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氏漂流记

喜剧片韩国2009

主演:郑在泳,郑丽媛

导演:李海俊

播放地址

 剧照

金氏漂流记 剧照 NO.1金氏漂流记 剧照 NO.2金氏漂流记 剧照 NO.3金氏漂流记 剧照 NO.4金氏漂流记 剧照 NO.5金氏漂流记 剧照 NO.6金氏漂流记 剧照 NO.13金氏漂流记 剧照 NO.14金氏漂流记 剧照 NO.15金氏漂流记 剧照 NO.16金氏漂流记 剧照 NO.17金氏漂流记 剧照 NO.18金氏漂流记 剧照 NO.19金氏漂流记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2-20 16:22

详细剧情

  金盛瑾(郑在泳 饰)因公司重组而失去了工作,同时债台高筑,妻子也离他而去,对人生彻底失望的金盛瑾爬上了汉江的大桥,纵身一跃…… 然而金盛瑾醒转过来之后,发现自己漂流到了汉江的江心小岛上,短暂的脱身努力失败后,金盛瑾在城市的边缘陷入了鲁宾孙一般的境地,回想起现代生活的局促忙碌,金盛瑾放弃了自杀的念头,开始依靠小岛上的各种废品过起了化外人生。与此同时,在城市高楼中,一位有自闭症的金小姐(郑丽媛 饰)恰巧用相机目睹了金盛瑾自杀的情形,这个一年中只在演习时窥探大街的女孩生活中自此闯入了一个外星人般的都市鲁宾孙。金小姐在夜晚时分进入对她来说危机四伏的街道,以便给金先生送出自己的信号,而金盛瑾则用沙滩上的大字来回应,这对儿奇妙的笔友慢慢维系着这份情谊,但是在纷乱的都市中,这段关系会走向何方呢?

 长篇影评

 1 ) 一部略带暇丝的好电影

1 可能是韩国电影里的哭戏太多了吧 所以韩国演员都练了一手好哭本领 电影里的几段哭戏(除了吃面那一场)演员都拿捏得很到位 配合流畅的剧情 很容易带观众入戏 一点也不唐突

2 电影前半部分的搞笑部分实在太可爱了 没有印象中的韩剧韩国电影里面那种靠一惊一乍来取宠的感觉 无论是表现人物的歇斯底里 还是因为一些小收获小成就而欣喜若狂 还是从喜剧元素到抒情元素的转换上面都很流畅 作为独挑大梁的男主角 表现的实在很好

3 前半部分与其说是孤独,不如说是新生 甩掉了信用卡账单高新科技女友房贷 过一种最简朴的生活 总之我是没有感到任何不快 倒也获得一种解脱

4可能是男主角前半部出色的表演先入为主了 女主角一开始的表现就没那么突出 直到女主角发现男主角之后 即女主角发现她有责任代表60亿地球人去想那个汉江孤岛上那个怪异而可爱 重要的是 充满希望的活着的外星人时 她的小挣扎小勇气小担心 再加上郑丽媛标志性的微笑 完全把我征服了 这么可怜易碎的小女人。。OMG 我已经无法客观评价她的表现了 总之就是非常棒 一颦一笑都很揪心

4后半部分 就是从男主角吃碗面开始 就觉得水准有点下降了 最明显的就是吃面那场哭戏 怎么说呢 半天才别出一点眼泪 声音也过于用力了(顺便说下 我见过好的哭戏是《幸福来敲门》最后经理摸着威尔史密斯的手说 你被录用 时 威尔的表现)

5后半部分 从男主开始相见女主 女主网上被人揭穿 到暴风雨一气呵成 全片最让我感到孤单的地方就是暴风雨那晚上男主拉着他住了n久的鸭子小屋 最后还是飘走了 以及早上男主一个人呆呆的看着被毁掉的“家园”的样子 一场天灾就把他苦心经营 竭尽全力呵护的希望全部摧毁了(要知道他可是放弃了送上门的期待已久的杂酱面啊!),再加上最期待的人不再回应他 那种孤独落寞感如空气般浸润着你每一寸的皮肤

6暇丝的地方包括最后城管(?)来遣送男主和女主最后走出家门去追男主 我觉得两部分花的力气应该倒一下 在前面驱逐那段多用些慢镜头多表现下男主的绝望和彻斯底里 毕竟就连这么一个残破不堪的“家”他都不能拥有啊 而后面结局 我觉得到警报声响起 女主角回头或者女主角上车之后说完i am *** who are you 男主露出笑脸之后就可以结束了 而最后那车一定 男女主角握手对视这种老桥段实在太土了

7最后 不得不提一下 那个送杂酱面的青年的表现也是影片一大亮点 即链接的剧情 又提供了相当多的笑料

这是一部好片 极力推荐

 2 ) 金氏寂寞and金氏感动~

      生活是一件重型的机器,每天对工作,对情感,对金钱进行加工,相对的,它就给我们个体,单独的肉躯带来无休止的压力,这压力让人难以喘息,就像“狗皮”一样密不通风。所以,生活偶尔可以像一叶秋天飘落的树叶,飘到水里,就顺着水流没有方向的漂。
   影片的两个主人公都是寂寞的,寂寞就是生长在他们心里的寄生虫,逐步的,一点点的噙食着他们对生活的信心。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在繁忙鼓噪而又千篇一律的社会中,我们只是渺小的个体。上帝能赐予我们什么?一份工作、一身行装、一份食物……物质丰富,生活也就充满美好。但是,有可能,生活会让你发现,其实我们还缺少一份希望,一颗代表希望的种子。
   希望是单纯的,男主人公在对生活失去信心,投江自杀后,对于旱鸭子的他,上帝并没有夺走他的生命。一个对生命都没有欲望支撑下去的肉体,也无疑就是一具皮囊,行尸走肉。但生活又给他敲响了警钟,就像每年我们都会听到的防空警报一样,那声音在平常听起来特别的刺耳,而现在,这刺耳的声音至少给毫无意义的生命带来了一点希望:单纯的,活下去的希望。
    影片很细腻,有点造物弄人似的幽默,但这却很能让人引起共鸣。从HELP 到HELLO,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就只是两个字母的细微差别。但却往往得到天差地别的生活。所以也许我们需要自己领略生活对我们的寓示,在困难的时候我们寻求帮助,在绝望的时候寻求自虐甚至轻生,可有人能在生活最困苦的时候轻声的对生活说声:你好么?如果你真的这样做了,我想它也会轻声细语滴告诉你:fine!thank you .and you?
    一包炸酱面的调味包,就是这样细微的东西,给予了他对生存的希望。这就是希望的种子,人在困境下的求生意志是令人佩服的,为了一个单纯的希望,为了能吃上用这包调味包调制的炸酱面。他开始了对生活的挑战,勇往直前,在努力和希望的共同支配下,生活,就是会给你无限的惊喜。
    接下来说说女主人公,她,三年足不出户,甚至连妈妈都没能见过她一面。她生存的目的是什么呢?与虚拟的世界交流显然是一件更为容易的事情,也许她心生自卑,自卑湮没了对外界生活的向往。也就形成了一个没落的躯体。这个没落的躯体只能与月亮相伴。
    相对的,影片设置巧妙的给了这个女生细微的希望。这个希望同样是单纯的:为了与一个与世隔绝的外星人最简单的交流。我很喜欢对这个女生情感刻画的点滴。在防空演习的时候,整个城市没有一个人,没有一辆车,有的只是世界赐予的一种特有的宁静。女孩很喜欢这一切,很喜欢这一刻。我也很喜欢!
    影片给予我们很多感动,其实一些细微的影像真的很触动人心。比如男子举步维艰地拖着象征新家的“鸭子”,女孩透过镜头,伸出一根手指,悄悄的推着鸭子前进;比如女孩在妈妈临走时,终于开口跟妈妈说话,“我想种玉米”,这玉米便是那单纯的希望。比如那简单的几句英语对话:hello ! 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
       当我们对生活给予的简单的幸福心满意足时,生活往往还会对我们开起玩笑。这样的玩笑让人哭笑不得。在这样的时候我们难免要问,问那个万能的上帝:难道我们连一碗炸酱面所需要的几根玉米都不配拥有么?难道我们连用“鸭子”做成的稻草小房子都不配拥有么?难道我们连知道“你是谁”的权利都不配拥有么?难道我们连最简单的幸福都不配拥有么?
    玩笑归玩笑,我们当然不能一辈子变成流浪儿,生活给我们开了这个玩笑,就是生活给我们带来一段历练。历练过后,生活还是生活,我们必须被拖回来。
    面对生活,我们应该大声的说:我们就是配得起这样的生活!我们就是能抓住那点希望!我们就是能勇敢的活下去!

    ps:我要听原声带!!!!!!!!!

 3 ) 惺惺相惜,不再孤寂

一個積欠銀行大筆債務,又遭妻子遺棄,準備以自殺了結此生的中年男子,沒想到竟莫名其妙漂流到一座無人荒島。荒島上,除了自己,什麼都沒有,徹底荒蕪,也徹底孤獨,一無所有的狀態,沒有任何人與物能失去,一切回歸最初,生命只剩下“活下去”這件事,原本不得不死的沉重,反倒長了翅膀飛走了。 一個三年未出過房門的超級宅女,生活的一切重心全在網上,她架設一個又一個虛擬網站,她想變成誰,版主就用誰的照片;她想擁有某樣東西,那樣東西就會出現在她的網站。沒有人知道她是誰?也就沒有人會發現她臉上的疤痕,與她交談的全是不知名的ID,在不真實的網路世界裡,她感到安全,感覺生命只有1/6的重力,她可以輕飄飄地飛起來,不必面對真實世界無所不在的沉重。 這是韓國電影『金氏漂流記』男女主角的寫照。兩個原本毫不相干,卻有著近似生命情境的人,在各自孤獨的世界裡,意外產生了溫暖的連結。他們都是一個人,也都可以一個人,就像世上所有人一樣,沒有誰少了另一個人就活不下去,儘管曾經信誓旦旦地說:“沒有你不行”,最後,也會隨著時間與心態轉變而雲淡風輕,起初不行,慢慢也就可以了,所以“活著”並非難事,輕盈地活著簡單,溫暖地活著才艱難。電影給了很多留白的思考空間,我在想,身在人群中的孤獨感與隻身一人在無人島的孤獨感,究竟何者更令人難以忍受?習慣活在網路世界,關上電腦就不再與人相關,這樣的存在的確較無負擔,但輕盈的背後,又是怎樣一種渴望連結的矛盾?如果有一天,這世上只剩自己獨自一人,我們會安然活下去?還是依舊渴望能得到一個真心的注視? 電影中,失業負債外加妻離子散的中年男子,如同社會版經常看到的自殺男子,孑然一身,一無所有,沒有活下去的理由,死,成了殘破人生的唯一出口。記者走訪自殺者的親友,人人都會語帶惋惜與不解,然而,事實上並沒有人真正關心死者,那種口頭上說關心,卻一點都不在意的冷漠,突顯了死者“一個人”的強烈孤獨感,不被任何人牽掛,偌大世界僅剩空虛一片,“沒有人在乎”或許才是比死更恐怖的感覺吧!電影中的男主角比較幸運,自殺未遂還有機會漂流到無人荒島:他從原本急於求救到漸漸放棄,心態也慢慢從“非死不可”轉為“不急了,反正總有一天會死”。慢下來,那些左右他生死的世俗之事,突然不急了;回不去,那些解決不了的難題,突然不重要了。他意識到所有的事都不會改變,唯一能改變的只有自己的心態,可怕的瀕死經驗,反而讓他有了重新開始的契機。 人要活下去總得抱著“一線希望”,希望可大可小,就是不能沒有。當我看到他為了“吃到一碗炸醬麵”的卑微願望努力生活時,雖然覺得好笑,但心裡著實被感動了!夢想本身並無貴賤高下之分,可貴的是”夢想”讓人生有了好好前進的動力,也只有在最貧乏,最困窘的時候,才能看見人類比想像中更堅韌的強大生命力。當他知道有人在默默關注他的一舉一動時,無人荒島不再只是與自己的對話,習慣一個人的生活後,再度重新燃起與人連結的渴望:”有人在意我的好壞,不再只是一個人孤獨生活”是件多麼令人熱淚盈眶的事啊!這個原來已了無生趣的男子,在歷經重大改變以後,自然摘下了文明世界虛偽的面具,他不再掩飾自己真正的情緒,想哭就哭,為一碗麵而哭,為見不到關心他的人而哭,也為孤獨而哭。漂流到荒島,什麼都沒有,沒有盤根錯節的人際關係,沒有功成名就的社會地位,沒有手機網路的方便連結,他反而回到了最純淨的生命狀態:日出而做,日入而息,沒有文明世界的貪婪欲望,只有自給自足的美好期盼,他無法立即找到關心他的人?只能安然等待,全然信任,回到原始的狀態,反而縮短了兩人的距離。我發現一切返樸歸真,生活自然美麗,心境自然遼闊,所以,男子雖然失去所有,卻找回了最重要的“自我”。 倚靠網路為生的女主角,也像是現今許多宅男宅女的縮影,除了吃飯睡覺,幾乎所有時間都活在網路上,她怕光,不喜歡白天,她無法在真實生活中與人自在交談,對人的莫名恐懼阻斷了她正常的生活。然而,她卻天天在網上等待網友的跟帖,網友的留言,彷彿成為她與世界唯一的溝通橋樑,她恐懼人群,又渴望與人連結,這種微弱又疏離的關係似乎正適合她。直到她無意中拍到男主角的照片,天天觀察他的改變,不知不覺她也變了,網路不再是她唯一關注的焦點,那些記錄男主角生活的照片,也同時記錄了她的轉變,只有1/6的生命重力漸漸變重了,她飄不起來了,但她開始敢走出屋外,開始敢以簡單的語言,對一個真實存在的人表達她的關心,她開始有喜怒哀樂,她開始面對陽光,她開始學習照顧植物,她開始有與人真實連結的渴望。當宅女不再只是宅女,生活也不再只是虛擬的網路世界,打開心門,所有的感受如實填滿心扉,她飛不起來了,卻開始能腳踏實地的投入生活。 最近我常在想,便捷的網路看似縮短了世界的距離,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似乎拉遠了人與人之間的實質距離。有些人太習慣以網路為溝通管道,沒了網路,也就莫名其妙疏遠了。我曾經有三個多月沒上MSN,再次打開時,有一個每次上線必喊我的朋友竟然問:妳這段時間跑去哪兒了?怎麼都沒看妳?其實我哪裡都沒去啊!只是沒上MSN而已。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一件簡單的事,一旦關上電腦就彼此不相關的人,真的就只是網友,說再多想念,也只是說說而已,不必太當真。真的關心,不會只有在上線時才在意,哪天沒有網路了,一定有許多以為真實的情感,就此灰飛煙滅,什麼都不剩。 那麼,網友會變成真實的朋友嗎?當然會,因為我始終認為虛幻的不是網路,而是人性,網路只是方便聯繫的橋樑,並不是決定情感深淺的關鍵,關鍵仍在於人的真心。雖然透過網路認識,但就算沒有網路,還是會以其他方式彼此關心,還是會想知道對方過得好不好?還是會想找機會見上一面,那是一種發自心底的牽繫,不會因為網路斷線而失去的真實情感。就像電影中原本各自孤獨的男女主角,一旦投入真正的感情,就會期盼能見到對方,甚至以此為人生的希望,也藉此度過無數的內心風暴。女孩終於體會到一份真摯的關心,勝過無數虛擬世界的留言,知道有一個人等著自己,女孩不再畏懼別人的眼光,她毫無遮掩地在陽光下奔跑,臉上的疤痕依舊清晰,但心上的疤痕已逐漸淡去。人,終究渴望真實相對,不管好與壞,只有在四目相對的那一刻,光才能穿透所有百轉千迴的想像,如實且溫暖地映照在彼此的心靈之上。 這是一部非常傑出的電影,也是近日我最喜歡的一部電影,簡單卻深刻地道盡人存在的孤獨感。男女主角的對手戲極少,幾乎各演各的,但兩人出色的演技,讓電影幾乎毫無冷場。我一直很喜歡鄭麗媛,喜歡她純淨透明的氣質,總能將角色刻劃得極其細膩的深厚功力,也為電影加分不少。仔細想想,我們不也和男女主角一樣,各自漂流在人生的海上,即使找到了離群索居的地方,也學會了獨自活下去的方式,最終還是希望轉頭的那一剎那,能有一個人,緊緊追隨自己的目光;能夠安於孤獨,卻希望可以從此不再孤寂。最後,我忽然很想知道,如果有一天,我消失在網路世界,或者到了一個沒有人認識我的地方,那時候,還有誰會不顧一切地到我身邊?沒有美麗的文字說愛,卻願意用最溫暖的方式真實陪伴,如同劇終那一幕:緊急煞車的瞬間,男主角及時握住女主角的手,不讓她摔倒,也意謂著不再讓她獨自漂流,他成了她的浮木,不管漂到哪裡?都將不再孤寂。

 4 ) 你好!久违的专注!

距离上一部看完的韩国电影,到现在差不多是144小时,朴赞郁的《蝙蝠》。不是说朴赞郁不好,毕竟我对韩国电影的发生真正的改观,是始于他的《老男孩》,但是《蝙蝠》要讲的东西很多,观后感写了1000多字放在那里,怎么也写不下去,各种道理和情感相互缠绕,想要真正的把所有的意义想清楚,还是要费点儿脑细胞的。
创作者的倾诉欲总是来势汹汹的,这也怪不得别人,某A心想:我近期最想讲的故事是关于自省和犯罪心理还有妄想症患者的日常生活的,但是我一年内不可能搞三个作品,投资方也不会发三份钱给我玩,所以我还是把这三个玩意揉在一起搞吧,恩,就这样子决定了!
所以,我看到了很多这样的东西,有电影有小说,有的搞定了,有的没搞定。没搞定的那些,就让我看了很不爽,像大脑皮层被人用筷子那样搅拌过一样,就像用西红柿炒鸡蛋泡饭似的那样搅拌——不舒服。
关于《金氏漂流记》,褒奖的人很多,岛在很多现代人心中的意义都越来越明确,孤立,与世隔绝,思索和创造,总之,岛已经被人文艺过了,我再文艺下去也没什么新意了,还有希望和勇敢,亘古不变的话题。总之,《金氏漂流记》是设定出一个不那么现实,又离现实很近的环境,通过故事,讲一些很简单的道理和情感。
可是我还是很喜欢这电影,虽然没有野心的鸡不是好鸡,但是讲简单的事情并非是没有野心的表现,相反,这种认真和专注,让创作者显得很大气。
金氏也是如此。
还记得他第一次钻木取火的样子,焦躁急切,然后骂了一句把木棍丢在一边。一段时间之后,当他为了炸酱面而开始耕种施肥时,他却充满了耐心和细致。电影把他的这种行为解读为产生了希望。
然而,希望是一个很大很大的词。我以前看过一句话说:还未绝望,就先亮出希望。(这是评论《放牛班的春天》的一篇影评里的话)这句话肯定不是赞扬,而是讲很多电影的通病。当然,绝望是一个很个人化的东西,谁也不该对谁说:“我比你绝望”或者“你凭什么绝望”。不过我也发自内心的不喜欢,一群处境还没有达到山穷水尽无路可走的地步的人,聚在一起,因为某个瞬间某个表情某个在平日里看来毫不起眼的东西,而重燃了战胜生活的勇气,于是观众们热泪盈眶纷纷审视自己的生活,重新确立了人生目标,打算明天一早就大干一场。以上的那个桥段,太、太、太简单化了,把希望二字,表现太速食消费了。
所以如果这真的是人生,我宁愿相信让金氏产生耐心和细致,并不是被炸酱面激发的希望,而是现代社会里,快速生活的人们,久违的专注。
我很想专心的写完这篇观后感,可是我的身体还是忍不住跟着foobar播放器里放出的音乐轻轻地晃动着,还是下意识地去看湿度计,盘算着要不要在睡前打开加湿器。
我记得以前听过这样一个事,就是之所以每节课是45分钟,是因为青少年的注意力无法持续集中超过这个时间。但是我觉得光是时间的限定是不够的,如果把注意力用线表示,那么有了个代表时间的X轴,就一定要有代表环境的Y轴。
如果只有坐地铁时有空看小说,又怎么能保证自己不忐忑着坐过站,而没有真正的进入到书里面;如果只有等车的时候才听音乐,又怎么能真正的双耳只听音乐,不管周围汽车的鸣笛和嘈杂的手机铃声。
当可关注的事物无穷的减少,人的专注性会成倍的增长。
两个金氏都是如此。
一个在渺无人烟的孤岛,一个在封闭的25平米房间,在找不到与世隔绝的现今,他们的所在,是相对意义上的与世隔绝,所以他们专注的做着什么,和我们不同。
《金氏漂流记》并不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虽然没有太大的瑕疵,但也不存在什么革命性的意义,更不要说什么“影响我人生的10部电影之一”了。它仅仅是一部好电影,但它好在哪里呢?有人看到孤独的心的碰撞,有人看到繁华都市下的纯净的心的依偎和救赎,有人看到战胜自己的勇气。可是我最喜欢的那部分,就是它的不焦躁,不马虎,不分神的专心。就像金先生专心的种着玉米,导演也在专心的讲这个故事,这个看起来简单到谁都能明白能理解的故事,他不慌不忙,娓娓道来,有些地方落了俗套,有些地方有了小的不现实,可是没关系,他还是继续讲,就像被放在孤岛上的人,丢掉了自己的手机,忘记了信用卡的还款日期,还有已经脏掉的皮鞋,垃圾箱里开始发臭的过期面包,通通都丢在脑后,认真的讲这个故事,管什么市场需求的色情或者暴力场景,管什么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管什么更有深意更值得人思索的题材,他就在这里,专注的讲自己想讲的一个小道理和小情感。
就像金先生,为了给自己的小玉米施肥,认真的做每一件事,连拉屎,也要拉最合适的那一炮屎。

 5 ) 好无聊啊,完美的无聊,这比什么都好!

。。。。电影啊电影。。。。


       看到北野武的影子,他擅用的镜头,用抹去时间的凝滞画面,几近白描地铺陈着剧情。看到金基德的影子,少到寥寥的人物。人总是太过复杂的元素,一幅堆砌了太多人物的画面,充斥的是令人崩溃的信息。镜头中,一个人,就好,或者,甚至是无人参与,静止本来就是一种美好。看好莱屋大片的时候总会有强烈的恐惧在,小女不才,真的很难在一百二十分钟里记下超过五个的人物面孔,记下超过两条的故事线索,所以在学校别扭的小剧场,看完那部《300勇士》后,我残了。
        最爱的镜头是影片的结尾,小郑同学冲出房门的一刹,白晃晃的明亮日光扑面而至,然后是一个好长好长的镜头,郑同学裹着灰色印花的大T恤,踩着脏旧的匡威帆布鞋,散着枯黄的长头发,她穿过走廊,奔下楼梯,沿着桥奔跑着。如世界末日一般,阳光穿透稀薄的空气,她拼尽最后一丝气力,只为了抓住,抓住。这段影像,有太多昭然若揭的寓意,而派郑同学这样浑身散着文艺女青年气质的姑娘出现在镜头中,确实,要电影,才会有这样漂亮的情节。
       白晃晃的日光啊,只有纯洁透明的情感才有勇气暴露在这青天白日之下吧?原来是王菲的歌里唱:“因为全世界都那么脏才找到最漂亮的愿望,因为暂时看不到天亮才看见自己最诚恳的梦想。欲望变得荒唐,价值显得虚妄,人世间开始疯狂。”是这灼烧灵魂的欲望给的姑娘勇气吧。她穿过肮脏的人群,穿过拥挤的车流,他跟在男主角坐的公车后面,不顾一切,她不怕了。
        金正妍是女主角的名字,我在想,如果,最后,他们不告诉彼此的名字,会不会有更好的效果?毕竟,做为识别代号存在的姓名并没有太多的意义。还是,不懂韩文的我,没能看出来男女主角名字背后的深意。
        有人说这是韩版的被嫌弃的松子和鲁滨逊的故事,我就笑了,其实,谁知道那个落寞的鲁滨逊,不想有一个落寞的松子,和他一起,看着这落寞的人间呢?



。。。。自杀的机会有多大?。。。。



        朋友送过一本书给我。《找死的兔子》,一本很好玩的书,罗列了自杀的方法和使用不当的后果。而日本版的《自杀手册》告诉我们,自杀是个技术活。所以,你看,片中的金同学是个多典型的非技术型选手。
        跳河被冲到小岛得已生还,兄弟,书上说了,溺水身亡的最佳场所是在无人的深渊,不然你心里斗争了半个世纪,好不容易跳下去,被某个刹风景的家伙救了,或者,像你一样,水浅且急,你肺部还没因渗进过多水窒息而死,就被搁浅了。多悲剧。
        而后来的上吊,数据的不完全统计说,是最好的自杀方式,社会新闻上的剽悍主角们最常采用的自杀方式也是它。对此,我曾经跃跃欲试,在寝室的床沿上挂围巾,在家里的房梁上挂红绫。然后,鼓足勇气啊,想尽了所有活着的不好,死了的解脱。结果,想太久脚踮麻了,想太久要上厕所了。所以这部电影里,因为拉肚子自杀未果的情节设计太让人欢喜了。其实很多时候,打破你重大决定的,往往只是毫不靠谱的小份干扰。这并不能说明,你求死的决心不够坚绝,你在自杀之前写了三百页的遗嘱,你把从小不被老师喜欢被同学排挤找不到好工作娶不到好老婆的陈年旧事都翻出来作为你必死的理由,只是,连死都不得安宁的这世界,你打不败它,你得活着,被它折磨而死,认命吧,只能这样了。
        所以,金同学把上吊的领带挂在树叉上,仰着头说着:“我想我以后可以随时自杀!”别傻了小子,下一次,你不拉肚子,就会看到一丛小花,开得艳啊,生命的美好啊;不看到小花,抬头就会有蓝天,白云飘飘,你感叹苍穹啊无垠啊,人太渺小,不足死;或者,工资就要发了,彩票还不知道中没中。如此,人生有太多的理由,击溃你想死的决心。
        能够成功自杀是件有福气的事,不能决定生,至少能决定死,你赢了这世界。只是,不是所有人都有那样的好福气。



。。。。杂酱面的味道。。。。



        可能是秋天的缘故,最近常听人在唱,“秋刀鱼的滋味,猫跟你都想了解,初恋的香味就这样被我们寻回。”没吃过秋刀鱼,倒是记得家里油酥小鱼的味道,软软的肉肉的香香的,而小时候胖得分不出脖子和腰身的我,总被路过的叔叔阿姨摸着头唤成这小鱼的名字。所以,每每回家,总闹着要吃,只是,这种野生的小鱼,因为每况日下的水质,越来越少见。又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早上发短信给好友,好想念重庆的杂酱面诶。记得上一年,坚持每天中午端大份的杂酱面,蹲在电脑前看《幻想情侣》。罗桑实说了:“喜欢,戒不掉了。”于是,她愿意不回去做赵安娜,她要和张哲秀一起,吃一辈子的杂酱面。
        想念更是因为这部电影里又出现了杂酱面的身影。而且这一回,它被戴上了一顶伟岸的帽子--希望。男主角偶尔拾到杂酱面的包装袋,鲜妍美味的图片,他开始后悔自己从小讨厌这杂酱面,开始回味那点仅存的杂酱面味道。这一夜,男主角的梦里,都是杂酱面的特写。味觉是最强大的记忆机器,被味觉唤醒的记忆,在短时间里便会膨胀得无法自已。那些不曾被触的情绪,便翻涌而至,导演,你很厉害!
        而郑同学端着送给男主角被拒的杂酱面。已经干掉结块的杂酱面,被她一大块夹起来,塞进嘴里,咬掉,咀嚼,“这是希望的味道”旁白如是说。于是,郑同学三年里第一次鼓起勇气向母亲提出想要玉米种子,要自己做成杂酱面。这杂酱面,倒也真成了他的希望,她的希望,甚至她母亲的希望。



。。。。爱情的模样。。。。



        翻过很多所谓哲人的书,问起人生是为什么而活?回答大抵是为了真爱。从前觉得荒谬,真爱有那么难么?有那么值得你付出生命抛弃理想背信弃义也不可惜么?
        后来知道,它-值-得。
        如果你清晰地感受过,如何和他或者她心照不宣,如何不需要注解不需要翻译,只消一个眼神一个呼吸就能知晓彼此彼时的念头。如果你们把彼此,当成同类,当成另一个自己,坦诚最真实的自我,让你觉得世界并不是那样的未知和恐慌。你悲伤,你欢喜,你愤怒,你绝望,都有一个他一个她陪着你,他和她不说话,他们不会颐指气使,更不会巧言令色,只会做为一个存在和你站在一起,和你分享任何汹涌的情绪。如果如果,你在人生的某次旅途里,遇见过他或她,哪怕是梦里,都会兴奋得不知所措吧。
所认,才会有《两小无猜》里,戴着面具结婚生子的朱利安,十年之后,得到苏菲的消息,开着车狂奔在高速公路上,那一串华丽丽的台词伴着飞旋的车轮声响起:
        这好过卢克预言,
  好过2001年的大灾难,
        好过玛丽莲•斯特劳菲特的舞蹈,
  好过劳拉•克劳馥,
  好过吉米•亨德里克斯,
  阿姆斯特朗,
  好过圣诞老人的礼物,
  好过比尔•盖茨,达赖喇嘛,
  好过帕梅拉•安德森唇边的胶原质,
  好过兰波•莫里森的迷药,
  好过自由,
  好过生活。。。。。。
        不错,这就是爱情的样子,它好过盛开的鼠尾草花,好过刚结出的玉米棒子,好过杂酱面,好过希望,好过数码相机,好过低卡路里,好过能捏得噼里啪啦响的气泡膜,好过月缺月圆的安静轮回。它好过一切,甚至生命本身,甚至真理本身。它是值得你付出所有的美好存在。
        可是,多数人的爱情观并不如此,他们咒骂着这不顾世人眼光的疯狂,哦,这是差过马克思主义的空想,这是自私自利的选择,这是把现实扔在身后,朝着定会幻灭的白日梦傻奔的一傻子。只是,傻子知道爱情的样子,那样真实或者虚无的存在过,而其他,他和她都不想要,不屑于要,这大抵是哲人所谓的追求吧。我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看到真爱的样子,从此一生,别无它求。
        安妮的书里写,我们的爱情,之所以寂寞,是因为没有对手。毕竟,那一场风风火火,轰轰烈烈的战争,要有相当的对手匹配,他能看透你所有的招数,他能化解你所有的小心眼坏主意大心机。这样之后,你们想见的,不是对方的制胜绝招,而是撇开武器撇开神功最赤祼祼的灵魂,这灵魂,散发出来的气息,强大得令你窒息。为此,有人把名号改成独孤求败,为此魔尊重楼等了飞蓬三生三世。
        电影里故事的美好在于,姑娘只要破门而出,就能得到他的男人,这之前,她把自己隔绝在一个小的封闭世界里,只留一丝窥探外界细缝。因此她成功地过滤了冗杂的肮脏的不想要的,而没有,封住真爱溜进的隐秘入口。
        是不是告诉我们,相信,平静,等待,坚持,总有一天,他会出现??????

 6 ) 不畏惧被这个世界抛弃

这段日子,老爸戒了麻将,空了太多时间就整天在网上玩牌。他不赌后,家里和谐无数。这个男人一生自大骄傲,吹牛、懒惰皆有,中年的重创导致了如今的丧志玩物。父亲学校里的同事和我说:你爸这人平日谁都不服,就服你,老夸你文章写的好,小子不错。这话听得我一阵心酸,这个自大骄傲、谁都不服的男人,却为了儿子的工作,四处求人,低声下气,卑躬屈膝。我实在太无用了。
可世界的冷漠不会因你的儒弱而温暖起来。所谓希望,是凭苦心耕耘,挑鸟屎、刨地浇水得来的。所谓希望,也不靠施舍:想吃炸酱面,便自己种来,不要外卖,这需要多强大的内心力量啊。可无用的我,经历无数笔试、面试无果后,只得低头接受施舍。无奈弱小的心是多么惧怕被这无情的世界抛弃。
若真有这么一个岛存在,没有银行、无需买房、饭菜自烧,该有多好。就算抛了这伟大国籍,背负叛国骂名,我也要移民至岛上。只因有时你会发觉,你如此爱这个国家,这个国家却不爱你。
就是因为爱的力量,才使人无惧被世界抛弃。爱可以让HELP变成HELLO,可以使宅女走出家门,可以即将分离的两人因民防演习相遇。既然有了爱,还有什么可畏惧。只担心你一直发现不了,当面老是骂你的父亲,内心却是如此爱你。

 短评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7分钟前
  • 无为啊
  • 力荐

超绝浪漫,明天必须点炸酱面外卖了,我也想尝尝希望的味道😢

11分钟前
  • 王大根
  • 力荐

这片子留学生看着太有感觉了5555。。。我在国内就没有吃过炸酱面!

15分钟前
  • 还行

被嫌弃的韩国松子和韩国鲁宾逊的故事

18分钟前
  • 心有猛虎
  • 推荐

都市荒岛与死宅自闭,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对现代消费文明与吃人社会的自觉抵抗,当金先生开始自我生存拯救并成功的存活下来,更能体会到那种纯粹的独立感,但工业与文明的印记一直都相伴左右,就像小小的瑕疵与警示,难以逃脱。在边缘人的相爱之后,那种深深的恐惧感依旧跃然纸上。为了炸酱面,干杯。

22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力荐

自闭症那边好无聊。每天的月升时间都不同,怎么保证晚上9点睡觉?!

23分钟前
  • vivi
  • 还行

看到男主在吃面那段,猛然想起一句特别深刻的话: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

28分钟前
  • 透明
  • 推荐

岛上的男疯子,屋里的女疯子,正在打字的豆瓣疯子

31分钟前
  • 怪物
  • 推荐

影片应该在警报声响起,女主角开始奔着公交车跑的时候结束...

35分钟前
  • imnobiter
  • 推荐

从Help到Hello,从Out到Stay,面临人生变故的至理:乐观与希望,过好每一天。

36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我们都是金氏,被现实的生活逼的无处藏身,只能龟缩在无人的角落独自流泪。这一方小小的自领地也被现实的风雨摧残蹂躏,社会不容你有这方自己的地方。  面对着如此近的繁华,为什么我们还是那样的孤单?明明一江之隔,为什么无法跨越?当我们习惯了被遗忘,为什么又让我们被迫融入到这个世界?

41分钟前
  • babarar
  • 力荐

这片子是给愤青的,即使剥下西装做个农民,你还是会一无所有。这片子是给御宅族的,他们何尝不是躲在自己的孤岛默默疗伤或埋葬自己,直到幸运遇到希望和爱才有勇气重新出发。这片子是给所有人的,Who are you ?你的炸酱面在哪?总之很贴心,对韩片又恢复兴趣。

42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一个衰男和一个宅女的爱情故事,结果却被一个送炸酱面的抢了戏!

47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鸭子船鸭子船我喜欢那个鸭子船!

52分钟前
  • 包子同学
  • 还行

有趣有爱,但不好看,因为他们太蠢了,我无法忍受愚蠢,包括自己

57分钟前
  • Comel
  • 还行

着实佩服韩国电影的想象力和选材角度,从《欢迎来到东末村》到《金氏漂流记》,步步彰显着韩国电影的不同凡响和怪才~!一个绝望的人、一个孤寂的人,一个通过岛,一个通过照相机,找寻着彼此的希望和温暖,没有过多的矫揉造作,杂酱面是希望,“who are you”是温暖,如此的简单、又深刻!

59分钟前
  • 梅加
  • 推荐

患有人群恐慌症的臆想女和荒岛求生的“外星”男的书信记。这部一定会成为经典的。张弛有度。想象奇妙。没有说教。色调温暖。以及。郑丽媛还是很有气质啊

1小时前
  • 凹凸代餐
  • 力荐

真的很好看。不过不会自己做炸酱面的同学我不推荐半夜看。

1小时前
  • 大丽花
  • 推荐

不是便秘就是腹泻 都忘了上次自己好好大便是什么时候了

1小时前
  • 芋圆4号
  • 力荐

一个深宅女,一个窝囊男。一个厌倦社会,一个被社会抛弃。不敢面对自己,人生失去希望。 希望,贯穿着整部影片。炸酱面调味包,窝囊男的希望。母子相视的对话,母亲的希望。深宅女的相思,她自己的希望。也许我们总能在跌落到最低谷时发现希望。也许全世界都抛弃你时,只有希望陪在身边,也许....

1小时前
  • 蒋川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