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家之人(国语版)

动画片爱尔兰 / 加拿大 / 卢森堡 / 美国2017

主演:莎拉·乔德利,索玛·查亚,诺林·古拉姆高斯,拉腊·萨迪克,阿里·巴德沙阿,莎斯塔·拉蒂夫,坎扎·费里斯,卡瓦·阿达,凯恩·马洪,阿里·卡兹米,曼·沃尔克哈德,雷扎·索勒

导演:诺拉·托梅

播放地址

 剧照

养家之人(国语版) 剧照 NO.1养家之人(国语版) 剧照 NO.2养家之人(国语版) 剧照 NO.3养家之人(国语版) 剧照 NO.4养家之人(国语版) 剧照 NO.5养家之人(国语版) 剧照 NO.6养家之人(国语版) 剧照 NO.13养家之人(国语版) 剧照 NO.14养家之人(国语版) 剧照 NO.15养家之人(国语版) 剧照 NO.16养家之人(国语版) 剧照 NO.17养家之人(国语版) 剧照 NO.18养家之人(国语版) 剧照 NO.19养家之人(国语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1 05:39

详细剧情

塔利班残酷统治下的阿富汗,平民百姓尤其是女性过着水深火热犹如地狱一般的生活。倔强的小女孩帕瓦娜(莎拉·乔德利 Saara Chaudry 配音)随父亲(Ali Rizvi Badshah 配音)外出挣钱养家,不仅目睹了父亲被昔日的学生辱骂羞辱,更和家人目击了父亲遭到非法逮捕的一幕。家中有病弱的母亲、成年的姐姐以及嗷嗷待哺的弟弟,年幼的帕瓦娜只能剪去秀发,伪装成男孩走出家门,踏上生死未卜的养家之路。在此过程中,她遇到了同样扮成男孩的昔日伙伴,也与一名沉默魁梧的塔利班分子成为朋友。当战争的阴影再度逼近时,帕瓦娜想方设法要找到下落不明的父亲,将他带回家中……

 长篇影评

 1 ) 活着就是希望

《养家之人》是继《海洋之歌》之后的又一爱尔兰动画佳作,提名第90届奥斯卡最佳动画,斩获动画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安妮奖的最佳独立动画长片奖项。

在今年的奥斯卡上,它的最大竞争对手是大热门《寻梦环游记》,让极少动情的我都潸然泪下的年度佳作,我曾以为它在奥斯卡上将会是所向睥睨的,直到我看了《养家之人》── 一部比起成本、制作精细不及,但现实意义却远大于《寻梦环游记》的动画。

以一个小女孩帕瓦娜的视角讲述了一个阿富汗家庭的故事。

帕瓦娜是个11岁的小女孩,她生活在兵荒马乱的阿富汗,家境贫困,爸爸断了一条腿,妈妈身体虚弱,还有一个弟弟和姐姐。

在阿富汗,女人的地位极低,不能接受教育,不能工作,成年女人甚至不能露出身体的任何部位,只能戴着厚厚的“波卡”。

“波卡”

全家人就只能靠着残疾的父亲外出读信、贩卖东西维持生计

一开始,在和爸爸外出摆摊时,帕瓦娜的眼睛只顾着盯着漂亮的衣服,回家后面对姐姐的指责,也心不甘情不愿的,母亲要她讲故事,她也直喊累,说她已经长大了,满满的小家子气

直到父亲被学生栽赃,被抓走。母亲前去监狱送求情信,被打伤。

家里只剩下比她年长一点的姐姐和年幼的弟弟的时候,她担起养家的重担,用故事哄弟弟,心甘情愿去挑水,冒着危险去市集买粮食。因为禁令,还剪掉美丽的长发,伪装成男孩,干着各种不是她这个年纪该干的重活,面对着贫穷、歧视、黑暗的政权和战争,沉重的现实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在原著中甚至还有一段关于帕瓦娜到恶臭熏天的墓地挖人骨头卖钱的情节。

是的,帕瓦娜长大了,与此同时她也明白了父辈们那些故事的意义:

给予生活的勇气与力量

她所讲述的故事,同时也是她生活的映照:

故事中男孩苏莱曼勇敢的站出来要替村民讨回种子,现实中帕瓦娜勇敢的剪掉长发伪装成男孩,去集市买食物、挑水、工作,为家人带来希望。

故事中身后的未知迷雾被镜子映照出瘦弱不堪的老马的真面目,现实中表面上凶狠的学生在面对战争时却一下子变得胆怯。

…………

生活施以痛苦,她用故事报以梦想。

在艰难的环境下努力的让一家人活下去。

帕瓦娜的遭遇无疑是悲惨的,但是这只是万千阿富汗家庭之中的一例。

Shukur,12岁时被绑架,被逼成为一名舞童(性奴)。

萨金娜,7岁订婚,12岁嫁给了一个65岁的陌生男人,从结婚那天起,就天天被毒打,14岁时因正当防卫丈夫的攻击失误杀人而坐牢。

阿默德,和祖父前去清真寺却遭遇恐怖袭击,年迈的祖父在袭击中身亡。

性侵、童婚、恐怖袭击等社会问题接踵而来

在2017年,阿富汗平均每天就有68人死亡或受伤,一年里就发生了2050起袭击,平均每天5.6起。

无数家庭因此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那一场惨绝人寰长达14年之久的阿富汗战争(也就是电影设定的时间线),更是使30万平民伤亡

黑暗与混乱是这个国家的标签。

故事的最后,帕瓦娜拖着受伤的父亲,母亲与姐姐弟弟向着未知黑暗的家的方向前行,构成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他们或许会死在路上,或许会就此失散。

但至少他们还活着,就像帕瓦娜说的那样:

“在我们家乡,人才是最无价的珍宝。”

顽强如小草探头,坚强如倒树生根。

《养家之人》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展现黑暗政府和战争下人民的水深火热,控诉战争、反对战争,它还歌颂在艰难环境下的自由与亲情,致陷身于困境的人们,纵然命运多舛,也要抹干眼泪,继续在黑暗中前行。

因为,活着就是希望,活着才会有未来。

 2 ) 《养家的人》、《海洋之歌》和《凯尔经的秘密》——我们不一样。

爱尔兰动画工作室卡通沙龙一共出品了三部动画长片:2009年《凯尔经的秘密》、2014年《海洋之歌》和2017年《养家的人》,全部提名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养家的人》还是安妮奖的最佳独立动画长片。

初试啼声《凯尔经的秘密》

《凯尔经的秘密》是卡通沙龙推出的第一部动画长片。汤姆摩尔用七十五分钟的时间讲了爱尔兰国宝凯尔经的诞生,是纯粹的爱尔兰历史文化故事,有很强烈的宗教意味。七十五分钟对于动画长片来说很短,但他清新的画风和特别的故事已经足够吸引许多动画长片迷的关注,尽管《凯尔经的秘密》很大程度上还是一部小众的作品。

《凯尔经的秘密》之所以被大家津津乐道,一来是因为神秘的异域风情的吸引,欧洲的神话和传说对于看米老鼠长大的我们来说真是耳目一新,毕竟大家对迪士尼的套路有点审美疲劳了;二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手绘画风实在是太美了,比3D动画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以至于故事讲得有点虎头蛇尾头重脚轻这种问题,完全被忽略了。哎呀,我词穷了,清大家直接欣赏画面。

小知识:凯尔经是一部泥金装饰手抄本,是早期平面设计的范例之一,约在公元800年左右由苏格兰西部爱欧那岛上的僧侣凯尔特修士绘制,代表了海岛艺术绘画的高峰。它也被大众认为是爱尔兰最珍贵的国宝。

真.凯尔经

大放异彩《海洋之歌》

2014年的《海洋之歌》承袭了《凯尔经的秘密》的手绘画风,比前作更唯美更亮丽更丰富。海豹精灵的故事仍然是浓浓的爱尔兰风情,但比起历史宗教故事带来的文化隔阂,亲情主题的普世情感能赢得更多人的共鸣。没有痛楚,人也不过是尊石像,必须学会面对和接纳让幸福显得更加弥足珍贵的悲伤,只要还能歌唱就有希望。 不管是奖项、口碑还是票房,《海洋之歌》都比《凯尔经的秘密》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海洋之歌》的观影感受很特别,很像是爱尔兰版的《天书奇谭》或《千与千寻》,凄美的画卷随着唯美的手绘一帧帧的铺展开来,悠扬的爱尔兰民谣缓缓诉说着大海般深邃的忧伤。场景和氛围总的来说很欧洲,水彩和纹饰某些时候看起来又很东方,各种元素杂糅在一起也毫无违和感。总之就是非常美,再次词穷,请大家直接欣赏画面。

走向多元《养家的人》

有了《凯尔经的秘密》和《海洋之歌》为卡通沙龙奠定的业内声誉,这个不起眼的爱尔来动画工作室把视野投向更宽广的舞台和更多元的世界,不再局限于讲爱尔兰的故事。《养家的人》说的是在塔利班严酷统治下的阿富汗,十一岁的帕尔瓦娜在爸爸被迫害入狱后,伪装成男孩打工挣钱养家并救父的故事。安吉丽娜·朱莉越洋相助担任本片监制。

如果说《凯尔经的秘密》和《海洋之歌》是忧伤情怀,那《养家之人》则称得上悲惨世界。故事想要说的内容很多:塔利班的粗暴、战争的残酷、女性的坚强和人性的光辉等等,对于一部动画片来说,这些显然有些太过沉重。但现实也许远比电影表现的更无情,至少故事可以选择在一家人短暂的团聚时结尾,给观众们尚且保留一丝希望,千百个帕尔瓦娜们却必须要继续面对她们绝望的人生。

故事从爱尔兰到了阿富汗,但讲故事的方法还是卡通沙龙的方法。贯穿全片的男孩勇斗象王的传说,让我在令人窒息的主线故事里有了一些喘息的机会。说亲情说相聚离别的部分带给我的感动和《海洋之歌》带给我的感动也是一样的。这一次剪纸和手绘的美不仅仅是表现帕尔瓦娜的勇敢,也衬托出这个世界的压抑和丑陋。

对女性的友好、尊重和赞美大概也是我喜欢卡通沙龙的原因之一。《凯尔经的秘密》中的森林精灵艾丝琳、《海洋之歌》中的海豹精灵西尔莎和《养家的人》中的帕尔瓦娜,都是纯洁又勇敢的小女孩形象。

2009年《凯尔经的秘密》输给了皮克斯的《飞屋环游记》,2014年《海洋之歌》输给了《超能陆战队》,2017年《养家的人》输给了《寻梦环游记》。显而易见,动画长片还是迪士尼爸爸独霸天下,但不论如何,都要感谢能和迪士尼掰一掰手腕的卡通沙龙让我们动画长片爱好者有机会看到另一种美,另一种文化和另一种讲故事的方法。

关注一颗辣椒观影手记请戳

 3 ) 从替父从军到救父养家

2019年在外面看的第一部电影和第一本书都很精彩。

《养家之人》讲述了一个在阿富汗战争背景下的小姑娘“替父从军”的故事,其中现实线和童话故事线相互交织,有呼应和譬喻,各种意象都挖得比较深。

我偏爱女性题材的故事,《养家之人》在观看的过程里我不断地和漫画家玛嘉.莎塔碧的同名电影作品《我在伊朗长大》相比,二者都是从女性角度出发,由主人公的童年经历体现伊斯兰国家从和平到战乱、从开放到封闭、从先进到“开历史倒车”的过程。但两部电影并不都是直接表现战争的残酷,而是从小女孩的眼中窥见现状,她们的故事有欢乐有希望。其中,两部电影都不约而同地讲述了一个问题:伊斯兰教的国家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让女性戴头巾的。

我一开始在想,这部电影为什么不像《我在伊朗长大一样》做成黑白动画呢?一是《我在伊朗长大》是一部成人动画,且原作是黑白漫画,《养家》老少咸宜,以浓郁的色彩表现鲜血和童话。二是通篇的红色和蓝色的意向,红色是血是斗争是小女孩最美的那件衣服是现实,蓝色是童话故事背景是女孩的头巾是大海椰树是希望,蓝色是西方导演背景下的意识形态。P.S.彩蛋: 监狱大叔的妻子名是halo,即透过云彩的月亮光晕,片子在女主救出父亲后画面即转向了淡蓝色的月亮光晕。

不过我觉得影片瑰丽的民族色彩可能只是导演作为西方文化对阿富汗的一种理解,就像外国人对东方文化的理解一样,可能只是各种元素的堆砌。

不管怎样,瑕不掩瑜,故事还是非常打动人心的,在观看的过程中一度哽咽。影片1月11日正式上映,推荐给大家。

故事离我们很遥远,但依旧击中心灵,并非为了远方的战火,而是我们回不去的故乡。

 4 ) 政治正确又政治不正确

《养家之人》

这是一部政治正确的电影,又是一部政治不正确的电影。

何处体现为政治正确呢?

对女性主义的摇旗呐喊与对极端宗教的咬牙切齿。

“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为何腰系黄绦,身穿直裰?”

皆因女娇娥帕瓦娜不可抛头露面,不可为生计而独自出门。惟扮奥狄士。只因,男儿郎皆可。 剪下乌发,换上白帽

“问安,向您问安!打扰下,问安!”

“问安!进来吧,小伙子,我又不送货。”

原来做一个男生是多么的舒服啊!

帕瓦娜在往日难以踏足的街道上自由的奔跑起来,也只是少了那裘衣纱与秀发。 片中所展现的女性,其地位就如同家养的牲畜一般,画地三尺而不可越,若无男人相伴而出,一顿毒打;女性的生活也被框定在读书入学之外,无不灌输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若有藏书而违反,一顿毒打。影片借助动画与生活化的表现方式将女性的种种周遭呈现于世人,既不会让人觉得沉重的喘不出气,而觉得仿佛离自己很远,更将她们的生活拉近至我们身边,让我们站在红色迷雾中透过黑纱感受她们所感受的。 对女性的压迫与奴役仅仅是极端宗教于人的一个体现,更多的是对人心、精神的侵蚀。 曾经的一个好学生,如今石乐志的投入塔利班,伊德瑞斯,可怜又可恨。很可惜影片并没有对这个人物的前后进行过多的阐述。或许也就对极端宗教的指控少了一份论据。 那么,又何谓政治不正确呢? 两个点,亦是政治正确的两个点。 男权社会,这部影片也最多只能能被视作是女权主义小打小闹的无病呻吟罢了。

毕竟独立宣言里面早已写明“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你们认同了。

毕竟入职后“三年后不生子”的保证,你们签下了。

毕竟女人就应该生小孩带小孩伺候你男人,你们执行了。

所以啊,女权这股妖风,煞一煞就好了。

这也就是一部政治不正确的片子而已,无需多虑。 最后一点,抱歉,也是我想上纲上线的一点。

我们需要跳出影片文本,看看片子的制作方面:

导演诺拉·托梅 Nora Twomey,爱尔兰人;编剧安妮塔·多兰 Anita Doron,乌克兰人;编剧黛博拉·伊莉丝 Deborah Ellis,加拿大人;影片由卡通沙龙制作完成,爱尔兰的工作室。

主要制作人员于此,我们发现美国的影子很少几乎没有,除却监制安吉丽娜·朱莉 Angelina Jolie(美国、柬埔寨国籍),为什么?美国呢?美国明明就是一座驱散黑暗、将光明照向全世界的“灯塔”,民主和自由的象征,维护人权的世界警察,这些与片子的诉求无不契合,但美国它的影子呢?

是我想太多了吗?

 5 ) 观叙利亚事件,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推荐电影

微米是认真的

周末发生了件大事。

当我们安然在家吃鸡的时候,美英法空袭了叙利亚!

又一场战争,不知道又要有多少无辜的大人和孩子丧命……

还记得倒在沙滩上的小男孩吗?和家人一起乘坐小船逃离叙利亚,船翻了。

又是否记得这个面对镜头举起双手的小女孩?她以为对着她的长焦镜头是一把枪。

虽然今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最终颁给了《寻梦环游记》,《寻梦环游记》也确实带给观众不小的震撼和惊喜。

但现在,小鱼只想谈一谈它——

《养家之人》

The Breadwinner

豆瓣8.3

奥斯卡、金球奖双双提名。

获得动画领域最高荣誉之一,安妮奖最佳独立动画长片

故事背景发生在阿富汗塔利班时期。

“塔利班”阿拉伯语是“学生”的意思,因为当时参军的多以学生为主,所以称为“塔利班政权”。

阿富汗,一个同叙利亚一样,人民常年生活在战火中的国家

也曾经历过丝绸之路的繁荣时期。

却因为地处亚洲中部,数千年来,阿富汗的边境无数次被重新界定。

父亲说他年幼时经历过和平,孩子们会去读书,女人们也能上大学。

但好景不长,先是一场政变,又来了一次入侵,之后再是内战,国土变成废墟,硝烟再度弥漫……

在这样的环境下,政府给女性定下严格的道德规范,女人不能外出,不能引起别人的关注。

如果女人向外人展露自己的面貌,她就会受到伊斯兰教法的诅咒,永远也上不了天堂。

爸爸原本是一名教师,在战火中失去一条腿,现在只能在街头帮人代读代写信件、售卖家中物品为生。

妈妈原本是名作家,姐姐正值待嫁年龄,家里还有个年幼的小弟。

妈妈和姐姐作为女人不能出门,11岁的帕尔瓦娜还没发育,是家里唯一可以帮助父亲的帮手

此时的街上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呢?

摊贩因为卖东西给一个女人,遭到塔利班武装分子的训斥。

坐在街角的帕尔瓦娜裹着头,仍遭到他们的呵斥,直言她应该待在家里,而不是在市场上抛头露面。

极为讽刺的是,叫嚣的年轻人曾是爸爸的学生。

更为气人的是,他居然想娶还是个孩子的帕尔瓦娜为妻。

帕尔瓦娜一家五口过的是什么日子呢?

一盘饭,一家人围着吃。

一家人再小心翼翼地生活,结果爸爸还是被带走关进了监狱,拐杖都没来得及拿。

妈妈和姐姐不能出门,弟弟年幼,养活全家的重任落到帕尔瓦娜的肩上

可是,没有人会卖东西给女人还是女孩。尽管卖水果的摊贩于心不忍,也只能让她晚点再来买。

只身在街上的帕尔瓦娜被塔利班那伙人追捕,慌乱中她丢了包,也把钱弄丢了。

身为女孩的帕尔瓦娜,出门打个水也要担惊受怕

加上她想去监狱探望爸爸

于是帕尔瓦娜剪去长发,装扮成男孩的模样。

迫于生计装扮成男孩的女孩,不止帕尔瓦娜一个。

帕尔瓦娜在街上遇到了同样装扮成男孩的同学什沃吉亚

两个小姑娘一个化名德利瓦,一个化名奥狄什。

一个代表“勇敢”,一个代表“”。

在什沃吉亚的帮助下,帕尔瓦娜才真正开始赚钱养家。

不过她们也并不是很顺利,帮老板搬货,结果被丢在那里,两个小家伙只能走回去。

回家的路上没有风景,是经历过战争的战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踩到地雷丧命

为了多赚一点钱,她们去做苦力

什沃吉亚累到晕倒,才刚歇一会儿,就被看管她们的人发现。

帕尔瓦娜也去过监狱,结果被狱卒无情驱赶。

生活越来越无望。

几周之后,硝烟再度在这片土地上燃起……

帕尔瓦娜一家能否活下来,我们观众不得而知。

这部动画虽没有直接描绘战争的场面,而是倾尽全力去描绘战火中帕尔瓦娜一家的生活。

但主题没变,作为战争片,它表达的仍是战争的残酷

阿富汗多年动荡,这片土地上早已没有一块安居乐业!

父母接连失业,女人还不能独自出门。

就算出门,需成年男子陪伴,也要裹得严严实实,只能露出眼睛。

可是战火会让多少男人牺牲战场,他们留下的孤儿寡母,要怎样生活?

没有人考虑过这些,所以即使爸爸是在战场上失去的一条腿,他们一家也活该走投无路。

这是影片其中一条故事线,另一条故事线是帕尔瓦娜讲述的故事

一个关于大象的神话故事,导演给出的却是一个无比现实的结局。

帕尔瓦娜曾有一位哥哥,有天他在街上发现一个玩具,就把它捡了起来,它爆炸了。

并且这一桥段在影片里重复了五六次,导演想表达的东西昭然若揭。

神话故事里,哥哥用自己的故事打败了象王。

现实世界里,哥哥捡起了玩具,玩具爆炸,哥哥死去……

你要问我这部动画的结局是什么?这就是结局!

帕尔瓦娜说,在他们家乡,人才是最无价的珍宝。

何止是他们家乡!

人命极其脆弱,战火尤其无情,所有人都是这世上最无价的珍宝!

而其实我们也应该明白:我们不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而是和平的国家。

 6 ) 这部电影,像里面的人物一样,正在顽强生长

我是个外表冷漠的人,即使在看电影的时候也面无表情。毕竟一个大男人在外面又哭又笑,挺害臊的。

但昨天看的《养家之人》,却打破了我的这个冷漠的原则。电影结尾,一轮皓月,周边环绕着朦胧完美的月晕,帕瓦娜在那之下,推着劫后余生的父亲,踽踽前行。

一滴泪出现在我眼角。虽然很快被我擦去,但是已经晚了。这个故事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回荡在我的脑海里,说不定哪天会再次触动泪腺。

作为一个写故事的人,我可以坐在大银幕前劝自己,“虚构的”、“用了几个非常打动情绪的情节”、“现实中不会发生的”,让自己始终疏离于故事之外,保持冷漠。

但面对《养家之人》,我根本做不到。他太真实了,没有强行美满的结局,没有被英雄拯救的世界,只有残酷、满目疮痍的现实。

与帕瓦娜同在月光之中的那圈月晕,常被阿富汗人用来做女孩子的名字,哈拉。帕瓦娜最近一次见到这个名字,是在一封信上。信上说,这位叫哈拉的女子,踩到了地雷,不治身亡。

让帕瓦娜读这封信的,是一名塔利班士兵。这个士兵身材高大,令人畏惧,前不久还在巡逻,斥责帕瓦娜和她父亲,要注意女孩子的言行。

但此时,这个士兵,小声啜泣,抚摸着信上的“哈拉”。这个哈拉,是他的未婚妻子。

环绕在月亮周围,点缀夜空,本应是世上最美好的东西,却在战争之中,消失在淡淡的几句话中。血都没见到,一个人就消失在生活里。这就是乱离之世,人命如草芥的现实。

我们看过了太多的“战神”、“勇敢的心”,看过太多英雄类的人物力挽狂澜,在战争中闪耀。看太多之后,我们就忽略了一个事实,当战争来临的时候,我们不会是那个英雄,只能是战争风暴里四处飘零的草芥。

18年年初最火的电影《红海行动》,里面的突击队员救了一个汽车炸弹上的人质。他哆嗦着求队员们,让他们救救自己的孩子。他自己却什么也做不了。一旦被绑上战争这辆车,命运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那个消失的哈拉,只是《养家之人》里的一个小小故事,如果我仔细回想,藏在细节里的很多人,也是那样的消失了。那个把帕瓦娜父亲投进监狱的人,战争开始后,被投进了前线的炮火里,杳无音信。当他踏上去前线的车时,我才发现,甚至他自己也才认识到,他不过是个嘴上刚长出胡须的孩子。

残酷吗?太残酷了。所有人的命运都像他们所处的阿富汗一样,始终在经历战争。帝国来去之间,处在咽喉要道的阿富汗一次次被碾过,他们的目标甚至不是阿富汗,只是因为阿富汗挡了他们的路。

战争里,阿富汗和他的人民一样,只不过是炮灰。

然而残酷却不是《养家之人》的全部,只有残酷,也不能让我这个万年冷漠脸流泪。真正打动人的,是帕瓦娜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帕瓦娜遭遇重重阻碍,依然能够养活家庭,并把奄奄一息的父亲救出来。而阿富汗人民,在四面的战火中,也坚强生活着。战火起时,也许摧毁一切,但路边的野花却在生长着。

那份顽强,是真正令我动容的东西。比炮火更震撼,比热血的嘶吼更振奋。

如今,《养家之人》这部电影,也正遭遇着帕瓦娜和阿富汗人民一样的命运,在各路大片的商战中被波及。本是最美的电影,却被打压的排片越来越少,让人心疼。

不过,《养家之人》也体现出了电影里可贵的品质,在战火之下依然顽强。口碑越来越高,也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他像路边的花朵一样,正在顽强生长。

期待他能快点长成大树,被每个人看到。这样美好的东西,不该被埋没。

 短评

你就不能不管吗?你就不能当没看见吗?你知道现在是什么状况吗?他只是个人啊。

6分钟前
  • 青铜猪猪
  • 力荐

非常搞笑,要么你就直接用阿拉伯语配音,阿语腔调的英语配音算什么呢?法国人还是印度人在纽约?这又不是梗,所谓的方便观影更是没必要,缺乏内核只知道截取一段故事来衬托中心实在是很无力。

9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较差

“有一天我在街上捡了一个玩具,里面藏有地雷,接着就爆炸了,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因为这就是结局。”

12分钟前
  • Tough Guy
  • 力荐

女导演,自带的社会人文关怀和爆棚同情心,可惜节奏感欠奉,力度是弱点。

13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奥斯卡评委会不是最喜欢政治正确了吗?准备把红毯都抹黑的伟大女权主义者在阿拉伯石油面前都瞎了吗,有这么魔幻现实的片子,还非要看什么童话?奥斯卡,垃圾。愿和平,愿生而为人、不以自己的性别为耻。https://i.lavayou.cn/archives/1751《没有然后了,这就是故事的结局》

16分钟前
  • null
  • 力荐

滋养鲜花的是雨露,不是那滚滚雷鸣。

20分钟前
  • 次等水货
  • 推荐

“在阿富汗,结局才是最重要的。 
他们想知道的是结局是不是幸福。 
毕竟,生活并非印度电影。阿富汗人总喜欢说:生活总会继续。他们不关心开始或结束、成功或失败、危在旦夕或柳暗花明,只顾像游牧部落那样风尘仆仆地缓慢前进。”

23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二十年后还能否相见,在那片月亮拉起海水的沙滩。(190113影院国语版:讲故事真的像念咒语一样,能给以人勇气和力量。)

28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倘若有人说绿教对人类有任何益处,那他必然是混淆了那些天生高贵坚强却不幸生在绿家但历经荼毒扼杀之后仍然闪光的灵魂。灿烂和荣光归于那些不屈的灵魂以及他们的创造,绿教不配分得任何功劳

29分钟前
  • 大作人家王書紀
  • 还行

不给人活路,女人不能独自上街,需要男人陪同,而且要穿那个罩袍。男人呢,也是谁野蛮无知谁拿枪,谁就说了算。看你不顺眼,就可以给你投进监狱。作为一个群体活成这样,自我设限,真是比很多动物都不如。要是不能够想像超自然力量作为精神支撑,真的很难活下去啊!

34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你可以铿锵有力,但不要仗势叫嚣。滋养鲜花的是雨露,不是那滚滚雷鸣。

37分钟前
  • 马卡
  • 力荐

一个国家的堕落从男人开始,一个国家的复兴从女人开始。

40分钟前
  • 饿霸地煮
  • 推荐

对于现实来讲这部作品太过无力,作为动画来讲这部作品又太过沉重...原著台版译名叫作《战火下的小花》,好过现在的译名,Parvana不仅要养家,也要救父,更要与自身命运作斗争...虽然动画与真人电影无可比性,但仍想提一句,这部动画中的女性甚至比诉求类似的《神秘巨星》更勇敢、更写实,也,更悲剧。

41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我相信动画片的力量,有时候来得比真人版本要震撼,所有的不堪和对世界的控诉,用一种卡通的力量,来给予现实最温柔的一击。

44分钟前
  • 大聪
  • 力荐

画风真美啊,虽然画的是个比末日还残酷的世界

49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今年看到的好片很多,这不算最惊艳的,却是单纯想要推荐这部电影。剧情简单清楚,画面风格浓郁却也明快,讲述社会题材避开沉重也不刻意强调时效性,算是今年心头有重量的一部成年人童话了。所以觉得很庆幸自己在COCO上映前一个礼拜看到了并且推荐这样的作品。

54分钟前
  • 竹和
  • 力荐

好的电影看完以后会影响对世界的认知。当我们每天为自己的小烦恼要死要活的时候,不要忘记在世界的另一端每天为“生计”和"家庭团聚"这些我们早已take for granted的东西与命运抗争。@2017BFI伦敦电影节

58分钟前
  • opal
  • 力荐

85/100 “养家之人”让我想起来小时候听过的那些最黑暗绝望的关于穷人的美好愿望的童话,只是那些童话大多以long long time ago开头,让小朋友觉得所有恶是早已逝去的东西。然而“养”中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它最后揭晓的谜底和它本身一样极具震撼力和感染力。

60分钟前
  • SELVEN
  • 力荐

生活不是故事,故事里的苏莱曼得到象王的种子回到故乡;生活中的女孩寻回父亲,故乡已是一片离乱。现实不是动画,动画里母亲被释放追回了先行的女儿,现实里多少骨肉已天人两隔。女孩伪装成男子,炸弹伪装成玩具,宝石井底深不可测,监狱的路征程漫漫,在我们家乡人才是无价之宝,人也是最廉价的负担。

1小时前
  • 西楼尘
  • 还行

飞机上看的。特别煽啊,我这种眼窝浅泪点低的稍微一看就感动的不得了,这不连头像都换了。希望安宁真正能降临在阿富汗人民的身上。

1小时前
  • 东四牌楼王师傅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