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

爱情片英国1998

主演:凯特·布兰切特,杰弗里·拉什,克里斯托弗·埃克莱斯顿,约瑟夫·费因斯,理查德·阿滕伯勒,文森特·卡索,芬妮·阿尔丹,埃里克·坎通纳,凯西·伯克,艾米莉·莫迪默,约翰·吉尔古德,詹姆斯·弗莱恩,凯莉·麦克唐纳,丹尼尔·克雷格

导演:谢卡尔·卡普尔

播放地址

 剧照

伊丽莎白 剧照 NO.1伊丽莎白 剧照 NO.2伊丽莎白 剧照 NO.3伊丽莎白 剧照 NO.4伊丽莎白 剧照 NO.5伊丽莎白 剧照 NO.6伊丽莎白 剧照 NO.13伊丽莎白 剧照 NO.14伊丽莎白 剧照 NO.15伊丽莎白 剧照 NO.16伊丽莎白 剧照 NO.17伊丽莎白 剧照 NO.18伊丽莎白 剧照 NO.19伊丽莎白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1 02:40

详细剧情

  本片荣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造型化妆奖等各项荣誉。  1554年,在玛丽一世血腥的统治下,英国陷入了空前的混乱。直到1558年她驾崩,她同父异母的妹妹伊丽莎白(凯特·布兰切特 Cate Blanche tt 饰)登上女王的宝座,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令伊丽莎白兴奋不已的不仅仅是登上王位, 还有幼时的心上人罗伯特-达德利(约瑟夫·费因斯 Joseph Fiennes 饰)结束流放,重新走进了她的生活。但突如其来的宫廷政变、暗藏的阴谋、大臣的欺骗、国家糟糕局势,无不给这位新任女王带来危机。但她运用自己的智慧,在一次次宫廷政变中,华丽脱身,一次次扫除异己,巩固了自己的王位,并将16世纪的英格兰从岌岌可危的边缘推向昌盛的顶点。但伊丽莎白拒绝任何政治上的联姻,坚持追求真爱。这位威严、冷峻、刚毅的女王最后终生未嫁,只与国家和权利终身为伴。

 长篇影评

 1 ) “童贞女王”的荣耀与苦痛

    或许是由于英国在1840年带头开始了中国百年被蹂躏史的缘故,每当看文字的、图像的关于大不列颠如何强盛的东西时常常心生恨意,反倒是看反抗英格兰暴政之类的东西看的无比痛快。作为英国一段强盛标志之一的伊丽莎白时代,伊丽莎白女王当然是值得大书特书,好好神化一笔的人物,但是在凯特布莱切特主演的《伊丽莎白》和《伊丽莎白:黄金时代》中,我却看到了一个更接近人间的英国女王,看到了这个“童贞女王”人生的荣耀与苦痛,人性的故事往往比兵戈铁马更有征服力,所以,这个英国女王的故事将我深深感染。

    两部伊丽莎白女王的故事,无疑第一部《伊丽莎白》更佳,故事一开始,就是著名的“血腥玛丽”时期,那个时候,这个名称不像今天的鸡尾酒一般可爱,我们看到的是教派纷争下的白色恐怖,神经质的玛丽滥杀无辜,甚至将妹妹伊丽莎白也关进大牢,但是却又没有下手杀害,所以,她病逝后,伊丽莎白顺其自然的接受王位,给人一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感觉。事实上,本片比较巧妙的没有赤裸裸的神化伊丽莎白,而是通过一系列看似要取她性命,但是又都逢凶化吉的情节来承诺她的形象,这样的不断死里逃生,不需要再用过多词藻歌颂,一个神赐君权的神化女王自然的站在时代前端。本片在宫廷斗争的展现上则是极力表现其险恶、丑陋和血腥,特别是伦敦塔内对犯人的一次次虐待和折磨,让政治斗争中的善恶不再明晰,无论是伊丽莎白的敌人,还是她的同盟,在彼此的争斗中都显的不择手段,残忍至极,而在这个过程中,伊丽莎白倒显的有些优柔寡断、菩萨心肠,对敌人一再退让,而正是这样的铺垫下,使得她最后的爆发显的理所当然,令人振奋,将一个女人到女皇的成长过程中的血迹用这样的悲情方式轻轻抹去,而她的坚疑和果断性格却渐渐予以烘托。

    实际上,在两部影片中,对于伊丽莎白最大的悲情描写,恰恰在于她的“童贞”,在影片中,它不再仅仅是纯洁和神圣的标志,而是一个女人的苦痛和牺牲。无论第一部与罗伯特勋爵的爱情、还是第二部与海盗罗利的暧昧情愫,最后都不得不屈从与国家利益,而面对各国而来的“追求者”,她又对这样的政治婚姻坚决的抗拒着,于是,本片中,我们看到她一次次痛苦的与心上人划清界线,然后再穿上抹杀女人柔美的高贵的礼服,出现在女王的宝座上。在第一部中,结尾她饶恕了背叛她的罗伯特勋爵,并与之划清界线后,减去长发,面容凝重而庄严的接受子民们的朝拜,然后说“我已经嫁给了英格兰”,一种决绝之气将其爱情的无奈烘托到了及至,又为一个铁腕女王的诞生渲染了最神圣的气氛。

    与第一部相比,《伊丽莎白:黄金时代》就显的差了不少,布兰切特扮演的伊丽莎白依然出色,依然将女王为了国家利益牺牲自己爱情的那种挣扎表现的充满感染力。但是,本片剧本确实次了些,与第一部通过女王多次逃出劫数自然的烘托形象不同,这部来了个赤裸裸,比如当女王在教堂祷告时逃脱暗杀,非要弄个她身上闪耀光辉将对手镇住的神化场面,让人看了作呕,这种过分宗教感的神化在本片中随处可见,可谓一大败笔。本片还有一大毛病就是对女王对手的过分妖魔化、弱智化,如西班牙国王菲利普斯在片中被演绎的自大、傲慢、神经质,像个神汉一般,不像第一部的诸多对手显的有血有肉,我们知道,要让一部电影试图歌颂的人物显的有血有肉、英明神武,对于她的对手的表现上也应该等同对待,否则一帮菜鸟怎能烘托女王的形象?不过,好在还有一帮出色的演员在支撑这部电影,如扮演海盗的克里弗欧文,将一个不羁而又有情有义的传奇海盗表现的魅力非凡,而扮演菲利普国王的西班牙演员加尔迪莫纳,将一个剧本设置的妄想症国王,表现的依然充满了尊严和悲情色彩。而总体看,本片的不足也是相较与第一部而言,比起同类作品中,歇斯底里的展现传主文治武功的传记片来说,还是更有可看性。

    但凡涉及历史人物的传记片,总会引发争论连连,历史上的伊丽莎白是怎样的?这属于本片的扩展话题,其实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基于基本史实的演绎是多种角度,仁者见仁的,对于我来说,伊丽莎白本人就是多种历史和文艺作品形象的统一,在这一系列的电影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从天真烂漫的女孩成长为铁血女王的女人的故事,看到的是一个曾经对爱情充满期待的女人最终抛弃个人爱情,嫁给英格兰而终身未嫁他人的悲伤故事,看到的是一个开创了英国辉煌年代的女王的荣耀与苦痛,历史的真实远比电影复杂,但是这部电影中,那个昔日还在草地间与同伴嬉戏的少女和冷俊到冷酷的女王的反差已经足够复杂,足够耐人寻味。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64ec9e0ac1b9841994ca6bb2.html

 2 ) 朱颜已改

当主教用庄严的语调宣布伊丽莎白成为英格兰,爱尔兰,法兰西的女王,圣乐响彻明净堂璜的西敏寺,绣花红地毯,礼烛,盛装阵列,欢呼的臣民,她手持王权宝珠和权杖,接受加冕典礼仪式,导演在叙说历史事件时并未面面俱到,而是有侧重的择取宫廷斗争戏,绕开正面交锋的战争场面,用大段的尸首横陈,血水横流,来营造血腥气氛。歌舞升平,会议表决,肉欲欢爱,残害与死亡穿插相见。

从人性进化到神性是故事的脉络之一,面对新教与天主教徒的异端之争,罗马教廷的君权神授打压,内忧外患。导演在叙事宗教宽容决议投票案时,用到了一组很具写意性的镜头,缓缓打开的大门,簇拥的宫廷教士如潮水,缓缓分移开去,喃喃自语般,叙述着为了国家大义,如何全身心投入。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适应政治潮流,构成了一道明晰的分水岭。

法国求婚的安如表现的浪漫气质将英式的保守冲击得窘迫不堪,他的前卫作态唤醒了伊丽莎白的第二性,她说,我明白了一切。轻摇羽扇,宫廷间再度对舞,举手投足间,她不再是那个含羞欲放的女人,她又说,我选择要一个忠诚的女管家,也不要一个适合谈恋爱的男人。重用华星汉,放弃婚姻-神格的重构,一切都为了国家。那个成长于绿荫浅草的曼妙朱颜少女,如今已是粉白浓妆,果敢,坚毅的盛世女王。

 3 ) 命运的转轮

苏格兰玛丽有着优越的青少年成长环境,然而,这让聪慧的她没能拥有政治斗争经验和与值相匹配的情商。她头顶三顶王冠,而这三顶王冠在复杂的局势下如同陷阱,让她难以脱身。英格兰王冠,不但有名无实,还让她与伊丽莎白对立,让英格兰的天主教徒蠢蠢欲动,最终在她不明智的选择下害死了她。法兰西王冠,这顶王冠没戴多久,就因为病秧子老公的病逝而掉了。由于这顶王冠,西班牙国王的老婆,前任英格兰女王血腥玛丽不肯把英格兰王位传给他。法国人不肯帮她出兵,却希望她继续顶着有名无实的英格兰女王名号。而她,什么都没有了以后,因为怕丢人不肯回法国,逃到英格兰被伊丽莎白控制。苏格兰王冠,让她陷入宗教冲突和渣男的包围之中,她无法像伊丽莎白那样周旋其中,而是被其吞噬。
当然有人比她更倒霉,本来可以安安静静的做大家闺秀,却因为家人的野心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莫名奇妙拉去做女王,然后失了性命。相比之下,苏格兰女王原本还有的选,只是命运的转轮跟她开了玩笑。
要这么看来,伊丽莎白二世比她的先人幸福得多了。

 4 ) 从女王成长中看两性关系

女王从女孩成长为真正的统治者的心路历程:她未婚,却由于4个男人而成长,有年轻时的情人、时时置她于危险中的公爵、曾辅佐她父王的忠臣,还有日夜保护她的爵士。

随着她的日渐成熟,前3者一一被她而弃,只有后者留守殿前。他并不比他人年轻英俊也并不巧言令色,但他尊重她独立的人格,提供建议却从不代为决定,给她时间思考,给她空间消化情绪--主意你自己拿,我在这儿,需要我的时候我支持你。他是个真正的男人,欣赏她的美丽,却不想着坐拥美人,鼓励她的成长,却不想着控制她。

她真正成熟了,虽然成长的代价巨大,可是一代女王不是每个人都做的了的。她在位时曾说过:I am my father's daughter, I have the man's heart. 确实震撼,内心强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岁月的洗涤和历练的积累。

 5 ) 女人和女权。

看这部影片当时纯属两个原因,一是对历史人物,特别是有影响力的女人的好奇心,二就是太喜欢Cate Blanchett了。之前看了很多关于Cate的影片,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她反串男生,饰演了Bob dylan。当时只是觉得:咦,这个男人长的很像Cate嘛,殊不知就是她。
Elizabeth应该是Cate的最有影响力的电影之一了。很多人正是因为这部影片才认识到这个美丽的女人。相对于这位女王,Cate完全处于一种尊敬的态度来饰演她,并且从骨子里对他产生一种敬佩。然而当记者问是否也会有如此大的野心,C却说她只是平凡的会结婚生孩子过日子的女人。
女人分很多种,有野心的女人,小肚鸡肠的女人,傻乎乎的女人,漂亮的女人,肥胖的女人,勤奋好学的女人,冷漠高傲的女人,温柔的女人,泼辣的女人,能干的女人,唯唯诺诺的女人,有钱的女人,没钱的女人,年轻的女人,年老的女人。
这些都是女人看女人,或者男人看女人。
可是女权就两种,而且是两种极限,崇拜与鄙视。其余的都在中间游荡。旧社会的封建家族中的太太们是对其的鄙视,或者说是不知。不知道有女权这么个玩意儿,而且也不敢想象自己的命运可以和男人有所谓的社会价值。女人生下来就是要嫁个好男人,生孩子,在家相夫教子。貌似现在也有很多人如此想法。于是便产生出了更多女孩说要绑个有钱人,有权人,少干点活,多想点福的境界。这样的境界造就了一些男人,也打垮了一些男人。一些男人就此努力奋进,开拓进取;一些男人则萎靡萧条,认为自己的能力和财富可以换来更多的女人,所以高傲自拔,洋洋得意。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女人惯坏了他们罢了。真可悲。
而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女人要开始崇拜女权了。甚至要鄙视男人的很多做法。其实也大可不必。我倒喜欢女王的很多做法,从容而内敛,适度有加。然而其最后一句:I am married to England却尤为感动。那是一种权利的象征。说道权利,谁不喜欢呢?
这样的女王,武则天算一位,孝庄太后算半位吧。我很欣赏这两位中国的Elizabeth,特别是武则天,在唐那样一个男人为主的雄性社会中,将自我妩媚与内心狂野相之融合,所以妩媚娘,外媚而内中坚啊。孝庄也是一个有魄力的女人,只是她的野心并未达到如武则天那样的程度,或者环境。另外一位人称老佛爷的慈禧,则是个有野心但行为欠佳的女人。
一个女人,活法很多种,可以享福,可以享乐,可以穿山越岭,可以走遍四方。可以特别在乎道德,也可以特别不在乎规则。没有人限定我们的生活究竟应该怎样过。如果拿别人的言语来限定自己,那也未免白活了。

 6 ) 不说话,只做伴

Sir Robert 告诉年轻的Elizebeth "remember who you are, don't be afraid of them." Elizebeth凭着这种信念忍受黑暗的压抑,静默,等待,漫长的黑夜过去,Queen Mary的早逝让Elizebeth坐上了女皇的宝座。Robert的背叛和政治里的谎言告诉她她不是任何人的Elizebeth, "I am only the daughter of my father", 她嫁给了英格兰,并且为这片心爱的土地带来了黄金时代,成为受人敬仰的Virgin Queen. 她从没忘记和Robert在洒满阳光的田园里曼舞,那时她有最美丽的裙摆,笑靥和年华。不说话,只作伴。

 短评

凯特·布兰切特把伊莉莎白演出神韵了,胜在气质,最后那一幕,你看,我最终还是嫁人了,不过我嫁给了英国,真正做到了权威又疏离,柔美又冰冷。约瑟夫·费因斯这一部比同年他参演的莎翁情史更具沉淀。到底,他也只是个做情人的料,终,了了孤单。

2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推荐

传记片难拍,稍一不慎就在漫长一生的拖沓中被骂个狗血喷头,《胡佛》沦为悲剧,《公民凯恩》推上圣坛。而当下导演们都乐意取一个小片段着重渲染,如马岛战争期间的铁娘子、戴妃去世时的伊丽莎白二世、橄榄球世界杯期间的曼德拉、拍摄《游龙戏凤》时的梦露……这无疑是打名人传记之旗号拍剧情片。像《伊丽莎白》这种老老实实讲王者之路的还真不多见。

6分钟前
  • 喻鸣
  • 推荐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还是胶片电影,喜欢胶片电影的质感,很真实我对英国的历史又有了更深的了解凯特·布兰切特真的是太美了!!!我的女神! @2020-04-12 10:25:01 @2022-06-06 22:19:19

11分钟前
  • 𝓙𝓸𝓴𝓮𝓻 𝓐𝓲𝓻𝓭.🌈
  • 力荐

看過一點伊麗莎白時期的歷史,為了不被殺忍氣吞聲裝成天使一樣的伊麗莎白,好容易熬到登基,面對逼婚、暗殺等種種險惡。我想起一句話:“等我緩過這口氣,把你們一個一個都咬死!”她最後還是沒捨得殺死情人,以一個正大光明的理由保存了他的性命。這是最後的念想吧。

16分钟前
  • 推荐

约瑟夫费因斯哪里有一点英伦情人的气质了,整个儿的就是一点贵族宫廷的边都沾不上,古装片还这么喜欢找他演,跟他哥比起来那真是天壤之别。

20分钟前
  • 了不起的花轮君
  • 推荐

想起当年学的英国概况学得痴迷,抱着地图研究一通。服装、场景都很美,Cate的伊丽莎白非常有说服力,苍白、坚韧、大气。He'll be kept alive, to always remind me, how close I came to danger。2010.4.20

22分钟前
  • m.
  • 力荐

布蘭切特的氣質可以陰郁霸氣到這個地步,嘖嘖嘖

24分钟前
  • 花簪
  • 力荐

真是对这种古典英国范儿没有抵抗力。作为电影来说,非常棒,服化道、剧情、节奏、情感、选角、表演,观赏性一流;作为历史片来说,有点戏说了,缺点历史厚重感。anyway,cate女王一出场,劳资就被迷晕了@@

29分钟前
  • 变形的文科生
  • 推荐

童贞女王的大情史,权力场杀戮起于剪灭异教阴谋,实现盎格鲁海洋体系的独立自强。片子拍得真心不咋的,虽然看到不少史料演绎,但还是严肃与娱乐两不讨好的作品。这中间代表的趣味实在是low。

31分钟前
  • 你的益达
  • 还行

华服啊华服 【2018-2-15重看】

35分钟前
  • 垣原阵
  • 推荐

英国人审美奇特的无眉白粉妆+泡面头......不知是因为对该历史缺乏了解还是央6的删减,或人多脸盲,感觉叙事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断断续续眼花缭乱。女王👸🏻从天真烂漫到坚韧果断、受制于人到独揽大权的转变都非常莫名其妙,让这段历史只停留在服化道的层面

40分钟前
  • 刷鞋大王
  • 还行

女王估计是第三种性别了。话说有好多熟人啊~赫赫,大名鼎鼎的坎通纳,007,海盗,拉尔夫费恩斯他第,猜火车里那学生妹...我还是无法理解宗教信仰会提升到如此严重的高度。

45分钟前
  • AshtrayGem
  • 推荐

看这个片子的时候我瞬间就明白了象征蒙太奇和好莱坞三点打光法。真是在各方面做得都非常精细非常典雅的片子。英国电影还是非常有自己的一套的。

50分钟前
  • 踢迩达
  • 力荐

还是英国史有意思!不错的历史片,伊丽莎白的政治道路说明了攘外必先安内的重要性,不过影片对“爱情”过多的着墨实在有点头重脚轻。其实伊丽莎白统一宗教的政策也并不彻底,在她驾崩的17世纪初照样引发了一场腥风血雨。

53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推荐

说实话,因为看风中的女王而对伊丽莎白一世感兴趣,自己百度了一些历史由衷敬佩,但是看电影,反而有些失望,看不出她的风采和手段,没有很体现她的英明果敢,爱情的篇幅不小,但偏偏这个爱情故事并不新颖,再去看看第二部吧

55分钟前
  • 尹天雪
  • 还行

从服装到演技都很有气场,98年的cate败给了莎翁情史,确实可惜。我只是不明白joseph同学总么可以忍受同时在这两部电影中演同样的角色

60分钟前
  • jo
  • 推荐

爱情戏好狗血!实在不喜欢男主,当年看莎翁情史也是=_=九叔的反派帅得甩他十条街不止…凯特中性美怒赞,但故事实在没打动我…

1小时前
  • Captain Zoey
  • 还行

最后大用莫扎特和埃尔加,似乎是个提醒,别入戏,这是现代人的演义。

1小时前
  • novich
  • 推荐

看完都铎王朝直接看的这部电影,98年的片子确实也算老的了,很多拍摄手法都跟现在主流的不一样,但是还是很值得一看!

1小时前
  • Zach
  • 力荐

兔子的入坑之作,很好奇,13岁的小盆友就可以看这么多船戏的影片吗?一直在揣摩兔子是哪一瞬间爱上魔王的,我觉得是后半段,文森卡索也算助力吧,露骨的言辞估计也让兔子感同身受了!是的,魔一直都是女王,没有男人配得上她。因为她本就是个男人!

1小时前
  • 伊维特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