狱。”是的,结束。我的眼里却还停留着他在海边自由裸奔的画面——很美。

 短评

三星半,想象力爆棚的局部写实,在一个命题里详尽的表现人物,这一点很棒。整部电影非常流畅,并且不工于技巧,一方面是成本所限的拍摄方式,一方面的创作上打破了一种起承转合的思路,一个杀人,一段拍摄,看起来拍的是杀人,实际上拍的是隐藏的摄像机,如此一样,眼睛就很好的被固定在观看主角的身上了,不体验他,但要看着他。男主角的表演保持了很好的兴奋感,电影的成功离不开他控制节奏,基本上摄影机就是跟着他胡来,他需要高度紧张,不一定知道自己要怎么演,但是一定要知道自己的作用,创作的理性大于内容上的感性。

6分钟前
  • Morning
  • 推荐

暴力在冷笑话的[人咬狗]里毫无来由,这是因为它并不着眼于暴力本身,而是媒体上对暴力的展现。电影内部的摄影机逐渐失去了距离和客观性,成为了暴力的帮凶。但摄影机背后的真正观众与这部摄影机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没有被回答。麻木的我一直在期待男主角拿枪射杀镜头后的摄影组,这才是一场好戏。

9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推荐

我没有办法装逼地去评论这部电影用了怎样的手法有多大的艺术价值cult气质有多彪悍,看过这部影片,瞬间会变得无法再相信任何美好。尽管没有太多暴力血腥的镜头,可是心里已经完全被黑暗所侵占。完全欣赏无力。千万慎重,好奇会害死猫,也会让你坠入地狱。

12分钟前
  • 鲸落51.7
  • 推荐

副题:关于杀人这件小事。伪纪录片。即兴诗,钢琴,枪,摄影机。沉尸所用的重物,成人要体重的三倍,小孩四倍,侏儒两倍,年迈的体质疏松之故要五倍,这样才不会浮起来。爱情会留下硫磺的味道。

15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Film_Noir

20分钟前
  • Vini_Kazma
  • 还行

伪杀人狂纪录片,吓死心脏病老太,各种杀人片段,剧组人被暴力传染轮奸家庭主妇并灭门,狂躁话唠又多愁善感的杀人狂,不禁让人想到《此房是我造》与本片的关系。最后杀手在吟诗中被爆头,摄制组被全歼,这样一个疯狂作恶的电影团队在被消灭时竟然如此叫人不舍,这就是电影的魅力。

21分钟前
  • 7级残废
  • 推荐

nouvelle vague的影子,加上lars von trier的一点精神,john cassavetes的一些料。不过如果是在电影院里应该会有点累。另外就是benoit其实在演他自己而已,他在现实中也差不多这样,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一直还是“疯疯”的。想了解的人可以看一下今年他在戛纳grand bain的采访。电影是文化性的,有些时候外国人看到一个从来没有看过的东西,容易拜神。中国人是只要是美国媒体拜的欧洲神,基本上也会拜拜。这种片子对我没有任何吸引力,我没有看到所谓创新,也没有看到多么与众不同,从风格上我宁愿去看pierre perrault的La bête lumineuse,从真正人性暴力的角度我更愿意重看maurice pialat。 过誉的一部电影,一段段,破碎的,断裂的。好吧

25分钟前
  • 安獭獭
  • 较差

已经不喜欢看这种没有意义的暴力血腥片,没必要这样锻炼自己的承受能力。

29分钟前
  • 老周2046
  • 还行

a smell of anger and a bit like the clockwise orange, but it is a little overdo to me

30分钟前
  • 合纥
  • 还行

8/10。道德混乱电影的开山力作,影响了《天生杀人狂》《当你熟睡》。摄影师时而让剧中人物正面接受采访、时而照亮黑暗和画面变焦来搜寻目标,观众心理主动站在杀手,游戏式的跳切、同期录音、胶片倒放形成风格化的断片效果,配着勒死的老者、癫痫的女性、枕头闷死的小孩、无来由的枪战,只管杀个痛快!

35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如特典中访谈所言,如果说本片关乎暴力,不如说这是一部关于拍电影的电影。可以和《买凶拍人》对比来了,及摄影机与杀人问题。

39分钟前
  • 江湖遠人
  • 推荐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4023316.html

40分钟前
  • unundercooled
  • 还行

放在十多年后的现在来看,也是颠覆性的牛逼电影啊。所有的暴力与残杀就好像一个人的平凡工作一样平静自然。追杀的途中还会吟两句诗,看一看鸟。甚至当小孩拼命挣扎逃跑的时候,我居然还会感觉把小孩弄死是理所当然的。这个杀人犯就像我们所有的常人一样为人和善,有脾气,但是不变态。正因为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让人不得不感慨万千。这部片子也颠覆性的使用了实时拍摄的方式(那段摄像机和采音隔离的搭配让我觉得非常绝),并且是在一种介于客观与不客观的间中角度莫名其妙的徘徊。三个电影学院的学生能够用一万五的成本拍出这么一个经典牛逼的电影

44分钟前
  • 思阳
  • 力荐

伪纪录的手法反而让我一直入不了戏= =

45分钟前
  • 阿德
  • 还行

客观到主观的转换渐变突兀自然又奇妙。

46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推荐

论旁观者的被卷入。觉悟吧,世界上本没有纯粹的观察者和记录者。旁观即行动。

47分钟前
  • 全都是风
  • 推荐

杀人犯的日常与狂欢。和睦的家庭,健谈的性格,这与大多影视剧描述的变态杀手并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对于杀人他从没有丝毫犹豫和不忍,更谈不上良心和忏悔,所以我们找不到原因,这就是天生杀人狂吧。而导演和摄影作为帮凶又是什么原因?邪恶崇拜?人性中隐匿的恶借此得以释放?结尾三人的瞬间爆头为何让人感觉怅怅然?是复仇?是另外一个杀人取乐的恶魔?作为观众的我们是面对杀戮连呼过瘾还是为每位死者心生怜悯?

51分钟前
  • 瑶瑶
  • 推荐

导演死的早也算是积德行善造福电影界了

56分钟前
  • kitty62888
  • 很差

既没有大笑也没有反思。我认同“暴力存在于本能”的观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我看到暴力的行为不会反感,更不用提“落入导演的陷阱,觉得自己变成同伙”了。我不明白怎么多人喜欢拿它和昆汀比,在我看来两者是完全不同的,这片避开了道德问题,而在昆汀那里完全不用考虑道德,因为他白纸黑字告诉你“我就是假的,我就是血浆,我就是让你爽”。我还是更喜欢昆汀的态度。加一句,我实在是讨厌伪纪录片。

60分钟前
  • 小黄豹
  • 还行

大家都觉得很有创意,都觉得很牛逼,但是效仿的作品却寥若晨星。

1小时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