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语言

剧情片其它2014

主演:海洛依丝·戈多,卡迈勒·阿德里,理查德·舍瓦利尔,柔伊·布鲁诺,克里斯蒂安·格雷戈里,杰西卡·埃里克森,Marie Ruchat,杰里米·赞帕蒂,丹尼尔·路德维格,吉诺·西科诺尔菲,伊莎贝尔·卡尔博诺,阿兰·布拉特,斯特凡纳·科林,布鲁诺·阿莱格尔,亚历山大·帕伊塔

导演:让-吕克·戈达尔

 剧照

再见语言 剧照 NO.1再见语言 剧照 NO.2再见语言 剧照 NO.3再见语言 剧照 NO.4再见语言 剧照 NO.5再见语言 剧照 NO.6再见语言 剧照 NO.13再见语言 剧照 NO.14再见语言 剧照 NO.15再见语言 剧照 NO.16再见语言 剧照 NO.17再见语言 剧照 NO.18再见语言 剧照 NO.19再见语言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8:44

详细剧情

  故事将发生在一对男女之间,有一天,他们突然不再说同一种语言,而他们的狗却意外开口说话了。

 长篇影评

 1 ) 再见语言,我想成为一条狗去感知。

晃动,黑白,彩色,跳接,没有转场,黑白转场。

感知,客观,主观。狗去感知。狗可以感知一切。在不需要语言的前提下。

没有语言,没有孩子,想有只狗。因为狗懂得一切。狗因为是裸露的,所以它并没有裸露。

做爱,不做爱,抗拒做爱。

编写一个悲伤的故事,没有细节,没有起承转合,只是一个故事。

最后的最后,有了孩子。

(所有哲学家都在探讨真相,包括戈达尔。)

 2 ) 伤眼伤身的视觉实验

每年戛纳总有一或者两部竞赛单元的电影,会产生极端的评论 — 推崇或是诋毁,而这类型的电影呢,往往选择在戛纳舆论温度最高的5月份上映,比如去年的Only God Forgives,和今年的Adieu au langage。两部电影类似之处都在于极其风格化的视觉语言,是完全的作者型电影,且均出自大导演之手,而不同点,在于Only God Forgives大致属于视觉系,主角基本不说话,灯光布景那个美,而今年的Adieu au langage属于话痨系,背景音就没断过,不管是人声还是配乐。

早前知道这是戈达尔的第一部3D电影,看到上映消息时,就已经做好身心被虐的准备,可真去看这部电影,还是整整给自己打了半个多月的气。作为晚上8点场,Les halles的上座率还可以,有4成左右,虽然基本是老中年观众为主,想来都是铁粉了吧。

如果回到电影本身,可能大多数人的疑问是,这样的电影还能称为电影么?
在数字时代到来后,电影人纷纷转投数码拍摄,数字化的后期制作。于是,视频和电影之间原本清晰可见的沟壑,也就渐渐湮没在科技史浪涛里。甚至当我们上当代艺术史的课程里,还得专门有一小段来从技术层面去讲解艺术视频和电影之间,是曾经有过多么大的区别。
而当技术发展的现在,视频和电影之间的技术没有了巨大的界别,甚至两者的存储介质都已是数码拷贝,甚至放映环节的区别则微乎其微。

之后的问题是,电影可不可以向艺术视频般,不在意故事,不在意传统视觉语言美学,甚至配乐节奏的铺垫作用都是可以丢弃,就更无所谓剪辑上的合理和镜头技术的运用。

在我看来,很明显戈达尔用70分钟去回答了这个问题。而这部电影又分明拍的不是给一般观众看的,甚至也没有太多考虑到戈导的铁粉都是中老年观众,——太伤眼睛了。

这部电影显然是为了放到博物馆里去的。想来如果在一个当代博物馆里,放一部这样的纯实验性质电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导演的各种意识流的片段拼接,极其像东京宫里上半年的艺术视频展,不过它的布展是把几十个视频分排投射到地面上,而戈达尔是把这些片段剪合到电影里。虽然整体的画面是絮乱,其中却不乏几处镜头语言仍较有视觉实验意味,拼合在一起的体验是,更像一个长达70分钟的艺术视频多过于一部广义中的电影。而背景语言和演员的对话,还是像极了60-70年的戈达尔电影,好像这些对话都和主角有关,但分明更无关联。细细想来,这还不就是Camus的局外人的情结么。(这里真心向告诉导演,现在人都不这么说话了!)

看完这部电影让我有了个疑问,如果把传统意识上的电影视觉艺术和古典绘画两者的发展史进行比较:好莱坞的商业巨片,有点走向了19世纪绘画领域里的学院派的道路,纷纷追求视听奇迹,不断地突破荧幕所能表现的视觉极限,甚至题材上,学院派当年大好各种神话题材和历史新画,而好莱坞的商业巨片则是在漫画英雄和科幻题材上高歌猛进。而戈达尔,或者类似的作者电影,就放佛当年的莫奈展出他的日出.映象, 或者是更早的Turner,在彼时是极具实验性。而之后,每个极具实验性的作品,总是要放到很久远的未来才能去定义。

当然,就它严重伤害了我的眼睛来说,只能给三星。艺术家很情绪化,难道买了票的观众只能被动接受么?

见笑。

 3 ) 《再见语言》截图与台词










———————————————————————————————————————————




































 4 ) 大卫·波德维尔论《再见语言》:戈达尔对3D电影的探索【译】

作者:David Bordwell (http://www.davidbordwell.net)

译者:csh

译文首发于《虹膜》

戈达尔又开始制造麻烦了。《再见语言》(2014)在美国市场的表现,要好过他过去三十年来制作的任何一部电影。它每次放映的平均价格是13500美元,大约是《死亡占卜》(2014)的双倍,这部影片是在上周开始放映的(译者注:本文发表于2014年11月2日)。

不过这个平均值是由两场放映统计出来的,而且它的放映场次很难增加,因为《再见语言》是一部3D电影。许多艺术影院都很想放映它,不过它们缺乏升级3D设备的资金,毕竟最近几年都在进行重大的数字转型。即使是在纽约、洛杉矶或芝加哥,那些设备较好的艺术影院都没有安装3D功能。我们将在(译者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是波德维尔的主要学术阵地,他的几乎整个职业生涯都在该校任职)麦迪逊的电影中心放映这部影片。不过,在未来,这部作品的前景可能会更加光明。

在九月份的温哥华国际电影节上,我重新看了这部电影(两次),关于它的一些想法让我感到很兴奋。克里斯汀(译者注:此处指波德维尔的妻子克里斯汀·汤普森)和我都会避免写流水账,不过在这篇文章里,我可能会记录一些零散的观察。其中,有两则杂乱的评论涉及到剧透,但我会事先警告你们的。

后期制作的力量

据我所知,戈达尔并没有使用会聚透镜的方式,在拍摄的过程中创造3D影像。他没有让自己的摄影机「向内倾」,而是让镜头保持完全平行。他和自己的摄影助理法布里斯·阿拉贡,显然是通过软件生成了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令人震惊的3D影像。

这提醒了我,后期制作始终是戈达尔创作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当然,他也在拍摄的过程中创造出了不可思议的镜头,但从《精疲力尽》(1960)开始,当他通过摄影机获得想要的画面之后,他总会进行一些额外的后期工作,而不仅仅只是修剪、润色他拍摄的影像。他会突然楔入那些字幕卡(有时候他会数次插入同一张字幕卡),以此呈现他的中断式美学。他会打断那些美妙的镜头,随意地、突然地使用音乐,然后在乐曲停止之前就结束它们。

无论就声音还是图像而言,戈达尔的后期制作都是一种转化的过程,是一种公开的宣言,告诉观众他重写了摄影机拍下来的画面。他在自己的影片上画满了涂鸦。我在《虚构电影的叙事》一书中指出,我们对戈达尔电影的感知,对导演「讲述」、叙述之物的接纳,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从某种程度上要归功于戈达尔的一种能力,他可以创造出那种「电影皇帝」的印象,他是一位拥有主权的主宰者,他可以在任何时刻,决定我们应该看到、听到的内容。那种拼贴式的手法告诉我们,有一个人正在幕后将这些碎片拼接到一起。他的画外评论(曾经是低声的,现在是嘶哑的)、每一次的镜头变化、每一节音乐与噪音、每一张字幕卡、每一次对摄影机的凝视,都让我们目睹了作为上帝的戈达尔。曾经他剪断一截胶片;如今他转动一个旋钮,或是推动一个滑块。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能感受到他那双幽默的、恼人的手。

戈达尔会在后期制作的过程中,激进地调整画面和声音的性质,这促成了他那种著名的拼贴美学。这些调整几乎毁掉了他影片的表面。因此,毫不意外的是,戈达尔的3D电影大胆地展现了这些表面,在他的画面中,远处的飞机有着锐利的边缘,它的体积在我们的眼前不断扩大。

不过,他会压缩事物的体积,将飞机像扑克牌一样折叠起来,与此同时,他还会使用叠印式的字幕卡,有时候这些字幕会在观众们中间徘徊。2D的标题要离我们更近——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戈达尔开的一个玩笑——而3D的标题被它压在下面。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比最远处的那些模糊的光影更为清晰。

规则与例外

好莱坞会为情节、拍摄与剪辑制订规则,同样地,它也已经为「适宜」的3D电影制订了规则。布莱恩特·弗雷泽的一篇内容丰富的文章(http://www.studiodaily.com/2014/10/five-ways-jean-luc-godard-breaks-the-3d-rules-in-farewell-to-language/),已经指出了一些戈达尔打破这些规则的方法。但是,如果仅仅将他称作是一个特立独行之人,听起来就好像他不过是故意要打破这些规则而已。其实,他的其中一个目标是要去探索,如果你忽略了这些规则,究竟会发生什么。

这就是戈达尔实验性的那一面:他所考虑的,是那些被传统的「精湛工艺」排除的东西,正如立体主义者认为,视点、光洁度和其他学院派绘画的特征,会阻碍一些表现层面的可能性。为了对他所做的事情有一个正面的认识,我们需要首先考虑的是,传统规则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只需要考虑两个目的。

1、根据传统规则的假定,3D应该发挥与画面、灯光、声音和其他技术相同的作用:引导我们关注那些最重要的故事点。一个镜头应该是易读的。当3D不再仅仅只是引起我们对技术的敬畏时,它就获得了一种技术上的义务,那就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故事。例如,3D影像应该使用选择性的焦点,以此确保只有一个人物是突出的,而其他的一切都要优雅地化作模糊的影像。

然而,3D让戈达尔可以破坏性地呈现镜头中的空间,他也是这样呈现自己的场景(他的场景是省略化的)和叙事(他的叙事曲折而简洁)的。当我们观看传统的深焦画面时,我们受邀去关注那些主要元素以外的东西。同样地,戈达尔影像中这些堆叠的飞机,也意味着额外的存在,这些存在邀请我们的眼睛去探索它们。

2、根据惯例,3D应该是相对现实主义的。传统电影本身就是故事世界的窗口,而3D从业者将3D画面称为「立体窗口」。人与物体应该温和地从那个窗口的表面,退到空间中的深处。但是,《再见语言》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漂亮的、板条制成的椅子,戈达尔没有把它完全放到我们的腿上,也没有让它彻底融入虚构的空间中。它突然出现,并主导了整个构图,部分地阻碍了主要的活动——一位丈夫一心想要冲出车子、施行暴力。

这把椅子——也可能是它的一位同伴——重新出现了,它通常要比人类角色更为强大,这些角色被挤到了它的后面,我们几乎看不清他们。

总而言之,好莱坞的那种视觉现实主义,只不过是电影制作的其中一种模式。戈达尔从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他在追求的是别的东西。这部影片的第一条字幕指出:「那些缺乏想象力的人,在现实中寻求庇护所。」《再见语言》就是一场想象力的冒险。

革新与难题

戈达尔已经从影很长时间了,以至于他的一些创新——跳切、中断式的字幕卡——已经在主流电影中变得很普遍了。但是,在他的艺术宝库中仍然存在着一个难解的核心,要同化这个核心实在是太困难了。而且,与那些想要拔去他的实验尖牙的人相比,他总要是领先那么几步。

据说毕加索曾经告诉格特鲁德·斯坦:「你做出一些新的东西,然后有一些人就会出现,把它弄得漂亮一点。」

新的视角

长期以来,法国思想家一直在思考,语言是否将我们与世界隔离开来。它降下了一层纱幕,让我们无法看到最质朴、最纯粹的事物。我在国家公共电台的采访中指出,这部影片的标题告诉我们,戈达尔之所以要使用3D,就是为了让我们脱离既有的概念结构(语言、情节、正常的观点等等)来感知世界。语言割裂了我们与事物之间的原始联系——就我个人而言,这种看法似乎有些难以置信。但我认为这是整部影片的中心主题。这部极具说服力的电影利用了一个悖论:我们必须使用语言来告别语言。

学习曲线

我认为,批评家们落后于戈达尔,他们的批评观受到太多限制了。他们似乎认为,自己的电影概念总会是固定的,他们觉得这些概念是每部电影必须衡量的标准。他们尤其抗拒一个简单的想法:我们可以从电影里学到一些东西。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有关生活的知识,还可以了解有关电影的知识。我们确实可以学到某些新的东西——我们此前可能从未意识到电影可以做到这些。

但是,有多少评论家真的想要了解一些关于电影的东西呢?如果我们只有通过学习的方式才能了解它,有多少人愿意去做呢?如果我们必须与一些冲击我们既有观念的、难于理解的事物缠斗呢?

前方有两则剧透!

当我重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发现两段较长的、平行故事线是与彼此呼应的,这使我感到震惊:一大碗鲜花,接着是一个水果;对于「没有原因!」的重复;每个主要的女性角色,都被赋予了一个诡异的无色(或近乎无色)的画面。

正如影片中许多其他的部分那样,戈达尔设计了一种他独有的、不稳定的平行宇宙情节。这些风格化的选择,强化了影片整体的形式结构。在第一个序幕中,上面第一张图中的那个女人,也出现在了彩色的影像中。似乎彩色与黑白影像之间的划分,从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无色影像的出现。

影片中主要男性角色(显而易见)的死亡,是以非常暧昧的方式呈现的,但这显然是故事的情节顺序造成的结果。这种调整时间顺序的把戏——现代电影的常见技巧——在戈达尔的作品中是相当罕见的,至少在我的印象中是如此。

显然,3D是我们这些电影爱好者需要面对的问题。我一开始有些迟疑,但我最终还是决定去思考这个议题。一些像戈达尔、赫尔佐格和文德斯这样重要的导演,都在进行3D电影方面的工作。同样重要的是,我们直到现在才能详细地研究3D电影。1980年代早期,我曾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看过《非洲历险记》(译者注:历史上第一部彩色3D电影),但如果我停下来观看每一个画面,我无法分辨究竟什么是3D效果。

我在撰写《潘多拉的数字魔盒》一书时,数字投影的胜利,为我带来了未曾预想到的好处。当蓝光版的《电话谋杀案》在2012年发行的时候,我意识到我需要升级了,于是我们购买了一台便宜的电视机和蓝光播放器。现在我们的3D收藏进一步扩充,除了一些香港影片之外,还有像《无敌破坏王》、《地心引力》和《猪头逛大街3》这样作品。3D光盘的成本有时候很低,而且你可能需要一个比我们的显示屏更大的屏幕,以此来体验大银幕观看的效果。不过,我们至少可以逐帧地研究一位导演对3D材质的使用了。

因此,对于那些无法在影院观看《再见语言》,又拥有3D电视的影迷来说,有一个可能会让人心动的消息:奇诺罗勃公司将会发行3D版《再见语言》的光盘。

 5 ) 字数超了,暂时存一下

9.2 语言所构建的堡垒是多么脆弱与不堪。明暗交易,生意急停急起,无数个微小意象所拼凑的世界却在时时刻刻对立,倾斜和旋转的镜头配上经典的手持dvd质感。哈哈,如上的短评我大可以继续写下去,高达大概也不会和我想的有一点相似。但我在思索高达用这么多碎片拼凑的用意。这并非一次美学的实验,这更像是对我们赤裸裸的嘲讽。我们愚蠢到所有影评人为这群拼不起图画的拼图而拍手叫好,给予它奖项,又或者,由于我们所有人对高达的崇敬,我们对待这部片子的态度会不同,大概会有人像我一样从这些运动,迷离,高饱和度和无序剪辑之间窥探到一丝美感。然而真的是这些简单的意象美吗,给我部dv我大可以也拍出这样的东西,可你还会觉得美吗?你可以把他看做一次蔑视,或者一次训导,我想他大概想让我们知道这些原始的片段和独白,音乐套在一起时有多么美,每个人都能拍这么一部影片,不为竞争戛纳,只为以后翻到硬盘时,也能吹句牛逼,说 “老子也曾是个导演。”

 6 ) b格一斑

影片32分钟处,男主说:
I remember studying the Laurent-Schwarz-Dirac curve.
Infinite in every point except for one which is zero.
The two greatest inventions, infinity and zero.
我记得学过的洛朗-施瓦茨-狄拉克曲线——
除了在一点的值为零外其他任何点的值都为无穷(大)。
两个伟大的发明:无穷和零。

疙瘩儿你确定你木搞错?应该是“除了在一点的值为无穷大外其他任何点的值都为零”吧?

狄拉克是英国大理论物理学家,与前辈牛顿和后生霍金一样,都是剑桥卢卡斯教席的教授。以他名字命名的令所有物理学家拍手称快而令所有数学家抓耳挠腮的所谓δ-函数具有如下简单性质:
δ(x)=无穷大,如果x=0;δ(x)=0,如果x不等于0

洛朗·施瓦茨是法国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他将之前被数学家拒之门外的这一类病态函数用分布理论给出了严格的定义。

好吧,这是全片俺窥得的唯一有把握说俺知道他在说什么的一块斑(尽管貌似他说错了细节,但无妨他想表达的意思)。



最后给个他自己写的影片大纲吧(imdb用的也是这个,大概别人也写不出来):
http://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217926517/

告别语言

梗概

想法很简单
一个已婚女人与一个单身男人相遇
他们相爱,他们争吵,拳头相向
一条狗游走于城乡之间
季节更替
男人与女人重逢
狗发现自己在他们两者之间
彼融于此
此融于彼
但他们是三个
前夫砸碎所有东西
第二部电影开始
与第一部一样
但从我们变成隐喻的人类角度来看
它们不同
这一部在狗吠
和一个婴儿的哭声中结束


(看到“有关键情节透露”,俺乐了:您倒是给俺透一个啊!)

 短评

2D看了一遍,调成3D看了一遍,关掉声音再看,我不清楚哪样最好。电影的一切叙事手段都具有欺骗性,戈达尔将声音、影像和叙事分离开来,拆解电影,让你看到它们各自的功能,重新思考电影的本质,看到影像的另一种可能性,它不像电影,是因为它的数字感,它是犀利的富有诗意的实验影像。★★★★

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八十余年戈达尔,欲活愈老愈深欲,隐居瑞士于底心,疯言智语夺影帝。

9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这才是真正的【不看3D等于没看】

11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大师这是要告诉我们:好电影不仅应该告别叙事,也应该告别语言。据说3D版,两只眼睛会看到不同的画面,我脑补了一下,瞬间便醉了。没什么说的,牛逼到顶。

13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我打算先把蔬菜送回家,一会儿回来看下一部电影。

14分钟前
  • Mona Lishark
  • 还行

84岁的电影大师让-吕克·戈达尔的新片,即便看不懂睡大觉也要授予戛纳评审团大奖的高逼格神作。本片穷尽了让观众不适的视听手段:不关联的意象拼接,歪斜颠倒过曝失焦变色重叠摇晃多帧率混搭的影像,不同声道音量不稳风格迥异的声音,故意留白的字幕...内容方面,解构主义存在主义左派思想明显。(9.0/10)

1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80岁的法国大爷,每一个镜头都在对观众说:“你们些个白痴。”打上五颗星,说明我真的没看懂。

21分钟前
  • PureSucker
  • 力荐

柴可夫斯基《斯拉夫进行曲》是主调,似可作剪辑点…bigger足够,看后面一串附录名单就晓得:康拉德、弗洛伊德、保罗·瓦莱里、德里达、福克纳、米什莱、阿尔托、谷克多、巴丢、布朗肖、雨果、帕兰、米耶维、维庸、普鲁斯特、阿波利奈尔、达利耶塞克、福楼拜、贝克特、萨特…

23分钟前
  • 大炎
  • 推荐

我是真的抱着虔诚的心来看这部电影,真的在用力捕捉,真的想知道他在拍什么,由于逼格太高,结果我是真的看不懂。

24分钟前
  • 银河漫游记
  • 还行

70分钟的电影,15分钟看完。电影拍的先锋,也要看的先锋,就是这么任性!

26分钟前
  • 幸运儿与脱身术
  • 较差

的确“再见语言”,因为已将声画分离做到最极致;不惟如此,声量的忽高忽低、左右眼的博弈、镜头的倾斜动荡、突如其来的实验噪音、文本和视效的戏谑与拼贴,无不在挑战观众的五官与认知,甚至调动知识结构,这才是烧脑片!

3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将其在艺术各领域进行横向比较。音乐是实验噪音的John Zorn;绘画是“70岁时追求7岁孩童画画境界”的西班牙天才毕加索。那么,如若戈达尔非就返老还童,拿影像素材当橡皮泥随意拼接,观众们又表现出怎样的回应态度呢?无论装逼膜拜还是反智批评,都又是一段段可以消解在大师遁词游戏里的字母而已。

35分钟前
  • seamouse
  • 力荐

电影始于疙瘩儿,电影止于疙瘩儿,电影死于疙瘩儿。电影中的新浪潮,电影中的印象派。疙瘩儿八十从心所欲而逾矩,而今得个休歇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撺掇家犬夺影帝

39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把这部病态的“实验电影”作为我对他的第一次接触是个极其错误的决定,希望后面补他的片不会这么倒胃口。不要问我为什么不敢打分,没逼,认命。

41分钟前
  • Ocap
  • 还行

“它很烂啊。”“说什么呢!这可是戈达尔拍的。”

43分钟前
  • 克隆加v239203
  • 还行

戈达尔永远是最先锋、最勇敢的导演,电影形式很像他的《新浪潮》,但戈达尔给了它更加现代化的外观,其内核仍然是古典与现代之争,语言是否真实?从古希腊到现代欧盟,从赫拉克利特到拜伦,哲学化的思想统筹了影像,文字、声音、图像究竟哪种载体更加真实,倾斜失真的画面如同修辞承载思考

46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力荐

抱歉,我是掐着大腿看完的,管他是不是戈达尔,我就是不喜欢这种过于先锋的实验电影,反正我是看不懂,也没这能力从中提取一些什么,也活该自己明明逼格不够,还要坚持看,连云里雾里都算不上,一个小时看下来还感觉怪累,怪难受的。

51分钟前
  • Ron Chan
  • 还行

That's how you spell "fuck you audience" in a cinematic language.

56分钟前
  • SingLesinger
  • 较差

支持老人家们出门溜达的时候多拍拍家附近就好=3=。小狗帅,继续等3D。

57分钟前
  • sonoko
  • 力荐

两颗星星送给左右两只眼需要分开看的牛逼创举。

58分钟前
  • 弗朗索瓦张。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