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万历兴亡录

综艺中国大陆2010

主演:方志远

导演:内详

 剧照

百家讲坛:万历兴亡录 剧照 NO.1百家讲坛:万历兴亡录 剧照 NO.2百家讲坛:万历兴亡录 剧照 NO.3百家讲坛:万历兴亡录 剧照 NO.4
更新时间:2023-08-23 21:08

详细剧情

暂无简介

 长篇影评

 1 ) 万历兴亡录【笔记】

江西师范大学 方志远教授 【01 一朝天子一朝臣】 万历皇帝朱翊钧(1563-1620),是明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他主政的48年占了明朝全部国运的六分之一,他即位之初由于有张居正的辅佐改革而社会一片欣欣向荣,明朝也出现了一个中兴的局面,但随后在立太子的问题上万历皇帝与众位大臣僵持对立,以至于28年不上朝;明朝灭亡,实则亡于万历;嘉靖(45年)->隆庆(6年)->万历(48年);隆庆时期部分地开放海禁,开放、改革;陈皇后、李贵妃(万历母亲);内阁首辅高拱,司礼监太监冯保;万历登基7天顾命大臣高拱就被炒了鱿鱼;徐阶感觉到高拱能干但是脾气暴躁;张居正(1525-1582);徐阶和高拱关系变僵,又将张居正引入内阁;高拱被遣回家乡两年半,后又被召回,徐阶退休,高拱称为内阁首辅;明朝从正统以来,司礼监就变成明朝宦官机构的主管衙门,而且司礼监成为皇帝对内阁进行制约的衙门;司礼监代表皇帝对内阁的意见进行审核披红;高拱阻挡了冯保的升迁之路;张居正和冯保关系很好;高拱离开以后张居正成为内阁首辅;张居正继位以后,重新达成了内阁的新首辅和司礼监的新掌印之间工作的配合默契,特别是达成了内阁的新首辅、司礼监的新掌印、新皇帝、新太后之间的其乐融融,他们共同把万历时期推向了辉煌。 【02 事情怕就怕认真】 时年63岁的湖广总督顾璘和13的张居正成为忘年交;张居正16岁中举,23岁考取进士;张居正被留在翰林院作为“储相”;徐阶器重张居正;高拱被驱逐后,张居正成为内阁首辅;李太后、张居正、冯保三个人构成了政治上的“铁三角”;内事由冯保做主,外事由张居正做主,而李太后是他们的靠山;张居正强调的两个字“认真”;刘台弹劾张居正“擅作威福、蔑祖宗法”,要求万历限制张居正的权力;张居正由谦虚变为自负,接受不了刘台的批评;刘台被革职为民,后被流放广西;这件事埋下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隐患,认真办事的人受到国家的褒奖,认真坚守祖宗法度维护国家制度的人受到了惩罚。 【03 棍棒与道义的较量】 张居正父亲去世,按法制应当立即奔丧并守孝,但李太后和冯保又非常需要张居正;以夺情取代守制;希望张居正夺情的声音由盛转弱;张居正19年没有和父亲见面;反对张居正夺情的大臣被梃杖;邹元标目睹了4位大臣在午门外被梃杖上疏抗议,四十年后他又一次挺身而出为张居正平反;棍棒暂时战胜了道义;双方都有用气和斗气的成分,意气用事,没有妥善的处理此事;此事也埋下了万历对张居正的种种清算。 【04 是非张居正】 张居正最终夺情;张居正的改革内容(清丈土地、改革税法);清丈发现全国有三百多万顷土地没有收税,而全国收税的土地也就四百多万顷;一条鞭税法;实物地租改变为货币地租;抵御蒙古、清理黄河、解决民变;万历皇帝尊敬张居正也对他又怕又恨;万历九年张居正生病,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万历将冯保贬到南京,还抄了他的家;万历十一年春万历拿掉了张居正的所有头衔;万历十二年万历抄了张居正的家;张居正的长子不堪严刑逼供而上吊自杀;张居正的罪状(钳制言官、蔽塞朕聪、专权乱政、罔上负恩、谋国不忠);到明熹宗朱由校时期才有人要求为张居正平反;张居正只能做治世之能臣却不能做道德的楷模。 【05 明朝从此无海瑞】 徐阶和海瑞;徐阶(1503-1583);隆庆皇帝继位之后立即释放了海瑞;隆庆三年海瑞被授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理粮储,提督军务,兼巡抚应天等处;兴利和除弊,除弊更难,江南最大的问题是土地兼并问题,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但还是要交税,有地的富人却能够偷税漏税,朝廷派海瑞来的一个目的就是清理田产;海瑞的矛头最终指向了他的救命恩人徐阶,徐阶退田一万亩,但海瑞并不满意,认为他的家族并不止两万亩田产;以徐阶为首的江南富人让海瑞无法干下去;高拱和张居正都不用海瑞,直到张居正去世后海瑞才被起用,但海瑞年事已高。 【06 “词宗先生”戚继光】 戚继光(1528-1587);“南倭北寇”;谭纶、俞大猷、戚继光;戚继光抗倭部队北上抗虏;郑成功、郑和、戚继光;明朝军队骑术和射箭不如蒙古;戚继光守蓟门的时候,把从山海关一带一直到居庸关这一道长城修得固若金汤;戚继光成功原因(1:天生将才、2:人际关系好、3:宾客盈门);戚继光的好朋友王世贞和汪道昆;戚继光通过汪道昆结识了王世贞,他把蓟门的总兵府变成了一个文化中心,大家给戚继光称号“元敬词宗先生”;戚继光由蓟镇总兵改为广州总兵。 【07 天地之间尽“山人”】 明朝中后期,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一个庞大的文人群体,他们精通文墨,在科举中屡试不中,却又有兼济天下之志,于是他们出入各地王宫贵府,结交达官显贵,推销自己的学识,用另一种手段谋生,这一批活跃的文人雅士成为晚明时期社会的一大特色,而他们对政局的影响也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胡应麟;汪道昆的弟弟汪道贯;汪道贯和胡应麟两人争执,戚继光劝解,胡应麟却把矛头指向了戚继光,骂他是粗人,导致宴席不欢而散;晚明“山人”代表(阳明山人 王守仁、弇州山人 王世贞、四溟山人 谢榛),这三个人是三种榜样,王阳明是以他的责任感给出了一种榜样,王世贞是以他的生活方式给出了一种榜样,而谢榛则是以他的谋生方式给出了一种榜样; 【08 一场欢喜一场愁】 万历皇帝元配王皇后;皇长子朱常洛是万历的母亲李太后慈宁宫里头的一个宫女,出身低微;万历皇帝的第二个儿子也是宫女所生,夭折;万历皇帝的第三个儿子朱常洵出生高贵,是郑贵妃的儿子;郑贵妃晋封为皇贵妃,李太后让朱常洛的生母晋封为王恭妃;大臣们上疏要求早立太子,以定国本;从内阁的立场出发要立皇长子为太子,从皇帝和郑贵妃的立场内阁就是为他们扯淡,内阁过去一直不提立太子,是因为他们在争取皇后还能生儿子;李太后坚定不移的要立皇长子为太子(1:李太后也是宫女出身、2:王恭妃原是李太后在慈宁宫的宫女、3:维护王皇后,王皇后对李太后非常孝顺);万历与李太后和大臣不停折腾周旋,他也缺少立幼子为太子让郑贵妃当皇后的魄力。 【09 酒色财气】 雒于仁上疏指出万历的四种病“酒色财气”;内阁大学士王家屏及时营救雒于仁;国本问题开启了党争的源头; 【10 飞语的力量】 针对游棍,东厂和锦衣卫采取立枷惩罚;国子监的监生/山人乐新炉;“十子、八犬、三羊”;十君子中排名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分别是邹元标和雒于仁;其中一“羊”杨文举;其中二“犬”胡汝宁、张鼎思;汤显祖蔑视权贵。 【11 都是作秀惹的祸】 吕坤的《闺范图说》;司礼监掌东厂太监陈矩;郑贵妃作序的隐患(1:有自我标榜之嫌、2:有阴谋夺嫡之嫌);明朝有两个皇后编过书,明朝开国皇帝的皇后马皇后和明成祖的徐皇后,还有两个太后编过书,一个是嘉靖皇帝的蒋太后和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太子未立,国本未定,郑贵妃作序是在错误的时间做了错误的事情,针对吕坤和郑贵妃的批评越来越多,“妖言”也开始出现;“妖书”给郑贵妃是家族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万历二十九年十月十五日,拖了十五年之久的国本之争终于告一段落,万历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朱常洵被封为福王;朱常洵的封地在洛阳,但他一直常住北京,大臣们担心其有阴谋,于是又有了新的争议;万历三十一年大学士朱赓收到一本妖书《国本攸关》直指郑氏集团要阴谋换太子;妖书让朝廷大臣们人人自危;游棍曒生光写了又一本妖书想敲诈郑贵妃的哥哥郑国泰结果被东厂和锦衣卫所抓;东厂和刑部将“妖书案”嫁祸于曒生光而告一段落;国本之争是导致明朝涣散,导致明朝败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12 打虎英雄落平阳】 明朝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打虎英雄武松在《水浒传》中是顶天立地的好汉,但是在《金瓶梅》中他只能做一个引子引出西门庆;武松在《金瓶梅》中的“窝囊”,他不仅仅是败给了西门庆,而是败给了西门庆用钱权组织的关系网;武松在《金瓶梅》中的经历和结局反映到了万历年间人们的道德已经淡薄,逐渐让位于权钱; 【13 与人方便 自己方便】 最能反映明朝嘉靖和万历年间社会风貌的应当推“三言”和“二拍”,也就是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以及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三言”共120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14 “异端”的下场】 何心隐在宗族范围内建立了组织聚合堂,聚合堂的两个功能是“教化”和“养”;聚合堂成了可以和官府抗衡的力量,因此成了“异端”;聚合堂成立六年解散;聚合堂的解散更加坚定了何心隐不走参加科举做官的路子,而是独立传道来实现他的理想;何心隐和张居正的对立;何心隐最后死在武昌的监狱;李贽、达观 【15 祸起辽东】 开矿运动;野人女真、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女真部族的崛起,明朝军事力量削弱;努尔哈赤的先祖坐过建州女真的都督;明朝军队进攻古勒寨;王杲、阿台、尼堪外兰;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在古勒寨被误杀,所以明朝对古勒寨的进攻是一场灾难性的胜利;经过十六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女真,对海西女真也进行了强有力的打击;矿监税使高淮为万历搜刮东北的钱财;高淮在辽东十年大大地帮了努尔哈赤的忙,就在这十年里头,努尔哈赤不仅巩固了对建州女真的统治,而且完全征服了海西女真,他开始具备在东北和明朝一决雌雄的实力。 【16 王京告急】 丰臣秀吉;明朝的属国琉球国->现今日本的冲绳;明朝万历年间朝廷的目光更多的放在国内;日本攻下釜山和王京(今首尔),朝鲜国王逃到义州;朝鲜陆军很差海军很强,伟大的海军将领李舜臣;明朝五千人马去朝鲜打了败仗,明朝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宁夏哱拜兵变、四川播州、朝鲜的战争是明朝的“三大征”;明朝将星李如松,李如松的父亲李成梁;辽东地区的政治纠纷产生了两个伟大的家族,一个是努尔哈赤的爱新觉罗家族,一个就是李成梁李如松的李氏家族。 【17 将军百战死】 神机营主管明朝的火器;朝廷派出沈惟敬和日军谈判;日军主帅小西行长;李如松代领军队和日军作战;万历二十五年明朝再次登陆朝鲜,一直打到第二年,丰臣秀吉死了;明朝在朝鲜的对日作战,耗费了无数军饷,消耗了大量军力;朝鲜战争也给明朝敲响了警钟,但是明朝没有吸取教训。 【18 人进我退】 万历二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公元1601年1月14日)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10)求见万历皇帝;利玛窦带来了自鸣钟、《坤舆万国全图》;万历二十九年二月初一马堂将这些礼品送入宫中;万历皇帝允许利玛窦常住北京,利玛窦的坟墓在现在的车公庄西大街;新大陆的发现,改变了世界政治与经济的格局,西方殖民主义者开始对外扩张你争我抢,万历十六年(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从此称霸海上,正当西方国家纷纷“走出去”之时,承平日久的明朝迎来了各怀心思的不速之客;两股势力进入了明朝,葡萄牙的商人和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葡萄牙商人占领“香山澳”(即今澳门);传教士传播基督教和科学技术;利玛窦和徐光启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的前六卷;万历派人去吕宋岛开采金银,吕宋岛酋长杀两万五千华商;荷兰人占领了吕松。 【19 家事 国事 天下事】 东林党的领袖是顾宪成;明朝吏部分为4个司(文选司、验封司、稽勋司、考功司);顾宪成成为文选司郎中;顾宪成和内阁首辅王锡爵的对话;顾宪成被罢官;顾宪成得罪了所有的当权派;顾宪成、他的弟弟顾允成、高攀龙在无锡的东林书院开始讲学;东林书院的讲学内容(讨论学术、讨论人生、讽议朝政、裁量人物);东林书院成为朝廷是非、官场曲直的评价中心,同时又成为和庙堂公开地分庭抗礼,和当权派公开叫板的舆论中心;东林书院有一条非常著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和他的东林同志成为了国家和社会的道德恪守者、实践者、传播者;“齐楚浙党”和“东林党”;朝野上下没有统一的意志。 【20 明朝的国殇】 努尔哈赤组织4旗(黄红白黑),后扩编成8旗(黄红白蓝+镶黄镶红镶白镶蓝);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立号,以赫图哈拉为首都,国号为金;抚顺失守;萨尔浒之战,杜松、马林、刘綎。 【21 最后的解脱】 万历和郑贵妃通过多种途径为福王争取财富;明朝三大疑案之一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万历时期是难得自由奔放的时代,但是万历和大臣们都在关注个人的利益而没有关注国家的利益,明朝最终的灭亡他们需要负很大的责任。

 短评

明朝

7分钟前
  • ANTI-GRAVITY
  • 还行

读过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后看的,如果先看这个讲座,再看书效果更好。

8分钟前
  • 开卷有益
  • 推荐

在小说中看朝代文化方向及当时价值观是很不一样的观点,也非常让人印象深刻。万历是终极的无为,无为到无所为。错过了太多的机会。后来那仨人也就真不行了。

13分钟前
  • 第二直觉
  • 推荐

补 初中看的

14分钟前
  • Left&Right
  • 推荐

补录:从小学开始,中午回家吃饭唯一的消遣就是可以看会儿《百家讲坛》,这个习惯我保持了九年,可惜“坛坛都是好酒”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18分钟前
  • 养心斋
  • 推荐

讲得太好了

23分钟前
  • qdsxinyee
  • 力荐

明实亡于万历;又是一个神奇时代,既有资本主义萌芽,还有社会主义实践。对何心隐有些感兴趣。此外还被种草三言二拍,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听得我好家伙。

25分钟前
  • 鳗鱼芝士玉子烧
  • 力荐

与人方便 自己方便…真的是打脸,人类的劣根性,比癌还难治。

26分钟前
  • 是我呀!王姑娘
  • 推荐

帝国暮年伴随着天降猛男。

27分钟前
  • Olivier
  • 还行

万历年间社会三讲非常深刻

32分钟前
  • 豆友167965727
  • 推荐

社会篇和最后一集讲的极好

35分钟前
  • 狂沙轻轻吹
  • 力荐

明朝灭亡无感,主要是满清带着太多的土地过来了。崇祯还是比北宋那两个皇帝有骨气点儿,选择了自杀而不是被俘。方教授指明中国在明朝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有本质不同,印象深刻。至于郑和下西洋,却没有像欧洲人那样开拓殖民地,没啥好遗憾的。我们跟欧洲那群强盗不一样,我们的血液里没有流淌侵略和殖民的基因。

37分钟前
  • 昭昭之多
  • 力荐

还行,老故事,有些内容深度剖析了下

38分钟前
  • 冷江佬
  • 推荐

喜欢方志远教授的讲解

43分钟前
  • 烟雨蒙蒙中的伞
  • 力荐

好!

45分钟前
  • 力荐

即使万历皇帝28年不上朝,即使大臣们的上疏也大多被留中处理,但每当遇到重大事态时,他的杀伐决断真的令人印象深刻。皇帝虽是最后的决策者,但真正运行整个国家机器的,是皇帝下面的大臣,是王朝的官僚体系和各种各样的政治制度。即使万历是个勤政的皇帝,但制度不变,官僚不变,是否能阻止这个王朝最后的陡然崩塌呢。而清朝皇帝又以勤政著称,到头来不也无法阻止辛亥革命的爆发和王朝命运的终结么。明君贤臣也好,昏君佞臣也罢,主宰国家兴亡的永远不是个人。

50分钟前
  • 愛心菠蘿
  • 力荐

对明朝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讲的很生动,很是受用,准备结合《万历十五年》再深入了解一下~学习历史不能停啊~

51分钟前
  • 飞鱼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