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片法国1962

主演:让·内格罗尼,埃莱娜·夏特兰,达沃斯·哈尼奇,雅克·勒杜,André,Heinrich,Jacques,Branchu,Pierre,Joffroy,Étienne,Becker,Philbert,von,Lifchitz,利贾·布拉尼卡,威廉姆·克莱因,Germano,Facetti

导演:克里斯·马克

播放地址

 剧照

堤 剧照 NO.1堤 剧照 NO.2堤 剧照 NO.3堤 剧照 NO.4堤 剧照 NO.5堤 剧照 NO.6堤 剧照 NO.13堤 剧照 NO.14堤 剧照 NO.15堤 剧照 NO.16堤 剧照 NO.17堤 剧照 NO.18堤 剧照 NO.19堤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1 05:50

详细剧情

遍野废墟,末世凄凉。男主人公(达沃斯·哈内赤 Davos Hanich饰)成为核战爆发后少数存活下来的人类。他幼年时梦中总是目睹一名陌生男子的死亡,这也使得他成为了时光旅行的实验品。他被送往核战爆发前夕的过去,他在堤岸上遇见一位女子(海伦·夏特兰 Hélène Chatelain饰),并且爱上了她。当实验快结束时,他又要被送往躲过浩劫的未来。但是他拒绝了这个机会,势要与自己心爱的女子在一起。然而到最后,他才恍然发现,幼年时常梦见的死亡,原来正是自己。

 长篇影评

 1 ) 台词抄录

【堤】

这是关于一个男人的故事,

以他童年时的一个印象为标记

那是个令他不安的暴力场景,

而他要几年后才能领会其中的含义

事情发生在巴黎奥利机场的观景台上

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几年

周日,父母带着孩子

去奥利机场看飞机起飞

在这个特别的周日

这个故事中的孩子

将永远记得

那凝固的太阳

观景台尽头的日落

和一个女人的脸

回忆和普通瞬间没有区别

只有当那些瞬间留下伤痕时

你才会真正记住他们

那张脸,成为他

对和平时期的唯一印象

让他在战争中求生

他经常怀疑,

自己真的看到过吗?

也许这只是他

虚构出来的温柔时刻

来对抗紧随其后的疯狂时刻

突如其来的吼声

女人的手势

皱褶的身躯

和恐慌中叫喊的人群

后来他知道

自己目睹了一个男人的死亡

24

00:03:23

没过多久,

巴黎被摧毁了

很多人死了

有些人认为自己是胜利者

其他人被当成囚犯

幸存者移居到夏尤宫地下的通道里

地面上,

巴黎像世界大多数地方一样,

充满了辐射,不能居住

胜利者看守着他们的“老鼠”帝国

囚犯们被当作实验对象

这实验显然和领导人关系密切

实验结果让实验员失望

而对实验对象来说,

要不死亡

要不发疯

一天,他们要从囚犯当中

选一只新的白老鼠

他也就是故事的主角

他很害怕

他对这个实验的首领有所听闻

并准备面对

疯狂科学家

或者“弗兰肯斯坦”博士

(创造了科学怪人)

然而,他面前的

是一个理性的人

向他解释说

人类注定要灭亡。

空间没有办法

唯一的生存希望

在于时间

通过一个时间的漏洞,

也许能得到食物,

药物,能量

这是实验的目的

派遣使者进入时间…

召唤过去与未来

拯救现在

52

00:08:04

但是人类的思想畏缩

要在另一个时间醒来

意味着作为一个成年人

重生一次

冲击太大了

在把无生命或无知觉的身体

送到不同时间段里后

实验员现在把目光集中到

拥有强烈精神意象的人身上

如果他们能够想象

或者梦见另一个时间

也许他们就能够在其中生活

狱警甚至在梦中监视他

他被选中

是因为他被过去的

一个印象困扰

首先,他当前

所有意识必须剥离

实验继续

他没有死

也没有疯

他忍受着痛苦

他们继续

69

00:11:05

到了第十天

影像如忏悔一般渐渐涌现

一个和平时期的早晨

一间和平时期的卧室

真实的卧室

真实的孩子

真实的鸟儿

真实的猫

真实的坟墓

到了第16天,

他在观景台上

空无一物

有时候他感受到幸福的日子

但不是这样的

一张幸福的脸

但不是这样的

遗迹

一个可能是

他在寻找的女人

他在观景台上从她身旁走过

她在车上对着他微笑

更多影像涌现出来,

交织在一起

博物馆

也许是他记忆中的博物馆

到了第30天,

他们相遇了

现在他肯定自己认识她

实际上,这也许是

他唯一能够确定的

在这个没有时间的世界

首先让他惊讶的是富足

在他周围的全是

让人惊讶的事物

玻璃,塑料,绒布

绒布

当他回过神来时

那个女人不见了

实验员加紧了控制

又将他送了回去

99

00:14:07

时间又转回到那个时刻

这次她离他很近

他跟她说话

她毫不惊讶地表示欢迎

他们没有回忆,

没有计划

时间的建立没有给他们带来痛苦

他们唯一的标记

是当时的感受

和留在墙上的记号

后来他们来到一个花园

他记得那里有花园

她问起他的项链

那条战斗项链

从战争开始的那天起他就戴着

他编了一个解释

他们在一棵苍老的红杉树干前停下来

她说了一个英文名字

他没听懂

像做梦一样,他听见自己

指着树的那边对她说:

""That's where l come from"

“我就来自那儿”

115

00:16:03

然后回到现代,

疲惫不堪

然后又一股时间波冲击他

可能他又被注射了一针

现在,她在阳光中沉睡着

他觉得,在他

离开的那段时间里

她死了

她醒来

他又跟她说话

事实很难令人相信

他只提到重点部分:

一个遥远的国度

一段漫长的旅途

她听着,没有笑

这是同一天吗?

他完全不知道

他们将这样一直走下去

一种无须言语的信任

将在两人之间产生

一种纯粹的信任

没有回忆,没有计划

直到他感到

132

00:17:52

面前有一道障碍

于是,第一阶段实验结束

这是一系列实验的开端,

他在不同的时间见她。

他遇见她,这时

墙上还没有记号

她简单地欢迎他

将他称作她的幽灵

139

00:18:41

一天,她似乎很害怕

一天,她靠在他身上

他不知道到底是

自己想亲近她…

还是被迫的,

是自己虚构的,

或者仅仅是一个梦。

144

00:20:02

大概第50天,

他们在一个摆满

动物标本的博物馆见面

现在他们(实验员)

的精确度完善了

他们可以把他送到

任何指定的时间

而且他可以留下来

轻松的活动

她也已经适应了

她很自然的接受了

这个访客的来去无踪

出现,交谈…

一起欢笑,

沉默,倾听…

然后消失

154

00:23:39

当回到实验室

他发现事情发生了变化

领导人在那儿

从他们的交谈中他得知

返回过去的实验已经成功

现在他们准备把他送到未来

兴奋使他暂时忘却了…

博物馆的邂逅

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未来比过去守卫更加森严

经过几次更痛苦的尝试后

他终于捕捉到

一些未来的时间波

165

00:24:27

他来到一个崭新的星球

巴黎被重建了

10,000 条难以理解的街道

其他人在等着他

这是一次简短的交谈

显然他们拒绝这个

时空的入侵者

他演说道:

因为人类已经幸存下来了

所以他们不可能拒绝自己的过去

因为那意味着他们自己的幸存

这是个以命运为伪装的诡辩

他们给了他一个动力装置

强大到足以恢复

所有人类工业

177

00:25:33

然后未来的大门

再次关闭

他回来后不久

就被转移到监狱的另一个房间

他知道狱卒们

不会放过他

他是他们手中的一个工具

童年的记忆

就是支配他的诱饵

他已经达到他们的期望

完成了他的任务

现在他只能等着

被清除记忆

那些在他脑海深处的

双重生命的记忆

186

00:26:13

在这监狱的深处,

他收到来自未来的信息

他们同样可以穿越时间,

而且更加容易。

他们就在那儿

准备让他成为他们的一员

但他有别的请求。

相比起美好的未来世界

他更想回到

自己童年时的世界

那个女人

可能还在等着他

195

00:26:52

再一次

在奥利机场的观景台上

现在他可以留在

战前这个温暖的周日下午…

他困惑地觉得,

小时候的自己

现在肯定在也那里,

看飞机起飞。

但他首先看到

那个女人的脸

在观景台的尽头

他向她跑去

而当他认出那个

从监狱跟来的男人

203

00:27:38

他意识到,

根本没办法逃脱时间

而自己小时侯注定要

看到的那个时刻…

那个一直在

困扰着他的时刻…

正是他自己

生命结束的时刻

 2 ) 如何诉说

文/caesarphoenix

2011年我准备看200部有质量的电影,大抵就是世界电影史上那些声名赫赫的片子,但年头上就看了这部,起点太高何以为继呀。
我不想援引克拉考尔关于电影本性就是照相性的理论,也不想用苏联蒙太奇理论,更不想把它和一款叫PPT的软件扯到一起。
《停机坪/堤》是如此电影的电影,它和很多实验影片近乎神经质的疯狂不同,它创造了一种超越于实验意义上的永恒之美。

1.电影的基本组成单位是镜头
格里菲斯以此为出发点进行创作,令电影成为一门有着自己语言的艺术,美国的电影史学家因此称他为“电影之父”(大陆一般指在技术层面最终完成的卢米埃尔兄弟)。
《堤》也是由一个个镜头组成的,不同的是大部分镜头都是静止的单一画面、或者说一幅摄影作品,镜头内有时其实也有变化、就是通过推拉展现细部或是全局。好像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镜头,那名女子的眨眼,在一个个凝固画面中的这一点流动极为特殊。
实际上这部影片选择以一帧画面取代一个镜头的叙事策略是极为成功的,因为男主人公生活的“现在”是三次世界大战后物质极其匮乏的地下社会,在极权统治下一切都呆板僵硬,即使进入过去和未来那些形象也都只能是片段式/照片式的。用个类似《三体3》的比方就是生活在二维中的人看三维,虽然感动无比美丽动人、神秘莫测却也只能凝固的诉说。
而那名女子眨动了眼睛是因为她真的“活”了起来,在男主人公的心中。

2.跳切
人们常常说戈达尔的《筋疲力尽》(1960)开创了一个新的电影时代,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对跳切的大胆大量的运用。
而《堤》(1962)全是跳切,它的连接靠的是声音。波德维尔在《电影艺术》里讲到“声音的威力”,《堤》有着近乎典范的意义,声音(还包括部分念出来的字幕)在影片中影响我们对镜头的诠释(在这里几乎是替我们诠释大部分镜头),将不同空间的镜头连接起来(比如用一段悲壮的音乐将各种破败的巴黎地标式建筑组接在一起)。

3.对“视觉暂留”理论的彻底否定
“视觉暂留”理论曾经很流行,它认为每秒24帧的播放能够形成完整连续的影像是因为每幅画面都会在我们的视网膜上残存一段时间。这个颇符合生活经验的说法有着重大问题,那就是如果真是因为如此,我们将看到一大堆叠影、重影,而不是完整的时间流。
现在普遍的看法是“临界闪烁融合”和“似动现象”,或者说“心理认同”——大脑的一种选择机制。
不但是同一镜头的各帧如此,跳切的镜头间也是,人脑自动补全了两个截然不同画面的间隙,而非让一个的残影和另一个画面交叠。
不过《堤》中倒是把不少画面叠印在一起,给这部每个镜头内部大多处于静态的影片带来了动感。

4.完整电影和场面调度
看起来巴赞的理论离这部电影相当之远,它不但没有表现不间断的连续时空,还把它们分割成一张张照片。但我认为这是一种典型化的处理,它将每一个镜头中最有力的部分选取出来、并且长时间的表现,但也没有采取理性蒙太奇的方式去强行给它们赋意,而是让观众自主选择观察。
每一个镜头/画面都拍摄的极为开放、美丽,想象空间极大,它将摄影——巴赞所谓给时间涂抹上香料免于自身的腐朽的艺术,纳入到电影之中变为流动变化的,那些雕塑的残破变得真实痛苦而“活”了起来。
电影作为一往无前的时间艺术,让静止的画面变成了真实的场面,画面与画面间的空隙由自然的想象填充,并因之完整。

5.关于故事
不到30分钟的影片,展现了过去/往昔的宁静优雅美好、未来的神秘不可亲近、现在的异化与可悲,讲述了人类悲剧的命运和一个人不可救赎的宿命。简直可以与让雷诺阿的《大幻影/幻灭》媲美。
后来的扩充之作《十二猴子》也是一流作品,但无法企及此片的高度。

去年看到雅克塔蒂的《于洛先生的假期》、《我的舅舅》、《玩乐时间》,以为法国电影对我的震惊也就止步于此了。但是……
某些电影也许真的已经超过某些文学成为艺术了。

胡言乱语,请轻拍。

 3 ) 站在岸的那边:「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

前注.一篇极个人、且松散的观后感。观者自辨。

喜欢的人对我说:好啊,有机会一起去(博物馆)吧……像《堤》里一样。于是我看了这部短片。

短片很美。电影的一大魅力,部分正来自于所有静止图像的连续播放与集合,但是“幻灯片图文解说”的形式,让这一生效过程变得更明显、更可见了。

导演的注视、男主人公的注视...所有的注视都很美。回忆也很美,但回忆只是一帧帧碎片,尽管在故事中,人似乎可以借由某种方式回到过去、参与过去,但导演仍然借表达的形式彰显了回忆的不可延续与不可追溯。

男子的最后一死是逻辑必然的死。回忆不可回,否则又何须费力穿梭,去躲过不可躲过的未来呢。

对于现实之中的你我,当下难以抓住,但至少可以试着去抓住。未来最不可琢磨也最美好的地方,就在于其可能性。而回忆最美好也最令人叹息的,就在于回忆不可回吧。

回忆正因为永远在对岸,在堤上,才让人可以轻松看待。就如同王维的诗歌所言,「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那对岸的风景人事,就留在对岸好了。叹息也是美的。

影像中,回忆如普鲁斯特的童年碎片般定格、散落,男女主人公的博物馆相遇是快乐最高点。人生中最富希望时也最痛,悲恸是短促的沉默和情人脸上未解的困惑。记忆结成莫比乌斯环,抖落时间中穿梭流浪的你我。

好啊,有机会一起去博物馆吧……像《堤》里一样。

最喜欢的一帧

 4 ) 堤——在零度时间中穿行

这是一部充满静态画面的实验性科幻电影。全片给人的感觉像是配了画的故事梗概,又像是带有声音的连续翻动的摄影集,或者以展示照片为主的黑白纪录片。所以这部电影注定了只能给那些真正喜欢文学艺术的人看,这是左岸派一大共有特色。影片片头前的一个运动镜头出现之后画面就完全转为静态了,以后的每一个细节每一段故事都以“剧照”形式出现。这并非只是一个形式上的耍弄,它没有抛弃内容,这种凝固的影像恰恰构成了全片营造氛围的一个关键环节和叙事上与所表露情感达到默契的一种方式。

         片子取名为“堤”,开头与结尾均在“堤”上展开,与全片基调联系起来不难理解这个“堤”指的便是记忆的驻点,是拦住似水年华追忆的屏障。因此本片又可以被看作是一段有关“开始”的故事,片子处处都孕育着即将到来的开始直到末尾仍旧是停留在一个开端之上,这种叙事风格与大家所熟知的杜拉斯小说《情人》相仿。关于记忆与创伤的探究是左岸派惯常选择的话题,片子一开始就摆出了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与核冬天的到来,男主人公是生存在地下的一名俘虏,被迫参与变态教授的人体实验。他背负着神圣的使命——去到过去与未来帮助人类找到重建家园的能量,同时又注定了要湮灭于这样的实验之中。显然导演并不把科幻世界的构建当作片子的重点,这样一种不无隐喻的情境的设定,只是为后面的叙述栽下一粒宿命之种,男主人公痛苦地穿梭于时间断片之中,最终在一个展示没有时间的动物的博物馆中与自己心爱的女人定下约会。然而片子的任何一个时间段面都不曾疗好男主人公心里所受的伤,他明白自己注定只是一颗上帝的棋子,未来永远只会以模糊荒诞的形式展现。有一次当他公面对女人太阳下微闭的双眼时,突然感到了死亡的到临;或许这正诠释了西方学者眼中东方美学的“甜美的忧郁”,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马克另一部长纪录片《没有阳光》中得到了更深层次的体现。

         结局是悲剧性的,也是意料中的。男主人公在来到将来与回到过去间选择了回到过去,为的是一个还未碰面的约会;在他欢欣雀跃奔向女人时,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一个实验品没有权利选择自由,这样的安排,从精神层面似乎更接近于北野武片子中常常表达的“灿烂中逝去”的悲观调子。然而在实验里男主人公思绪中所闪现的美妙瞬间,谁又知道那究竟是什么呢?正如男主人公自己所言,“可能是过去`将来,也可能只是我自己的虚构而已。”这种元叙事手法的运用,为影片带来了某种文本上的灵性。回忆的思绪不知疲倦地来往穿梭,时间的定位显得并不重要,或者说,所有的时间都如同那一张张停滞的照片回归到了零度,刻下的是一张张模糊的面孔与一团团扯不清的光影。

         本片很好地反映了左岸派“间离”的美学特色,影片不断地打破观众的观影经验(e.g.刚开始会让观众觉得这是部静态纪录片,很快“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陈述又把人拉入科幻氛围),在陌生化的处理之下整个故事笼罩在一层朦胧`迷幻的曲调之中,时断时续的配乐也显得实验味十足。总之,对于真正爱好文学或电影艺术的朋友,这是一部值得推荐的作品,不单单因为它总被人拿来说成是“科幻电影的一座里程碑”。

 5 ) 回到过去

贯穿始终的旁白起到了解释剧情和表达感受与思绪的作用,与文本同步的是一幅幅如幻灯片般的剧照或图片的衔接来进行视觉叙事。电影作为一个年轻的艺术始终处于一种敞开的状态,它可以接纳各种新兴的手法和表现方式,而这种不断接纳的态度也是实验电影的最大意义。克里斯.马克用图片加旁白的形式来讲述一个科幻外衣下的爱情故事很有创造性,即使拿掉图片,光是旁白就已经可以构建起一个独立的故事。这一点与德里克.贾曼的《蓝》有着相似之处,只不过《蓝》是一个跟私人化的喃喃自语状态。本片故事设定在第三次世界大战后,巴黎一片废墟,人们移居地下,男主作为俘虏被掌权者们拿去做时空穿越的实验,过去和未来都可以去到。而在战争之前的年幼时代,男主在一次与家人一起在机场看飞机起飞的休闲娱乐活动间隙看到了一个女人,还看到了一个被枪杀的男人。这个女人的模样深深刻在他的记忆里。如今的时空实验,男主得以以现在的面貌回到过去见到了那个魂牵梦绕的女人,并展开了交流。他们在放满动物标本的博物馆里游荡观摩,女人已经渐渐习惯了这个随时出现、随时消失的男人。回到过去的实验成功了,实验科学家们便将他送到未来。未来建立在一个全新的星球上,人类重建了巴黎,新的秩序正在建立。未来的实验也成功了,男人没有了利用价值,于是掌权者打算杀死男人,未来的人类穿越到现在试图游说男人跟他们一起去到未来,但男人选择了回到过去,回到童年,回到第一次看到女人的机场,回到爱情诞生的时刻。而跟踪他一同回到过去的杀手在他奔向女人的那一刻杀死了他,这正是男人童年时代在机场看见女人的同时看见的那个被杀死的男人的时刻,原来他童年时看见的死去的男人正是未来的自己。这样一个时空穿越、寻找爱情、过去与未来存在于同一时空下却不自知,直到最后才揭晓谜底的概念在后来的不少主打惊悚、科幻的电影里都被不断重复使用。而本片用图片幻灯片式的影像来表现故事的方式在具有实验性的同时也加强了关于碎片式记忆的质感。一张一张并不连贯的记忆图片(碎片)相互拼接,这也更符合我们对遥远记忆的唤起方式。

 6 ) 《堤》

“这是一个男人对他儿时一个影像的记忆引出的故事,令他心烦意乱的那暴力的一幕,其中的意义,他几年之后才能领悟。这一幕发生在巴黎奥利机场的主桥墩上。是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前。”

几百张图片和画外音构成了这部关于真实与幻觉的故事,一个看到自己死亡的宿命故事。

其中有一幕是女人睡醒后眼睛眨了几下,唯一连续的镜头,给人惊叹的很美,源于视觉习惯后的震撼美。

2008-04-23

 短评

全片由一系列黑白静照组成,配以凝重的音乐、诗意的旁白、神秘的窃窃私语和噪音,传达出对记忆、时间、爱和死亡的思考。离散定格的影像契合了记忆与梦境的形式,作为实验电影也足够激进。28分钟的片子包含了动人的爱情、战争与科幻元素,冲击力极强。最爱标本馆一段,浪漫又充满末世感。(9.5/10)

3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没想到这个真人漫画让我如此喜欢。我也相信,人生嘛,无非就是费尽毕生精力去找寻童年的一个瞬间,一种感觉,一段印象。并且死无悔改。

7分钟前
  • danyboy
  • 力荐

穿越时空竟然是看自己死,有点像【12猴子】里的布鲁斯.威利斯。★★★★

1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影像小说,电影文本,黑白PPT串联出来的故事,1962年的先锋实验。逻辑完备叙事干脆独白到位毫无赘余。三十年后的翻拍(对比之后不能认可只是作为创意来源的传承)在基础构架上完全没有脱出这里建立的范畴。

14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力荐

【八部半电影节】想起唐德里罗《欧米伽点》:“电影无情的速率需要观众付出符合需要的绝对的警觉关注。”片子帧数减少,叙事密度则更大,仿若极简主义走向极端。形式的背后忽然察觉一个根本原理——记忆中的永恒是影摄不是像摄,是瞬时不是间段,就连描述,用的也是“画面”一词。

15分钟前
  • 迷宫中的站起来
  • 推荐

电影是每秒24格运动的幻觉。静帧画面更有诗意、文学性和间离感。并且切换的速度就是剪辑的节奏,完全没有生硬。

16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太刷新认识了,一部好的感人的电影,甚至不需要移动的画面来达到:真的很像人脑里的记忆,一帧一帧静止的照片。最重要的是竟然是爱情片!流泪了!

20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四星半。强烈、纯粹、优美的画面冲击,抛却高科技视觉效果,最本质的故事和画面是如此动人。

24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他有三次提及博物馆。画外音将主人公的记忆称为博物馆;片中时间旅行试验地palais de chaillot一度被当作电影资料馆的空间;主角与他记忆中谜一般的女子相会的地方是一间自然博物馆。人的记忆、电影图像资料、自然世界的死亡标本,它们在“博物馆”中,一边成为防腐的存在,一边成为人为意识的产物。在博物馆中邂逅人类的过去时,我又多么希望记忆中的事物也能在福尔马林的药剂中不朽。它一边要承受局限,一边又无可比拟地浪漫。如果,如果可以死在以前的记忆中,又哪里需要去“躲过浩劫的未来”呢。

27分钟前
  • 海带岛
  • 力荐

去除一切技术,甚至去除一切镜头,单单用图片蒙太奇来展开,这是纯粹的小说化的故事表达形式。而这部电影的意义可能在于展开了一种最吸引人类的思考,那就是征服时间的可能性。这种深刻的哲学讨论在此后被反复提起,但是永远不会有答案。

31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8.0/10。反乌托邦+诗性解说+鸳梦重温+黑白影像+伟大爱情+悲惨宿命论结局。‘’在绝大多数时候,电影的力量更来自每一个静态的画面。‘’——用侯麦的话来评价这部杰作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32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感觉整部片子其实不是为了枪声响起的那一刻,而是一直等待着女人醒来开始眨眼的那个瞬间。震惊了 2018.8.10 重看。这其实是一部元电影。如果人可以进入任意时间,时间由此变成片段,变成“剪辑”,变成非线性的影像。与此同时也是唯心的,因为世界的存在依托于意识,时间旅行的本质是意识旅行,时间和空间存在于意识之中。2021.06.14 ASMR向。结束得如此突然。

35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和《野草莓》梦见自己死去不同,这次是看见自己死去。幻灯片切换,一帧一帧的静态图像,有着一种奇妙的“画面不动,意识在动”的感觉,爱情元素的加入有点让人唏嘘,也因为这个,导演给了女人一个连续动作,让我们看了一次gif。其实黑白静态画面,运用得当的话,是有着欲言又止的含蓄美的。

38分钟前
  • Derridager
  • 推荐

1.我在没有时间的国度里遇见了你,我们漫步,唯一的感觉是墙上斑驳的记号。2.我不断的离开,不断的回来,你是否记得我?你是否愿意让我成为你的幽灵?我想跟你说,我带着你的回忆离开。3.我愿意抛弃美好未来,只为能再见你一面,我们的爱始于过去。4.静止的画面说着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

41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那四秒钟的眼神,这不是照片集,就是电影,只不过是静止的艺术,更是真正的蒙太奇的艺术,音效和旁白的设计则代替了运动的图像和剪辑一起形成了影片独特的韵律和诗意,除了短以外非常完美。

44分钟前
  • TWY
  • 推荐

过去是虚无的国度,时间是静止的无,我愿被囚于闭合的因果链中、只为见你最后一面,胜过未来永生的安逸,胜过现存的一切。

47分钟前
  • 康报虹
  • 力荐

看完之后惊叹于,好多年前我曾经问过小海一个问题,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高APM中的他仍然用手推了下眼镜说:“人活着是为了有一天能回到过去。”

49分钟前
  • 一脸横肉张小晒
  • 力荐

用幻灯片拍科幻片!瓦解的末世建筑、全片唯一动态的女人之眼、绝美摄影的沙粒感,奇特而不违和。潜意识映像穿越的概念居然早在1962年就被玩过了,影像与内核一样牛逼,未来狱警威严一瞥,美好回忆无奈倒地。每秒24帧的理念变得黯淡无光,这是一部反电影的电影。→20.12.30 追加:《堤》就是电影届的杜尚小便池。它反掉了最后的表象权威。戈达尔最近拍的几部足以说明他在否定说“电影是每秒24格的真理”的自己。90岁的他在走近62年的克里斯·马克。15岁的我:“这是一部反电影的电影。”一切早已注定,导演并不是我最本源的梦。这部“电影”,就是我穿越的真相,就是我不必成为、随缘成为电影导演的理由。

52分钟前
  • Ocap
  • 力荐

标本博物馆的设置太棒了,这些静止的影像又何尝不是时间的标本,故事的标本呢?

57分钟前
  • 塔奇克马娜
  • 力荐

四星半. a Movie or Stills?《堤》的革命性在于以左岸派手法挑战24fps的定义与影像表达的界限,用极端方式印证了布列松的观点:任何画面只有在与其前后画面共同构成的段落中才具有意义. 至于形而上学的层面,它无外乎启发我们,存在总归是我的存在;记忆无所谓真假,它以某种超脱了时空的声画形式漂浮在弥留之际的脑海中.

1小时前
  • JeanChristophe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