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说

喜剧片韩国2017

主演:罗文姬,李帝勋,廉惠兰,朴哲民,李尚熙,李知勋,郑妍周,金素辰

导演:金炫锡

 剧照

我能说 剧照 NO.1我能说 剧照 NO.2我能说 剧照 NO.3我能说 剧照 NO.4我能说 剧照 NO.5我能说 剧照 NO.6我能说 剧照 NO.13我能说 剧照 NO.14我能说 剧照 NO.15我能说 剧照 NO.16我能说 剧照 NO.17我能说 剧照 NO.18我能说 剧照 NO.19我能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6 20:10

详细剧情

  热血老奶奶罗玉粉(罗文姬饰)性格耿直,爱打抱不平,多年来专注于举报社区里发生的不法行为的,被周围的人叫做“鬼怪奶奶”。她的“对手”是信访办新来的基层公务员朴民载(李帝勋饰)。二人吵吵闹闹未分胜负。某天,罗奶奶忽然“死皮赖脸”要求朴民载成为自己的英语老师。因为她有一个弟弟生长在美国,一句韩语也不懂,罗奶奶只有学会了英语,才能跟他交流。在学习过程中,朴民载与罗奶奶的感情变得越来越融洽。但是,民载得知罗奶奶的弟弟其实根本不想和她通话。在一次冲突中,他不小心对奶奶说出了实情。然而,这时候,罗奶奶有了更迫切的学习英语的理由,她要到美国,向全世界讲述自己做慰安妇的经历,迫使日本政府为践踏人伦的行为道歉。

 长篇影评

 1 ) 这说明我们对于日本人而言,不是人

很好奇,,现在的日本人看到这些自己国家的先人曾经干下的事情所导致的惨剧,会作何感想? 不止慰安妇,还有走到哪儿奸杀到哪儿,残杀俘虏平民万人坑,造成的悲惨世界, 看一次,痛一次,想一次,恨一次 很多见识长远,开阔大度的国人对日本人没有任何偏见,也可能是非己亲历甚至较亲日,,他们觉得曾经的是历史,现在已经是和平时代,我们应该放下成见重新认识 很抱歉,我就是一个目光短浅的记仇的人。 我只是为曾经遭受了侵虐战争中泯灭人性的屠杀、奸淫的先辈不忍,,,对为了保卫国家付出一切,以血肉之躯将这群毫无人性的牲畜从国土赶走的先辈感到心痛,实在万分感激且自豪,没有他们必然没有今天的我们,,

我不能享受着如今美好的生活时,忘记他们吃的苦受的伤,淡淡的说都过去了,日本是很好的日本,日本人也是很好的日本人,抱歉我做不到,,因为他们还没有为自己犯下的错付出应有的代价,所以国人的怒火至今尚未平息

在这件事上我尤其偏激,我国如有亲日之人,除国籍吧,千千万万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靠一身血肉赶走侵略者的先辈们,我怕他们气的从地里跳出来 是的,战争是大势所趋,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是,我们谴责痛恨的是泯灭人性的侵虐行为,,而不是战争本身,甚至不是侵虐行为,,而是,惨无人道的行为!! 这种行为反射出一种极为可怕的思想——除我族人,皆为异端! 否则怎么解释在战争中,不把他国人命当一回事的行为???有一种心理疾病,是由于在战争中杀敌而形成的,哪怕是敌人,在他们的心目中那也是和自己一样的同类,鲜活的生命。 可日本人,对于他们而言,其他国家的人就像是鸡鸭猪,像畜生,所以他们以前不会有不忍,而今不会有内疚等人性化行为,这说明他们不是人吗?不是的, 这说明我们对于日本人而言,不是人

 2 ) 日本欠全世界一句道歉

前段时间,纪录片《二十二》登录全国院线,揭开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几十年前,一群少女被强迫充当慰安妇,惨遭日本人侮辱。

这段历史不该遗忘,它们需要铭记,也需要新一代的90后、00后了解这段历史。

其实,以纪录片的形式还原慰安妇事件不一定是最好的办法,因为纪录片的受众面太小。如果能让人们自发地去观看,说不定能传播得更广。

而韩国人想到的办法是把该题材拍成商业片,借机让更多的人知道,也就是这部《我能说》。

事实证明,将慰安妇事件拍成商业片的做法是有明显效果的,《我能说》在韩国上映的首周就以60万观影人次的成绩登顶周末票房冠军。

正因为《我能说》是商业片,还有明星加盟,所以自带流量,不需要大家充当自来水,不需要费尽心机炒作就可以吸引人们去电影院观看,让人们以相对轻松的方式了解这段历史。

曾出演《搞笑一家人》《和声》《奇怪的她》的罗文姬在本片担任女主角,扮演的是老太太罗玉粉。

她是喜欢举报违法事件的热心市民。

而曾出演《信号》《建筑学概论》的李帝勋,在本片担任男主角,扮演信访室的朴民载主任。

信访的过程中,罗玉粉与朴民载相识,并且让朴民载教她英语,理由是想和美国的弟弟联系。

表面上这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喜剧片,其实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电影没有非常直白地把罗玉粉的经历强行展示给观众,而是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慢慢推进剧情,抽丝剥茧般地进入主题。

电影的后半段,我们才得知罗玉粉在二战时期被日军强迫做慰安妇,日军对她做的不仅仅是发泄兽欲,还用军刀在她身上涂鸦。

就在罗玉粉准备上吊自尽的时候,和她同为受害者的正心把她救了下来。

但是,这些年来正心的身体每况愈下,罗玉粉决定学习英语的真实目的,其实是想帮助正心完成遗愿,去美国出庭“慰安妇”谢罪决议案,揭露日本犯下的反人类罪行。

然而,当罗玉粉不远万里来到地球的另一端,当场的日本人不承认她是慰安妇受害者,要求她拿出证据,证明自己是慰安妇受害者。

这比“证明你妈是你妈”更加荒谬,更让人愤怒。

面对质疑,罗玉粉说道:“我自己就是证据。”

随后,她迫不得已当众展示自己的身体,展示当年日军在她身上刻下的刀痕和涂鸦,实在令人心痛。

她证明了自己的身份,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谴责日本的罪行:“日本犯下了反人伦的恶行,但是至今对慰安妇问题不肯做出诚心的道歉。我在这里明确地说,日本用强逼和威胁让我们沦落为性奴隶。因那地狱般的记忆,我们一辈子生活在了痛苦中,而日本人厚颜无耻的态度和回避责任的样子,令我们更痛苦更觉愤怒。

“我们的要求并不过分,只要承认自己的错误就行。我们是给你们得到宽恕的机会,在我们还活着的时候,说一句‘我们很抱歉’真那么难吗?”

她们的要求一点都不过分,她们大半辈子都忍过去了,唯一想要的只是一句道歉而已。

总的来说,《我能说》是旧瓶装新酒,虽然结构比较老套,但仍然能打动人。这种前半段喜剧,后半段催泪的电影太多了,尤其是韩国经常拍这样的电影,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手法已经非常娴熟。

《我能说》运用了老套的外壳,但注入了新的内容。你明知道这是韩国一贯的催泪片,但依旧会被感动。

尤其是最后的演讲,非常具有感染力,我们难以想象罗玉粉说出这段话需要怎样的勇气。

正如鲁迅所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罗玉粉隐瞒身份一辈子,就是因为那段经历太痛苦铭心,而勇于面对过去,也需要更强大的内心。

《我能说》的优点在于,电影没有说教,也没有刻意煽情,而是通过故事来感动观众。

煽情的电影太普遍,眼泪太廉价,克制的叙述显得更真诚。

很多导演喜欢开门见山,喜欢在电影中掺杂主观见解,强行对观众讲道理,像是从电影屏幕钻出来掐着观众的脖子说:“我深不深刻?”

而《我能说》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前三分之二的内容都是讲述罗玉粉和朴民载的生活,由浅入深,慢慢推进。不看到最后,你都不知道这是慰安妇的题材,误以为只是普通的喜剧片。

换言之,导演在拍电影的过程中非常克制,他没有直截了当地告诉观众:“你们看仔细了,我拍的是慰安妇的电影。”

事实也正是如此,这群被迫充当慰安妇的受害者,绝不会轻易说出自己的痛苦回忆,她们可能就像罗玉粉那样,只是一个尽管喜欢投诉,但仍然很普通的老奶奶。即便是想去美国出庭作证,也要谎称学英语是为了与美国的弟弟交流。

因为她们受过太多委屈和折磨,她们不被人们理解,她们怕说出来会遭到非议,索性深埋在心底。

就像电影之中的日本人诋毁罗玉粉,说她只是想要钱。

就像罗玉粉的父母姐妹兄弟都离她而去,并且不愿与她联系。当朴民载问起她在美国的弟弟,对方也说不想和她通电话。

甚至罗玉粉的亲生母亲也引以为耻。罗玉粉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母亲临死前对她说:“孩子,你受苦了。”但是事与愿违,她的母亲反而觉得很丢人,叫她死了都不要告诉别人自己的经历。

即便是思想更先进的美国人,虽然同情慰安妇,但也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日本的谎言让他们以为,这群受害者曾经是为了钱自愿当慰安妇,他们以为慰安妇的待遇比日军军官还好。

然而事实上,慰安妇的待遇还不如一只狗,她们遭到殴打、监禁,就连本该给她们的一点点钱都会以各种借口扣留。

我们难以想象,如果不是这场听证会,还会有多少人蒙在鼓里,还有多少人不知道这段历史,还有多少人不理解这群受害者。

2007年6月26日,“慰安妇”谢罪决议案通过了美国下议院外交委员会,这是国际社会首次公开承认日本“慰安妇”事件。

但令人痛心的是,十年之后,日本依然没有谢罪。

事实上,她们并不是慰安妇,她们是被迫充当慰安妇的受害者。

而时到今日,日本仍然欠全世界一句道歉。

 3 ) 伤害已在,生活仍需继续

这是一部韩国电影,讲述慰安妇的故事。

热血老奶奶罗玉粉性格耿直,爱打抱不平,多年来专注于举报社区里发生的不法行为的,被周围的人叫做“鬼怪奶奶”。她的“对手”是信访办新来的基层公务员朴民载)。二人吵吵闹闹未分胜负。某天,罗奶奶忽然“死皮赖脸”要求朴民载成为自己的英语老师。因为她有一个弟弟生长在美国,一句韩语也不懂,罗奶奶只有学会了英语,才能跟他交流。在学习过程中,朴民载与罗奶奶的感情变得越来越融洽。但是,民载得知罗奶奶的弟弟其实根本不想和她通话。在一次冲突中,他不小心对奶奶说出了实情。然而,这时候,罗奶奶有了更迫切的学习英语的理由,她要到美国,向全世界讲述自己做慰安妇的经历,迫使日本政府为践踏人伦的行为道歉。

一直以来罗奶奶都在隐藏自己慰安妇的身份,相反的是,她的好友(同为慰安妇)一直奔走在为自己讨回公道的第一线,因为之前翻译恶意错误翻译,诬陷她们是为了金钱和食物才去做慰安妇的,她们明白想要避免这样的事情必须自己学习英语,亲口说出日本人的罪行。然而生病的好友让罗奶奶没办法在隐藏下去,必须站出来,虽然过程中罗奶奶的身份一直被质疑,但是罗奶奶成功的在世界法庭上称述日本人的罪恶。

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触是讲述苦难不一定非要苦难的题材,我看过很多记录战争相关的电影纪录片,她们几乎都是采用同样的基调:沉重!无疑战争的伤害、历史的尘埃就是沉重的,但是很多人会因为这种沉重而不去观看此类电影,这部电影最大的成功就是用相对明亮的主题讲述苦难,苦难的人生活中除了不停作痛是伤疤还有其他,也许他讲述的篇幅非常小,但是他吸引了相当一批人了解历史,记住历史!

 4 ) 我无法因为立意就给它高分

(敬告:涉及多处剧透)

我不想因为立意而强行给高分的,但是回想当时看完后和同伴分析这部电影的场景,虽然剧情诸多问题,我们也很难说这部片子不好或者平庸。如果有半颗星的选择,我可能会打三分半,但是毕竟没有。

演员演技在线,本来剧情也很好,从一个特殊的视角阐述慰安妇的痛苦和对正义的渴求。但是剧中很多很好的包袱和角色都没用起来,最后直接用简单的一两个句子强行完善剧情,强行洗白,实在是可惜。

影片中用了那么长的时间描述奶奶的苛刻和“多管闲事”,又花了那么长的时间描述地产公司的恶行,也描述了男主在奶奶的影响下对地产案的态度变化,这本可以作为很优秀的“洗白”素材,为奶奶的“苛刻”洗白,也为男主洗白,但是都没有。这条线到了最后不了了之,这个占据电影三分之一时间的素材,直到最后也没用起来。相反,编剧选择了最生硬的方式给二位主角洗白:启用一个角色,让他在看起来合适的时间满怀诚挚地说那么一两句话,告诉观众“她不是你想的那样”。这种轻飘飘的解释,就好像男友出轨被发现了, 他哥们儿来劝解说,“事实不是你看到的那样”一样尴尬而无力。事实上,我看到那个时候,我已经隐约有一点理解奶奶的用意,奶奶是真的很爱这个社区,才会极尽所能地去维护它。但是这一点在电影中反而从头至尾没有提及过,却轻飘飘地说,“她是因为孤独”。天啊,我为什么要因为同情一个人孤独就要去理解并原谅她所有讨人厌的行径啊!

直到最后,所有讨厌奶奶的人突然变得对奶奶无比尊敬,甚至连万恶的地产公司在她面前也乖乖听话,也不再为害社区公民了。公司虽说行径可恶、征地过程违法,但是从头到尾也是社区住户违法用地,地产公司这就奇怪地和解大团圆并不要这块地了?这一点撇开不提,光是因为奶奶的慰安妇经历,大家就突然原谅理解并接受她的一切讨人厌的行径?这应该是两码事吧?对你的经历表示同情,对你的勇气表示尊敬,和对你的”苛刻“表示反感,并不矛盾吧?

除此之外,电影中还有不少强行的镜头,比如说最后的姐弟大团圆。我实在是无法理解,一个因为姐姐是慰安妇就出于贞操观感到羞耻并疏远她几十年的弟弟能因为一场演讲就感到释怀和抱歉——按照剧情来说,弟弟甚至没听到奶奶的演讲就过来了。其实老实讲,这里不要大团圆,倘若弟弟虽因奶奶的遭遇而感到自责却依然羞于与奶奶牵连,反而更有张力一些,更能体现慰安妇的痛苦与不公。


电影传承了韩国电影的一贯特点,许多细节处理得很到位、意味深长。很多细节都有伏笔,暗含了台词以外的题眼。就编剧对宏大历史政治性事件叙述的切入点、导演的细节处理及演员的演技而言,这部片子还是很不错的。

契诃夫曾说,“如果在第一幕出现一把枪,那么在第三幕它一定要响”。整部电影出现了无数把枪,却十把里有九把没用起来。减一颗星

剧情的奇怪转折和强行大团圆生硬又尴尬,剧的叙事节奏略有点乱,穿插了一些不必要的零碎场景,使得本就不怎么连贯的剧情更加的零碎。再减一颗星

 5 ) 《I CAN SPEAK》:撕破温情,看见悲伤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说这个话的时候,先生已经完成了伟大的《阿Q正传》,实现了撕破与毁灭的完美融合,阿Q那无价值的喜乐人生被撕破之后,成了一出有价值的国民悲剧。现在韩国电影人也朝着这个方向迈了一步,给民族的苦难披上了一件欢乐的外衣。 今年夏天,中国导演郭柯以幸存慰安妇为对象的纪录片《二十二》公映,尽管放映的排片量偏低,但在强烈的爱国情怀支撑下,人们仍然争相观看。一个月后,同样以慰安妇为主题的韩国《I CAN SPEAK》公映,居然,是一部喜剧。虽然基于真实的人物原型,但金炫锡导演(自编自导)让一个曾经的慰安妇变身热衷举报的朝阳大妈,先把区政府信访办闹了个底朝天,最后又杀到美国国会,用流利的英语揭露日军的暴行。

把社区大妈上访的故事和慰安妇这样国仇家恨的大主题连起来,把民族的伤痛处理成商业喜剧,《I CAN SPEAK》的“大胆”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它拓宽了东亚地区控诉题材影片的表现手法——从前半部分的上访闹剧到后半部分听证会上的慷慨陈词,搞笑与悲情之间的转换自如而不违和,对战争的揭露、对愤怒的控制都拿捏得恰到好处。这不能不说是本片最大的优点。对照去年韩国同题材的影片《鬼乡》可以看出,《I CAN SPEAK》对慰安妇题材的另类处理搏得了不少好感,而从正面切入苦难的叙事方式已经较难有更大突破。 反观我国,由于民族情绪带来的固定思维,以及其它大环境上的限制,在电影创作中尚难做到将民族矛盾和历史苦难转化成戏谑之作,在这方面,韩国电影人则进行了勇敢的尝试。比如2005年拍摄的、反映韩战的影片《欢迎来到东莫村》,将朝、韩、美三国士兵放置到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村庄里,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闹出许多笑话,最终,淳朴的民风激发了士兵人性中的友善,化解了彼此的敌意,大家联手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战争本身。

不过,如果撕破《I CAN SPEAK》的喜剧外衣,我们会发现故事真正的核心既不是朝阳大妈爱社区,也不是慰安妇恨日军,而是“孤独的人们互相取暖”。 片中负责主要喜剧效果呈现的是两条线:“鬼怪奶奶”罗玉芬为了鸡毛蒜皮的事不断上访;她一把年纪了仍在拼命学英语。两条线以罗奶奶用上访的方式逼着9级公务员朴民载当自己的英语老师为交汇点,全片的喜剧桥段基本结束。然后,又以学英语为起点,引出了两组亲情:罗氏姐弟和朴氏兄弟。罗奶奶是为了能和在美国的弟弟通话所以开始学英语,朴主任则是为了照顾在韩国上高中的弟弟而放弃了学英语。虽然行为方式相反,但出发点都出于对家人的“爱”。这两组亲情的交汇点,是朴主任发现罗奶奶在偷偷为自己的弟弟做饭。一方是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另一方是无父无母的兄弟两个,对亲情的渴望让双方的关系迅速靠近,中秋大餐完成了最终的情感升华,从此“亲如一家”。

在亲情的基础上,影片又推出了两组友情:罗奶奶与朴主任的忘年交、她与闺蜜正心的生死交。后者指向了罗玉芬奶奶的过去即她的慰安妇经历,但其实前者才是影片真正的主线——是孤身一人的罗奶奶与同样孤独的朴民载之间的关系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从朴接待罗的投诉开始,两人不打不相识;到在英语培训班巧遇,罗为了学英语各种死缠烂打;再通过英语这个媒介,双方从师生情升级到祖孙情;然后为了市场拆迁的事,彼此反目;到罗的慰安妇身份曝光,大家又尽弃前嫌携起手来;最后听证会的段落,是两人关系也是整部影片的高潮——朴追到美国提供证据,并请来罗的弟弟见面,完成了民族感情和家族感情的集体释放。 用下围棋的方式学英语接着当街喝米酒,到酒吧勾搭老外连着在树下倾诉心事,在这两个段落中,喜与悲的场景交替出现,每一次搞笑都成为忧伤的反衬,从而完成了“伤心人别有怀抱”的氛围营造。另外,片中同样处于孤独状态中的人还包括为了照顾妈妈而没能嫁人、独自经营猪爪店的姑娘;一直暗恋朴民载却始终没有得到回应的8级公务员孙小姐;努力学会了英语想去美国参加听证会,却因为患了老年痴呆未能成行的正心奶奶;还有天天靠泡面、水饺、外卖度日,和哥哥长期冷战的高中生朴英才……正因为孤单无所不在,所以愈加显得罗奶奶热衷为街坊邻居打抱不平的勇气如此温暖。

按说,演绎两个不同年龄人士之间的忘年情谊,只要拍得好,同样也可以是佳作,从意大利的《天堂电影院》到巴西的《中央车站》,从“老牌牛仔”伊斯特伍德的《完美的世界》到讲“牛仔新人类”的《追捕野蛮人》,都是成功案例。《I CAN SPEAK》往前递进了一步,将普通人的情感放置到社会及国家的宏大背景下去考量,虽然有强行拔高的嫌疑,但目前看来还是成功的。毕竟,由于韩国慰安妇的努力,而促成美国国会“慰安妇谢罪决议案”(HR121议案)的通过,是不争的事实。当罗奶奶说出“I CAN SPEAK”这句英语,掀起衣服露出伤痕,这两个场景达到了十足的震撼效果,成为影片后半段的重磅催泪弹。 听证会后怒怂日方代表的一幕处理得相当克制,而且很快就切换到罗氏姐弟相见的大团圆场面,这再次证明“控诉仇恨”并非本片表达的重点,各种真情才是支撑全片的重心。但是很自然地,观众的关注点和影片的卖点会落在对日民族情绪上,所以,影片究竟是给苦难历史穿上了欢乐的外套,还是在温情喜剧上加盖了国家的戳记,恐怕见仁见智。

 6 ) 历史是严肃的,但并不妨碍将其表现得温情动人

想找一部温情喜剧来看,所以选了罗文姬奶奶的这部电影,一开始以为是年轻人和老人戏剧性矛盾地碰撞和化解,顺带解决玉粉奶奶和远在LA弟弟的矛盾、朴主任和叛逆高中生弟弟的矛盾、区政府和待拆迁商业街的矛盾……直到1小时12分,正心奶奶失忆前的信交到玉粉奶奶手里,就猜到了是慰安妇题材,至此主题升华,开始催泪,一切都说得通了,为什么玉粉奶奶几年前就要开始学英语,和正心奶奶一辈子感情都那么好。如珍珠嫂所说,她的心肯定是千疮百孔的,她真是个残忍的人啊,这么长的岁月,就一个人,该有多辛苦……历史是严肃的,但并不妨碍将其表现得温情动人。

 短评

为什么喜欢韩影?因为,很多他们有的,我们也有。例如各种历史,各种现实。还因为,很多他们有的,我们却没有。例如揭露历史伤疤的勇气,直面现实丑恶的力气。诚如片中老奶奶,老矣,能说,敢说,不用扶。

5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导演用不一样的方式取材于苦难,却达到了与苦难感同身受,这是自信且有能力的表现。那句I can speak也被赋予了故事的更大意义,情感戏写得好,拍得好,演得也好,就连英语教学的部分也花样百出,我觉得这个电影是探索情感的一个历程,好笑也好哭。音乐也尤其,甚至用到了锣、鼓等传统打击乐器配乐。

6分钟前
  • Morning
  • 力荐

把慰安妇题材转化为商业片太值得我国借鉴了。为什么如此沉重的主题需要商业化?因为这样才会有更多人看见、知道发生过什么。喜剧类型的笑中和了历史回忆的悲,电影在笑泪之间的平衡找得不错。最难得的还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老奶奶在美国国会作证的一幕不要太感人——“I Can Speak”

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看哭了,真是。。你说人家韩国怎么就这么会拍电影呢,虽然还是那样的韩式故事套路,但是并没有深沉暗调的控诉历史,而是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里让人铭记历史,同时内心又充满暖暖的感动。就是应该这样,铭记历史,为本国苦难的不公追寻权益,同时在现在的阳光下充满希望地活下去!

9分钟前
  • 韦恩斯坦_李
  • 力荐

整部影片最悲伤最无奈的一句话-日本至今没有道歉

13分钟前
  • Haruka
  • 推荐

五星了,罗奶奶一年一部大催泪。

18分钟前
  • 青木瓜之味
  • 力荐

故事悲伤,即使陌生语言也能听懂;装聋作哑,哪怕相同语言选择缄默。西面在绿茵树下,生姜长于羊肠小道上,孤单写满信访表格间,秘密藏进纵横疤痕里。表达爱意时如此无力,表达伤害时那么锋利;表达愤怒时这般铿锵,表达歉意却遥遥无期。站在世界面前,她不是维权斗士,只是用语言表达13岁时下的决心。

23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每一个人都在说着对不起,唯有最该道歉的日本人仍然死不悔改,这个遇上屁大点事都能双膝下跪大喊“斯米马赛”,显得自己很有礼貌的民族,却在真正应该端正认错态度的问题上不断耍无赖,口口声声也要放下过去着眼未来,其实最放不下的是他们自己,心怀坦荡的人,连一句对不起都说不出口?

28分钟前
  • 浩子菌
  • 力荐

又得感叹韩国成熟的电影制作,将慰安妇题材包装成一个成功的商业片形式,没有大面积的渲染苦难贩卖苦难。但整体的叙述方法手法又太老套了,每年似乎都能看到这类电影,从喜至悲再到十足的大团圆结局。看到罗文姬罗女士,又想起尹汝贞尹奶奶,她们拿捏这些题材都很厉害。

30分钟前
  • wang_15th
  • 还行

看哭好几次。第一次是男主用英语说自己的事 玉粉奶奶说没听懂 但听语气就觉得伤感这一段。玉粉奶奶在市场生活了那么多年 都是孤身一人啊 如果不是那么观人入微该怎么生活下去如果不是看惯了大风大浪怎能到现在还那么从容?想到她被岁月的孤独侵蚀到这样就心酸。然后哭的是珍珠阿姨哭着责怪玉粉奶奶那一段。纵然平常嘻嘻哈哈看起来多事且乐观 某些伤痛还真是无论多久后想起都会痛彻心扉的啊。我在想 对于某些人来说 重新学一种语言真的很难 但是玉粉奶奶最后还是能流利地怼美国人残暴地怼日本人 以及弟弟学的那句韩语对不起,可以看出 对于这些学了外语而要干的事 真的很重要。I can speak这个一语双关 用这方式来拍慰安妇电影太妙了,希望奶奶们一定要坚持,像玉粉奶奶说的“如果我忘了 我就输了”,日本狗的道歉一定会等来的!

33分钟前
  • 黄悦_
  • 力荐

“慰安妇”这个话题在近两年一再被提起,有前一阵子热议的《二十二》,也有韩国众筹拍摄的《鬼乡》。就影片品质而言,本片自然是比前者更能打动观众,但这个题材真的适合如此商业化吗?她们需要的是道歉,不是钱、舆论消费或是大众的关注,我们从影片中获取的些许感动来自她们痛彻心扉的过去。

35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看前半段真的以为是喜剧片啊,结果后半段哭到崩溃了。我觉得比那部不能说的片名的片子好太多了。给罗文姬奶奶鼓掌,英语演讲(演讲的台词写得特好),听证会后日语怒怼日本人。充满伤痛的过去,积极地活下去。奶奶和李帝勋之间的互动也很可爱很喜欢。【please be my teacher.I am Jennifer.奶奶萌哭我

37分钟前
  • RealityBites
  • 力荐

罗文姬作为元老女演员能以这种方式在大银幕上闪光,真是颇感欣慰。和以往慰安题材电影不同的是,这部电影看待过去和现在的视角,不是单纯展现痛苦悲惨仇恨无力,而是用温暖坚定勇气包容去安慰那些受过伤的心,一起哭过痛过,也要一起笑着努力活下去。对于这样一部有意义的电影,票房数字已显得不重要

40分钟前
  • 暖晴
  • 推荐

罗文姬奶奶又一次贡献炸裂演技。尤其在美国国会作证那一大段英文飙的很6。以76高龄而言着实不易。“之后10年,日本依然没有谢罪”—为那些饱受苦难与折磨的老人们难过。但韩国有这样勇于直面黑暗历史的电影人,有疲于奔走为自己勇敢发声的老奶奶,希望有生之年,她们终能听到那句久违的抱歉。

44分钟前
  • 王绛绿
  • 推荐

剧情三星,立意四星,向韩国电影人致敬加一星。

47分钟前
  • Shirleysays
  • 力荐

比《出租车司机》好。不知道是哪个友邻说了句很搞笑让我误以为这是部纯喜剧,结果哭了一路出来……

48分钟前
  • 力荐

万万没有料到的是,“Fine thank you,and you?”这句台词也能催人泪下。

49分钟前
  • 白牙尖
  • 力荐

电影院抽泣声明明很多 一出来妆都补好了韩国妹子有点6

52分钟前
  • SOUL
  • 推荐

2007年日军向慰安妇道歉议会的真实故事改编。笑中有泪,凌厉无比。今年看过最好的韩国电影,没有之一。最后奶奶在美国议会那段演讲,看得我泪目了,几乎想冲进荧幕里抱她。「我们的要求并不过分,只是需要你们道歉,是要给你们得到宽恕的机会——在我们还活着的时候。一句对不起,说出来真的很难吗?」

56分钟前
  • 曼靑
  • 力荐

用喜剧承载“慰安妇这”样沉重的题材,看到最后我哭惨了。97年在美国国会作证的勇敢的老奶奶们,20年之后的17年她们很多人已经离世都没等到日本人的一句道歉。罗文姬饰演的鬼怪奶奶多有社会责任感,信访路上各种社会现状,吐槽公职人员的笑点,还有她拼命学习英语的劲头不晓得让多少青少年惭愧。

60分钟前
  • kiki204629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