蔑视

剧情片法国1963

主演:碧姬·芭铎  米歇尔·皮科利  杰克·帕兰斯  弗里茨·朗  

导演:让-吕克·戈达尔

 剧照

蔑视 剧照 NO.1蔑视 剧照 NO.2蔑视 剧照 NO.3蔑视 剧照 NO.4蔑视 剧照 NO.5蔑视 剧照 NO.6蔑视 剧照 NO.13蔑视 剧照 NO.14蔑视 剧照 NO.15蔑视 剧照 NO.16蔑视 剧照 NO.17蔑视 剧照 NO.18蔑视 剧照 NO.19蔑视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7-04 00:00

详细剧情

  保罗(米歇尔·皮寇利 Michel Piccoli 饰)与卡米尔(碧姬·芭铎 Brigitte Bardot 饰)是一对幸福的夫妻,保罗剧作家的工作也足以保证他们的衣食无忧。一次,制片人普罗可修(杰克·帕兰斯 Jack Palance 饰)邀请这对夫妻参加一个会谈,在会谈之中,面对着滔滔不绝的丈夫,卡米尔的心中第一次浮现出了一种名为“轻蔑”的可怕情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感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强烈,强烈到她已经无法再像以前那样的对丈夫施以深刻的爱意。同时,英俊帅气的普罗可修吸引了卡米尔的注意,两人越走越近。当奸情败露后,保罗大发雷霆,可卡米尔和普罗可修却毫不在意的驾驶着豪车扬长而去,哪知道,悲剧性的命运正在前方等待着他们。

 长篇影评

 1 ) 反对阐释,所以xjb阐释

正处在新浪潮退潮时期,戴高乐将军的第五共和国刚刚结束了阿尔及利亚的冲突,战后的动荡岁月可以说刚刚结束了,刺客社会文化与精神面貌总算有喘息之地,他们的广泛变动才刚刚开始。安东尼·曼、尼古拉斯·雷创作力衰退、约翰卡萨维茨代表的新一代作者追求极致的现实主义,传统叙事结构被不断冲击。新小说理论代表的一种新的书写企图影响了法国电影,产生了《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在这样一个激流涌动的背景下,《蔑视》的美学是有有目的性的进行规划产生的,在叙事形式巨大的革新之下也并没有丧失戈达尔最为擅长的致敬经典的“守旧”与冒犯经典的“革新”的恰到好处的衔接。

这是一部我感兴趣的定制影片。这是唯一一次,我感到能够用大预算拍摄一部伟大的影片。——戈达尔

对于戈达尔来说,本片着实是“大制作”的,莫拉维亚的原著小说,他的主要人物通常是一个头脑清晰又无能为力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萨特的《恶心》与加缪的《局外人》之前就表达出了一种存在主义式的不安:丧失行动的能力,而又对自己的不行动有负疚感,不停地徒劳地适应一个正在远离他而去的世界,对于生活的厌倦与冷漠成为了莫拉维亚的主题。这类存在主义的主题在《随心所欲》中已经有所呈现。同时,还有碧姬·芭铎,这一个“带资进组”的女人,她的到来吸引了美国的制片人约瑟夫·E·莱文。碧姬·芭铎的片酬占了预算的一半,而在未来,我们也发现这样的投资无疑是完全正确的。

与《筋疲力尽》类似,全片持续时间被完全压缩在两天之内。全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讲述了经典电影的窘境、夫妻关系的死亡以及最终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第一部分

主要介绍主角一行:编剧、制片人、导演三人组、保罗、卡米耶,阐述了夫妻关系、电影世界的现实存在:“意大利电影正处于困境”意大利电影城布景和《奥德赛》样片的放映和弗里茨朗。弗里茨朗承载着一切的身份进入电影,碧姬芭铎的美艳与神秘的影片内外形象进入电影,米歇尔·皮科利则是来自《眼线》的。这些人在影片中也以指涉自身过去的电影生涯进行场面调度。

制片人普罗科施一开始出现在宛如末日废土的电影城布景之中,惋惜过去的繁华与现在的凄凉“这里是电影的末日”。并且在普罗科施第一次出现的镜头组中同样是采用了横移长镜头和短镜头切分蒙太奇结合的手法,令人惊奇的是场景之间的转换是极其流畅的,戈达尔创造了节奏的断裂,在所有的场景转换时刻进行省略的剪辑,于是在长横移、推拉镜头中夹杂着短镜头的中断,充满节奏感,想到了《谍影重重》系列的快速剪辑下的“呼吸感”,长镜头中也需要这么一个非常精准的切分短镜头的加入,动不动几十分钟的长镜头似乎成了 “镜头长”式炫耀能力方式,本片就已经证明,单纯为了长而长镜头是苍白的。

弗里茨朗则是被美国制片的压制之下成为一个创作力上行将就木的老人,戈达尔从不吝惜让他的挚爱出现在电影上的机会,同时在电影上赋予了弗里茨朗真正的崇敬,弗里茨朗从放映厅走出、点上一支烟,伴随着音乐,在他身后是希区柯克的《惊魂记》霍华德霍克斯的《哈泰利》和罗西里尼,弗里茨朗如同众神中的一个,缓步行走在历史与现在之上,在放映厅观看样片众神雕像的画面交替蒙太奇同时在指涉罗西里尼《意大利之旅》那不勒斯博物馆中雕像的镜头,如同《意》中英格丽褒曼被雕像震撼,戈达尔在“电影的电影”一段用同样的仰拍、摄影机圆周运动和弦乐乐团音乐,无一不在模仿/致敬罗西里尼。当然主题是与《意大利之旅》截然不同的。

而碧姬芭铎一开始以一个极度撩人的姿态出现在银幕上,卡米耶/碧姬芭铎的身体使其符号价值与商品价值置于灯光之下,,同时这个长镜头又采用滤光片按照红色、白色、蓝色的三种颜色基调进行划分,在这个连续与非连续性之间的相反系统中,碧姬芭铎的身体像雕塑一样被打光,欲望冲向观众,并且神圣化,观众的窥淫破坏了夫妻的亲密时刻,观众的欲望投向她浑圆的臀部——投向最为“肉感”、迟钝的肉块,这是一种最纯粹人为性和器物性,观众对于肉感真正向往的是相互依靠的肉体快感,而卡米耶夫妇的接触方式也已暗示了二者的关系,戈达尔揭露了这种欲望,同时将其与片中人物隔断,二者之间的对话也是交错的,还有音乐的中断,尤其是序幕镜头之后“谈正事”和“谈私密部位”一段,以及这段长镜头完成后来到意大利电影城音乐的巨大断裂,音乐存在的时刻夫妻关系是和谐的,观众和保罗都在色彩与音乐之中观察卡米耶的身体,这一时刻是浸入的,而断裂的时刻正是我们重新审视、浸入欣赏身体的时候。

第二部分

聚焦在保罗与卡米耶的夫妻关系危机上,同时第一部分中的“电影世界”同样存在——以电话方式不断抢戏。智慧女神将头转向夫妻的画面、海神的形象替换行程的交代均是指涉《意大利之旅》,同时将人物的命运放置在众神的视角之下。夫妻之间的紧张对峙关系达到顶峰,在夫妻关系决裂的时候,突然插入的画外音和逝去的幸福画面就像吵架一样,等到夫妻开始怀念当初的时候不是和好如初就是彻底决裂只留下过去的回忆了,果不其然,在看似和好之后的一个电话又一次击碎了看似破镜重圆的幻象,在灯台两侧的对峙(大幅度的左右横移增加距离感、疏离感并且还是在cinemascope的作用之下更加强烈),

把夫妻间的隔膜和卡米耶企图逃离这段生活不可逆转的特质影像化了。正如前文所言,这个“带资进组”的碧姬芭铎是本片能名垂影史的重要因素,首先是她本人自带的明星光环,同时还有性感到极致的身体和“敢脱”的精神。在本部分公寓镜头组中,她不断换着假发、衣服、五颜六色的浴巾,将原先原初裸露的身体覆盖但是无比性感的身体依旧保持着吸引力。她在第一部分撩拨保罗时是大胆而羞怯的(说自己私密部位时候都不用面部表情,只需要娇羞的微动作和声音),而她在中后部分面对保罗的时候用一种单一的、机械的语调读出自己的台词(与背景音旁白成对比)这样的轻蔑彻底激怒了保罗,“粗俗的语言不适合你”,碧姬芭铎的说话把粗话都化为自己的悲哀,同时在言语中流露出了对保罗的轻蔑,这种轻蔑是不可言说无法解释的,她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蔑视这个她在一天前可能还全力撩拨的男人,这似乎是宿命的。

第三部分

来到了卡普里岛,电影世界正式介入夫妻生活,保罗和卡米耶身处在一个镜头的拍摄过程中,原先的人物组合被重新分配,一个缓慢的读信镜头,浑浑噩噩的保罗如同在梦中一般仿佛听到了卡米耶读信的声音,同时是汽车油门刹车的声音,连续的音画错位交替蒙太奇连接着一个残酷的镜头。这组镜头中普罗科施摘了路边野花献给卡米耶同样是一个较长的横移镜头,而在结构上与信的画面和汽车快速启动的交替又一次进行了镜头组结构上节奏的呈现。是这样迅猛突兀,就像《随心所欲》中娜娜的死亡一样,信中的告别已经描写了死亡,汽车卡在挂车中就像是影像结构上的段落:“出发画面卡在告别信段落中呈现”一样。由此卡米耶的组合因意外消失,保罗也因此离开,只剩下弗里茨朗一个人进行电影的创作。

Cinemascope(西尼玛斯科普)宽银幕

这种格式的电影被手册派大量使用,他们对着宽银幕大唱赞歌,本片同样如此,西尼玛斯科普使得戈达尔对空间的极度利用、被恐惧与渴望扩张的空白空间的实验相较于景深作戏更加有趣。诚然,西尼玛斯科普系统带来了大量的调度、取景以及最终画面呈现上的困难因此最终消亡,但是,在本片中西尼玛斯科普对于摄影机运动和特写镜头的限制恰恰是戈达尔想要的,片中大量的横移、固定镜头,采用四分之三的角度进行拍摄令线条不会发生扭曲不会产生“鬼脸”的同时人物与空间进行交互,人物被固定在画框边缘位置,中间留给阻隔物:墙、雕塑等,人物之间的隔离同时也是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视线的不交互、碎片化的对话呈现出来的。

色彩与神话

整部影片自一开始就说明要建立在对白色、黄色、蓝色、红色的优先上,红色代表的是愤怒与轻蔑,真是卡米耶的主色调,在公寓中身穿红色浴袍对保罗的挑衅,同时,在弗里茨朗的《奥德赛》中红色又是鲜血的颜色,危险的颜色,同时智慧女神的眼睛表意也已十分明显。而蓝色是保罗的主色调,同时也是《奥德赛》中荷马眼中看到的世界——海的世界的颜色,同时还有雕像的眼睛,同时,《轻蔑》是建立在在神话层/电影世界的烙印之上的,同时也是现实演员背景基础之上的,而红黄蓝也是对于最简洁原初的回归,弗里茨朗在《奥德赛》中“向往一个和荷马的世界相似的世界”,戈达尔也在向往这样一种回归,与罗西里尼《意大利之旅》不同的是,戈达尔呈现了一个荒芜的世界,《意大利之旅》是在决裂边缘的开始,在最终的毁灭中重新找回爱,那么《轻蔑》就是以结合的开始,在废墟之中寻找神迹,而古老的奥林匹斯众神成为了五颜六色古代雕塑的仿制品,男女关系在两天中崩溃、寻常的家庭场景向着死亡与毁灭的漩涡滑落。

摇摆于保罗和奥德修斯之间,卡米耶和佩涅罗珀之间《轻蔑》在两个层面上运作:寓言层面和日常生活层面。在这两者之间,作为中介的电影,既参与了前者又参与了后者,它在诸神的假意漠然之下,不断在两者之间穿梭。——让-路易·博里.《艺术》.1963.12.27

对于这段感情,卡米耶报之以蔑视;对于电影中的一切虚假,戈达尔报之以蔑视;而对于这一切,诸神报之以蔑视:“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2 ) 浸入、解构与中立旁观

为方便解释个人对《蔑视》的理解,我自己起了三个名词:「浸入」型电影、「中立旁观」型电影、「解构」型电影。

「浸入」型电影,就是指目的是「让观众代入或者至少深度共情影片的角色/故事/影像」的电影。最常见的电影都可归为此类,比如《公民凯恩》、《卡萨布兰卡》、《罗斯玛丽的婴儿》、《广岛之恋》、《南方》。

「中立旁观」型电影,就是指「让观众远远地旁观别人的故事,且故事的视听语言本身并没有明确立场」。很多新现实主义电影与自然主义电影都可归为此类,它们往往把镜头放的很远,而且对镜头内的人物与行为没有明确立场(除了人文主义气息。当然有些连人文主义气息也没),比如《东京物语》、《乞丐》、《站台》等。

而「解构」型电影,既不是中立地观察,也不是让观众浸入影像,而是「让观众远远地旁观具有鲜明立场与倾向的影像」(或者说是「让观众远远地旁观别人的故事,且故事的视听语言本身有鲜明的立场与倾向」)。而戈达尔的《蔑视》恰好就是这样一种类型的电影。

了解了这个大方向,我们再来看戈达尔的《蔑视》具体的视听语言,就更好理解了。

——影片开头我们看到摄像机对着后面故事中的演员进行着tracking shot,摄像机跟着跟着逐渐到了屏幕前,然后摄像机对准了我们;影片结尾摄像机逐渐对着大海,然后我们听到戈达尔喊:“cut”。这是最明显的宣示一种「旁观」姿态的段落;

——影片开头非常突兀的三色应用通过「间离」拉开观众与故事的距离,达成旁观效果;

——贯穿全篇的经常不合时宜响起的配乐,既是一种对情绪的高强度渲染(大量配乐更能引导观众去将特定情绪套上本片),也是通过「不合时宜」来达成间离,拉开观众与故事的距离,达成旁观效果;

——电影鲜艳亮丽甚至壮美大气的摄影美术与丝滑优美的运镜/场面调度都充分渲染了精美的浪漫气息;

——电影中段著名的近四十分钟的室内吵架段落是对男女主感情破裂过程的详细研究与解构。并且这一段落的戏剧性/叙事节奏故意为了将破裂过程讲的详细具体而做的较拖,从而避免观众过于浸入故事,拉开观众与故事的距离,达成旁观效果;

——结尾芭铎和美国制片人在一起后,一个书信文字特写的镜头过后一闪他们就直接死去了。非常突兀非常不自然,非常反高潮,这也是为了避免观众过于浸入故事,具体作用同上;

——整个故事的叙事节奏事实上都支离破碎不紧凑,这也是为了避免观众过于浸入故事,具体作用同上;

——影片很少用特写且大量使用中全远景,这本身就是一种「旁观」的姿态;

——吵架戏过后的那场舞台戏。舞台上声音嘈杂,但坐在台下观看的男主女主等几个人一互相交谈上面就没声音了,不交谈上面的舞台表演就继续发出嘈杂的声音。这里是很明显的故意让你知道的人工操纵,也是制造了「间离」,拉开观众与故事的距离,达成旁观效果;

——故事本身的多重互文。一重是以雕塑为引的《奥德赛》史诗,一重是男女主等几人的故事,还有一重是导演生平(如:对Fritz Lang的敬仰;与美国制片人的矛盾、弱势与沟通隔阂,以及由此导致的与爱人的渐行渐远)。这种互文帮助观众在各个互文层之间跳跃,从而更容易找到「旁观」的位置(从一个互文层看向另一个互文层即是「旁观」)

——其他还有很多,等找到了再说。

 3 ) 拉开抽屉找一个回形针,就能击溃一个人类

没想到大学时不太感冒的导演,他的一部不算代表作的彩色片,带来那么大的震撼。

一直以为有些感受是文学才能给予的,如《红楼梦》让人浑身凉透的人性描写。反之亦然,电影呈现的画面空间纵深,亦是文学所不具备的。

但他娘的,戈达尔做到了,没见过《蔑视》这么野蛮地打破文学电影界限的,为什么他敢拍这么细碎、抽象、文学式的情感?

啰嗦到无法再啰嗦的夫妻对话,但每一句都揪心得像走钢丝,看他们徒劳无功的分分合合,像极你和身边人。

「尤利西斯回到故土」「妻子乘船奔向太阳」等象征、互文玩得毫不突兀,画面震到你眼泪都出来。

更不用说治愈强迫症的复杂场景调度,天知道这些明星排练多久才能做到?

走出万象天地,我对朋友说:要不是来深圳,进电影院,或许十年、二十年后才会有耐心看这部《蔑视》,或许永远不会看。

在《蔑视》中,我触碰到类似「电影的边界」的东西,那里没有什么摄影构图、电影符号学、戏剧冲突,那是与生活本质的直接对话,你是谁,就看到谁。

一幕幕影像,重拳打在身上,提醒人类都一个鸟样:充沛的情感,那么多人生阶段要完成,却浑身都是弱点,你拉开抽屉找出一个回形针,就能击溃。

那些伟大作品,直指生活真相的段落,往往没有油腻的哲思……

可能只是妻子的一个眼神。

可能只是一块滑雪板。

或者,白纸一张。

 4 ) 无法解释就是最好的解释

-I don't love you anymore.
-Why?
-I don't know.

戈达尔真的很勇敢,他拍这么抽象的情感。

他肯定知道很多人不能感受到这么抽象的情感。

我们都不喜欢听别人对自己说“你太敏感了太感性了太情绪化了太诡异了想太多了太疯狂了……”什么的,但是大多数人都对我讲这些话。
我有时候会产生错觉,觉得他们说的是对的,觉得大多数的就是对的,所以我一定是脑子有问题才会出现那些我自己都不能理解的情绪垃圾。但是清醒的时候,这种错觉就会被破掉,比如说当我看着这么一个拍模糊的情绪细节的电影在大荧幕上放映的时候,我会发现自己的"情绪垃圾"是价值连城的。

然后我变得理直气壮起来。
有人说" You are so sensitve."
我会说"Yes I am. So what?"

然后我身边变得没有了对我讲那些形容词的人。

像是筛选。
朋友越来越少,朋友越来越重要。

像是戈达尔的观众群体的建立。



后来看完电影上厕所。听到旁边两个美国女人说。
-"Eh, Well."
-"I don't know. I mean, l love the color, I mean."
-尿尿声儿


情感上,我觉得比起美国人,欧洲人真的是跟亚洲人相似之处比较多的,我学电影的西班牙同学也这么觉得。我感激这一点,能让我对电影中法国人的情感产生同情。


看到这些细弱的无法解释的情感发生在camille的眼角眉梢,我感到我每次和男孩分手的原因都被解释了,法国男孩Micheal的和我的争吵和拉黑名单也被解释了。我戈达尔用“无法解释”解释了我,就像坐在我面前对我说小鸡我懂你。

 5 ) 献给爱米莉的一朵玫瑰花

我们一生能充当几次尤利西斯?
希腊的悲剧为什么超越了时空?

《蔑视》是属于戈达尔投身法国新浪潮中期的一部代表作。初始阶段的适应和尝试多已结束,叙事也没有走到如《La Chinoise》那般“危险”的境地——表面上看,这是最著名又最易懂的几部戈达尔之一,其它诸如《芳名卡门》(我很喜爱Maruschka Detmers,比如这部,以及《肉体的恶魔》等——前年有一部《Robert Zimmermann wundert sich über die Liebe》这部片子并不太好,并且Maruschka演的Monika让我充分感到红颜易老、人生无常的悲恸)等。80年代后的戈达尔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平和:或者说并非易懂不易懂,他只是在选取合适的方式。这样讲大约更合适些。

在观赏《蔑视》时我始终保持复线式的想法——这部片子中有好几个很重要的观点,可能也曾经被无数人提过,但仍旧必须拿出来再作一谈:

其一,这部片子实际是半自传性质的;
编剧的名字叫Paul,这个名字和戈达尔的父亲相同;母亲Odile和本片中编剧的妻子Camille之间存在一种文字游戏的倾向(熟读戈达尔自传者应该知道他有多么爱在公开或私下场合里玩这种把戏,或者双关语。注意那个黑色假发套的疑虑,那处线索是展开联想的关键——也可以说是十分明显的双重指涉)——影片展现在Paul身上的态度是同情和蔑视(大部分通过与Camille的对戏体现,他的正面形象相反由弗里茨朗来实现),现实中戈达尔与他的父亲岂止关系不好,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关系。最后Camille死于车祸,而戈达尔的母亲Odile同样死于车祸(而戈达尔根本没去参加母亲的葬礼:种种年少叛逆导致与至亲的决裂)。一切的事件并非是偶然设置,亦如第二点中所谈:可以被认为是一类三重互文。

其二,这部片子与荷马的《奥德赛》之间的互文性;
导演用了相当直接的方式来引导观众的思路,要拿片子来讲解解构主义,讲解破坏逻各斯中心主义是再合适不过了——因为这确实是个很合适的例子。Paul的相对于《奥德赛》的镜像身份是尤利西斯,Camille的镜像身份是珀涅罗珀,Jeremy的镜像身份是当尤利西斯因为特洛伊战争而离去的十年里、珀涅罗珀面对的各种求婚者。在《蔑视》中选取的《奥德赛》中的文本,是极其具有针对性的:作为串联的线索是波塞冬与密涅瓦——他们本身也可以作为Paul和Camille的象征。之后蓝眼睛的波塞冬形象再度出现时,密涅瓦不再出现,这里可能也暗示了Camille的悲剧。戈达尔对互文性的理解,大约是相信文本的大统一体,即一切过去、现在、将来的文本处在开放的符号学的巨大体系当中,如同生物的无穷细胞一般互动、淘汰、更新、演化……当Paul和弗里茨朗在岛上交谈剧情时,具有针对性的互文对应尤其明显:按照导演和编剧的理解,尤利西斯利用了特洛伊战争,其目的不过是为了远离珀涅罗珀,因为他不再爱她(或者他单方面这样理解,但他们只是在猜测——这符合影片中的现实);而珀涅罗珀拒绝求婚者,或许是因为她仍爱着尤利西斯,又或者她单纯希望尤利西斯回来杀死求婚者,然后关系就会发生变化。这里面存在着复杂且微妙的情感——因为片中两次强调“谋杀不解决任何问题”。在《奥德赛》中,尤利西斯最后在大海中失踪,终于成就了悲剧。回到影片现实来寻找对应,起首用长镜头来表达Paul对Camille的绝对爱意,为全片的感情起点定调。然后,在制片人Jeremy以一种粗俗的、来自英语世界的格格不入感介入之后,Paul表现出一种主动将Camille推向Jeremy的倾向:反观尤利西斯被认为是故意参加特洛伊战争并离去十年的情节。不难发现,实际尤利西斯并非不爱珀涅罗珀,而是对珀涅罗珀对他的爱产生了怀疑,以离开和求婚者的出现等作为考验。Paul在片中同样觉察到了此种对应,他对Camille暴力相向,言语上多次冒犯,以及故意将Camille推向他所讨厌的Jeremy,他的态度由最开始的自信试探转为了自卑怀疑,并且反复循环(他在富有的Jeremy之前也有不自信)。戏剧中的最后,应该是由尤利西斯杀死求婚者,而Paul也拿来了手枪,本来是要去杀死Jeremy的。在拒绝继续担任编剧的那出戏中,Paul已经表现出明显的杀意,但他最终仍屈服了。在这里,戈达尔跳跃了《奥德赛》的文本,不改变悲剧的指涉(Paul在片尾仍是离开了《奥德赛》,这和尤利西斯的结局相同),但同时又使Camille的爱意结束:珀涅罗珀或者密涅瓦,在阿尔法罗密欧加油时,尤其是——在遗信出现时——就已经注定要负责授令文本的悲剧。结局于是同时表达了几重离开的含义,生与死、爱与不爱、情绪与态度、融洽与隔阂、电影与现实、将悲剧主题又一次立体呈现出来,也即时宣讲了希腊悲剧的跨时代性:这也同时给互文性的符号学定义做了实例注解。


其三,是在画面的布置上,反复用了一种具象化的隔断;
印象深刻的有Paul和Camille在家中对话时,那盏白色的灯的灯罩(还用了一次关灯来提醒);在剧场时,Paul与Jeremy,Camille与Lang分坐过道两侧;在岛上时,那由看台的多级台阶所区分的左右海洋;Jeremy和Camille死时,车上两人头偏南北,也暗示此二人根本毫无感情可言。每一次出现这样的具象化隔断,剧情中同时也出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隔膜,这些隔膜有时通过交流化解了,但多半时候是在累积,以达到完成悲剧的阀值。

其四,镜头画面之外同样有隔膜在;
体现之其一是,朗的德语,杰瑞米的英语,保尔夫妇的意大利语。Francesca作为秘书和翻译,形象却似乎游离于影片之外——除了荷尔德林的诗作之外,几乎没有一次能够准确表达各人的言语,然而神奇的一点却是,所有人之间似乎也能够相互理解,并且对她的工作深感满意。关于语言性质的隔膜,广义来讲还有电影叙事和文本叙事之间的隔膜,以及情色与艺术之间的隔膜——比如阅读Paul的剧本,却未见得能从胶片中还原意象;又比如看到演员的裸体,大家所想所说又未必是同一样东西(另这部Lang的电影看起来有帕拉杰诺夫的味道,无论是色调还是人物、道具设置——那个关于箭的比拟,也即尤利西斯杀死求婚者的部分尤然:波塞冬本身也是做投掷状)。Paul执著于“爱”是否存在,并且努力让Camille产生怀疑。在多次的对话当中展现“爱意”本身的玄妙——Camille即使不爱Paul,也不可能爱Jeremy,无论是在第三点最后所做的陈述,还是那之前这两个角色间的多次沟通:即使亲吻也是做给Paul看的,所有一切之中根本全无爱意。讲到这里我想起之前评论冯内古特的Rosewater先生那篇书评,即《真心相爱、彼此分离》(http://book.douban.com/review/3381700/),婚姻关系里的沟通之苦总是相似的,其又映射了希腊悲剧的永恒属性。统统可以拿来做为结构主义表象下互文本质的引证。

其五,关于弗里茨朗。
这是大师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演他自己(同时还是他最后一部参与的影片)。向来是弗里茨朗和德国默片的拥趸:朗去了好莱坞之后的片子,倒是全部自觉疏离——最爱的始终是他的《大都会》和《尼伯龙根》。不过《蔑视》倒让我想起他的Mabuse(但也不是全部Mabuse,尤其是最后一部),又由《大都会》想到Jeanne Ney(这部片子和朗无关,是Georg Wilhelm Pabst的。不过这两部片子的剧情之间又互有映射,同样是讲夫妻间隔膜的,过程颇有相似(看过即知),结局却迥异,推荐观看),想到女神Brigitte Helm:这所有人在这所有片中究竟占据多大的份量,值得让年迈的朗接受作为一部片中片的导演的邀约呢?片尾,尤利西斯对着无尽的故乡之海呐喊,弗里茨朗在指导机位,尤利西斯的镜像失去了Camille,Paul的离开完成了悲剧,并由大师来宣布“关机”,深蓝色的海,远顾茫茫——影片就此结束。

从Camille我想到了Emily,想到了福克纳的意识流和《干旱的九月》,想到各种别处的互文性与这里的互文性。最后我将自己从航往乔伊斯方向的危局中拉扯回来,回到福克纳身边,回到性感小猫咪Brigitte Bardot的身边(她的身体在28岁那年看起来是多么完美。注意:电影中的Camille也是28岁,对于戈达尔而言一切没有巧合),并且选了那个集子的名字作为这则评论的题目——献给爱米莉的一朵玫瑰花,多么美好!


p.s. 那么我的爱米莉就算是随意选取的了么?不,想弄清互文性的奥妙,请读Alberto Moravia的原著《A Ghost at Noon》。结婚两年后,令人着魔的Emilia呐。

 6 ) 分割欲望的乐章

“电影创造了一个与我们的欲望相符合的世界,本片所描写的正是这样一个世界。”戈达尔在开篇即点明了主题,他想要在电影的不可靠叙事中发掘出属于电影最原始的功能,同时在原型与典型的互文中摧毁并重构出一种崇高的电影,一种能够蔑视其他所有电影的电影。

如果说戈达尔从前一直致力于对传统的反叛和对虚无的追寻,那么《精疲力尽》无疑就是他能达到的最令人满意的结果——无论是艾森斯坦的辩证蒙太奇,还是巴赞的长镜头理论,从沟口健二的时空转镜,到希区柯克的形式先行,都能在电影中略见一二,而且还融合地恰到好处。我们无法质疑它的伟大,但实际上《精疲力尽》是一部颇具稚嫩气质的影片,那些被追捧的手法其实是戈达尔相当大胆的尝试,在当时还未形成体系化的理论支撑或实践证明,甚至可以说它只不过是对电影史的一次别样改编。而到了《蔑视》时期,戈达尔的一切技法早已趋于成熟和完善,他也摆脱了对前人一味地模仿和改造,而是忠于纯粹“戈达尔”式的理念。

影片中短镜头的蒙太奇组接和长镜头的运用均取得了完美的效果,既保留了影像对现实最大程度的忠实,又调节了不同场景之间暧昧的联系。四十年前,艾森斯坦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符合理性的思路,即按照事件发展顺序和人物内在逻辑将两段画面拼接在一起,以达成对影片传达内容的辩证叙述模式。而戈达尔从始至终就没有拍过逻辑,无论是跳切还是重复剪辑都在描绘状态,无关逻辑,只关乎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以及驱使二者相互侵蚀的欲望。在《蔑视》中,戈达尔表现地十分克制,好像他已经不再钟情于那些标新立异的实验手法,但又不至于到七八十年代的那种论文电影完全抛弃手法的地步,所以说这个时期的戈达尔的电影是最成熟的,也是最符合电影本性的。

戈达尔在影片中使用了一种交响乐般的蒙太奇,这点可以很容易地从声音与画面的联系中感受到,庄严神圣的乐章好似随机出现在人物对话或景物空镜头的间隙,从形式上看这是一种从听觉入手实现与奥德赛神话互文的表现手法,但从内容上看却很难找到相似点,因为戈达尔的蒙太奇不属于逻辑范畴,而是随情绪激发出的感官真实,是属于影像的激情和活力。脱离了束缚剧情和人物行为的逻辑框架之后,影片不由自主地令那些自由的影像侵入,甚至通过摄影机传递给现实。至此,戈达尔已经完成了“创作一个符合人类欲望的世界”的工作,接下来,他将对欲望进行分割,进行重组,演奏出一曲现代社会的神话乐章。

在戈达尔看来,人的本质是由欲望组成的,影片开场就将这种欲望归结于最原始的性吸引,但同时也将整体的欲望对象分割成一个个部位,由此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欲望双方相互分离的情况下,欲望是否还会存在?于是影片为我们展现了多对欲望组合,导演和制片人,编剧和制片人,妻子与丈夫,奥德修斯与珀涅罗珀,神话与现实。他们都在各自的欲望关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也因欲望而互相联结。制片人充当的是绝对资本,在他的关系线中所有的欲望都起源于金钱和控制,无论是导演还是编剧都要为了他的欲望而妥协。对一般的导演来说,这种屈服于资本的献媚行为完全可以从颇具现实意义的角度进行批判,但戈达尔却用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另一种情绪(蔑视)分割了欲望的主体与客体,从而消解掉欲望产生的因果逻辑,这时影片便陷入了纯粹由情绪引导的散漫状态。我们可以大胆将影片的叙事模式划分为不可靠叙事,因为跟随剧情的发展我们只能看见事件的表象和发生的先后顺序,而其背后的动因却完全处于被暗示的状态,角色仅仅提供了某种可能的原因,而事实的真相则只能由观众进行自由填补。很显然,按照剧情所给出的方向发展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理解的一种可能,但这也是离戈达尔本意最远的一种可能。难道戈达尔大费周章讲了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仅仅只是为了把奥德赛重新搬演一遍,从而表达指向资本的蔑视?

要想解开蔑视的迷题,只有回到影片互文的结构中寻求答案。互文拓宽了叙事的厚度,为文本和影像之间添加了一条别样的注解。《蔑视》绝对是互文领域的一大杰作,不仅因为戏中戏的存在而使两者之间的互指浑然天成,更因这种跨媒介的使用而令影像拥有了直视其本体的权利。影片对奥德赛之旅进行了三重解释,第一重解释也就是最基本的,最被广为流传的版本,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后背迫漂泊十年,历经重重险阻终于返回家乡,妻子珀涅罗珀面对追求者始终保持忠贞不渝,最终二人团聚。第二重解释是制片人的理解,他认为珀涅罗珀其实对追求者动了心,奥德修斯只好将他们全部杀死。第三重解释出自编剧之口,奥德修斯厌倦了与珀涅罗珀的生活,终于借特洛伊战争逃离了现实,花了十年时间才回头。回来之后他根本没把那些追求者放在心上,因为他相信珀涅罗珀的忠贞,但这却让珀涅罗珀对奥德修斯第一次产生了蔑视之情,奥德修斯发现了两人的感情陷入了困境,于是只好杀掉追求者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可是蔑视依然存在,他们永远也回不到过去。

从影片的内容来看,以上三重解释似乎都可以套用在剧情之中,并且三种解释都很合理,戈达尔用三种可能的不可靠叙事为我们献上了一组拼图,但无论碎片如何拼凑,最终的成品总是一致的,那就是蔑视的出现以及为之付出的代价。也就是说,戈达尔否定了欲望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仅预言了欲望导致的最终产物——蔑视,而一旦蔑视产生,欲望的主体与客体便彻底分离,被剥夺掉再度相交的可能。从此,一曲交响乐已然谱写完成,蔑视是它的音符,神话是它的乐章,而欲望则是它不断演奏出的声音,一经传播便消逝在永远无法返回的过去。尤利西斯看向茫茫大海,我们也看向深邃无垠的荧幕,一切都结束了。

 短评

还是太松散了些。戈达尔电影的本质是一种“儿戏”,角色带着先入为主的指令扮演和宣读某种立场,但又因为是“儿戏”,他并不谨慎考虑扮演(符号联结)的有效性,也不在乎说服观众这一立场的完整性。因此从人物本身逸出奔向符号序列的离心力,以及不屑/无能化身为绝对理念的第二种离心力叠加,便形成了戈达尔电影中悲剧的来源(也是他钟爱间离和中断的原因)。所以,观看戈达尔乐趣不在于被结构力形成的完整说服,而在于被元素碰撞而不到达的瞬间连结击中,产生的思维火花。观赏他的乐趣是智性的、官能性的、瞬时性的,唯独不是逻辑或体系性的,正如在《狂人皮埃罗》的开始,他对委拉兹开兹的描述:到了晚年,他不再描绘事物,只描绘事物“之间”。蔑视是被凝视者对凝视者的,生活对电影的,古希腊对现代的,神秘对精算的,身体对欲望的,大海对人类的。

4分钟前
  • 白斬糖
  • 推荐

这戏里戏外的一通折腾。情感上的无意义争吵,拍摄中别有用心的影射。这个故事太孱弱,禁不住这么多东西的堆砌

6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较差

8.1/影展,戈达尔还是很有恶趣味的,如图2-5。戈达尔的电影归根结底还是在讲爱情,对两位女演员衣服颜色的调整随着片子里对爱情的走向在变化,如图6-9。两男一女以金钱为准则的爱情悲剧或许应该被蔑视,但当时的社会也许就这样。长镜头调度很棒。(图见微博http://weibo.com/1856087511/DewdVmcKG )

9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推荐

真的是非常安东尼奥尼了,标志性的代表着人际疏离的大块色彩以及无法沟通的现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恋人间无休止的争论则更从反面凸显了人在现实中的隔阂感,从头到尾都在讨论爱的存在与否,显然它是缺席的,女主角神经质似的表演跟安电影中的女性十分吻合,戈达尔真的可以说是现代电影的先驱者了。

12分钟前
  • 炯之
  • 推荐

8/10。垂直纵向摄影(悬崖阶梯/屋顶日光浴)创造古典现实主义,公寓空间的浮雕/男女主角形成对称构图耐人寻味;朗与荷马并列/不妥协的艺术家,秘书弓背当桌子写支票、像丢铁饼一样丢样片盒的制片家/金钱武器,编剧从书柜里拿枪/知识武器劝住女友离开却没能力使用,片头床上谈心的蓝/红滤镜消解色情形象。

14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①开头将镜头对准观众,结尾又摆向大海,巧妙的模糊了现实与电影的界限,进入了那个巴赞所说的“更接近我们愿望的世界”。②在语言差异的处理上十分出彩,错误的翻译和理解营造了一个别样的氛围。③镜头是活的(蓝黄红三色滤镜、墨镜下的视角),故事却是死的,数次插入的管弦乐更是适得其反。

18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神话、剧本和现实的三重Intertextuality处理得极好,自我指涉从开镜导演出声便以开始,翻译和合拍又具嘲讽意味。深沉的弦乐让片段式的神话叙事得以连接,也阻止了我antonioniphobia的发作。唯一的缺点就是太严肃地引经据典了,坚持到结局的互文丢掉了新颖感,不喜欢这样的处理。

20分钟前
  • Derridager
  • 推荐

[蔑视]的结尾,摄影机引导我们与奥德修斯的目光重合,从而为我们展现出现代人家园的样子:在一边汪洋之中再也不见传说中的伊萨基岛。影片在婚姻问题之上叠加出的神与人话题显然是在指涉电影自己。导演作为神既然已被推翻,那么人们是否就能无畏宣称:神的不在场可以帮助我们呢?狗达在这里表现出挣扎,他在朗、卓别林代表的古典神话性电影与现代人心理学化的生活之间前后摆动。真正的人类情感如何可以在电影里得到展现,他没有给出答案。这部作品在他的序列里有着承前启后的地位,它是他前期创作结果的一个总结和对后面的一个展望。

22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力荐

4.0。关于电影的电影,玩的不够好。见到弗里茨朗,致敬。法语、英语、意大利语、德语,太古怪。男女之间的情爱,室内空间的对话,陷于自我迷醉中,冗长得令人乏味。部分场景好莱坞,对移动镜头。开片极好,床上独白,三原色的运用,迷人。所谓BB毫无魅力,当年的男人真瞎眼了。配乐太赞,不然只有三星

26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戈达尔又一部杰作,借了电影的壳讲述了一对男女的矛盾,用物化女性的方式讽刺了物化女性,玩弄商业套路的同时背地里搞的依旧是自己任性的艺术。看的最过瘾的莫过于第二幕密闭环境,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疙瘩最强最复杂的剧作表现了,标志性的疙瘩式色彩依旧百看不厌。

28分钟前
  • TWY
  • 力荐

戈达尔的电影乃是demonstration――既是一种演示性的论述:一种证明,又是一种挑战性的否定:一种示威; 反色情与物化也好,反好莱坞商业也罢,他从不以隐喻和寓言写作达到此类目的,台词直接地是某种宣言与启示,而影像同时也是思想,正如其认为作为思想形式的文字与电影并无无本质区别. 故本片最引人注意之处并非摄影机的自反与对神话的指涉,而单纯是这"演示"的方式; 现代人是由于蔑视而离开伊大嘉还是回到伊大嘉后遭遇蔑视?可惜在来得及思考这问题之前,我们已经首先被电影内外的空虚无聊所吞噬.

33分钟前
  • JeanChristophe
  • 推荐

亚里士多德说“愉悦”是一种运动,是突然感觉到灵魂进入它的本真状态。我看戈达尔总是有这种感觉。每个迷影导演总有一部迷影作品,这部大概算是疙瘩的那部吧~终于感受到了疙瘩被沟口健二的影响,和王家卫被疙瘩的影响。尤喜爱弦乐主题音乐,因为我想不到有比人与人之间突然而来的蔑视更宏大的主题了。

35分钟前
  • 力荐

“每天早晨,为了面包,我不得不去市场,一个兜售谎言的地方。满怀着希望,和其他小贩排成一行。这是什么?好莱坞。”弗里茨朗的这句台词仅次于还是属于他的“宽银幕只适合拍蛇和葬礼”之后位列金句榜第二。说实话,朗的邪魅气场太过强大。眼罩虽摘,威相不减,独目原装面前,韦恩李马文都得甘拜下风。后面那位好莱坞大亨不巧又是个方法派。方法派的可怕之处?抢戏!摔个胶片签个支票都那么酷!就好像白兰度把个混混演得比神父教授都有内涵。所以轻蔑的问题是,四人中最具个性魅力两个只能配角,而你却让观众主看另两个?相较于客串的朗和怒摔胶片的帕兰斯,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纠结真的没太大意思。撑不起主题音乐。

37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重看#SIFF@影城;当蔑视浮现的瞬间,我们之间土崩瓦解;奥德赛与角色之互为镜像,互文参照,不仅从普世意义上阐释了婚姻中蔑视的起源,更大大拓宽时空架构,这就是大师拍流俗题材也能显格调的原因;室内长镜跟拍,横摇,红蓝大色块,戛然配乐。卡米耶是不受文化影响的自然秩序的化身。

4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这几个人的多国外语能力只有《兰心大剧院》能媲美。想看这片的,一定要先看片再看原著,否则片子没法看;无所谓的,直接看原著。信息量和层次远逊于原著,电影信息量本就比文字小,这不怪戈达尔。但每个人都在演自己互相之间没化学反应,戏也连不上,就有点问题了。让我费解的是男女主角和奥德赛的互文,男主角先是接受弗洛伊德分析法对奥德赛的解读(也就是反荷马的解读),也就是说此时他内心对两人关系其实很接受,这就已经和原著男主角从一开始就纠结的状态背道而驰,这倒没关系,改编嘛。那么后来突然改口要坚持荷马的意图,就成为了纯粹因为制片人勾引自己老婆而发泄?这逻辑有点问题,戈达尔和莫拉维亚对荷马的思想解读完全相反没事,但你得自洽啊,或者戈达尔读原著没读明白?我需要找找有没有戈达尔自己解释为什么要这么改。

45分钟前
  • 小A
  • 还行

#SIFF# 影城三厅/满场。关于电影的电影,比特吕弗的《La nuit américaine》更有批判性。以希腊神话《奥德赛》里尤利西斯与佩内洛普的关系映射Paul与Camille之间的关系,以及导演、制片、编剧间的关系。Brigitte Bardo演这种神经质的femme fatale太妥当了。(片中引用布莱希特时也称他BB)

50分钟前
  • btr
  • 力荐

开篇的职员表是是旁白念出来的,影像是拍摄电影的过程。电影史上第一次,摄影机的镜头对准了观众。开头5分钟就被震撼了。“我们在一起有了更多虚伪的透明。”台灯居于对话者中间的对话那段,不断开关的台灯阻断了交流。弗里茨·朗出演。电影里用了太多滑轨来拍摄对话。

54分钟前
  • Eco
  • 力荐

商业中不乏实验性。1.神话,主线与导演生平的三重互文,对[奥德赛]的新阐释与夫妻情变的暧昧演绎。2.间离手法:开篇长镜-摄影机对准观众,红白蓝滤镜配芭铎裸身。3.狄奈许肃穆悲悯的弦乐与剧情的疏离。4.红黄蓝三原色-对应感情亲密度或商业vs艺术?5.翻译的误译-沟通隔膜-荷尔德林诗的普适。(8.8/10)

5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没想到我会看戈达尔审美疲劳的这么快,中间跟精疲力尽如出一辙又像极了安东尼奥尼的公寓大段游走对话戏除了在颜色穿衣镜头上动点心思以外,内容气氛上实在没有力度,不断重复运用的管弦乐在沉重意义的营造上也力不从心。开场把镜头对向观众,结尾对向大海。

1小时前
  • 牛腩羊耳朵
  • 还行

戈达尔唯一一部提前写好完整剧本的电影,奥德赛夫妻生活的全新演绎。开场依旧红黄蓝三色递换,2016年的戛纳海报即出自本片结尾。应美国投资方强行加的女主美丽裸体是一大看点,阿兰·贝加拉说当时碧姬芭铎不想在戈达尔的电影里裸体出镜,于是找了替身,但美国投资方没有发现。(戈达尔影展)

1小时前
  • 喻鸣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