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是我

剧情片香港2016

主演:惠英红,陈家乐,刘雅瑟,张继聪,吴日言,吴业坤,林兆霞,周俊伟,车婉婉,郭颖儿,邵音音,钱小豪,麦家琪,余伟国,钟慧冰,钟舒祺,彭立威,徐颖怡,陈慧珠,亭雨,彭旭,梁有生,波多野裕介,曾紫云,梁展峰,陈俊峰,黄若菲

导演:罗耀辉

 剧照

幸运是我 剧照 NO.1幸运是我 剧照 NO.2幸运是我 剧照 NO.3幸运是我 剧照 NO.4幸运是我 剧照 NO.5幸运是我 剧照 NO.6幸运是我 剧照 NO.13幸运是我 剧照 NO.14幸运是我 剧照 NO.15幸运是我 剧照 NO.16幸运是我 剧照 NO.17幸运是我 剧照 NO.18幸运是我 剧照 NO.19幸运是我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59

详细剧情

  一个在城市中游荡的不羁少年阿旭(陈家乐 饰),因一盒鸡蛋而结识了孤独老人芬姨(惠英红 饰),因为工作失意、生活窘迫,无处可去的阿旭利用“计谋”住进了芬姨的老屋,两个完全没有交集的人成为了临时室友。  然而,生活在各自主张世界中的两个人,在同一屋檐下无法平静,脾气古怪的芬姨立下规条, 令年少轻狂的阿旭难以接受。从相互制约到彼此理解,从漠不关心到时时牵挂,两人的摩擦逐渐成为了解对方的最好方式。  在冰冷的城市里寻找着温暖的陪伴,因为对方的出现,让自己成为了一个幸运儿。

 长篇影评

 1 ) 幸运来自对世界点点滴滴的善意

《幸运是我》这部影片非常沉静,自然朴素,是我特别喜欢的一种类型。很多人都说这部影片像《桃姐》的姊妹篇,但是看起来却并不像许鞍华导演的片子那样总带有几分沉重几许压抑,虽然也是表现香港底层市民的现实生活问题,但是却用了相对轻松幽默的调子,使得其中两个主人公的困境在相互帮助相互付出中得到了理想化的解决,给了我们一个温馨动人的结局。所以这部影片可以说是兼具文艺气息与商业元素的好片子,我和9岁的儿子一起受惠于“大家谈影视”,去看的百丽宫影城的点映。回来的车上我说是文艺片里加了点幽默,儿子说是幽默里加了点文艺。我问他跟前几天看的《使徒行者》相比,更喜欢哪一个,他想了想说,更喜欢这个,我不禁为儿子的欣赏能力而暗自得意,结果他补充说,因为这个更搞笑。原来他更喜欢里面小幽默的部分。我开玩笑说让他写影评,他回答了四个字:五星,力荐。别说,这回答还挺专业的。
看这部影片能让人想起很多有相似度的影片。比如我前一阵子刚在自己公众号上推荐的马俪文导演金雅琴和宫哲主演的《我们俩》。《我们俩》故事发生在北京,但跟这部影片特别相似的是主人公的关系,两个主人公同样是一老一少,同样是老人孤独一生,年轻人初涉社会,同样是房东和房客,一开始在日常琐碎中有矛盾冲突,后来渐渐相互依赖,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不过在《我们俩》中,两个人都是女性,几乎所有的场景全部发生在一个四合院里,相对来说有点单调;而且老人虽然年龄大了,但是一点也不糊涂,非常精明,女孩虽然远离家乡,但亲人还健在;不像《幸运是我》中的“芬姨”年纪还不算太老,就已经患上了轻度的“认知障碍”(老年痴呆),而且少年主人公陈介旭母亲病逝后已再婚的父亲完全不接受他,相对于《我们俩》那种生活化的设置,这部影片的人物设置使影片具有了引发更多戏剧冲突的基础,所以这部影片既有特别贴近真实的生活化场景,比如两个人吃饭、看电视以及在路上一前一后的走路等场景,同时也有比较戏剧化的冲突,而正因为这些冲突的存在,才使得影片不沉闷,节奏也显得很明快。比《我们俩》看起来更轻松更舒服。张艺谋导演拍过一部《千里走单骑》,其中也有一老一少两个陌生人的情感沟通戏,那部影片也因为其中细腻的情感表现和对跨越国界的人性捕捉而成为张导在尝试武侠大片之后著名的回归之作。很巧合的是前一阵热播的电视剧《好先生》的剧情也跟本影片的情节有相似之处,其中关晓彤饰演的彭佳禾在父亲车祸去世后回国找母亲,已再婚的贫寒母亲却无力接纳她,她又找到了独居的奶奶,却发现奶奶已患上了老年痴呆,叛逆的少女佳禾无法接受这个事实,随时准备回美国,但还是逐渐担当起了照顾奶奶的责任。当然,这之外还增加了孙红雷饰演的陆远作为佳禾的监护人在老太太面前假扮她已去世的儿子,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当然这部电视剧主要的情节还是陆远跟前女友和自己的老朋友现情敌以及老朋友的妹妹之间复杂而狗血的情感纠葛,但我更欣赏的是这条体现主人公美好人性的副线,而这条线跟《幸运是我》的情节非常相似,只不过发生地是在上海。其实,我们很多的影片缺少的就是对情感的细腻展现,对日常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小人物的那一份人性关怀。动辄就以华丽的国外风景激烈的打斗场面或者奢华的上流社会等场景拼凑缺乏真实生活底蕴的所谓大片,但却往往忽略了对人性和人情的真实表现,缺少打动人心的感性力量。所以这部有笑有泪,有情有爱的《幸运是我》真的非常难得。
我记忆很深的是影片中的两场哭戏,一个是陈介旭偷偷到了生父那里,偷偷领着同父异母的弟弟出来玩游戏,却因为不知道弟弟吃花生过敏而使他进了医院,当父亲赶到医院时,不问青红皂白就给了他狠狠的一巴掌,继母把弟弟推走,扔下了他给弟弟的玩具,父亲则即使在警察面前也不承认阿旭是自己的儿子,且警告阿旭不许再给他打电话。当父亲走后,阿旭像个小孩子一样伤心地哭了很久,那场戏让我特别难受,哭得难以自抑,很难想象有这样的父亲存在,被生生割断的亲情给孩子留下深深的伤痕。幸亏芬姨的存在适时地给了阿旭以精神的支撑和心理的安慰,此时此刻,两人的感觉真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另外一场是芬姨她自己一直不知道自己患病的情况,直到那天她忘了付鸡蛋钱,跟人发生争执,被阿旭帮忙解决后带回家,回到家以后慢慢算一算,发现是自己真的忘了。这才意识到自己真的有病了,所以那一刻几乎也是崩溃的,痛彻心扉的痛哭包含着对自己坎坷一生的感喟。不过,也幸亏有了阿旭的存在,她在伤心之余还不至于绝望。这两场戏是最感动人心也是最能体现影片主题的,虽然我遭遇了这么多的不幸,但因为有了你的存在,我才是幸运的。而互相帮助,彼此扶持,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准则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同时,也为当前社会养老等难题提出了理想化的解决方案。
看网上对这部影片的评价普遍都是比较高的,但也有人提出《幸运是我》的题目有点突兀,因为主人公都很不幸;另外很多人认为来自内地的女孩小月那条线太过刻意,尤其是最后的微信语音太长,而小月曾经跟阿旭在医院有过交集也显得太巧合而有点多余。不过,这样的设计主创人员当然是有他们的用心的。因为这部影片主要表现的是两个主人公的相互帮助,但又绝不仅仅只表现这两个人,而是将关注点放到了更大范围的人群上,这也就超越了我们前面提到的相似影视剧中的那种集中表现“两个人的乌托邦”的主题模式。而所谓幸运不过是自己对世界的点点滴滴的善意所取得的回报。当一个人的生活处于鸟语花香之中时,对世界保持温柔的态度是比较容易的,而当一个人处于雷电交加之中时,很可能会产生恶意报复的心理,仇视世界,敌视他人,然而这样带来的后果却只能是让自己的生活雪上加霜。相反,即使我们遇到了不幸,也能始终对这个世界保持善意,给别人提供尽可能的帮助,也许一份小小的善意之举对别人都将是雪中送炭;我们要理解人生总是有起有伏,人性总是有善有恶,生活也总是有开心也有不如意,但只要我们始终保持自己内心的温度,将爱带给身边的人,也终将会收获到应得的幸运。也许这就是这部影片叫《幸运是我》的原因吧!

本文最早发布于本人微信公众号:贺彩虹的梦中歌

 2 ) 《幸运是我》:如河川留给地形,是你予我的改变

前一阵母亲从老家过来陪我几周,家里没电视,怕她人生地不熟太无聊,就买了平板电脑给她玩。感觉现在电子产品的设计已经日臻便捷完善,音量、亮度、屏幕翻转都异常简单,只需要手指一拨一划。但令我讶然的是,粗略快速地教了她一遍基本操作后,母亲对如此简单的操作仍无法谙熟于心,抱着平板电脑像一块烫手的山芋,最后目光哀切地望着我说,还是给我找几本书看看吧。

她怕我气恼,我却真的气不打一处来。

花了钱买了高科技产品,母亲却像一个时代的弃儿,跟不上这个变化飞速的科技时代,我却再也没有耐心一遍遍教她,只剩埋怨。

这一幕,当阿旭给芬姨买了新的3D电视,芬姨最爱的亚视从频道2被换成了11的时候发生了惊人的吻合。老年人看了半辈子的电视,早已熟稔按到哪个键必定是哪个频道,你给她换了,她肯定要发火。而阿旭此刻的盛怒与我如出一辙——换了好的产品,你没一句赞扬,反倒怪我搅扰了你的习惯。这是新与旧的势不两立,也是编剧对生活细致入微体察后的产物。

霎时我就泪流满面,于是一部好的电影,总是能让你产生共情,而每个人都是在电影里看自己,审视自己的生活,大抵如此。

开头给阿旭抱着骨灰罐的手一次特写,奠定下全片人与人牵系不断的基调。阿旭打工因为牛河里有猫腻愤而离职,与女性朋友欢愉过后翻对方钱包赶人家走,走在路上帮陌生的芬姨捡拾橙子。寥寥几笔没有废戏,一个多面、矛盾的人物马上变得立体。他和我们诸多背井离乡的打工仔太相似了,没有人是纯净无暇的好,也没有人是彻头彻尾的恶,都不过是湮没在流光溢彩霓虹车流中的小人物。

芬姨照镜子揪了一缕额际的白发,仿佛隔着大银幕已经听到了一声岁月的叹息。这样的叹息贯穿了她孤老的后半生。孤独终老,这是对一个人最恶毒的诅咒之一,应验到她的身上时,每个人都只剩向命运乞讨一丝怜悯的份了。所以她与阿旭聊起刚刚搬走的女租客时,表面的云淡风轻掩藏不住即将重回孤独的黯然神伤。

导演是编剧出身,看得出剧作的巧思雕琢,铺陈了大量的细节。阿旭卖掉的古董椅、那个总也打不通的号码、冰箱里满满的鸡蛋、给弟弟买的玩具,几乎每处细节都行使了塑造人物酝酿情感的任务。芬姨也和大多数典型的独居老太太一样,唠叨、毒舌、脾气倔,却在发现阿旭消失顶着染了一半的头发满大街找寻、听说阿旭要搬走泪水涟涟哀求不要留她一人的时候,真实地反映出了一个被时代抛弃的老人,对生活的苦苦相求。

值得一提的是两位主角的演技,在这样一部几乎全凭人物撑持起的电影来说,演技显得尤为重要。同样是关注阿尔兹海默的奥斯卡作品《依然爱丽丝》里,几乎全是朱利安•摩尔的演技在闪耀,光芒盖过了所有人。金像奖影后惠英红奉献了完全不输奥斯卡影后的精湛演技,红姐特意强调,她不是在演芬姨,她真切地就把自己当成了芬姨。这个角色让她每一次的表演都想起年迈的母亲。而陈家乐也打破了颜值和演技成反比的刻板概念,对峙时眼神中的暗涌,相处时神态中的温情,尤其是在病房走廊情绪彻底爆发的那场哭戏,鼻涕都清晰可见,看得出在演技上下过工夫。

片子也并非完美,除了塑造两位主角之外,阿旭的朋友同事也都性格各异让人印象颇深。唯独备受诟病的刘雅瑟扮演负责爱情线的角色非常失败,最后的留信独白和绿色外套也显得刻意造作,毁了前面酝酿好的情绪。那种“曾经的相遇”因为是“人为”而显得虚假。倘若如《树大招风》三个悍匪酒店相遇的“天意”,或许更显得真实。

芬姨只习惯亚视的2频道,因为那是记忆的印记;阿旭的耳后胎记,那又是血缘的印记。甚至连陈家乐本人都不太清楚,那个明显的胎记是什么用意。在映后沙龙里,红姐代为解读了导演的意图,虽然阿旭被亲情所弃,但是这样一枚胎记,是父母与子女牵系的凭证,有了这样的证据,父与子才不应该是冷冰冰的毫无关联。而人与人之间同样如此,彼此相互牵系才能相遇、相识、相知。

看《幸运是我》不免让人联想起许鞍华的《桃姐》《天水围的日与夜》,一个同是人与人的感情,一个同是反映香港的庶民故事。在日本有山田洋次、是枝裕和、阪本顺治这样专注于表现庶民的生活题材的导演,《家族之苦》里普通家庭啼笑皆非的离婚闹剧、《步履不停》里寻常百姓背后不忍提及的过往、《团地》里日本小区街坊邻里的口耳相传的流言蜚语,因为将人与人的牵系展现得生动而显现出人性的多样,让观众有所代入。而反观当下盲目追求IP,把电影当项目来拍的国产影坛,观众对青春电影无感、对特效大片冷漠,究其原因还是没有以情动人。因此《幸运是我》这样一部在院线公映的影片就显得弥足珍贵,它可以让人审视自己的生活,代入自己的情感,像一盏浓酽的香茗,历久弥新,回味无穷。

阿旭曾经在福利中心看到母亲带着孩子而神伤,遇到芬姨之后人生有了亮色,两个人缺失的情感得到了相互补充,在大街上再看到别人相互抱怨,阿旭却涌起了暖人的微笑,这是一个成长与改变的过程。人与人之间的纪念物,从来都不只是我买来送你的3D电视、你给我煮的没放米的稀粥,甚至也不是我递给你的一盒鸡蛋、你赠予我的全部遗产。人与人最珍贵的纪念物,是你留在我身上的,如同河川留给地形的,那些你对我造成的改变。

 3 ) 幸运是我

真的不是我不想更新,整个7、8月国产电影保护月真是出现了电影荒,我都不好意思说,连《盗墓笔记》和《夏有乔木》这样的低分片我都去看了两遍,肿么办呢,颜即正义啊。就当看小鹿和我凡的盛世美颜PPT吧。
话说是什么动力才能让我在8月酷暑天爬起来在大下午的飞奔去电影院呢,就是能打能踢演技还一直在线的红姐惠英红新作《幸运是我》的点映啦,话说这貌似也是我第一次能赶在电影之前写个推荐评论。
我睿智的眼光已经预见到了,此片的票房可能不会太高,,,
然而在众多鲜肉小花的靠脸演绎的美颜PPT构成的电影中,我还是愿意推荐一下这一部温情电影。
电影名为《幸运是我》其实可以有几个层面来解读,携带母亲骨灰来港寻父却惨被抛弃的陈家乐碰上了芳姐是一种幸运;而无儿无女孑然一身的芳姐收留了陈家乐未尝不是一种幸运。
很多看过的人会不自觉地把这部片子和大卖的《桃姐》来做比较。都反映了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我们不得不重视的现实。
正如桃姐是有生活中的原型一样,《幸运是我》把视角关注到罹患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的老人们。据说导演之所以会拍这样一部电影,是缘于自己的母亲就患上了这种病。
而说动首届金马奖影后惠英红接这部戏,也正是因为她的母亲也有这个病症。
正如映后多次被提问的一个问题,您是如何演绎这样一个角色的?
红姐说了,这个根本不用演,我自己的母亲得的就是这个病,但是要在很多年以后,我们才发现原来这真的是一种病。我们总是以为父母年纪大了,记性不好,有时候问多了还会烦,觉得自己工作很忙还来打扰,而实际上浑然不觉父母已经老迈,罹患疾病。而这种病症,最可怕的是它会慢慢侵袭,起先忘记关火、逐渐忘记自己做过饭了,直接再做一份。看到电影里装满冰箱的鸡蛋,再看到芳姨哭着喊着说自己记不住新电视的频道,不觉好笑,只觉心酸。
影片另一个主演是陈家乐扮演的内地来港寻父的小厨师,和以往的阳光男孩不同,这个男孩阴郁、自卑,一言不合就满口脏话,然而他本质上还是个纯良的好孩子,否则就不会出现最后想要抛弃芳姨却忍不住回头的一幕,也正是因为他的恻隐之心,才收获了当被亲生父亲抛弃时芳姨的爱心。
可以说,老戏骨惠英红用模仿自己母亲的亲身代入感成就了芳姨这个角色,也同时带动了新晋小生陈家乐演技的提升。
而这对老少配也较好地完成了电影想要表达的一起走的主题。
不过客观地说,刘雅瑟所扮演的大陆绝症女孩的存在这条线很是突兀,是想加持家乐的本质纯良还是想给他安排一条暧昧的感情线以便使电影达到应有时长,再或者用来表达公益爱心这条副线,总之就是画蛇添足,让人看了如鲠在喉。

说点题外话,电影点映结束,灯光亮起,才发现惠英红和陈家乐居然就坐在观众中间,笑说自己从头到尾把片子又看了一遍。而映后交流时,惠英红一度哽咽,眼泛泪光,这绝对是真情流露,因为她的母亲已逾90高龄,她虽然一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却后知后觉地迟迟没有发现母亲患病,很多新闻标题为求惊悚,会说惠英红为了向母亲致歉而接拍此戏。
事实上,身为父母子女,哪里有那么多的对不起,真正能通过这部电影唤起每日都假装很忙的我们关注到父母鬓边的那一缕白发,关注到他们日益佝偻的身躯已经足矣。
严格来说,影片剧情刚刚及格,然而只因这一抹温情,我还是愿意推荐这部电影。
希望8月26日,影院见。

 4 ) 多希望,幸运是我

暑期档最佳影片诞生.港片不死!不知道上映能有多少排片.2016版《桃姐》《我们俩》.有深度又不失喜剧元素.惠英红预订今年金像奖最佳女主!配角大多出彩各种搞笑担当.催泪部分点到即止不刻意煽情.生活嘛.就是你帮帮我.我帮帮你.取舍之后影片焦点稍显分散.小月的角色对阿旭的成长推动铺垫不足.渲染过头/7.5 ———————————————————————————————————————— 回顾 付费看烂片,免费看好片,这样心里会不会有内疚?整个暑期档,我的暑期档,也是学生时代终结后的第一个"暑假"(哭脸),为了轻松无脑,没事添堵,与艾默里奇一起度过了“求人类不要再独立了”的《独立日2》,感受了文章隔空检讨书般的《陆垚知马俐》,“日久贱人心”,开始期待着辛夷坞的下一部《致青春:希望你已在天堂》(因为,天堂没有伤害),冲着潘安子大影节分享讲座上没抢到的上千元群大红包也要当一把的《快手枪手快枪手》,趟过了专注绿茶婊12年除了美如画就剩美如画的《大鱼海棠》,经历了无视香港基本法的激烈《寒战2》,不知道是不是《夏有乔木》,是真“”雅望天堂”(理由不再赘述),想象着未来谁能去南派三叔墓里把跟他一起陪葬的《盗墓笔记》给拿出来再改改,以及我觉得还是能带来些许惊喜的中韩合拍小突破《惊天大逆转》,萌宠低配动物城版《爱宠大机密》,代表青年电影人希望的大师级新人处女作《路边野餐》,真·美如画的北爱尔兰童话《海洋之歌》,网(页)游大电影思路践行者《微微一笑很倾城》,迪士尼天赐良机陆川转型自我救赎之作《我们诞生在中国》,终迎呆萌回归的“3D特供”版特工神片《谍(叠)影重重5》,此外,有幸(没钱)而避免了成吨伤害的《封神传奇》《终极硬汉》《那件疯狂的小事叫做爱情》《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新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之流,最后,继续坐实港片式微事实的《三人行》、《使徒行者》、《危城》等新作。 总结、铺垫了这么久,重点的重点!付费看烂片,免费看好片,这样心里会不会有内疚?当然是会!虽然很多次被抽中或主动参加免费观影,但这还是真真正正第一次有机会看到超前观影会,见到了依旧美丽动人的红姐!看完此片也让人相信港片不死,还有希望之光!加上近段经历的种种,实在有必要矫情地写一点东西记录一下。嗯,在8月的月末,暑假临近结束的时间节点,也许是暑期档最好的作品就这样“悄无声息”的上映了。 类型 社会议题的影片从来都自带光环效果,而且多文艺色彩,题材上相比于一般影片自然更加分,探讨和思考的问题也更有深度。近年来国内关注老年人题材的影片其实不算多,马俪文的《我们俩》,张扬的《飞越老人院》、许鞍华的《桃姐》、《天水围的日与夜》,这些影片不仅聚焦老年人,且基本都围绕两个主要角色,一老一少的二元人物关系,由矛盾对立到关系缓和,也有平淡如水的日常相处;国外影片中则出现较多群戏或焦点分布更均匀,诸如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老爷车》、约翰·麦登的《涉外大饭店》、梅姨和汤姆李琼斯合作的《希望温泉》、原田真人的《记我的母亲》、山田洋次和是枝裕和等人的作品也不乏此类型,以及今年的高口碑之作《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不推荐)等等,但相信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趋势下这个类型在未来会得到更多展示和发挥的空间。 演员 惠英红已经拿过两次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影后,这部电影有望让她拿下第三座,她也坦言渴望奖项,相信看过红姐电影的人对她的演技已经毋庸置疑,在2013年的电影《心魔》中,惠英红具有极端占有欲的母亲形象更是独撑起了整部戏,而在《幸运是我》中,她饰演了一位患有阿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的独居老人芬姨,在戏中毫无疑问又一次成为演技担当,初以为她深入这类人群有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了解,没想到导演和红姐的母亲就是阿兹海默症患者,自然感同身受,一切真得太不容易。 男主陈家乐饰演的年轻人阿旭,其面目狰狞的表演很有一个叛逆坏孩子该有的味道,尽管稍显生硬,上升空间还有很多;配角大多也表现不错,张继聪的社会福利中心主厨角色十分抢戏,自High属性爆表,玩得了厨房摇滚,搞得定浪女领导,在担当情感导师、怂恿阿旭泡妞一事上却要给不及格,这也是影片败笔之一;阿旭的好友表现不多,和女朋友的“扑街”“吃屎”组合还是蛮搭的;阿旭第一份工作时均匀减少配餐分量、后被阿旭气掉了假牙的奸商女老板,感觉浑身是戏;还有钱小豪,这是自2013年麦浚龙的《僵尸》后与惠英红的再次合作,虽然这次不再是男一号,但作为男一号的混蛋老爸,还是光荣完成了助推情节发展,促成“忘年之谊”的重要作用;最后要说刘雅瑟,清秀而让人熟悉的脸庞,看到简介才发现原来就是当年那个湖南卫视《明星学院》红到发紫的小刘欣,满满都是回忆的赶脚,有点可惜的是,她在片中演技一般,还被结尾处崩坏的剧情设定拖累。 剧情 故事围绕着芬姨与一位境遇糟糕的年轻人阿旭之间相识相知、相互接纳、彼此慰藉的过程而展开,同时也包含着两人内心的成长与释怀。开场交待人物背景时就为影片奠定基调,落寞背影下带着母亲骨灰独自一人来到香港的男孩,桌上有着一台老旧收音机和烟灰缸且独自居住在还算宽敞房子里的老人,也许两个孤独的人,两颗孤独的心的碰撞,就是我们期待要发生的故事。 不幸的开始。阿旭遭遇的一切不顺,从打通父亲电话被冷漠对待,当厨师时偷走餐铃被炒鱿鱼,对不怎么喜欢的女朋友爱理不理还偷钱并将其赶走,偶遇芬姨帮她捡橙子继而装灯泡后假装手机摔坏想讹诈,从芬姨家出来后自行车被盗等等,自己最后也因为没钱交房租被迫搬出来。当生活对一个人很不公平时,他总是会想方设法地以另一种方式去发泄和报复,换来的却往往是更坏的结果,长此以往只能在恶性循环中挣扎,这一连串的事件也使得阿旭的形象变得逐渐饱满和有纵深。 欲扬先抑。芬姨的信息在此时对观众来说还是所知甚少的,所以当阿旭遇见芬姨,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年轻人的命运将会发生转变,而这个老人的生活将不再平静。能够感受的到当一个独居老人是多么希望有人陪伴,芬姨的房客离开时,她眼神中的失落感显而易见,一人独居久了不安全感随之诞生,也许会更加敏感和神经质,所以阿旭形迹可疑的蹭饭甚至还想蹭睡马上引起了芬姨的警觉继而遭其驱逐,但第二天的一盒鸡蛋就让芬姨的脆弱的内心防线瓦解。在此突然觉得独居老人真的太需要关爱,也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传销团伙,骗子公司多找老年人下手,对其嘘寒问暖,借机推销产品。 制造摩擦。我只知道两个年龄差距很大的人相处,肯定会有许多问题产生,阿旭受不了老旧的门窗、电视、椅子、以至于卖了古董椅,换上了3D电视、大沙发,浑然不觉的芬姨只是因为不能适应多年来养成的看电视习惯而急哭,后来发生的一幕更令人动容,阿旭气急说出连卖椅子的真相,芬姨则像个孩子般生气又妥协,像个孩子般寻求安慰,她只是不想一个人T.T.阿旭善良的内心也在此刻被融化、打动,而懂得责任。 社区福利中心承担着重要的场景转换作用。不仅是连接多个角色之间的纽带,也让人关注到这个机构对于老年人的关爱,看到了许多同样患有阿兹海默症的老年人的状态,他们不喜欢这儿的饭菜,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而这样的福利机构在未来应该更加完善和规范化,有一群真正有爱心有公心的人来这里服务(想到国内的养老院就让人揪心)。阿旭在这里谋取到一份工作,遇到了许多不错的人们后内心也开始转变,对芬姨病症的关心也与日俱增,这里不得不说那个关于确诊需要服药的测试太科普性质,很囧的是我居然记不住医生说让记的内容了啊喂!但让阿旭内心大转变的还是在那个丢失药盒子的半疯女人死去时,一个有过交集的生命离开,会更加让人懂得敬畏与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人,有此想法观众想必也不在少数。 阿旭的成长故事在片中占了很大的篇幅。主视角是以其成长经历来引导剧情走向和情节发展的,从阿旭的叛逆到受挫到被感化再到重新认识人生,从失去母亲和父位缺席以及背叛到重新获得“母爱”,让观众对独居老人和阿兹海默症的关注反而退居其次,一定程度上导致影片有些失衡,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再比如画蛇添足的爱情(我们都知道阿旭成长成熟了,不用你告诉大家了好嘛!),订立遗嘱的直白(你帮帮我,我帮帮你,咱们各取所需,给我拿着!),影片在该收的地方没收住,不该收的地方又戛然而止。 总体而言,《幸运是我》不仅是国产暑期档的一股清流,更是2016年国产电影的佳作之一,票房不敢有太大预期,但就映前口碑来说肯定不差,瑕不掩瑜,值得鼓励,对于所谓的“国产电影保护月”影片,这样的影片才更应该得到保护。 PS:芬姨的过往逐渐浮出水面时,会让人感觉“哇,好丰富的一段人生经历,歌星耶”,可为什么唱的是国语歌,现场观影结束后曾有人提问但没注意听,不知道粤语版是不是唱的就是粤语歌,但现场红姐聊着聊着就真的唱起来了!国语歌! 心路 6月的毕业季,匆忙毕业,匆忙工作,匆忙适应着新的节奏,选择了一条自己并不认为有心干一番大作为的职业方向。每日工作所求无他,只要精力充沛,思维敏锐,下班能趁早,睡眠质量好。然而以现下的时间与精力,每周既看不了几部期待的影片,也读不了几篇洗涤大脑的影评,似乎自己能做的只是利用有限的时间,浏览着一条条有关于影视行业的新闻动态,关注着各种探讨电影产业和推荐好片的公众号,珍惜着每一次免费的观影机会和讲座活动。然后,继续怀揣着电影梦,感受一切有关电影带给自己的感动。 现在工作了也不能再时常待在家人的身边,照顾不到父母,母亲身体不好还要因为父亲的事费心劳力,每每念及总是过意不去,希望自己可以尽快强大起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比起片中的阿旭,自己已经幸福太多,多希望,幸运是我。

 5 ) 电影《幸运是我》:那一泓卑微的暖流



不同于《桃姐》的沉闷乏味,《幸运是我》在线性叙述的方式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从黑白线条交织的片头伊始,拥着骨灰盒茫然独坐江边远眺的阿旭和颓然独居家中垂垂老矣吞云吐雾的芬姨就此步入观众的视野,约三分钟的黑白镜头呈现的是“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的不幸和无奈,之后,片名跃然纸上,进入正片,色彩回归到真实世界的斑斓,预示着“幸运”的悄然莅临,随即一段平凡却动人心弦的故事拉开帷幕。


一个是背井离乡父走母死的无助少年,一个是人老珠黄繁华落幕的孤独阿姨,他们之间本不会有任何的交集,却在命运无常的推波助澜中相依为命,不是母子胜似母子。如果不是电影中光与影的穿梭闪念,很难想象满头华发形容枯槁老态龙钟的芬姨曾是“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的当红歌女楚湘湘,这段经历颇有点像白居易《琵琶行》中所描绘的琵琶女,二者都有着大同小异的悲不自胜,因此“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惺惺相惜便顺理成章铸就了这样一段不可思议的关怀和心灵慰藉。


但芬姨的“悲”和琵琶女的“悲”又不尽相同,琵琶女的“悲”更多的是沉浸在对往昔琳琅岁月的缅怀中不可自拔,对比“商人重利轻别离”的冷漠现实而油然而生的一种不甘和控诉的“悲”,而芬姨的“悲”却并未过多沉浸在对往日风光无限的岁月中流连忘返的沉溺,更多只是一种对“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些微遗憾。
芬姨虽然垂垂老矣,风光不再,如普通老太婆般平凡,生活拮据,但仍活得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从她买菜时讨价还价的细致入微,窗户坏了也不闻不问,一个人做饭吃饭却兴致勃勃,还慈祥地微笑,被阿旭喝了一口的汽水不舍得扔掉擦擦瓶嘴后又接着享用,以及喜欢画画且总爱画一些非比寻常的东西,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芬姨其实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她比琵琶女更乐观也更热情,只是偶尔因遗憾而吸烟排遣,如果没有遇到阿旭,她或许会将这个遗憾带到墓碑里久久不能安息。而这个遗憾就是她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儿子,照顾陪伴她,直到生命终了。
芬姨的过去像一个绮丽又轰轰烈烈的梦,梦灭后世界早已翻新,她虽然未能逃脱“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悲剧性宿命,但却因“幸运”而得到了一个善良的儿子阿旭,阿旭也因被父亲无情抛弃而“幸运”得到了一位贤婉的母亲芬姨。


命运交错间,相得益彰的靠近不仅温暖了两颗孤独抑郁的心,更牵连着越来越多的陌生人因仓促间的真诚而留下的永恒的温暖情谊。就像阿旭给当初还是陌生人的小月一件不以为意的外衣却在小月心中留下刻骨铭心的感激一样,虽然小月因有缘无分而离开了香港,二人也未能成为恋人,但真诚的帮助换来的情谊竟比世俗的男女之爱还要暖人心,彰显着高尚几许,看着夕阳下独自矗立的阿旭的身影和画面切换中小月与满头华发的外婆热情相拥的欣喜,谁又能否定眼前的一切不是一泓动人心弦的暖流和催人泪下的幸运呢?

 6 ) 这部内地禁片成金像奖最大赢家,但我更想谈谈拿下影后的《幸运是我》

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刚刚颁完奖,不出意外,《树大招风》成最大赢家,拿下了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电影几个大奖。
在颁奖礼前,宣传稿不是没关注获6项提名的《树大招风》,不过获得12项提名的《七月与安生》更有成为大热门的谈资,周冬雨马思纯继在金马擒双黄之后又在金像奖争影后也着实很吸睛,但最终只拿到了原创电影音乐奖。
为什么说《树大招风》成大赢家不意外呢?因为金像奖的本土意识强是固有性格嘛,尤其它在大陆被禁(本片故事取材自真实人物,香港三大贼王季炳雄、叶继欢、张子强,里面有当街弑警、向内地贪官行贿等“不良示范”),更凸显了香港特有色彩。《七月与安生》的导演曾国祥(曾志伟的儿子)虽说也是香港人,但制片地区是中国大陆。

目力所及,今年金像奖颁奖典礼好像没有哪个大平台直播(红毯部分腾讯有直播),我估计也是因为《树大招风》这个敏感因子,要录播也得清洗先,遑论直播。不过现在网络直播资源十分发达,我是在微博上看到流出了来自叫“火猫直播”的资源,看了从“最佳两岸华语电影”起后面几个大奖的直播。

腾讯娱乐的稿子(腾讯新闻客户端第一时间发push)里列了林家栋拿影帝,但隐去了他拿奖的片名,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电影直接阙如。
网易的稿子更狠,包含影帝在内,《树大招风》所获奖项全部空缺。
新浪的稿子则温和不少,只有最佳影片因为无可避所以直接去掉了,编剧、导演、男主角的奖项和人名都有列出,但隐去了片名。

其实去年在香港金像奖同样闪耀的《踏雪寻梅》(横扫全部五大表演奖)因为题材尺度(大陆妹援交、杀人分尸)在内地也成了禁片,一国两制,香港和内地终究还是言论自由程度不同,内地没有电影分级制,这种涉及政治层面的事,咱们也无法多言,明白就好。

按一般颁奖惯例,是由上一年的影帝(郭富城)颁这届影后,上一年影后(春夏)颁这届影帝,但今年是章子怡颁影后,黎明颁影帝。不过这种惯例也不是定律,所以顺笔一提,其中或许有深意,但欲辨已忘言。

国内娱乐圈常说的“三金”(内地的金鸡、香港的金像、台湾的金马),其中金像奖比较关注和保护香港本土,以致于曾有人怒言“现在的金像奖就是香港人的自娱自乐,也就在香港本土还有点影响力”,内地影人拿奖多了,在香港本地还会引起反弹。但香港电影人才青黄不接是事实,关于港片已死的论调近年依然不减,港人纷纷北上已成蔚为大观,而金像奖作为香港电影创作与发展的风向标,今年把重要奖项都给了香港本土电影,意味不言自明。


OK,抛开以上有的没的,我们谈谈帮助惠英红第三次夺得金像影后的《幸运是我》。爱奇艺有资源,而且国语粤语版本都有。
看《幸运是我》,很容易联想起港片《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都是讲述一对母子(或类似母子情)的生活故事。该片讲工作不得志、生活窘迫、寻求生父遭拒的浪荡青年阿旭为占便宜利用“计谋”住进患有认知障碍症(老年痴呆的前奏)的独居老人芬姨(惠英红饰)的老屋,这对临时室友在摩擦斗嘴、迁就磨合中彼此理解、相互温暖。都是底层失意人,却也成了冰冷都市里幸运儿。
惠英红击败此前呼声最高的周冬雨也不是没有理由。首届金像奖就拿过影后的惠英红已满57岁,保养得宜风韵犹存,但化起老妆完全没包袱,片中回顾年轻片段也有美艳扮相演出,一对比就知是为演出故意扮老,而漂亮女演员自毁外貌形象很是评奖加分项。惠英红在2010年拿第29届金像奖影后的《心魔》里扮演外形邋遢的酒鬼母亲也是扮相真实而有加分吧。
不得不说,惠英红的演技很细腻,例如颁奖礼上播放提名名单VCR截取的那一段,惠英红又一次买鸡蛋忘给钱,回家清理所买的菜,番茄十块四个,大辣椒五块一个,葱八毛一根,她想不起鸡蛋多少钱,打开冰箱,发现早已整屉塞满鸡蛋(她像没有安全感一样总是重复购买,根本吃不过来),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病得不轻,掩嘴痛哭,懊悔、不甘、恐惧的情绪很饱满。
再比如影片最后,惠英红正在作画,和阿旭通完电话(她忘了刚打过电话给阿旭)之后,她手伸向桌子上三支画笔却想不起来该用哪支笔,然后抬起头看着面前的画布,一脸懵逼,停顿须臾,笑意却浮上了脸庞。不知她是想起来画布上的人就是阿旭,还是画布上的那个人能让她感到安心,想必此时此时的笑,是她一直期盼的安全感。好催泪,一个老戏骨的自我修养跃然于屏幕。

当时看电影的时候,我感触最多的是,老年痴呆真是很残忍的一种疾病,让人失去做人的乐趣,因为没有记忆就不知道从哪里来,因为力不从心就会不知道往哪里去。

我们呀,都要对父母好一点,再好一点。如果你再善良一点,最好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短评

难得的还是题材与话题性,在当下的香港,对底层的关注。不过总觉得有些遗憾,总有些过于戏剧性和夸张的地方,不是太舒服。

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一星给惠英红,演技真好;一星给题材。但是电影浪费了这个好题材,可惜了。

10分钟前
  • momo
  • 较差

喜欢由小人物串起的世间百态,以及电影传递的“生活就是你帮我,我帮你”的理想,虽然有些乌托邦,还是容易戳中习惯了冷漠的都市人。不刻意的煽情点到为止,有人说题材像《桃姐》,倒觉得更像《天水围的日与夜》,在点滴的生活琐事中,让人相信人与人之间,尚存一丝互相取暖的温馨。

13分钟前
  • 喵尔摩丝
  • 推荐

八月的最后一天,在电影院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看了这部电影,好在竟然结局是美好的,恰到好处,没有虐心的生死离别。电影里每个角色都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人物,每个人都有着脆弱的善良的心,若非生活所迫,谁都不愿意做个没心没肺的人。

16分钟前
  • 弓谷所長
  • 力荐

瑕不掩瑜,3.5升5星。导演对电影很真心,电影也回报以真心,也聪明,除去阿甘厨房乐器一段其余全拍到了该去拍的东西,在被摄人选择上言之有物,他成功将“我找到自己”这样的鸳鸯蝴蝶派升华主题的生命意义,知道在何时放出芬姨前史,与别片不同却是谋划有度,结尾也在危险中处理的不错,很自信。

21分钟前
  • Morning
  • 力荐

粤语版。好几次跟自己说,这才是今年在内地电影院真正看到的,第一部能称之为“香港电影”的港片。几乎要放弃人生的年轻小伙,被动放弃人生的老阿姨,他们因为买鸡蛋相遇了。看亚视,调侃3D,打边炉的修车朋友,失败父亲钱小豪……有意思的细节不少。结尾大陆女操国语的总结陈词是败笔。

24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时至今日,还能看到这样细腻的港片,我觉得幸运是我才是。

29分钟前
  • 哔呣咣啵の哸啐
  • 力荐

有佳句无佳章,整体有些细节既接地气又见真情,但有些地方导演处理起来又过于浮夸,没有很好的统筹起来。不像《桃姐》,其实更像《天水围》,属于普世上小人物的生存现状与窘迫。看好惠英红第三座影后,以及希望能拿第一座金马影后,她值得。

30分钟前
  • 迦南Canaan
  • 还行

芬姨看亚视只习惯二频道,那是记忆的印记;阿旭的耳后胎记,那是血缘的印记。人与人之间的纪念物,从来都不只是我买来送你的3D电视、你给我煮的没放米的稀粥,甚至也不是我递给你的一盒鸡蛋、你赠予我的全部遗产。人与人最珍贵的纪念物,是你留在我身上的,如同河川留给地形的,那些你对我造成的改变。

33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两个陌生人相濡以沫的故事,对比人情淡漠的社会有一种细水长流的幸福。剧本跟天水围这样的生活流电影相比还是流于刻意,但欣慰的是香港电影终于又开始回归市井和涌现新人了。比哈特~

3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和红姐聊了1个多小时后,再看一遍,反而觉得这样刚刚好....坐等红姐第三座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41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力荐

抱四星期待,获五星感触,其实幸运是我。红姐演技早已娴熟自若,此番再度突破,台词、动作与眼神都是满溢的戏。陈家乐与张继聪等人亦非常出彩。老年痴呆这个带有伤感性质的题材,处理得舒朗开阔、温馨暖人。最后一刻瞬息灿烂,仿如万物花开。大爱,希望锁定明年影后。

45分钟前
  • Mr. Infamous
  • 力荐

奶奶也有阿尔兹海默症,病发时和红姐演绎得非常相似,为此加一星,导演不煽情不洒狗血的想法也深得我心,剧情看似平淡,却可以回味很久,就像阿旭对芬姨的陪伴

47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推荐

后半段比前半段演得好。一星给主题。喜欢 “我怎么舍得离开香港?” 这句台词。背景音乐不错。

49分钟前
  • brant
  • 推荐

太不容易了,感觉好久没看到过这么好看的院线新片了。戏剧化范围内,对于情感的表达有层次,对社会关系的探讨依旧惹人深思。人物塑造赖于红姐强大的表演牛逼得不行。陈家乐亦表现亮眼,且帅。

54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推荐

这部2017年度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获奖作品告诉大家,忘了什么使徒行者和反贪风暴之流,港片真的还没有死。

58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不幸是没有排片。

59分钟前
  • SydneyCarton
  • 推荐

她满街奔走寻他,好像他阿妈。他语气臭地关心她,好像她个仔。他终于删掉了生父的手机号,和她头偎一处,这两个孤独的人,幸运找到彼此,好像一对母子。

60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陌生的幸福。真以为今年找不出什么好港片了,幸运碰到这一部。无法跟《天水围的日与夜》和《桃姐》比,但作为导演长片处女作,值得5星鼓励。群戏全部加分,尤其是红姐和陈家乐,不像演电影,而是真的在拿生活飙戏。“人生是有不同阶段的,没有可惜,只有珍惜” 人生苦乐,春风化雨。

1小时前
  • 影志
  • 力荐

温暖的港式小品,不刻意煽情却能做到以情动人。惠英红和陈家乐的表演都很优秀;剧本打磨的也够精致,节奏一张一弛拿捏的刚刚好,虽然是独居老人罹患阿茨海默的题材,却不沉重。作为导演处女作来讲完成度非常高,建议观赏粤语原声版。

1小时前
  • 曾海绵🌈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